梁漱溟(周晴)课件_第1页
梁漱溟(周晴)课件_第2页
梁漱溟(周晴)课件_第3页
梁漱溟(周晴)课件_第4页
梁漱溟(周晴)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最后一位儒家”

梁漱溟梁漱溟的教育思想人物简介主要思想对梁漱溟乡村教育思想的评价晏阳初与梁漱溟的乡村教育思想对新农村教育的启示一、人物简介

(一)生平梁漱溟(1893—1988),初名焕鼎,字寿铭,后改字漱溟,原籍广西桂林,生于北京一个数代官宦之家。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国学大师,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国最后一位儒家”之称。梁漱溟受泰州学派的影响,在中国发起过乡村建设运动。梁漱溟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6岁启蒙读书,但还不会穿裤子;上了四所小学学的是ABCD;只有初中毕业文凭,却被蔡元培请到了中国最高的学府—北京大学,教印度哲学;在城市出生成长,然而长期从事乡村建设;一生致力于研究儒家学说和中国传统文化,是著名的新儒家学者,却念念不忘佛家生活……人生一生不断追求的两个问题:一是人生问题,即人为什么活着;二是中国问题,即中国向何处去。●青年时期1917—1924年受蔡元培之聘任北京大学印度哲学讲师,后升为教授,发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阐发其“东方精神文明论”和新儒家思想,在学术界颇有影响。1924年,他辞去北大教职,到山东菏泽办高中,又创办了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发表《中国民族自救运动之最后觉悟》、《乡村建设大意》、《乡村建设理论》等著作,推行乡村建设运动。1925年任山东省立六中(今菏泽一中)高中部主任。1928年至1929年,梁漱溟担任广东省立第一中学(今广雅中学)校长,他将广雅精神提炼为“务本求实”四个字,并成为延续至今的校训。(二)个人经历●壮年时期1931年在邹平创办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抗战活动,曾在重庆北碚办勉仁书院。1939年发起组织“统一建国同志会”,1940年,参加发起“中国民主同盟”,任中央常务委员。次年赴香港办“民盟”刊物《光明报》并出任社长。1946年,参加重庆政治协商会议,并代表“民盟”参与国共两党的和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从四川北上,出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委员。(三)人生风貌:自尊自信,秉性执着;兼涉政治与学术、上层与下层;知行合一——晚年自我定位:一个有思想,又是本着他的思想行动的人。(四)重要著作:1)《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2)《中国民族自救运动之最后觉悟》3)《乡村建设理论》4)《中国文化要义》5)《人心与人生》二、主要思想文化哲学思想新儒家思想乡村教育思想●●●●意欲与“文化三路向”说什么是文化?

你且看文化是什么东西呢?不过是那一民族生活的样法罢了。生活又是什么呢?生活就是没尽的意欲(will)——此所谓‘意欲’与叔本华所谓‘意欲’略相近,——和那不断的满足不满足罢了。通是个民族通是个生活,何以他那表现出来的生活样法成了两异的彩色?不过是他那为生活样法最初本因的意欲分出两异的方向,所以发挥出来的便两样罢了。然则你要去求一家文化的根本或源泉,你只要去看文化的根源的意欲,这家的方向如何与他家的不同。你要去寻这方而怎样不同,你只要从他已知的特异采色推他那原出发点,不难一日了然。——《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人生所面临的三种问题

(一)可满足者:此即对于物质世界—“已成的我”—之奋斗;这时只有知识力量来不及的时候暂不能满足,而木是可以解决的问题……(二)满足与否不可定者:如我意欲向前要求时为碍的在有情的“他心”,这全在我的宁宙范围之外,能予我满足与否是没有把握的……(三)绝对不能满足者,此即必须遵循的因果必至之势,是完全无法可想的。譬如生话要求永远不死……——《梁漱溟全集》人生所面临的三大问题:第一种问题可概括为人对物的问题;第二种问题可概括为人对人的问题;第三种问题可概括为人对自己的问题。人生三路向

由于要解决人生的这三大问题,就出现了三种不同人生态度及解决方法,即梁漱溟先生的人生三路向说:第一,“本来的路向:就是奋力取得所要求的东西,设法满足他的要求……这是生活本来的路向。”这一路向的特点,就是“向前面要求”。在《朝活》里梁漱溟把这种人生态度称为‘逐求”,“能够彻底做到家,发挥至最高点者,即为近代之西洋人。他们纯为向外用力,两眼直向前看,逐求于物质享受,其征服自然之威力实甚伟大,最值得令人拍掌称赞。他们并且能将此第一种人生态度理智化,使之成为一套理论—哲学。”第二,“遇到问题不去要求解决,改造局面,就在这种境地上求我自己的满足。……他所持应付问题的方法,只是自己意欲的调和罢了。”这一路向的特点,是“对于自己的意思变换、调和、持中。”这种调和也就是孔子的平衡、持中的人生态度,其生活的样法就是不走单的路,而走双的路。梁漱溟后来又用“郑重”来解释这种调和,即自觉地听其生命之自然流行,求其自然合理。“其一,为不反对自己时——向外用力;其一,为回头看自家时——向内用力。”发挥得最到家的,是中国的儒家,就是教人自觉地尽力量去生活。第三,“遇到问题他就想根本取消这种问题或要求……凡对于种种欲望都持禁欲态度的都归于这条路。”这种路向的特点是,“转身向后去要求”。

梁漱溟把这种人生态度称为‘厌离”。虽然人人同具,但程度深浅不一。这是由于人在冷静观察其生话时,有很多痛苦,使人感觉人生无味,最能发挥到家的,是印度人,而“最彻底、最完全,其中最通透者为佛家”。

●东西文化之比较《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文化整体主义观点根据意欲的不同趋向,他将中、西、印文化分为代表人类文化三种“路向”的文化类型。在他看来,社会是一个由解决人和物的障碍关系到解决人和人的关系最后到解决人和自身的关系的历史过程。由解决人与物的障碍关系从而产生意欲向前要求为其根本精神的第一路向的西方文化;由解决人与人的关系产生了意欲自为调和、持中为其根本精神的第二路向的中国文化;由解决人与自身的关系产生了意欲仅身向后要求的第三路向的印度文化。梁氏强调,这样的一个过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秩序,即是说,三个问题的解决各自产生了不同的解决方法的样式,它们可以独立存在,但是后面问题的解决如不以前面的题为解决为前提则不能最终很好的解决,这实际上否认了越序而进的可能,但显然有这种超越而来的社会的存在(如其时的中国)。这说明所谓的必然,只是逻辑事理上的必然,而非历史已成立必然。

●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中国文化的未来发展梁漱溟先生依据对西方文化现状的分析得出这样的结论:随着历史的演进、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出现向中国文化发展的趋势,中国文化将在不远的将来得以复兴,而且,中国文化正在继西方文化成为世界文化。文化的路向、态度,只有合宜不合宜的问题,没有好不好的问题。第一种态度在当下比较合宜,故西方文化就能够在现代主导世界。西方意欲向前求满足的第一路向已快走到了尽头,接下来,应是持意欲调和折中态度的中国文化的复兴。持意欲向后消解态度的印度文化在中国化之后将会复兴,但那是遥远将来的事情。●一方面,他对僵死的、形式化的儒学进行了严厉的批判,称其抹杀了人的个性、背离了人的本性,成为僵化的统治工具,甚至把三纲五常视为害人的毒品,表现了对“假儒学”的批判意识;另一方面他认真挖掘和充分体认儒学的真精神,援西学入儒。

●他没有陷入狭隘的中西文化优劣的争执,也没有呆板的明确赞成中体西用或旧瓶装新酒的机械拼合,梁漱溟正是以他敏锐的眼光,认识到了传统文化历经数年的沧桑,已深深融入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完全抛弃是不可能的,于是主张对中国文化进行根本性的创造性的转变,在吸收西方文化的基础上重建中国文化体系,让其通过自我更新、转换而求得生存并焕发光彩。●但是,由于他立论的依据是孔子的《论语》,运用的理论依据是直觉主义和陆王心学,这就使他的理论不可避免地带着主观性和片面性。在研究中,梁漱溟只是提出了一个个目标,而对这些目标实现的社会基础缺乏研究,使他的理论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最终也没能解决现代化与人性冲突的矛盾,使他一生都处在现代化与儒家人生的两难困境中,无法成就他为“万世开太平”的理想。

(三)乡村教育思想时代背景乡村建设与乡村教育乡村教育的实施●中国问题的症结

梁漱溟认为“中国的问题,并不是什么旁的问题,就是文化失调——极严重的文化失调”。●如何解决中国的问题

●与日本对比分析

中国建设不能走发展工商业之路。中国未能如日本那样之走上近代工商业之路的原因是:一方面国内情势不同,日本岛皇室万世一系,尊王为新空气,而中国皇室则为外族,排满是旧仇怨,在中国社会没有可以起维系作用的政治中心,且日本维新与复古同时,借旧精神吸收新文化,借新朝气维系旧系统。中国则政治无办法,走入破坏之路,无建设可能。另一方面国际情势也不同。日本维新正值欧洲国家侵略澳、非等洲,还未集中力量进攻东亚,故所受外力压迫较松缓,当时的科学技术不像今日进步,因而受威胁也较小,追步西洋亦易。正在日本追西洋之际,恰适欧战爆发,给日本以发达工商业的最好机缘。凡此比较好的情势,中国都已错过。因此近代发展工商业之路不可学。●与苏联对比分析

中国也不能走苏联的路。他认为苏联的路向所需政治条件更高,必须有一强有力的政府,运用国家权力,总持经济建设之事,而中国的社会恰好不允许有这样的政治。历史的诘难:西化与复古

当现代文明以其功利为诱导并通过强迫的手段向外传播时,作为接受者必然产生所谓“历史”和“价值”之间的紧张。在这种困境中,中国封建阶段的士大夫们本能地找到一种至少是作为心理缓冲的模式。即所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当这个陈旧的框架无法包容新的事实时,人们必需理智地另寻出路。于是,就出现了“全盘西化论”(改良派)和“复古主义”(守旧派)两种截然对立的主张,是西化还是复古?中国社会遇上了历史文化上的诘难。文化的失调2、乡村建设与乡村教育两者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乡村建设有赖于乡村教育,乡村教育以乡村建设为目标。梁漱溟认为,中国文化既然已经严重失调,而教育的功能又在于延续文化而求进步,为重新整理和建设中国固有的文化,不使失传,不使停滞,必须借助教育之功。3、乡村教育的实施●组织形式——乡村学校分村学和乡学两级从教育程度分村学:文盲和半文盲乡学:识字的成年农民

从行政功能分:村学是乡学的基础组织乡学是村学的上层机构●组织原则:一是“以教统政”、“政教合一”。村学代替村公所,乡学代替乡公所。村学、乡学由“学董”、“学长”、“教员”、“辅导员”和“学众”组成。二是学校式教育与社会式教育“融合归一”。在乡农学校中成立儿童部、成人部、妇女部和高级部。农乡学校是在邹平实验时采用的实验体制。先在荷泽试验,后在实验区推广。●课程设置——村学乡学依教育对象不同分为四部

●成人教育部:农闲上课,所有男性成人参加。每晚7-9时上课,有公民学、识字、基础知识、唱歌、武术等,课程设置以“因时因地制宜”。1935年后规定16-35岁成年男子须参加为期7周的集中学习。

●妇女教育部:一般下午开课,以妇女为教育对象,课程基本与成人教育部相同,增加育婴、家政内容。●儿童教育部:每天上课,农忙时停课。课程有国语、算术、常识和公民等,以“适用”为原则,重视精神陶冶。

●高级部:以受过四五年以上教育的青年学生为教育对象,目的是培养乡村建设干部,课程以历史、地理和农村问题为重。三、简单评价梁漱溟乡村教育思想本质:中国知识分子通过改造中国农村来改良中国社会的理想,是在探索拯救中国的“第三条道路”。积极:1)认识到中国的问题是农村的问题,并立足于文化传统来思考中国社会的改造,是有识之见;2)认为中国的教育应到农村去办,并对中国农民悲惨生存状况深怀悲悯之心,身体力行的从城市来到农村,践行知识阶层与民众结合的愿望,发扬了五四以来的优良传统,精神可嘉;3)通过自己的艰苦工作,将现代科学和思想方法带入农村,对农村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消极:在伦理本位基础上重建中国社会的新秩序,提出“伦理本位,职业分途”的假说,无视中国社会当时客观存在的阶级斗争和阶级冲突,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持反对态度,其问题和错误是不言而喻的。

中国问题的症结不仅仅是文化的衰弱,更有器物,思想,体制的落后,仅纯粹的依赖文化来解决中国的问题是不可行的。梁漱溟用温和的儒家思想试图以改良社会,他的实践也必然失败了。

从中再次看到只有清楚认识社会的本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