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发展简史课件_第1页
社会学发展简史课件_第2页
社会学发展简史课件_第3页
社会学发展简史课件_第4页
社会学发展简史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会学概论

IntroductiontoSociology第二章社会学发展简史政治与法学学院社会工作系社会学概论

IntroductiontoSociol1本章内容:一、社会学产生的背景二、社会学学科的发展阶段三、创立和形成时期的社会学观点四、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的重要流派五、社会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本章内容:一、社会学产生的背景2一、社会学产生的背景社会学创立的标志:孔德在1838年发表《实证哲学教程》第四卷,在这部著作中他第一次使用了“社会学”这个名称,这标志着社会学的正式诞生。一、社会学产生的背景31.经济社会发展背景巴黎群众攻打巴士底狱“火箭”号机车

1.经济社会发展背景4

两次大革命引起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从而催生了社会学。

资产阶级经济危机政治革命贫富悬殊两大革命

犯罪

资本主义自杀产业革命失业 两次大革命引起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从而催生了社会学。52.社会思想背景霍布斯:

提出了社会契约说;卢梭:

分析了社会不平等现象的产生和发展历程;孟德斯鸠:批判了专制制度,颂扬了政治自由;圣西门:

指出历史是有规律的发展过程。2.社会思想背景63.学术背景

早期的社会调查研究为社会学的产生提供了学术基础。

17世纪,“政治算术”和人口统计技术开始在英国兴起并逐渐被西欧各国采纳。 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上半叶,社会调查和研究大大发展,其涉及范围广,这些调查研究积累了丰富翔实的经验资料。3.学术背景7二、社会学学科的发展阶段1.社会学的创立或发端阶段时间范围:19世纪30年代—19世纪末代表人物:孔德(法)、斯宾塞(英)一是与哲学关系密切;二是受实证主义思潮影响极大;三是创立社会学的目的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特点:二、社会学学科的发展阶段特点:82、社会学的形成或经典阶段时间范围:19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代表人物:迪尔凯姆、韦伯代表学派:芝加哥学派一是确立自己的研究范围和方法;二是研究的问题越来越具体特点:2、社会学的形成或经典阶段特点:93、广泛发展阶段(即是指当代社会学的发展)时间范围:20世纪40年代至今这一阶段主要是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论流派:结构功能主义(帕森斯/默顿)社会冲突论(科塞/达伦多夫)社会交换论(霍曼斯/布劳)符号互动论(库利/戈夫曼)3、广泛发展阶段(即是指当代社会学的发展)10①社会学中心的转移,从欧洲转向美国;②多样化,指西方没有同意的社会学理论,社会学理论流派多元化;③分科化,应用社会学研究的比重越来越大;④方法科学化,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加快了资料处理与分析的速度;⑤马克思主义学说对西方社会学的影响越来越大。特点:特点:11三、创立和形成时期的社会学观点: 1、孔德的社会学观点

AugusteComte

(1798--1857)

代表作——

《实证哲学教程》三、创立和形成时期的社会学观点:12 贡献之一:最先提出并使用“社会学”概念。

贡献之二:对科学发展阶段的划分。

贡献之三:提出了社会学的定义及其构成部分。 社会学是研究社会进步和社会秩序的科学; 社会学分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两部分。

社会学发展简史课件13

贡献之四:提出了人类智力(知识)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三阶段论。

神学阶段(或称虚构阶段)

形而上学阶段(或称抽象阶段)

科学阶段(或称实证阶段) 与之相对应的社会发展三阶段是“军事时期”、“过渡时期”和“工业时期”。 贡献之四:提出了人类智力(知识)发展和社会发14 贡献之五:

提出了从事社会学研究的四种基本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历史法。 贡献之五:152、斯宾塞的社会学观点HerbertSpencer

(1820—1903)。

代表作——

《社会静力学》; 《社会学研究》; 《社会学原理》。2、斯宾塞的社会学观点HerbertSpencer16 贡献一:提出了社会有机论。 贡献二:提出了社会进化论。 贡献三:提出了社会类型说。 贡献一:提出了社会有机论。173、迪尔凯姆的社会学观点

EmileDurkheim(1858--1917)

代表作——

《社会分工论》;《社会学方法的规则》;《自杀论》。3、迪尔凯姆的社会学观点18

界定了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事实”。

提出了社会学方法论的几条基本原则。论述了社会团结。关于社会反常现象和偏离行为的研究,特别是深入研究了自杀问题。贡献一贡献二贡献三贡献四 界定了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事贡献194、韦伯的社会学观点MaxWeber(1864—1920)代表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经济与社会》。4、韦伯的社会学观点MaxWeber20

在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上,强调重点研究人们的社会行动。

对社会行动类型进行了划分。提出考察现实的概念性工具“理想类型”。论述了科层制和权威类型。贡献一贡献二贡献三贡献四 在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上,强调重点研究人贡献215、芝加哥学派的社会学观点

重视对社会现实问题的调查和研究,尤其对城市社会生活问题的研究还形成了城市社会学派。 还提出了城市区位安排的模式,认为城市应该是有一定内部结构的统一体。5、芝加哥学派的社会学观点 重视对社会现实问题的调查和22四、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的重要流派1、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主要代表人物:帕森斯、墨顿这一理论视角强调社会的每一个部分都对总体发生作用,由此维持了社会的稳定。四、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的重要流派1、结构功能主义理论23(1)社会是由行动建立起来的行动体系;(2)AGIL功能分析模式;(3)行动体系功能的复杂性。

基本观点:基本观点:242、社会冲突论主要代表人物:科塞、达伦多夫社会冲突理论是基于对结构功能主义批判的基础上形成的理论流派。

2、社会冲突论主要代表人物:科塞、达伦多夫25 (1)科塞强调冲突的正面功能,提出了冲突的五项正功能;(2)科塞提出要建立完善的社会安全阀机制;(3)达伦多夫认为冲突是由权利分配所引起的。基本观点:基本观点:263、社会交换理论主要代表人物:霍曼斯、布劳

社会交换理论也是基于对结构功能主义批判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理论流派。霍曼斯是该理论的创始人。

3、社会交换理论27

(1)其主要观点是认为社会交换是社会生活的基础。 (2)人与人之间具有比较普遍的功利关系。 (3)社会交换是一种有限活动,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基本观点: 基本观点:284、符号互动理论主要代表人物:布鲁墨、戈夫曼

互动论主要关注社会的微观方面——社会互动和作为社会的个人。

4、符号互动理论29

互动论观点包括内容广泛,其中有许多彼此关系不大的观点,如戈夫曼的“拟剧论”、加芬克尔的“本土方法论”,运用最普遍的是米德的“符号互动论”。基本观点:基本观点:30五、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简况1、发展阶段

(1)传入时期:严复于1889——1903年期间把斯宾塞的《社会学研究》一书翻译为《群学肄言》,并得以正式出版。1903年该书的出版标志着中国社会学的开端。

五、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简况1、发展阶段31(2)成长时期和发展时期:1949年以前,如陈达、吴文藻、费孝通、李景汉等。(3)中断时期:50年代初,受苏联影响,我国在高等学校停止了讲授社会学。1952年,中国大陆取消了社会学科。(4)恢复和重建时期:1979年3月18日,“中国社会学研究会”成立,标志社会学学科的重新建立。

(2)成长时期和发展时期:1949年以前,如陈达、吴文藻、费322、中国社会学的薄弱环节(1)基础理论研究还相对薄弱,还处在引进和研究国外理论的阶段;(2)由于缺少基础理论尤其是中层理论的支持,研究还不够规范,低层次水平的社会学研究和社会调查还比较多;(3)分支社会科学还相对薄弱。2、中国社会学的薄弱环节33[思考题]1、论述社会学产生的根源;2、西方社会学创立、形成、发展阶段总体上的特点;3、论述迪尔凯姆对社会学的贡献;4、论述韦伯对社会学的贡献。[思考题]1、论述社会学产生的根源;34社会学概论

IntroductiontoSociology第二章社会学发展简史政治与法学学院社会工作系社会学概论

IntroductiontoSociol35本章内容:一、社会学产生的背景二、社会学学科的发展阶段三、创立和形成时期的社会学观点四、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的重要流派五、社会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本章内容:一、社会学产生的背景36一、社会学产生的背景社会学创立的标志:孔德在1838年发表《实证哲学教程》第四卷,在这部著作中他第一次使用了“社会学”这个名称,这标志着社会学的正式诞生。一、社会学产生的背景371.经济社会发展背景巴黎群众攻打巴士底狱“火箭”号机车

1.经济社会发展背景38

两次大革命引起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从而催生了社会学。

资产阶级经济危机政治革命贫富悬殊两大革命

犯罪

资本主义自杀产业革命失业 两次大革命引起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从而催生了社会学。392.社会思想背景霍布斯:

提出了社会契约说;卢梭:

分析了社会不平等现象的产生和发展历程;孟德斯鸠:批判了专制制度,颂扬了政治自由;圣西门:

指出历史是有规律的发展过程。2.社会思想背景403.学术背景

早期的社会调查研究为社会学的产生提供了学术基础。

17世纪,“政治算术”和人口统计技术开始在英国兴起并逐渐被西欧各国采纳。 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上半叶,社会调查和研究大大发展,其涉及范围广,这些调查研究积累了丰富翔实的经验资料。3.学术背景41二、社会学学科的发展阶段1.社会学的创立或发端阶段时间范围:19世纪30年代—19世纪末代表人物:孔德(法)、斯宾塞(英)一是与哲学关系密切;二是受实证主义思潮影响极大;三是创立社会学的目的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特点:二、社会学学科的发展阶段特点:422、社会学的形成或经典阶段时间范围:19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代表人物:迪尔凯姆、韦伯代表学派:芝加哥学派一是确立自己的研究范围和方法;二是研究的问题越来越具体特点:2、社会学的形成或经典阶段特点:433、广泛发展阶段(即是指当代社会学的发展)时间范围:20世纪40年代至今这一阶段主要是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论流派:结构功能主义(帕森斯/默顿)社会冲突论(科塞/达伦多夫)社会交换论(霍曼斯/布劳)符号互动论(库利/戈夫曼)3、广泛发展阶段(即是指当代社会学的发展)44①社会学中心的转移,从欧洲转向美国;②多样化,指西方没有同意的社会学理论,社会学理论流派多元化;③分科化,应用社会学研究的比重越来越大;④方法科学化,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加快了资料处理与分析的速度;⑤马克思主义学说对西方社会学的影响越来越大。特点:特点:45三、创立和形成时期的社会学观点: 1、孔德的社会学观点

AugusteComte

(1798--1857)

代表作——

《实证哲学教程》三、创立和形成时期的社会学观点:46 贡献之一:最先提出并使用“社会学”概念。

贡献之二:对科学发展阶段的划分。

贡献之三:提出了社会学的定义及其构成部分。 社会学是研究社会进步和社会秩序的科学; 社会学分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两部分。

社会学发展简史课件47

贡献之四:提出了人类智力(知识)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三阶段论。

神学阶段(或称虚构阶段)

形而上学阶段(或称抽象阶段)

科学阶段(或称实证阶段) 与之相对应的社会发展三阶段是“军事时期”、“过渡时期”和“工业时期”。 贡献之四:提出了人类智力(知识)发展和社会发48 贡献之五:

提出了从事社会学研究的四种基本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历史法。 贡献之五:492、斯宾塞的社会学观点HerbertSpencer

(1820—1903)。

代表作——

《社会静力学》; 《社会学研究》; 《社会学原理》。2、斯宾塞的社会学观点HerbertSpencer50 贡献一:提出了社会有机论。 贡献二:提出了社会进化论。 贡献三:提出了社会类型说。 贡献一:提出了社会有机论。513、迪尔凯姆的社会学观点

EmileDurkheim(1858--1917)

代表作——

《社会分工论》;《社会学方法的规则》;《自杀论》。3、迪尔凯姆的社会学观点52

界定了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事实”。

提出了社会学方法论的几条基本原则。论述了社会团结。关于社会反常现象和偏离行为的研究,特别是深入研究了自杀问题。贡献一贡献二贡献三贡献四 界定了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事贡献534、韦伯的社会学观点MaxWeber(1864—1920)代表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经济与社会》。4、韦伯的社会学观点MaxWeber54

在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上,强调重点研究人们的社会行动。

对社会行动类型进行了划分。提出考察现实的概念性工具“理想类型”。论述了科层制和权威类型。贡献一贡献二贡献三贡献四 在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上,强调重点研究人贡献555、芝加哥学派的社会学观点

重视对社会现实问题的调查和研究,尤其对城市社会生活问题的研究还形成了城市社会学派。 还提出了城市区位安排的模式,认为城市应该是有一定内部结构的统一体。5、芝加哥学派的社会学观点 重视对社会现实问题的调查和56四、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的重要流派1、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主要代表人物:帕森斯、墨顿这一理论视角强调社会的每一个部分都对总体发生作用,由此维持了社会的稳定。四、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的重要流派1、结构功能主义理论57(1)社会是由行动建立起来的行动体系;(2)AGIL功能分析模式;(3)行动体系功能的复杂性。

基本观点:基本观点:582、社会冲突论主要代表人物:科塞、达伦多夫社会冲突理论是基于对结构功能主义批判的基础上形成的理论流派。

2、社会冲突论主要代表人物:科塞、达伦多夫59 (1)科塞强调冲突的正面功能,提出了冲突的五项正功能;(2)科塞提出要建立完善的社会安全阀机制;(3)达伦多夫认为冲突是由权利分配所引起的。基本观点:基本观点:603、社会交换理论主要代表人物:霍曼斯、布劳

社会交换理论也是基于对结构功能主义批判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理论流派。霍曼斯是该理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