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热力学定律习题思考题_第1页
10热力学定律习题思考题_第2页
10热力学定律习题思考题_第3页
10热力学定律习题思考题_第4页
10热力学定律习题思考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Qp=200Jo求在此过程中气体对外做的功Qp=200Jo求在此过程中气体对外做的功WoM Mi2CpJTi) R(T2-Ti)Mmol Mmol2习题1010-1.如图所示,AB、DC是绝热过程,CEA是等温过程,BED是任意过程,组成一个循环。若图中EDCE所包围的面积为70J,EABE所包围的面积为30J,cea过程中系统放热100J,求BED过程中系统吸热为多少?解:由题意可知在整个循环过程中内能不变,图中EDCE为正循环,所包围的面积为70J,则意味着这个过程对外作功为70J;EABE为逆循环,所包围的面积为30J,则意味着这个过程外界对它作功为30J,所以整个循环中,系统对外作功是70J-30J=40J。而在这个循环中,ABDC是绝热过程,没有热量的交换,所以如果 cea过程中系统放热100J,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则BED过程中系统吸热为:100J+40J=140J。10-2.如图所示,已知图中画不同斜线的两部分的面积分别为S1和S2o(1)如果气体的膨胀过程为a—1Tb,则气体对外做功多少?(2)如果气体进行a2-6一1松的循环过程,则它对外做功又为多少?解:根据作功的定义,在PV图形中曲线围成的面积就是气体在这一过程所作的功。则:(1)如果气体的膨胀过程为a1T,则气体对外做功为S1+S2。(2)如果气体进行a2Hb-1-a的循环过程,止匕循环是逆循环,则它对外做功为:—S1O10-3.一系统由如图所示的a状态沿acb到达b状态,有334J热量传入系统,系统做功126J。(1)经adb过程,系统做功42J,问有多少热量传入系统?(2)当系统由b状态沿曲线ba返回》大态a时,外界对系统做功为84J,试问系统是吸热还是放热?热量彳^递了多少?解:(1)由acb过程可求出b态和a态的内能之差:Ee=Q-a=334-126=208J,adb过程,系统作功:A=42J,则:Q=&E+A=208+42=250J,系统吸收热量;(2)曲线ba过程,外界对系统作功:A=-84J,则 :Q=AE+A=-208-84=-292J,系统放热。10-4某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在等压过程中吸热体在等压过程中Qp内能变化为MMmolCv(T2-Ti)MMmol…2,1 1、W=a(———)=(p1V1—p2V2),再ViV2利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M—RT,有:Mmol由热力学第一定律:Qp=.EW…M那么,W R(T2-T1)Mmol 2W/Qn= ,对于单原子理想气体,pi2i=3 , 有2- 2W=-Qp=-M200J=80J。5p510-5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在从体积Vi膨胀到V2的过程中,体积随压强的变化为V=a.p,其中a为已知常数。求:(1)气体对外所做的功;(2)始末状态气体内能之比。解:(1)气体所做的功为:Wm^—R(T1-T2)MmolM MiE CV订 R(T2-T1)Mmol Mmol2i i 21 1 i21-EW=-a(- )a(2 2V1 V2 2V2. 2… ia由于&E=E2-E1, E1=一1一2VV2 V2a2 21 1 ia2W=[pdV=f-2dV=a(---)E2=一1一,% 2V V1V2 2V2始末状态气体内能之比为_ 2(2)考虑到v=a/而,变形有pV=—,E1/E2”2"1V12一一a上式用pV=一代入得:V10-6.温度为25C、压强为1atm的1mol刚性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经等温过程体积膨胀至原来的 3倍。(1)计算该过程中气体对外的功;(2)假设气体经绝热过程体积膨胀至原来的 3倍,那么气体对外的功又是多少?解:(1)在等温过程气体对外作功:V 解:;氨气是单原子气体分子,自由度3i=3,其摩A=RTln—=8.31(27325)ln3=8.312981.12.723103(J)V 尔质量为:M附=4父10kg,'0.02kg的氨i 5i 5_ -A---E--CV.T=—R(T2-T1)=--(R(T2ET1)2 2吸(2)在绝热过程中气体对外做功为:

气摩尔数为V=5(1)等体过程,A=0,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得:1丁由绝热过程中温度和体积的关系 VT=C考虑到¥=7=1.4,可得温度T2:Qi.E CV(T2-T1)=>-R(T2-T1)-5-2 251T1V1(2)等压过程,吸热:=丁2=二二

3i2…P(T2-T1…丁叩2-丁1)5 5人=-”丁5 5人=-”丁2-工)=-2(J)能AE增加623.25J5=5父一8.3110=1038.75J;8.31(-0.3556)298=2.20103而AE=vCV(T2-T1)=623.25J;内10-7.汽缸内有2mol氨气,初始温度为27C,体积为20Lo先将氨气定压膨胀,直至体积加倍,然后绝热膨胀,直至回复初温为止。若把氨气视为理想气体,求:(1)在该过程中氨气吸热多少?(2)氨气的内能变化是多少?(3)氨气所做的总功是多少?解:(1)在定压膨胀过程中,随着体积加倍,则温度(3)绝热过程,也加倍,所以该过程吸收的热量为:Q=0,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得:5Qp=Cp'T=2一pp 28.313=00A=-AE,而AE=vCV(T2-T1)=623.25J;即内能AE增加与上相同,为623.25J,4艮体2J5界作10A=-AE=-623.5J而接下来的绝热过程不吸收热量,所以本题结果如上;而接下来的绝热过程不吸收热量,所以本题结果如上;(2)理想气体内能为温度的单值函数。由于经过刚才的一系列变化,温度回到原来的值,所以内能变化为零。(3)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Q=A+AE,那么氨气所做的总功就等于所吸收的热量为:_ _4A=1.2510J10-8.0.02kg的氨气(视为理想气体),温度由17C升为27C,若在升温过程中:(1)体积保持不变;(2)压强保持不变;(3)不与外界交换能量。分别求出气体内能的改变、吸收的热量、外界对气体做功。

10-9.一定量的刚性双原子分子气体,开始时处于压强为p0=1.0105Pa,体积为V0=4X10-3m3,温度为T°=300K的初态,后经等压膨胀过程温度上升到T1=450K,再经绝热过程温度回到T2=300K,求整个过程中对外做的功。解:由于整个过程后温度不变,气体的内能不变,整个过程中对外做的功即为等压膨胀过程做功和绝热过程做功之和,刚性双原子分子气体的自由度 i=5。(1)等压过程末态的体积:V1等压过程气体对Ai=P0(Vi-Vo)=p0V0(1-1)=200J

(2)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绝热过程气体对外做的功为:(■■-T2—T1<0,即丁2<T1,可见理想气体温度是降低的)A2=—AE=—Fc《T2—Ti),考虑Mmol到理想气体满足:pV=^m-RT,Mmol一 一5_且 CV=2R ,有A2=5PoVo-2TT(T2-工)=-5105M4M10免河壁的的可忽230010-11.一侧面绝热的气缸内盛有imol的

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气体的温度T1=273K,活塞外气压5_Po=1.01父10Pa,活塞面积2S=0.02m ,活塞质量m=102kg(活塞绝热、不漏气且与于气缸内小突起物的阻碍,活塞起初停在距气缸底部为解:可将状态规律V=a/Jp改写成:解:可将状态规律V=a/Jp改写成:、RTp1—183127318.31273=1.13105Pa0.021,气体在整个过程中对外所做的功:A=A〔+A2=700J。10-10.V摩尔的某种理想气体,状态按V=a/Jp的规律变化(式中a为正常量),当气体体积从V1膨胀到v2时,求气体所作的功及气体温度的变化T1—T2各为多少?处.今从底部极缓慢地加热气缸中的气体,使活塞上升了l2=0.5m的一段距离,如图所示。试通过计算指出:(1)气缸中的气体经历的是什么过程?(2)气缸中的气体在整个过程中吸了多少热量?解:(1)可分析出起初气缸中的气体的压强由于小于P2(P2=外界压强+活塞重力产生的压强),所以体积不会变,是一个等容升温的过程,当压强达到P2时,它将继续做一个等压膨胀的过程,则气缸中的气体的过程为:等容升温+等压膨胀;( 2 )(1)在这过程中,气体作功V2A=VpdVp2=p。mg 510210—g=1.01105 =1.52s 0.02V2a2viV2dV=V2Vi2/1=a(V1Qv=JR(T2-T1)=3(p2V-p〔V)2 2\o"CurrentDocument"\o"CurrentDocument"3 5=—(1.52-1.13)1050.021=1.172等 压 膨 胀:5 5Qp,—R(T3-丁2)二—(p2V2-p2V)2 2(2)由理想气体x^态方程:pV=vRT,可知:2avRT2a -,,T= ,那么温度的变化为:5 5= 1.5210(1.5-1)0.02=3/2Q=QV+Qp=4.97M103J。A=Q1_Q2=2.1107-1.45107=0.65107J则10-12.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A态出发,经p—V图中所示的过程到达B态,试求在这过程中,该气体吸收的热量。解:分析A、B两点的状态函数,很容易发现A、B两点的温度相同,所以A、B两点的内能相同,那么,在该过程中,该气体吸收的热量就等于这一过程对外界所做的功,也就是ACDB曲线所围成的面积。则 :_5 6Q=A=(3431)105=1.5106J10-13.设一动力暖气装置由一台卡诺热机和一台卡诺制冷机组合而成。热机靠燃料燃烧时释放的热量工作并向暖气系统中的水放热,同时,热机带动制冷机。制冷机自天然蓄水池中吸热,也向暖气系统放热。假定热机锅炉的温度为L=210C,天然蓄水池中水的温度为t2=15C,暖气系统的温度为t3=60C,热机从燃料燃烧时获得热量3Q1=2.117J,计算暖气系统所得热量。解:由题中知已知条件:T1=483K,T2=288K , T3=333K ,Q1=2.1M107J。那么,由卡诺效率:“卡=1——=1—-2-,T1 Q1七333 Q2有:1———=1-———,483 2.110得:Q2=1.45父10、;而制冷机的制冷系数:Q2 7P,得0.6510 45八. 7Q2=4.16X10J,有制冷机向暖气系统放热为:Q1=(4.160.65)107J=4.81107J,暖气系统所得热量:Q=Q2Q;=(1.454.81)107J=6.26107J10-14.单原子理想气体作题图所示的abcda的循环,并已求得如表中所填的三个数据,试根据热力学定律和循环过程的特点完成下表。过程Qa—b等压250焦耳b-c绝热c—d等容d—a等温循环效率 —过程的特点:a-b过程的特点:a-b等压过程:已知:5 5Qp=.—R(Tb-Ta)=5p(Vb-Va)=250Jp2 2A Q1-Q2 T1-T2Q2_ T2A T1-T2

解: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Q=AE+A以及循环考 虑 到则:Ap=p(Vb-Va)=100,△Ear.=150J; 丁_PaVa丁_pM丁_pMTa Tc Tbb-c绝热过程:Q=0,已知Abc=75J,: R R R△Eb_^=_Abc=_75J; Td="d,Rc-d等容过程:Acd=0atd过程中内能之和为零,所以△E-=—75J;

c—.d-a等温过程:AEd_^=0aAda=-125JTaTcPaVaPcVcR221036103 12106Qda=Ada=-125JTbTdPbVbPdVdR2R2R2_3_ _341033103R212106R2 A循环是正循环,热机效率为刈=——Qi有:TaTc=TbTd;过程Q中a、b、c过程Q中a、b、c、d各状态畲温度Ta、Tb、 △EleVa—b等压250焦耳100150\bc绝热075焦耳5c—d等容-75Tc、Td均为已矢1°abo包围的面 一-5弋d—a等温-125 cd-125焦耳0循环效率11=20%积和ocd包围的面积大小均为A。在等温过程中系统吸热还是放热?其等压、绝热、等容和等温过程组成的循环 abcda,图成填表如下:Qi=Cv(「F)Cp(Tc-Tb)ocd包2做功为数1零,则系统完成]一个循环过布c后,热量的代围的面积大小均九A,二.循环填程abcda对外10075-125= =0.2=20%25010-15.如图,abcda为1mol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的循环过程,求:(1)气体循环一次,在吸热过程中从外界共吸收的热量;(2)气体循环一次做的净功;(3)证明TaTc=TbTd°解:(1)过程ab与bc为吸热过程,吸热总和为:3 5.(PM-PaVa)2(pcVc-pbVb)

10-16如图10-39所示,一摩尔单原子理想气体经数值为多少?解:如图,循环过程abcda可看成两个循环,abo5为正值孤内ocd用a1环,由于abo包围的面积和23,>即/(10m)3=3(22 -1 2)1035(2 3-2 2) 10(Q=800(bJ Qb Qc 幻 Qd 阳=02 2(2)循环过程对外所作总功为图中矩形面积:A=(2—1)父105(3—2)父10?=103J (1)a-b等压过程:由图可见,Tb>Ta,温(3)由理想气体X^态方程: pV=RT,有: 度升高,吸热:Q =Cp(Tb—Ta)(2)b-c(2)b-c绝热过程:Qb_c=0(3)c-d等容过程:由图可见,Td>Tc,温度TOC\o"1-5"\h\z升高,吸热:Qcd -兀)

,A'10000“'=——= =31.25%,再考虑到它Q1 32000是通过提高高温热源的温度达到目的的,可利用3'=1-" , 有T= =—300—=300=436K1-'1-0.31250.6875(4)d-a等温过程:QdaQda"(QQda"(Qa)bQb)cQc:d)=TCp(Tb—Ta)+Cv(Td—Tc)],负号表明放热。答:在等温过程 d-a中系统是放热,数值为Cp(Tb-Ta)+Cv(Td—工)。答案:放热,Cp(Tb-Ta)Cv(Td-Tc)10-17.一可逆卡诺机的高温热源温度为127C,低温热源温度为27C,其每次循环对外做的净功为8OOOJ。今维持低温热源温度不变,提高高温热源的温度,使其每次循环对外做的净功为10000J,若两个卡诺循环都工作在相同的两条绝热线之间。求:10-18.如图所示,一圆柱形绝热容器,其上方活塞由侧壁突出物支持着,其下方容积共10L,被隔板C分成体积相等的A、B两部分。下部A装有1mol氧气,温度为270C;上部B为真空。抽开隔板C,使气体充满整个容器,且平衡后气体对活塞的压力正好与活塞自身重量平衡。(1)求抽开C板后,气体的终态温度以及嫡变;(2)若随后通过电阻丝对气体缓慢加热使气体膨胀到20L,求该过程的嫡变。解:(1)抽开c板后,气体处于在真空中的绝热变化,由于在真空中,气体体积的变化不做功,所以 A=0,又是绝热变化,所以Q=0,这样AE=0,也就是说温度不变,T=300K;那么要计算这一过程的燧变,我们设计一个可逆过程为:等温膨胀。TOC\o"1-5"\h\z所 以 :一一一2Q2P_V2 _lS=S2-S1 dV=Rln一=RlnnT1T V1(1)第二个热循环机的效率;(2)第二个循环高温热源的温度根据卡诺循环效率公式

(2)第二过程中压强不变,所以可设计为等压膨胀过程。300400=0.25,300400=0.25,T2CpdT T2 T2S=S2-S)= =Cln Cpln:T1 T pT1 p T1QicAQ1=一80000.25-32000J由于在同样的绝热线之间,他们的总热量相等,都是32000J,所以第二个热机的效率为思考题10-1.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开始时处于压强,体积,温度分别为p1,V1,T1的平衡态,后来变到压强,体积,温度分别为p2,V2,T2的终态。若已知V2>V「且T2=Ti,则以下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不论经历的是什么过程,气体对外净作的功一定为正值;(B)不论经历的是什么过程,气体从外界净吸的热一定为正值;(C)若气体从始态变到终态经历的是等温过程, 则气体吸收的热量最少;(D)如果不给定气体所经历的是什么过程, 则气体在过程中对外净作功和从外界净吸热的正负皆无法判断。答:如果不给定过程,我们只能根据T2=T1,得知这一过程中内能不变,彳1是作功情况无法由v2>V1得出,因为作功的计算与过程的选择有关,本题选择Do10-2.一定量理想气体,从同一状态开始把其体积由、, 1、,V0压缩到一V0,分别经历以下三种过程:2(1)等压过程;(2)等温过程;(3)绝热过程。其中:什么过程外界对气体作功最多;什么过程气体内能减小最多;什么过程气体放热最多?答:由画图可以直接看出:(3)绝热过程中,外界对气体作功最多;(3)绝热过程中,气体内能减小最多;(2)等温过程中,气体放热最多。10-3.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p-V图上初态a经历(1)或(2)过程到达末态b,已知a、b两态处于同一条绝热线上(图中虚线是绝热线),则气体在(A)(1)过程中吸热,(2)过程中放热;(B)(1)过程中放热,(2)过程中吸热;(C)两种过程中都吸热;(D)两种过程中都放热。答:从题意可以知道, a、b两态处于同一条绝热线上,图中虚线是绝热线,所以这条虚线围成的面积A+Eab=0。对应(1)过程,Q1=AE+A1,从图上可以看出:A1cA,所以A+Eab<0,也就I ab是Q1<0,这就是放热过程。对应(2)过程,q2=Ae+A2,从图上可以看出:A2AA,所以A+EabA0,也就是Q2>0,这就是吸热过程。所以本题选择Bo10-4.试说明为什么气体热容的数值可以有无穷多个?什么情况下气体的热容为零?什么情况下气体的热容是无穷大?什么情况下是正值?什么情况下是负值?答:根据气体热容的定义:系统在某一无限小过程中吸U^热量dQ与温度变化dT的比值称为系统在该过程的热容量。而从T1的温度变化到T2可以经历无穷多个过程,每个过程的吸收热量都可能不同。所以就不一样。当气体温度变化而不吸收热量时,气体的热容为零,比如绝热膨胀。当气体的温度不变而吸收热量时,气体的热容无穷大,比如等温变化当气体温度升高,但为放热过程时,热容为负值。P10-5.此理想答:可PVVo热PM=恒量的规律膨胀,问[体的温度息心高了,还是降低了?见习题10-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