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武鸣高中2011-2012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段考【会员独享】_第1页
广西武鸣高中2011-2012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段考【会员独享】_第2页
广西武鸣高中2011-2012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段考【会员独享】_第3页
广西武鸣高中2011-2012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段考【会员独享】_第4页
广西武鸣高中2011-2012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段考【会员独享】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4-用心爱心专心广西武鸣高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段考(地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0分)下图黑点分别为甲、乙、丙、丁所处的地理位置,读图完成1~2题。1.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相对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A.甲在乙的东北B.乙在丙的西南C.丙在丁的东南D.丁在甲的西北2.甲、乙、丙、丁四地点中()A.甲地地方时最晚B.乙地地转偏向力最大C.丙地处于东半球D.丁地自转线速度最慢北京时间2009年7月31日22时48分,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安全着陆。据此并结合下图回答3~5题。3.美国东部时间采用西五区区时,此时正在实行夏令时(夏令时比标准时间早1个小时)。根据材料推算,“奋进”号航天飞机着陆时,美国东部时间为()A.31日10时48分B.31日9时48分C.30日10时48分D.30日9时48分4.此时地球位于左图中的()A.甲点附近B.乙点附近C.丙点附近D.丁点附近5.此时,右图(阴影部分为黑夜)伦敦所在经线可能经过()A.①点B.②点C.③点D.④点6.以下关于文化扩散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某钢铁企业向“邯钢”学习,制定了自己的改革措施,属于刺激扩散B.城市妇女之间流行“厚底鞋”,这种服饰文化扩散属于传染扩散C.目前我国购买家用汽车的传播属于等级扩散D.现在我国大小市场中流行的饮料“非常可乐”,是属于迁移扩散7.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有()①科技进步②跨国公司采取全球化战略③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④一个国家努力发展自身经济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地形等高线的弯曲与疏密蕴含着许多关于地形的信息。右图是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回答8~9题。8.图中所示地区山脊的基本走向为()A.东北一西南向B.东西向C.西北一东南向D.南北向9.图示山体主峰的西北坡地形特征是()A.上下部均陡峭B.上部较陡,下部较缓C.上下部均平缓D.上部较缓,下部较陡读我国华北某地等高线图(单位:米)。回答10~11题。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示区域内最高点海拔约为430B.站在甲处能看到乙处的景色C.甲处可修建梯田种植水稻D.丙处建寺庙可达到“深山藏古寺”的意境11.假如图中有一处瀑布,则()A.乙处是观赏该瀑布的最佳地点B.瀑布的形成取决于地形C.瀑布的高差约为35米D.读“南极地区图”,回答1214题。12.图中①②③④四个科学考察站中,不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是()A.①B.②C.③D.④13.某运输机将①站的科考设备运往④站,飞行时间为26小时,一路上阳光普照,飞行的月份可能是()A.6月B.3月C.9月D.12月14.长城站的科考人员试作一次穿越极点到达中山站的旅行,其前进方向为()A.一直向北B.一直向南C.先向南,再向北D.先向北,再向南15.某中学徐燕同学计划在课本大小的纸张上绘制一幅校园平面图,该校园长约250米,宽约150米。你认为应选择的比例尺为()A.1:100B.1:1000C.1:10万D.1:100万16、影响环境的最主要人口素质是()A.身体素质B.科学文化素质C.思想政治素质D.心理素质为了摸清全国人口状况,国家组织大量人力进行第五次人口普查,这次普查国务院特别强调对各外资企业、三资企业和娱乐场所要认真清查登记,据此回答第17题。17.第五次人口普查与前几次人口普查相比,统计难度大的主要原因是()A.近几年人口增长过快B.人口分布极不平衡C.国内自发的人口迁移大量增加D.大量的国际人口迁移读下面某地等高线地图,回答18~19题。18.图中表示洼地的是()A.A处B.B处C.C处D.D处19.从山麓登山到E处,最容易登山的方向是()A.西南方向B.西北方向C.东南方向D.东北方向20.若右图中A、B两点均位于晨线上,则B点的日出时间是()A.6点B.5点40分C.7点D.6点40分右图是沿南回归线所作的全球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21~23题。21.在全球的六大板块中,图中占了()A.3个B.4个C.5个D.6个22.不在剖面图上的洋流是()A.马达加斯加暖流B.秘鲁寒流C.加那利寒流 D.巴西暖流23.图中四点与地壳运动方向组合不正确的是()A.①—上升 B.②—向东 C.③—下降 D.④—向西读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模式示意图,回答24~26题。24.甲图所示季节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00~100主要盛行下沉气流B.100~200盛行东南风C.200~300盛行西北风D.300~400盛行西南风25.甲、乙两图反映的时间与季节正确的是()A.甲表示3月份、春季B.乙表示7月份、夏季C.甲表示9月份、秋季D.乙表示1月份、冬季26.下列各图与上图中P点气候特征相匹配的是()A.甲图B.乙图C.丙图D.丁图27.读右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从A到B点方向是:向西南B.从C点到D点方向是:先东北后东南C.A到B的方向同C到D的方向相同D.A到B的方向同C到D的方向正好相反28.某同学要绘制新的武鸣高中平面图,在图幅大小不变的情况下,将1:1000的地图比例尺放大了1倍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新图比例尺为1:2000B.在原图上运动场的长度为15厘米,在新图上长30厘米C.新图表示的地理事物比原图简略D.新图图幅面积比原图增加了2倍下图为“某地2007年人口迁移与年龄关系统计图”,据此回答29~30题。29.从图中判断,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A.人口的老龄化

B.婚姻家庭C.政治因素

D.经济因素30.图中甲乙丙丁不同年龄段的人口迁移,存在明显关联性的是()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乙、丁读人口增长统计图。完成31~32题。31.图中Ⅰ所处的人口再生产类型是()A.原始型B.过渡型

C.传统型D.现代型32.对图中人口增长的描述,正确的是()A.Ⅰ阶段人地关系非常协调B.Ⅱ阶段将带来劳动力不足、社会保障负担沉重等问题C.Ⅲ阶段最适宜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D.Ⅳ阶段社会经济和生态压力最小33.下列对自然因素与社会经济因素影响人口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因素对人口迁移自古至今起主导作用B.社会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越来越明显C.自然因素与社会经济因素不同时起作用D.婚姻家庭对人口迁移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34.下列事物属于文化景观的有()①黄果树瀑布②苏州园林③八达岭长城④黄山云海A.①②B.②③C.③④ D.①④不断上涨的房价和拥堵的交通备受关注。图甲是某城市平均房价等值线(单位元/m⒉)分布示意图,图乙是该城市某一区域不同时间的地铁使用量统计图。据此回答35~36题。

35.图甲中P处房价明显偏高,其原因不可能是()A.依山傍水邻近风景区,环境优美

B.附近有公路线交汇,交通便捷C.接近文化区有众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

D.地势平坦,有工厂在此集聚36.下列关于城市住宅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住宅区是城市中仅次于工业用地的土地利用方式B.一般住宅区的地价低于市中心地价C.文化程度是住宅区分化的最主要因素D.住宅区趋向于沿街角路口分布37.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关系的是()下图为我国某城市主要功能用地面积空间变化图。据此完成38~39题。38.该城市主要功能用地集中区由市中心向外依次是()A.商业及公共服务、住宅、工业 B.住宅、商业及公共服务、工业C.商业及公共服务、工业、住宅 D.住宅、工业、商业及公共服务39.距市中心4千米附近工业发展的主要区位优势是(A.政策、劳动力 B.市场、劳动力 C.地价、市场 D.政策、地价右图是某地区人口年龄结构组成图,图中a、b、c分别表示1940年、1970年和2008年的人口年龄结构比重状况。读图回答第40题。40.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个地区人口变化趋势的特征有()A.青壮年劳动力充足B.人口老龄化显著C.自然增长率上升D.人口出生率较高三清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东经117°59′~118°30′,北纬28°54′~28°58′,素有“天下第一仙峰,世上无双福地”之殊誉,景观布局“东险、西奇、南绝、北秀”,“奇峰怪石、古树名花、流泉飞瀑、云海雾涛”并称四绝。三清山和黄山属同一地貌,故又有小黄山之称。司春女神、巨蟒出山、老子看经、猴王献宝都是其著名景观。据此回答4142题。41.三清山所在地区的气候类型是A.高原高山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D.热带季风气候42.观赏司春女神、巨蟒出山、老子看经、猴王献宝景观,应遵循的原则是()①选择适当位置②把握观赏时机③置身其中近观④发挥想象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读下图,a、b、c分别表示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三种年龄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据此回答43~44题。43.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国家中,人口增长最快的是()A.①B.②

C.③D.④44.图中③国65岁及以上年龄人口所占总人口比重大小及应采取的相应正确措施是() A.20%鼓励生育B.15%采取移民政策C.60%计划生育D.30%鼓励人员出国下图为我国西部某省人口数据统计图。近年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左右。据此回答45~46题。45.关于该省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目前出生率低、死亡率低B.人口密度十年来大幅减小C.城市人口比重提高依靠人口自然增长D.城市人口数量十年来增长50%以上46.该省十年来常住人口(指实际居住在当地半年以上的人口)数量减少,其主要原因是()A.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B.水利工程移民增多C.省级行政区域缩小D.劳务输出数量增加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图”,回答47题。47.下列影响我国不同省区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中相当于木桶短板的是()A.四川——水力资源

B.山东——气候资源

C.黑龙江——矿产资源

D.福建——耕地资源读我国东南部某大城市住宅小区示意图,回答48~49题。48.市政府在“爱我城市,共建家园”的民意调查中,小区居民集中反馈的问题如下,你认为反映合理的是()①高架公路需改线②化工厂和火电厂应搬迁③西北绿地改建为学校④小区的绿地面积太少。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9.如果在图中甲处增加商业小区布局,其合理性是()A.人口密集B.交通方便

C.近学校D.近市中心区50.右图是某城市的布局形式图,下列叙述正确()A.属集中紧凑式布局形式B.属分散疏松式布局形式C.这种形式只有在大城市才能出现D.这种形式市政工程设施的投资相对要高二、综合题(除特别说明外,每空1分,共50分)51.根据下表数据和“我国城乡人口迁移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表2003年北京市与河南省人口增长指标(%)

自然增长率总增长率北京市-0.0155.292河南省0.5640.562(1)北京市的人口总增长率比自然增长率

;说明其人口数量变化主要由于

引起的。(2分)(2)河南省的人口总增长率比自然增长率

;说明其人口数量变化主要由于

引起的。(2分)(3)请评价人口迁移对北京市的影响。(8分)(4)简述河南省人口迁移的方向及其原因。(4分)读印度洋周围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6分)(1)在①②③④海区中,海水盐度最低的是_____(填写数码),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自然带E面积广大,并一直延伸到大陆西岸,其成因主要是___________

(多项选择)A.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B.受东北信风影响C.地势平缓D.西岸有寒流流经(3)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海底发生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次地震震中位置大致在_____(F或G)处。当时,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呈____时针方向流动。53、读江苏省旅游资源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11分)(1)江苏旅游业发展的主要优势有。(3分)(2)到苏州的游客,大部分来自沪、浙和苏南等地,原因是___。(2分)(3)游客游览苏州的水榭亭台,在选择观赏位置时,宜__;游览丹顶鹤自然保护区,宜选择(季节)。(2分)(4)右图中反映某景区旅游接待能力与旅游市场需求关系,该地旅游发展的主要问题是你提出改进措施。(4分)54、读下面资料,回答问题。(10分)资料一:我国首都北京的城市格局是以皇宫为中心,城套城的棋盘式方方正正形,解放后,天安门广场建立了人民大会堂、革命历史博物馆、人民英雄纪念碑等新建筑;美国华盛顿城内是以国会和白宫代表的民主与政权形成城市核心的两条轴线,街道是棋盘与放射状相结合的城市风格。资料二:欧洲居民的饮食结构以乳肉蛋为主:亚洲居民的餐桌上以谷物和蔬菜为主要食物.(1)资料一说明了城市文化景观要受到、的影响。(2分)(2)北京的新、老建筑突出体现了文化景观的、特征。(2分)(3)白宫的外形有欧式建筑风格,这属于扩散方式形成的。(1分)(4)资料二中两地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