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生理基础
小学生的生长发展一、生长发育一般规律
生长发育一般规律是指群体(大多数)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般规律。虽然儿童的生活环境、营养、疾病及遗传等因素可导致个体间的差异,但一般规律还是普遍存在的。(一)生长发育的阶段性和连续性(二)生长发育速度的不均衡性(三)各器官系统发育的不均衡性(四)生长发育的心理社会性2
1.第一个生长突增阶段身高出生1020
cm男女男女1234(a)
身高发育曲线3
2.第二个生长突增阶段
第二个生长突增阶段为女生约10~14岁,男生约12~16岁5二、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一)遗传的影响(二)环境的影响
1.家庭
2.学校
3.社会
6第二章小学生认知的发展7第一节小学生感知觉的发展一、视觉小学生视觉发展的表现:
1.视敏度是指在一定距离内感知和辨别细小物体的视觉能力。
8二、听觉小学生听觉能力发展的表现:
1.听觉辨别能力
2.听觉记忆能力
3.听觉系列化能力:是把测试者口头所述的一系列信息按次序回忆出来的能力。
4.听觉混合能力
10(一)小学生观察力的发展1.小学生观察力的发展阶段(1)个别对象阶段(2)认识空间联系阶段(3)认识因果关系阶段(4)认识对象整体阶段
123.小学生观察力的培养(1)明确观察的目的任务(2)要使儿童具有知识准备(3)指导儿童观察的方法,培养观察的技能观察要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运用多种感觉,勤于思考让儿童学会比较的方法,全面细致地观察发挥言语指导作用(4)重视对观察结果的处理(5)观察要持之以恒,养成习惯14第二节小学生记忆的发展一、小学生记忆的一般特点记忆态度的发展:无意记忆有意记忆中心记忆课题、偶发记忆课题记忆方法的发展:机械记忆意义记忆为什么幼儿和小学低年级儿童主要运用机械记忆的方法?记忆内容的发展:形象记忆语词记忆表现了儿童记忆发展的一般趋势15二、小学生记忆策略的发展(一)记忆策略是指主体对自己记忆活动的有意识控制和由主体所使用的那些能增强记忆效果的方法或认知活动。
16(二)儿童记忆策略发展的一般趋势美国心理学家弗拉维尔将个体的记忆策略分为三个阶段:
1.没有策略
2.不能主动应用策略,但经过诱导后会用
3.能主动而自觉地应用策略17(三)小学生记忆策略的发展1.复述策略(1)小学生复述策略发展的特点:同学前儿童相比开始逐渐有效地采用复述策略;随年龄增长,复述的质量不断增强,主要表现为复述方式由被动的复述模式向主动的复述模式转变;复述的灵活性随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发展18三、小学生记忆能力的训练与培养有意识记能力和意义识记能力的培养增强识记的目的性,明确识记的任务提出适当的长时识记任务培养学生独立检查识记效果的能力充分利用无意识记的特点,提高有意识记的能力把握意义识记的规律,帮助学生充分理解教材培养儿童学习的积极性提供有效的意义识记的方法适当训练机械记忆能力20指导学生科学地进行复习及时复习,趁热打铁交替进行复习把握复习的量增进记忆的策略复述精制组织21第四节小学生思维的发展一、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1.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2.元思维从不自觉到自觉的发展23二、小学生思维基本过程的发展1.概括能力的发展动作水平的概括(直观形象水平)小学低年级属此阶段,他们对事物只能概括其形象的,外部的特征或属性,更多地注意事物的外部属性及实际意义。形象水平的概括(形象抽象水平)小学中年级属此阶段,他们掌握概念中直观的外部特征的成分逐渐减少,抽象本质特征的成分逐渐增多,但对事物本质特征的反映仍处于初级阶段。本质抽象水平的概括(本质抽象水平)小学高年级儿童属于此阶段,他们能对事物的本质属性,内在联系进行概括2.比较能力的发展3.分类能力的发展24作业: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思维?26第五节小学生智力的发展关于智力与智商在19世纪后半叶,智力一词最早由哲学家斯宾塞(H.Spencer)和生物学家高尔顿将拉丁词“intelligence”引入英文的,其代表的是一种天生的特点和倾向性。在智力理论和智商测试的100多年里,人们都在谈智力和它的重要性,但什么是智力,至今还没有产生让人比较信服的理论,“智力”在争议和研究中不断发展。27科尔文和伯金汉认为智力就是学习的能力,表现出在学习成就上所取得的差异。斯腾(W.Stern)则认为智力是适应环境的能力,智力越高,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即对新的情景从容应付、随机应变的能力越强。推孟、比纳认为智力是一种抽象的思维能力,如判断力、理解力、推理力和创造力等,善于判断、理解、推理是智力的三要素。西蒙认为智力就是个体学习的能力。一、什么是智力28智力的多面性30二、智力的特质结构理论1.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2.塞斯顿的群因素论3.阜南的层次结构模式31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说
G因素
S因素GACB32斯皮尔曼的观点:各种特殊因素与一般因素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人的智力。一般因素:G因素,是人的基本的心理潜能,是决定一个人能力高低的主要因素。特殊因素:S因素,是保证人们完成某种特定作业或活动所必需的能力。33塞斯顿——群因素说智力活动中包括7种平等的基本能力,这些基本能力的不同搭配,便构成每一个独特的智力结构。智力言语的理解词的流畅数字计算空间关系联想记忆知觉速度推理34阜南的层次结构模型智力分4个层次:最高层次是智力的普遍因素(G因素);第二层次分为两个大因素群,即言语和教育方面的因素、机械和操作方面的因素;第三层次分为几个小因素群,即言语理解、数量、机械信息、空间能力和手工操作等;第四层次指各种特殊因素。35G因素言语和教育机械和操作言语数机械信息空间信息手工操作36吉尔福特的三维结构模式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Guilford,1959)提出智力是思维的表现,而思维则包括思维内容(content)、思维操作(operation)以及思维产物(product)三个心理维度。由此三个心理维度,构成一个立体结构,即为智力结构。3738思维内容包括:形象、符号、语义、行为;思维操作包括:认知、记忆、发散思维、集中思维、评价;思维产物包括:单元、类别、关系、系统、转化、蕴含;这三个维度构成一个立方体。由于内容有四种,操作有五种,产品有六种,一共可以得到4×5×6=120种的结合。每一种结合代表一种智力。吉尔福特宣称他基本上发现了这120种智力。39三、智力测验智力测验的先驱者高尔顿、比奈、西蒙40一般能力测验即智力测验(intelligencetest)这是目前世界上普遍流行的一种能力测验。(一)智力测验的由来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量表是比纳(A.Binet)和西蒙(T.Simon)于1905年编制的,其最初目的是为了鉴别低能儿,该量表被称为比纳—西蒙量表。1905:30个项目;1908:第一次修订,58个项目几种常见的智力测验41(二)斯坦福-比纳智力量表
1916,斯坦福大学的推孟(Terman)将比奈—西蒙量表介绍到美国,并进行了修订,成为斯坦福-比纳量表。1937和1960年,该量表又经过修订,成为目前世界上流传最广的量表之一。编制:按照年龄组,每个年龄组6个项目。如5岁组6个项目;7岁组也为6个项目。随着年龄组的上升,项目的难度逐渐增加。内容:绘画、折叠、下定义、判断词义、回忆故事、推理、拼图等。42智力年龄:简称智龄,是受测者通过测验项目所属的年龄。智商:也称智力商数,用IQ表示。它是测量个体智力发展水平的一种指标。最早是由德国心理学家施太伦(L.W.Stern)提出,美国心理学家推孟在制订“斯坦福—比内量表”中引用IQ,并加以改进。其计算公式为:
IQ=MA(智力年龄)/CA(实际年龄)×100
43智商在人口中的分布IQ名称百分比140以上天才1.33120-139极优11.30110-119优秀18.1090-109中智46.5080-89迟钝14.5070-79近愚5.6070以下愚鲁2.9044第六节小学生语言的发展一、小学生口头言语的发展特点二、小学生书面言语的发展三、小学生内部言语的发展1.小学生内部言语的发展阶段思维阶段——过渡阶段——无声思维阶段内部言语的发展不是在小学时期就能发展成熟的,它在人的以后的各个时期,以至终生,都在不断发展着和完善着。45第七节小学生注意的发展一、小学生注意的特点1.小学生注意有意性的发展(1)有意注意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逐渐提高(2)注意的有意性由被动到主动(3)注意有明显的情绪色彩462.小学生注意品质的发展(1)注意集中性(稳定性)的发展(深度不足、集中的时间短)(2)注意广度(范围)的发展(3)注意的分配能力的发展(4)注意转移能力的发展47二、小学生注意力的培养(一)正确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1.引起小学生无意注意的主要原因(新异性、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的运动变化)2.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就必须遵循注意的规律,并配之以各项有效的措施。
48(二)善于组织和发展学生的有意注意
1.明确学习的目的
2.激发学习的动机
3.形成良好的注意习惯
4.加强学生间的双向沟通(三)善于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49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诊断与治疗多动行为称为“心理行为偏离”,其核心症状为注意缺陷、多动和冲动,可导致明显的功能损害,如伙伴关系不良、社会能力低下、学习成绩差等等。多动症:注意缺陷、多动、任性冲动、认知障碍505152多动症的发病率由于本症至今原因未能完全肯定,加上诊断标准不一,研究方法各异,故发病率调查结果差异较大。一般男孩发病比率明显高于女孩,男女比为4.9:1。多动症起病一般在7岁前,7—14岁是发病的高峰年龄。53思考:多动的儿童是否就是多动症儿童?
孩子顽皮好动与多动症有本质的区别,区别在于以下几点:注意力与兴趣的关系;行动的目的性、计划性及系统性;自制能力;某些药物的应用;某些动作的差异;动作发展。54如何正确看待儿童的“好动”?
儿童的心理发育决定了儿童求知欲望强、好奇心重,这也就是说,好动、顽皮是儿童的特点。因此,对于儿童的好动、活泼应视为好现象、好倾向,应正确引导,不能厌烦阻止,否则将会妨碍儿童智力及心理的正常发展。每一个家长,对于顽皮儿童,不要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应该掌握各年龄阶段儿童心理特征,加以耐心引导。55(二)多动症儿童的主要临床表现活动过多注意障碍冲动性学习成绩不佳神经发育障碍情绪和行为问题
56(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诊断标准注意缺陷的诊断标准1.经常不能注意到细节或在作业或其他活动中犯粗心大意的错误;2.经常在活动或游戏中表现出不能保持注意力;3.当对他讲话时,经常表现出没有倾听;4.经常跟不上教学,不能完成练习、作业或应承担的工作;5.在组织任务或活动时经常有困难;6.经常不愿意、不喜欢甚至回避要求付出努力的任务;7.经常丢失完成学习任务必需的物品,如笔、书、工具等;8.经常很容易地被外界刺激分心;9.经常在日常活动中表现为记忆力差,遗忘得快。
多动症的诊断标准1.经常在坐位上表现得坐卧不安,手脚动个不停;2.在应该坐在坐位上时,却经常离开坐位;3.经常过分地跑跳、攀爬或者报告心神不安的感受;4.做安静的游戏经常表现很困难;5.总是在走或动,好像有个马达在驱动一样;6.经常不停地讲话;7.经常不等发问完毕就脱口回答;8.在需要轮流等待时,经常表现出有困难;9.经常打断或侵犯别人。57多动症的原因遗传因素脑部器质性病变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生化环境因素社会文化因素感觉统合功能失调教育因素58生化环境因素铅中毒饮食失调滥用涂改液荧光灯及房屋装修电磁微波作用各种食品添加剂59各种食品添加剂某些食品添加剂,如调味用的胡椒油、味精及某些食用色素,与儿童多动症有关,因为这些食物容易使孩子兴奋。另外,食入含铝过多的食物,如油条、油饼,也会引起儿童多动症。所以要注意合理营养,使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偏食、不挑食;每天摄入足够的天然新鲜食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这些对多动症儿童都是非常有益的。60教育因素目前公认家庭、学校和社会不良教育因素是儿童多动症的最重要的致病因素。下列四种不良教育方式均可诱发本病:放任型专制型溺爱型相关型61放任型有的家庭关系不和睦、甚至破裂;有的家长本身文化素质低;或因工作忙、负担重等等原因,对儿童缺少关心、缺乏教养;学校频繁换老师,教师管理能力差或放任自流。62专制型家长及老师对孩子的学习和行为过于苛刻,造成孩子心理紧张和情感压抑及行为异常。有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要求“超载”,有的老师的歧视、冷漠,这些都会使儿童产生逆反心理为吸引大家的关注而多动。这时家长或老师可能还认为是儿童有意对抗,又采取暴力式管教,从而加重其症状。63溺爱型父母对子女过于娇纵溺爱,不注意对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品质的培养,尤其是学习习惯的养成,造成娇生惯养,任性冲动、随心所欲、自制力差、缺乏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日后难以适应环境和约束个人行为。父母的过分溺爱,造成孩子学习过程中过分的依赖心理,形成不良学习习惯。64相关型父母或教师自身行为不端,举止不文明,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诱使儿童多动行为。有的甚至家长幼年患有多动症,成年后仍冲动任性、脾气暴躁,再把这种素质遗传给子女,故本病有家庭倾向。65儿童多动症的教育策略教育策略其他辅助策略66心理治疗自我控制训练——主要任务是通过一些简单、固定的自我命令让患儿学会自我行为控制。由于在训练中,动作命令是来自于患儿内心,所以一旦动作定形,患儿的自制力就能大大提高。在进行自我控制训练中要注意训练顺序,任务内容应由简到繁,任务完成时间应由短到长,自我命令也应由少到多。67放松训练——多动症患儿的身体各部位总是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如果能让他们的肌肉放松下来,多动现象就会有所好转。支持疗法——在详细了解病史、精神及身体状态,客观分析可能的发病原因,明确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给予安慰、解释、鼓励、指导、疏通感情、调整环境等,帮助儿童和青少年明确原因,建立信心,逐步克服多动综合症。68集体治疗——将数个患病的儿童和少年集中到一起,分期分批地开展心理治疗。认知治疗——对年龄较大的儿童可以采用,在矫正不良行为与情绪同时,帮助患儿分析认识造成不良行为的认知基础,以及如何用正确的认知来纠正错误。69行为矫正改进注意缺陷的行为矫正方法非常多,研究表明,这些方法对有注意缺陷的儿童的矫治是非常有效。用于改进注意缺陷的主要方法有:正强化、塑造、消退、惩罚、间歇强化、角色扮演、条件强化、改变环境结构、自我指导或监督等方面。70药物治疗目前世界公认治疗本症最有效的方法是使用中枢神经兴奋剂,主要是能减轻注意障碍,在课堂上能安静听讲。且随着注意改善,其多动、执拗、同伴关系不好等行为问题也可随之减轻。71饮食治疗应少食含酷氨酸、含甲基水杨酸的食物,饮食中不要加入辛辣的调味品。应多食含铁丰富的食物。缺铁会使大脑的功能紊乱,影响儿童的情绪,加重多动症状。应少食含铅食物。因为铅可使孩子视觉运动、记忆感觉、形象思维、行为等发生改变,出现多动。应少食含铝食物。食铝过多可致智力减退,记忆力下降,食欲不振,消化不良。72第三章小学生的情绪、情感和意志73案例:曾经有人描述了一个没有感受到爱的儿童。这个儿童叫乔伊,他们的说法就是他是个机器般的儿童。他母亲说,“那时我一点也不知道自己怀孕了。”对他的父亲来说他的出生同样没有产生影响。他的父亲是陆军文职人员,到处驻防,无固定场所。他出生后,他母亲宣称“我不想去看他,也不想去照顾他。”74在他出生的3个月的时间里大部分时间都在啼哭,他患有腹绞痛,主要靠的是严格的喂养时间表,除非必要,没有人来碰他,从来就没有人爱抚他,或者与他一起做游戏。他母亲常常把他留在小床或围栏里,父亲则把自己的怨气发泄在他身上。每晚当他哭闹时就会折磨他。可以说他的父母对他没有进行一点点的感情投入,只是训练了他如何上厕所。他不会表达情感。后来经过3年的心理治疗,才学会表达自己的感情。可见,在早期,他的情绪情感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75第一节小学儿童的情绪情感一、小学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一)情感的内容不断丰富(二)情感的深刻性不断增加(三)情绪的稳定性不断加强(四)情绪的可控性不断增强76(一)情感的内容不断丰富1、多样化的活动丰富了小学儿童的情绪情感
学习活动
交往生活
劳动、体育活动772、小学儿童的情感进一步分化相对于学前儿童来说,小学儿童的情感分化逐渐精细、准确。新生儿:兴奋——抑制快乐高兴喜爱喜悦妒忌喜欢敬爱热爱783、小学儿童的情感表现手段更为丰富79儿童对声音表情的认知发展情况:以高兴、惊讶、恐惧、愤怒、厌恶、轻蔑等六种感情诵读“你这个小家伙真淘气”。结果发现,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儿童声音表情的认知发展进入了正常辨认阶段。80(二)情感的深刻性不断增加深刻性是指情绪情感产生的原因所涉及的本质程度。一般来说,小学生的情感表现还是比较外露、易激动的,但其情绪体验逐步深刻。811、对儿童恐惧的研究证明学前儿童的恐惧主要涉及个人安全和对动物的恐惧。小学生更多的是来自学校的恐惧,如怕学业不佳、考试成绩不好,怕受到家长和老师的批评,怕遭到同学的讥笑等等。822、随着儿童年龄的增加,儿童的归因能力不断增加,愤怒的情绪开始逐渐减少,并更加现实化。表现之一:面对父母因下雨而取消野餐计划的反应。表现之二:引起愤怒的原因。表现之三:表达心情的方式。833、小学生的情感体验逐渐内化了社会规则和道德标准。学前儿童喜欢某人是从具体的关系出发,而小学生在选择伙伴时更倾向于学习成绩好,经常得到老师表扬的学生。比如:学前儿童喜欢谁不喜欢只要是从自我出发的“XX爱和我一起玩,我喜欢他;XX不给我玩具,我不喜欢他。”而小学儿童学会从道德准则出发,确立自己的喜欢和不喜欢。“我喜欢XX,因为他学习好好,我讨厌XX,因为他不守纪律。”84(三)情绪的稳定性不断加强1、强度——易冲动、爆发快一项调查显示,当问及一些小学生遇到被同学打时做何反应,有45%的孩子毫不犹豫地回答“打他”。2、速度——变化快3、情境性——易受暗示容易受到具体事物和情景支配《十里长街送总理》85德国漫画父与子86(四)情绪的可控性不断增强小学低年级儿童可控性较差。例如:在玩得入迷时,会忘记做家庭作业。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情绪也很外显,情绪常常表露在外。到高年级时,能控制调节自己的情绪;比如:班干部为完成教师委托的任务,会耐心、细致地帮助后进生。87二、小学儿童高级情感的发展(一)小学儿童道德感的发展(二)小学儿童理智感的发展(三)小学儿童美感的发展88(一)小学儿童道德感的发展我国心理学者对儿童的道德感所进行的研究发现:1、小学儿童道德感处于不断发展之中;2、小学儿童道德感的发展具有明显的转折期;3、小学儿童道德感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不同道德范畴的情感体验有所不同;4、小学儿童道德感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5、自然的、直接的由客观现实引起的情感体验,以及具有高度概括性并带有激励作用的崇高道德观,对小学儿童道德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89(二)小学儿童理智感的发展有人曾统计了一个五岁的男孩一年内共提出了4043个涉及到25个方面的问题。小学儿童的理智感表现在求知欲的扩展和加深上。90小学儿童学习兴趣的发展趋势:1、从对学习的过程、学习的外部活动感兴趣,发展到对学习的内容、对需要独立思考的作业感兴趣;2、从笼统的泛泛的兴趣,逐渐产生对不同学科内容的初步的分化性兴趣;3、从对具有事实的兴趣发展到初步探讨抽象和因果关系知识的兴趣;4、阅读兴趣从课内阅读发展到课外阅读,从童话故事发展到文艺作品和通俗科普小读物;5、从对日常生活的兴趣,逐步扩大和加深到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兴趣。91(三)小学儿童美感的发展研究发现我国儿童审美发展的特点如下:1、小学低年级儿童已能很好地欣赏动物塑像,而且与高年级儿童的感受体验十分接近。随年龄的增长美感欣赏能力还会逐渐发展。2、在音乐美感欣赏上,小学儿童对流行音乐很感兴趣,对民族乐曲接触不多,而且缺乏人生的体验感受,无法引起内心的共鸣。92三、小学儿童积极情感的培养(一)扩大知识面,提高认识水平(二)创造情境,加强情感体验(三)培养调控情绪的能力(四)升华学生的社会情感,培养他们的同情心、羞耻心和自尊心93(一)扩大知识面,提高认识水平
一般而言,对低年级学生,采取讲故事、做游戏过程中容易获得知识,得到健康,积极的情感体验。对中高年级学生而言,以介绍优秀少儿读物为宜,让他在读物中受到健康、向上的启迪。94(二)创造情境,加强情感体验通过环境设置、角色扮演、气氛组织等实践活动培养小学儿童的情感。比如:利用电影、电视创设情境。观后再组织评议,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想一想,或教师把原剧进行改编,以话剧形式出现,让学生扮演剧中人物,并进入角色。也可以通过班级活动,如经常举行多样化的班会、少先队中队会活动、兴趣活动等。建立起一个洋溢着积极健康向上气氛的班集体。95(三)培养调控情绪的能力首先,教师应教会学生善于调节情绪的强度,使他们学会用语词或理智防止或缓和自己不适当情绪的发生;其次,要鼓励和发挥儿童的自觉性,养成自我检查与调节的习惯;再次,需要丰富儿童的情感经验。96(四)升华学生的社会情感,培养他们的同情心、羞耻心和自尊心培养同情心,要教育学生同情弱者、尊老爱幼,帮助苦难者,关心和帮助残疾人,爱护小动物,防止捉弄残疾人,虐杀小动物。97培养学生的自尊心的途径是及时肯定他们的成绩和长处,即使是微小的进步,也要表场,但要实事求是,不能夸大成绩,表扬过分,以防自以为是、骄傲自满情绪的产生;同时也要向学生提出期望和更高的要求,鞭策他们不断取得新的进步。98此外,教师要帮助儿童克服消极情感。小学儿童的消极情感主要有害怕、焦虑、妒忌感、自满和自卑等。例如怕黑暗、怕老师等。在生活中,对某些东西感到害怕,是正常的,但是有些害怕是完全不必要的,甚至有损于身心健康的,这往往与成人不正当的教育有关。教师要帮助学生克服害怕的情绪。99讨论:如何帮助小学儿童克服消极情绪?100第二节小学儿童意志的发展(一)意志的概念意志是指人自觉地确立目的,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行动,克服困难,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二)意志行动的特征(1)意志行动是自觉确立目的的行动(2)意志行动以随意运动为基础(3)意志行动是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行动101(三)意志与认识、情绪和情感的关系1.意志与认识的关系(1)意志的产生以认识活动为基础(2)意志过程可以调控人的认识活动2.意志与情绪情感的关系(1)情绪和情感既可以成为意志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意志的阻力(2)意志对情绪和情感有控制作用102(四)小学儿童意志的发展特点1.意志由简单发展到复杂,由软弱发展到坚强2.意志的调节作用的控制源发生变化——由外部控制为主逐渐转向由内部控制为主3.意志品质发展的特点(1)意志自觉性的发展(2)意志果断性的发展(3)意志自制性的发展(4)意志坚持性的发展103(五)小学儿童意志的培养1.开展心理教育,提高小学儿童行动的自觉性2.加强养成教育,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从生活小事上进行训练耐心指导,反复训练教师注意以身作则,给儿童树立坚强的意志榜样3.进行挫折教育,培养小学儿童的耐挫力4.创设困难情境,锻炼小学儿童的意志104第四章小学生的学习105第一节小学生学习的特点一、小学生的学习活动(一)什么是学习
学习是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获得个体经验,并由经验引起行为较持久的变化过程。(二)学生学习的特点
第一,学生的学习是以掌握间接知识经验为主的。第二,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下进行的。第三,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是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技能,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品德。第四,学生的学习是在学校班级集体中进行的。106(三)小学生学习活动的特殊性
1.学习成为小学生的主导活动。
2.学习成为小学生的一种社会义务,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3.小学生的学习任务是明确而特定的。107二、小学生的学习态度(一)小学生学习态度的特点有观察材料表明:我国到达入学年龄的儿童,一般都有认真学习的愿望和要求。他们每天怀着自豪而又好奇的心情,背书包来到学校。他们上课认真听讲,按照老师的要求按时完成作业。108(二)小学生学习态度的形成与发展
1.小学生对教师的态度的变化。低年级的小学生对教师有一种特别的依恋和尊重。随年龄的增长,中高年级的学生对教师的态度逐渐发生变化。
2.小学生对班集体的态度的变化。小学生对班集体的认同是随年级的增长而逐步提高的。低年级的学生形成相互认识和帮助的氛围;到了高年级,学生逐步开始自觉地意识到班集体是共同的事情。
3.小学生对作业的态度。一年级的学生多数能够完成教师留的作业,但还不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作业。随年级的增长,学生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作业上。
4.小学生对评分的态度109三、小学生的学习策略与培养(一)学习策略的概念和类型学习策略是指在学习活动中,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率所采取的任何活动。学习的类型按迈克卡(Mckeachie)的观点划分为:
认知策略:指对信息进行加工时所采用的有关方法和技术,包括复述策略、精制策略和组织策略。
元认知策略:指个体为实现最佳的认知效果而对自己的认知活动所进行的调节和控制。
资源管理策略:是辅助学生管理可以利用的环境和资源,从而更好地适应环境、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以提高学习效率的策略。110(二)小学生常用的学习策略
1.阅读策略:是指阅读主体在阅读过程中,根据阅读材料特点、阅读目标等因素,所选用的调控阅读行为及程序的方式。罗宾逊(F.P.Robinson,1961)的SQ3R法是最早提出的阅读策略。SQ3R的含义是S(survey)—概览,Q(question)—提问,3R(read,rexite,review)——阅读,背诵、复习。
2.问题解决策略:问题解决者将一种问题状态改变为另一种问题状态的操作叫算子(operator)。问题状态和算子构成了问题空间。因此,问题解决的过程是在问题空间搜索算子并最终达到问题的目标状态的过程。
3.元认知策略:指学习者对自己学习过程的有效监控和控制的策略。元认知策略监控和指导着认在策略的运用。111(三)小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和训练
1)记忆策略的培养与训练
2)阅读策略的培养与训练
3)问题解决策略的培养与训练
4)元认知策略的培养与训练112第二节小学生的学习动机一、有关学习动机的理论(一)行为主义的学习动机理论行为主义认为学习是刺激—反映的连结,而引起学习的最重要因素就是强化。他们强调对学习的外部控制,认为外部强化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必要条件。由外部强化所引起的动机属于外在动机。(二)人本主义的学习动机理论他们一直将教育看作是发展人类内在潜力的过程。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动机是人性成长发展的内在原动力。113(三)成就动机理论与归因理论成就动机是指对自认重要或有价值的工作或活动,个人愿意去做,并力求成功的一种内在推动力量。
1.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他认为某种行为倾向的强度是动机水平、期望和诱因价值三种乘积的函数即行为倾向的强度=f(动机×期望×诱因)
T=M×P×IT代表某种行为倾向的强度;M代表成就需要或成就动机水平;P代表期望;I代表成功的诱因值。一般来说,成功的概率就越小,所以,P与I的关系可以表现为:I=1-P。
2.归因理论:归因是指人们对自己或他人的活动及其结果以及其他社会事件的原因作出的解释或推论。114维纳的成就行为的归因理论他认为,在某些成就认为上成功和失败时,人们倾向于把结果归因于四个原因: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它们可划分为两个纬度。表1.维纳设想的二维归因模式
稳定性稳定的不稳定的控制的位置内部的外部的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115(四)习得性无助理论
1.习得性无助的概念是指由于连续的失败体验而导致的个体行为结果感到无法控制、无能为力、自暴自弃的心理状态。
2.习得性无助理论的内容个体对失败的归因可以通过控制的位置、稳定性和普遍性三个纬度加以说明。116二、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一)激发与维持外在动机的措施
1.向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
2.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
3.正确评价,恰当表扬与批评
4.适当开展竞争(二)激发与维持内在动机的措施
1.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矛盾,激发求知欲
2.发现学习是激发学生内在动机的有效方法
3.培养学习兴趣
4.利用原有兴趣、动机的迁移117(三)成就动机训练与归因训练成就动机训练可分几个阶段进行:1.意识化。2.体验化。3.概念化。4.练习。5.迁移。6.内化归因训练的基本步骤:1.了解学生的归因倾向。2.让学生进行某种活动,并取得成败体验。3.让学生对自己的成败进行归因。4.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归因。(四)消除学生的习得性无助感
1)使学生获成功经验,打破失败不可避免的神话
2)改变学生的消极归因
3)转移学生对失败的注意力。118第五章小学生的品德119小学生品德的发展一、小学生道德认识的发展(一)道德概念的理解、掌握有研究表明,小学生道德概念的理解水平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从各个具体的行为规范来看,小学生对道德规范的理解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和连续性。低年级的小学生的认知水平还比较低,他们的理解能力处于具体、感性的水平,只有到了高年级后才会有更高的更概括的理解。120(二)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道德评价能力的特点:第一,它是一种价值判断,即在了解事实的基础上对自己和他人“应该怎样做”所进行的评价;第二,它包含着情感的成分,人们在进行道德评价时会带上一些情感色彩。这两个特点可以促进人们自觉、主动、积极地依据所掌握的道德规范调节自己的行为。道德评价是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重要环节,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是道德品质发展中的关键因素。121(三)道德信念的形成小学生道德信念的发展经历三个阶段
1.无道德信念时期。小学一、二年级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差,具体形象的感性认识占主导。
2.道德信念萌芽时期。小学三、四年级学生中,部分人有了初步的道德信念,但不够明确和稳定。
3.道德信念开始形成时期。从小学五年级开始形成比较明确而稳定的道德信念。122二、小学生道德情感的发展(一)小学生道德情感发展的特点
1)每个年级都有道德情感的五级水平。随年级的升高,高年级水平逐步增加。
2)小学三年级是道德情感发展的转折期,即一、三年级之间道德情感水平的差异较显著,而三、五年级之间的差异不显著。
3)小学儿童对不同道德范畴所表现出的道德情感有差异,即道德情感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其表现是义务感最强烈,荣辱感其次,良心和爱国再次之,幸福感最差。123(二)小学生道德情绪归因的特点1)再抗诱惑情景中,不同年龄儿童的情绪归因是从结果定向向道德定向发展的,转折年龄大约在六岁。
2)在犯过情景中,不同年龄儿童的情绪归因皆以结果定向占优势,但年幼儿童主要依据行为的直接结果进行归因,而年长儿童则主要依据行为意向的道德意义作出判断。
3)从情绪/道德判断作业的结果看,儿童对“愉快的”和“难过的”犯国者进行比较判断的组间差异表明,成熟判断的转折年龄在六岁。
4)从两项作业的归因判断一致性看,年幼儿童高于年长儿童。124三、小学生道德行为的发展小学生道德行为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言行一致方面。言行一致是儿童道德发展的总趋势。随年龄的增长,儿童利他观念与利他行为之间的一致性逐渐增强,但小学各年级都存在言行不一致的现象,且越到高级,言行一致与不一致的分化越严重。研究表明,1.由于小学生自制力差,易冲动,而且其道德认识一般没有转化为道德信念。2.言行一致是儿童道德发展的一个趋势。3.不同年级组的小学生均存在言语不一的现象。4.随年龄的增长,儿童的言行一致与言行不一的分化逐渐明显。
125小学生品德的培养
一、小学生品德培养的途径(一)提高小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
1.生动具体,形象鲜明地讲解道德概念
2.为学生创设道德讨论情景
3.为小学生提供道德评价的示范与实践(二)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三)进行道德行为的训练
1.激发学生的道德动机
2.指导学生的道德行为方式
3.进行道德行为习惯训练
126二、小学生品德不良的矫正小学生常见的不良品德主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侵犯性行为,如顶撞父母、教师,打架骂人,小偷小摸,搞恶作剧,搞坏公物,破坏环境卫生等;另一类是逃避性行为,如说谎、逃学、吸烟、酗酒自杀等。127矫正学生不良品德的教育方法(一)消除疑惑心理和对立情绪,建立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二)提高道德认识,讲究谈话艺术(三)消除自卑心理,培养自尊心、自信心(四)通过实践,锻炼学生与诱因作斗争的意志力(五)注意年龄特征、个别差异,区别对待128第六章小学生的个性、自我意识与人际交往129一、性格的涵义在国外心理学文献中,性格一词在古希腊语中的意思是:雕刻的痕迹或戳记的痕迹。强调的是个人的典型行为表现和外部条件决定的行为方式。性格是指个体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130首先,表现在个体对现实的态度和个体的行为方式中。如:遇到危险时,怎样?当遇到灾难性事故时,又会如何?其次,性格是个体独特的、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例如;一个人偶然忘记了某次约会,不能说他粗心大意;一个人偶尔发火,不能说他性格暴躁。最后,性格表现了一个人的品德和世界观,它受社会行为准则和价值标准的评判,具有直接的社会意义,所以人的性格都有好坏善恶之分。
131二、性格的发展趋势心理学家把性格发展的年龄阶段分为4个时期:形成期、定型期、成熟期和更年期。5~11岁左右为性格形成期。这个时期的儿童虽然初步形成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但还极易接受社会环境的熏染,尤其是家庭的影响。12~17岁左右是性格的定型期。这个时期的少年开始接触社会,虽然开始形成分辨是非的能力,但还缺乏抵御外界不良影响的能力。18~55岁为性格成熟期。这个时期的人已有比较稳定、完整的性格特征。56岁以上的为性格的更年期或老年期。这个时期的人也会出现性格上的某些变化。132刘明、王顺兴等同志的研究发现我国儿童青少年性格(EWR)发展的水平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升高,表现出由低到高的发展趋势。但是,发展速率是不平衡,不等速的,小学2年级至4年级发展较慢,4年级至6年级发展较快,小学6年级至初中2年级发展尤其缓慢,甚至出现相对停滞状态,初中2年级至高中1年级,又出现快速发展趋势。原因?133三、小学儿童性格特征诸因素的发展特点1、性格的态度特征性格的态度特征是性格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性格的最直接的体现。性格的态度特征主要表现在对人、对己、对事三个方面。134
小学儿童的态度特征不稳定,例如,小学儿童表现出热爱劳动,关心集体的积极态度倾向;但有时在特定情况下又会放弃已有的态度倾向。虽然到了高年级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性格的态度特征逐步稳定,但总体仍不明确。1352、性格的理智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指人们在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等认识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小学儿童的理智特征在二年级到四年级时是稳定发展,而四年级到六年级时会出现一个迅速发展时期。例如,思维水平的发展就是这样一个发展趋势。136而求知欲在整个小学阶段都是不断发展,小学六年级时达到顶峰。但灵活性在整个小学阶段的水平都比较低,发展比较缓慢,各年级之间差异不显著。1373、性格的情感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指那些经常影响人的活动或受人控制的稳定的情绪状态。小学儿童的情绪特征不断发展,其中情绪的强度和持久性发展较快,因为六年级儿童刚刚进入青春期,其行为特别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138
在主导心境方面,由于小学低年级儿童刚刚进入小学,正处在适应小学生活的过渡期,繁重的课程学习和作业让他们感觉紧张、焦虑、感到力所不及,因此小学低年级儿童的主导心境低于其他年级。1394、性格的意志特征
性格的意志特征就是对自己的行为的自觉调节方式和水平方面的特点。小学儿童的自制力和坚持性都呈现下降趋势。原因是低年级儿童受外部控制,随年龄增长,对外部控制的依赖减少,但内部控制又还没有发展起来,不足以调节和控制自己。140
小学儿童的果断性发展比较缓慢,没有显著的年级间差异,基本上还缺乏适时地、果断地做出决定的能力。讨论:影响小学儿童性格发展的因素!(先天因素、家庭、学校、社会文化、个体的自我教育)141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142一、自我意识概述(一)自我意识的概念:所谓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各种身心状态的认识、体验和愿望,以及对自己与周围环境之间关系的认识、体验和愿望。具体地说,它包括以下三部分内容
:1431、个体对自己身体、生理状态的认识、体验。例如,身高、体重、容貌以及温饱感、舒适感、病痛等,也就是生理的自我。2、个体对自己的心理活动、个性特点、心理品质的认识、体验和愿望。如智慧、能力、性格、气质、兴趣、爱好、意志等的认识和体验,也就是心理的自我。3、个体对自身与外界客观事物和人的关系的认识、体验和愿望。它包括个体对周围客观环境和人的影响、作用的认识和体验,也包括对自身在客观世界中的地位、责任、力量的认识和体验,也就是社会的自我。
144(二)自我意识表现形式1、自我认识
自我认识又包括自我感知、自我观察、自我概念、自我分析、自我评价等心理成分。其中自我评价集中代表自我认识的发展水平,是自我意识的核心。
自我评价是个人对自己身心特征的判断和评论。其重要功能就是“人贵有自知之明”。自我评价对个人社会生活和人际关系的协调尤为重要。自我评价形成的途径:①社会上他人对自己态度与评价,②与条件相仿者比较,③个人对自己的心理活动的特点分析。
1452、自我体验
它是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个体对评价结果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所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主要包括自爱、自尊、自信、自卑、羞耻感、责任感、义务感、优越感等。主要涉及“对自己是否满意、是否悦纳自己”等问题。
146
3、自我调节
是在自我评价指导和自我体验推动下,个体对自己心理行为的自觉和有目的调节、控制,以达到理想自我的目标。集中体现自我意识在改造主体和主客体相互关系中的主观能动作用。
自我调节又包括自主、自强、自我监督、自我激励、自我控制等心理成分。其中自我控制是最集中的调节手段,亦是个体是否具备自制自控良好心理品质和主动积极的心理行为的重要功能表现。
自我调节主要涉及“我应当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我怎样改变现状来成为理想中的那种人”等问题。147
4、自我实现
通过自我评价及理想自我的构建和由此产生的自我体验、自我调节控制,不断自我修养、磨炼,达到自我完善的状态,即达到自我实现的心理成熟阶段。
148(三)自我意识的作用
一个人的心理发展历程一般都要经历从幼稚到成熟的过程。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是心理成熟的标志,对心理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1、促进社会适应,和谐人际关系。
2、促进自我实现,创造最佳心理质量。
3、有助于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
149二、小学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一)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的年龄特征1、婴儿最初是没有自我意识的,他们将自己与客观事物混为一谈,他们玩弄自己的手、脚,就像玩弄一件玩具一样。2、将近1岁时,儿童开始把自身的动作与动作对象区分开来,初步认识到自己是动作的主体,这是自我意识的最初表现。例如:大约在1岁末的候,牙牙学语的儿童开始用手指可以拿到纸、笔,拿到什么是什么,但他知道手指是自己的,这样就把自己的动作和动作的对象区分开来,这是自我意识的最初表现。以后儿童开始知道由于自己扔皮球,皮球就滚了,进一步把自己这个主体和自己的动作区分开来。1503、在1岁以后,儿童开始认识自己的身体以及身体的各个部位,意识到身体的感觉,开始把自己的名字当做自己的信号,这是自我意识发展的标志。例如:两岁左右的儿童,开始知道自己的名字,这时儿童只是把名字理解为自己的代号,遇到叫周围同名的别的孩子时,他会感到困惑。儿童从知道自己的名字过渡到掌握代名词我、你时,这在儿童自我意识的形成上,可以说是一个质的变化。此时,儿童开始把自己当作一个与别人不同的人来认识。从此,儿童的独立性开始大大增长起来,儿童经常说我自己来,我要……。随着儿童把自己当作主体的人来认识、他们逐步学会了自我评价,懂得了乖或不乖、好或不好的含义。1514、约在2岁以后,逐渐学会使用代词“我”、“你”、“他”。这是自我意识发展的标志。5、3岁左右,儿童的生理自我基本成熟。在心理上开始出现羞耻心和嫉妒心等特点。1526、社会自我从3岁到青春期开始,个体通过幼儿园的学前教育和学校教育,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增强了社会意识,认识到自己是社会的一员,尽量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的标准。这个阶段称为社会自我阶段。例如:小宁在家里由于是独生子女而处于小皇帝的地位。但是,在学校里由于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而不偏爱任何人、小宁开始认识到自己是班级的成员,不能再象家里那样放肆了,要写作业、打扫卫生等等。这样,小宁由于在学校里的身份、地位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完全不同于在家里的情况,开始表现出社会自我。1537、心理自我从14、15岁到成年,大约10年的时间,这个时候,我们的性意识觉醒,抽象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大大提高。在生理和心理上急剧地发展变化的同时,促进了自我意识的成熟,我们开始进入心理自我的时期。在这个时候,我们在意别人对我们的评价,我们希望引起别人的注意,我们不再象以前那样满足,开始对自己不满意,希望改变自己的外貌、性格等154
因此,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过三个时期:①自我中心期(8个月--3岁),是自我意识的最原始状态,称生理自我;②客观化时期(3岁--青春期),是获得社会自我的时期,在这一阶段,个体显著地受社会文化影响,是学习角色的最重要时期。角色意识的建立,标志社会自我观念趋于形成;③主观自我时期(青春期--成人期),自我意识趋于成熟,进入心理自我时期。155(二)小学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趋势小学儿童的自我意识的发展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从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的。在整个小学时期,儿童的自我意识不断发展,但不是直线的、等速的,既有上升的时期,又有平稳发展的时期。具体为:156(1)小学一年级到小学三年级处于上升时期,小学一年级到小学二年级的上升幅度最大,是上升期中的主要发展时期。小学二年级到小学三年级的差异也达到显著水平,在上升期中属次要地位。这是因为学校的学习活动进一步加强了儿童对自己的认识,如考试成绩的好坏,教师对自己的评定,同伴对自己的接纳性等等,都使儿童从不同角度对自己有了新的认识,而学习活动对儿童的自我监督、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等能力有了更进一步的要求,从而促使儿童的自我意识有了很大的发展。
157(2)小学三年级到小学五年级处于平稳阶段,其年级间无显著差异。(3)小学五年级到小学六年级又处于第二个上升期。在小学中年级,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逐渐发展起来,其辩证思维也初步发展起来,这就促使儿童的自我意识更加深刻。他们不仅摆脱对外部控制的依赖,逐渐发展了内化的行为准则来监督、调节、控制自己的行为,而且开始从对自己的表面行为的认识、评价转向对自己内部品质的更深入的评价,这就使小学生的自我意识的发展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158(三)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1.自我认识的发展特点(1)自我概念的发展特点
小学生的自我概念是从比较具体的外部特征的描述向比较抽象的心理特征的描述发展的。比如,在回答“我是谁”这样的问题时,小学低年级学生往往提到姓名、年龄、性别、家庭住址、身体特征、活动特征等方面。到了小学高年级,学生开始试图根据品质、人际关系、动机等特点来描述自己。即使到了小学高年级,小学生对自己的认识仍带有很大的具体性和绝对性。159(2)自我评价的发展特点:①从顺从别人的评价发展到有一定独立见解的评价,自我评价的独立性随年级而增高。②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发展到对自己个别方面或多方面行为的优缺点进行评价。③小学生开始出现对内心品质进行评价的初步倾向。但是,直到小学高年级,能进行抽象性评价(如我认为一个好学生应该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有远大理想和抱负等)和内心世界的评价(如表里如一、谦虚、热情、诚实等)的学生仍然不多。160④在整个小学阶段,学生的自我评价处于由具体性向抽象性、由外显行为向内部世界的发展过程之中,小学生的抽象概括性评价和对内心世界的评价能力都在迅速发展。⑤小学生自我评价的稳定性逐渐加强。1612.自我体验的发展特点
自我体验发生于学前期四周岁左右,在小学阶段有了较大的发展。小学儿童自我体验的发展与自我意识的发展总趋势比较一致,在小学阶段,自我体验与自我评价的发展具有很高的一致性。随着儿童理性认识的增加和提高,他们的情绪体验逐步深刻。自我体验包括对自己所产生的各种情绪情感的体验,而各种情绪情感的发生和发展是不同步的。一般来说,愉快感和愤怒感发展较早,自尊感、羞愧感和委屈感发生较晚。1623.自我监控的发展特点自我意识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标志是个体不仅能认识自己,正确评价自己,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自觉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自我监控的发展趋势表现为低年级儿童的自我控制分数比高年级儿童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低年级儿童比较容易接受权威人物的控制。他们的自我控制分数较高是由外部因素造成的,是外部控制的结果。)小学高年级儿童的独立性增强了,因而表现为自我控制分数下降,究其实质,这是自我意识发展的表现。儿童最初的自制力是由于成人的要求而产生的。约在三年级末,才逐渐养成在学习时的自我控制的习惯。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儿童自制力的范围在不断扩大,自制力的质量也日益改善,这表现在儿童不仅能发现自己学习中的缺点,而且能用自己的力量去改正这些缺点。163三、小学儿童自我意识的培养
1、正确的自我认知
“人贵有自知之明”,全面而正确的自我认知是培养健全的自我意识的基础。自我认知是从多方位建立的,既有自己的认识与评价,也有他人的评价。例如:可以告诉小学生不妨自己认真仔细地想一想,用尽量多的形容词描述自己,要忠实于自己的内心。在此基础上,进行第二步,站在他人角度对自己描述,描述父母眼中的我、同学眼中的我、老师眼中的我、同伴眼中的我、兄弟姐妹眼中的我,你再寻找这些描述中共同的品质,将其归类。你描述的维度越多,你越会找到比较正确的自我。164
2、客观的自我评价
一个人必须建立在正确的自我认知基础上,正确的自我悦纳、积极的自我体验、有效的自我控制。自我悦纳是自我意识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悦纳自我首先要接纳自己,喜欢自己,欣赏自己,体会自我的独特性,在此基础上体验价值感、幸福感、愉快感与满足感;其次是理智与客观地对待自己的长处与不足,冷静地看待得与失。在生活中注重自我,自我意识是将注意力集中在自我的一种状态。教师的培养策略是:让小学生关注自己的成功,并将优势积累,每个人身上都有着无数的闪光点,重点在于寻找你自己的闪光点并将其构成亮丽的人生风景线。165
3、积极的自我提升
提高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在一定情境下对自我完成某项工作的期望与预期。当人们期望自己成功时,他必然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并且当面临挑战性任务时,会表现出更强的坚持力,从而增加了成功的可能性,自我效能感高的人一般学业期望较高,也就是说,自我效能感与成就动机呈正相关性。
另一条途径是克服自我障碍,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感觉:体验对自己能力程度的焦虑带来的不安全感,这便是一种自我障碍。我们听说了太多的这样的故事:由于考试前身体不好,所以在大考中没有取得好成绩。这便是典型的自我障碍,为自己的考学不成功找到了适当的借口。一个渴望自我发展的人必须主动克服自我障碍,进行积极的自我提升与自我尝试。积极的自我在尝试中会发现自己的新的支点。166
4、关注自我成长
自我的发展需要不断的自我反思、自我监控。但将成长作为一条线索贯穿于人的始终时,整理自己成长的轨迹显得尤为重要。依照过去、现在、未来进行清理,深刻了解与把握自己。要记住:自我体验永远是个体的,当我们在分享他人自我成长的硕果时,也在促进我们自己的成长。
167小学生的人际关系168一、人际关系概述(一)人际关系的定义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活动过程中直接的心理上的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相对稳定的情感纽带。169二、亲子关系(一)亲子关系的变化(二)父母的教养方式170(一)亲子关系的变化1、交往时间的变化研究发现5-12岁儿童的父母比学前儿童的父母在教导儿童,为儿童阅读、与儿童谈话,与儿童做游戏的交往时间少了一半。1712、父母对儿童的控制力量: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父母对儿童的控制力量减弱。
6岁以前,父母替儿童做出决定,6-12岁在父母的监督引导下做出决定,12岁以后儿童更多的是自己做出决定。172(二)父母的教养方式四种教养方式:权威型、专制型、忽视型、放纵型。权威型父母对儿童的态度是什么?权威型父母对儿童的态度是积极肯定和接纳的,对儿童有明确的要求。173专制型父母对儿童的态度是什么?专制型父母对儿童严厉、粗暴、缺少温情。忽视型父母对儿童的态度是什么?忽视型父母对儿童缺少关注与爱,很少提出要求和控制。174放纵型父母对儿童的态度是什么?放纵型父母对儿童高度接纳和肯定,允许儿童自由表达思想和感情,很少提出要求和控制,偶尔对儿童提出纪律要求却不能坚持下去。讨论:
父母应采取什么样的教养方式,才能促进儿童的发展?175三、同伴关系(一)小学儿童的友谊(二)小学儿童的同伴群体(三)小学儿童的同伴接纳176(一)小学儿童的友谊友谊是人际关系深化发展的结果。儿童友谊的发展可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不稳定阶段(3~7岁):此阶段的儿童还没有形成友谊的概念,同伴之间存在的是一种短暂的游戏关系,在一起玩的那就是朋友。177第二阶段:单向帮助阶段(4~9岁):这个阶段的儿童认为满足自己需求和愿望的才是朋友。第三阶段:双向帮助阶段(6~12岁):这个阶段的儿童开始对友谊的交互性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带有明显功利性,他们之间的关系不能长久保持如一。178第四阶段:亲密共享阶段(9~15岁):这个阶段的儿童认为朋友之间应保持信任和忠诚、甘苦与共。此时,他们之间的关系有了相对的稳定性,同时具有强烈的排他性。第五阶段:友谊阶段(12岁以后):这个阶段的儿童对朋友的选择性逐渐增强,选择朋友更加严格,建立起来的朋友关系持续时间一般比较长。179在群体中,小学儿童的择友通常有四个标准:直接接触关系、接受关系、敬慕关系、其他关系。直接接触,用儿童的话来说就是一起玩;接受关系反映同伴对自己的帮助;敬慕关系反映儿童择友的出发点是对同伴的行为特点和心理品质的赞赏;其他关系?包括空间距离、传统关系(两家是世交),传递关系(朋友的朋友)等等。180小学各年级儿童择友标准的变化(%)择友标准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直接接触4121362528接受关系1624271511敬慕关系1355305759其他关系00732181从总体上来说,小学儿童的择友表现出同质性和趋上性。同质性即选择与自己各方面相似的人做朋友;趋上性即选择品行得到社会赞赏的人做朋友。182(二)小学儿童的同伴群体小学时期是开始建立同伴群体的时期。最明显的同伴群体就是班集体。此外就是一些非正式群体的存在。在一个班集体中非正式群体的规模以2-3人为最多,占68%;4人规模的占18%;到高年级时才会有5-6人以上的非正式群体的出现。非正式群体多以同性别为主。183(三)小学儿童的同伴接纳依据被同伴接纳的程度:可以把小学儿童分为人缘型、嫌弃型、孤立型以及中间型。人缘型儿童是在群体中受到欢迎的儿童,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嫌弃型儿童是在群体中受到排斥的儿童,是同伴不愿意交往,在群体中缺乏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儿童;184孤立型儿童是受到忽视的儿童,他们游离于集体之外,或不善于交往,或不敢交往,既不受欢迎,也不受排斥,大家对其并不在意;中间型儿童是在群体中有朋友,有共同活动的同伴,但也有人对他不亲近,不喜欢的儿童。185讨论:教师应如何正确对待和帮助嫌弃型和孤立型的儿童?186四、师生关系
宏观:教师中心→学生中心→师生民主;微观:儿童的师生关系会随着其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变化,最突出的表现是儿童对教师态度的变化:盲从→自主评价倾向。187调查表明:84%的小学儿童认为要听老师的话,儿童最常用的话是“这是老师讲的。”其中,小学低年级儿童100%的认为要听老师的话。五六年级时学生开始注重教师的人品、精神面貌,试图对教师做出全面的了解。188罗森塔尔效应:
1968年,罗森塔尔对小学1-6年级的学生进行了预测其未来发展的测验,从中随即选取20%的儿童,告诉这些儿童的教师,说他们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版现代化办公室租赁场地合同样本3篇
- 二零二五版精制粉原料供应链风险管理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地震监测基站场地租赁与应急救援合同3篇
- 2025年度医疗健康产业园区承包经营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版温泉度假酒店SPA服务人员劳动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离婚经济补偿协议范本及调解服务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能源项目合作开发PPP模式合同范本3篇
- 物业管理公司2025年度招投标代理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车位租赁合同:住宅小区车位使用权协议2篇
- 2025厂房买卖合同模板:高端装备制造厂房交易3篇
- 100个超高难度绕口令大全
- 《郑伯克段于鄢》-完整版课件
- (日文文书模板范例)请求书-请求书
- 土壤肥料全套课件
- 毕业生延期毕业申请表
- 学校6S管理制度
- 肽的健康作用及应用课件
- T.C--M-ONE效果器使用手册
- 8小时等效A声级计算工具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计算题300道
- 社会实践登记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