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学会了吗》教案_第1页
《 我学会了吗》教案_第2页
《 我学会了吗》教案_第3页
《 我学会了吗》教案_第4页
《 我学会了吗》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我学会了吗教学内容:青岛版教材P75,我学会了吗?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情境图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加深巩固年、月、日的有关知识。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懂得感恩、学会感恩的品质。重点、难点:重点: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认识年、月、日。难点:巩固年、月、日的知识。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不同的年历卡片、钟表模型、课件。学生准备:不同的年历卡片、钟表模型、练习本、完成前置作业。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谈话:据老师所知很多同学参加了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你们都参加了哪些兴趣小组,在活动中又学到哪些课外知识?(学生自由发言)设计意图: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在轻松的氛围中拉开本节课的序幕,引领学生进入一个熟悉的情境,为后续学习活动做好铺垫。(二)探究新知1、出示第75页第1题情境图谈话:手工小组的同学们正在进行手工制作,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可能提出以下问题:(1)5月1日是国际劳动节,这个月有多少天?(2)猜一猜,小丽制作的可能是哪个月的月历卡?(3)明明制作的年历卡上2月份有多少天?(4)你还知道哪些节日在哪天?2、解决问题。谈话: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下面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1)5月份有多少天?你还知道哪些月份和5月份的天数一样?这些月份叫什么月份?(2)小丽制作的可能是哪个月的月历卡?这些月份叫什么?你是怎么记住大小月的?(让学生介绍儿歌、拳头等记忆方法)(3)明明制作的年历卡上2月份有多少天?你是怎么知道的?(让学生回顾平年、闰年的相关知识)(4)说说你知道的节日,在年历卡上找出自己的生日,爸爸妈妈的生日。(孩子们都会很快找到自己的生日,对于父母的生日部分孩子是记不住或根本不知道。)谈话:同学们,爸爸妈妈时时刻刻都在为我们操劳,每年都会给我们过生日,从不会忘记,可是我们却没有记住他们的生日这样应该吗?你认为应该怎样做?(学生畅所欲言)表扬那些记住父母生日的同学,希望其他同学能像他们一样体谅父母,懂得感恩,做一名让父母放心的好孩子。设计意图:既复习课本知识,也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教育他们学会感恩。3、科技小组活动。谈话:科技小组的同学在假期也安排了丰富的活动(出示第2题的图和表格)出示问题:(1)乐乐周六骑自行车去看《月球探险记》,16:00出发,能准时到达吗?(2)乐乐周日坐汽车去看《神秘的天体黑洞》。如果汽车平均每分钟行1千米,最晚几时出发才不会迟到?(3)同位交流讨论,全班汇报在交流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场次时间,用24时计时法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解答第二个问题时引导学生理清思路,准确的表达要解决最晚几时出发才不会迟到要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如果表达不完整可以让其他同学补充。最后让小组同学评价一下谁的表达最完整最清楚。三、拓展活动1、猜一猜出示:过生日的场景根据小朋友的话,你能猜出他们的生日各是几月几日吗?把你的生日也变成一句这样的话,让小组里的同学猜一猜你的生日是哪天?2、玩一玩每个月份出生的同学各选一名在教室按顺序站成一排。谈话:听老师口令,看看谁反应最快。设计意图:通过游戏的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能更好地巩固本课所学的知识。(三)巩固新知:完成教材第75页问题口袋中提出的问题。小组内完成,教师巡视,可以选择比较有价值的问题全班共同交流。设计意图:通过解决具有代表性的问题来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小组内交流时有的问题能难到其他伙伴,会给提出问题的同学自信心,能解答出组内成员的问题,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四)达标反馈一、填空题。1.一年有()个大月,()个小月。5月1日的前一天是()月()日。8月30日的后一天是()月()日。2000年3月1日前一天是()月()日。2.四月份有()个星期零()天。二、人民银行营业时间是上午8:30—下午5:00,人民银行一天的营业时间是多少?。三、火车在8:20从甲地开往乙地,经过2小时50分到达乙地。到达乙地是什么时候?答案:一、1.744308312282.42二、下午5:00=17:0017:00-8:30=6时30分三、11:10分(五)课堂小结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学生交流,教师点击课件利用丰收园做好评价。设计意图::对学生自我近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这个可以让学生自我反省,发现自己的不足。(六)布置作业一、用24时记时法表示下面的时间.早晨7时()中午1时()深夜11时()晚上10时()下午3时()上午9时()清晨4时()下午5时()二、判断。对的打“√”、错的“×”1.每4年中必有一年是闰年。()2.2、4、6、8、10、12月有30天。()3.一年有365天。()4.2100年是闰年。()5.小华的生日是2007年2月29日。()三、选择题1、王爷爷是在()年2月29日出生的。A.1986B.1948C.1938D.19822、2016年的上半年有()天A.181B.184C.1823、2016年9月1日是星期四,10月1日是星期()A.六B.日C.一D.二4、明明的生日比“八一”建军节早一天,他的生日是()A.7月30日B.7月31日C.8月2日5、在下面连续的两个月份中,都是大月的是()。A.二月和三月B.七月和八月C.十月和十一月四、小明同学参加暑期夏令营活动,从7月15日到8月5日,一共有多少天?某学校打算在今年(2016年)2月21日到3月21日举办“英语节”“英语节”共要举办多少天?六、青青家去年第三季度用电408千瓦时,她家去年第三季度平均每月用电多少千瓦时?答案:一、7:0013:0023:0022:0015:009:004:0017:00×××××BCABB四、22五、30六、408÷3=136(千瓦时)板书设计

我学会了吗?(1)5月1日是国际劳动节,这个月有多少天?(2)猜一猜,小丽制作的可能是哪个月的月历卡?(3)明明制作的年历卡上2月份有多少天?(4)你还知道哪些节日在哪天?(1)乐乐周六骑自行车去看《月球探险记》,16:00出发,能准时到达吗?(2)乐乐周日坐汽车去看《神秘的天体黑洞》。如果汽车平均每分钟行1千米,最晚几时出发才不会迟到?教学资料包(一)资料链接中国古代计时单位——时、刻、更、点我国古代有自己独特的计时方法和计时仪器,由此遂产生了自己独特的计时单位——时、刻、更、点。一、时:指时辰,古时一天分12个时辰,采用地支作为时辰名称,并有古代的习惯称法。时辰的起点是午夜。北宋时开始将每个时辰分为“初”、“正”两部分,分十二时辰为二十四,称“小时”。古今时间对照表子时23:00–01:00子初23:00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子正00:00丑时01:00–03:00丑初01:00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丑初02:00寅时03:00–05:00寅初03:00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寅正04:00卯时05:00–07:00卯初05:00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卯正06:00辰时07:00–09:00辰初07:00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辰正08:00巳时09:00–11:00巳初09:00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巳正10:00午时11:00–13:00午初11:00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午正12:00未时13:00–15:00未初13:00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未正14:00申时15:00–17:00申初15:00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申正16:00酉时17:00–19:00酉初17:00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酉正18:00戌时19:00–21:00戌初19:00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戌正20:00亥时21:00–23:00亥初21:00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二、刻:古代使用漏壶计时。最初,人们发现陶器中的水会从裂缝中一滴一滴地漏出来,于是专门制造出一种留有小孔的漏壶,把水注入漏壶内,水便从壶孔中流出来,另外再用一个容器收集漏下来的水,在这个容器内有一根刻有标记的箭杆,用一个竹片或木块托着箭杆浮在水面上,容器盖的中心开一个小孔,箭杆从盖孔中穿出,这个容器叫做“箭壶”。随着箭壶内收集的水逐渐增多,木块托着箭杆也慢慢地往上浮,古人从盖孔处看箭杆上的标记,就能知道具体的时刻。漏刻的计时方法可分为两类:泄水型和受水型。漏刻是一种独立的计时系统,只借助水的运动。后来古人发现漏壶内的水多时,流水较快,水少时流水就慢,显然会影响计量时间的精度。于是在漏壶上再加一只漏壶,水从下面漏壶流出去的同时,上面漏壶的水即源源不断地补充给下面的漏壶,使下面漏壶内的水均匀地流入箭壶,从而取得比较精确的时刻。大约西周之前,古人就把一昼夜均分为100刻,在漏壶箭杆上刻100格。折合成现代计时单位,则1刻等于14分24秒。“百刻制”是我国最古老、使用时间最长的计时制。到了汉代,在使用“百刻制”的同时,又采用以圭表测量太阳射影长短来判断时间的“太阳方位计时”法。圭表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直立于平地上的测日影的标杆或石柱,叫做表;一为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测定表影长度的刻板,叫做圭。既然日影可以用长度单位计量,所以才有“一寸光阴一寸金”的俗语。圭表所测得的每一太阳方位,渐渐有了一个固定的名称,这就是时辰的来历。到了隋唐,“太阳方位计时”正式演变为“十二时辰计时”。“百刻制”与“十二时辰计时”并用,使得我国古代的计时制趋于完善。明末清初,西方机械钟表传入中国,在采用十二时辰的同时,也兼用一天二十四小时的计时法。由于百刻制不能与十二个时辰整除,不好计算,又先后改为96刻、108刻和120刻。到了清代才正式规定一昼夜为96刻,每个时辰八刻,又区分为上四刻和下四刻。三、更:汉代皇宫中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