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史(政治文明史)西周的政治制度24(2011年全国卷).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解析:【答案】CA:西周的分封制下形成诸侯割据的局面,地方权力较大,并不利于中央有效的控制地方,故A错B: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是在百家争鸣时期法家思想,而百家争鸣说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属于东周),故B错C:西周宗法分封之下家国一体,地方诸侯都隶属于周,从而形成天下一家的思想观念,这对于后来秦汉的统一产生重要影响。故C正确D:西周分封制下土地和人口归各诸侯控制,而并非国家,故D错24(2013年全国1卷).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这表明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循西周的分封制度解析:【答案】CA:随着经济的发展,分封制最终瓦解.故A错B:分封制体现的是西周的社会等级秩序,并非君主集权,故B错C:秦国墓葬凸显了君王的特权。故C正确D:选项中的严格遵循过于绝对,故D错24(2014年全国2卷).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A.河南B.河北C.陕西D.山东解析:【答案】CA:虽然河南洛阳是东周都成,但不符合最早。故A错B:河北不曾是周的政治中心。故B错C:周分为西周和东周,而西周兴起于古代的西岐,即今天陕西。故C正确D:山东不曾是周的政治中心。故D错24(2017年全国1卷).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爽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利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建立了贵族世袭特权解析:【答案】AA:通过分封,把周文化传播到各地,有利于文化认同。故A正确B:君主专制是秦朝确立。故B错C:对地方的直接控制是郡县制而非分封制。故C错D:建立贵族世袭特权的是宗法制。故D错24(2018年全国2卷).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D.资源争夺是更商更替的主因解析:【答案】AA:商汤放生鸟兽的事情体现了他的仁德之心,正是这种仁德之心使他得到诸侯拥护并最终成功灭夏建商。故A正确B:捕猎并非商代的主要活动。故B错C:材料意在说明他的这种行为和他后来灭夏建商的关系。故C错D:资源争夺是主因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D错24(2019年全国1卷).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这反映出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解析:【答案】BA:与禅让制无关。故A错B:从兄终弟及到父死子继正是继承方式的变化。故B正确C:与君主寿命无关且材料未体现。故C错D:这种继承方式的变化恰恰是体现了血缘关系的强化。故D错24(2019年全国3卷).“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A.宗法制B.禅让制C.郡县制D.察举制解析:【答案】AA:材料中孝悌即是宗法制的内容,。故A正确B:禅让重在贤能,与材料无关。故B错C:郡县制与材料无关。故C错D:察举制是汉代出现的选官制度,而材料为孔子所讲。故D错汉代的政治制度24(2012年全国卷).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这表明: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B.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解析:【答案】CA:材料并没有体现出豪强大族是国家的政治经济支柱。故A错B:豪强大族既有较大的政治权力,又有较强的经济实力。故B错C:材料中汉武帝加强对豪强的监察,并把田宅逾制”作为重要内容。故C正确D:监察属于政治手段而非经济手段。故D错24(2013年全国2卷).司马迁著《史记》时,文献关于黄帝的记述内容不一甚至荒诞,有人据以否定黄帝的真实性。司马迁游历各地,常常遇到人们传颂黄帝的事迹。有鉴于此,他从文献中“择其言尤雅者”,编成黄帝的事迹列于本纪之首。这一撰述过程表明A.《史记》关于黄帝的记录准确可信B.传说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真实C.历史文献记录应当与口头传说相印证D.最完整的历史文本记录的历史最真实解析:【答案】BA:文献作为第二手资料,本身并非准确可靠。故A错B:传说并非完全可信,但也不是全部可信。故B正确C:口头传说和文献都非完全准确,故相互印证也并非真实可信,故C错D:历史文本记录完整与否与是否真实无必然联系。故D错24(2014年全国1卷).中国古代,关”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垂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解析:【答案】BA:君主专制的源于封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经济决定政治。故A错B:把皇帝祭天和官员,百姓祭祖看作同一事情,为皇帝筮天”而子民”找到了合乎伦理的依据。故B正确C:祖先崇拜早于秦朝。故C错D:材料意在说明强化君主专制,而非宗法制度。故D错25(2015年全国1卷).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解析:【答案】CA:汉代抑制相权是通过设立中朝进行对其制约。故A错B:家天下观念应该指的是刘姓家族。故B错C:年幼的皇帝大多是在外戚的帮助下继位的,母族亲属关系自然受到重视,结果造成外戚干政局面。故C正确D:汉武帝通过推恩令大大削弱了王国实力。故D错25(2015年全国2卷).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解析:【答案】AA:从材料可知汉宣帝强调的是天子与称职郡守能维护天下稳定,后被历代帝王重中,可知古代重视地方官吏的管理,故A项正确B:材料未体现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关系。故B错C:材料体现的是皇帝们对地方治理的看重,而并非地方制度的延续性。故C错D:后代帝王只是和汉宣帝一样重视地方治理,而并非以他为榜样。故D错25(2016年全国3卷)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箫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解析:【答案】BA:秦朝尊崇的是法家思想。故A错B:汉朝正是通过秦的国家档案文献,了解了沿用了其制度,此为“汉乘秦制。故B正确C:与材料意思相反。故C正确D:材料并未体现是否熟知秦的制度。故D错25(2017年全国1卷).表1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据此可知表皇帝纪年公元纪年郡级政区汉局廿十一年前195年15郡汉义市卜六年前164年24郡汉景帝中六年前144年68郡、国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108郡、国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解析:【答案】CA:材料并未体现。故A错B:郡国属于地方行政体制。故B错C:材料体现的是推恩龄下,王国问题的解决利于解决其他问题。故C正确D:材料王国数量增多,控制的地区应该是日益减小。故D错25(2017年全国2卷).《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魏晋以后,朝廷任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A.记载的真实性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C.修撰的政治性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解析:【答案】CA:官修史书不一定真实。故A错B:也不一定公正。故B错C:官府修撰,甚至皇帝参与,正说明其政治色彩。故C正确D:也不一定客观。故D错25(2019年全国1卷).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定价为40万钱一张。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朝廷这种做法A.加强了货币管理B.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C.削弱了诸侯实力
D.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解析:【答案】CA:材料并非对货币的管理。故A错B:思想统一是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材料无关。故B错C:材料正是通过这种方式,削弱了诸侯的经济实力。故C正确D:对地方的控制是在汉代建立已实现,材料是加强。故D错25(2016年全国2卷).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解析:【答案】D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说法过于绝对。故A错B:考试的办法并不涉及官员的道德的考查。故B错C:科举制下并为排除世家子弟,只是普通人比原来有了更多的机会。故C错D:由于科举制给普通人提供了通过考试做官的机会,所以更多的人参与了进来。故D正确唐代的政治制度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洲B.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洲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26(2017年全国1卷).表2pi出处“秦王(李世民)与薛举大战于泾洲,我师败绩。”《旧唐书•图祖本纪》“薛举寇泾洲,太宗(李世民)率众讨之,不利而旋”《旧唐书・太宗本纪》“秦王世民为西讨元帅......刘文静(唐朝将领)及弊举战于泾洲,败绩”《新唐书•图祖本纪》“薛举寇泾洲,太宗为西讨元帅,进位雍州牧,七月,,宗有疾,诸将为举所败”《新唐书・太宗本纪》表2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
C.唐军与薛举在泾洲作战失败C.唐军与薛举在泾洲作战失败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解析:【答案】CA:从材料可知当时李世民为秦王而非皇帝。故B:刘文静是将领而非主帅,主帅是李世民。故C:四则材料都说明唐军与薛举在泾洲作战失败C:四则材料都说明唐军与薛举在泾洲作战失败故C正确D:太宗生病与战役失败无必然的因果关系。故25(2018年全国1卷).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表2所小。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表2“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彼此之间攻伐不已C.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彼此之间攻伐不已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延续了唐朝的统治藩镇类型数量(个)官员任免赋税供纳兵额与功能河朔型7藩镇自擅不上供拥重兵以自立中原型8朝廷任命少上供驻重兵防骄藩边疆型17朝廷任命少上供驻重兵守边疆东南型9朝廷任命上供驻兵少防盗贼()解析:【答案】DA:藩镇无法控制朝廷财政。B:材料未体现藩镇间的关系。故B错C:材料中不上或少上供,自擅,拥兵自立与维护中央相反。故C错D:表中藩镇情况和安史之乱前类似。故D正确26(2018年全国2卷).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解析:【答案】CA:材料恰是削弱中书,门下的权力。故A错B:低品级官员只是参与而并非晋升。故B错C:通过削弱相权拉力加强自己的权力。故C正确D:材料是弱化了宰相职能。故D错26(2019年全国1卷).唐代之前,荆楚民间存在一种祈求丰收的“牵钩之戏”,至唐代称作“拔河”,广为流传。唐玄宗《观拔河俗戏》诗云:“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预期年岁稔,先此乐时和。”据此可知,在唐代A.江南文化成为主流B.耕战结合观念深入人心C.阳刚与力量受到推崇D.诗歌以描写宫廷生活为主解析:【答案】CA:是否成为主流无法体现。故A错B:材料为体现战的内容。故B错C:拔河和唐玄宗诗歌里的英雄等正是体现了阳光和力量。故C正确D:诗歌描写的是民间生活。故D错宋代的政治制度27(2017年全国3卷).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时为晋王)的活动,北宋时期有不同记载。《续湘山野录》记载,宋太宗当晚曾与其兄宋太祖在宫中饮酒,并宿于宫中;《流水记闻》则称,那晚宋太宗并未进宫。这反映出A.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B.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C.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D.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解析:【答案】BA:历史事实可以有多种呈现方式。都是的说法太过绝,故A错B:材料里边两种记载对同一件事描述不同。故B正确C:历史叙述有可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不能的说法过于绝对。故C错D:综合多种历史叙述不一定能确定历史事实,有可能多种叙述都不实。故D错25(2018年全国3卷).表1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宰相人数况北宋(71)南宋(62)高级官员208中级官员1510低级官员128无官职记录2436表1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解析:【答案】BA:材料反映的是世家大家影响逐渐减小。故A错B:通过材料可知,祖父辈是平民的人越来越多的走上仕途。故B正确C:材料并未体现宰相权力的变化。故C错D:普通平民走上仕途,正是通过科举,所以应该是科举功能加强。故D错26(2019年全国3卷).北宋实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这一制度A.加重了政府贝t政负担B.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C.弱化了对地方的控制D.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解析:【答案】AA:材料的募兵制度导致兵员增多,养兵需要的开支自然增大。故A正确B:数量多并不一定战斗力强。故B错C:材料并未体现对地方的控制。故C错D:材料未体现社会贫富问题。故D错明朝的政治制度27(2014年全国2卷).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A.皇权渐趋衰弱B.君主集权加强C.内阁取代六部D.首辅权力失控解析:【答案】BA:皇权渐趋衰弱不符合历史史实。故A错B:材料中无论历代丞相的权力还是内阁的权力都来源于君主。故B正确C:内阁取代六部的说法不符合历史史实。故C正确D:材料中内阁权力虽有所提升,但并未达到失控程度。故D错27(2016年全国1卷).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C.削弱六部的权限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答案】C解析:【答案】BA:材料并未体现地方权力的变化。故A错B:巡抚的出现减少了地方处理事务的环节,能提高效率。故B正确C:材料中巡抚属于地方官吏,而六部属于中央官吏。故C错D:材料被为体现中央与地方是否为对立关系。故D错27(2017年全国1卷).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了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能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解析:【答案】BA:材料内容不能体现出君主专制的强化。故A错B:材料正是由于经济的变化引起玉制器皿使用的普遍。故B正确C:材料体现的只能是一种冲击,“瓦解”太过于绝对故C错D:选项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故D错27(2017年全国2卷).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的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B.皇帝权利日趋衰落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解析:【答案】AA:材料体现了宦官逐渐参与到朝政中来,所以才让他们读书识字。故A正确B:皇权应该是日趋强化。故B错C:内阁议政功能材料未体现。故C错D:宦官只是参与,而决策权应该始终是皇帝掌握。故D错27(2018年全国1卷).图6中的动物是郑和下西洋时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政府贡献的奇珍异兽。明朝君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明成祖隧厚赐外国使臣。这表明当时()A.对外交流促使中国传统绘画出现新的类型B.朝廷用中国文化对朝贡贸易贡品加以解读C.海禁政策的解除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D.外来物品的传入推动了传统观念更新解析:【答案】BA:材料并未体现外交与中国传统绘画的关系,。故A错B:明朝君臣将外来事物解释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麒麟。故B正确
C:海禁政策在当时并未解除。故C错D:材料显示恰是用传统观念解释外来事务,并未更新。故D错清朝的政治制度28(2012年全国卷).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惟揣摹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的产画不难,的产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的产样,要把的产仔细看。”这反映出当时A.内阁职权下降导致官员无所事事B.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制C.内阁机要事务繁忙官员穷于应付D.皇帝个人独裁官员惟命是从解析:【答案】BA:材料并未体现内阁权力的变化。故A错B:官员处理事情需仔细看内阁的案例,依萌产画瓢。故B正确C:材料只体现处理事务的方式,并未体现是否繁忙。故C错D:材料体现的是根据案例而并非皇帝旨意。故D错2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基于FPC的多约束下DP船轨迹跟踪控制方法研究
- 面向地面移动目标无人机跟踪控制方法研究
- 提前规划考试复习时间表
- 打造专注力的秘密武器
- 二零二五年度专业音响设备租赁服务协议4篇
- 网络美工工作总结
- 厨房卫生安全管理
- 银行业金融科技创新顾问工作总结
- 2024版毛概知识点
- 【临床医学】严重创伤的紧急救治
- 2024-2030年中国护肝解酒市场营销策略分析与未来销售渠道调研研究报告
-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第十章 概率》单元同步练习及答案
- 2024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版考试题库附含答案
- 智慧校园信息化建设项目组织人员安排方案
-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4章代数式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七年级下册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作业设计
-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示范表
- 一病一品成果护理汇报
- AQ-T 1009-2021矿山救护队标准化考核规范
- 盐酸埃克替尼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与药代动力学的相关性分析的开题报告
- 消防设施安全检查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