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校史_第1页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校史_第2页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校史_第3页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校史_第4页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校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校史一、广东教育行政学院的诞生广东教育学院原名广东教育行政学院,创办于1955年,是建国后最早开办的专门培训中学校长和教育行政干部的成人高等师范院校之一,也是当时广东省仅有的六所高校之一。原校址在广州石牌岗顶,后迁到河南客村。从1955年至1966年“文革”前是学院的初期发展阶段。这个发展阶段充满曲折,学院领导和广大教师员工艰苦创业,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努力办学,为广东的基础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全国首批教育行政干部的摇篮在广东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省教育厅于1954年9月即着手组建广东教育行政学院,当时全国只有教育部在北京设立了教育行政学院,它是面向全国的,而省级教育学院还很少。此前广东省的高等院校正作了第二次大合并调整,全省共有中山大学、华南工学院、华南师范学院、华南农学院、华南医学院共5所高等院校。在此形势下,省委决定创办广东教育行政学院。1955年7月,广东教育行政学院成立。校址设在广州石牌岗顶,即现在的中山大学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所在地。广东教育行政学院的院长由省教育厅厅长梁威林同志兼任。副院长由省教育厅副厅长史丹同志担任。从省内一流高校及各机构中抽调一批骨干教师作为教育行政学院的教学骨干。到开学时,教育行政学院的首批领导、教职员已达30多人。行政领导有:史丹、古子坚;教育学科有:邹鸿操、邹有华、雷香庭、黄国璋、黄英裕、余铭濯、黄奕明、陈光山、李巧蝶、陈碧秋;政治学科有:梁琼芳、李燊芳、谭庆迪、罗运铢、谭富成、彭昆仁、刘景泉、余丽嫦、汤锐祥;人事、教务管理有:谢品月、苏裕翠等。1955年8月学院首届学员陆续到达。共计为251人。共5个班。学院初期的培训与教学教学内容分为政治课与业务课两部分。政治课在最初主要有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中国现代革命史两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4种,以及关于第一个五年计划、宪法形势、农业合作化运动等专题报告,以后增设了政治经济学等课程。业务课有教育学、心理学两科和关于教育方针政策、知识分子政策、学校领导与管理专题报告,以及参观见习和教育调查等。教学方式主要是以听课、报告会、自学、讨论、汇报、参观等形式进行。广东教育行政学院的办学受到省委的高度重视。到学院为学员作报告的有省委主管文教工作的书记区梦觉、宣传部长王匡和副部长李超、文教部长杨康华等。中共中南局第一书记陶铸还到学院接见全体教职员和学员。整风、反右和思想改造运动1957年4月,中央发出了《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决定在全党进行一次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为内容的整风运动,并发动党外群众帮助党整风。学院根据上级部署,进行了一系列整风运动。邹鸿操教授以及3名校长班的学员被错误地划为右派分子。1958年8月起,全体教工、学员响应号召,投入到各种各样的劳动生产中去。但是教学受到了严重的冲击,课堂也基本上是“政治运动化”。1959年,学院成立了马列主义教研室。学院办学规模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大,在校人数近千人。原有的课室、宿舍不敷使用,于8月进行了增建。从学院开办到1959学年度,学院共培训了学员2994人。二、从“广东教育行政学院”到“广东教育学院”学院的更名的广东工农师范学院的并入在1960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确定了将广东教育行政学院改为培训包括中学各科骨干教师的业务进修的成人教育学院,除承担原有教育行政干部培训外,还要增加培训中学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英语等中学主要学科的骨干教师的任务。为增强教育学院的办学实力,是年广东教育行政学院更名为广东教育学院,年底将广东工农师范学院并入广东教育学院,原广东工农师范学院吴伯仲任广东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学院培训任务的重大转轨更名为广东教育学院后,学院教学机构改组为4个部:1.教育行政干部培训部;2.政治教师培训部;3.高中数学、物理、化学教师培训部;高中语文教师培训部。开办了大专院校政治教师专修班、“中学工作条例”学习班、半农半读中学师资培训班等。扩大了培训范围,实现了由以培训教育行政干部为主转轨为以培训中学各科骨干教师为主。学院也开始按照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真正把教学作为学院经常的中心任务,千方百计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使学员获得更为深广的学科理论知识的同时,并掌握好教学法。迁址客村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位于石牌岗顶的原校址已不能适应学院发展的需要。1962年,学院迁址珠江南岸海珠区的客村。广东教育学院的客村新校址,当年规划用地范围为:东起赤岗塔,西至鹭江下渡一带,南临新港路,北滨珠江。校园面积仍达30多万平方米,近500亩。第一个研究机构一一教育科学研究室的成立1964年,原广东师范学院陈一百、吴江霖、方辰等一批教育学、心理学的专家被调到学院,从而大大充实了学院教育科学研究的力量。学院于1964年1月成立了教育科学研究室,下设教育心理研究组和教育学研究组。陈一百为研究所主任,吴江霖为副主任。教育心理研究室开展的科研主要是配合省教育厅的任务进行,如指导各地教育部门教研室、学校等开展活动,编写有关教育、教学教材、教师用书等。全院教职工增至160人左右。截至1964年为止,学院有教授陈一百、吴江霖、方辰、邹有华、严永晃、雷香庭、余文伟、邹鸿操共8人,副教授1人,讲师20多人,教员和助教50多人。图书从数千册增至3万册,另建了一间图书馆。培训对象从单一轮训教育行政干部,发展到轮、培训中学主要科任教师,开设了1-2年制的政治、数学、物理、化学、英语等班。六十年代初的创业是艰苦的,但苦中有甜。学院因班类多,学制不一,短训班交错着办,一届接着一届,没有停歇,全年均处于紧张办学的过程中,教工很少有正常寒暑假的休整时间。辛勤的工作使学院声名远播,当时上海、湖南、贵州等省(市)的教育学院陆续派人前来参观访问与交流经验。中央教育部副部长林励儒还专程来院视察,听取学院汇报。政治风云的变动与培训职能的扩充和转型1963-1965年间,以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为主要内容的“四清”运动逐步开展。各系统特别是文化、教育、卫生等战线的“反修斗争”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大批政治干部。1965年8月,由省委宣传部下达文件,改教育学院为政治学院,要求9月开学后教学任务“除担负训练中学领导干部外,还增加培训文教卫生等系统的政治工作干部”。改办政治学院的要求,使广东教育学院已建立的教学机构和培训体制受到极大的冲击。第二编艰难中再创业(1966-1978)一、广东教育学院的撤销“文革”潮涌“干校”磨难1966年5、6月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八百学员返原单位“闹革命”,只留下一个省人事局托办的“英语班”,在院“停课闹革命”数年。学院被横加“修正主义教育阵地”的罪名,汪涛作为学院的“头号走资派”、“三反分子”,于1966年7月起“靠边站”。1968年12月,学院按“省革命委员会”指示,全体教职员下放到英德“五七干校”,到英德红旗茶场参加生产劳动。实际上,从1968年起,学院的正常教学已全部停顿,所有教师都离开了教学岗位。学院撤销迫迁高村1970年3月16日,省革命委员会以核心组的名义向广东教育学院正式下达“下马”的指令文件,要求学院从广州迁出,到肇庆地区新兴县稔村公社高村大队办学,并改办成中专,在管理上转给当地。广东教育学院在广州客村的教学大楼和宿合移交给广州手表厂。学院的搬迁工作十分仓促,资料图书、仪器、设备损坏严重。二、山沟废弃矿场上的再创业创办肇庆地区师范学校初到高村的一年,学院许多教师被抽派到地区搞政治运动。原广东教育学院政治、哲学、教育科学和心理学科方面的人才济济,但迁到高村后,教师们有的因为生活上的原因,有的因教学上已不需要,有的因肇庆地区、省教育厅借调而渐渐离散。1971年5月25日,肇庆地委发文(36号):由肇庆地委李民、王儒林和学院吴伯仲、涂沙四位同志组成肇庆师范学校党核心小组,以原广东教育学院教师为主体,创办肇庆师范学校。由于学校地处偏僻、闭塞的山区,交通不便,信息不灵,教师们无法了解外面的教育动态,甚至没资格订阅专业刊物,与外界联系几乎中断,就连以往与国内各大专院校建立的资料交流也中断了,致使教学科研活动难以开展。教职工及其家庭在经济、生活上也遇到了许多困难。在极为简陋的条件下,肇庆地区师范学校第一期招生200人。1972年春季开办了两年制的数、理、化、英语等科高中师资培训班,1973年秋又增办了中学体育师资培训班。与此同时,还举办了3期教育行政干部读书班,轮训了中学领导干部的读书班150人。1976年还举办了各类形式短训班。从肇庆五•七师范学院到肇庆师范专科学校1975年6月19日广东省委同意肇庆师范学校改为肇庆地区“五•七”师范学院,由地区管理。1977年8月7日,广东省革委会发文同意学院改办为肇庆师范专科学校,“由省和肇庆地区双重领导,以地区为主。经费明年起由高教经费安排。”学制从原来2年延长到3年,增设新专业,计划“按三年制,600人的规模,开设政文、数学、物理、农化、文艺、体育、英语等7个专业。”这次改制为充实办学提供了机会。学校从当年大专院校包括中山大学、华南工学院、中山医学院等处应届毕业生中和本校毕业生中调来了部分人员。学校当时有教职工148人,其中教师和教学辅助人员83人。小工厂及理化仪器设备价值10万多元,图书13万册,校舍9000多平方米,校办农场100亩。1978年,肇庆师专选址在肇庆市的北郊下黄岗原肇庆市第二中学分校及北岭林场的土地。肇庆师专是现肇庆学院的前身。从1971年至1977年,在身处厄运、异常困难的条件下,我院教职工坚持办学,为肇庆地区培养培训了一大批干部和教师,为地方教育事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难能可贵的贡献。复办广东教育学院的努力在广东教育学院被砍掉的十几年时间里,学院的教职工在工作上和生活上都遇到很大的困难,他们在坚持克服困难努力办学的同时,不断地向省里反映情况,反映广大中等教育行政干部和中学教师强烈要求恢复广东教育学院的呼声。1974年和1976年,原广东教育学院的教职工分别向广东省革命委员会提出了恢复广东教育学院的请求。1977年10月,广东省科学教育工作会议决定恢复广东教育学院。1978年9月,广东省革命委员会作出《关于复办广东教育学院的批复》,同意复办广东教育学院。第三编学院复办:重生后的发展(1979—1995)一、箪路蓝缕再创基业(1979—1981)复办的春风1977年底复办广东教育学院的“筹备办公室”设在广州市文明路中山图书馆内。学院院址确定在广州新港路。1979年9月,省委决定:卢思谋同志任广东教育学院筹备办公室负责人,由于卢思谋没有到任,筹备办公室主任改为古子坚,副主任为李国瑶学院筹备办公室由古子坚、李国瑶、涂沙、陈庆明、宋学雅等人组成。1980年3月,广东省教育局向教育部呈送《关于复办广东教育学院的报告》和《关于复办广东教育学院请予核准的报告》,请求教育部对复办“广东教育学院”予以核准备案和核准批复。1979年1月15日省委文教政治部下发了《关于调回现在肇庆师专的原广东教育学院教职工的通知》,原广东教育学院教职工(61人)回调。为了尽快搞好广东教育学院师资队伍的建设工作,除从肇庆师专调回原广东教育学院的职工外,还采取措施对“文革”期间受到不公正待遇的教师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复职工作。校园的重建广东教育学院1970年被撤消后,校园已被广州市手表厂占用,学院复办之始的重要工作是校园的选址和复建。于是,学院一方面积极组建师资队伍,一方面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校园重建工作。1978年9月28日,原广东教育学院教工向省委习仲勋副书记提交《关于要求广州手表厂退还占用校舍、土地的报告》。1979年6月,学院筹备办公室以《关于要求尽快解决广东教育学院校舍问题的报告》为题,致函习仲勋、杨尚昆同志。根据省革委会文件精神,1979年10月,广东教育学院给广州市城市规划局提出《请按省革委会[1979]146号通知划分我院校址范围》的报告。1980年6月,广东教育学院以《关于广州手表厂不执行省革委会的决定,继续占用我院校舍的报告》致函杨尚昆同志。1980年11月,广东教育学院以《关于请求解决复办的困难问题的报告》致函时任广东省委书记任仲夷同志,请求省委帮助解决我院被占用校舍的退还问题。1981年2月20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召开省长办公会议,就广东教育学院复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形成相关决议。1981年3月,广东省教育厅根据省长办公会议的决议精神向广东省人民政府提交了《关于复办广东教育学院当前急待解决的几个问题的请示报告》。1981年9月,广州市革命委员会、广东省计划委员会要求广州手表厂占用广东教育学院校舍于1983年底全部退还,并规定“自文到之日起,广州手表厂即将划给省教育学院范围的全部产地产权移交给省教育学院。凡住在省教育学院范围内的住户,只能迁出不能迁进,腾出的房屋应尽快交给省教育学院使用。”1981年11月20日,广东教育学院和广州手表厂签定《关于交接土地、房产权协议书》,广州手表厂将东区土地、房屋、水电设施以及房屋使用情况等有关图纸、资料并列具清单移交给广东教育学院至此,广州手表厂退还广东教育学院东区校园、校舍问题终于有了初步的结果。然而,产权退还容易,校舍归还难。直到1987年1月,广州手表厂仍有53户1,863.8平方米宿舍及铝化车间未退还。按照学院三年内恢复到“文革”前的水平的发展规划(即在1983年招收学员1,500名),学院制定了1981年一1983年基建计划,计划在三年内共投资625万元建设教学楼、办公大楼、化学实验楼、图书馆、教工宿舍五幢132户、学生饭堂、水塔、科学馆等建筑。蓝图的勾画1981年,学院成立临时党委,省教育厅厅长杨子江兼任书记,钟正书任副书记兼副院长,党委成员为张伟民(兼副院长)、古子坚、涂沙。同年5月,学院党委制订了《广东教育学院总体规划》,对广东教育学院的性质和任务、规模和编制、机构和专业设置、基本建设等方面作了长达8年的规划,勾画了学院的发展蓝图。1981年10月,广东省人民政府下发《关于广东教育学院总体规划的批复》,同意总体规划纲要确定的广东教育学院的性质和任务,属厅局级单位。二、建章立制促发展(1982—1989)1.党建工作和行政架构学院复办以后,较长时间领导班子与组织机构不健全,给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1984年2月,广东省委正式批准成立了学院党委,任命了新的领导班子。钟正书任党委书记,谢钟若任副书记,梁琼芳任院长,张伟民任副院长。后来又任命苏式冬、陈小二为副院长。复办后,为适应新时期的要求,为便于培养本科生和专科生进行各种教学、科研活动,将原有的部建制改为系建制,并加以扩大。1984年底,学院机构设置有:二室(党委办公室、学院办公室)、三处(教务处、总务处、人事处)、九系(教育、中文、政治、外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体育系)、三研究室(马列主义教研室、教育科学研究室、电化教育研究室)、一部(函授部)、一馆(图书馆)、二编辑部(《学报》、《中学生报》编辑部)。学院以各处、室、系为单位,全面改选党支部和成立党总支委员会,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了把集中领导和民主管理结合起来,为了充分调动教职工办学院的积极性,1986年,学院开始建立党委领导下的教代会制度。教代会既是民主管理的形式,又是民主监督的渠道。教代会既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工作,又发挥教职工参政议政、对学校重大决策进行审议和监督作用。1986年12月,广东教育学院首届教职工代表大会暨第四届工会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了李燊芳为主席的工会工作班子。2.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建设复办初期原教育学院归队及新调入的教职工共100余人,队伍残缺不全,教师缺口较大。从学院办学的需要和发展来看,教师队伍无论从数量或质量都需要进一步充实和加强。1982年3月,学院致函广东省教育厅党组《关于请求从中学抽调教师的报告》,请求教育厅从各地、市中学抽调50名适合到学院工作的骨干教师,充实学院的师资队伍;从高校吸收一些优秀毕业生作助教,达到补缺和充实各系各学科的教学力量;同时,对现有教师要重视培养,通过各种途径使他们得到进修的机会,使知识得到扩大、加深和更新,以适应教学的需要。1982年,我院迎来了一批恢复高考后的首届77级高校毕业生,这批毕业生很快成为学院各系各部门的骨干力量,其中有后来成为学院领导的刘劲予、韩东才等。到1985年5月,学院已有教职工488人,其中党政干部86人,教师247人,教辅人员54人,医护人员10人,工人89人。在制定规划的同时,先后制定了《广东教育学院教师基本要求和职责的暂行规定》、《教师教学工作规范》、《系主任职责》、《教研室主任职责》、《教师脱产进修的暂行规定》、《教职工奖惩实施办法》等一系列管理文件,逐步使教师队伍的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多形式、多渠道办学格局的初步形成我院在办学条件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坚持边建校边办班。从1978年开始,先后举办了各种类型的长短期培训,其中重要的有教育系举办的全省县以上重点中学校长培训班、师专函授辅导教师培训班。1978-1982年,共培训1,132人次。1982年秋,开始创办了二年制脱产本科学历班的尝试。首次招收了数学、物理两个专业二年制脱产本科班。1983年秋,学院又招收了政治教育和汉语言文学两个专业二年制脱产本科学员127名其中政治62人中文65人。1984年秋又招收了二年制脱产本科班学员274人,其中数学专业60人,物理专业45人,化学专业37人,英语专业52人,学校教育专业80人。从此,二年制本科脱产班成了学院办班的拳头产品,也成了学院开展各项工作的中心。二年制本科班的设置,改变了学院办学的形式与层次,使学院的培训工作由短期、零散培训逐步向正规化发展,办学层次也从办专科班逐步过度到办本科班,学历教育也由函授本科发展为脱产本科。此后,由于学院办学形式坚持以办好本科班为主,并向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办学的方向发展,一个既有短训,也有系统化培训、既有脱产,也有业余函授、既有专科,也有本科、既有校内,也有校外的多层次、多渠道办学的格局初步形成。设备与图书资料在学院复办之初,实验设备是一片空白。为了改善二年制脱产本科班的办学条件,学院积极组织实验设备的购置工作,1982年,学院投资了26万元购置了物理实验仪器设备,1983年又进一步购置了一批实验仪器。到1984年,物理专业本科班设置课程的实验项目,已能开出24个普通物理实验,13个电子线路实验,6个近代物理实验。一些急需的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逐步得到充实,到1985年3月,购置的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共140万元。1987年,学院购进中、外图书达17,000多册,订阅中外文报刊杂志1,200多种。截止到1987年,图书馆藏书18万册,其中中文图书17万册,外文图书1万册;订中外文期刊875种。另外,多数系还建立了资料室。此外,学院还十分重视教学仪器、实验设备的建设。截止到1987年,学院先后投资200多万元,装备起了物理实验室4个、化学实验室6个、生物实验室2个,还有电教室、计算机室、语言实验室和心理实验室等,拥有固定资产140万元。科研与学术活动我院为了建立一个面向全国高校和学术界的学术窗口,同时也给教师发表科研成果提供一个平台,1981年,创办了综合类学术理论刊物《广东教育学院学报》。是广东高校创刊较早的学报,并于1986年获得全国统一刊号。据初步统计,1979年1月至1989年12月,学院教职工公开发表论文538篇,出版各类专著36部,编写各类教材66种,参编工具书2种。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管理1987年12月,学院设立了“院长信箱”、“党委信箱”和“纪检信箱”,对师生来信所反映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及时的解决和处理。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形成良好的校风、校纪,还必须要有相关的制度作保障。为此,学院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的精神,结合自己的实际,拟订了《学员守则》、《学员学籍管理暂行规定》、《学员考勤、请假暂行办法》、《课室和实验规则》、《学员宿舍守则》等五项规章制度,经院长批准印发给各个班系试行,并根据试行中出现的问题,再加以修订。基建与校园建设根据省政府批复的《广东教育学院总体规划纲要》,学院总体规划基建总面积为六万八千平方米,其中手表厂退回1万平方米,学院基建总任务为58,000平方米。1982年,广东教育学院基建项目已竣工并交付使用的有学生宿舍第5幢建筑面积2,485平方米,图书馆建筑面积5,063平方米,物理楼4,355平方米。图书馆1982年8月竣工并交付使用,总面积5,063平方米;1984年竣工并交付使用的有化学楼、学员食堂;1985年竣工并交付使用的有教学大楼、专家楼;1986年竣工并交付使用的办公大楼;1987年,学生宿舍1栋、2栋、进修生楼、生物实验楼、运动场,化学楼加层。校园建设方面新建球场、水泥路面、挡土墙等,500KW变电增容供电工程设计、施工、铺地下电缆500M;1988年,学院在家属楼和图书馆之间建成了“园林小景”,校园环境绿化方面也有了明显改善。三、改革体制求创新(1990—1995)进入20世纪90年代,学院领导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创新办学形式,除将原有的学历补偿教育和各种培训做大做强以外,还开拓了一些新的办学渠道,大大丰富了学院的办学形式。1.招收普高本科由于我省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师资严重缺乏,学历达标率较低。为了挖掘潜力,扩大办学规模,学院从1990年开始在全国率先招收四年制普通师范本科生,到1993年,学院当时10个系11个专业,除教育管理专业外,全部招收四年制本科生。作为高师本科自学考试主考院校,我院各学系承担了自学考试辅导的教学任务;由省教育厅自考办和我院函授部、各市教育局自考管理部门共同承担考试管理工作。1993年度增设了美术、体育和历史三个专业的本科招生。还增设电子技术、经济管理、财务会计、会计商学、行政管理、国际贸易、英语、应用化学、应用生物技术、工业与民用建筑、计算机科学及应用等专业。截止1995年,学院有五种类型班:专科起点二年制脱产本科班;专科起点三年制函授本科班;四年制普通教育本科班;专科起点本科层次的各专业自学考试助学班;各种短训班。至此,学院的办学,已经完全突破了成人教育与师范教育的性质,朝多元化的道路发展。校长培训为了加强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1991年1月,广东省教育厅下发《关于成立广东省中学校长培训指导中心和广东省小学校长培训指导中心的通知》,决定成立广东省中学校长培训指导中心和广东省小学校长培训指导中心,对全省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进行具体指导,检查督促关于校长培训的方针、政策及计划的贯彻落实情况,协调解决师资、教材和有关教学业务问题,并组织有关经验的交流与推广。1995年4月,广东省教育厅决定撤消广东省中学校长培训指导中心和广东省小学校长培训指导中心,成立广东省中小学校长培训指导中心,办公地点设在广东教育学院田家炳大楼内。按照省教育厅有关文件规定,广东教育学院承担完全中学、高级中学、职业高中、中等师范学校、教师进修学校校长的岗位培训工作。提升师资水平重视科学研究建立一支数量适当、质量合格、结构合理的教学科研队伍,是办好学院的根本。为了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学院采取了如下几项具体措施:一是陆续商调引进人才,重点补充技术人才或紧缺人员,其中特别注意调进中、青年高素质人才;二是加强培训进修,学院每年派出近100名中青年教师到国内外进修学习;三是积极搞好职称改革评聘工作,学院每年均有教师晋升教授或副教授,使学院高级职称教师的比率大幅增加;四是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办学条件的进一步改善1990年学院完成了办公大楼加层工程3847平方米,造价248万元,扩建了储量200吨生活用水的水池,扩建了发电机房和配电系统工程,费用达24.5万元。校园美化、绿化方面,1990年又铺种草坪1,400平方米,教学楼前、专家楼旁边各增设了假山小景,初步形成一个整洁、安静、半花园式的学习环境。1992年9月,由香港实业家田家炳先生捐资120万元兴建的田家炳大楼落成。到1990年底,学院教学仪器设备总价值已达280万元。1994年投资20万元为计算机中心微机和联网服务器,1995年拨款20万元为计算机系安装多媒体机房。第四编在开拓中前进(1996-2005)一、"一服务、二结合、多元化”的办学新思路1996年,学院事业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学院探索并形成了“一服务、二结合、多元化”的办学思路,并设计了“六大工程”作为这一思路在具体实践中的主要内容。学院在学历教育、继续教育、科学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重大成就。1990年代后期,学院中心工作向继续教育转移是学院必须面对的第三次挑战。而新的办学思路的提出,应该说就是学院领导在面临挑战时作出的正确决策。新的办学思路,作现在办学实践上,就是:扩大规模、提高质量、增加类型、完善体系。我院10余年来一直将继续教育摆在重要位置,现已成为广东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龙头单位。2004年,学院办学规模大大扩充。这一年是我院四年制本科招生人数最多的一年,学院全日制学生接近5000人,函授生接近10000人。学院通过租借场地的方法设立了两个分校区(南校区和琶洲校区),把成高和函授学生全部放在分校区,使本年度的办学规模达到了历史新高。与此同时,我院毕业生就业率也屡创佳绩,从2001年省教育厅开始统计全省各高校就业率以来,我院毕业生就业率年年高出全省平均水平。二、党建工作与干部体制改革学院各届党委始终把党建工作放在重要位置。通过开展“三讲”教育、党风党纪教育和反腐倡廉教育等活动,持续有效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同时,改革干部使用制度,实行干部竞争上岗,为强化和优化党的领导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干部竞争上岗是我院机构和人事制度改革这一系统工程中的重要一环。我院机构和人事制度改革从1997年开始酝酿,经过两年多的理论学习、调研考察、各级讨论、试点摸索、领导决策,于1999年下半年全面铺开。这一改革的基本思路和步骤是:先进行机关机构改革,再进行教学、业务部门的调整,在机构改革的同时推行干部职位竞争上岗,接着解决人员编制问题,然后进行后勤改革,最后进行分配制度的改革。这一思路体现出“分步进行、重点突破、逐层推进、整体收效”的特色。而干部竞争上岗是其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三、国家级培训基地我院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就开始承担国家级培训任务,随着培训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培训质量的不断优化,我院承担国家级培训任务的次数越来越多、强度越来越大,我院作为国家级培训基地的地位由此得到大大加强,已成为享誉省内外的、颇具影响的教育培训单位。师资培训的进一步发展1999年1月,教育部颁布[教师]第1号文《关于师范院校布局结构调整的几点意见》,文件明确指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重心从学历补偿教育转向继续教育。”同时强调:“大多数省、自治区、直辖市要重点建设好1所省级教育学院,主要承担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和中学校长培训任务,并为本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提供政策咨询和业务指导,继续完成高中教师学历补偿教育任务。”我院近10年来事业发展的历史进程恰好吻合了这一文件的精神内核。1998年,我院开展多年的全省范围内的中小学教师学历补偿教育已接近尾声,1999年中小学继续教育工程开始启动。因此,进入新世纪以来,我院师资培训以继续教育为主、其他形式为辅。从1990年代初期开始的全省中小学教师学历补偿教育,这一历史性的任务主要由我院承担。在这一进程中,我院完成了两个完整周期的自学考试面授辅导工作和第一个周期的自学考试组织工作。继续教育一直是我院常规性的工作。1996年以前,我院培训工作的重心虽然在学历补偿教育,但继续教育仍在不断试验。1996年以来,继续教育逐渐得到了加强和拓展。1997年,我院成立了继续教育领导小组,学院党委书记潘炬担任小组组长,黄天发院长、刘劲予副院长担任副组长,教务处、函授部以及各系主要领导都是小组成员。领导力量加强之后,学院较快较好地实现了教学任务的转机。先后开办了全省高中教师职务培训、全省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全省高中新任教师培训、全省中小学计算机教师转岗培训、全省基础教育新课程培训者培训、硕士研究生课程进修班以及其他短训班和省际培训项目。校长培训的转型与创新1990年以来,我院校长培训工作主要由中小学校长培训中心承担。设在我院的广东省中小学校长培训中心,原名为“广东省中学校长培训指导中心”,1991年由原广东省教育厅根据中小学校长培训制度化的需要而成立,中心办公室设在我院。2000年,省教育厅、高教厅合并后,由教育厅副厅长答朝心同志兼任中心主任,我院刘劲予院长继续担任副主任。2004年4月,广东省教育厅下发粤继教[2004]5号文件,决定原广东省中小学校长培训指导中心更名为广东省中小学校长培训中心,中心仍设在广东教育学院。1990年至1995年,根据国家教委《关于加强全国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的意见》(教人字[1989]035号)的要求,我省中小学校长培训主要是进行岗位培训(也称“任职资格培训”),1995年底,我院基本完成全省中小学校长第一轮培训任务。1996年以后的培训中,我院共对2000余名中学校长进行了岗位培训,先后有校长任职资格培训、校长提高培训、校长高级研修和其他形式的校长培训。十年来的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已使我院逐步形成校长任职资格培训、提高培训和高级研修三级培训体系。在三级培训整体推进的十年实践中,我院共培训校长和教育行政干部5000余人。其中,完成校长任职资格培训(含脱产和函授)2534人,校长提高培训(含脱产和函授)599人,校长高级研修399人,组织中小学校长出国教育考察共七批144人,完成其他类型的校长培训1800余人。全省80%以上的现任中学校长、50%以上的现任小学校长到我院接受过各种形式的培训。正如许多受训校长所言:“广东教育学院是我省中小学校长的摇篮。”我院为全省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立下了汗马功劳,为我省基础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2000年8月22日,《中国教育报》发表了该报记者李金池的长篇通讯一一《广东教育学院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纪实》,以较大篇幅报道了我院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的主要内容和重要经验。2005年6月28日《中国教育报》以《培训与被培训是什么关系?》为题,再次长篇报道了校长培训中心在校长高级研修工作中进行的有益探索,介绍了校长培训中心如何主动发挥主渠道的作用,解校长培训之渴,成为校长成长的知音、学校发展的外脑的情况。国家级培训基地的建立我院在师资培训和校长培训两个方面的多年实践,使我院积累了丰富的培训经验,建立了较为科学有效的培训模式,拥有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培训资料和信息,锻炼出一支具有较高水平和素质的培训队伍,因而获得了令人满意的培训效果。而且,我院领导和教师多次受邀参加全国性的校长培训工作和教师培训工作研讨会,在大会上的发言一直受到各方代表的重点关注,并得到教育部有关部门领导的重视。我院在师资培训和校长培训方面的科研成果也层出不穷,学术论文不断见于全国各级各类报刊。可以说,我院师训干训工作在国内已经处于领先地位,并在全国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2000年3月25日至4月3日,协作项目中的第一项——第一期全国地(市)级教育学院院长高级研修班暨全国中小学继续教育工作研讨会在我院举行。来自全国31所地(市)教育学院的46名院长、书记与全国知名专家学者一起,进行了为期10天的学习、研讨。2001年初,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在听取了专家小组关于我院培训工作的评估报告后,对我院承办的国家级培训项目给予充分肯定。因此,当2001年第三期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工作开始启动之时,教育部师范司不再通过资格审议程序,就于2001年4月直接向我院下发《关于研制第三期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学科方案的通知》(继教办[2001]2号),要求我院研制小学语文、高中数学两个学科的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方案,准备参加教育部中小学继续教育工程办公室于5月中旬召开的方案审议会。从以上历史进程可以看出,1999年以来,我院全程参与了国家教育部组织或主持的各项全国性的师资培训和校长培训工作,而且在其中扮演了分量不轻的角色。上述事实表明,我院作为具有相当实力的国家级培训基地,为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创新与发展,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四、教学管理的制度化和信息化近十年来,我院教学管理逐步走上制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各种教学管理制度和相关办法的修订与确立,为科学的教学管理奠定了良好基础。学分制的实行,大大加快了我院教学管理与国际接轨的步伐。2000年,学院教务处根据广东省教育厅[1999]55号文件的精神,在深入调研、认真讨论、多次修改的基础上,制定出《广东教育学院学分制实施办法》。在学分制实施后的四年多时间中,我院陆续配套出台了《广东教育学院学生补考重修实施办法》、《广东教育学院公共选修课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相关的制度和条例,使我院的学分制在实践中得到不断完善。课程建设是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措施。我院一直以来高度重视课程建设,以满足学生修读高质量课程的需求。我院在课程建设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有下列三点。第一,开展课程评估,促进课程建设。2003年以来,学院在转制过程中,对照课程建设的标准,决定再一次全面启动课程评估。第二,修订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规范课程建设。搞好课程建设,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要制定符合实际需要的教学大纲和相应的教学计划。只要有了这样两个合适的教学文件,后续的教学实践才有了正确的导向和规范。因此,我院历来非常重视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制定,并能依据办学情况的变化不断进行修改和完善。第三,开发新的课程,丰富课程建设。不断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市场经济的需求,开发新的课程,优化重点课程,创造精品课程,是搞好课程建设的关键措施。1999年上半年,根据国家教育部及省高教厅有关文件精神,我院筹建了“大学生健康教育教研室”,并从1999年下半年开始,首次开设《大学生健康教育课程》,并将其列为四年制本科学生公共必修课。大学生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出,是培养大学生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重要举措,是完善新世纪的大学生素质的重要内涵。1999年下半年,学院开设了《形势与政策》课程。建立督导机制,推动课程建设。2002年上半年,学院颁布了《广东教育学院教学督导委员会工作条例》。五、学科与师资队伍建设因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市场需求,抓好学科建设,是我院近十年来着力较多的工作。在建立新学科的过程中,学院在硬件建设方面也投入了大量财力。与此同时,师资队伍建设也配套进行并逐步加大力度。学院通过制定相关制度、改革进人方式、强化在职培训、实施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方案、设立教授、博士基金等措施,逐步建设起一支具有较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学科建设1996年,新的学院领导班子上任后,对学科建设更加予以重视。学院领导认为,学科建设要面向新世纪的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目标,概括地说,就是要培养全面适应21世纪需要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实现这一质量目标,首先要树立全面的人才质量观,其次要重视人才模式的改革,要正确处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关系、知识传授与培养能力的关系、继承文化传统与创新的关系,强调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层次、多规格、多样化,充分重视人才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培养复合型人才。这一切,落实到高校教育教学中,就是要花大力气抓好学科建设。为此,学院10年来主要从三个方面作了努力。学院从20世纪70年代末复办以来,不断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和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来创设或调整学科专业。至1995年,学院已拥有11个本科专业、7个专科专业。进入“九五”之后,学科与专业建设继续向前发展。构建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推动教学手段现代化。2000年初,我院撤销了原来的电教中心,成立了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添置理、化、生实验设备,搞好实验室建设。我院一直注重实验室的建设,现建有实验室23个。增加教学奖励基金,逐年加大对学科理论研究成果、优质课程的奖励。2002年9月,我院出台了《广东教育学院教学成果奖励办法》。通过课程评估推动学科建设。多年来,学院不断加强对课程的综合测评,对课程建设取得突出成绩的优秀课程给予积极扶持和奖励,并在课程建设资金投入和职称评定方面给予倾斜,有力地促进了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师资队伍建设(1)重视建章立制,为师资队伍建设提供政策保障。10年来,学院先后制定了《广东教育学院人才交流中心管理条例》(1996年9月)、《广东教育学院关于加强教师干部进修学习管理的补充意见》(1998年)、《广东教育学院关于在职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的暂行管理办法》(1998年)、《广东教育学院关于引进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暂行办法》(1997年初订、2002年4月修改)、《广东教育学院关于选拔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的暂行办法》(1995年底初订、2002年5月修改)、《广东教育学院教师考核管理暂行办法》(2002年5月)、《广东教育学院招聘高校毕业生工作规程》(2003年3月)、《广东教育学院教职工进修培训管理规程》(2003年5月)等制度,同时制定了“九五”、“十五”两个时期的教师队伍建设规划。(2)强化在职教师培训,不断提高师资队伍水平。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学院多年来坚持“立足省内、在职为主、专业对口、按需培训”的原则,鼓励教职工参加多种形式的进修提高。学院每年都划出一笔数量可观的资金用于在职教师培训,而且尽量创造机会提供给广大教师,让他们参加各种各样的技能训练、在职进修、出校访学、出国深造等。(3)抓好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不断为师资队伍提供有生力量。1995年,学院共有教职工529人,其中教学人员238人,教学人员与非教学人员的比例是1:1.22,显然不能满足学院教学的需要。1995年底,学院制定并公布了《广东教育学院关于选拔中青年学术骨干培训对象的暂行办法》,决定采取一系列措施抓好我院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这些措施包括:提供深造机会、协助申报课题、解决科研经费、实行导师制等。每一期中青年骨干培训周期为3至4年。在已经完成的前两批共19名培养对象中,有11位晋升为教授,有5位晋升为副教授,有4位在培养期间获得博士学位,有2位升为正处级干部。而正在培养之中的后两批学术骨干也有3人晋升教授,3人晋升副教授,4人获得博士学位。通过多年培养,这些学术骨干在教学科研方面确实起到了重要作用,已成为学院未来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师资。(4)把好进人关,不断充实师资队伍。1997年,学院拟定了《广东教育学院关于引进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暂行规定》,制定了“三高一低”(即高学历、高职称、高水平、低年龄)的引进人才原则,为有计划地引进急需的高层次和紧缺人才提供了政策保障。六、科研管理与研究成果我院始终坚持以学术研究作为强校之本,一直把科研工作作为学院的重要工作来抓,并以研究基础教育、服务基础教育、推动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为己任,基础教育研究成为我院科研的一大特色和品牌。通过改善条件、健全制度、完善机制、加大投入、培训队伍等措施,促使科研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学术研究水平稳步提高。省教育厅与高教厅合并之后,我院开始纳入普通高校科研管理范畴,课题立项渠道得以拓宽,科研管理的规范化程度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逐步形成制度化和规范化的科研管理,推动了我院十年来科学研究的快速发展。我院教师不仅在高等教育方面科研成果较为丰硕,而且在基础教育研究和继续教育研究方面成就也比较突出,充分体现了我院服务和指导全省基础教育的功能。为加强科研管理,学院在1994年成立科研处。趋向制度化的科研管理10年来,我院一直致力于提高学院的整体科研水平,为此采取的首要措施是建立完善的科研管理制度。早在1986年和1987年,我院就已先后制定了《科研奖励办法》、《广东教育学院科学研究奖励暂行办法》,依据该办法逐年对我院教职工的科研成果予以奖励。2002年以后,李龙图副院长主管科研工作,强调科研制度的建设,陆续制定了《广东教育学院科研工作条例(试行)》、《广东教育学院科研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广东教育学院科研经费管理办法(试行)》、《广东教育学院教授、博士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广东教育学院科研处工作职责》、《广东教育学院非指令性科研项目管理规定》等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和文件。这些制度和办法的制定,为科研工作的管理提供了详细的操作规范,也为教育科研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近年来,学院极为重视科研投入,科研经费投入大幅增加。如科研奖励经费从以往每年4万左右增加到2005年的近15万元,学院院内立项课题资助经费从以往的每年4到5万元增加到2005年的近30万元。在上述制度中,值得特别提及、并对我院科研工作的发展、科研水平的提高起到重要作用的有以下几点:一年一度的科研奖励;每年举办“科研活动月”活动;设立教授和博士科研基金;重视科研课题的申报与管理;以科研成果作为中青年学术骨干培养的主要评估依据。多类型、高质量的科研成果。据不完全统计,1996年至2004年,我院课题立项共408项,其中省部级及教育厅委托项目60项;九五期间,我院承担部级项目5个,省级项目12个,省厅课题或委托项目4个,共计21项。十五期间,承担部级项目4个,省级项目21个,省厅课题或委托项目14个,共计39项。10年中,学院公开发表的科研成果共3104项,其中,出版专著、教材250种,发表在核心刊物上的论文约420篇,SCI收录61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获省级以上学术性专业委员会奖励97项。学术窗口的作用与影响(1)报刊杂志《广东教育学院学报》于1981年4月创刊,试刊一段时期后,1983年下半年起,学报每年出版4期(季刊),为综合类学术期刊,其中文科3期、理科1期。1986年4月,《广东教育学院学报》取得国内外公开发行统一刊号:CN44-1149/4。面向全国公开发行。学院建立了独立设置的系处级编辑部。我院学报是广东高校较早获得公开刊号的学报之一。《中学生报》于1981年创办,为四开四版的教育类双周小报,每月出版两期,每期约3万字。该报以中学生为主要读者群,是集可读性、思想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中学生课外阅读刊物。创刊时特地邀请著名汉语言文字学大师王力教授题写了刊名。1999年10月25日,《中学生报》与南方日报报业集团合作。《广东教育学院报》创刊于1999年9月,是由中共广东教育学院委员会主管、由学院党委宣传部主办的、具有全国统一刊号[CN44-0821/(G)]的省级报刊。《广东基础教育研究》原刊名为《新世纪教育论坛》,是由我院教科所和教育系创办的具有省内准印证的一份刊物。2001年5月8日,《新世纪教育论坛》创刊号面世。从2005年起,该杂志更名为《广东基础教育研究》后扩版发行。(2)重要学术团体广东省中小学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设在我院,学院还有教育科学研究所、邓小平理论与教育研究中心、民办教育研究中心科学教育研究所、应用数学研究所、教师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学校管理研究中心、德育研究中心、心理研究与指导中心、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中心、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所等11个研究机构。教育科学研究是我院成立最早的研究机构,立足广东,面向基础教育,广泛开展院校科研合作,与近200所中小学结成科研共同体,直接推动了一批优质学校的成长和区域教育改革的发展,近十年来,共有3项成果获广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广东省中小学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成立于2006年,整合全省德育专家和中小学优秀德育工作者,先后在全省立项并指导德育课题800多项,培训法制副校长和德育副校长1400多人,培养省级“名班主任”104人,还组织了全省中小学德育创新奖评选和全省班主任专业能力大赛,有力地推动了我省中小学德育科研与实践的发展。学术交流近10年来,我院的对外学术交流日益活跃。我院的对外学术活动主要由学院外事办负责。学院外事办一直以来隶属于学院办公室,学院办公室主任兼任外事办主任。1996年至今,历任外事办主任是:刘沃明(1996-1999)、黄庆鸿(2000-2003)、赵丹凌(2004年接任)。外事办公室设专职干事1名。1996年至2005年这10年间,随着我院事业的发展进入快车道,各项教育指标稳定而有序地增长,我院的外事工作也处于一个大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外事工作主要围绕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以对内服务、对外交流为工作重点,主动对外宣传我院办学实力,扩大对外友好交往和学术交流的深度和广度;努力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开展国际教育合作办学和交流,突出我院办学特色;以我院50年的悠久历史和办学声誉为平台,积极实行“走出去、引进来”的双向的外事工作思路和科学的发展观,使我院的外事工作灵活主动,有声有色。七、人事与分配制度的改革改革是学院近10年人事工作的主旋律。机构改革、干部竞争上岗、定编定岗与全员聘任、后勤社会化改革、分配制度的改革、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人才等一系列重大举措的实施与完成,既给学院广大教职工的观念带来了深刻的震撼,也为学院事业发展注入了持久的活力。早在1993年,学院在干部和人事制度方面就进行了若干改革,当年制定了《广东教育学院关于新任科级干部实行聘任制的意见》,开始实行科级干部定期目标聘任制。同时,为了改进教职工考核办法,进一步完善专业技术人员聘任制,当年还制定了《教师考核积分暂行办法》和《教师教学工作量暂行办法》。随后,为了加速实施教职工全员聘任制,又陆续制定了《广东教育学院院内任职岗位聘任制试行办法》和《广东教育学院人才交流中心工作条例》。这一系列措施、方案和办法的出台,为后来学院大规模、全方位的机构与人事制度的改革奠定了良好基础。1995年以来,学院校内分配制度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阶段:1995年至2001年,由学院基金会每年年终召开一次年会来决定学院机关与各系的总的分配原则,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按不同职务来决定每人的岗位补贴。各系根据学院分配比例的总原则,再拟出各系的二次分配方案。第二阶段:2002年1月1日至2004年8月31日执行《广东教育学院校内分配制度实施方案(试行)》(教院党[2002]3号)。第三阶段:2004年9月起执行《广东教育学院院内岗位津贴制度试行方案》(教院党[2004]20号)八、工会、共表团、学生工作新局面1996年以来,学院工会工作、共青团工作、学生工作均开创了新局面。学院工会在履行“四项职能”方面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度,学院团委建立了“一体两翼”的工作格局并创立了自己的“六大工程”,学院学生工作处则在高校扩招、就业形势严峻的新形势下更富创意地开展工作并取得了新的成就。广东教育学院工会成立于1955年,全称为中国教育工会广东教育学院委员会。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随着学院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生源层次和类别的诸多不同,就业形势的严峻,以及学院琶洲校区、南校区等两个分校区的设立,学生工作日趋繁重且难度加大,但学生工作干部紧密团结,迎难而上,很好地完成了学院党委和行政交给的工作任务。积极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完善学生自我教育机制,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思想政治水平。坚持在实践中探索,创建富有特色的、科学有效的学生工作体制。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思路,想方设法提高毕业生就业率,我院近几年毕业生的总体就业率逐年提升。2001年96%,2002年96.05%,2003年97.74%,2004年98.38%,都高于当年全省平均水平。完善学生工作管理制度,开展系列评先创优活动,加强学生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完善助学保障体系、做好奖学助学工作。成立心理咨询与辅导中心,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世纪之交,风云际会,青年学生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他们兴趣不断发展,需求不断增加,从而促进了校园文化的发展和提升。学院党委学生工作部和学院团委坚持从学院实际出发,从青年学生全面发展出发,认真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生力军。我院20余个学生社团各以自身富有特色的活动,从不同侧面丰富了我院的文化内涵。其中,秋实文学社、心理协会、足球协会、吉它协会、绿色家园环保社、网络协会、CAI协会等活跃社团更是带动了学院校园文化蓬勃发展。学生社团中,在开展有益于提高学生思想文化素质的学习和学术活动方面,成绩最显著的是秋实文学社、伊甸园诗社、书法协会、摄影协会和计算机协会。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引导青年学生走进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是共青团、学生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多年来,围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和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等社会实践重点,学院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学生深入基层,使团员青年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社会实践和专业实践,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九、校园建设、后勤服务体制改革和办学条件的大改观10年来,学院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来推动办学条硬件的改善。教学设备的添置稳步增长,多媒体课室逐年增多,实验室建设的力度逐步加大,图书馆藏书量成倍增加,校园改造和校舍兴建更是接连不断,从而使学校面貌日新月异。而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顺利完成,提高了为师生服务、为教学服务的效率,为学院的正常运转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校园网的创建,则使学院各方面工作的现代化、信息化水平迈上了新台阶。10年来,我院在教学设备方面不断加大投入,搞好教学硬件建设,较好地保障了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至2005年6月底,学院拥有固定资产总值18152.92万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3077.6万元,生均4871元。学院信息化建设也有较大的发展,仅校园网经过四期的建设,总投资已达500多万元。学院现有计算机房16间,教学科研用计算机1263台,多媒体课室36间,多媒体设备52台,专业实验室34间,语音室6间。我院图书馆建于1983年,是6层楼高建筑,总建筑面积4580平方米,系级资料室共计4000平方米。至2005年6月,我院图书馆已有图书资料66.4万册,生均105册。经过多年艰苦建设,1996年上半年,学院校舍面积已达94800平方米。1996年9月,田家炳体育中心剪彩。该中心包括标准田径运动场、游泳池、室内排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等运动场所和设施,总面积达5万多平方米。2002年初,我院被评为2000-2001年度广州地区花园式单位,并首次被评为2000-2001年度广州地区绿化优胜单位。2003年12月,23层综合教学大楼在破土动工,2005年10月竣工并投入使用。至2005年6月,学院拥有建筑面积15.2810平方米。2000年4月,我院制定后勤改革方案,颁布《后勤服务实体人员管理暂行办法》等制度,确定了我院后勤改革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与步骤、主要内容、应对措施等,由此展开了我院后勤社会化的进程。我院后勤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在保证后勤为学院教学、科研和师生生活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改革后勤管理体制,转换后勤运行机制,实行事企分开,建立市场驱动、自我发展的符合我院教育教学特点与需要的新型后勤保障体系。校园网于1999年11月份开始筹建,投资约200万元兴建第一期工程。2000年4月10日上午10点正式开通。同时制定并颁布了《广东教育学院校园网管理暂行办法》,加强对校园网的管理和维护。校园网的开通,标志着我院向现代化教育迈出关键一步。无纸办公、网上信息浏览、快速传递信息、远程教学、多媒体教学等都将逐步得到实现。经过一年多的努力,2001年底,校园网第二期工程一一端口入户全部完成。住在院内的教职员工可以方便、快捷地进入校园网,这给教师们的教学、科研带来了极大的便利。2003年,学院投入75万元开始进行校园网第三期工程建设,校园网进入学生宿舍。第五篇改制之路:为了明天更美好(2002-2009)一、学院改制的必要性我院改制为普通本科院校,是广东建设人力资源强省的战略需要。经过30年的改革发展,现在的广东正处于新的历史节点上。在新形势下,我省要继续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必须优先发展教育,打造人力资源强省。这是省委省政府的战略决策,也是中央的要求。为此,《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明确要求广东要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普及化水平。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省高等教育获得了长足发展,但离普及化还有较大差距,与广东作为全国的人口大省与经济大省的地位很不相称,与建设人力资源强省的要求很不适应,与先进的兄弟省市的发展水平相比也有较大差距。2008年,广东每500万人仅有5.9所普通高等学校,在全国排名第26位;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27%,比江苏、浙江2007年的水平分别低10和11个百分点,也低于吉林、湖北、黑龙江等省份;广东每万人口普通本、专科生129人,比全国平均水平少24人,在全国排名第18位。此外,我省现有的普通高校经过连续多年的扩大招生,基本上已经满负荷办学。因此,广东要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中关于广东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广东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015年达到40%、2020年达到50%的目标,在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同时,还必须继续适当扩大高等教育的规模。把我院改制为普通本科院校,是扩大我省普通高等教育规模,适应广东建设人力资源强省、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战略需要。我院改制为普通本科院校,是优化广东高等教育结构的需要。我省现有普通高校125所(含独立学院),总体上区域布局比较合理,但层次结构还需调整优化,突出表现为本科院校比例偏低,影响人才培养的层次提升。2008年我省有普通本科院校54所(含独立学院),占全省普通高校总数的43.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5个百分点。普通本科师范院校平均每校服务人口2000多万,远高于全国普通本科师范院校平均每校的服务人口1405万。目前,我省正在实施师范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将我院改制为普通本科师范院校,同时继续承担原来中小学校长、教师继续教育的任务,使之成为职前职后贯通的具有教师教育特色的普通本科院校,既有助于满足人民群众对普通本科教育的需求,也有利于优化我省高等教育的结构,有利于促进我省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我院改制为普通本科院校,是自身生存和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我院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复办以来,根据我省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在开展本、专科学历教育的同时,大力开展多层次、多类别的中小学校长、教师继续教育。三十年来,共培养普通本、专科生1.45万人,成人本、专科生4.87万人,培训中小学教师15.5万人次,中小学校长2.3万多人次,为我省教师教育改革、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和基础教育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成为广东一块比较优质的教育资源。但是,随着教师教育体系的改革和教师资格制度的建立,我院作为以承担中小学校长、教师继续教育和成人学历提升教育为职能的成人本科院校,现在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普通高校和研究机构可以参与中小学校长、教师继续教育和成人学历提升教育,我院却不能承担普通本科教育。这就导致我院的办学业务范围明显缩小,如该院承担的省级中小学校长、教师继续教育项目份额,由上个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95%下降到目前的40%左右;进入新世纪以来,教师学历提升教育日益减少,另据预测,两三年后,广东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生源也将开始萎缩。中小学校长、教师培训量的减少和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生源的萎缩,严重影响了我院教师队伍的稳定和学科发展,也造成了教育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可见,成人高校体制正日益成为我院办学的体制性障碍,如不改制,我院将难以继续生存,遑论发展。早在1990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就批准我院独立举办普通本科教育,一直到2004年,我院已经连续15年承担着招收普通高考四年制本科生的教育任务。实践证明,我院普通本科教育质量是有保证的,就业率高,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把我院改制为普通本科院校,不仅可以有效解决其生存和发展问题,而且还可以使学历教育与继续教育相互促进,为中小学校长、教师继续教育质量的持续提高奠定体制性基础。二、学院改制为普通本科院校的可行性新世纪以来,我院按照教育部颁布的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标准开展各项工作,目前各项办学条件已经达到了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标准的要求。关于办学规模我院地处广东省省会广州市,有地域优势,普通高考的生源充足。2009年秋全日制在校学生5283人,其中,普高学生3741人,成高学生1542人;还有函授业余教育学生9355人,折合在校学生总人数6218人。关于学科与专业我院曾经开设过普通本科专业16个,分布在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等6个学科门类,形成了以师范教育类专业为主的学科结构。现有高职高专专业28个,分布在10个专业大类,包括农林牧渔、生化与药品、土建、电子信息、财经、旅游、公共事业、文化教育、艺术设计传媒、法律等。现有成人本科专业13个,分布在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和管理学等7个学科门类。我院在教育学、汉语言文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体育教育、美术学、思想政治教育等专业有比较强的优势;师范教育类专业基本涵盖了中小学开设的科目;在中小学校长与教师培训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和良好的声誉。关于师资队伍我院的教师队伍结构合理、素质良好。现有专任教师338人,另有外聘教师73人。生师比16.6:1。专任教师中,教授38人、研究员2人、副教授及相应职称者122人,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7.9%;博士28人、硕士145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1.18%。目前教师中在读的博士研究生29人,在读的硕士研究生6人。各门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必修课、专业必修课都配备了高级职称教师,达到教育部有关的要求。关于教学和科研我院一直重视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具有良好的社会声誉。成人脱产“专升本”项目一直是我院的“拳头产品”普通本科教育培养了15届共6754名本科毕业生;毕业生综合素质较好,近五年我院普高毕业生的当年就业率分别是:2004年98.38%,2005年99.13%,2006年99.22%,2007年98.37%,2008年97.79%,高于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同期就业率的平均水平。我院一直把科研作为重要工作来抓,通过改善科研条件,健全科研制度,培植科研队伍,克服成人高校在科研体制中的不利因素,不断提高科研实力和学术水平。2004年以来,校外的主要立项课题62项,其中省部级课题26项;公开发表的科研成果1845项,其中专著、教材88部,被SCI收录的论文58篇,在权威刊物和核心刊物发表的论文超过350篇。美术创作在广东艺坛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目前,我院拥有一批科研能力较强、在某一学术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成果丰富的专家学者。《广东教育学院学报》的办刊质量在同类、同规模高校中居于领先地位。有数据显示,近年来《广东教育学院学报》的影响因子在全国教育学院系列的学报中名列前茅,2003年以来连续两次获得“全国优秀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和“全国教育院校十佳学报”称号。关于基础设施我院的校园占地面积535.78亩,分为两个校区:位于广州市海珠区新港中路351号的海珠校区占地181亩;位于广州市花都区新华街天马河畔的花都校区占地354.78亩。我院有校舍建筑面积213100多平方米。其中,海珠校区有校舍建筑面积12.83万平方米,建有标准的田径运动场、游泳池,室内排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等,是一个比较完善的校区。花都校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批准的建筑面积是300301平方米(见穗规批[2008]436号),目前已经在建的第一期工程有84800多平方米,包括图书馆、教学楼、实验楼、师生食堂、学生宿舍等项目,计划于2010年6月交付使用。我院现有仪器设备固定资产4903.17万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4187.86万元,按照折合在校生人数6218人计算,生均6733元。教学科研使用的计算机1731台,多媒体课室55间,专业实验室37间,语音室5间,基本满足教学科研的需要。近五年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经费的投入情况分别是:2005年979万元,2006年299万元,2007年438万元,2008年388万元,2009年预算投入200万元。我院海珠校区的图书馆现有纸质图书72.26万册,按照折合在校生6218人计算,生均116册。有中外文报刊1000余种,开通“中国知网”,拥有8种数字库资源,电子图书约10万种,1999年开设了电子阅览室,网络系统服务比较完备。近五年购买图书资料的经费投入情况分别是:2005年55万元,2006年254万元,2007年165万元,2008年129万元,2009年81万元。我院长期重视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目前拥有相对固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69个,其中,广州市48个、外地21个。此外,还有我院建立的广东省中小学校长实践锻炼基地71个。这些基地为学生专业技能的实践和提高提供了宽广的平台。三、学院改制的进程2000年3月,刘劲予院长在工作报告中就指出:“高校合并成风,扩招大势所趋,就业双向选择,地方高校升格,中小学教师来源多样化与培养多样化,以上形势迫使我们不能只坚守原来的阵地,不进则退,拓宽办学渠道成为当务之急。”2002年,学院改制的问题被摆上了学院领导的重要议事日程。2002年8月28-29日,学院举办中层干部读书班,对学院的办学定位和改革发展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在学院改制问题上形成了初步共识。2002年11月11日,学院行政会议决定,成立学院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以课题研究的形式就学院的发展战略问题开展专题研究工作。2002年11月20日,学院召开老干部座谈会,院党委书记潘炬和院长刘劲予分别向老干部介绍了全国省级教育学院改革动向和我院对自身改革发展的思考,并征求了各位老干部的意见。2002年11月22日,学院党委潘炬书记向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传达了教育厅高校工作会议的精神,要求发展战略研究小组根据广东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和我院的现况,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起草关于学院改革发展基本认识的汇报材料。一周后,学院召开党委会议,对起草完毕的汇报材料一一《唯改制方能实现跨越式发展》进行研究讨论。12月5日,学院将经过认真修改后的汇报材料一一《唯改制方能实现跨越式发展》正式报送省教育厅,向主管部门正式而直接地表达了学院要求改制的意愿。2002年12月下旬,李龙图副院长专程就学院改制的设想向省教育厅领导汇报并听取有关指示。12月31日下午,学院领导主持召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会议,李龙图副院长通报了向省教育厅张泰岭副厅长汇报的情况以及省厅领导准备来学院检查工作的事项。2003年1月2日上午,省教育厅副厅长张泰岭、教育厅规划处处长曾婉文、副处长刘玉兰一行三人到我院检查指导工作。张副厅长充分肯定了我院的办学成绩,并对我院的“改制”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性意见。1月3日下午,学院召开中层干部会议,通报教育厅领导来我院视察的情况和改制工作的进展,并对下一步改制工作作了具体安排。2003年1月7日,广东教育学院《关于我院改制为普通本科院校的请示》(粤教院[2002]49号),正式报送省教育厅。8日,李鸿忠副省长和省厅领导赴教育部汇报工作时,将我院改制列入了我省高教发展规划,得到教育部的肯定。根据这一情况,四天后(1月12日),刘劲予院长、李龙图副院长、教务处肖建彬处长、院办赵丹凌副主任一行四人赴京向教育部汇报学院改制工作,力争获得更多的指导和支持。1月17日下午,赴京小组回校后,学院立即召开党委会议,根据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的意见,对学院“改制”后的办学定位和发展规划进行研究。会议决定:1、“改制”后的办学定位是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2、根据“改制”后的办学要求,在广州附近寻找合适地块,征地1000—1500亩建设新校区。3、立即起草改制为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的发展规划。2月20日,广东教育学院《关于我院改制为普通本科院校和筹建“广东文理学院”的请示》(粤教院[2003]3号)正式报送省教育厅。2月24日下午,学院召开新学期全体教职工大会,刘劲予院长重点通报了学院“改制”工作的基本思路,并希望全院上下统一思想,同心同德,顺利实现学院的“改制”目标,为学院在新世纪的大发展奠定基础。3月7日至8日,学院第五届教代会及第八届工代会第二次会议召开,刘劲予院长作了《团结奋进,开拓创新,实现学院跨越式发展》的工作报告,报告中指出:“我院今后相当一段时期的工作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发展为主题,以改制为突破口,以培养适应广东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为目标,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十六大精神的基础上,抓住广东教育改革的第二个春天来临的机遇,把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与学院的未来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一心一意求改制,群策群力搞建设,努力开创学院工作的新局面。”由此,“改制”已成为学院全体教职员工同心所系、共力所谋的中心工作。2003年3月10日,学院领导向省教育厅汇报了学院“改制”工作的进展,得到省厅的肯定,厅领导要求我院加大力度,加快步伐,争取在2003年完成改制工作。次日下午,学院召开党委扩大会议,根据省教育厅的指示精神,研究部署了学院改制的申报工作。12日下午,学院召开中层干部会议,传达了省教育厅的指示精神,对改制申报的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全面而详细地部署。17日下午,学院再次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会上,刘劲予院长通报了省教育厅的指示精神和党委扩大会议、中层干部会议的情况,强烈呼吁全体教职员工齐心协力,为学院顺利改制而努力奋斗。3月27日上午,省教育厅规划处的郑荣周、刘建伟两位同志来校指导我院申报材料的撰写工作,申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