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学年高考生物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鸡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鸡的芦花羽对非芦花羽为完全显性,控制该相对性状的基因(A/a)位于Z染色体上,其中存在胚胎纯合致死现象。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雌鸡只存在一种基因型和一种表现型B.雄鸡存在两种基因型时对应两种表现型C.非芦花雌鸡与芦花雄鸡杂交,子代中雄∶雌=2∶1D.若亲本杂交后子代雄∶雌为1∶1,则亲本雄鸡为纯合子2.研究发现花青素能抑制动物黑色素瘤细胞的DNA复制,从而抑制其增殖:还能提高细胞膜上E-钙黏蛋白的含量,同时降低N钙黏蛋白的含量,从而抑制其转移。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A.经花青素处理的黑色素瘤细胞会被阻断在分裂间期B.花青素可能促进了E-钙黏蛋白基因的表达C.N-钙黏蛋白含量减少会导致黑色素瘤细胞间黏着性降低D.食用花青素含量高的果蔬可辅助治疗黑色素瘤3.下列关于细胞增殖、分化等生命进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有丝分裂可保证遗传信息在亲子代细胞中的一致性B.有丝分裂过程主要通过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可遗传的变异C.减数分裂过程会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和姐妹染色单体分离D.神经干细胞与其分化产生的神经胶质细胞mRNA存在差异4.分泌蛋白S在人胚胎发育过程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由基因Shh控制合成。固醇类复合物是该基因转录所必需的。翻译后的产物,只有在切除羧基端的一部分氨基酸后才有活性。下列叙述合理的是()A.基因Shh表达时,RNA聚合酶与mRNA上的起始密码子结合B.切除羧基端一部分氨基酸,可能发生在内质网或高尔基体C.患者体内缺乏分泌蛋白S是由于遗传信息改变导致的D.固醇类复合物是通过控制RNA聚合酶的活性来影响分泌蛋白S的合成5.2019年12月30日,“基因编辑婴儿”案在深圳市-一审公开宣判。被告人由于对人类胚胎CCR5基因进行定点“编辑”(如改变基因中的部分碱基对),将编辑后的胚胎植入母体诞下一对可免疫艾滋病的双胞胎女婴而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CCR5基因的表达产物:CCR5蛋白是HIV病毒进入人体T细胞的主要受体之一。下列有关表述,错误的是()A.人体T细胞中有CCR5基因,成熟红细胞中不含CCR5基因B.对CCR5基因进行“编辑”用到的限制酶可通过基因表达获得C.编辑胚胎发育过程中,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都在DNA上D.一条染色体上的CCR5基因被编辑后,该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无法与其同源染色体进行联会6.树线是指直立树木分布的海拔上限,如图1所示。生态学者研究了全球变暖环境下树线之上植被厚度对树线上升幅度的影响,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学者可以采用样方法调查不同样地内的植被类型,从而确定树线的上升幅度B.树线之上和之下的主要植被分别为草甸和森林,影响植被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阳光C.树线上升过程中,群落发生了次生演替,演替过程中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增加D.该研究表明,在全球变暖环境下,树线上升幅度大小与树线之上植被厚度呈负相关7.图中是以每个营养级生物的数量多少而绘制的金字塔,其中1、2、3分别代表第一、二、三个营养级的生物,下面哪条食物链与该金字塔相符()①草②树③昆虫④兔⑤鸟⑥狼A.②→③→⑤ B.①→④→⑥C.①→③→⑥ D.③→④→⑥8.(10分)下列关于信息传递的描述,正确的是()选项信息类型来源作用对象举例A植物激素特定的器官靶细胞生长素B淋巴因子T细胞B细胞溶菌酶C物理信息某生物同种生物蜜蜂圆圈舞D神经递质神经元神经元、肌细胞等肾上腺素A.A B.B C.C D.D二、非选择题9.(10分)下图是以鲜苹果汁为原料利用发酵瓶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过程简图,请分析并回答:(1)过程甲中使用的微生物是__________。在鲜苹果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大约_____的空间。经过10~12天后,在酸性条件下用重铬酸钾检测样液,如果颜色变为___________色,说明产生了酒精。(2)过程乙中使用的微生物是__________,可以从食醋中分离纯化获得,步骤如下:第一步:配制________(固体/液体)培养基。第二步:对培养基进行高压蒸汽灭菌。第三步:接种。微生物常用的接种方法有稀释涂布平板法和___________________。第四步:培养。温度控制在____________摄氏度范围内。第五步:挑选符合要求的__________。(3)在________的条件下,如果缺少糖源,乙中的微生物将甲过程的产物变为________,再将其变为醋酸。10.(14分)科学家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了OsPHDI(水稻内原本也存在该基因>过量表达的水稻植株,以提高水稻的抗逆性(如抗干旱、抗高盐)。回答下列问题:(l)为了验证OsPHDI基因的表达是否受逆境诱导,实验组需要给两叶期水稻设置_______条件,实验结果显示_______,说明OsPHDI基因的表达受逆境诱导。(2)为了培育OsPHDI基因过量表达植株进行如下操作:①利用PCR技术扩增获得大量OsPHDI基因,该操作的前提是_______。②将OsPHDI基因与含有GFP(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载体结合,此处GFP的作用是_______。③常用_______法将表达载体导入水稻细胞;若受体细胞中出现绿色荧光,能否说明OsPHDI基因已成功导入受体细胞,并说出理由______________。④最后利用_______技术培育出完整的抗逆性植株,该技术利用的生物学原理是______________11.(14分)某稻田生态系统中,放养的雏鸭可吃掉稻田里的杂草和害虫,同时雏鸭不间断活动产生的中耕浑水效果可以刺激水稻生长。稻秆可以培育蘑菇,生产沼气,鸭粪、沼渣等可以肥田。回答下列问题:(1)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______。鸭与害虫、杂草的关系是______。(2)如图表示同一块稻田用不同防治手段处理后,有害生物密度与防治成本或作物价值的关系。图中曲线______(填“Ⅰ”或“Ⅱ”)表示作物价值。若将有害生物密度分别控制在n、4n、7n三点,则在______点时收益最大。(3)农业生产上将蘑菇房与蔬菜大棚相通可提高蔬菜产量,原因是______。(4)从生态系统主要功能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科学规划和设计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是______。12.某哺乳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Ee,下图1~4是其体内某一个细胞增殖过程中的部分分裂图像,图5、图6为描述该动物体内细胞增殖过程中相关数量变化的柱形图,图7为该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曲线。请回答相关问题:(假设该动物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1)图1~4细胞分裂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图1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_,由图1和图4所标注基因可推知,在该细胞增殖过程中发生的变异类型是____________。(2)若图5中的b代表核DNA含量,则c最可能代表____________含量。图1~4中,与图5表示数量变化相符的是____________。(3)该动物体内的细胞在增殖过程中,当发生着丝点分裂后,细胞将处于图6中的____________组。(4)图7中CD段,细胞内含有____________个染色体组。图1~4中,与图7中HI段相对应的是____________。
2023学年模拟测试卷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B【答案解析】
鸡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性染色体组成为ZZ的为雄性,性染色体组成为ZW的为雌性。鸡的芦花羽对非芦花羽为完全显性,其中存在胚胎纯合致死现象,可能为显性纯合致死,也可能为隐性纯合致死。【题目详解】A、雌鸡的基因型为ZAW或ZaW,无论是显性纯合致死还是隐性纯合致死,雌鸡都只存在一种基因型和一种表现型,A正确;B、雄鸡的基因型为ZAZA、ZAZa、ZaZa,若为隐性纯合致死时,存在两种基因型,但只有一种表现型,B错误;C、群体中存在非芦花雌鸡时,说明纯合致死的为显性纯合子,则芦花雄鸡的基因型为ZAZa,非芦花雌鸡(ZaW)与芦花雄鸡(ZAZa)杂交,子代中ZAZa∶ZaZa∶ZAW(致死)∶ZaW=1∶1∶1∶1,所以雄∶雌=2∶1,C正确;D、无论是显性纯合子致死还是隐性纯合子致死,只要亲本雄性为杂合子,子代中必然有一种基因型的雌性会死亡,使子代雄∶雌=2∶1,所以若子代雄∶雌为1∶1,则亲本雄鸡应为纯合子,D正确。故选B。2、C【答案解析】
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癌细胞的主要特征:无限增殖;细胞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减少,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细胞易扩散转移。【题目详解】A、根据题意可知,花青素能抑制DNA复制,因此可推测,经花青素处理的黑色素瘤细胞会被阻断在分裂间期,A正确;B、题意显示,花青素能提高细胞膜上E-钙黏蛋白的含量,据此推测花青素可能促进了E-钙黏蛋白基因的表达,B正确;C、题意显示N-钙黏蛋白含量减少会抑制黑色素瘤细胞的转移,据此可推测N钙黏蛋白减少会导致黑色素瘤细胞间黏着性提高,C错误;D、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花青素可辅助治疗黑色素瘤,因此可食用花青素含量高的果蔬来实现该目标,D正确。故选C。3、B【答案解析】
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因此不同细胞中的mRNA、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题目详解】A、有丝分裂可保证遗传信息在亲子代细胞中的一致性,A正确;B、基因重组发生在有性生殖的生物产生配子的过程中,配子是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B错误;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会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会发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C正确;D、神经干细胞与其分化产生的神经胶质细胞mRNA存在差异,因为细胞内有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正确。故选B。4、B【答案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紧扣题干信息“分泌蛋白S在人胚胎发育过程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由Shh基因控制合成,固醇类复合物是该基因转录所必需的”、“分泌蛋白S合成后并没有生物活性,只有在切除羧基端的一部分氨基酸后才有活性”答题。【题目详解】A、RNA聚合酶是转录时所需要的,应与基因Shh的启动子相结合,A错误;B、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对分泌蛋白都具有加工作用,B正确;C、缺乏分泌蛋白,可能是基因突变,也可能是蛋白质翻译后的加工、分泌等出问题,C错误;D、题干信息无法确定固醇类复合物是如何影响转录的,D错误。故选D。5、D【答案解析】
1、HIV是一种逆转录病毒,其遗传物质是DNA,其侵染T细胞时,需要先以RNA为模板合成DNA,DNA再整合到人体的染色体中。2、基因编辑技术是一种精准改变目标DNA序列的技术,其原理是使基因发生定向突变。3、(1)基因的表达即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包括两个阶段:基因是通过控制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控制蛋白质合成的。整个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主要阶段。(2)转录:转录是指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3)翻译:翻译是指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排列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题目详解】A、人体T细胞中有CCR5基因,而且表达出CCR5蛋白,成熟红细胞中不含细胞核,不含CCR5基因,A正确;B、对CCR5基因进行“编辑”改变目标DNA序列的技术,用到的限制酶和DNA连接酶,限制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需要通过基因表达获得,B正确;C、DNA复制需要DNA聚合酶,转录需要RNA聚合酶,而两者的模板都是DNA,说明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都在DNA上,C正确;D、一条染色体上的CCR5基因被编辑改变基因中的部分碱基对,形成等位基因,并没有改变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该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与其同源染色体依然能进行联会,D错误。故选D。6、B【答案解析】
根据图示,该图表示的是植被垂直地带性分布,在纬度相同条件下,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温度下降,而不同的生物其适合生存的温度也范围不同,因此不同的高度分布不同的生物。【题目详解】A、调查不同样地内的植被类型可采用样方法,A正确;B、树线之上和之下的主要植被分别为草甸和森林,影响植被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温度,B错误;C、树线上升过程中群落发生了次生演替,导致群落的垂直结构变化明显,有利于充分利用太阳能,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增加,C正确;D、据图2可知,树线之上植被厚度越大,树线上升幅度越小,二者之间呈负相关,D正确。故选B。【答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对群落物种丰富度调查方法、群落结构、种间关系和能量流动的理解,意在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点概念的掌握和原理的应用。7、A【答案解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为以每个营养级生物的数量多少而绘制的金字塔,其中a、b、c分别代表第一、二、三营养级的生物,即第二营养级生物数量最多,其次是第三营养级,而生产者数量最少。【题目详解】A、在②→③→⑤这条食物链中,昆虫的数量最多,其次是鸟,最后是树,与题图相符,A正确;B、在①→④→⑥这条食物链中,草的数量多于兔,与题图不符合,B错误;C、在①→③→⑥这条食物链中,草的数量多于昆虫,与题图不符合,C错误;D、在③→④→⑥中起点是昆虫,昆虫属于第二营养级,不符合食物链的写法,食物链必须从第一营养级开始,且位于第一营养级的生物必须是生产者,D错误。故选A。8、D【答案解析】
1、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脾脏、胸腺、骨髓、扁桃体等;免疫细胞:吞噬细胞、淋巴细胞(T、B);免疫活性物质:抗体、细胞因子和补体。2、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1)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如蜘蛛网的振动频率。(2)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中,产生了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如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动物的性外激素等。(3)行为信息:动物的特殊行为,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也能够传递某种信息,如孔雀开屏。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其具体的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题目详解】A、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没有特定的器官,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A错误;B、溶菌酶不是淋巴因子,B错误;C、蜜蜂的圆圈舞属于行为信息,C错误;D、肾上腺素也可作为一种神经递质,由神经元细胞产生,可作用于神经元和肌细胞等,D正确。故选D。二、非选择题9、酵母菌1/3灰绿醋酸(杆)菌固体平板划线法30-35菌落氧气充足(有氧)乙醛【答案解析】
1.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生物,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温度是酵母菌生长和发酵的重要条件,20℃左右,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在葡萄酒自然发酵过程当中,其主要作用的是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酵母菌。2.醋酸菌是一种好氧细菌,只有当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醋酸菌对氧气的含量特别敏感,当进行深层发酵时,即使只是短时间中断通入氧气,也会引起醋酸菌死亡。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
C。3.菌落:是指由单个微生物细胞或一堆同种细胞在适宜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形成以母细胞为中心的一团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构造等特征的子细胞集团。【题目详解】(1)甲过程为酒精发酵,参与该过程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发酵瓶中要留有大约1/3的空间,以满足酵母菌初始有氧呼吸所需。经过10~12天,可根据在酸性条件下酒精与重铬酸钾发生化学反应变为灰绿色的特性检测酒精的存在。(2)乙过程为醋酸发酵,参与该过程的微生物是醋酸(杆)菌,该菌可以从食醋中分离纯化获得,分离纯化该菌需要制备固体培养基,灭菌后进行接种,接种微生物常用的方法有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接种后需要将醋酸菌放在氧气充足、温度为30-35摄氏度范围内进行培养,因为醋酸菌适宜在该条件下生长,待长出菌落后,从中挑选符合要求的菌落作为发酵菌种。(3)由分析可知,在氧气充足(有氧)的条件下,缺少糖源时醋酸菌能将酒精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答案点睛】熟知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的原理和流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掌握微生物实验室培养的有关操作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10、干旱,高盐(逆境)实验组(逆境)植株OsPHDl基因的表达量高于对照(适宜条件)组(需要一段已知OsPHDl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以便)合成引物作为标记基因(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人受体细胞)农杆菌转化不能,有可能导入了不含OsPHDl基因的GFP载体植物组织培养植物体细胞具有全能性【答案解析】
1、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
(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2、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适用于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已知的情况)
①概念:PCR全称为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的核酸合成技术。
②原理:DNA复制
③条件:模板DNA、四种脱氧核苷酸、一对引物、热稳定DNA聚合酶(Taq酶)。【题目详解】(l)通过个体水平上验证OsPHDI基因的表达是否受逆境诱导,实验组需要给两叶期水稻设置干旱,高盐(逆境)条件,如果实验组(逆境)植株OsPHDl基因的表达量高于对照(适宜条件)组,说明OsPHDI基因的表达受逆境诱导。(2)①利用PCR技术扩增获得大量目的基因,需要加入相应的引物,故利用PCR技术扩增获得大量OsPHDI基因,该操作的前提是合成引物。②GFP(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作用是作为标记基因,便于后期的筛选。③表达载体导入植物细胞,常用农杆菌转化法;若受体细胞中出现绿色荧光,不能说明OsPHDI基因已成功导入受体细胞,因为有可能导入了不含OsPHDl基因的GFP载体。④植物组织培养的生物学原理是植物体细胞具有全能性。故可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出完整的抗逆性植株。【答案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只要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明确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其核心步骤,注意从题干中获取有效信息。11、水稻、杂草捕食Ⅱ4n蘑菇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以供蔬菜进行光合作用,使其光合作用增强。实现生态系统内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的循环再生,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减少环境污染。(或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提高能量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答案解析】
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其中主要成分是生产者;生态农业的意义是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从而大大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题目详解】(1)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水稻、杂草。鸭捕食害虫、杂草,故鸭与害虫、杂草的关系是捕食。(2)经控制后的生物密度越小,防治成本越高,作物价值越大;反之,经控制后的生物密度越大,防治成本越小,作物价值越小,作物的价值与防治的成本差值为收益,因此曲线Ⅰ表示防治成本,曲线Ⅱ表示作物价值。种群密度为4n时,作物价值与防治成本的差值最大,收益最大。(3)蘑菇属于异养生物,蔬菜为自养生物,蘑菇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以供蔬菜进行光合作用,使其光合作用增强,所以农业生产上将蘑菇房与蔬菜大棚相通可提高蔬菜产量。(4)科学规划和设计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是实现生态系统内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的循环再生,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减少环境污染。【答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害虫的防治和生态农业的优点,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和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设计制作的专业试题及答案
- Dealroom:2024年第四季度美国科技投资报告
- 2024年食品质检员的应变能力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小学测试趋势试题及答案
- 公务员省考与汽车维修工实务的交叉点试题及答案
- 药物研发趋势分析试题及答案
- 专业美容师考试复习指南与试题答案
- 启蒙教育的小学一年级语文考试试题及答案
- 语文学习新视角六年级试题及答案
- 食品成分检验员试题及答案
- 幼儿园膳食委员会幼儿膳食管理的民主监督机制动态PPT
- 第八章-临床常见功能障碍的传统康复治疗课件
- NY∕T 3349-2021 畜禽屠宰加工人员岗位技能要求
- 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1绪论课件
- 股骨干骨折的护理查房课件
- 青少年税法知识竞赛参考题库(含解析)
- 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v Index,NDI
- 关注素养 知行合一 优化学校课程建设-“快乐五会”之“学会环保”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
- 工程利益相关方的博弈 工程伦理学课件
- 如何落实“三管三必须”完整ppt
- 工程结算表单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