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史第一单元第三节_第1页
美术史第一单元第三节_第2页
美术史第一单元第三节_第3页
美术史第一单元第三节_第4页
美术史第一单元第三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夏商时期的美术全球早期文明—“大河文明”的分布商夏周一王国的都城与建筑1二里头城址二里头遗址平面图东西长108米,南北宽101米,残高0.8米一号宮殿基址复原2商代的城址

(1)偃师商城(2)殷墟小屯宫殿宗庙区洹北商城二

青铜器与玉器九鼎的传说《左传·宣公三年》:

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洛,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对曰:“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之知神、奸。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螭魅魍魉,莫能逢之。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休。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德之休明,虽小,重也。其奸回昏乱,虽大,轻也。天祚明德,有所底止。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爵盉銅鈴钺柄形器绿松石工艺

M3

綠松石龍和銅鈴安阳后冈91M3出土玉柄形器三联甗方彝鸮尊高45.9厘米淩家灘玉器司母辛觥关于青铜器的分期研究郭沫若1934年增订《两周金文辞大系》提出的分期(1945年以后加以修订):滥觞期(约当商代前期)鼎盛期(晚商至周初昭穆之世)颓败期(恭懿之后至春秋中叶)中兴期(春秋中叶至战国末年)关于青铜器纹样的研究饕餮纹(兽面纹)《吕氏春秋·先识览》:“周鼎铸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兽面纹罗樾(MarxLoehr)张光直(K.C.Chang)《左传·宣公三年(-606)》:“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枚,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魑魅魍魉,莫能逢之。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休。”虎食人卣卣罍3841三

宗教权力与文字第四节两周时期的美术一、西周的城市、建筑、青铜器与玉器1城市、宫殿与宗庙后稷姬姓豳(公刘)——岐山(岐邑,周原古公亶父)——丰镐(宗周)丰(文王)镐(武王)洛邑(东都,成周)丰镐(宗周)、洛邑(成周)和岐邑(周原),均未发现城墙、城壕之类的遗迹。《诗经·周颂·緜》:乃召司空---请来工程技术人员

乃召司徒---请来负责筑墙人员

俾立室家---以便建造住房

其绳则直

---其绳子才可拉直

缩版以载

---捆束筑墙版得以竖立

宗庙翼翼---宗庙得以整齐修造《礼记》:“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厩库为次,居室为后。”“凡家造,祭器为先,牺赋为次,养器为后。”岐山凤雏甲组大型建筑周公庙2青铜器与礼制利簋,又名“武王征商簋”、“周代天灭簋”或“檀公簋”,西周早期青铜器,1976年出土于陕西临潼县零口镇,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通高28厘米,口径22厘米,重7.95千克。武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又(又)商。辛未王才(在)阑师,赐又(右)史利金,用作旜公宝尊彝毛公鼎

毛公鼎

1814年前后在岐山县出土。西周晚期宣王时器,内壁铸有497个字利方彝

1955年3月陕西郿县东李村出土用鼎制度天子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或一鼎。东周:天子、诸侯用九鼎,卿用七鼎,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或一鼎。

窃曲纹《吕氏春秋》:“周鼎有窃曲,状甚长,上下皆曲。”环带纹(鳞纹)3诸侯国美术的地域特征组玉佩璜二东周时期美术的转变(公元前771年—前221年)1诸侯国的城市与建筑齐临淄城、赵邯郸城、郑韩故城、燕下都城、楚纪南城

临淄齐故城

刘向《新序·刺奢》记战国时期许绾谏魏王起中天台的故事:

臣闻天与地相去万五千里,今王因而半之,当起七千五百里之台,高既如是,其趾须方八千里,尽王之地,不足以为台趾。古者尧舜建诸侯,地方五千里,王必起此台,先以兵伐诸侯,尽有其地犹不足,又伐四夷,得方八千里乃足以为台趾。材木之积,人徒之众,仓廪之储,数以万亿度。八千里以外,当尽农亩之地,足以奉给王之台者。台具以备,乃可作。7齐国都城临淄小城内桓公台东西70米、南北86米、高14米;邯郸赵王城宫城中的龙台东西264米、南北296米、高16.3米;易县燕下都舞阳台主体建筑东西140米、南北110米、高11米;秦咸阳宫1号宫殿的高台东西60米、南北45米、高6米。战国齐树木纹半瓦当2新艺术形式的兴起河南新郑出土莲鹤方壶战国时期河北平山三汲战国中山王墓兆域图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燕王征巧术人。卫人请以棘刺之端为母猴。燕王说之,养之以五乘之奉。王曰:“吾试观客为棘刺之母猴。”客曰:

“人主欲观之,必半岁不入宫,不饮酒食肉。雨霁日出,视之晏阴之间,而棘刺之母猴乃可见也。”燕王因养卫人,不能观其母猴。郑有台下之冶者,谓燕王曰:“臣为削者也。诸微物必以削削之,而所削必大于削。今棘刺之端不容削锋,难以治棘刺之端。王试观客之削,能与不能可知也。”王曰:“善。”谓卫人曰:“客为棘削之?”曰:“以削。”王曰:“吾欲观见之。”客曰:“臣请之舍取之。”因逃。曾侯乙墓东室北室中室西室外棺内棺刘敦愿:《〈考工记·梓人为筍虡〉篇今译及所见雕塑装饰艺术理论》,《美术研究》1985年2期

鑑缶尊盘·尊《楚辞·天问》问天——问地——问人类开始——问舜事——问夏事——问商事——问西周事——问春秋事——杂问四事——结语52楚帛书1942年长沙子弹库楚墓出土又称楚缯书,内容共分三部分分:天象、灾变、四时运转和月令禁忌,不仅载录了楚地流传的神话传说和风俗,而且还包含阴阳五行、天人感应等方面的思想。在文字四周绘12个神像,四角有用青红白黑四色描绘的树木。·长38.76cm,宽47cm帛画湖南长沙陳家大山楚墓出土帛画长沙子彈庫楚墓出土51湖北荆门包山2号墓漆奁山西长子县马山1号晋墓春秋《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礼记·檀弓下》:“孔子谓:‘为明器者,知丧道矣,备物而不可用也。哀哉!死者而用生者之器也,不殆于用殉乎哉?其曰明器,神明之也。涂车刍灵,自古有之,明器之道也。’”

山东章丘女郎山战国墓(齐墓)出土陶俑陕西咸阳塔尔坡战国墓(秦墓)出土陶俑陶马湖北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出土彩绘木俑55楚墓镇墓兽《汉书·地理志》:“楚人信巫鬼,重淫祀。”三商周时期周边地区的文化与美术夏家店下层文化最初发现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夏家店遗址下层而。主要分布在燕山山地和辽西及内蒙古东南部地区。公元前2000~前1500年。彩绘陶鬲通高24.4厘米內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大甸子612号墓出土江西新淦大洋洲商墓出土通高35.7厘米,相传出土于湖南省安化、宁乡交界处,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材镇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高58.3厘米成都金沙北方草原鄂尔多斯样式云南晋宁石寨山古墓。战国至汉代滇王及其家族臣仆的墓地。参考书目:[美]张光直著,郭净译,陈星灿校:《美术、神话与祭祀》,辽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