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诗歌备考: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命题规律探析_第1页
高考语文诗歌备考: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命题规律探析_第2页
高考语文诗歌备考: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命题规律探析_第3页
高考语文诗歌备考: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命题规律探析_第4页
高考语文诗歌备考: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命题规律探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语文诗歌备考: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命题规律探析历年来,高考语文试题中的古代诗歌鉴赏得分率最低,故许多同学对此望而生畏,甚至放弃了对古代诗歌鉴赏的复习备考。其实,只要我们明确命题规律,加强模拟演练,古代诗歌鉴赏还是可以得高分的,下面我们从这两个方面,以近3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为例进行分析。一、命题规律探析(一)文本及题型特点由上表可见,近3年的高考诗歌鉴赏题在选材及题型方面有如下特点:1.选材全为唐宋诗歌,阅读难度整体不大。11道诗歌鉴赏题,唐诗6首,宋诗5首,其作者均为唐宋时的名家,相对而言,只有宋代韩驹的知名度稍逊一些。其中近体诗7首,古体诗4首,除了《精卫词》为10句,其它每首均为8句,诗歌字数较少,阅读量不大。题材涉及面广,涉及到山水田园、酬和送别、咏物哲理等等,看不出固定趋向。所选诗歌语言基本上都浅显易懂,阅读障碍不多,便于考生理解分析。这启示我们,2021年古代诗歌鉴赏备考,我们应把重心放在唐宋时期一些名家的近体诗或古体诗方面,借助一些唐诗、宋诗的鉴赏辞典,全方位对此进行阅读理解和模拟命题训练。2.题型固定,分值不变。11道诗歌鉴赏题均设两个小题,一道单选题,3分,一道主观题,6分,共9分。考点涉及意象形象、思想内容、情感态度、表达技巧、抒情方式、语言,等等。考点分布每年每道题没有刻意为之,看不出纵向全面覆盖且不重复的规律,应是依据选定的诗歌,据其特点,合理地进行考点分布,没有顾及近些年涉及到了什么考点。这启示我们,2021年古代诗歌鉴赏备考,训练的题型仍是一道单选题和一道主观题,分值共9分,我们应从思想内容、诗歌形象、表达技巧、语言等方面,抓住每首诗歌本身的特点,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进行理解赏析,日积月累,从而提升对古代诗歌审美鉴赏能力。(二)题目设计特点1.客观题选项陷阱类型(1)推断绝对型命题者在设计理解赏析错误选项时,往往依据诗歌的思想内容,先进行正确的信息整合,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推理判断,得出一个错误的结论。如2020年全国Ⅰ卷第14题:A.作者写作此诗之时,皮日休正患病居家,闭门谢客,与外界不通音讯。该选项是依据诗歌题目“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设计的,“皮日休正患病居家”对应了题目中的“袭美抱疾”,“闭门谢客”对应了“杜门”,这些理解表述是正确的。但“与外界不通音讯”这个推断结论存在问题。若不看诗歌的题目与诗句,只看选项,由“患病居家”“闭门谢客”是可以推断出“与外界不通音讯”这一结论。可是题目中有“奉和”“见寄”“次韵”,可知皮日休尽管“患病居家”“闭门谢客”,但他写了诗歌给作者,作者依据皮诗之韵,回赠了一首诗给他。可见作者与皮日休尽管未见面,但是有音讯往来的,“与外界不通音讯”这个推断太绝对了,与诗歌内容不符,是错误的。(2)无中生有型命题者在设计理解赏析错误选项时,先上依据诗歌内容,在进行正确转述或理解分析的同时,添加一些表面看来是合理的,但与诗歌内容没有关联的一些信息或判断。如2020年全国Ⅱ卷第14题:B.历代高人贤士一世奔忙,建功立业,但无法避免身后湮没无闻的可能。该选项是对诗歌《读史·王安石》首联“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终欲付何人”的理解赏析。选项中“历代高人贤士一世奔忙,建功立业”是对第一句的正确转述。但“但无法避免身后湮没无闻的可能”在诗歌中找不到任何依据,因为诗歌第二句“行藏终欲付何人”意思是,历代高人贤士死后,他们的行藏最终会托付给什么人呢?联系下文,意味着高人贤士死后,因各种原因,会遭受后世错误的评价。可见选项中的“但无法避免身后湮没无闻的可能”属于无中生有,是错误的。(3)因果有误型命题者在设计理解赏析错误选项时,从诗歌内容的因果关系角度切入,故意设置因果关系颠倒、因果关系不成立、因果关系与诗歌思想内容不符等陷阱,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判断能力。如2020年全国Ⅲ卷第14题:B.诗人虽然喜爱苦笋,但毕竟吃起来口感苦涩,所以吩咐不要过多取食。该选项是对诗歌《苦笋·陆游》中颈联“我见魏征殊媚妩,约束儿童勿多取”的理解赏析。选项中“所以吩咐不要过多取食”的原因是苦笋口感苦涩,依据全诗内容来看,这个因果关系不成立。“约束儿童勿多取”,联系上下文,应理解为:苦笋苦而有节,代表一种正直向上的人生态度,儿童不应毁坏其生长;以魏征喻苦笋,寓示要管束儿童节俭正直,不贪不奢。可见选项因果关系与原文不符合,是错误的。2.主观题设题类型(1)内容概况分析型命题者立足诗歌思想内容,要求考生从整体或局部对诗歌的情感、观点、哲理、场景、画面、缘由、层意等等进行概括分析。考生作答此种类型题目时,先要明确题目要旨,确定好答案所要涉及的诗句,然后分层分点地运用术语或关键词语概括作答,并按要求做简要分析。如2020年新高考Ⅱ卷(海南卷)第16题:作者主张什么样的学诗途径?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该问是针对诗歌《赠赵伯鱼(节选)·韩驹》中颈联和尾联设计的。颈联“学诗当如初学禅,未悟且遍参诸方”,可见“遍参诸方”是学诗途径之一。尾联“一朝悟罢正法眼④信手拈出皆成章”,可见“悟罢正法眼”是學诗途径之二。故可得出本题的参考答案:①先要“遍参诸方”,以前人为师,经过长期艰苦的学习;②然后“一朝悟罢”,领悟到诗歌艺术的真旨,就能信手拈出,皆成佳作。又如2020年高考全国Ⅰ卷第15题: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诗歌《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陆龟蒙》从思想内容角度可分两层,前三联为第一层,诗人写自己未能与好友春日聚会,但内心很渴盼山野清幽高洁、自由闲适的生活。尾联为第二层,诗人祝愿好友眼疾早日康复,可以欣赏烂漫江花。据此分析,可以概括出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①表达了不能与友人相聚,一起赋诗饮酒、饱览春色的遗憾;②宽慰友人,表达对友人能够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对以后美好生活的展望。(2)诗句含意分析型诗歌创作贵在含蓄,讲求言近意远。命题者设计诗歌鉴赏主观题时,如果诗歌的某些诗句或词语意蕴丰富,表情达意若隐若现,往往以此为考点,命制诗句含意分析型题。考生需在读懂全诗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理解好诗句的表层意思,并深入揣摩其内在含意。如2018年高考全国Ⅰ卷第15题: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该题要求考生分析诗歌《野歌·李贺》中尾联“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的含意。诗歌内容可分两层,前六句“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表层意为歌唱山野打猎的生活,实质是表达豪放无畏、逆境中敢于鸣不公的人生态度。后两句为写景,万木萧瑟的冬天一过,烟雨蒙蒙、柳条袅袅的春天即将到来。表面上看,后两句的写景与前六句的议事关联不大,但内在精神实质是一脉相承的,从这个角度,联系上文,我们可得出最后两句的含意:①意为凛冽的寒风终将过去,和煦的春风拂绿枯柳,缀满嫩绿的柳条好像轻烟笼罩一般摇曳多姿;②表达了诗人虽感叹不遇于时,但不甘沉沦的乐观、自勉之情。又如2019年高考全国Ⅰ卷第15题: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该诗《题许道宁画·陈与义》四联从思想内容上可分两层,前三联“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为第一层,描绘了许道宁画的内容。尾联“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为第二层,是对画的议论评价。“此中有佳句”意为画面中蕴含有文质兼美的诗句,“吟断不相关”意为写不出可以与画媲美的诗句。由此可见,尾联的含意应为:画作里蕴含着美好的诗句,但是怎么吟诵也难以与画意相合,也吟不尽画作包含的丰富意蕴。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的评价:诗人对这幅画高度赞美,称赞画之精妙。(3)意象作用分析型意象是指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在诗歌的表情达意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命题者喜欢从诗歌意象角度设计意象作用分析型的题目,要求考生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把握关键意象的含意,明确其在营造意境、表达情感、塑造形象、阐释观点、结构谋篇等等方面的作用。如2020年新高考Ⅰ卷(山东卷)第16题:诗的颈联写到峨眉、岘首两座山,对表达离情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该诗《赠别郑炼赴襄阳·杜甫》属于赠别诗,前两联“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把君诗过日,念此别惊神”,交代了时代背景和诗人的处境,表达了朋友离别时内心的惊神之愁。接下来颈联“地阔峨眉晚,天高岘首春”为写景,其中有意象“峨眉”“岘首”,均为富有地域标志性的大山,“峨眉”带诗人杜甫所处的蜀地,“岘首”代朋友郑炼将赴的襄阳。两山地阔天高,相距甚远,在抒发离情别绪的诗中,自然有着丰富的作用:①峨眉山位于蜀地,岘首山位于襄阳,二者相距遥远;②以两山相距之远代指自己与朋友远离,不舍之情见于言外。又如2018年高考全国Ⅱ卷第15题: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该诗《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陆游》可分三层,首联“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为第一层,写胸有军事才略,却报国无门。中间两联“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为第二层,以饮酒行草来喻率军作战,金戈铁马,豪气纵横。尾联“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为第三层,抒发了完成草书(打了胜仗)之后的酣畅淋漓的痛快之情。由此分析可见,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的作用分别是:①第一个“酒”出现在作书之前,诗人把它比喻成战场上的旗鼓,起到酝酿情绪、积蓄气势的作用;②第二个“酒”则用来表现创作完成之后诗人的心理状态,他“如见万里烟尘清”,似乎赢得了一场战役的胜利,心满意足、踌躇满志。因版面限制,笔者在此只归纳了几种主要的选项陷阱类型和主观题设题类型,其余的靠同学们自主整理归纳,进一步明确古代诗歌鉴赏题的命题规律,提高解题能力。二、模拟试题演练(一)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湖南正初招李郢秀才杜牧行乐及时时已晚,对酒当歌歌不成。千里暮山重叠翠,一溪寒水浅深清。高人以饮为忙事,浮世除诗尽强名。看著白蘋芽欲吐,雪舟相访胜闲行。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化用了《古诗十九首》和《短歌行》中的诗句,自然贴切,语意翻进一层。B.颔联情景交融,“暮山”“寒水”,既是自然山水,也是诗人心灵世界的投射。C.颈联所称道的生活,在诗人另一诗句“一杯宽幕席,五字弄珠玑”中也被提及。D.尾联中,诗人与友人李郢秀才雪中放舟,欣赏平日不曾见到的胜景,喜不自胜。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变化?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南乡子陆游归梦寄吴樯,水驿江程去路长。想见芳洲初系缆,斜阳,烟树参差认武昌。愁鬓点新霜,曾是朝衣染御香。重到故乡交旧少,凄凉,却恐他乡胜故乡。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寄归梦于前往吴地的船只,虽然经过了许多路程,但仍感觉前路遥远。B.实写在夕阳中船抵武昌,系缆绳于洲边,着一“认”字,可见是故地重游。C.江水绕芳洲,斜阳里一片烟树参差起伏,这几句写出了武昌江山草树之胜。D.纵观全词,上阕叙写归程,用笔贴实凝练,下阕感事抒怀,言简却意丰。2.这首词主要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参考答案:(一)1.D(A项,首联上句化用了《古诗十九首》中的诗句“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诗意翻进一层,“即使想效法古人及时行乐,然而生命即将走到终点,能行乐的时间也不多了”;下句化用《短歌行》中的诗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曹操在《短歌行》中表达了深沉的忧思,而诗人却说“歌不成”,忧思更深,这里有诗人对个人际遇的忧愤,有对国事颓唐的感伤。选项中的“化用”“语意翻进一层”表述都是恰当的。B项,“暮”点明时间,也隐含人到暮年之意;“寒”点明时令,也暗合诗人的心绪。是景语也是情语,“情景交融”的表述是恰当的。C项,颈联意思是“历来高人雅士以饮酒为人生第一乐事,人生中除了诗,其他都是过眼云烟”,“一杯宽幕席,五字弄珠玑”的意思是“一杯酒就能与宾客们尽兴而欢,几个字就显文采风流”,都表达诗人对“饮酒赋诗为乐”的称道。D项,“雪舟相访”是对与友人相聚的设想,照应题中的“招”。选项表述为“与友人李郢秀才雪中放舟,欣赏胜景”有误,故该项不正确。)2.①先是抑郁愁苦。“时已晚”“歌不成”,流露出人生短暂,功业难成的抑郁之思;“千里暮山”“一溪寒水”,营造出凄凉清冷的意境,表达了落寞抑郁之情。②然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