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新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3章第4节气候变化与气候类型_第1页
2022届新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3章第4节气候变化与气候类型_第2页
2022届新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3章第4节气候变化与气候类型_第3页
2022届新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3章第4节气候变化与气候类型_第4页
2022届新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3章第4节气候变化与气候类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节气候变化与气候类型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四节气候变化与气候类型第一部分自然地理1基础全面通关一、气候变化1.全球气候变化及原因(1)气候变化的主要表现。不同时间尺度的________和________变化。冷暖干湿基础全面通关一、气候变化冷暖干湿(2)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时间尺度时间特点地质历史时期距今1万年前时间跨度________,变化周期最长历史时期距今1万年以来全球气温变化呈_________趋势近代近百年气象观测记录时期全球平均气温呈______趋势最大波动上升上升(2)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时间尺度时间特点地质历史时期距(3)近现代全球气温升高的主要原因。近半个世纪以来,全球气温升高,很可能是人为排放的____________的数量增加所致,最主要的成分是__________。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正确理解气候变化(1)气候变化并不一定都是人类活动引起的。如人类出现前的地质时期,气候也在冷暖干湿间相互交替。(2)气候变化不等于全球变暖。全球变暖只是近一二百年的气温升高现象。(3)气候变化不是百害而无一利的。如高纬地区气温上升,农作物生长的热量条件得到改善,产量增加。2022届新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3章第4节气候变化与气候类型2.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1)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表现:______________。(2)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①人为原因:温室气体排放和森林破坏。②自然原因:太阳活动、火山活动、地壳运动等。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3)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①海平面上升。改变__________,海拔较低的______地区面临被淹没的危险。海岸线沿海积温高纬度干旱低纬度(3)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海岸线沿海积温高纬度干蒸发蒸发[微思1]印度洋上的岛国马尔代夫被称为“人间天堂”,但其国民却在忧心未来能去哪儿。你知道其中缘由吗?【答案】随着气候变暖的加剧,海平面不断上升,岛国马尔代夫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被海水淹没,从而使马尔代夫的国民失去家园。2022届新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3章第4节气候变化与气候类型温室气体清洁能源植树造林温室气体清洁能源植树造林太阳辐射气温降水太阳辐射气温降水高低多多少高低多多少垂直垂直[微思2]非洲赤道地区东部是什么气候类型?为什么?【答案】热带草原气候。此处为东非高原,地势较高,气温较低,使空气的对流运动减弱,降水偏少。2022届新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3章第4节气候变化与气候类型多雨影区多雨影区考点深度探究考点一全球气候变化

(2018年天津文综)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为减缓全球变暖,发展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读图文材料,完成(1)~(2)题。【典题研析】考点深度探究考点一全球气候变化 (2018年天材料科学家们考察了美国西北部某山岳冰川消融的状况(如下图)及产生的影响。材料科学家们考察了美国西北部某山岳冰川消融的状况(如下图)(1)对图中所示地区1936—2015年期间地表环境变化的表述,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

)A.年蒸发量始终不变 B.河湖水量持续稳定增加C.生物种类保持不变 D.地表淡水资源总量减少(2)科学家们在推断海平面上升所淹没的陆地范围时,不作为主要依据的是 (

)A.沿海地区的海拔高度 B.海水受热膨胀的幅度C.全球冰川融化的总量 D.潮汐规模和洋流方向【答案】(1)D

(2)D(1)对图中所示地区1936—2015年期间地表环境变化的表[思维探究]【答案】增加减少低大[思维探究]1.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气温升高是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导致气温升高的主要原因是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具体分析如下。【名师点津】1.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名师点津】2022届新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3章第4节气候变化与气候类型2.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1)海平面上升。2.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2)对农业的影响。(2)对农业的影响。(3)对水循环过程的影响。2022届新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3章第4节气候变化与气候类型(4)对生态系统的影响。(4)对生态系统的影响。3.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对策3.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对策考向1全球气候变暖状况及原因(2020年山东济宁市检测)下图为1901—2017年我国地表年平均气温统计图。读图,完成第1~2题。【考向扫描】考向1全球气候变暖状况及原因【考向扫描】1.1970—2017年我国地表年平均气温变化的趋势为 (

)A.先升后降 B.保持不变C.波动上升 D.先降后升2.造成图中气温变化趋势的人为原因是 (

)①工业废水排放②大量破坏森林③大规模填海造陆④生产生活排放温室气体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答案】1.C

2.D1.1970—2017年我国地表年平均气温变化的趋势为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1970—2017年我国地表年平均气温总体上升,呈波动变化。第2题,图中变化反映了气候变暖的趋势,人为破坏地表森林植被、大量排放温室气体都会致使气候变暖。2022届新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3章第4节气候变化与气候类型考向2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及对策(2020年江西南昌调研)全球变暖是当前人类面临的严重生态问题,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右图是为二氧化碳减排而推行的能源替代方案,箭头代表替代关系。据此完成第3~5题。考向2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及对策3.等量的能源转换过程中,二氧化碳减排效果最好的能源替代方案是 (

)A.①

B.②

C.④ D.⑤4.我国西气东输工程所促进的能源替代方案有 (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2022届新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3章第4节气候变化与气候类型5.②③方案能实现二氧化碳减排是因其 (

)A.产生灰渣B.产生酸性气体C.煤炭使用过程中发热量较低D.运输量较大【答案】3.D

4.C

5.C2022届新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3章第4节气候变化与气候类型【解析】第3题,因为燃烧煤炭排放的二氧化碳远高于石油、天然气,故等量的能源转换过程中,用风能替代煤炭,二氧化碳的减排效果最好。第4题,西气东输工程是将我国西部的天然气输往东部地区,用天然气替代原有能源——煤炭和石油,故为方案①③。第5题,方案②③是用天然气和石油替代煤炭。使用煤炭产生灰渣和酸性气体都与排放二氧化碳量无关;石油、天然气也需要运输,与二氧化碳排放量关系不大;煤炭的不充分燃烧使其发热量低,提供相同的能量消耗的煤炭量大于石油和天然气,故排放的二氧化碳多,故C项正确。【解析】第3题,因为燃烧煤炭排放的二氧化碳远高于石油、天然气考点二影响气候的因素

(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Ⅰ)小明同学7月从重庆出发到贵州毕节旅游,收集到的相关高速公路信息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题。【典题研析】考点二影响气候的因素 (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Ⅰ)小明同学避暑是小明此次旅游的目的之一。导致7月毕节气温较重庆低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纬度位置C.海陆位置 D.大气环流【答案】A2022届新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3章第4节气候变化与气候类型[思维导引]【答案】低低高低[思维导引]1.气候的形成因素分析(1)纬度位置(太阳辐射)。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决定了气候的热量带和气温的高低分布。【名师点津】1.气候的形成因素分析【名师点津】气候带最热(或者最冷)月均温热带最冷月平均气温在15℃以上亚热带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温带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温带海洋性气候除外)亚寒带最热月平均气温略高于10℃寒带最热月平均气温在10℃以下气候带最热(或者最冷)月均温热带最冷月平均气温在15℃以上(2)海陆位置。①大陆东岸——风向和洋流类型——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主要有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②大陆西岸——风向和洋流类型——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主要有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③内陆和沿海——大陆性和海洋性——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3)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不同的气压带、风带和季风的性质不同,对气候的影响也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气候类型。(2)海陆位置。(4)地形地势。①山地由于地势的影响,形成了周围气温高、中心气温低的分布特点;盆地因地势中间低周围高,形成了周围气温低、中心气温高的分布特点;高大的山地由于海拔的影响,引起水热的垂直分异,从而形成气候的垂直变化。②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形成雨影区。③山脉的分布影响气候的分布规律和范围。如南、北美洲西部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使得西海岸气候呈现南北狭长延伸而逐步更替的变化特点。(4)地形地势。(5)洋流。①暖流:增温增湿,主要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还有部分地区的热带雨林气候。②寒流:降温减湿,主要有热带沙漠气候。2022届新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3章第4节气候变化与气候类型2.气候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1)造成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分析。①如果是相距较远的南、北两地,则年均温大小差异的主要因素一般考虑纬度因素。②如果是相距较远的东、西两地,则年(日)温差大小的主要因素一般考虑海陆位置(距海远近)因素;如果某地冬温明显偏高,则可能有地形对冬季风起阻挡作用,常考虑地形因素;如果夏温明显偏低,则可能位于海拔较高的山地或高原。2.气候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③如果是位于大陆同纬度东、西岸的两地,则气温大小差异一般要考虑洋流因素。④如果是距离较近的两地,气温大小有明显差异,则一般考虑地形因素。2022届新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3章第4节气候变化与气候类型(2)造成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分析。①首先根据经纬度、海陆位置等判断两地所处的气压带、风带位置,即大气环流的不同。②如果是相距较近的两地,降水有明显差异,一般考虑地形(迎、背风坡)的影响。③如果是大陆东、西两岸的两地,除考虑大气环流因素外,一般还要考虑洋流因素的影响。2022届新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3章第4节气候变化与气候类型考向1气候的形成因素(2021年四川石室中学开学考)下图为西亚三个城市的气温、降水量图。读图,完成第1~2题。【考向扫描】考向1气候的形成因素【考向扫描】1.不论降水量多寡,三地都冬雨较多,其主要原因是冬季 (

)A.风带南移 B.受印度洋影响明显C.信风强盛 D.暖流带来的水汽多2.耶路撒冷与喀布尔的夏温相当,但冬温相差约10℃,影响喀布尔冬温较低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 B.地势C.洋流 D.人类活动【答案】1.A

2.B1.不论降水量多寡,三地都冬雨较多,其主要原因是冬季 (【解析】第1题,读图可以得出,这是北半球冬雨明显的区域,西亚地区的冬雨是盛行西风把海洋中的水汽送到陆地形成的降水,且距海洋越近降水越多,图中显示,西亚地区的三个城市的纬度位于30°N~40°N之间,冬季西风带南移,盛行西风,冬雨较多。第2题,耶路撒冷与喀布尔纬度相差不大,纬度不是影响冬温差异的主要因素,A项错误;耶路撒冷海拔较低,而喀布尔位于内陆高原盆地,故其冬温较耶路撒冷低,B项正确;耶路撒冷与喀布尔两城市均居内陆,受洋流影响不大,C项错误;人类活动对城市冬季气温的影响不大,D项错误。【解析】第1题,读图可以得出,这是北半球冬雨明显的区域,西亚考向2气候特征比较(2021年山东五莲第一中学月考)下图为亚欧大陆40°N附近东、西两侧两个测站1、4、7、10四个月的气候资料。据此完成第3~4题。考向2气候特征比较3.甲、乙两地气候相比 (

)A.1月降水甲比乙多 B.气温季节变化甲比乙大C.7月气温甲比乙低 D.降水季节变化甲比乙小4.乙地1月降水主要受 (

)A.西北风的影响 B.副极地低压控制C.沿岸暖流影响 D.盛行西风的控制【答案】3.B

4.D2022届新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3章第4节气候变化与气候类型【解析】第3题,甲、乙两地1月降水分别约为5毫米和120毫米,A项错误。甲地最高、最低月均温分别约为26℃和-4℃,气温年较差为30℃;乙地最高、最低月均温分别约为23℃和11℃,气温年较差为12℃,甲气温季节变化比乙大,B项正确。甲、乙两地7月气温分别约为26℃和23℃,C项错误。甲地降水量最大、最小值分别约为180毫米和5毫米,差值为175毫米;乙地降水量最大、最小值分别约为120毫米和10毫米,差值为110毫米,甲降水季节变化比乙大,D项错误。第4题,两地位于40°N亚欧大陆东、西两岸,乙地冬季降水多,说明该地为地中海气候。1月时,气压带、风带南移,此时乙地受西风带控制,降水较多。【解析】第3题,甲、乙两地1月降水分别约为5毫米和120毫米考点三气候类型的判断

(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Ⅱ)热带沙漠中的尼罗河泛滥区孕育了古埃及农耕文明。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从上游带来的类似肥沃土壤的沉积物,与上游来水和周边区域的植物资源,都对农耕文明的形成意义重大。据此完成(1)~(2)题。【典题研析】考点三气候类型的判断 (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Ⅱ)热带沙漠(1)尼罗河下游泛滥区沉积物主要来源地的降水特点为 (

)A.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大B.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小C.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大D.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小2022届新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3章第4节气候变化与气候类型(2)古埃及人从周边区域引入植物用于种植,引入植物的生长期必须与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一致。由此判断这些植物最可能来自于 (

)A.热带雨林气候区 B.地中海气候区C.热带草原气候区 D.热带季风气候区【答案】(1)A

(2)B2022届新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3章第4节气候变化与气候类型[思维探究]提取信息:❶尼罗河中下游主要穿行于热带沙漠中。❷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从上游带来沉积物。❸古埃及的农耕文明中的植物资源来自周边地区。调取储备:古埃及周边地区除热带沙漠气候区外,主要是地中海气候区和热带草原气候区。2022届新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3章第4节气候变化与气候类型建立链接:第(1)题,据题中信息可知,尼罗河下游泛滥区沉积物的主要来源地为河流上游地区,泛滥沉积物具有________,故降水具有季节性;尼罗河为世界最长河流,河流泛滥说明水量大,故年降水量____。第(2)题,地中海气候区冬季________,适合农业生产,尼罗河下游靠近地中海,因此可以从地中海气候区引种______。尼罗河在6—10月泛滥,此时没法进行农业耕作,而热带草原气候区在6—10月进入____季,是农业生产时期,二者耕作期不对应。【答案】季节性大温和多雨植物湿建立链接:1.全球气候类型(1)热带气候类型。【名师点津】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典型地区气候成因气候特点热带雨林气候南、北纬10°之间亚马孙河流域、刚果河流域、印度尼西亚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全年高温多雨热带草原气候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非洲中部、巴西南部、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南部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干、湿季交替1.全球气候类型【名师点津】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典型地区气候成因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典型地区气候成因气候特点热带季风气候北纬10°至北回归线之间大陆东岸亚洲中南半岛、印度半岛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全年高温,旱、雨两季分明热带沙漠气候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之间的大陆内部和西岸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中西部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全年干旱少雨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典型地区气候成因气候特点热带季风气候北纬10(2)亚热带气候类型。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典型地区气候成因气候特点亚热带季风气候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岸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季低温少雨,夏季高温多雨地中海气候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地中海沿岸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2)亚热带气候类型。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典型地区气候成因气候特(3)温带气候类型。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典型地区气候成因气候特点温带季风气候北纬35°~55°之间的大陆东岸我国华北、东北,日本,朝鲜半岛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温带大陆性气候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内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内陆地区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冬寒夏热,干旱少雨温带海洋性气候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西欧全年受西风带控制全年温和多雨(3)温带气候类型。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典型地区气候成因气候特点(4)亚寒带、寒带气候类型和高原山地气候。气候带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典型地区气候成因气候特点亚寒带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北纬50°~70°之间的大陆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全年受极地气团控制冬长严寒,夏短温暖寒带苔原气候北半球极地附近的沿海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冰洋沿岸纬度高,太阳辐射弱,受极地气团或冰洋气团控制全年严寒(4)亚寒带、寒带气候类型和高原山地气候。气候带气候类型分布气候带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典型地区气候成因气候特点寒带冰原气候南、北半球极地附近内陆南极大陆、格陵兰岛纬度最高,太阳辐射弱,受冰洋气团控制全年酷寒高原山地气候高大的山地、高原青藏高原、南美安第斯山脉地势高,地形起伏大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气候带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典型地区气候成因气候特点寒带冰原气候南2.气候类型的判断(1)根据地理位置判断。先根据纬度位置确定已知地点位于南半球还是北半球(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及苔原气候只分布在北半球),属于哪个温度带,然后看其海陆位置是位于大陆西岸(如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只分布在大陆西岸)还是大陆东岸(如季风气候只分布在大陆东岸),最后将已知地点落实到气候类型图和气候分布模式图上确定其气候类型(见下图)。2.气候类型的判断2022届新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3章第4节气候变化与气候类型(2)根据气候特征判断。步骤依据因素变化结论第一步:判断南、北半球,以“高”定球最高(或最低)气温月份6、7、8三个月气温最高北半球12、1、2三个月气温最高南半球第二步:判断所属温度带,以“温”定带最冷(热)月均温最冷月均温>15℃热带气候最冷月均温在0~15℃之间亚热带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均温在-15~0℃之间温带气候最热月均温<10℃寒带气候(2)根据气候特征判断。步骤依据因素变化结论第一步:判断南、步骤依据因素变化结论第三步:确定具体的气候类型,以“水”定型降水量的年内分配情况年雨型热带年降雨量>2000毫米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年降雨量700~1000毫米温带海洋性气候夏雨型热带年降雨量750~1000毫米热带草原气候年降雨量1500~2000毫米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年降雨量>1000毫米亚热带季风气候步骤依据因素变化结论第三步:确定具体的气候类型,以“水”定型步骤依据因素变化结论第三步:确定具体的气候类型,以“水”定型降水量的年内分配情况夏雨型温带年降雨量<300毫米温带大陆性气候年降雨量500~600毫米温带季风气候冬雨型亚热带年降雨量300~1000毫米地中海气候少雨型热带年降雨量<200毫米热带沙漠气候寒带年降雨量<250毫米苔原气候、冰原气候步骤依据因素变化结论第三步:确定具体的气候类型,以“水”定型3.特殊地区气候类型的判断(1)四处(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和中美洲东北部)热带雨林气候——远离赤道的热带雨林气候——来自海洋的信风+迎风坡+沿岸暖流。(2)赤道地区的热带草原气候——地势高。如东非高原地势较高,上升气流弱,形成热带草原气候。(3)西风带内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位于西风带内,但处于山脉的背风坡。如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安第斯山脉东侧,受山地阻挡而降水稀少,形成了干燥少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3.特殊地区气候类型的判断(4)大陆东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澳大利亚东南部和新西兰)。(5)南、北美洲西海岸气候的分布呈南北延伸、南北更替的特征,主要是因为受高大的南北走向的科迪勒拉山系的影响,气候分布不能深入内地,而局限于太平洋沿岸地带。(6)受寒流影响,热带沙漠气候延伸到赤道附近。如南美洲秘鲁寒流沿岸。(7)北半球同一种气候,在中高纬度大陆东岸分布的纬度较低,这是受沿岸寒流影响的结果;而在大陆西岸分布的纬度较高,这是受沿岸暖流影响的结果。(4)大陆东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澳大利亚东南部和新西兰)。考向1气候类型的判断(2021年河南郑州一中开学考)图甲和图乙表示某地区不同季节的风向变化。读图,完成第1~2题。【考向扫描】考向1气候类型的判断【考向扫描】1.该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C.亚热带湿润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2.有关图示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沿岸地区有寒流流经B.是世界该气候类型分布最广的区域C.全年风力都较强,都是4级风D.自然带是温带荒漠【答案】1.A

2.A1.该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解析】第1题,图甲表示盛行西北风,可能是盛行西风带控制,图乙表示受高压控制,无固定风向,该地区可能是地中海气候,A项正确;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受西风带控制,B项错误;季风气候受冬、夏季风交替控制,C、D项错误。第2题,结合前面分析,图示区域是分布在南美洲的30°~40°大陆西岸的地中海气候,根据洋流分布规律,沿岸有秘鲁寒流经过,A项正确;地中海气候在地中海沿岸分布最为广泛,图示位于南半球,B项错误;地中海气候夏季受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风力较弱,且冬季西北风图示有6级(风羽有3个竖杆)风出现,C项错误;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项错误。【解析】第1题,图甲表示盛行西北风,可能是盛行西风带控制,图考向2气候特征(2021年江西南昌市模拟)下图是某地气温和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据此完成第3~5题。考向2气候特征3.该地降水最多的月份及该月降水量是 (

)A.7月,135毫米 B.7月,150毫米C.12月,215毫米 D.12月,770毫米4.该地12月气候特点是 (

)A.高温多雨 B.高温少雨C.低温多雨 D.低温少雨2022届新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3章第4节气候变化与气候类型5.该地气候类型是 (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C.热带雨林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答案】3.B

4.B

5.A2022届新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3章第4节气候变化与气候类型【解析】第3题,题中曲线图为某地气温和降水量逐月累计图,当月气温和降水量累计值减去上月气温和降水量累计值,等于当月气温和降水量。读图可知,6月降水量累计值约为300毫米,7月降水量累计值约为450毫米,则7月降水量为150毫米;11月和12月该地降水量累计值相似,表明该地12月降水量小。因此该地降水最多的月份及该月降水量分别是7月和150毫米。2022届新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3章第4节气候变化与气候类型第4题,11月和12月该地降水量累计值相似,表明该地12月降水量小;11月气温累计值约为200℃,12月气温累计值约为220℃,则12月平均气温为20℃,由此判断该地12月的气候特点是高温少雨。第5题,结合前面分析,该地7月温和多雨,12月高温少雨。由此判断该地气候类型是南半球地中海气候。2022届新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3章第4节气候变化与气候类型第四节气候变化与气候类型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四节气候变化与气候类型第一部分自然地理77基础全面通关一、气候变化1.全球气候变化及原因(1)气候变化的主要表现。不同时间尺度的________和________变化。冷暖干湿基础全面通关一、气候变化冷暖干湿(2)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时间尺度时间特点地质历史时期距今1万年前时间跨度________,变化周期最长历史时期距今1万年以来全球气温变化呈_________趋势近代近百年气象观测记录时期全球平均气温呈______趋势最大波动上升上升(2)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时间尺度时间特点地质历史时期距(3)近现代全球气温升高的主要原因。近半个世纪以来,全球气温升高,很可能是人为排放的____________的数量增加所致,最主要的成分是__________。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正确理解气候变化(1)气候变化并不一定都是人类活动引起的。如人类出现前的地质时期,气候也在冷暖干湿间相互交替。(2)气候变化不等于全球变暖。全球变暖只是近一二百年的气温升高现象。(3)气候变化不是百害而无一利的。如高纬地区气温上升,农作物生长的热量条件得到改善,产量增加。2022届新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3章第4节气候变化与气候类型2.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1)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表现:______________。(2)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①人为原因:温室气体排放和森林破坏。②自然原因:太阳活动、火山活动、地壳运动等。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3)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①海平面上升。改变__________,海拔较低的______地区面临被淹没的危险。海岸线沿海积温高纬度干旱低纬度(3)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海岸线沿海积温高纬度干蒸发蒸发[微思1]印度洋上的岛国马尔代夫被称为“人间天堂”,但其国民却在忧心未来能去哪儿。你知道其中缘由吗?【答案】随着气候变暖的加剧,海平面不断上升,岛国马尔代夫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被海水淹没,从而使马尔代夫的国民失去家园。2022届新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3章第4节气候变化与气候类型温室气体清洁能源植树造林温室气体清洁能源植树造林太阳辐射气温降水太阳辐射气温降水高低多多少高低多多少垂直垂直[微思2]非洲赤道地区东部是什么气候类型?为什么?【答案】热带草原气候。此处为东非高原,地势较高,气温较低,使空气的对流运动减弱,降水偏少。2022届新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3章第4节气候变化与气候类型多雨影区多雨影区考点深度探究考点一全球气候变化

(2018年天津文综)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为减缓全球变暖,发展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读图文材料,完成(1)~(2)题。【典题研析】考点深度探究考点一全球气候变化 (2018年天材料科学家们考察了美国西北部某山岳冰川消融的状况(如下图)及产生的影响。材料科学家们考察了美国西北部某山岳冰川消融的状况(如下图)(1)对图中所示地区1936—2015年期间地表环境变化的表述,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

)A.年蒸发量始终不变 B.河湖水量持续稳定增加C.生物种类保持不变 D.地表淡水资源总量减少(2)科学家们在推断海平面上升所淹没的陆地范围时,不作为主要依据的是 (

)A.沿海地区的海拔高度 B.海水受热膨胀的幅度C.全球冰川融化的总量 D.潮汐规模和洋流方向【答案】(1)D

(2)D(1)对图中所示地区1936—2015年期间地表环境变化的表[思维探究]【答案】增加减少低大[思维探究]1.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气温升高是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导致气温升高的主要原因是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具体分析如下。【名师点津】1.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名师点津】2022届新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3章第4节气候变化与气候类型2.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1)海平面上升。2.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2)对农业的影响。(2)对农业的影响。(3)对水循环过程的影响。2022届新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3章第4节气候变化与气候类型(4)对生态系统的影响。(4)对生态系统的影响。3.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对策3.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对策考向1全球气候变暖状况及原因(2020年山东济宁市检测)下图为1901—2017年我国地表年平均气温统计图。读图,完成第1~2题。【考向扫描】考向1全球气候变暖状况及原因【考向扫描】1.1970—2017年我国地表年平均气温变化的趋势为 (

)A.先升后降 B.保持不变C.波动上升 D.先降后升2.造成图中气温变化趋势的人为原因是 (

)①工业废水排放②大量破坏森林③大规模填海造陆④生产生活排放温室气体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答案】1.C

2.D1.1970—2017年我国地表年平均气温变化的趋势为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1970—2017年我国地表年平均气温总体上升,呈波动变化。第2题,图中变化反映了气候变暖的趋势,人为破坏地表森林植被、大量排放温室气体都会致使气候变暖。2022届新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3章第4节气候变化与气候类型考向2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及对策(2020年江西南昌调研)全球变暖是当前人类面临的严重生态问题,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右图是为二氧化碳减排而推行的能源替代方案,箭头代表替代关系。据此完成第3~5题。考向2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及对策3.等量的能源转换过程中,二氧化碳减排效果最好的能源替代方案是 (

)A.①

B.②

C.④ D.⑤4.我国西气东输工程所促进的能源替代方案有 (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2022届新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3章第4节气候变化与气候类型5.②③方案能实现二氧化碳减排是因其 (

)A.产生灰渣B.产生酸性气体C.煤炭使用过程中发热量较低D.运输量较大【答案】3.D

4.C

5.C2022届新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3章第4节气候变化与气候类型【解析】第3题,因为燃烧煤炭排放的二氧化碳远高于石油、天然气,故等量的能源转换过程中,用风能替代煤炭,二氧化碳的减排效果最好。第4题,西气东输工程是将我国西部的天然气输往东部地区,用天然气替代原有能源——煤炭和石油,故为方案①③。第5题,方案②③是用天然气和石油替代煤炭。使用煤炭产生灰渣和酸性气体都与排放二氧化碳量无关;石油、天然气也需要运输,与二氧化碳排放量关系不大;煤炭的不充分燃烧使其发热量低,提供相同的能量消耗的煤炭量大于石油和天然气,故排放的二氧化碳多,故C项正确。【解析】第3题,因为燃烧煤炭排放的二氧化碳远高于石油、天然气考点二影响气候的因素

(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Ⅰ)小明同学7月从重庆出发到贵州毕节旅游,收集到的相关高速公路信息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题。【典题研析】考点二影响气候的因素 (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Ⅰ)小明同学避暑是小明此次旅游的目的之一。导致7月毕节气温较重庆低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纬度位置C.海陆位置 D.大气环流【答案】A2022届新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3章第4节气候变化与气候类型[思维导引]【答案】低低高低[思维导引]1.气候的形成因素分析(1)纬度位置(太阳辐射)。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决定了气候的热量带和气温的高低分布。【名师点津】1.气候的形成因素分析【名师点津】气候带最热(或者最冷)月均温热带最冷月平均气温在15℃以上亚热带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温带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温带海洋性气候除外)亚寒带最热月平均气温略高于10℃寒带最热月平均气温在10℃以下气候带最热(或者最冷)月均温热带最冷月平均气温在15℃以上(2)海陆位置。①大陆东岸——风向和洋流类型——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主要有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②大陆西岸——风向和洋流类型——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主要有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③内陆和沿海——大陆性和海洋性——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3)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不同的气压带、风带和季风的性质不同,对气候的影响也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气候类型。(2)海陆位置。(4)地形地势。①山地由于地势的影响,形成了周围气温高、中心气温低的分布特点;盆地因地势中间低周围高,形成了周围气温低、中心气温高的分布特点;高大的山地由于海拔的影响,引起水热的垂直分异,从而形成气候的垂直变化。②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形成雨影区。③山脉的分布影响气候的分布规律和范围。如南、北美洲西部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使得西海岸气候呈现南北狭长延伸而逐步更替的变化特点。(4)地形地势。(5)洋流。①暖流:增温增湿,主要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还有部分地区的热带雨林气候。②寒流:降温减湿,主要有热带沙漠气候。2022届新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3章第4节气候变化与气候类型2.气候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1)造成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分析。①如果是相距较远的南、北两地,则年均温大小差异的主要因素一般考虑纬度因素。②如果是相距较远的东、西两地,则年(日)温差大小的主要因素一般考虑海陆位置(距海远近)因素;如果某地冬温明显偏高,则可能有地形对冬季风起阻挡作用,常考虑地形因素;如果夏温明显偏低,则可能位于海拔较高的山地或高原。2.气候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③如果是位于大陆同纬度东、西岸的两地,则气温大小差异一般要考虑洋流因素。④如果是距离较近的两地,气温大小有明显差异,则一般考虑地形因素。2022届新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3章第4节气候变化与气候类型(2)造成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分析。①首先根据经纬度、海陆位置等判断两地所处的气压带、风带位置,即大气环流的不同。②如果是相距较近的两地,降水有明显差异,一般考虑地形(迎、背风坡)的影响。③如果是大陆东、西两岸的两地,除考虑大气环流因素外,一般还要考虑洋流因素的影响。2022届新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3章第4节气候变化与气候类型考向1气候的形成因素(2021年四川石室中学开学考)下图为西亚三个城市的气温、降水量图。读图,完成第1~2题。【考向扫描】考向1气候的形成因素【考向扫描】1.不论降水量多寡,三地都冬雨较多,其主要原因是冬季 (

)A.风带南移 B.受印度洋影响明显C.信风强盛 D.暖流带来的水汽多2.耶路撒冷与喀布尔的夏温相当,但冬温相差约10℃,影响喀布尔冬温较低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 B.地势C.洋流 D.人类活动【答案】1.A

2.B1.不论降水量多寡,三地都冬雨较多,其主要原因是冬季 (【解析】第1题,读图可以得出,这是北半球冬雨明显的区域,西亚地区的冬雨是盛行西风把海洋中的水汽送到陆地形成的降水,且距海洋越近降水越多,图中显示,西亚地区的三个城市的纬度位于30°N~40°N之间,冬季西风带南移,盛行西风,冬雨较多。第2题,耶路撒冷与喀布尔纬度相差不大,纬度不是影响冬温差异的主要因素,A项错误;耶路撒冷海拔较低,而喀布尔位于内陆高原盆地,故其冬温较耶路撒冷低,B项正确;耶路撒冷与喀布尔两城市均居内陆,受洋流影响不大,C项错误;人类活动对城市冬季气温的影响不大,D项错误。【解析】第1题,读图可以得出,这是北半球冬雨明显的区域,西亚考向2气候特征比较(2021年山东五莲第一中学月考)下图为亚欧大陆40°N附近东、西两侧两个测站1、4、7、10四个月的气候资料。据此完成第3~4题。考向2气候特征比较3.甲、乙两地气候相比 (

)A.1月降水甲比乙多 B.气温季节变化甲比乙大C.7月气温甲比乙低 D.降水季节变化甲比乙小4.乙地1月降水主要受 (

)A.西北风的影响 B.副极地低压控制C.沿岸暖流影响 D.盛行西风的控制【答案】3.B

4.D2022届新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3章第4节气候变化与气候类型【解析】第3题,甲、乙两地1月降水分别约为5毫米和120毫米,A项错误。甲地最高、最低月均温分别约为26℃和-4℃,气温年较差为30℃;乙地最高、最低月均温分别约为23℃和11℃,气温年较差为12℃,甲气温季节变化比乙大,B项正确。甲、乙两地7月气温分别约为26℃和23℃,C项错误。甲地降水量最大、最小值分别约为180毫米和5毫米,差值为175毫米;乙地降水量最大、最小值分别约为120毫米和10毫米,差值为110毫米,甲降水季节变化比乙大,D项错误。第4题,两地位于40°N亚欧大陆东、西两岸,乙地冬季降水多,说明该地为地中海气候。1月时,气压带、风带南移,此时乙地受西风带控制,降水较多。【解析】第3题,甲、乙两地1月降水分别约为5毫米和120毫米考点三气候类型的判断

(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Ⅱ)热带沙漠中的尼罗河泛滥区孕育了古埃及农耕文明。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从上游带来的类似肥沃土壤的沉积物,与上游来水和周边区域的植物资源,都对农耕文明的形成意义重大。据此完成(1)~(2)题。【典题研析】考点三气候类型的判断 (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Ⅱ)热带沙漠(1)尼罗河下游泛滥区沉积物主要来源地的降水特点为 (

)A.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大B.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小C.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大D.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小2022届新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3章第4节气候变化与气候类型(2)古埃及人从周边区域引入植物用于种植,引入植物的生长期必须与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一致。由此判断这些植物最可能来自于 (

)A.热带雨林气候区 B.地中海气候区C.热带草原气候区 D.热带季风气候区【答案】(1)A

(2)B2022届新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3章第4节气候变化与气候类型[思维探究]提取信息:❶尼罗河中下游主要穿行于热带沙漠中。❷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从上游带来沉积物。❸古埃及的农耕文明中的植物资源来自周边地区。调取储备:古埃及周边地区除热带沙漠气候区外,主要是地中海气候区和热带草原气候区。2022届新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3章第4节气候变化与气候类型建立链接:第(1)题,据题中信息可知,尼罗河下游泛滥区沉积物的主要来源地为河流上游地区,泛滥沉积物具有________,故降水具有季节性;尼罗河为世界最长河流,河流泛滥说明水量大,故年降水量____。第(2)题,地中海气候区冬季________,适合农业生产,尼罗河下游靠近地中海,因此可以从地中海气候区引种______。尼罗河在6—10月泛滥,此时没法进行农业耕作,而热带草原气候区在6—10月进入____季,是农业生产时期,二者耕作期不对应。【答案】季节性大温和多雨植物湿建立链接:1.全球气候类型(1)热带气候类型。【名师点津】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典型地区气候成因气候特点热带雨林气候南、北纬10°之间亚马孙河流域、刚果河流域、印度尼西亚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全年高温多雨热带草原气候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非洲中部、巴西南部、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南部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干、湿季交替1.全球气候类型【名师点津】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典型地区气候成因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典型地区气候成因气候特点热带季风气候北纬10°至北回归线之间大陆东岸亚洲中南半岛、印度半岛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全年高温,旱、雨两季分明热带沙漠气候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之间的大陆内部和西岸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中西部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全年干旱少雨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典型地区气候成因气候特点热带季风气候北纬10(2)亚热带气候类型。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典型地区气候成因气候特点亚热带季风气候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岸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季低温少雨,夏季高温多雨地中海气候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地中海沿岸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2)亚热带气候类型。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典型地区气候成因气候特(3)温带气候类型。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典型地区气候成因气候特点温带季风气候北纬35°~55°之间的大陆东岸我国华北、东北,日本,朝鲜半岛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温带大陆性气候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内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内陆地区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冬寒夏热,干旱少雨温带海洋性气候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西欧全年受西风带控制全年温和多雨(3)温带气候类型。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典型地区气候成因气候特点(4)亚寒带、寒带气候类型和高原山地气候。气候带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典型地区气候成因气候特点亚寒带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北纬50°~70°之间的大陆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全年受极地气团控制冬长严寒,夏短温暖寒带苔原气候北半球极地附近的沿海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冰洋沿岸纬度高,太阳辐射弱,受极地气团或冰洋气团控制全年严寒(4)亚寒带、寒带气候类型和高原山地气候。气候带气候类型分布气候带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典型地区气候成因气候特点寒带冰原气候南、北半球极地附近内陆南极大陆、格陵兰岛纬度最高,太阳辐射弱,受冰洋气团控制全年酷寒高原山地气候高大的山地、高原青藏高原、南美安第斯山脉地势高,地形起伏大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气候带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典型地区气候成因气候特点寒带冰原气候南2.气候类型的判断(1)根据地理位置判断。先根据纬度位置确定已知地点位于南半球还是北半球(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及苔原气候只分布在北半球),属于哪个温度带,然后看其海陆位置是位于大陆西岸(如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只分布在大陆西岸)还是大陆东岸(如季风气候只分布在大陆东岸),最后将已知地点落实到气候类型图和气候分布模式图上确定其气候类型(见下图)。2.气候类型的判断2022届新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3章第4节气候变化与气候类型(2)根据气候特征判断。步骤依据因素变化结论第一步:判断南、北半球,以“高”定球最高(或最低)气温月份6、7、8三个月气温最高北半球12、1、2三个月气温最高南半球第二步:判断所属温度带,以“温”定带最冷(热)月均温最冷月均温>15℃热带气候最冷月均温在0~15℃之间亚热带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均温在-15~0℃之间温带气候最热月均温<10℃寒带气候(2)根据气候特征判断。步骤依据因素变化结论第一步:判断南、步骤依据因素变化结论第三步:确定具体的气候类型,以“水”定型降水量的年内分配情况年雨型热带年降雨量>2000毫米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年降雨量700~1000毫米温带海洋性气候夏雨型热带年降雨量750~1000毫米热带草原气候年降雨量15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