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政治经济学(财经类)试卷(课程代码0000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D】1-6A.生产力发展规律B.社会发展规律C.资本运动规律D.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物质资料生产必须具备的三个简单的生产要素是【B】2-13A.劳动者的劳动、生产资料和科学技术B.劳动者的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C.劳动者的劳动、劳动资料和科学技术D.劳动者的劳动、科学技术和劳动对象.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D】2-16A.生产资料B.劳动资料C.劳动对象D.科学技术.人们的各种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C】2-19A.政治关系B.宗教关系C.生产关系D.家庭关系.要解决商品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只有通过[C]4-48A.商品生产B.商品分配C.商品交换D.商品消费.一切商品对于商品生产者而言,最重要的是商品的[A]4-48A.价值B.使用价值C.剩余价值D.超额剩余价值.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是[B]4-62A.供求规律B.价值规律C.竞争规律D.货币流通规律.竞争同供求关系、价格变动和生产要素流动之间的有机联系是指【A】5-73A.竞争机制B.供求机制C.价格机制D.利率机制.通过分析资本流通公式可以看出价值增殖发生在【D】6-87A.GHW阶段的货币上B.G—W阶段商品购买的行为上C.G-W阶段中所购买商品的价值上D.G-W阶段所购买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上.随着利润范畴的出现,商品价值的公式便转化为【D】8-138A.k+mB.v+pC.c+v+pD.k+p.借贷资本主要来源于产业资本循环过程中闲置的[B]8-151A.不变资本B.货币资本C.生产资本D.商品资本.资本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是【C】9-169A.资本原始积累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B.自由竞争资本主义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C.自由竞争资本主义与垄断资本主义D.私人垄断资本主义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殖民主义与旧殖民主义的实质相同,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C]10-195A.仅仅是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不同B.体现着国际分工的不同发展阶段C.所采取的控制和掠夺的方式有所改变D.发达国家援助发展中国家的方式有所改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垄断资本进一步国际化的突出特点是【B】10-197A.货币资本的国际化B.产业资本的国际化C.商品资本的国际化D.商业资本的国际化.我国必须经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于我国社会脱胎于【D】12-224A.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社会B.封建社会C.垄断资本主义社会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标志是[C]12-226A.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B.1952年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C.1956年社会主义公有制主体地位的确立D.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我国现阶段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是【D】13-251A.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B.股份合作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C.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下列收入形式中,属于生产要素分配的收入是【D】13-266A.国民收入B.按劳分配收入C.优抚收入D.股票收入.价格机制发挥作用的形式是【D】5-73A.价格与价值长期背离B.价格与价值完全相等C.价格与价值平行运动D.价格围绕价值变动并趋于同价值一致.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内部存在商品关系的原因是【D】16-295A.全民所有制企业之间的经济效益不同B.各全民所有制企业使用的生产资料数量存在差别C.各全民所有制企业属于不同所有者D.各全民所有制企业是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企业具有活力的关键在于它应[A]16-297A.具有完善的经营机制B.具有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C.实行经济核算制度D.实行按劳分配制度.在我国货币流通中,向城镇投放货币的主要渠道是【A】17-317A.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学校、团体向职工支付工资B.商业部门、企业收购农产品C.国家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购买办公用品D.国家收购手工业品和废旧物品.粮食价格与重要经济作物价格的对比关系属于【C】17-320A.工农产品比价B.工业品比价C.农产品比价D.季节差价.社会主义经济中的积累率是指[C]18-330A.消费基金与积累基金的比率B.积累基金与消费基金的比率C.积累基金与国民收入的比率D.国民收入与积累基金的比率.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任务是【D】19-341A.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B.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C.降低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D.保持经济总量平衡,促进经济结构优化.转变政府经济职能的根本途径是[C]19-340A.减少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B.加强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C.实行政企分开C.实行政企分开.加强政府对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管理27.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是27.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是[A]20-369A.农业B,工业C.建筑业D.第三产业.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是在【C】21-385A.20世纪70年代B.20世纪80年代C.20世纪90年代D.21世纪末.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是指[B]21-378A.由农业向第三产业转变B.由城乡二元经济向一元的现代经济转变C.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D.由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转变.我国经济特区经济发展的资金[B]22-403A.以国内银行贷款为主B.以利用外资为主C.以地方政府财政支出为主D.以证券市场筹资为主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错选、多选、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从生产领域的空间范围划分,社会分工可分为[ABCD]2-18A.生产单位内部分工B.部门分工C.地区分工D.国际分工E.家庭分工.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相互关系是[BC]4-48A.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基础B.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C.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D.价值是交换价值的表现形式E.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是[ABDE]5-70A.市场机制是调节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机制B.企业是市场的主体C.市场经济与公有制的结合D.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E.经济运行有一个比较健全的法制基础.相对剩余价值是[BC]6-94A.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B.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C.劳动力价值下降的结果D.延长工作日,增加剩余劳动时间获得的E.工作日不变,增加必要劳动时间获得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经济计划化”的作用是【AD】9-187A.对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B.可以实现整个社会经济的稳定协调发展C.使经济发展完全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D,使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得到一定缓解E.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特征有[ABCE]12-233A.生产力落后,多层次,不平衡B.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C.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D.建立起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E.商品经济发展很不充分.市场机制主要包括[ACE]5-72/73A.供求机制B.调节机制C.竞争机制D.流通机制E.价格机制.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所形成的基本原始收入有【BCE】18-324A.社会保障收入B.国家集中的纯收入C.企业收入D.社会后备基金E.个人收入.我国产业结构变动的总趋势是[BCE]20-369A.第一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B.第二产业的结构不断优化C.第一产业的比重逐渐下降D.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步降低E.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步提高.社会主义国家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表现为【ABCDE】22-393A.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B.调节国民经济中出现的不平衡,促进社会主义再生产顺利进行C.调节国内市场供应,更好地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需要D.加快企业经营机制转换,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E.取得外汇收入,增加现代化建设资金的来源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简述市场体系和市场秩序的基本内容。5-76/78答:市场体系包括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商品市场包括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包括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房地产市场和信息、技术市场,以及生产资料市场。市场秩序包括市场准入和退出秩序、市场竞争秩序、交易行为秩序。.简述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职能形式。7-113答:产业资本循环运动经历了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产业资本在循环中分别采取了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简述垄断时期竞争的新特点。9-174答:(1)竞争的目的是攫取高额垄断利润。(2)竞争的手段是凭借垄断组织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政治上的经济力量,采取各种强制手段,甚至不惜采取暴力来打垮竞争对手。(3)竞争特别激烈和持久,破坏作用更加严重。(4)竞争范围由国内扩展到国外,由经济领域扩展到政治、军事、文化领域。.简述按劳分配主体地位的具体表现。14-265答:(1)在整个社会收入分配中,按劳分配是主体。(2)在公有制经济中,按劳分配是基本的收入分配方式。(3)公有制经济中的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以按劳分配为主。.简述社会主义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的必要性。18-324/325答:(1)满足非生产部门的需要。(2)加强重点建设,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3)设立社会保障基金。(4)建立社会后备基金。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请任选2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2小题评分。每小题10分,共20分).试述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内容。16-305/306答:现代企业制度的框架内容,包括四项基本制度:(1)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国有资产出资人以其向企业的全部投资额享有所有权益,承担企业的债务和损失,但不能干预企业经常性的生产经营活动。(2)企业法人财产制度。企业依法享有对企业财产的经营权,对由出资人投资所形成的企业全部法人财产独立支配、处方经营。(3)有限责任制度。出资者以其向企业投资额为限对企业债务承担有限责任;企业以其经营的全部法人财产为限对企业债务承担有限责任。(4)企业组织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处理和调节所有者、经营者、生产者这间的责任与权利关系。47.试述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联系与区别。6-96答:不论是延长工作日,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结果都延长了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提高了剥削程度,增加了剩余价值的生产。(1)从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关系来看,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2)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剥削的一般基础,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3)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的物质技术基础不同,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起着不同的作用。48.试述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发展为垄断资本主义的客观必然性。9-169/170答:一、自由竞争引起生产和资本的集中1、竞争的结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科技股的长期投资策略探讨
- 科技类企业的社交媒体运营成功案例分享
- 现代酒店市场细分与精准营销策略研究
- 科技创新中的科研诚信挑战与对策
- 电力系统在灾害应对中的可靠性研究
- 2025年房地产信托融资模式分析
- 主管工作中的资源配置优化计划
- 课外辅导合同范本
- 社区的延续护理
- 现代变电站智能化改造的工程实践与经验分享
- 【人教版化学】必修1 知识点默写小纸条(答案背诵版)
- 危险化学品目录(2024版)
- 脑卒中-脑卒中的康复治疗
- 疫情统计学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浙江大学
- 浙江省绍兴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居民村民委员会明细
- T∕CAEPI 43-2022 电絮凝法污水处理技术规程
- 农村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暂行办法
-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
- 油管、套管等规格对照表
- IEST-RP-CC0053
- 模糊逻辑与模糊推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