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部分预习笔记探究点一:认识力的作用效果。1、推土机推土,施力物体是 ,受力物体是 。2、力是对的作用。发生作用的两个物体,一个是物体,一个是 物体。3、力的单位是 ,简称,符号是 o4、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 ,成年男子右手的握力大约是700N,一个质量是50kg的同学对地面的压力大约是500N等。5、阅读课本,力作用的效果部分。1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是指,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TOC\o"1-5"\h\z3力可以使物体发生 o探究点二:认识力的三要素。1、力作用的效果与力的有关;与力的有关;与力的有关。2、力的三要素是 、、。探究点三:绘制力的示意图1、在物理学中,通常用表示力:在受力物体上沿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表示力的作用点,在同一图内,力越大,线段应越 c2、画力的示意图的要领:确定受力物体、力的作用点和力的、。3、还可以在力的示意图旁边用数值和单位标出力的大小,把力的都表示出来。因此,力的示意图既能表示力的作用点、方向,同时还可以表示力的°探究点四:认识物体间力的相互作用1、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作用力。施加力的物体叫,受到力的物体叫o2、发生力的作用时,一个物体既是施力物体乂是 。3、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4.我们把力的、、叫做力的三要素。如图所示,使一薄钢条的下端固定,现分别用不同的力去推它,F1=F3=F4>F2,使其发生a、b、c、d各图中所示的形变,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的两张图是A.图a和bB.图a和cC.图a和dD.图b和d3、探究力的作用是相互的1实验:向上提书包,你对书包用力了,你是否感到了书包也在拉你?拎书包手同时受到书包向下的拉力3看课文图7.1—5甲乙图例,动手操作甲、乙实验。结论:0自我检测1、人推车时,是 和之间发生了力的作用,若以车为研究对象,施力物体是 ,受力物体是 ;若以人为研究对象,受力物体TOC\o"1-5"\h\z是,施力物体是 .2、物理学中,力的单位是 ,托一个苹果的力大约是 。3、力的、、称为力的三要素。4、下列哪个物体最接近3NA、一头小牛B、一块砖C、物理课本D、两枚1元硬币5、游泳的人,手脚用力向后划水,人就能向前进,这表明,人向后给水作用力的同时受到了的推力,这个现象表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o6、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力的大小可以用天平测量;B.力有时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C.有受力物体就一定有施力物体;D.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地能产生作用力.7、小明在探究力的作用效果时,完成了如下实验,请帮他把实验结果填在空格中。1小明首先将小钢球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当磁体靠近小钢球时,看见小钢球向磁体运动;然后让小钢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当在与运动方向垂直的位置放一块磁铁时,小钢球运动的方向发生了变化。从上面两个实验,你总结出的结论是力能 02小明用双手拉一根橡皮筋,看见橡皮筋在力的作用下变长了,说明力能8、甲、乙两个同学穿着滑冰鞋面对面静止站在冰面上,如果甲对乙用力推一下,其结果是A.甲仍静止,乙被推开B.乙受到甲的推力,甲不受推力作用C.乙受到的推力大于甲受到的推力D.甲、乙将同时相对离开.:弹力探究点1弹力一弹力的概念1、,叫弹性;,叫塑性2、发生弹性形变时产生的力叫o书对桌子的压力是弹力,桌子对书的支持力也是弹力。手推门的力是弹力,拉门的力也是弹力。3、物体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就不能恢复原来的o探究点2弹簧测力计1、测量力的工具叫。常见的测力计有、、。2、弹簧测力计制造原理:。3、观察弹簧测力计,说出它的主要构件名称、测量范围、分度值。弹簧测力计主要由 组成。弹簧测力计的刻度盘上表示的最大测量值叫,分度值是°4、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1测量前要了解弹簧测力计的,要明确,还必须要°并要沿弹簧的轴线方向轻轻来回拉动挂钩几次,目的是。2在实际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内的弹簧轴线方向跟方向一致。3读数时,眼睛观察指针的视线应与弹簧测力计的刻线o4在记录结果时,既要记录,还要注明。自我检测1、弹力是物体由于而产生的,弹力发生在具有弹性的物体上,具有塑性的物体不能产生弹性。2、弹簧测力计主要由、、钩几次,其目的是。3、某一弹簧测力计在使用之前,指针指在0.3N的刻度上,某同学没有校零,就用该弹簧测力计测一个4N的力,测得结果是 N4、关于弹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会对阻碍它恢复原状的物体产生弹力的作用B、平时所说的压力、支持力、拉力,就其力的性质而言都是弹力C、一个物体的弹力越大,它的形变越大D、两个物体不接触也可能有弹力5、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使用弹簧测力计前指针要“校零”B、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C、使用过程中,弹簧指针不得与外壳有摩擦D、不能测超过弹簧测力计量程范围的力6、弹簧测力计的弹簧断了,拆去断掉的较短部分,把剩下的较长部分弹簧仍装在原来的弹簧测力计上,零刻度调整后,用它测力,结果会A、测量值和实际值相等B、测量值比实际值偏大C、测量值比实际值小D、无法判断8、某同学用健身器材来测他自己的拉力,他把并在一起的四条弹簧拉长0.5m,若每条弹簧拉长1cm需要1N,那么他的臂力是:A、400NB、200NC、300ND、100N.某同学在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物体的重力时,错将物体挂在了拉环上,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10.0N,则物体的重力为A.一定等于10.0NB.一定小于10.0NC.一定大于10.0ND.以上判断都不正确.测一个大小为8N的力时,应选用的弹簧测力计,最恰当的规格是A.量程为10N,最小刻度值为0.2NB.量程为5N,最小刻度值为0.1NC.量程为15N,最小刻度值为0.5ND.上述三个弹簧测力计都可以用.甲、乙两同学各用15N的力拉弹簧测力计两端,则弹簧测力计示数为A.0NB.7.5NC.15ND.30N.把弹簧测力计的一端固定,另一端用3N的力拉它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若将弹簧测力计的固定端取下,两端各施一个3N的拉力而使弹簧测力计静止,如图2所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A.0B.3NC.6ND.无法判断:重力探究点1重力的大小1、在地面上拿起大小不同的两个石块,你有什么感觉?2、探究:重力大小可能与有关。写出你的猜想下表是研究重力与关系所做的实验记录:1分组记录实验数据。2观察表格中的数据画出质量与重力关系的图像,你能得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是:结论:物体所受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比,用公式表示为°从数值上说物体受到的重力约是该物体质量的倍,即G/m二N/kg,我们把这个数值叫go粗略计算时可取g=10N/kg.重力与质量的区别说明: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重力,物体所受的重力简称物重..重力的施力、受力物体: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就是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学点训练1、我们把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o符号是。2、恐龙的质量可达50t,则它的体重为N,相当于一个质量为50kg的同学的体重.3.下面哪一种动物的体重最接近30NA.一只麻雀B.一只大公鸡一只山羊一头大黄牛探究点2重力的方向1、重力的方向:一切物体如果没有支撑,最终会落向地面,这说明重力的方向总是,即重力的方向总是与方向垂直。不管物体运动轨迹如何重力方向不变。2.铅锤线是利用了原理制成的。建筑工人常用重锤线来检查墙壁是否竖直,这是利用了的道理.用重锤线检查窗台是否水平,要看重锤线与窗台是否.3、指出右图中重力的方向正确的是学点训练1、重为3N的贡柑,从树上落下的过程中,受到重力的作用对于贡柑所受重力的大小和方向,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玻璃钢管材的制造工艺与性能研究考核试卷
- 童车制造企业质量控制与品质提升策略考核试卷
- 会展智能多媒体信息发布考核试卷
- 畜牧业市场渠道拓展考核试卷
- 礼仪用品企业人力资源开发考核试卷
- 电池材料合成与性能调控考核试卷
- 电机在电力安全监控的应用考核试卷
- 篷布企业团队建设考核试卷
-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企业价值创造实战》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2025届初三下学期尖子生化学试题含解析
- 债权人自愿放弃债权承诺书
- 拔罐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 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实训(高级)-教学大纲、授课计划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 心脏康复护理专家共识PPT
- 外墙外保温抗裂砂浆抹面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 买卖合同纠纷起诉状范本
- 汽车充电站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清单-有依据
- 阴极保护系统的运行与维护
-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第二学期六年级语文期中试题(含答案)
- 大学生心理健康-厦门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