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评分标准:一等(5-6分)评分标准:一等(5-6分)二等(3-4分)三等(0-2分)材料论述题一美洲的发现观点明确,(2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3-4分)。观点较明确,(1分)。史论结合较好,逻辑较清晰,(2-3分)。观点不明确,(0分)。史论不够准确,逻辑不够清晰,(0-2分)。••确实带来了一场最实在性的(变化)。由于美洲为欧洲所有的商品提供了一个新的和异常广阔的市场,从而引起新的社会分工和艺术进步一一这在欧洲古老经济的狭隘的范围内是永远也不可能发生的。……新大陆的白银似乎是以这种方式成为交换的主要商品之一,通过它古老大陆两端的贸易得以继续,而且,也正是通过它的大部分贸易使世界上原本相距遥远的部分彼此间联在一起。——亚当.斯密(1)与材料中“美洲的发现”同个时期还有什么类似的事件?(2分)(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6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参考答案:(1)麦哲伦环球航行(2)观点:新航路开辟推动世界逐渐联成一个整体。(2分)新航路开辟,不仅发现了美洲I,促进美洲与外界的联系。同时新的航行路线的开辟,使得交通更加方便快捷,人们突破了以前丝绸之路大陆两端贸易的局限,各大洲交流和贸易更加频繁。随着各大洲的紧密联系,世界逐渐联成一个整体。(4分)材料论述二:19世纪末期美国迅速崛起,是美国综合实力的崛起,表现在经济、政治、军事、外交、领土、科技和社会等诸多方面。从根本上来讲是因为美国选择了适合本国国情和当时世界现实的发展道路。——摘编自夏东《美国崛起因素考察及启示》TOC\o"1-5"\h\z(1)材料中美国诞生的标志是什么?(2分)(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出美国崛起的根本原因,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6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参考答案(1)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的发表。(2分)(2)[答案示例]观点:选择了适合本国国情和当时世界现实的发展道路是19世纪末期美国迅速崛起的重要原因。(2分)论述:19世纪中期,美国北方资产阶级顺应当时资本主义发展潮流,打败南方种植园奴隶主,废除黑人奴隶制,进一步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障碍。之后又抓住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机遇,鼓励科技创新,大力发展教育,从而促进了经济的腾飞,到20世纪初,其工业总产值居世界第一位。(4分)材料论述三:1、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的当天,英国首相丘吉尔发表广播演说,宣布对苏联给予力所能及的援助,齐心协力打击敌人。美国政府也发表了愿意援苏的声明。1941年7月3日,斯大林发表广播演说,表明苏联卫国战争“将同各国人民争取他们的独立、民主自由的斗争汇合在一起”,结成“统一战线”。请回答:1)“统一战线”指的是什么?其最终形成的标志是什么(2分)请回答:(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6分)(1)国际反法西斯联盟。《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2)观点: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有利于促进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战胜德意日法西斯的重要保证)论述:诺曼底登陆、雅尔塔会议、柏林战役等表明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极大地鼓养了客11人民而斗志,大大增强了反而西航力量「为最终打败法西痂疏了坚实的基一|础,所以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合作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保证。2.日本在历史上曾经有过大规模吸收中国文化,以促进本国文化发展的经验,日本人把移植外来文化视为当然的事情,只要能够适应形势,任何需要的东西都可以从海外引进,既无顾虑也不以为耻。——吴于廛、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篇》(1)日本历史上大规模吸收中国文化而进行的改革史称什么?(2分)(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6分)参考答案:(1)大化改新(2)观点:日本国家善于吸收外来先进的文化,促进本国的发展。(改革有利于促进日本社会的发展)论述:古代日本学习中国的隋唐制度,进行大化改新,使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近代日本学习欧美国家进行明治维新,结束了封建社会,摆脱了民族危机,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材料论述四:罗斯福认为,苏德战场对于击败希特勒和减少美国的牺牲极为重要,而没有美国的援助,这是难以维持的战场。在1944年美英盟军诺曼底登陆以前,罗斯福一直把苏联看作是打击德国的主力,认定苏德战争是决定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败的关键。因此,他坚持把援苏放在最优先的地位。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宣布世界已经划分成“自由制度”和“极权政体”两个阵营,世界几乎所有国家都要在这两种对立的生活方式中进行选择。杜鲁门说:“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安全有关。”(1)二战前后美苏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2)阅读材料,围绕外交政策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6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参考答案:(1)由合作关系变为敌对关系(2)观点:外交政策的调整是出于国家利益的需要。论述:二战时,苏德战场对于减少美国的牺牲极为重要,出于国家利益的需要,美国与苏联等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外交政策上把援苏放在最优先的地位。二战后,苏联阻碍了美国称霸世界,威胁到了美国国家利益,所以美国调整外交政策,1947年出台“杜鲁门主义”,与苏联开始了“冷战”。综上所述,外交政策的调整是出于国家利材料论述五:人类历史上各民族和国家经历了从相互孤立、隔绝到彼此交流融合的过程。东西方之间文明的交往很早就已发生。通过商人、使节、游历者、文人学者的来往,各地的文明发生了直接或间接的传播与交流……但和平交往并非是人类相处的惟一方式,在古代,战争和征服在带来灾难和痛苦的同时,也常常不自觉地充当了文明传播与交流的工具。——摘自华师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请回答:(1)根据材料,归纳古代人类文明交往的两种主要方式。(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参考答案:(1)和平交往、暴力冲突。(2)观点:和平交往、暴力冲突都是促进人类文明交流的方式。论证:在古代连接欧亚的各种商路上,阿拉伯人在不同文明之间搭起了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了这些地区文化和经济的发展;而暴力冲突如亚历山大东征虽其过程伴随着暴力与血腥,但是也把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东方文化也渗入到希腊文化,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结论:综上所述,和平交往、暴力冲突都是促进人类文明交流的方式,我们应倡导和平交往,促进人类共同进步。其他观点如:和平交往是促进人类文明交往的主要方式(举例如阿拉伯人的作用,马可波罗来华等);暴力冲突在一定程度上也会促进人类文明的交往(举例如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等)也可。材料论述题六: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个熔炉,世界似乎已在其中熔化。它毁灭了国家、精英阶层、帝国和传统的生活方式。将近1000万人死于战争,全部伤亡人数高达2500万人,900万吨的船只沉没。但统计数字掩盖了战争的真实深度。战争消灭了欧洲一代自然生成的领袖。这一情况本身就干扰和割断了欧洲的历史。在军队到达的任何地方,战争结束后都爆发了政治革命,或者发生了转型。比如俄国等。——摘编自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编著《世界一部历史》回答:(1)请写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残酷的战役。(2分)(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6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参考答案:(1)凡尔登战役(2分)(2)示例:观点: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参战国家影响深重。(2分)论述: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参战的各个国家影响重大,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战争导致全部伤亡人数高达2500万人,更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引发了诸如俄国十月革命等政治革命。(4分)材料论述题七这次大选创造了多项“第一”,也诞生了很多将世代流传的故事。但是今天晚上令我难忘的却是在亚特兰大投票的一名妇女:安尼克松库波尔(AnnNixonCooper)。她和其他数百万排队等待投票的选民没有什么差别,除了一点:她已是106岁的高龄。她出生在奴隶制刚刚废除后的那一代;……当时像她这样的人由于两个原因不能投票一一一是她是女性,另一个原因是她的肤色。……——奥巴马感言演讲稿《美国的变革》回答:(1)材料中,奴隶制刚刚废除后是指美国哪一重大历史事件?(2分)(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6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参考答案:(1)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或美国南北战争(美国内战)。(2)观点:《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是美国实现国家富强的重要文献。(2分)论述:1、1861-1865年的美国南北战争,林肯政府通过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为南北战争局面的变化起到了扭转乾坤的关键作用,维护了美国的统一。2、解放黑奴,废除了腐朽落后的南方种植园奴隶制,扫清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使美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为以后其在世界中的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4分)结论:解放黑人奴隶是美国实现繁荣富强的重要举措。材料论述题八:1770〜1840年间,英国工人的日生产率,平均约提高了20倍。19世纪20年代初,英国纺锭总数比法国多3-4倍,比德国多10倍,遥遥领先于世界。1825年,生铁产量,已超过法、俄、美、德四国产量的总和。1840年,煤产量相当美、法、德三国产量总和的4倍多;商船吨位居世界第一;工业生产占世界工业生产总额的47%;商品出口总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21%。英国把半数以上的工业品销往国外。一一摘自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九年级(上)(1)1840年前后,英国的经济表现主要与哪个事件有关?(2分)(2)阅读以上材料,从该事件影响的角度提炼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述。(6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行文流畅)[答案示例1]:(1)工业革命。(2分)观点: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格局。(2分)论述: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西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崛起,取代了古代以中国为中心的地位;西方国家开始主导新的世界经济秩序,使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而同时期的中国,清朝的统治者自以为是,固步自封,仍旧怀着天朝上国的美梦,拒绝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丧失了经济发展的主动权,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导致近代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4分)[答案示例2]观点: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2分)论述: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英国的大机器生产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此后,法国、美国等国也都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在本轮工业革命过程中,瓦特的改良蒸汽机得到了广泛运用,人们利用改良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从此,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在交通运输领域,火车和轮船的发明,引起了交通运输业的飞跃,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地便利,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总之,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4分)材料论述题九:……日本的新统治者致力于日本社会的转型,以获得同外国势力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平等地位。……变革使日本成为东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强国。……明治政府的首要目标是强化中央集权……——摘自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下19世纪中后期……日本新领导人不造成这种不加区别地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部分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讲究实际的日本领导人得出了这一明确结论;每个民族必须为自己去掠夺,软弱和胆小将一无所获。——[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请回答:(1)文中材料“变革使日本成为东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强国”中的变革是指哪一历史事件?(2分)(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6分,要求: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适当联系实际,行文流畅)参考答案明治维新(2分)(2)主题观点:一个国家和民族不能墨守成规,应该与时俱进,顺应时代潮流,改革创新,才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改革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推动力。分论点:落后就会挨打,改革才是强国之路。只有善于吸收人类优秀的文明成果国家才能进步。3、要学以致用,才能促进社会进步。如观点:改革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推动力。论述: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但日本强大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超出参考观点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材料论述题十。在我们的印象里,革命往往伴随着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可是,二百多年前,英国却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革命。……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它影响和改变了世界的面貌。……1851年5月1日,世界上的第一届世界工业博览会在英国召开。第一届世界工业博览会在热闹非凡的气氛中开幕,在占地9.6万平方米的展区中,展览用的桌子总长约有13公里,在23个星期的展览期间,有630万人进行了参观。一一摘自百度百科“强国盛世”自从全球涌现出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后,烟囱、厂房、机器轰鸣声,打破了人们恬静的田园生活。19世纪二十年代英国有钱人以坐船浏览伦敦泰晤士河为时尚,但由于工厂的大量废水直接排入泰晤士河,污浊的河水和河水散发难闻的气味又让他们很不舒服。……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利提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气候变暖,在他之后,瑞典学者阿伦尼乌斯提出了“温室效应”。一一摘自《机器时代的“享受”》(1)“革命往往伴随着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可是,二百多年前,英国却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革命。……”,这段话里的“革命”是指哪一历史事件?(2分)(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6分,要求:世界史内容,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参考答案(1)事件:工业革命(2分)(2)观点一: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论述:工业革命中瓦特改进了蒸汽机,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从此,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工业革命发明了火车、轮船等,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所以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观点二:工业革命影响改变了世界的面貌。论述: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是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形成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观点三:工业革命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论述: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机器是蒸汽机,它使用的能源主要是煤炭。煤炭的大量开采和使用,也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引发资源、气候等问题。所以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经济的发展不应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材料论述题十一:19世纪60一一7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席卷整个欧洲I,并开始向世界范围扩展。一些国家为摆平统治危机和解内部矛盾,适应工业革命发展的需要掀起了一场国家体制改革和革命的狂潮,相继续出现了俄国农奴制改革,美国内战和日本明治维新等重大历史事件。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得以迅速发展。1、领导美国内的伟大领袖是谁?(2分)林肯2、请根据材料提炼出一个论点,并加以论述(6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观点:先进的社会制度是社会发展的有力保障论述:俄国度农奴制进行了改革,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对俄国摆脱落后状况,实现近代的目标起了积极作用。美国南北战争的胜利使美国黑人奴隶制被废除,成功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为其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强国奠定了基础。日本天皇自上而下的进行改革。废除原来封建落后制度。从此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使日本这个国家一下子成为了站在时代前沿的国家。结论:综上所述先进的社会制度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材料论述题十二:经过两个五年计划,苏联建成了6000多个大企业,建立起飞机、汽车、拖拉机、化学、重型和轻型机器制造业等部门。法国《时报》在1932年1月发表评论说:“苏联不依靠外国资本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就是赢得了第一局”。从1941年至1945年,苏联在任何武器门类方面的产量都多于德国。苏联企业生产的产品的品种、数量、价格不是根据市场需求来决定和调整的,而是根据国家统一制定的指令性计划。1926—1940年,重工业增长18.4倍,轻工业增长6.2倍,农业增长26%到1953年,粮食产量为8250万吨,一战前1913年为8600万吨。最后,苏联的经济增长由高速转为低速、停滞和衰落。——摘编自齐世荣、钱承旦、张宏毅《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史》TOC\o"1-5"\h\z(1)苏联在斯大林模式之下形成了怎样的经济体制?(2分)(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6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参考答案(1)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2分)(2)观点1:现代化实质上就是工业化,斯大林模式是新型现代化途径,快速的推进现代化。(2分)论述:斯大林模式是苏联现代化的新型途径;在短期内推动苏联现代化,实现了工业化;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斯大林通过这种建设模式,使苏联跻身于工业化国家的行列,为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4分)观点2:现代化发展关键要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推动社会走向民主、自由。(2分)论述:斯大林模式下的苏联现代化具有片面性,不是社会的全面现代化;忽视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损害农民的利益;忽视商品货币关系,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影响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从而日益阻碍苏联现代化的进程。(4分)材料论述十三:戈雷岛上相继兴建了共39座堡垒。历史上至少有2000万黑人奴隶从戈雷岛被转卖出去,有500万人死于岛上。——选自宋盈:《探秘西非奴隶岛》TOC\o"1-5"\h\z指出上述材料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2分)(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6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参考答案】(1)三角贸易(2分)(2)参考观点:三角贸易说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野蛮性和残酷性。(2分)论述:因美洲种植园经济劳动力不足,欧洲殖民者走上了贩卖非洲黑奴的罪恶贸易。历史上至少有2000万黑人奴隶从西非的戈雷岛被转卖出去,有500万人死于岛上。三百多年的“三角贸易”使非洲丧失了近亿精壮劳力,造成非洲长期的贫穷与落后。因此,三角贸易说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野蛮性和残酷性。(6分)材料论述十四:19世纪30年代以来,英国内河、运河和硬面公路在运输市场上开始受到铁路的挑战。1804年,一位矿井工程师史蒂芬逊(他14岁才开始学习英文字母,自学成才)发明的铁路机车以14英里时速在利物浦至曼彻斯特之间跑完31英里全程。由于铁路运输成本低廉而速度超过水运,因此铁路客运、货运很快超过了马车和帆船。——摘自张跃发:《近彳t文明史》,第2版回答:(1)材料中史蒂芬逊发明铁路机车是在什么历史事件中?(2分)(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6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参考答案】(1)工业革命(2分)(2)参考观点:铁路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了效率。(2分)论述:工业革命期间,史蒂芬逊发明以蒸汽机作为动力的火车机车,铁路运输应运而生。铁路机车以14英里时速在利物浦至曼彻斯特之间跑完31英里全程。铁路运输成本低廉而速度超过水运,因此铁路客运、货运很快超过了马车和帆船。铁路运输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因此铁路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了效率。(6分)材料论述十五:1861-1865年的美国南北战争,扫除了美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内部障碍,废除了种植园奴隶制,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为美国发展成现代资本主义的强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场战争完善了美国的国家机构和政治制度,使之更加适应美国工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加强了联邦的统一,保证了工业资本主义对国家的统治地位……一一黄安年:《美国的崛起与发展》回答:TOC\o"1-5"\h\z(1)材料中与“废除了种植园奴隶制”相关的文献是什么?(2分)(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6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参考答案】(1)《解放黑人奴隶宣言》(2分)(2)参考观点:美国南北战争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维护了美国的统一,为美国发展成现代资本主义强国奠定基础。(2分)论述: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爆发,南方黑人奴隶制的废存问题成为战争的焦点。1862年,林肯总统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废除了种植园奴隶制,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扫除了美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内部障碍。南北战争完善了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EC 61325:1995 EN-D Insulators for overhead lines with a nominal voltage above 1000 V - Ceramic or glass insulator units for d.c. systems - Definitions,test methods and acc
- 【正版授权】 IEC 61753-084-02:2025 EN-FR Fibre optic interconnecting devices and passive components - Performance standard - Part 084-02: Non connectorised single-mode 980/1550 nm WWDM d
- 【正版授权】 IEC 61089:1991 FR-D Round wire concentric lay overhead electrical stranded conductors
- 【正版授权】 IEC 60665:1980 FR-D A.C. electric ventilating fans and regulators for household and similar purposes
- 【正版授权】 IEC 60364-7-705:2006 EN-D Low-voltage electrical installations - Part 7-705: Requirements for special installations or locations - Agricultural and horticultural premises
- 周围性面神经麻木护理措施
- 护理进修学习成果汇报
- 青花瓷映沧海:智慧与传承的汇报
- 酱酒烤酒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结核病工作方案
- 电梯电磁兼容检验技术解决方案
- 用人单位劳动合同书范例
- 数学-江西省部分高中2025届高三下学期3月联合检测(一模)试题和解析
- 运动营养学(第三版)全套课件第1-10章
- 浙江省温州市2024年九年级数学八校联考学生素养检测中考模拟试卷(含答案)
- 2024年10月自考13683管理学原理中级试题及答案含评分参考
- 立式水轮发电机轴线分析及处理
- 1云南省初中综合素质,完整版综合素质评定表
- HAD 101-07《核电厂厂址查勘》_图文
- 危险品停车场安全检查表
- 有限空间安全作业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