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真抓实干乘势而上
努力促进我市环境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
重庆市环境保护局(2010年3月5日)各位领导,同志们:根据会议安排,我向大会报告环境保护工作。一、2009年环境保护工作回顾2009年,是重庆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更是重庆环保工作实现求突破、上台阶、大发展的一年。一年来,全市上下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314”总体部署、国发3号文件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关于环境保护的决策,坚持以环境保护服务和优化经济发展,以环保“四大行动”改善环境质量,以节能减排促进结构调整,以解决影响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在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全面完成了环境保护各项目标任务。一年来,我们重点做了六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大力推进总量减排,超额完成年度任务一是严格实施环境准入制度,有效控制新增污染物排放量。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保“三同时”制度、环境准入、区域限批和新建项目总量指标审批制度。对2008年总量减排任务未完成的区县实施区域限批,督促整改,取得实效。二是加强通报预警和调度督办,推进减排项目实施。出台了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预警制度,建立了市级部门总量减排协调机制,加强了督查督办和总量调度,组织开展了全市250余个减排项目的现场督查,对区县和有关单位总量减排机制不健全、减排项目进度滞后、设施运行不正常等进行预警和通报,责令限期整改,并进行督促指导。三是强化三大措施减排,削减污染物存量。主城完成三级管网建设任务,新增生活污水日处理能力24.8万吨;积极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淘汰小煤矿300万吨、小水泥145万吨。完成211家重点企业自动监控系统建设,实现了重点污染源24小时在线监控,提高了环境执法效能。2009年,全市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较2008年分别下降4.64%和0.81%,累计完成“十一五”总量减排任务的91.26%和96.96%。通过推进总量减排,提高了污染防治水平,增强了环境监管能力,促进了环境质量的改善,进一步优化了产业结构。第二,全面实施四大行动,不断改善环境质量一是不断深化蓝天行动。市级有关部门横向联手,与主城九区纵向联动,2次开展联合执法“百日行动”,挂牌督办137处污染源;制定扬尘控制工作方案和技术规范,对扬尘污染实施远程电子监控;4次发布空气质量预警,2次实施“蓝天行动”人工增雨作业,扬尘污染控制成效显著。完成主城企业环保搬迁25户。完成538台燃煤设施清洁能源改造。远郊区县城区全部建成烟尘控制区或基本无煤区。基本建成8家机动车简易工况法检测站。完成机动车排气检测5.3万余辆,遥测6万余辆。2009年,主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03天。主城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年均值分别比2008年下降15.9%、14.0%和0.9%,二氧化硫首次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沙坪坝、大渡口、九龙坡等区提前40余天完成年度蓝天目标任务,北碚、渝北、南岸等区优良天数达到320天以上。郊区县城环境质量继续改善,万州、双桥和潼南等16个区县城镇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二是全面推进碧水行动。2009年,市政府加大了次级河流综合整治力度,印发实施了加快推进次级河流综合整治工作的意见和考核办法,实行“部门牵头负责制”、项目推进和水质改善“双目标”考核制,建立了会议协调、项目调度和监督考核等推进机制,次级河流污染综合整治进度加快。沙坪坝筹资4亿元,用于清水溪和梁滩河污染治理。实施了饮用水源安全隐患大排查,完成全市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评估,新建农村饮水工程1.4万处。三峡库区库湾和河道1.5万个网箱养鱼全部取缔。长寿妥善解决了饮用水源隐患问题。全市建成94个城市(含小城镇)污水处理项目,建成48座城市(含小城镇)垃圾处理项目,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79%和89%。纳入《规划(修订本)》的86个工业项目,完成45个。2009年,长江、嘉陵江和乌江重庆段水质保持稳定,各断面水质全部满足三类水质标准和水域功能要求,长江出入境断面水质均为二类。全市56个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全部满足水域功能要求。三是深入实施绿地行动。“森林重庆”加快推进,城市、农村和长江两岸等六大森林工程同步实施,植树造林578万亩,建成城市绿地5496万平方米。主城区创建成为国家园林城市。完成石漠化治理6万公顷,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632平方公里。开展了40个区县(自治县)生态质量评估。编制了《重庆市生物物种资源保护和利用规划》。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5%,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四是扎实推进宁静行动。将机动车违章鸣号等内容纳入主城区七部门联合执法百日行动。扎实开展中考、普通高考和成人高考期间的环境噪声专项整治。45家文化娱乐场所完成噪声污染治理。全市累计建成环境噪声达标区565平方公里。全市建成市级安静居住小区25个,累计建成75个。全市声环境质量持续保持稳定。第三,积极应对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健康发展我们把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作为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发展环保事业的机遇,主动服务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大局。同时,严格环境准入,从严控制“两高一资”、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项目,防止污染反弹。一方面,全力为保增长大局服好务。一是建立绿色审批通道。根据项目环境影响大小和区域环境敏感程度,实行分类审批,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准入条件的建设项目加快推进,为项目落地争取时间。二是加大对重大项目的服务力度,实行专人跟踪负责制,做到早跟踪、早介入、早服务,积极为项目出谋划策,确保项目环评有序推进。三是强化帮扶力度,切实帮扶企业和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对无主观故意违反环保法律法规、初次违法行为可以免予经济处罚。另一方面,强化环境保护的引领作用。一是积极推进规划环评,促进产业合理布局。完成三峡库区重点产业规划环评编制工作,成渝经济区战略环评取得初步成果。全市48个工业园区、18个贸易转移承接地和16个三峡移民生态工业园全部开展了规划环评工作。二是严格执行环境准入制度。市环保局否决了10多个“两高一资”、产能过剩和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垫江县和忠县等区县坚持环评审批权前置,建立完善了环评、规划、施工审批、工商登记注册、核发营业执照工作协调机制,有效控制了高耗能、高污染项目盲目发展,促进了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三是进一步强化了环保“三同时”管理。将建设项目的基本信息、行业区域分类、审批情况等全部纳入台帐管理,并根据检查情况对台帐适时更新,确保“三同时”制度落到实处。第四,认真落实3号文件,统筹城乡环境保护一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314”总体部署和国发3号文件精神,努力争取国家支持。环保部印发了支持重庆统筹城乡环境保护的意见,从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库区生态环境保护、区域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环境基础能力建设等给予大力支持,并将在重庆开展更多的试点示范。市政府印发了统筹城乡环境保护工作方案。市环保局先后与渝北、万盛、綦江丰都、黔江和九龙坡等区县政府签署环保合作协议,促进上下联动,确保国发3号文件精神在环保领域落到实处。统筹城乡环境保护在规划编制、综合整治、预警体系建设、管理体制与机制等四个方面取得新的进展。编制了村庄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城乡饮用水源保护规划和农村面源污染防治规划。开展了35个村庄的环境综合整治。开展了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兴建各类农村饮水安全工程4877处,解决了221万城乡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开展了157个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整治示范,在26个区县实施了生猪养殖场发酵床零排放养殖技术。九龙坡、沙坪坝全面取缔梁滩河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完成全市土壤污染调查,开展土壤环境监管试点。建成10个生态示范村。渝北、大足等区县的生态区(县)创建工作正积极推进。第五,强化执法和应急管理,切实维护环境安全一是深入开展环保专项行动。监察、司法、工商、安监和环保等部门联合执法,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出动环境执法人员5万余人次,检查企业23477家次,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276件。开展了百日安全督查行动,对各区县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工作进行了检查,督促区县对存在的隐患进行整改。市有关部门对酉阳县锰污染等7件环境违法案件进行了挂牌督办。二是认真解决关系民生的突出环境问题。对群众反映强烈且长期未得到解决的环境问题进行挂牌督办,实行信访积案领导包案制,有效化解了一批环境热点、难点问题。重庆12369环保举报热线全年受理群众投诉2万余件,均得到妥善处置。三是危险废物利用处置和化学品管理工作不断加强。对358家危险废物产生重点单位和24家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加强了监督检查;深化危险废物经营许可和固体废物转移许可审批。万州、涪陵、黔江医疗废物处置设施规划布点调整方案通过国家批准。对41家污染搬迁企业开展了原址场地环境风险定性评估,对3家企业实施了定量评估,开展了重庆天原化工总厂原址场地治理修复工作。四是切实加强辐射环境监督管理。进一步强化辐射安全许可管理,对10家重点单位的放射源实现在线监控,将电磁辐射设施(设备)申报登记纳入排污申报体系,实现常态化管理。建成我市首座城市放射性废物库,全年收贮66枚废旧放射源。开展了放射源安全专项检查。完成我市伴生矿开发利用及污染现状调查和土壤放射性污染调查工作。全市辐射环境质量保持稳定。五是加强全过程环境应急管理。建立健全了市、区县和企业三级环境安全防范网络、应急处置和善后体系,强化了环境预案管理和应急演练,有效整合了12369投诉平台、应急指挥平台和污染源在线监控平台,环境应急指挥和现场处置能力得到加强。进一步加强区域合作,与周边十省(市区)签订了共同应对区域环境污染及突发事件框架协议,形成区域环境应急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全年妥善处置34起环境污染突发事件,确保了全市环境安全。第六,进一步夯实环保基础,提升环境管理工作水平环境政策法制继续完善。制定了《关于上市或再融资公司环境保护核查的规定》,进一步规范上市和再融资公司的环保核查,累计核查上市公司24家。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市政府印发了排污权交易试点方案,设立了机构,开展交易试点工作,在西部地区率先成功举行首批排污权交易,首批交易金额达805万元。绿色信贷政策不断深化,环评、环保“三同时”和企业环境违法情况等环保信息纳入人行征信系统。环境科技支撑进一步强化。新启动国家“水专项”2个项目4个课题。完成“重庆市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及控制措施研究”等7个环境科研项目及“南岸迎龙镇改良人工湿地生活污水治理”等4个环保新技术示范项目。环保部批准中天环保公司建设“国家环境保护危险废物处置工程技术(重庆)中心”。重庆市环保产业得到新的发展。环境监测管理不断加强。开展了环境质量例行监测、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等常规监测。加强了环境执法及污染事件应急监测、三峡工程试验性蓄水水质加密监测等专项监测。40个区县(自治县)实现城镇空气质量日报,“三江”入境断面和主城区主要饮用水源地水质实现了自动监测并实行周报。开展库区支流“水华”预警及应急巡查监测,试报了主城功能区噪声自动监测日报。环保队伍和能力建设不断增强。环保局调整为政府组成部门,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进一步充实。全市新增人员编制319个。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重庆市环境保护督查办法》,设立了环境保护督查办公室,环保督查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环保部门参与综合决策、强化统一管理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市40个区县(自治县)环境监察机构全部实行参公管理,60%以上达到国家一级标准。28个区县(自治县)环保监察机构和1个区环境监测机构升格。市环境监测中心监测能力达到400余项,跨入先进省级站行列,满足国家要求的全部监测项目。建成集应急监测、监督性监测和在线比对监测等多功能监测为一体、平战兼顾的流动实验室。市级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中心和江津、永川、涪陵等七个监控分中心完成软硬件建设,实现国家、市和区县三级联网数据交换。完成环保信息化一期建设,初步实现由信息平台向工作平台的转变。环境宣传教育和国际合作扎实推进。围绕总量减排、“四大行动”等重点工作和热点难点问题,大力倡导生态文明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理念,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建立健全了环境新闻发布机制和新闻协调机制。成立了重庆环境文化促进会,推动环境文化建设和发展。国际合作交流不断加强。完成世界银行贷款二期和中日环境合作示范城市项目建设。中挪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履约能力建设、世行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能力建设、欧盟生物多样性等项目进展顺利。二、认清形势,把握机遇,切实增强环保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009年,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各部门、各单位的参与和支持下,全市环保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认识到,环境保护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环境保护正处于艰难的负重爬坡上坎阶段,还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从国际上看,发达国家过度消费模式难以为继,世界经济增长方式调整势在必行,围绕气候变化的国际斗争异常激烈,世界范围内新一轮争夺发展制高点的竞争已经开始。从国内来看,广大人民群众对生活水平和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对干净的水、新鲜的空气和优美的环境等方面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在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随着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和人口增加,资源和环境的瓶颈制约更加突出,环境压力不断增加,挑战越来越大,环境保护的任务将更加艰巨从市内来看,局部环境质量有所好转,但没有实现环境质量的整体改善。主城区空气质量进一步改善的难度增大,次级河流整治还未取得实质性进展,特别是主城区次级河流已成为影响城市形象的重要因素。随着我市经济回升势头更加强劲,产能释放更加明显,污染物产生量会持续增加,部分减排项目推进不力,落后产能退出缓慢,减排压力有增无减。此外,潜在的环境问题不断显现。重金属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长期积累的环境问题已开始暴露,城市灰霾天气等新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把环境保护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明确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战略高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组成部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今年加强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提出了明确要求。在刚刚召开的市环委会三届三次会议上,奇帆市长充分肯定了我市环保工作取得的成绩,进一步强调环境保护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是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是极为重要的民生问题,对我市今后一个时期环保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特别是要求强化次级河流和主城大气污染防治,确保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立即启动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节能减排示范区创建等工作。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成绩,准确把握当前的环境形势,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不断解决存在的突出矛盾和环境问题,更加扎实有效地抓好国家和市委、市政府关于环境保护决策部署的落实,在巩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把环境保护事业继续推向前进。三、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全面完成“十一五”环保目标任务2010年是完成“十一五”环境保护任务的决战年,也是谋划“十二五”环保规划的关键年。做好今年的环境保护工作,对于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圆满完成“十一五”环境保护任务,奠定“十二五”环境保护工作的良好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0年环保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生态立市,环境优先”理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环境保护与推动发展方式转变、污染减排与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环境治理与保障改善民生更加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以启动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创建工作为载体,充分发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的综合作用,毫不松懈地推进总量减排、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与建设,坚决完成“十一五”环境保护目标任务,为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贡献。2010年主要工作目标:主城区空气质量满足优良天数达到300天以上,力争达到305天。其余区县(自治县)城区空气质量有所改善。长江、嘉陵江和乌江干流重庆段水质在入境满足II类时总体满足II类要求;全市次级河流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达到78%;主城区和区县城区公共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主要指标达标率均达到100%,镇(乡)达到80%。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和道路交通噪声平均值分别控制在55分贝和68分贝以内。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6%。辐射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全市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减排0.5%,二氧化硫排放量减排1.5%,全面完成国家规定的目标任务。按照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我们要切实履行好自身职责,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着力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一)举全市之力,打好总量减排攻坚战总量减排任务是国家确定的约束性指标,是政治任务,任务完成与否,直接关系到市委、市政府的政绩考核,关系到重庆的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截至2009年,全国二氧化硫“十一五”减排目标提前一年完成,其中,11个省提前完成二氧化硫减排任务,6个省提前完成化学需氧量减排任务,与全国相比,我们已经落后,一些区县离完成减排目标还有较大差距。因此,我们要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节能减排示范区”的要求,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工作进度,举全市之力,打好总量减排的攻坚战。要通过不断完善减排机制,落实减排措施,完成减排项目,开展排污权交易,力争上半年完成国家下达任务。对完不成任务的地区,严格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实行“区域限批”。要严格产业环境准入制度,全面推进规划环评的落实,严把新上项目环评审批关,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严格执行新建项目总量指标审批制度,新增污染物排放量的项目必须与总量减排指标替代项目同时实施、同步完成,限制发展排放强度大的产业。所有区县城区生活污水处理厂必须建成投运,已建设施必须确保稳定运行;要着力推进燃煤企业和钢铁、火电、制药、化工等重点行业实施减排,完成一批工业废水治理项目;要积极推进企业结构调整、环保搬迁和产业技术升级,淘汰落后产能和生产工艺,关停小火电机组12万千瓦,淘汰小水泥产能120万吨。完成区县国控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加强现有火电机组等燃煤设施排污监管,确保烟气脱硫设施和在线监测系统稳定运行;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设施监管,提高城镇污水稳定达标率。(二)增添新措施,大力实施环保四大行动近年来,通过实施“四大行动”,取得了人民群众看得见,感受得到的实效。2010年,我们要按照既定工作方案,完善工作机制,增添工作措施,加快推进实施。一是强力推进“蓝天行动”。进一步强化扬尘污染控制,抓好城区车辆冒装撒漏、工地扬尘污染等行为的联合执法;继续实施重点地区、路段和工地控尘状况的电子监控。完成重庆钢铁集团公司等25户企业的环保搬迁,开展主城第六批企业环保搬迁工作,启动重庆发电厂和重庆九龙电厂搬迁工程的前期工作。完成主城第二批燃煤设施的清洁能源改造。深化和规范机动车排气定期检测工作,实施简易工况法检测机动车排气和环保标识管理。二是深入实施“碧水行动”。2008年,国家组织对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专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考核,并纳入对地方党委、政府的政绩考核。从考核情况来看,有的省已提前完成任务。今年是实施《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修订本)》的目标年,而重庆列入规划的项目只完成了一半,进展滞后,若不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全力推进,将难以完成规划明确的目标任务,不仅影响后续规划项目的申报,也影响到重庆重大项目的审批。因此,必须加大力度,加快《规划》项目的实施进度。其中,次级河流综合整治是难点,要以生态恢复和水质改善为目标,调整次级河流污染整治思路,进一步完善整治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责任,确保整治取得实效。凡列入《规划》的次级河流必须在年内完成污染综合整治任务。未列入规划但主城创模需要整治的次级河流今年必须启动,2011年实现水域功能达标。奇帆市长将与主城相关区政府主要领导签订责任书。不能完成任务的,将实行一票否决,所在流域停止项目环保审批,并启动问责制。加快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积极推动乡镇污水、垃圾处置设施建设。要将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不达标的建制镇列为今年整治的重点,加快推进三峡库区三级管网建设,并纳入考核。完成三峡库区142个市政直排口的整治。全市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达到90%,其中主城区分别达到93%和97%。扎实做好饮用水源安全保障,开展重点饮用水源地环境状况评估,完成农村120个建制镇饮用水源保障项目。三是大力开展“绿地行动”。加快推进“森林重庆”建设,做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水土保持等生态治理工程,加强自然保护区和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从严控制主城“四山”开发建设,保护绿色屏障和生态湿地。继续推进渝北区和大足县等8个区县国家级生态区(县)创建工作;建成市级绿色社区20个。启动实施《三峡库区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和全市物种资源详查。编制《重庆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建设规划》和《重庆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及行动计划》。加强土壤污染防治,编制土壤污染防治规划,开展农村土壤监管试点、搬迁企业原址土壤环境风险评估和治理修复。四是扎实推进“宁静行动”。巩固提高城市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新建环境噪声达标区40平方公里,创建市级安静居住小区45个。规范夜间建设施工行政审批。实施道路交通噪声整治示范项目。开展交通噪声污染整治联合执法,纠正机动车违章鸣号行为。(三)启动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整体提升城市品质由于历史、自然禀赋和气象等因素影响,重庆历来是污染严重的大城市,造成不宜居的印象。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有利于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有利于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进而增强城市竞争力。国家已将重庆定位为5个国家级中心城市之一,我们要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整体提升环境保护水平,提升城市品质。今年,我们要编制并报审“创模”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成立重庆市“创模”工作领导小组和“创模”办公室,出台“创模”决定,召开“创模”动员会,制定分解创模年度目标任务,启动环保综合整治三年攻坚行动。创模工作任务十分艰巨,主城各区政府和市级相关部门要早行动、早安排、早部署,上下联动,共同推进。万州、涪陵、永川、江津、合川等区县要积极开展市级环保模范城市创建活动,黔江区要加快推进国家环保模范城区创建工作;其他区县要广泛开展生态建设示范区创建活动,掀起环保示范创建“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良好格局。(四)深化农村环境整治,推进统筹城乡环境保护农村环境保护是环保工作的薄弱环节。我市集大城市、大农村于一体,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推进的过程中,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更加突出。重庆是全国统筹城乡环境保护试点地区,统筹城乡环保工作是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重要内容,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深入开展统筹城乡环境保护试点示范,推动我市统筹城乡环保工作实现新的突破。要加快实施统筹城乡环境保护工作方案,抓好城乡环境保护规划、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城乡环境监测与预警能力建设和城乡环境保护体制与机制等四个方面的统筹工作,要认真用好用足中央“以奖促治”的相关支持政策,重点加强农村饮用水源保护、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和村庄环境综合整治,促进农村环境质量不断改善。(五)保障环境安全,维护群众环境权益环境问题是发展问题,也是民生问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满怀新的期待。目前,环境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方面关注的热点问题,老百姓对环境污染反映十分强烈,一些长期积累的环境问题,影响很大、教训深刻。解决环境问题,就是解决民生问题。下大力气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不仅是中央的要求,而且是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也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重点抓好4项工作。一是重点开展重金属污染专项整治。去年发生的陕西凤翔、湖南武冈和云南昆明东川等12起重金属、类金属污染事件,严重危害群众身体健康,引发48起群体性事件,严重影响当地社会和谐。各地要认真吸取教训,贯彻落实全国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批转的指导意见,全面排查重金属污染物排放企业及其周边区域环境隐患,确定重点防控区域、行业、企业和高风险人群,编制重金属污染防治规划,依法开展重金属行业的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加大重金属污染防治力度,继续开展锰污染整治,积极预防和稳妥处理重金属污染。二是加强核与辐射安全监管。进一步加强放射源的监督管理,按放射源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认真履行监管职责,落实好辐射安全责任制,认真执行放射源安全状况月报制度与辐射事故季报制度,确保我市辐射环境安全。三是强化环境应急管理。应急管理是保障环境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我们要进一步完善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建立健全“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职责明确、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重特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预警和应急机制。做好环保部在重庆开展的应急演练,提升我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准备、响应以及联动水平。四是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环境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身体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加大典型案件挂牌督办、责任追究和后督察力度,全面启动环境执法稽查工作,健全跨界环境执法及污染纠纷协调处理机制。继续开展群众长期投诉的环境污染积案的处理和化解工作,开展环境问题大下访、大排查、大整治,重点抓好环境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保障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六)科学编制“十二五”规划,提前谋划环保工作思路“十二五”时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的战略机遇期。谋划好“十二五”环保工作,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推进历史性转变、探索环境保护新路,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在认真评估“十一五”环保规划、科学分析环境形势的基础上,深化重大专题研究,创新发展模式,坚持科学发展,细化“十二五”环保目标、重点工程、重大改革和政策举措,认真编制“十二五”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规划。“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的思路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生态文明为引领,以创建国家级模范城市为抓手,确立“三大定位”(优化经济发展,改善民生,防范环境风险),做到“三个统筹”(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统筹,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统筹,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统筹),取得“三个突破”(在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融合上取得突破,在污染总量控制与主体功能区环境分类管理的平衡上取得突破,在全市“大生态、大环保”的协调机制上取得突破),实现“三个目标”(创建成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探出统筹城乡环境保护新路,基本建成生态文明示范区的框架体系)。通过实施“十二五”环保规划,使我市城乡环境质量逐步改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五个重庆”建设提供坚实的环境支撑。四、夯实基础,完善机制,努力提升环保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加强环境保护,改善环境质量是政府的重要职责。我们要不断创新机制,增添新举措,提高监管能力,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一)完善工作机制建立完善环境保护长效工作机制,是加强环保工作的一条鲜活经验。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完善环境保护宏观决策机制。区县(自治县)政府、相关部门在制定全局性规划,做出重大决策,以及开展招商引资、重大项目建设时,要吸收环保部门参加前期工作,使环保部门及早介入、及早服务、及早指导。环保部门要积极出主意、想办法,充分发挥环境保护在经济发展中的参谋服务作用,确保重要规划、重大决策、重点项目符合环保要求。二是完善环保工作推进机制。进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影视剧本创作委托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抵押反担保委托合同书(矿产资源质押担保)3篇
- 二零二五版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规范解读与应用3篇
- 二零二五年模具出口贸易代理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儿童关爱基金捐款赠与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矿山安全生产承包管理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环保产业贷款合同样本集3篇
- 二零二五版房产代理佣金提成合同样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环境风险评估与治理项目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电力线路架设与安装监理合同3篇
- 2024年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 GB/T 45092-2024电解水制氢用电极性能测试与评价
- 《算术平方根》课件
- DB32T 4880-2024民用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
- 2024-2024年上海市高考英语试题及答案
- 注射泵管理规范及工作原理
- 山东省济南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附答案
- 大唐电厂采购合同范例
- 国潮风中国风2025蛇年大吉蛇年模板
- GB/T 18724-2024印刷技术印刷品与印刷油墨耐各种试剂性的测定
- IEC 62368-1标准解读-中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