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真题及答案_第1页
2015年10月真题及答案_第2页
2015年10月真题及答案_第3页
2015年10月真题及答案_第4页
2015年10月真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课程与教学论试题课程代码0046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下列不属于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代表人物的是()DA.博比特 B.查特斯 0.泰勒 D・派纳.作为学术中心课程的最基本特征,也是课程现代化最虚本特征的是()AA.结构性 B.实践性 0.专门性 D.学术性.实践性课程开发所采用的方法是()CA.活动分析 B.工作分析C.审议 D.折中的艺术.首次明确提出把心理发展的研究作为教学总原则的基础的是()D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0.卢梭 D.裴斯泰洛齐.被称为课程领域中“主导的课程范式”的是()BA.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 B.泰勒原理0.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 D.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反映了学科领域专察对课程要素之间关系的看法的是()CA.横向组织 B.纵向组织0.逻辑组织 D.心理组织.“在教育情境之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课程与教学目标”是。CA.普遍性目标 B.行为目标C.生成性目标 D.表现性目标.认为课程与教学目标实际上包括“行为”和“内容”两个方面的学者是()AA.泰勒 B.梅杰 C.布卢姆 D.博比特.“你这门学科对那些不会成为这个领域专家的年轻人的教育有什么功用?你这门学科对外行或一般公民有什么贡献?”,这是在确定课程与教学目标时,在哪一维度上应考虑的问题?( )CA.学习者的需要 B.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0.学科的发展 D.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教育的发展,而且发展最好的手段不是通过明晰目的,而是通过批评实践。”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斯腾豪斯提出了一个命题,即()DA.生成性目标 B.过程模式C.程序原则 D.教师作为研究者.表现性目标在本质上追求的是()CA.技术理性 B.实践理性0.解放理性 D.效率取向.当课程以满足当代社会生活需求、以维持或改造社会生活为直接目的的时候,当课程开发以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为基点、强调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的优先性的时候,这种课程就是()BA.儿童本位课程 B.社会本位课程C.学科本位课程 D.混合取向的课程.下列关于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A.通过师生的民主对话与讨论来共同思考、探究和解决问题B.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是一个典范C.学生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是运用该方法的前提条件D.学生的“自我活动性”、“自主性”是这种教学方法的核心.在1859年提出了“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一著名命题的是()CA.苏格拉底 B.杜威C.斯宾塞 D.苏霍姆林斯基.下列不属于课程内容的基本取向的是()BA.学科知识 B.教师的二次教材开发0.学习者的经脸 D.当代社会生活经脸.科学与技术的关系问题是直接影响理科课程开发的一个基本问题。20世纪中叶以后,科学和技术的关系表现为()BA.主导与依附 B.对等与融合0.对立与排斥 D.前者包含后者.下列关于杜威教育思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A.学校课程应是“经险课程”B.倡导“主动作业”,即把社会生活中的典型职业加以提炼概括,用于学校0.教育即生活本身,而不是成人生活的准备D.强调儿童中心主义.教师在课堂上通过讲解、示范等提示活动来教授课程内容,这种类型的教学方法是()AA.提示型教学方法 B.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C.传授型教学方法 D.自主型教学方法.将所选出的各种课程要素在尊重差异的前提下找到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然后

将之整合为一个有机整体,这是课程组织的()CD.逻辑性D.罗杰斯A.连续性 B.D.逻辑性D.罗杰斯.经脸自然主义经验课程论的代表人物是()BA.裴斯泰洛齐 B.杜威 C.卢梭.最古老、使用范围最广的课程类型是()A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0.分科课程 D.综合课程.以开发、培育主体内在的、内发的价值为目标,旨在培养丰富的具有个性的主体的课程是()B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0.分科课程 D.综合课程.将特定学科内容在不同学习阶段重复呈现,同时利用学生日益增长的心理的成熟性,使学科内容不断拓展与加深。这是()BB.螺旋式课程D.隐性课程B.螺旋式课程D.隐性课程C.显性课程.下列课程中不属于社会本位综合课程的是()DA.“STS”课程0.轮形课程A.“STS”课程0.轮形课程D.持久生活情境课程.在“自由原则”与“合作原则”基础上确立起来的,通过“作业安排”等措施而成功地将班级授课组织变革为个别化教学组织、将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变革为以学生自学研究为主的教学方法的是()AA.道尔顿计划 B.文纳特卡计划0.凯勒计划 D.帕克赫斯特计划.受“解放理性”所支配,倡导对评价情境的理解而不是控制,以人的自由与解放作为评价的根本目的,这是下列哪种课程与教学评价的本质()CA.目标取向的评价 B.过程取向的评价0.主体取向的评价 D.效果取向的评价.下列不属于衡量一个完整的评价模式的指标的是()CA.方法的经脸性 B.价值的可估性0.资料的可靠性 D.用途的目的性.20世纪世界课程改革运动中,国际性与民族性的内在统一要求在课程改革中体现()AA.多元主义价值观 B.教育民主化的理念0.主体教育观 D.教育公平的理念37.37.什么是支架式教学?请结合教学实例说明支架式教学的基本环节。33.33.简述课程内容选择的四个基本环节。.对同一教学内容笑在不同时间、不同情境、基于不同目的、着眼于不同方面、用不同方式多次加以呈现,以使学习者对同一内容或问题进行多方面理解、获得多种意义的建构。这种教学模式是()CA.情境教学 B.支架式教学C.随机访问教学 D.协作教学.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构成的四要素是()BA.情境、模拟、会话、意义建构 B.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C.情境、协作、会话、主动建构 D.情景、模拟、会话、主动建构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请在答题卡上作答。.简述杜威关于“反省思维”或“问题解决”的步珠。答:(1)问题的感觉;(2)问题的界定;⑶问题解决的假设;(4)对问题及其解决方法的逻辑推理;⑸通过行动检验假设。杜威认为这五个阶段的顺序不是固定的,而且这五个阶段中的每一个阶段均可进一步展开。.简述艾斯纳的课程目标观和斯腾豪斯的课程目标观的异同。答:艾斯纳的课程目标观和斯腾豪斯的课程目标观有异曲同工之妙。⑴他们都反对把课程目标技术化的倾向,明确提出教育及课程本质上的价值向题:⑵他们都以人的自主发展作为课程目标取向的根本,注重人的自主性、创造性,个体性,注重课程情境的具体性;⑶在前两点的基础上,他们都不主张完全取消“行为目标”;(4)他们所主张的目标表述都采取了一种开放式的形态:艾斯纳和斯腾豪斯在课程目标观上也存在重要区别:(1)他们对课程问题把握的切入点不同,因而对“目标”一词的理解有所差异;⑵他们追求的教育价值观也有区别。课程内容的选择大致包括四个基本环节:⑴确定课程价值观;⑵确定课程目标;⑶确定课程的三种基本取向之关系:(4)确定课程内容。.简述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关系。答: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是两种不同的课程类型。两者在性质、特点、功能等方面各有不相同。最明显的区别是显性课程主要是有计划的、预期性的教育影响;而隐性程则主要是有非计划性、非预期性的教育影响。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之间也存在内在联系。一方面,显性课程的实施总是伴随着隐性课程。另一方面,隐性课程也在不断转化为显性课程。.简述课程与教学评价的类型。答:(1)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⑵目标本位评价与目标游离评价;⑶效果评价与内在评价;⑷内部人员评价与外部人员评价;(5)量的评价与质的评价。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请在答题卡上作答。.试述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的基本特征及其对课堂教学改革的现实意义。答: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的基本特征:(1)极大地依赖于个体成长、健康与适应的内驱力,坚决排除各种有碍于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障碍;⑵强调情感因素,强调教学情境的情感方面而不是理智方面;⑶强调学生“此时此刻”的情形;而不关心他过去的情感和经脸;⑷强调本身就能促进学生经验生长的人际接触和人际关系。(1)支架式教学是通过提供一套恰当的概念框架而帮助学习者理解特定知识、建构知识意义的教学模式,借助于该概念框架,学习者能够独立探索并解决问题、独立建构意义。2)基本环节:进入情境:搭建支架:引导探索: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6分)、请在答题卡上作答。38.请阅读下面一段论述:“课程”不仅包括体现在学程、教科书或变革方案中的有计划的具体内容,而且还包括学校和社区中各种情境因素所构成的谱系,这些情境因素会对课程变革方案作出改变。“课程实施”决不是教育计划或技术在课程实践中的简单“装配”,它应当包括变革方案在目标和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