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雪线 高考地理 课件_第1页
17 雪线 高考地理 课件_第2页
17 雪线 高考地理 课件_第3页
17 雪线 高考地理 课件_第4页
17 雪线 高考地理 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难点突破---雪线高考真题回顾【例1】(2020·全国高考真题)勘察加火山群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带的北端,气候冷湿,火山锥各坡的降水差异小,近几十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火山锥的林线(森林分布上限)升高、雪线(终年积雪下限)有所降低。此外,其他干扰也影响林线和雪线高度。例如,火山喷发彻底破坏原有景观,若干年内该火山锥的林线与雪线高度往往发生显著变化。据此完成(1)~(3)题。(1)一般情况下,与阴坡相比,该地火山锥阳坡的()A.林线与雪线更高 B.林线与雪线更低C.林线更高、雪线更低 D.林线更低、雪线更高(2)林线升高,雪线有所降低,表明火山群所在区域气候变化趋势为()A.暖湿 B.暖干 C.冷湿 D.冷干(3)火山喷发后若干年内,该火山锥()A.林线升高,雪线升高 B.林线升高,雪线降低C.林线降低,雪线升高 D.林线降低,雪线降低01高考真题回顾01【解析】第(1)题,与阴坡相比,阳坡太阳辐射较强,气温较高,光照热量更充足,有利于森林的生长,故林线更高;与阴坡相比,阳坡太阳辐射较强,气温较高,故雪线更高,A正确。BCD错误。故选A。第(2)题,近几十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林线升高,说明火山群所在区域,气候变暖;雪线降低,说明气候变暖,降水增多,因此,表明火山群所在区域气候变化趋势为暖湿,A正确。BCD错误。故选A。第(3)题,火山喷发若干年内,火山口地温较高,导致气温较高,海拔高处热量条件较好,且火山灰为森林的生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加上全球变暖的叠加影响,因此,林线升高,排除C、D;火山喷发若干年内,火山口地温较高,空气容易膨胀上升,形成丰富的降雪,加上全球变暖引起当地变湿的影响,导致火山锥雪线下降,排除A,B符合题意。故选B。高考真题回顾01(2016•新课标Ⅱ卷)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长白山高山苔原带矮小灌木的冻害反而加剧。调查发现,长白山雪期缩短;冻害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西北坡为冻害高发区。1.在高山苔原带,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的指标是A.大气温度

B.降水量

C.积雪厚度

D.植被覆盖度解析该题用排除法解答,大气温度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山地海拔不同降水量也有所不同;植被覆盖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只有积雪厚度与海拔基本无关。一般来说,坡度越大,积雪厚度越小。高考真题回顾01解析读图,经历三次冰期的山峰,被地壳抬升最早到达终年积雪高度。按照这一规律,结合图中信息可知,果洛山经历三次冰期,抬升至冰期时终年积雪高度的时间最早,雪宝顶次之,太白山终年积雪高度最后达到。[2016全国卷Ⅲ]青藏高原东部及其周边山峰分别经历了1次冰期(末次冰期)、2次冰期和3次冰期,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2—3题。2.按山峰抬升至冰期时终年积雪高度的先后顺序排列,依次是A.雪宝顶、太白山、果洛山

B.果洛山、雪宝顶、太白山C.太白山、果洛山、雪宝顶

D.雪宝顶、果洛山、太白山高考真题回顾01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点苍山属于只经历末次冰期的山峰,点苍山无现代冰川发育,说明现在气温偏高,没有形成冰川。[2016全国卷Ⅲ]青藏高原东部及其周边山峰分别经历了1次冰期(末次冰期)、2次冰期和3次冰期,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2—3题。3.点苍山无现代冰川发育,是因为与末次冰期时相比,点苍山现在A.日照更长 B.气温更高C.植被更密 D.海拔更低考点回归021.雪线的含义:雪线是永久积雪带的下限(雪线以上气温在0℃以下)。2.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夏季气温小于0℃的地方有永久性积雪,即夏季气温0℃等温线为山体的雪线。雪线是冰雪带的下限,其高度与纬度、坡向和坡度有关(如下表)。温度(或纬度)因素雪线高度与气温呈正相关。即低纬雪线高,高纬雪线低;阳坡雪线高,阴坡雪线低;降水因素降水量越大,雪线越低;降水量越小,雪线越高。因而迎风坡雪线低,背风坡雪线高;地貌因素坡度越大,积雪越易下滑,不利于积雪保存,雪线偏高;季节因素夏季气温高,雪线上升;冬季气温较低,雪线下降;考点回归02考点回归02雪线的全球分布规律雪线分布规律

间空

间同一座山,夏季雪线高同一座山,冬季雪线低全球:由南北半球的副热带地区分别向两侧的高低纬递减我国:由南向北降低(气温)我国:同纬度东低西高(降水)考点回归02【核心素养解读】1.阿尔卑斯山北坡雪线与南坡相比谁高谁低?为什么?2.天山北坡雪线与南坡相比谁高谁低?为什么?3.喜马拉雅山南坡雪线与北坡相比谁高谁低?为什么?4.非洲乞力马扎罗山脉南、北坡的雪线相比谁高谁低?为什么?【思路提示】阿尔卑斯山北坡雪线低于南坡:(北坡受西风气流影响,降水多);天山北坡雪线低于南坡:(北坡位于迎风坡,降水多于南坡);喜马拉雅山南坡雪线低于北坡:(南坡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多;且坡度缓,积雪多,雪线低)。乞力马扎罗山脉的雪线南坡低于北坡:南坡为东南信风迎风坡,降水量较多。巩固提升03读欧洲阿尔卑斯山、北美洲麦金利山垂直带谱示意图,回答1~2题。1.甲、乙两山相比较(

)A.甲山纬度较乙山高B.甲山海拔较乙山高C.乙山相对高度较甲山大D.乙山带谱较甲山复杂2.甲山北坡和乙山南坡雪线较低的共同原因是(

)A.为迎风坡,降水量较多B.为阴坡,气温较低C.坡度陡,高处积雪难以存留D.海拔高,气温低巩固提升03

解析:第1题,甲山有落叶阔叶林带,乙山山麓为针叶林带,所以甲山纬度较低,故A项错误;读图可知,甲山海拔较乙山低,故B项错误;乙山相对高度大于甲山,故C项正确;甲山带谱更复杂,故D项错误。第2题,阿尔卑斯山北坡、麦金利山南坡都为迎风坡,降水量较多是雪线偏低的共同原因,故A项正确;乙山南坡为阳坡,故B项错误;坡度越陡,雪线越高,故C项错误;雪线高低与海拔关系较小,故D项错误。巩固提升03如图是一座相对高度为3000米的山体,山体的某一侧水汽较充足,①②③④表示不同的自然带。读图,回答3~4题。3.若图中的虚线表示雪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坡既是阳坡,又是迎风坡B.a坡是阳坡,b坡是迎风坡C.b坡既是阳坡,又是迎风坡D.b坡是阳坡,a坡是迎风坡4.若山顶有永久性冰川,则山麓的气温T(T冬表示冬季最低气温,T夏表示夏季最高气温)应是()

A.T冬<0℃ B.T夏>18℃C.T冬<18℃ D.T夏<18℃巩固提升03【解析】第3题,图中各自然带(积雪冰川带除外)均在b坡分布较高,说明b坡为阳坡;雪线在b坡分布较低,说明b坡降水较丰富,应为山地的迎风坡。一般来说,同一个自然带(积雪冰川带除外)在山的阳坡分布的海拔高些,阴坡海拔低些。如果山体的两侧降水差别不大时,雪线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两侧的温度,主要影响因素有纬度高低和坡向。但该题所给的前提是“山体的某一侧水汽较充足”,所以两侧雪线高低主要取决于降水量,即迎风坡雪线低,背风坡雪线高。第4题,永久性冰川的下界即雪线处的温度应不高于0℃,因而其山麓的最高温度(夏季温度)不能超过18℃。永久性冰川是否存在不能看冬季,应当取决于气温最高的夏季。巩固提升03

雪线是山地常年积雪带的下限,主要受降水量、气温、坡向等因素影响。植物孢子或花粉在盛行风吹送下,随着降雪封闭在冰川中,这是研究区域环境变化的重要依据。下图示意安第斯山脉的所在位置。据此完成5~7题。5.雪线处的多年平均数据中,M山低于N山的是()A.海拔

B.气温C.气压D.光照6.N山雪线最高的月份和坡向是()A.1月,东坡

B.1月,西坡C.7月,东坡

D.7月,西坡7.钻取的表层冰芯样本中,孢粉类型最丰富的冰芯来自()A.M山的东坡 B.M山的西坡C.N山的东坡 D.N山的西坡巩固提升03第5题,读图可知,M山纬度低,受沿岸寒流影响,降水量小,气候干旱,雪线高;N山纬度高,位于西风带内,西坡降水量大,雪线低。所以M山雪线高于N山,A错。雪线处的积雪消融量与降雪量相等,气温大约为0℃,所以两山的雪线处气温相差不大,B错。由于M山雪线高于N山,故气压低于N山,C对。由于N山所在地区降水量大,光照条件较差,D错。故选C。6.A第6题,读图可知,N山纬度较高,处于西风带内,西坡为迎风坡,降水多,东坡为背风坡,降水少,所以东坡雪线整体高于西坡。同一山地,夏季气温高,雪线高,所以N山1月份的东坡雪线最高。故选A。7.A第7题,纬度越低,降水量越大,相对高度越大,植被带垂直差异越明显,读图可知,M山东坡靠近亚马孙平原地区,纬度低,降水量大,且山地相对高度大,垂直地带性明显,钻取的表层冰芯样本中,孢粉类型最丰富。故选A。巩固提升03

雪线高度是指终年积雪下限的海拔。下图表示南半球不同纬度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的分布。读图回答8~9题。8.对南半球不同纬度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曲线的表示正确的是(

)A.aB.bC.cD.d9.关于下列山地雪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珠穆朗玛峰北坡纬度比南坡高,对应的雪线高度是北坡低于南坡B.天山北坡降水多于南坡,雪线高度是北低南高C.阿尔卑斯山南坡降水多于北坡,雪线南低北高D.安第斯山南端东西坡纬度相同,对应的雪线东低西高巩固提升03解析:在其它条件相同的前提下,纬度越高,雪线越低;降水越多,雪线越低;气温越低,雪线越低。对比四幅图,只有图a符合此规律。故选A。珠穆朗玛峰北坡因降水少,所以雪线比南坡高;天山北坡降水多,且为阴坡,所以雪线低于南坡;阿尔卑斯山南坡降水少于北坡,雪线南高北低;而安第斯山南端东西坡纬度相同,但西坡降水多,所以对应的雪线东高西低。故选B。巩固提升03下表为我国甲、乙两山基带气象要素及雪线高度资料。读表,回答10~11题。甲山(海拔7782m)乙山(海拔7435m)南坡北坡南坡北坡基带气象要素海拔(m)1100292012291848年均温(℃)16.17.97.42.8年降水量(mm)2276.6512.196.1519.2雪线高度(m)475050004350398010.据表中资料推断(

)A.甲山北坡相对高度大于南坡B.甲山南坡的垂直带谱最丰富C.乙山南坡的河流补给以大气降水为主D.乙山的森林蓄积量大于甲山11.与乙山相比,甲山雪线分布特点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①纬度位置

②山体海拔

③水汽来源方向④人类活动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巩固提升0310.B据表中资料推断,甲山北坡相对高度小于南坡,甲山南坡的垂直带谱最丰富,乙山的森林蓄积量小于甲山,所以B正确。11.C图示为我国甲、乙两山基带气象要素及雪线高度资料,与乙山相比,甲山雪线分布特点形成的主导因素是纬度位置、水汽来源方向,所以C正确。巩固提升03

雪线是指山峰终年积雪的下限。下图是北半球著名山脉与山峰雪线平均高程(单位:m)图。读图,完成12~13题。12.图中显示出影响山地雪线高度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海拔B.降水量C.海陆位置D.纬度位置13.下列关于图中山脉与山峰实际雪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珠穆朗玛峰南坡比北坡雪线高B.内华达山西坡比东坡雪线低C.3000m是阿尔卑斯山雨季雪线D.1200m是斯堪的纳维亚山冬季雪线巩固提升03解析:第12题,由图可知,影响图中不同山峰雪线高度差异的因素是不同山峰所处的纬度不同,不同山峰出现气温低于0℃的高度不一样。第13题,同一山脉,因坡向差异导致降水差异,使雪线存在坡向差异。珠穆朗玛峰南坡是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内华达山西坡是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雪线是指山峰终年积雪的下限,由于夏季气温高,积雪融化,积雪下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