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地理-必修-第一册-人教版(新教材)第二节-土壤课件_第1页
2019(秋)地理-必修-第一册-人教版(新教材)第二节-土壤课件_第2页
2019(秋)地理-必修-第一册-人教版(新教材)第二节-土壤课件_第3页
2019(秋)地理-必修-第一册-人教版(新教材)第二节-土壤课件_第4页
2019(秋)地理-必修-第一册-人教版(新教材)第二节-土壤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土壤第二节土壤课标内容核心素养目标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土壤标本,说明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1.观察、识别与土壤有关的自然现象,具备一定的运用考察、实验、调查等方式进行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地理实践力】2.结合各地土壤标本,知道影响该地土壤发育的主要因素。【区域认知】3.能够运用自然要素的相互作用原理,说明土壤的发育过程。【综合思维】4.认识土壤对生物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人地协调观】课标内容核心素养目标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土壤标本,说明土壤的主肥力知识清单一观察土壤1.概念:指陆地表层具有一定

,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由

四种物质组成。2.土壤观察内容:土壤

、土壤

、土壤剖面构造等。 (1)土壤颜色:是土壤最重要的外部特征之一,如

等。黑土、红壤黑土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红壤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颜色质地肥力知识清单一观察土壤黑土、红壤黑土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2)土壤质地①土壤矿物质颗粒:

、砂粒、

、黏粒等。②土壤质地:不同粒级的矿物质在土壤中所占的

。③分类:砂土、

、黏土。(3)土壤剖面构造①定义:指从地面垂直向下的土壤纵剖面,由一些形态特征各异的、大致呈水平展布的

所构成。②土层:

层、腐殖质层、

层、淀积层、母质层、母岩层。③耕作土壤剖面:

层、犁底层、自然土层。石砾粉粒相对比例壤土土层有机淋溶耕作(2)土壤质地③耕作土壤剖面: 层、犁底层、自然土层。石砾[易误辨析]

是不是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越高,肥力就越高?为什么?提示不是。有机质含量多少是土壤肥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另外,养分、水分、空气和热量也是土壤肥力的影响因素。[易误辨析]提示不是。有机质含量多少是土壤肥力高低的一个重知识清单二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1.成土母质 (1)定义:岩石的

产物,是土壤发育的物质基础。 (2)影响:决定了土壤矿物质的成分和养分状况,影响土壤的

。2.生物(1)意义:是影响土壤发育的最基本也是最活跃的因素,没有生物的作用,就不可能形成土壤。(2)影响:生物残体→为土壤提供

→微生物作用→

→营养元素→植物吸收→生物残体。风化质地有机质腐殖质知识清单二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风化质地有机质腐殖质3.气候 (1)影响:岩石

的强度和速度与温度、降水量呈

相关,湿热地区的土壤形成速度比干冷地区快得多。 (2)不同气候对土壤的影响 ①湿热地区土壤

作用和淋溶作用强,土壤黏粒比重高。 ②

环境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积累,

地区土壤有机质积累少。 (3)意义:气候的分布规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控制了土壤的分布规律。风化正化学风化冷湿干旱、高温3.气候风化正化学风化冷湿干旱、高温4.地貌 (1)由于

的不同,山顶与山麓、阳坡与阴坡、迎风坡与背风坡的土壤发育不同。 (2)从山顶到低平洼地,由于

的颗粒存在

,依次分布着砾质土、砂土、壤土和黏土。5.时间:土壤发育的时间越长,土壤层越

,土壤分化越

。6.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极为深刻。由粗到细的变化规律物质沉积的分选性水热条件成土母质厚明显4.地貌由粗到细的变化规律物质沉积的分选性水热条件成土母质厚[微思考]

比较黄河三角洲冲积土、青藏高原寒漠土、江南丘陵红壤三种土壤类型中,哪一类发育程度较好?并说明理由。提示黄河三角洲的冲积土是黄河带来的大量泥沙在入海口处堆积,并在比较稳定的气候、生物条件下发育而成,发育程度最好。江南丘陵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化学作用和生物化学作用较强,因而红壤发育程度较好,但在坡度较大的丘陵地区,因地表疏松,物质的迁移速度较快,因而很难发育成深厚的土壤。青藏高原地势高、气温低,因而这里的寒漠土发育程度较差。[微思考]提示黄河三角洲的冲积土是黄河带来的大量泥沙在入海知识清单三土壤的功能和养护1.功能 (1)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关键环节。 (2)为

生长提供扎根立足的条件。 (3)具有重要的

功能。 (4)人类种植农作物是以土壤为物质基础的;人类饲养动物,也主要以植物为饲料。植物蓄水、保水知识清单三土壤的功能和养护植物蓄水、保水2.养护 (1)对于不适于种植农作物,或者种植农作物产量较低的土壤,进行

。 (2)优良的土壤,要注重种养结合,保持土壤持续提供高效肥力的能力。如采用

、种植绿肥、

、广施农家肥等。改良或改造休耕作物轮作2.养护改良或改造休耕作物轮作成土母质和土壤的区别成土母质是岩石的风化产物,不具备肥力;土壤是在生物作用下形成的,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成土母质和土壤的区别成土母质是岩石的风化产物,不具备肥力;土热带雨林地带和热带荒漠地区土壤层厚薄比较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地带,化学与生物风化作用强,有机残体归还多,风化壳厚,土壤层较厚;但热带荒漠地区因为降水少,风化壳薄,发育的土壤较薄。热带雨林地带和热带荒漠地区土壤层厚薄比较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地黑土和红壤黑土是温带半湿润地区草原草甸植被下发育的具有深厚腐殖质层的黑色土壤。黑灰色腐殖质层厚30~100cm,是在寒冷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形成的。黑土和红壤黑土是温带半湿润地区草原草甸植被下发育的具有深厚腐红壤的基本特征是呈酸性,肥力较低,有机质含量在2%以下。其原因是红壤分布在湿润和高温的热带和亚热带南部,微生物活动旺盛,有机质被大量分解。红壤的基本特征是呈酸性,肥力较低,有机质含量在2%以下。其原任务清单一土壤的组成及分层情境探究[情境]

龚自珍的《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两句诗蕴含着土壤有机质的形成。请小组合作探究:任务清单一土壤的组成及分层[探究](1)土壤的有机质是怎么形成的?(2)森林土壤与草原土壤相比有机质含量孰高孰低?为什么?提示

(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质,以枯枝落叶和残体形式,将有机养分归还地表。(2)草原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森林表层枯枝落叶和残体量大,产生的腐殖质多,但淋溶作用强,下部有机质含量少;草原土壤有机质富集多,含量较森林土壤高。[探究](1)土壤的有机质是怎么形成的?素养凝练1.土壤组成与其肥力之间的关系素养凝练2.土壤质地分类2.土壤质地分类土壤类型特点砂土成分以砂粒占优势,毛细管孔隙少,通气、透水性强,保水、蓄水性能差,而且有机质易分解,保肥性能弱,但易耕作壤土所含砂粒、粉粒、黏粒比例适中,兼有砂土和黏土的优点,通气、透水性能良好,蓄水、保肥性能强,是农业生产理想的土壤质地黏土成分中黏粒占优势,通气、透水性差,蓄水、保水性能强,而且有机质分解缓慢,易积累,保肥性能好,但质地黏重,不易耕作土壤类型特点砂土成分以砂粒占优势,毛细管孔隙少,通气、透水性3.自然土壤剖面及各土层特点3.自然土壤剖面及各土层特点素养应用例1:(地理实践力)阅读图文资料,合作探究完成下列要求。某同学取四份土壤,在①②③三个花盆中放入较肥沃的土壤,花盆④放入细砂石和碎石块,把长势相近的同种植物移栽盆中。并将花盆①放在盛满水的水盆中,水面与土面相平。同时每天给花盆①②④土壤浇相同的水,花盆③土壤不浇水。素养应用(1)从实验条件上看①②有什么不同?②③有什么不同?②④有什么不同?(2)从实验结果上看①②比较说明了什么?②③比较说明了什么?②④比较又说明了什么?(3)请帮助该同学预测,哪一盆植株生长最好?并说明理由。提示

(1)空气;水;无机盐。(2)通过①②对比说明植物生长需要充足的空气;通过②③比较说明植物的生长需要适量的水分;通过②④的比较说明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3)②;原因是②盆有适于植物生长的条件:充足的空气、适量的水分、适量的无机盐。(1)从实验条件上看①②有什么不同?②③有什么不同?②④有什任务清单二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情境探究[情境]

古代用五色土象征中华大地,北京中山公园内保留的明代社稷坛,最上层就铺垫着五色土。五种颜色的泥土分别代表五个方位:东为青土,南为红土,西为白土,北为黑土,中为黄土。请小组合作探究:任务清单二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探究]

黑土、黄土和红土在我国分布最为广泛,这三类土壤的典型分布区在哪个地形区?影响这三类土呈现不同颜色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提示黑土:东北平原;气候湿润寒冷,微生物活动较弱,土壤中有机物分解慢,积累较多,所以土色较黑。黄土:黄土高原;由于土壤中有机物含量较少的缘故。

红土:南方低山丘陵地区;高温多雨的气候,矿物质的风化作用强烈,分解彻底,易溶于水的矿物质几乎全部流失,只剩氧化铁、铝等矿物质残留土壤上层,形成红土壤。[探究]黑土、黄土和红土在我国分布最为广泛,这三类土壤的典素养凝练1.土壤的形成过程素养凝练2.影响土壤发育的主要因素2.影响土壤发育的主要因素(1)成土母质(1)成土母质(2)气候(2)气候(3)生物(3)生物(4)地貌(4)地貌(5)人类活动(5)人类活动素养应用例2:(人地协调观)阅读图文资料,合作探究完成下列要求。“墒”指土壤的水分状况,受土壤水运动影响,“墒情好”有利于种子发芽和作物生长。土壤在过水后会形成更多通往地表的毛细管,下层土壤水分主要沿毛细管运动到表层。素养应用(1)《齐民要术》中有“锄不厌数,勿以无草而中缀”,“锄”的核心作用是什么?(2)陇中地区农民在谷子春播后往往采取压实表土层的方法提高出苗率,原因是什么?提示

(1)截断土壤毛细管,减少蒸发。(2)增多土壤毛细管,促进下层水分向表层运动。(1)《齐民要术》中有“锄不厌数,勿以无草而中缀”,“锄”的课堂小结课堂小结核心要点1.了解土壤的主要组成成分。2.了解土壤的形成过程。3.说明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4.说出土壤的主要功能。5.说出土壤养护的主要措施。核心要点2019(秋)地理-必修-第一册-人教版(新教材)第二节-土壤课件第二节土壤第二节土壤课标内容核心素养目标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土壤标本,说明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1.观察、识别与土壤有关的自然现象,具备一定的运用考察、实验、调查等方式进行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地理实践力】2.结合各地土壤标本,知道影响该地土壤发育的主要因素。【区域认知】3.能够运用自然要素的相互作用原理,说明土壤的发育过程。【综合思维】4.认识土壤对生物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人地协调观】课标内容核心素养目标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土壤标本,说明土壤的主肥力知识清单一观察土壤1.概念:指陆地表层具有一定

,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由

四种物质组成。2.土壤观察内容:土壤

、土壤

、土壤剖面构造等。 (1)土壤颜色:是土壤最重要的外部特征之一,如

等。黑土、红壤黑土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红壤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颜色质地肥力知识清单一观察土壤黑土、红壤黑土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2)土壤质地①土壤矿物质颗粒:

、砂粒、

、黏粒等。②土壤质地:不同粒级的矿物质在土壤中所占的

。③分类:砂土、

、黏土。(3)土壤剖面构造①定义:指从地面垂直向下的土壤纵剖面,由一些形态特征各异的、大致呈水平展布的

所构成。②土层:

层、腐殖质层、

层、淀积层、母质层、母岩层。③耕作土壤剖面:

层、犁底层、自然土层。石砾粉粒相对比例壤土土层有机淋溶耕作(2)土壤质地③耕作土壤剖面: 层、犁底层、自然土层。石砾[易误辨析]

是不是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越高,肥力就越高?为什么?提示不是。有机质含量多少是土壤肥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另外,养分、水分、空气和热量也是土壤肥力的影响因素。[易误辨析]提示不是。有机质含量多少是土壤肥力高低的一个重知识清单二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1.成土母质 (1)定义:岩石的

产物,是土壤发育的物质基础。 (2)影响:决定了土壤矿物质的成分和养分状况,影响土壤的

。2.生物(1)意义:是影响土壤发育的最基本也是最活跃的因素,没有生物的作用,就不可能形成土壤。(2)影响:生物残体→为土壤提供

→微生物作用→

→营养元素→植物吸收→生物残体。风化质地有机质腐殖质知识清单二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风化质地有机质腐殖质3.气候 (1)影响:岩石

的强度和速度与温度、降水量呈

相关,湿热地区的土壤形成速度比干冷地区快得多。 (2)不同气候对土壤的影响 ①湿热地区土壤

作用和淋溶作用强,土壤黏粒比重高。 ②

环境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积累,

地区土壤有机质积累少。 (3)意义:气候的分布规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控制了土壤的分布规律。风化正化学风化冷湿干旱、高温3.气候风化正化学风化冷湿干旱、高温4.地貌 (1)由于

的不同,山顶与山麓、阳坡与阴坡、迎风坡与背风坡的土壤发育不同。 (2)从山顶到低平洼地,由于

的颗粒存在

,依次分布着砾质土、砂土、壤土和黏土。5.时间:土壤发育的时间越长,土壤层越

,土壤分化越

。6.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极为深刻。由粗到细的变化规律物质沉积的分选性水热条件成土母质厚明显4.地貌由粗到细的变化规律物质沉积的分选性水热条件成土母质厚[微思考]

比较黄河三角洲冲积土、青藏高原寒漠土、江南丘陵红壤三种土壤类型中,哪一类发育程度较好?并说明理由。提示黄河三角洲的冲积土是黄河带来的大量泥沙在入海口处堆积,并在比较稳定的气候、生物条件下发育而成,发育程度最好。江南丘陵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化学作用和生物化学作用较强,因而红壤发育程度较好,但在坡度较大的丘陵地区,因地表疏松,物质的迁移速度较快,因而很难发育成深厚的土壤。青藏高原地势高、气温低,因而这里的寒漠土发育程度较差。[微思考]提示黄河三角洲的冲积土是黄河带来的大量泥沙在入海知识清单三土壤的功能和养护1.功能 (1)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关键环节。 (2)为

生长提供扎根立足的条件。 (3)具有重要的

功能。 (4)人类种植农作物是以土壤为物质基础的;人类饲养动物,也主要以植物为饲料。植物蓄水、保水知识清单三土壤的功能和养护植物蓄水、保水2.养护 (1)对于不适于种植农作物,或者种植农作物产量较低的土壤,进行

。 (2)优良的土壤,要注重种养结合,保持土壤持续提供高效肥力的能力。如采用

、种植绿肥、

、广施农家肥等。改良或改造休耕作物轮作2.养护改良或改造休耕作物轮作成土母质和土壤的区别成土母质是岩石的风化产物,不具备肥力;土壤是在生物作用下形成的,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成土母质和土壤的区别成土母质是岩石的风化产物,不具备肥力;土热带雨林地带和热带荒漠地区土壤层厚薄比较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地带,化学与生物风化作用强,有机残体归还多,风化壳厚,土壤层较厚;但热带荒漠地区因为降水少,风化壳薄,发育的土壤较薄。热带雨林地带和热带荒漠地区土壤层厚薄比较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地黑土和红壤黑土是温带半湿润地区草原草甸植被下发育的具有深厚腐殖质层的黑色土壤。黑灰色腐殖质层厚30~100cm,是在寒冷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形成的。黑土和红壤黑土是温带半湿润地区草原草甸植被下发育的具有深厚腐红壤的基本特征是呈酸性,肥力较低,有机质含量在2%以下。其原因是红壤分布在湿润和高温的热带和亚热带南部,微生物活动旺盛,有机质被大量分解。红壤的基本特征是呈酸性,肥力较低,有机质含量在2%以下。其原任务清单一土壤的组成及分层情境探究[情境]

龚自珍的《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两句诗蕴含着土壤有机质的形成。请小组合作探究:任务清单一土壤的组成及分层[探究](1)土壤的有机质是怎么形成的?(2)森林土壤与草原土壤相比有机质含量孰高孰低?为什么?提示

(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质,以枯枝落叶和残体形式,将有机养分归还地表。(2)草原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森林表层枯枝落叶和残体量大,产生的腐殖质多,但淋溶作用强,下部有机质含量少;草原土壤有机质富集多,含量较森林土壤高。[探究](1)土壤的有机质是怎么形成的?素养凝练1.土壤组成与其肥力之间的关系素养凝练2.土壤质地分类2.土壤质地分类土壤类型特点砂土成分以砂粒占优势,毛细管孔隙少,通气、透水性强,保水、蓄水性能差,而且有机质易分解,保肥性能弱,但易耕作壤土所含砂粒、粉粒、黏粒比例适中,兼有砂土和黏土的优点,通气、透水性能良好,蓄水、保肥性能强,是农业生产理想的土壤质地黏土成分中黏粒占优势,通气、透水性差,蓄水、保水性能强,而且有机质分解缓慢,易积累,保肥性能好,但质地黏重,不易耕作土壤类型特点砂土成分以砂粒占优势,毛细管孔隙少,通气、透水性3.自然土壤剖面及各土层特点3.自然土壤剖面及各土层特点素养应用例1:(地理实践力)阅读图文资料,合作探究完成下列要求。某同学取四份土壤,在①②③三个花盆中放入较肥沃的土壤,花盆④放入细砂石和碎石块,把长势相近的同种植物移栽盆中。并将花盆①放在盛满水的水盆中,水面与土面相平。同时每天给花盆①②④土壤浇相同的水,花盆③土壤不浇水。素养应用(1)从实验条件上看①②有什么不同?②③有什么不同?②④有什么不同?(2)从实验结果上看①②比较说明了什么?②③比较说明了什么?②④比较又说明了什么?(3)请帮助该同学预测,哪一盆植株生长最好?并说明理由。提示

(1)空气;水;无机盐。(2)通过①②对比说明植物生长需要充足的空气;通过②③比较说明植物的生长需要适量的水分;通过②④的比较说明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3)②;原因是②盆有适于植物生长的条件:充足的空气、适量的水分、适量的无机盐。(1)从实验条件上看①②有什么不同?②③有什么不同?②④有什任务清单二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情境探究[情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