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时测试专题8+化学与能源、资源的利用_第1页
限时测试专题8+化学与能源、资源的利用_第2页
限时测试专题8+化学与能源、资源的利用_第3页
限时测试专题8+化学与能源、资源的利用_第4页
限时测试专题8+化学与能源、资源的利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8页(共18页)11月17日化学科九年级限时作业(九)(内容:化学与能源、资源的利用)(总分:100分(含卷面分3分)时长:45分钟)考号: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卷面得分:______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Al:27Na:23Cu:64K:39S:32I:127O:16Ag:108Ca:40Fe:56一.选择题(10小题,每空4分共40分)1.如图所示的图标表示()A.禁止吸烟 B.禁止燃放鞭炮 C.当心火灾 D.当心爆炸2.青海省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有“中华水塔”之称。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A.合理使用化肥减少水体污染 B.工业废水进行净化处理达标后排放 C.将生活污水、畜牧养殖场废水直接排入河流 D.利用喷灌和滴灌技术灌溉园林3.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A.酒精灯被碰翻着火时,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B.图书档案着火,可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C.将木柴架空燃烧,是为了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 D.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浇灭4.生产生活中离不开能源。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A.煤 B.石油 C.乙醇 D.天然气5.如图所示的图标,表示“禁止烟火”的是()A. B. C. D.6.海洋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海水淡化——利用物质的溶解度不同进行蒸馏分离 B.海水晒盐——利用太阳能和风能蒸发水分得到粗盐 C.海水制镁——利用碱将镁元素富集,提纯后电解 D.海水“制碱”——利用氨碱法以食盐等原料制取纯碱7.如图为粉尘爆炸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鼓入空气仅是为了增大氧气的含量 B燃着的蜡烛能提高面粉的着火点 C.燃烧引起的爆炸与空间大小无关 D.面粉加工厂必须严禁烟火8.下列灭火措施不正确的是()A.森林起火,开辟隔离带 B.电线老化短路起火,用水浇灭 C.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用锅盖盖灭 D.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用湿布盖灭9.下列物质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不会发生爆炸的是()A.沼气 B.氮气 C.汽油 D.面粉10.下列几种常用的灭火方法及灭火原理均正确的是()选项实例灭火方法灭火原理A油锅着火用水浇灭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B液化气起火关闭阀门隔绝空气C住宅失火用高压水枪灭火降低可燃物着火点D森林着火砍伐出隔离带移走可燃物A.A B.B C.C D.D二.填空题(除化学方程式2分外其余每空1分,共25分)11.暑期实践活动中,同学们走进工厂,在实践中认识化学、体验化学、感悟化学。(1)去工厂的途中,同学们看见路边鱼塘中用水泵把水喷向空中,这样做的目的是;同学们发现农用车排出大量的尾气,经讨论应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常见的净化原理是:2NO+2CO2CO2+。(2)在工厂里,同学们看到车间里备有干粉灭火器,灭火时干粉灭火器喷出的固体粉末能覆盖在可燃物表面,此过程中体现的灭火原理是。(3)同学们取锅炉用水的水样,滴加肥皂水,搅拌,观察到产生大量泡沫,验证了锅炉用水是;同学们还参观了工厂循环用水和污水处理的流程,提升了爱护水资源的意识。(4)工厂设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箱,小明自觉响应垃圾分类回收的倡导,将饮用完的金属易拉罐投放到垃圾箱。12.氢气燃烧时产生的热值高、产物环保,是人类未来的理想能源之一。(1)储氢金属是一类能够与H2结合成金属氢化物的材料。如钠可与H2结合生成氢化钠(NaH),其中钠元素的化合价是+1,则氢的化合价是。氢化钠与水反应可释放出H2,同时生成一种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北京冬奥会的火炬“飞扬”使用H2作燃料,火炬持续燃烧的必备条件除了有可燃物和充足的氧气,还需要。(3)一定条件下,H2可将CO2转化为CH4等燃料,CH4属于(填“有机”或“无机”)化合物。下列做法有利于减少碳排放的是(填字母序号)。A.开发清洁能源B.多使用化石燃料C.提倡使用节能电器13.目前,煤仍是世界各国广泛应用的一种燃料。煤中含有少量的硫元素,在燃烧时产生的SO2会污染空气。为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我国采取了多种方式积极推动传统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请回答下列问题:(1)煤是(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使其充分燃烧,对于节约能源非常重要。(2)燃煤工厂会在煤中加入石灰石除去燃烧时生成的SO2,其中涉及的一步反应如下:2SO2+O2+2X2CaSO4,则X的化学式为,此反应中硫元素的化合价由价变为+6价。请根据向煤中所加入的物质分析,上述反应中X的来源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14.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目前天然气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经多年努力我国自主大型煤制天然气甲烷化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甲烷化是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的作用下,把煤气化生成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分别与氢气催化生成甲烷,其中甲烷化催化剂在这个化学反应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摘自《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22年第3期(1)煤、天然气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可以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有(写一种即可);(2)一氧化碳转化为甲烷的原理可以表示为:CO+3H2CH4+H2O,则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的原理为(填化学方程式);(3)材料中提到将煤变为清洁的天然气的关键条件是。15.2025年长安汽车厂将停止销售传统燃油车,新能源汽车发展成为主要趋势。(1)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填序号)。A.氢能B.汽油C.生物质能(2)乙醇是一种生物燃料,它是(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乙醇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水和(写化学式),并放出大量热。(3)肼﹣空气燃料电池有望应用于汽车工业,其原理是肼(N2H4)与氧气反应生成一种单质和水,反应化学方程式为。三.解答题(除标注外其余每空3分,共32分)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2050年世界与中国能源展望》中提出,全球能源结构正在向多元、清洁、低碳转型。太阳能的利用是热门研究方向之一。例如,可以利用太阳能将水转化为H2,某种光分解水的过程如图一所示,产生的H2在一定条件下与CO2反应合成液态燃料CH3OH(甲醇)。也可以在太阳光照下,通过光依化将H2O、CO2直接转化为CH3OH、H2、CO、CH4等太阳能燃料(图二)。另外,还可以利用照明灯、人体散发的热量等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成热发电,我国研发的“柔性、可裁剪碲化铋(Bi2Te3)/纤维素复合热电薄膜电池”,能充分贴合人体体表,实现利用体表散热为蓝牙耳机、手表、智能手环等可穿戴电子设备供电(图三)。可以看出,在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化学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图一转化过程中循环利用的物质有Fe3O4和;与电解水相比,该方法的优点是。(2)通过光催化得到太阳能燃料,该过程是将光能转化为能;太阳能燃料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写其中一个即可)。(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标号)。A.能源结构向多元、清洁、低碳转型B.太阳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C.生活中的废热无法利用D.化学与新能源开发密切相关17.学好化学能让我们更科学地认识、分析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和事物,并加以运用。(1)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灭火方法是。(2)化石燃料中的天然气已成为城乡家庭的主要生活燃料之一。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3)为防止因天然气泄漏造成危险,可在家中安装报警器(如图1),正确的安装位置应选择(填“甲”或“乙”)。(4)直接用煤作为家用燃料既污染空气又浪费能源,为了减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煤转化为可燃性气体,其微观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8.(5分)“灭火弹”是一种常见的灭火器材,主要分为沙石灭火弹和干粉灭火弹。目前市场上的灭火弹主要以干粉为主。超细干粉灭火剂是目前国内外已查明的灭火剂中,灭火浓度最低,灭火效能最高,灭火速度最快的一种,且灭火时不会造成火场中人员中毒或窒息死亡。在扑灭森林大火时,可以选用引燃式超细干粉灭火弹。根据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常见灭火弹主要分为沙石灭火弹和。(2)超细干粉灭火剂的特点有A.灭火浓度最低B.灭火效能最高C.灭火速度最快D.会造成人员伤亡(3)某种干粉灭火剂的主要成分是NaHCO3,遇热时NaHCO3会分解生成Na2CO3并放出CO2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分)(4)“森林防火,人人有责”。请你对预防森林火灾提一条建设性意见。

专题8化学与能源、资源的利用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如图所示的图标表示()A.禁止吸烟 B.禁止燃放鞭炮 C.当心火灾 D.当心爆炸【分析】可以根据图标表示的意思结合已有知识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解答】解:图示表示禁止燃放鞭炮。故选:B。2.青海省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有“中华水塔”之称。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A.合理使用化肥减少水体污染 B.工业废水进行净化处理达标后排放 C.将生活污水、畜牧养殖场废水直接排入河流 D.利用喷灌和滴灌技术灌溉园林【分析】保护水资源要从两个方面做起: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止水体污染,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合理使用化肥减少水体污染,能减少水体污染,有利于保护水资源,故选项错误。B、工业废水进行净化处理达标后排放,能减少水体污染,有利于保护水资源,故选项错误。C、将生活污水、畜牧养殖场废水直接排入河流,会造成水体的污染,不利于保护水资源,故选项正确。D、利用喷灌和滴灌技术灌溉园林,能节约用水,有利于保护水资源,故选项错误。故选:C。3.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A.酒精灯被碰翻着火时,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B.图书档案着火,可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C.将木柴架空燃烧,是为了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 D.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浇灭【分析】A、根据酒精灯使用的注意事项分析;B、根据二氧化碳灭火器的适用范围分析;C、根据使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分析;D、根据电器着火的灭火方法分析。【解答】解:A、酒精灯被碰翻着火时,立即用湿抹布盖灭,原理是隔绝氧气,故选项说法正确。B、液态二氧化碳汽化时会吸收大量热,且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会覆盖在图书档案的表面而隔绝氧气,达到灭火的目的,同时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后不留有痕迹,不会造成图书档案的损坏,可以用来扑灭图书档案火灾,故选项说法正确。C、将木柴架空燃烧,是为了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燃烧更充分,故选项说法正确。D、家用电器着火时,不能立即用水浇灭,应先切断电源,以防触电,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4.生产生活中离不开能源。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A.煤 B.石油 C.乙醇 D.天然气【分析】化石燃料是古代生物遗体在特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可作燃料和化工原料的沉积矿产,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解答】解:A、煤属于三大化石燃料之一,故选项错误。B、石油属于三大化石燃料之一,故选项错误。C、乙醇可用粮食来制取,不属于化石燃料,故选项正确。D、天然气属于三大化石燃料之一,故选项错误。故选:C。5.如图所示的图标,表示“禁止烟火”的是()A. B. C. D.【分析】根据图中常见标志的含义及题目的要求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烟火标志,故选项正确。B、图中所示标志是中国节能标志,故选项错误。C、图中所示标志是塑料制品回收标志,故选项错误。D、图中所示标志是节约用水标志,故选项错误。故选:A。6.海洋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海水淡化——利用物质的溶解度不同进行蒸馏分离 B.海水晒盐——利用太阳能和风能蒸发水分得到粗盐 C.海水制镁——利用碱将镁元素富集,提纯后电解 D.海水“制碱”——利用氨碱法以食盐等原料制取纯碱【分析】A、根据蒸馏的相关特点进行分析;B、根据蒸发的相关特点进行分析;C、根据海水制镁的原理来分析;D、根据海水制碱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解答】解:A、蒸馏是利用物质的沸点不同将混合物分离,故A符合题意;B、海水晒盐是利用风能,太阳能将海水蒸发得到粗盐,故B不符合题意;C、海水中氯化镁的浓度很小,所以“海水制镁”实现了镁元素的富集提纯,提纯后将氯化镁电解,故C不符合题意;D、海水制碱利用氨碱法以食盐等原料制取纯碱,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7.如图为粉尘爆炸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鼓入空气仅是为了增大氧气的含量 B.燃着的蜡烛能提高面粉的着火点 C.燃烧引起的爆炸与空间大小无关 D.面粉加工厂必须严禁烟火【分析】根据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的爆炸,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鼓空气是为了使面粉充满容器罐,说法错误;B、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是不变的,点燃蜡烛是为了使温度达到面粉的着火点,说法错误;C、燃烧引起的爆炸与空间大小有关,说法错误;D、这个实验原理与现象告诉我们面粉加工厂要严禁烟火,说法正确。故选:D。8.下列灭火措施不正确的是()A.森林起火,开辟隔离带 B.电线老化短路起火,用水浇灭 C.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用锅盖盖灭 D.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用湿布盖灭【分析】根据灭火原理:①清除或隔离可燃物,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结合灭火方法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森林起火,开辟隔离带,利用的是清除可燃物的灭火原理,故选项说法正确。B、电线老化短路起火,电器着火,首先应切断电源,为防止触电,不能用水浇灭,故选项说法错误。C、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用锅盖盖灭,利用的是隔绝氧气的灭火原理,故选项说法正确。D、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用湿布盖灭,利用的是隔绝氧气的灭火原理,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9.下列物质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不会发生爆炸的是()A.沼气 B.氮气 C.汽油 D.面粉【分析】爆炸是急剧的燃烧发生在有限的空间里,就会在短时间里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发爆炸;发生爆炸的条件是在有限的空间内、可燃气体或粉尘与空气或氧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遇到明火。【解答】解:A、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故选项错误。B、氮气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与空气混合遇到明火不会发生爆炸,故选项正确。C、汽油是可燃性液体,易挥发,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故选项错误。D、面粉是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故选项错误。故选:B。10.下列几种常用的灭火方法及灭火原理均正确的是()选项实例灭火方法灭火原理A油锅着火用水浇灭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B液化气起火关闭阀门隔绝空气C住宅失火用高压水枪灭火降低可燃物着火点D森林着火砍伐出隔离带移走可燃物A.A B.B C.C D.D【分析】根据灭火的原理判断,灭火的原理有三个,一是清除可燃物或把可燃物与其它物品隔离,二是隔绝氧气或空气,三是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三者具其一即可.【解答】解:A、油锅着火不能用水浇灭,因为油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浮于水面上,达不到灭火的目的,故错误。B、液化气起火,关闭阀门,清除可燃物而灭火,故错误。C、住宅失火用水浇,水蒸发吸热,能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不变,故错误。D、森林着火,砍伐出隔离带是利用清除可燃物或把可燃物与其它物品隔离的原理,故正确。故选:D。二.填空题(共5小题)11.暑期实践活动中,同学们走进工厂,在实践中认识化学、体验化学、感悟化学。(1)去工厂的途中,同学们看见路边鱼塘中用水泵把水喷向空中,这样做的目的是增加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加水中氧气的溶解量;同学们发现农用车排出大量的尾气,经讨论应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常见的净化原理是:2NO+2CO2CO2+N2。(2)在工厂里,同学们看到车间里备有干粉灭火器,灭火时干粉灭火器喷出的固体粉末能覆盖在可燃物表面,此过程中体现的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3)同学们取锅炉用水的水样,滴加肥皂水,搅拌,观察到产生大量泡沫,验证了锅炉用水是软水;同学们还参观了工厂循环用水和污水处理的流程,提升了爱护水资源的意识。(4)工厂设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箱,小明自觉响应垃圾分类回收的倡导,将饮用完的金属易拉罐投放到可回收垃圾箱。【分析】(1)考查影响物质溶解度的因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回答此题;(2)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回答此题;(3)根据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论;(4)根据物质的不同分类分析回答此题。【解答】解:(1)水喷向空中,增加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利于氧气的溶解;反应前含有2个氮原子,4个氧原子和2个碳原子,反应后现有2个碳原子和4个氧原子,还应有2个氮原子,组成1分子的氮气;故答案为:增加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加水中氧气的溶解量;N2。(2)干粉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隔绝了氧气,可燃物不再燃烧,达到灭火的目的;故答案为:隔绝氧气。(3)肥皂水加入软水中,泡沫增多,因此此时是软水;故答案为:软水。(4)金属易拉罐的金属可以再回收利用,故放到可回收垃圾桶;故答案为:可回收。12.氢气燃烧时产生的热值高、产物环保,是人类未来的理想能源之一。(1)储氢金属是一类能够与H2结合成金属氢化物的材料。如钠可与H2结合生成氢化钠(NaH),其中钠元素的化合价是+1,则氢的化合价是﹣1。氢化钠与水反应可释放出H2,同时生成一种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H+H2O=NaOH+H2↑。(2)北京冬奥会的火炬“飞扬”使用H2作燃料,火炬持续燃烧的必备条件除了有可燃物和充足的氧气,还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3)一定条件下,H2可将CO2转化为CH4等燃料,CH4属于有机(填“有机”或“无机”)化合物。下列做法有利于减少碳排放的是AC(填字母序号)。A.开发清洁能源B.多使用化石燃料C.提倡使用节能电器【分析】(1)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计算方法、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2)根据燃烧的条件来分析;(3)根据物质的组成与分类、减少碳排放的方法来分析。【解答】解:(1)氢化钠(NaH),其中钠元素的化合价是+1,由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原则可知,氢的化合价是﹣1;氢化钠与水反应可释放出H2,同时生成一种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H+H2O=NaOH+H2↑;故答案为:﹣1;NaH+H2O=NaOH+H2↑;(2)北京冬奥会的火炬“飞扬”使用H2作燃料,火炬持续燃烧的必备条件除了有可燃物和充足的氧气,还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答案为: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3)CH4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A.开发清洁能源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B.多使用化石燃料会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C.提倡使用节能电器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答案为:有机;AC。13.目前,煤仍是世界各国广泛应用的一种燃料。煤中含有少量的硫元素,在燃烧时产生的SO2会污染空气。为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我国采取了多种方式积极推动传统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请回答下列问题:(1)煤是不可再生(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使其充分燃烧,对于节约能源非常重要。(2)燃煤工厂会在煤中加入石灰石除去燃烧时生成的SO2,其中涉及的一步反应如下:2SO2+O2+2X2CaSO4,则X的化学式为CaO,此反应中硫元素的化合价由+4价变为+6价。请根据向煤中所加入的物质分析,上述反应中X的来源为CaCO3CaO+CO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分析】(1)根据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进行分析;(2)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守恒进行解答。【解答】解:(1)煤是化石燃料的一种,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答案为:不可再生;(2)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守恒,根据题目信息可判断X的化学式应为CaO;反应物中二氧化硫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袋数和为0,可知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故反应中硫元素的化合价由+4价变为+6价;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在高温条件下分解能够产生氧化钙,化学方程式为:CaCO3CaO+CO2↑;故答案为:CaO;+4;CaCO3CaO+CO2↑。14.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目前天然气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经多年努力我国自主大型煤制天然气甲烷化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甲烷化是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的作用下,把煤气化生成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分别与氢气催化生成甲烷,其中甲烷化催化剂在这个化学反应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摘自《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22年第3期(1)煤、天然气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可以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有太阳能(合理即可)(写一种即可);(2)一氧化碳转化为甲烷的原理可以表示为:CO+3H2CH4+H2O,则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的原理为CO2+4H2CH4+2H2O(填化学方程式);(3)材料中提到将煤变为清洁的天然气的关键条件是催化剂。【分析】(1)根据新能源的种类来分析;(2)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3)根据题干信息来分析。【解答】解:(1)煤、天然气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可以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有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风能等;故答案为:太阳能(合理即可);(2)一氧化碳转化为甲烷的原理可以表示为:CO+3H2CH4+H2O,则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的原理为CO2+4H2CH4+2H2O;故答案为:CO2+4H2CH4+2H2O;(3)材料中提到将煤变为清洁的天然气的关键条件是催化剂;故答案为:催化剂。15.2025年长安汽车厂将停止销售传统燃油车,新能源汽车发展成为主要趋势。(1)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B(填序号)。A.氢能B.汽油C.生物质能(2)乙醇是一种生物燃料,它是可再生(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乙醇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水和CO2(写化学式),并放出大量热。(3)肼﹣空气燃料电池有望应用于汽车工业,其原理是肼(N2H4)与氧气反应生成一种单质和水,反应化学方程式为N2H4+O2N2+2H2O。【分析】(1)根据常见的新能源进行分析;(2)根据乙醇的来源及乙醇燃烧的产物进行分析;(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单质,然后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进行分析。【解答】解:(1)氢能和生物质能都是新能源,汽油属于化石燃料,故答案为:B;(2)乙醇可以由粮食酿造得到,属于可再生能源,乙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答案为:可再生;CO2;(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则生成的单质是氮气,化学方程式为N2H4+O2N2+2H2O,故答案为:N2H4+O2N2+2H2O。三.解答题(共8小题)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2050年世界与中国能源展望》中提出,全球能源结构正在向多元、清洁、低碳转型。太阳能的利用是热门研究方向之一。例如,可以利用太阳能将水转化为H2,某种光分解水的过程如图一所示,产生的H2在一定条件下与CO2反应合成液态燃料CH3OH(甲醇)。也可以在太阳光照下,通过光依化将H2O、CO2直接转化为CH3OH、H2、CO、CH4等太阳能燃料(图二)。另外,还可以利用照明灯、人体散发的热量等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成热发电,我国研发的“柔性、可裁剪碲化铋(Bi2Te3)/纤维素复合热电薄膜电池”,能充分贴合人体体表,实现利用体表散热为蓝牙耳机、手表、智能手环等可穿戴电子设备供电(图三)。可以看出,在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化学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图一转化过程中循环利用的物质有Fe3O4和FeO;与电解水相比,该方法的优点是能耗低。(2)通过光催化得到太阳能燃料,该过程是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太阳能燃料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O+O22CO2(写其中一个即可)。(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填字母标号)。A.能源结构向多元、清洁、低碳转型B.太阳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C.生活中的废热无法利用D.化学与新能源开发密切相关【分析】(1)根据图一进行分析;(2)根据通过光催化得到太阳能燃料,该过程是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能;根据资料中的信息,在太阳光照下,通过光依化将H2O、CO2直接转化为CH3OH、H2、CO、CH4等太阳能燃料分析;(3)根据资料进行分析。【解答】解:(1)从图一可以看出,转化过程中循环利用的物质有Fe3O4和FeO;与电解水相比,该方法是在太阳能作用下将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故其优点是能耗低;故答案为:能耗低;(2)通过光催化得到太阳能燃料,该过程是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能;根据资料中的信息,在太阳光照下,通过光依化将H2O、CO2直接转化为CH3OH、H2、CO、CH4等太阳能燃料,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以为:2CO+O22CO2;故答案为:2CO+O22CO2(合理即可)。(3)A、能源结构向多元、清洁、低碳转型,正确;B、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错误;C、生活中的废热无法利用,错误;D、化学与新能源开发密切相关,正确;故选:AD。17.学好化学能让我们更科学地认识、分析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和事物,并加以运用。(1)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灭火方法是盖上锅盖。(2)化石燃料中的天然气已成为城乡家庭的主要生活燃料之一。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C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