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笔记总结_第1页
分析化学笔记总结_第2页
分析化学笔记总结_第3页
分析化学笔记总结_第4页
分析化学笔记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分析化学§.1概述一.定量分析过程任务:测定物质中某种或某些组分的含量。②试样分解和分析试液的制备。③分离及测定。④分析结果的计算及评价。二.分析试样的制备及分解1.分析试样的采集与制备:mkd2Qkk0.05~1kg:缩分常数的经验值,试样均匀度越差,越大,通常为mmk2。m62Q2.试样的分解:①溶解法:溶剂为水、酸、碱、混合酸等②熔融法:三.定量分析结果的表示1.待测组分的化学表示形式2.待测组分含量的表示方法①固体试样:mBSmg106ngg(109pgg(10)g111(②液体试样:1.物质的量浓度:molkg1b.质量摩尔浓度:待测组分的物质的量除以溶剂的质量,单位:.质量分数:量纲为1d.体积分数:e摩尔分数:mgL1gL1.质量浓度:单位体积中某种物质的质量,、③气体试样:体积分数表示。§.2分析化学中的误差x一.真值(T第1页共28页分析化学(第四版),武汉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分析化学1.理论真值:2.计量学约定真值:这些真值可认为是知道的3.相对真值:xn二.平均值(次测量数据的算术平均值。1xxxxxx123nnix三.中位数:一组测量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中间一个数据即为中位数。M四.准确度和精密度:1.精密度:表各次分析结果相互接近的程度。①重复性;②再现性。五.误差和偏差Ex1.误差:测定结果与真值()之间的差值。TxxETExxExx为负值,)(为正值,;TTE①绝对误差:测定值与真实值之差。axx例:=81.18%,=80.13%TExx=-则=81.18%-80.13%=+1.05%aT②相对误差:误差与真实值中所占的百分率xExE100%100%aTxxrTTd2.偏差:表测定结果与平均结果之间的差值。1nndxxxxii1dxxdxxdxx。;;……;1122ii1nnnn0dxxxxxxxnxi12iiii1i1i1ddd1nndd12nnii1②相对平均偏差:xx六.极差R:一组测量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maxmin第2页共28页分析化学(第四版),武汉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分析化学RxxR100%相对极差:x七.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1①方法误差:由分析方法本身所造成的②仪器和试剂误差;③操作误差;④主观误差。2.随机误差:偶然误差,不定误差。八.公差§.3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一.有效数字二.数字修约规则:四舍六入五成双三.计算规则:1.相加减时:应以小数点后位数最少的数字为依据;2.相乘除时:根据有效数字位数最少的数字来进行修约。§.4滴定分析法概述一.滴定分析法的特点和主要方法1.滴定分析法:2.滴定剂:3.滴定:4.化学计量点(StoichiometricPoint)5.滴定终点(endpoint)6.终点误差(Et)二.滴定分析法对化学反应的要求和滴定方式1②反应必须定量地进行;③具有较快的反应速度;④必须有适当简便的方法确定滴定终点。2.返滴定法:3.置换滴定法:4.间接滴定法:三.基准物质和标准溶液1.基准物质:能用于直接配制或标定标准溶液的物质。2.要求:①试剂的组成与化学式完全相符;②试剂的纯度足够高(≥99.9%)③性质稳定;④有较大的摩尔质量(减小称量时的相对误差)第3页共28页分析化学(第四版),武汉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分析化学⑤标定反应时应定量的进行。3.标准溶液的配制①直接法②标定法四.滴定分析的计算1.标准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c(HSO)0.1molL1241c(HSO)0.2mol1224c(2HSO)0.05molL12411c(B)c(B)2c(2B)22bacBc(B)ab滴定度:指每毫升滴定剂溶液相当于被测物质的质量(克或毫克)或质量分数。Tg1KO2272.滴定剂与被测物质之间的关系3.标准溶液浓度的计算①直接配制法②标定法4.待测组份含量的计算第二章.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1概述一.酸碱平衡研究的内容1.由投料组份的浓度c和相关平衡常数,求算各种形式的浓度c或活度;2.从pH和相关的平衡常数,求算分布系数δ,是酸碱平衡讨论的重要内容;3.如果测出了某些形式的浓度,并且已知投料组份的浓度,则可以测算相关的平衡常数;4.缓冲溶液的理论及应用;5.酸碱指示剂、滴定曲线和终点误差。二.酸碱平衡的研究手段1.代数法;2.图解法;3.计算机方法。三.浓度、活度和活度系数1.浓度与活度①测定的结果是用浓度还是用活度来表示;②判断由于离子强度的变化是否会对计算或测量结果产生不可忽略的影响;③如果这种影响是不可忽略的,如何进行校正。ca2.活度系数:ii第4页共28页分析化学(第四版),武汉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分析化学3.德拜—休克儿—ückel)公式:c0.11AB型Ilg0.512Z2ii1BaoIZ:电荷iB:常数,25℃时,为0.00328oa:离子体积系数()1nIIcZ2:离子强度,2iii1I当较小时,lgZ2Iii四.酸碱反应的平衡常数—解离常数1.反应常数:HOHHO21K1014.00K1W[H]]t强碱滴定弱酸:HAOHAHO2[]KKK1b[H][A]KcaWK2.活度常数aaaHKAaaHAKK3.与c的关系aaa[H][A]aKKcHAHAa[]aHaHAAAH§.2分布分数δ的计算一.分布分数δ:溶液中某酸碱组份的平衡浓度占其总浓度的分数。二.一元酸溶液:第5页共28页分析化学(第四版),武汉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分析化学[H][HAc][HAc][HAc][H][HAc][HAc][Ac]K[H][H][Ac][H]cHAc[HAc]a[HAc][HAc][H][Ac][Ac][HAc][HAc][Ac]H[]Ac[HAc][Ac][HAc][HAc]cHCO2物料守恒三.多元酸溶液(如)24HCO/HCOCO22c/mol1总浓度为、/、/224024142c[HCO][HCO][CO]424224221012[HCO][HCO]224224[HCO][O]CO]0c242242421[HCO]CO]4241122[HCO][HCO]2242241KKKa1aa12[H][H]2[H]2[H]K[H]KK2a1a1a2[H]K[H]KK[H]KKK[H]432aa1aa1aa3122§.3质子条件与pH的计算一.物料平衡、电荷平衡和质子条件1.物料平衡方程(MBE在一个化学平衡体系中,某一给定物质的总浓度,等于各有关形式平衡浓度之和。cmol1HPO①的34[HPO][HPO][HPO][PO]c42434342第6页共28页分析化学(第四版),武汉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分析化学210molLCu(NO)molLNH311②与323[NO]2210molL331[Cu][Cu(NH)][Cu(NH)][Cu(NH)][Cu(NH)][Cu(NH)]2222233242353332L31[NH][Cu(NH)]Cu(NH)]Cu(NH)]Cu(NH)]Cu(NH)]2222332423533330.212.电荷平衡方程(CBE)单位体积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的量(molmol)应等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的量(cNaCN1①②的的[Na][H][CN][OH]cCaCl12CaClCa22Cl2HOHOH2[H]Ca][Cl][OH]2cCa(Ac)1③的2Ca(Ac)Ca22Ac2HOHOH2H[H]Ca][OH][Ac][HAc][Ac][HAc][OH]2Ca][Ac]2[H][OH]溶液呈碱性。3.质子条件(PBE)在酸碱反应中,碱所得到的质子的量(molmol)与酸失去质子的量()相等。NaHCO:3第7页共28页分析化学(第四版),武汉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分析化学HHOOH2HCOHCOCO23233[H][HCO][OH][CO]2323二.pH的计算1.强酸(碱)溶液2.一元弱酸(碱)溶液HAc1:HA[H][OH][A]KW[H]K[][H]a[H][H]KK[]Wa[H]Kcc[H]KaHAa[H]K[H]KcK[H]KK032aaWaWK[HA]20KK0W当时,aW[H]K[H]K32aacK[HA]Kc20K)(KaaWa3.多元酸(碱)溶液4.弱酸混合溶液5.两性物质溶液§.4对数图解法HO2一.及强酸强碱的浓度对数图二.一元弱酸的浓度对数图HAcc0.011HAc、H、、lg[HAc]~pH第8页共28页分析化学(第四版),武汉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分析化学[H][HAc]cK[H]HAcalg[HAc]lgcpHlgK[H]a[H]K时,[HAc]c①当alg[HAc]lgc2则[H]K②若a1[HAc]c则22.绘制浓度对数图的步骤lgcpK①确定体系点S(a,②通过体系点,绘制斜率为三条直线;③校正。三.多元酸的浓度对数图四.对数图解法的应用§.5酸碱缓冲溶液一.pH缓冲溶液能减缓因外加强酸或强碱以及稀释而引起的pH急剧变化的作用的溶液。一般组成:二.缓冲溶液pH的计算(近似方法)LHALA11例:~[A][]a三.缓冲指数1.定义:越大,抗缓冲能力越大。2.物理意义:相关酸碱组份分布线的斜率,具有加和性。d[H]d]d[]Hdcd[H]d[OH]d[HA]第9页共28页分析化学(第四版),武汉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分析化学d[H]d]d[]dpHd[H]d[OH]d[HA]dpHd[H]dOH]d[][H][A]Kdlg[H]d[H]ddW[H]Ka11d[HA]dlg[H]d[H]Kd[H]KWa]HOH]2.3cA四.缓冲容量cpH1.缓冲容量:c,2.物理意义:某缓冲溶液因外加强酸或强碱的量为而发生pH的变化,变化的幅度为为区间缓冲溶液具有的平均缓冲指数。五.重要的缓冲溶液1.标准缓冲溶液;2.缓冲溶液的选择原则①对测量没有干扰;②所需控制的pH应在其缓冲范围之内;③具有足够的缓冲容量;④缓冲物质应廉价易得,避免污染。§.6酸碱指示剂一.酸碱指示剂的原理二.指示剂的用量三.离子强度的影响HInaa[HIn]HInaKKoHInIno[]InHaaIn[HIn]In1时,aK当oHInInHa1又lgalg所以理论变色点为:oHaIn第10页共28页分析化学(第四版),武汉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分析化学pKZI2a增强离子强度,指示剂的理论变色点变小。其他因素:温度的改变、胶体的存在等。四.混合指示剂1.同时使用两种指示颜色,利用彼此颜色之间的互补作用,使颜色更加敏锐;2.由指示剂与惰性染料组成。§.7酸碱滴定基本原理一.用强碱滴定强酸NaOHHCl滴定标准1HOHHOK10滴定常数:K2tW[H]c[OH]cb加入碱的物质的量cVba总滴定分数:酸起始的物质的量cV总HClcbca:滴入比,滴入百分率。K[H]2Kca1[H]10tt二.用强碱滴定一元弱酸[H][A][OH]cbKKcaWK[H][H]a[H]3[H]2Kac[H]Kc1aKKK0aaWaWa0当时Kc108为aLNaOHHAc,突跃范围为7.74~9.70。1用滴定三.多元酸和混合酸的滴定HPOK105K108K1013:;;341a2a3§.8终点误差一.强碱滴定强酸OH][H]EepcepeptHX第11页共28页分析化学(第四版),武汉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分析化学E1tKc2tLNaOHHCl的终点误差。1例:以甲基橙为指示剂,计算滴定等浓度pH4pH7pHpHpH473解:,,0.11c0.0512101033E0.2%100.05t14二.强碱滴定一元弱酸OHHAAHO2[A]KKKaOH][]tWOH][]EepepcepHAt1010pHpHEt1Kcep2tHXmolLNaOHHAcpK9.1,以酚酞为指示剂(1例:用滴定等浓度的HInpH9.1pH8.72pHpHpH9.18.720.38解:,,10101010pHpH0.380.38E0.02%t11Kc109.260.05ep22tHX三.强碱滴定多元弱酸Et1KK21a2KKcaKc[H]a第一化学计量点:第二化学计量点:121KKcK[H]aW3Kca2第12页共28页分析化学(第四版),武汉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分析化学§.9酸碱滴定法的应用一.混合碱的测定NaCO2NaOH烧碱中和的测定3①氯化钡法;②双指示剂法。二.极弱酸(碱)的测定1.弱酸强化B(OH)2HOHOB(OH)K5.8104323aHBOHHBO3()332络合反应、沉淀反应、氧化还原法。三.铵盐中氮的测定1.蒸馏法2.甲醛法四.酸碱滴定法测定磷PO312MoO22NH25H(NH)H[PMoO]•HOHO4444222(NH)H[PMoO]•HO27OHPO12MoO2NH16HO242442232OH(过剩)HHO2PO3HHPO2442NH2H2NH43五.氟硅酸钾法测定硅§.10非水溶液中的酸碱滴定一非水滴定中的溶剂1.分类①两性溶剂:中性、酸性、碱性②非释质子性溶剂2.性质①拉平效应;②区分效应二.非水滴定条件的选择1.溶剂的选择2.滴定剂的选择§.1分析化学中常用的络合物一.简单络合物二.螯合物第13页共28页分析化学(第四版),武汉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分析化学OONNON123”型”型”型SSSOSN4.含硫螯合剂“”型三.乙二胺四乙酸四.乙二胺四乙酸的螯合物§.2络合物的稳定常数一.络合物的稳定常数2Y42CaY]2K4.901010CaY]稳24lgK10.69稳[ML]MLMLK稳[]ML1[]LML2K稳2[MLL]2[]MLLMLKn[L]n1n稳nn1(i,n)逐级累积稳定常数:inK总稳定常数:n稳ii1二.溶液中各级络合物的分布McLc设溶液中的总浓度为,的总浓度为ML第14页共28页分析化学(第四版),武汉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分析化学MLML[ML][M][L]1L[][M][L]222MLLML[ML][M][L]nn1nnn物料平衡:c[M][ML][ML][ML]M2nMLMLML[M][][][][][][]2n12n[M]1[][][]LLLn212nn[M1[L]iii1[M]1cMn1[L]iMii1[ML][]L1cn1[L]iMii1[ML][L]nnncnn1[L]iMii1n三.平均配位数:表金属离子络合配位体的平均数。c[L]nLcM§.3副反应系数和条件稳定常数一.副反应系数1.络合剂Y的副反应及副反应系数的酸效应与酸效应系数①Y(H)Y]Y]Y(H)第15页共28页分析化学(第四版),武汉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分析化学[H]n[H][H]21n元酸:KKKaL(H)KKKaaaa1nnn1nn11K[H]KK[H]KKK[H]HHH2HHHn11212nn1[L]iHii1②共存离子效应:Y][]Y]1K[N]Y]Y]Y(N)③Y的总副反应系数Y:1YY(H)Y(N)第四章.氧化还原滴定法§.1氧化还原平衡一.概述1.可逆与不可逆氧化还原电对2.对称与不对称电对二.条件电势三.氧化还原平衡常数四.化学计量点时反应进行的程度五.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1.反应物浓度2.温度3.催化剂六.催化反应和诱导反应1.催化反应2.诱导反应§.2氧化还原滴定原理一.氧化还原滴定指示剂1.自身指示剂2.显色指示剂3本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指示剂二.氧化还原滴定曲线1.对称的氧化还原滴定反应①滴定曲线方程;②化学计量电电势的计算;③滴定突跃范围。三.氧化还原滴定结果的计算第16页共28页分析化学(第四版),武汉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分析化学四.终点误差OR,即设滴定反应为氧化剂滴定还原剂12ORRO1212O][R]E1ep2ep(两个半反应的电子转移数均为1,且两个电对均为对称电对)ctep2O对于1电对,在终点与化学计量点时有如下关系:R1O]EE0.059Vlg1ep………………①………………②[R]ep11epO]EE0.059Vlg1sp[R]sp11sp[R][R]当滴定终点与化学计量点接近时,11①~②得O]EEE0.059Vlg1epO]epsp1spO]O]10E即:V………………③1ep1sp同理可推出:[R][R]10EV………………④1ep2spO][R]E[O][R],得:1ep2ep将③与④代入,且由于在化学计量点时c12tep2[R]10E10EVV2spE………………⑤ctsp2O]OEE0.059Vlg2sp对于2电对,………………⑥R[]2Rsp22sp化学计量点电势为:第17页共28页分析化学(第四版),武汉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分析化学nEnEEsp1122………………⑦nn12EEE122O]EE0.059Vlg2sp[R]sp22spO]10E2spV………………⑧[R]2spcO]化学计量点时:将⑧、⑨代入⑤式得:sp2………………⑨2sp10E10EVVE10EtV例:在10.10L0.10L溶液滴定H21412介质中,以,4若选用二苯胺磺酸钠为指示剂,计算终点误差。1.440.681EVEVE,Vnn,解:,二苯胺磺酸钠的条件电位,1212故E1.44V0.68V0.76V1.44V0.68VEsp1.06V2E0.84VEEEVVV10E10EVVE100%0.19%10EtVnn1当时,但两电对仍为对称电对时,其终点误差公式为:2101E10nE2VVEtnnE1012nnV12§.3氧化还原滴定的预处理一.预处理:1.预处理:通常将待测组份氧化为高价状态后,用还原剂滴定;或还原为低价状态后,用氧化剂滴定,也第18页共28页分析化学(第四版),武汉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分析化学就是滴定前使待测组份转变为一定价态的步骤就称为预先氧化或预先还原处理。2.要求:①反应进行完全、速率快;②过量的氧化剂或还原剂易于除去;③反应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二.氧化剂(NH)SO:在酸性介质中为一种强氧化剂,可将Ce3Ce4,VOVO;在231.氧化为氧化为氧化为氧化为4228HHPO或Ag2MnOCr3CrO2,,2434427SO28过量可籍煮沸除去。22SO2HO4O28煮沸42222.4MnOCr3存在下将VO2氧化为VOCr3,但氧化的速率很慢;43①冷的酸性介质中,可在MnOCr3CrO2氧化为。4②碱性溶液中,可容易将4FHPOHPO2、或MnO4Ce3Ce4VO,亦同时被氧化,在有存在时,可将氧化为342272MnONO除去。42过量的可用2MnO5NO6H2Mn5NO3HO42232NONO2过量的会干扰测定,可以加尿素使之分解。2NOCO(NH)2H2NCO3HO222222MnOVOCrO224当加入以除去过量的时,已氧化为高价状态的待测组份如、等,也可能327NOMnO24被过量的还原。此时,可先加入尿素,再小心滴加溶液至的红色正好褪去。2HO2NaOHCr(III)CrO24HCOCo(II)33.:通常用于在溶液中将氧化为,在溶液中将氧化2Co(III)Ni2I或HO2HO2为等,过量的可籍煮沸分解(加入少量的作催化剂,可加速的分解)22HO2Mn(II)Mn(IV)MnO)沉淀。在的碱性溶液中,被氧化为析出氧化为22Cr3CrO2VO2VO氧化为;当有34.:浓热的具有强氧化性,可将,4427HPO存在时,Mn2Mn(III)Mn(HPO)3络离子,可定量地被氧化为3422734第19页共28页分析化学(第四版),武汉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分析化学3IIO,过量的经稀释后,即失去氧化能力。可直接将氧化为4处理前应注意事项:浓热的遇有机物时,会发生爆炸,所以,对含有有机物的试样,用44HNO先用3将有机物破坏。2MnO氧化为,此法可用于光度测定微量锰,此时不必45.:常用于在热的酸性介质中将4除去过量的三.还原剂。4HClFe(III)(II)Sn(II)可加入溶1.:在溶液中,可将还原为。过量的222沉淀而除去。早还原时,应避免加入过多的Sn(II),因Sn(II)2液使生成可进一步使222,还原为能与氧化剂起反应。Sn(II)Mo)MoV)Mo(IV)及AsV)As(III)也可以将还原为;将还原为;当加入Fe(III)作催化剂时,可将U)还原为U(IV)。Fe(III)。TiCl2.TiCl:在无汞定铁中,通常用TiClTiCl或—,联合还原溶液很不稳33233TiCl作催化剂,可加速Ti(III)的氧化。即被水中溶解的OCu2323.金属还原剂:常用的有铝、锌、铁等。金属还原剂最好将其制备成汞齐后,组装成还原柱使用。例如,Fe(III)Cr(III)Ti(IV)VV)(II)(II)、、将、、、Ti(III)V(II)、Ti(IV)4.:为弱还原剂,可将Fe32H,在有大量还原为,而不能将还原为Ti(III)224AsV)As(III)还原为,也能将2SbV)Cu(I)Sb(III),将VV)还原为V(IV)存在的情况下,还可将(II)。在有还原将为还原为。第20页共28页分析化学(第四版),武汉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分析化学§.4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应用一.氧化还原的应用可用于无机物、有机物含量的直接或间接测定。对滴定剂的要求:要求它在空气中保持稳定。NaSO、还原滴定剂:等2234KCrO、IKBrOCe()、、等氧化滴定剂、42272342二.常用的氧化还原方法1.高锰酸钾法优点:氧化能力强;本身呈深紫色,用它滴定无色或浅色溶液时,一般不需另加指示剂。缺点:常含有少量杂质,使溶液不够稳定;由于其强氧化能力,可以和很多还原性物质发生作用,干扰比较严重。在强酸性溶液中与还原剂作用:MnO8HeMn24HOEV42在微酸性、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MnO2HOeMnOOHE0.59V42221MnOMnO24NaOH4当浓度大于的碱性溶液中,能被很多有机物还原为:MnOeMnO24EV4依待测物质的性质不同而选用不同的方法:Fe2As(III)Sb(III)HOCrO2NO等;①直接滴定法:用于、、、、、22272H2CO2②返滴定法:如测定含量时,可在溶液中加入一定量过量的标准溶2424CO22CO22液,待与作用完毕后,用标液滴定过量的;24442③间接滴定法:某些非氧化还原性物质可以用间接滴定法进行测定,如测定时,可首先将2O2H2沉淀为,再用稀将所得沉淀溶解,用标液滴定溶液中的444CO242,从而间接求得的含量。2溶液的配制和标定:4原因:市售试剂中常含有少量和其他杂质,蒸馏水中常含有微量还原性物质,它们42MnOMnO)沉淀;这些生成物以及热、光、酸、碱等外界条件的改变均会促进4可与反应而析出2第21页共28页分析化学(第四版),武汉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分析化学的分解。4措施:①称取稍多于理论量的,溶解在规定体积的蒸馏水中;42~3天,使溶液中可能②将配好的溶液加热至沸,并保持微沸约一小时,然后放置4存在的还原性物质完全氧化;③用微孔玻璃漏斗过滤,除去析出的沉淀;④将过滤后的标定:4COAsOHCO•2HO和纯铁丝等。其中以标定溶液的基准物质有、、4224232242CO2~C烘干后冷却便可使用。242MnOCO16H2Mn10CO8HOH24242(在溶液中)2224为了使以上反应能定量地比较快地进行,应注意的条件有:~CCHCOHO,)①温度:(若高于22422~11②酸度:滴定开始时的酸度应控制在(若酸度过低,易分解为反应,会4HCO2;过高,会使分解)224③滴定速度:开始滴定时的速度不能太快,否则加入的溶液来不及与;CO24422MnO12H4MnO6HO42发生分解:22MnSO2④催化剂:可加入几滴作为催化剂;30.0021⑤指示剂:自身可作为滴定时的指示剂。若其浓度低至时,以4溶液为滴定剂时,应加入二苯胺磺酸钠或Fe(II)等指示剂来4确定终点;0.5~1min⑥滴定终点:滴定时溶液中出现的粉红色在内不褪色。应用实例:HO2①的测定:25HO2MnO6HO2Mn8HO422222第22页共28页分析化学(第四版),武汉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分析化学碱金属及碱土金属的过氧化物可采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测定;②2的测定;③软锰矿中含量测定)22MnOCO24HMn2CO2HO22422④测定某些有机化合物;⑤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ChemicalOxygenDemand2.重铬酸钾法:优点:KCrO2①②容易提纯,在140~250℃干燥后,可直接标量配制标准溶液;标准溶液非常稳定,可以长期保存;27KCrO227KCrO2强,在1mol1HCl溶液中E1.00V,室温③的氧化能力没有274下不与作用(E1.36VCl2CrO214H6eCr37HOE1.33V272指示剂:二苯胺磺酸钠(其还原产物Cr3呈绿色,终点时无法辨别出过量的KCrO的黄色)227应用实例:HCl分解,加Fe(III)还原为(II),过量的用氧化,此时试样用热的浓将222丝状的白色沉淀,然后在1~2mol1HSOHPO溶液中析出混合酸介质中,以二222434标准溶液滴定(II)(加入KCrO2HPO可使Fe3生成无色的稳定的苯胺磺酸钠作指示剂,用2734Fe(HPO)24无汞测铁法:试样溶解后,以将大部分Fe3还原,再以钨酸钠为指示剂,用TiCl还原W)23至WV)Fe3KCrOHPO32274KCrO2存在下,用二苯胺磺酸钠为指示剂,以标液滴定。27UO22②将的测定:UO2还原为UO2后,以Fe3KCrO2为催化剂,二苯胺磺酸钠作指示剂,可直接用标准溶液滴227定:第23页共28页分析化学(第四版),武汉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分析化学CrO2UO28HCr3UO24HO2722NaNaNaZnUO)(CHCOO)•9HO沉淀为,将所得沉淀此法还可以用于测定,即先将23392H2UO2还原为UO2KCrO,用法滴定。溶于稀后,再将42227COD③COD的测定(于水样中加入)ClKCrO消除422724110Fe(II)为指示剂,用2,作为催化剂,回流加热,待氧化作用完全后,以标准溶KCrO2液滴定过量的。27II3的氧化性和的还原性来进行滴定的方法)2I2e3I3I:较若的氧化剂,能与较强的还原剂作用;2I:为中等强度的还原剂,能与许多氧化剂作用。E直接碘量法:电势比低的还原性物质,可直接用标准溶液滴定的方法,如钢铁中硫的测定,试样在I2IOI,再用滴定。近1300℃的燃烧管通燃烧,使钢铁中的硫化物转化为222ISO2HO2ISO24H2224(III)Sn(II)、等还原性物质,但不能在碱性AsO、采用淀粉作指示剂,直接碘量法还可以测定23EINaSO2间接碘量法:电势比高的氧化性物质,可在一定条件下,用还原,然后用标准溶液I223II滴定释放出的的方法。如:KII在酸性溶液中,与过量的作用析出:2422MnO10I16H2Mn5I8HO4222NaSO2再用溶液滴定:23I2SO22I2SO222346Cu2CrO2CrO、、IOBrOAsO3SbO、ClO273334间接碘量法可应用于测定、、、、、424NOHO、等氧化性物种。222第24页共28页分析化学(第四版),武汉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分析化学在间接碘量法中必须注意以下两点:①控制溶液的酸度:滴定必须在中性或弱酸性溶液中进行;在碱性溶液中ISO23与将会发生反应:22SO24I10OH2SO28I5HOI。而且在碱性溶液中会发生歧化反应生成232422IONaSO2HOI3及,在强酸性溶液中,溶液会发生分解:23SO22HSOSHO。2322I②防止的挥发和空气中的OII可使形成I3氧化:加入过量的络离子,且滴定时使用碘瓶,222I不要剧烈摇动,以减少的挥发。I被空气氧化的反应,随光照及酸度增高而加快,因此,在反应时,2应置于暗处,滴定前调节好酸度,析出后,立即进行滴定(Cu2I、NO2、NO等将催化氧化反应,2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NaSO21.溶液的配制和标定23NaSO2NaSO2O、不是基准物质,溶液不稳定,易分解,在水中微生物、作用下,会发232322生下列反应:SOS微生物22323SO2COHOHSOHCOS3323221SO2OSO2S22324NaCO2配制:配制时,需用新煮沸(为了除去CO和杀菌)并冷却了蒸馏水,加入少量使溶液呈碱性23NaSO2溶液。23KCrOKIO、作用,2273I析出的以淀粉为指示剂,用NaSO2溶液滴定:223CrO26I14HCr33I7HO2722IO5I6H3I3HO3或22KCrO2KIO(或)与的反应条件:2731I①溶液的酸度一般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