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中班教案集锦10篇_第1页
实用的中班教案集锦10篇_第2页
实用的中班教案集锦10篇_第3页
实用的中班教案集锦10篇_第4页
实用的中班教案集锦10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实用的中班教案集锦10篇中班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序数与空间位置的关系。

2、了解上下、前后的空间位置。

3、开展目测力、判断力。

4、培养幼儿比拟和判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纸巾盒10个,10种不同小动物图片(幼儿喜欢的)、标记小花和大树。

2、数字卡1—10,“前排〞和“后排〞卡片,小礼物假设干(幼儿课前准备好)。

活动过程:

1、出示10个空盒排成一排房子,请幼儿猜猜有哪些动物要住进去?

2、逐一将小动物住进房子,大,考吧、幼师,网出,处!要求幼儿记住你喜欢的小动物分别住进了哪间房?

3、游戏:送礼物。

(1)出示小花和大树,请幼儿给小动物们送礼物。

要求:先说出你是从哪边开始数,想要把你的礼物送给第几间的哪个小动物。

(2)抽数字牌送礼物。

4、将10个空盒排成10楼高的大楼,请幼儿将自己喜欢的动物住进高楼里,并说出他们分别住进了第几层楼。

5、再将空盒排成前后两排,先抽数字,再将小动物送进相应的房子里。如抽到前排5,那么把礼物送给前排第5间房子的小动物,按照此规那么玩序数游戏。

活动反思:

活动前由幼儿自己选出喜欢的小动物和准备好小礼物,充分表达了幼儿的自主性。幼儿对序数游戏很感兴趣,序数是反映序列中每个物体的位置,序列是多样的,序列的方向不是固定的,但在中班的序数教学中大多是排成整齐的横列,在初步认识序数的时候,整齐的排列、习惯性的排列,都有助于幼儿较快地认识序列中序数的关系。而这个活动用了三种序数形式,幼儿都能从不同的方向确认序数,在变化的情景中确认序数,即使变换序列中的物体,大局部幼儿也能很快地知道变换后的物体排第几。通过这个活动,幼儿进一步了解了“序数〞这个概念。

中班教案篇2

活动准备

1.“小猫咪〞绘画步骤图,“小花猫〞字卡一张。

2.画笔、彩色画纸假设干,《小花猫》MP3音乐一段,红五角星假设干。

活动过程

一、儿歌导入,引发兴趣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支神奇的小画笔,它的本领可大了,能变出小朋友喜欢的东西,看仔细了!(教师边念儿歌边绘画)

2.师:你们瞧,小画笔变出了什么?(小花猫)是不是很神奇啊?想不想再来看老师变一变?这一次,老师请小朋友用眼睛仔细看,用耳朵仔细听,老师在画小花猫的时候,唱了什么又画了什么,好吗?(教师将儿歌填入动画片《机器猫》的音乐旋律中,边唱边画)

(评析:活动一开始,教师手持画笔,以变魔术的方式画出小花猫,吸引幼儿的注意力,然后边唱边将小花猫的形象一笔一画勾勒出来,让幼儿惊叹不已,极大地激发了幼儿的创作欲望。)

二、理解儿歌内容,初步掌握绘画步骤

1.师:你听到歌曲里唱了什么?(幼儿答复)

2.教师根据幼儿的答复,分析每句儿歌的内容,以及与小花猫对应的部位,并将相应的步骤图按次序排列。师生通过徒手练习、集体学唱歌曲等多种方法掌握绘画步骤。

(评析:此环节为活动重点局部,旨在让幼儿掌握儿歌的大概内容,分析得出绘画的步骤,为下一步的绘画打下根底。)

三、幼儿练习,尝试按照儿歌内容绘画

1.交代绘画要求,鼓励幼儿在模仿老师的根底上进行添画,如添画身体及背景物品等。

2.幼儿绘画,教师为不同层次的幼儿提供不同的操作材料,并巡回指导,重点指导能力较弱的幼儿。绘画过程中播放《小花猫》mp3音乐,渲染气氛。

3.作品展示:将幼儿的绘画作品放置于作品栏中。

(评析:在幼儿充分掌握绘画步骤后,教师给幼儿提供练习和创造的空间,并鼓励幼儿在模仿的根底上进行再创造。在老师的提醒和协助下,幼儿画出了形态各异的小花猫,还有不少作品呈现了猫吃鱼和捉老鼠的场景,颇有创意。)

四、讲评活动

1.师:你喜欢哪只小花猫?为什么?对于有创造性的作品教师及时肯定。

2.师:请你为喜欢的小花猫带上五角星吧!(幼儿将手持的红五角星自主粘贴到自己喜爱的作品上)。

(评析:评价局部,教师让幼儿成为评价的主人,从造型、创意等方面对他人的作品进行个性化评价,幼儿畅所欲言,活动效果显著。)

五、结束活动

师:今天我们用神奇的小画笔变出了小花猫,回家后请小朋友们再想想,好听的儿歌还能变出什么,好吗?

(评析:活动最后,教师请幼儿作进一步思考,为幼儿利用儿歌创编其他作品埋下伏笔,既是活动的终点,又是再一次创造的起点。)

六、活动延伸

1.体验快乐:我与小猫做游戏。

2.尝试用诗画结合的方法画出其他一些图案(如狮子、西瓜等)。

中班教案篇3

如果科学家是研究其周围世界规律的求知者的话,那么儿童那么是天生的科学家,他们有无穷无尽的好奇,而且常常把这种好奇付诸行动——摸摸、尝尝、看看、掂掂、倒进到出等等。玩水又是幼儿较喜欢的活动,这次我创设了良好的操作环境,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幼儿通过眼、脑、手等多种感官协调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是幼儿变被动学习者为主动学习者、探索者,从而萌发爱科学的情感。

1、乐于探索生活中的科学现象,体验操作的乐趣。

2、探索发现利用多种辅助材料让玻璃球浮起来。〔重点〕

3、能积极动脑筋想方法,解决问题。学习记录实验结果。〔难点〕

物质准备:玻璃球、盘子、杯子、纸盒、橡皮泥、棉絮、碗,〔它们有的会浮在水面,有的会下沉。〕

精神准备:幼儿初步了解物质沉浮的现象。

一、问题。

师〔出示玻璃球〕请小朋友想一想,如果把这个玻璃球放进水盆里,它会怎么样?是沉下去呢?还是回浮上来?〔幼儿讨论〕

师:有人说浮起来,有人说沉下去,到底是怎么样呢?请一个小朋友来将它放下去,大家来看一看。

二、讨论。

师:小朋友看到,玻璃球一下就沉下去了,请你想想方法,怎样才能让它浮起来呢?〔鼓励孩子积极动脑,大胆发言,并给予他们时间和时机〕

三、尝试第一次操作。

1、师:小朋友想了很多方法,大家可以试一试,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很多材料,你们也来试一试吧,看谁能帮玻璃球浮起来。在试之前,老师要提几点要求,请听清楚:

〔1〕四人一组,大家要轻声说话,互相谦让。

〔2〕玩的时候,小心别把水洒到地上,因为地湿容易摔倒。

〔3〕多用几种材料来试,你要记住自己用过哪些方法,成功了没有,等会告诉老师。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要给幼儿足够的时间进行尝试。发现了好的方法的幼儿,教师给予肯定,尝试失败的幼儿,鼓励他换一种方法,对于不知所措的孩子,要提醒他,帮助他。

四、幼儿尝试第二次操作。

1、师:刚刚老师看到小朋友用了很多种方法让玻璃球浮起来了,那么哪些材料能让玻璃球浮起来呢?老师做了一张记录表〔出示记录表,并讲解记录表的记录方法〕

2、幼儿进行第二次尝试活动。

五、记录。

请做完实验的孩子擦手,记录实验结果。

六、教师实验、记录并做小结。

玻璃球放进水里会沉下去,但我们利用一些能浮的材料来帮助它,就能让它浮起来了。

中班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9,感知数字9的实际意义,理解数字和数量之间的关系。2、鼓励幼儿能大胆参与数学操作活动,体验科学活动的乐趣。活动准备:数字9、贴有6—9的塑料杯假设干、点心框4个

活动过程:

一、说点心

让小朋友说说在幼儿园都吃了那些点心?

二、数点心

1、师:吃点心时间到了,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点心。

教师逐条出示画有点心的卡片,请幼儿说出点心名称并数数点数。

2、这些点心都是九个,可以用什么数字来表示呢?

3、出示数字9,让幼儿知道有9个点心可以用数字9来表示

4、9除了表示九个点心外,还可以表示什么?请幼儿举例说明9可以表示的物体。

三、选点心。

1、师:今天老师也准备了很多的点心,等一下请小朋友

2、幼儿自己选点心,将各种点心按塑料杯上的数字逐一装进杯子里,然后互换检查,看看装得是否准确。

3、教师检查并点评。

四、送点心。

1、师:点心包好了,我们再把选好的点心送到点心的货架上。可是点心不能乱摆放,我们怎么样才能把点心摆整齐呀?

2、请幼儿说说摆放点心的方法。

3、教师引导幼儿把相同数量的点心袋放在同一格货架上。

4、教师将6---9的数字卡贴在四格货架上,幼儿陆续将点心袋放在相同数字的货架上。

5、教师和幼儿集体检查一遍。

五、买点心。

1、师:点心摆放好了,现在我们去买点心吧。请三名小朋友当营业员,其余幼儿当顾客,玩“点心屋〞游戏。

2、“顾客〞买点心时说出“我买X个点心〞,“营业员〞就从相应的货架上取货。

3、教师以顾客的身份引导幼儿检查顾客的要求和营业的操作结果是否一致。

4、把自己买的点心送给客人老师,让客人老师检验。

5、活动延伸:幼儿用书第4页上的作业。

中班教案篇5

教案目标:

1.能想出多种方法把压岁钱花在有用的地方。

2.知道压岁钱是亲朋对自己爱的表示,会向大人们表示感谢。

教案过程:

一、以小木偶形象引出话题

1.小木偶过年时收到爷爷奶奶叔叔阿姨送的压岁钱,平时,爸爸妈妈从不让他接受大人给的钱,可这回却让他收下了,他不明白这是为什么?

2.没给压岁钱的大人是不是不爱你?

3.收下压岁钱后准备干什么用?

〔可有针对性地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想法,还可分组讨论,及时肯定好的,有意义的,值得推广的做法。〕

中班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知道骨骼是人体的支架,初步了解骨骼的名称和作用。

2、懂得用多种方法保护骨骼,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

3、帮助幼儿了解身体结构,对以后的成长会具有一定的帮助。

4、了解多运动对身体有好处。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活动准备:

动物骨头:鱼骨头、肉骨头;骨骼支架图一幅;操作卡假设干;录音机、磁带、投影仪、笔等。

活动过程:

〔一〕以动物骨骼引起幼儿兴趣。

〔二〕了解人体的支架――骨骼。

1、找找说说哪儿有骨骼?它是怎样的?

2、结合图片共同整理,了解人体骨骼的数量和有关名称。

3、体验了解骨骼的作用。

〔三〕懂得保护骨骼的多种方法。

1、幼儿判断操作卡上幼儿行为的正误,懂得保护骨骼的多种方法。

2、评价:集体讲讲、学学或者修改。

3、师幼共同小结,用歌曲提升〔加油干的音乐〕。内容:喝牛奶呀么呵嘿,喝牛奶呀么呵嘿,我们大家喝牛奶喝牛奶喝牛奶骨骼强又壮呀!〔喝牛奶可更换为:晒太阳、作运动、坐得直、站得稳等〕

活动延伸:

1、在日常生活中提醒幼儿保持正确的坐立姿势。

2、养成爱锻炼,不挑食物的良好的`习惯。

活动反思:

过程中,孩子们积极性还是很高的,当我问到:没有骨骼,我们会怎样时,孩子们会给出“没有骨骼我们会死掉〞这样的答案。这跟我预设中的答案不太一样,以至于自己慌了手脚,没有很好的将骨骼是人体的支架,没有骨骼我们就没法站立这个主旨很好的点出来。课后我反思,孩子们的说法其实并没有错,没有了骨骼,人体只剩一副皮囊,各个器官无法运作,人会死去,这不也很好的说明了人体是骨骼的支架这一作用吗?如果当时我给予孩子们一些肯定,我想,孩子们的参与热情会更高,我得到的答案也会更富有想象力。

中班教案篇7

设计意图:

线描画是用线条的变化来描绘对象及其形体结构的绘画方式,是最古老、也是最原始的一种绘画方式,也是我国传统绘画的方式之一。线描画的绘画工具比拟简单,可以用勾线笔、铅笔、油画棒、钢笔等,利用点、线、面来进行绘画,既可以对物象进行细致入微地刻画,也可以对物象进行简单地艺术处理;既可以进行造型训练,亦可作为艺术家表达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

幼儿在欣赏、发现、感受线条美的同时,大胆进行创作,不仅能将幼儿零碎的经验加以提炼,而且与《纲要》中提倡的“教育生活化、生活教育化〞的理念相吻合,同时在中班开展线描画,能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想象——发现——表现——创造〞系列活动,有意识地锻炼和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促进个性的开展。由此我设计了此次活动。

活动内容:

《线描画:各种形状的鱼》

活动目标:

1、学习用线条的形状变化和疏密排列来装饰鱼。

2、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想象大胆创作,开展幼儿初步的创新能力。

3、向幼儿进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保教育。

4、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5、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活动重点:

学习用线条的形状变化和疏密排列来装饰鱼。

活动难点:

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和创作。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flash《鱼的游泳》、各种形状的鱼的图片。

2、画好的线描画作品。

3、老师自制半成品“海底世界〞挂图。

4、彩色笔、橡皮泥、各色毛线、小剪刀、胶水。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请一两个幼儿上台,在黑板上任意画几个简单的几何图形,教师只要画几笔,就能使“它〞变成“鱼〞。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线描画《各种形状的鱼》。〔出示课题:线描画:各种形状的鱼〕

二、讲授新课

〔一〕铺垫小朋友,鱼的种类繁多,形状各种各样,但它们都有共同的特征,这个特征是什么?〔鱼头、鱼身、鱼尾、鱼腮,还有鱼鳍〕。你们所见过的有哪些鱼?〔鲤鱼、金鱼、草鱼、带鱼等〕

〔二〕欣赏刚刚小朋友们说的都是淡水里的鱼,它们的形状相近。但有的鱼生活在大海里,形状多变化。在美丽的大海里,生活着许多快乐的鱼宝宝,他们和鱼妈妈自由自在地在海洋里嬉戏玩耍,一会儿在珊瑚里捉迷藏,一会儿在比赛游戏,一会儿又凑在一起说着悄悄话,可幸福了。你们想看吗?请小朋友们在欣赏时注意观察鱼的形状。〔观看flash《鱼的游泳》,初步感知欣赏各种各样的鱼。〕

〔三〕启发想象请幼儿讲讲自己最喜欢哪条鱼,它是什么形状的?身体各部位的名称以及身上的花纹是什么样的?特别是对形状怪异的鱼,启发幼儿尽可能讲详细一点。

三、示范

1、教师在黑板上边示范边讲解,要求用笔果断。

2、欣赏其他小朋友的作品。〔出示多媒体课件。〕

四、艺术实践

1、今天,我们就用几种方式描出各种形状的鱼。〔分组进行:第一、二组用毛线粘贴出鱼的形状;第三、四组用橡皮泥粘贴出鱼的形状;第五、六组用彩色笔画出鱼的形状,并涂上漂亮的颜色。各组完成作品后,沿鱼的外形剪下来。〕

2、幼儿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出示自己绘制的半成品——“海底世界〞,看看哪位幼儿的鱼最快,最先登上“海底世界〞。

4、各两组进行评比,然后将剪下来的“鱼〞粘贴在半成品“海底世界〞上。

五、课堂小结

今天,小朋友帮助鱼妈妈找回了鱼宝宝,并且鱼宝宝身上的花纹都非常漂亮,鱼妈妈谢谢你们了。海底妈妈决定颁一个奖给大家,这个奖叫“爱心天使〞奖。现在我来当鱼妈妈,小朋友来当鱼宝宝,我们一起游到大海里去做游戏吧!

六、活动结束

幼儿随音乐《鱼儿鱼儿水中游》出活动室。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中孩子在观看各种各样图片的小鱼时都惊叹“:哇!好漂亮啊!〞一下子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气氛一下子就上来了。在第二环节个别幼儿上来撕自己的鱼,导致后面幼儿都照着上来幼儿的方法撕出很多同样的鱼。

中班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教学使幼儿了解自然界中小动物躲雨的方式,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以及保护小动物的情感。

2、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启发幼儿发散性思维,使幼儿产生联想,进一步开展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学习动词躲、钻、飞。

活动准备:

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与内容有关的多媒体课件,情境表演的头饰。

活动过程:

第一局部:伴随着优美的音乐,情境表演及多媒体演示法,导入法,能在瞬间吸引孩子的目光,让孩子有积极参与活动的欲望。

第二局部:感知法,欣赏作品。

1、了解作品的内容

2、进而理解作品的风格,在这一环节中根据幼儿年龄小,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等特点,运用多种多样欣赏手段和方法:如“听磁带中的作品,师有表情的复述作品以及观看多媒体课件多种辅助教学手段,引导幼儿欣赏,使幼儿在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活动。

第三局部:表现法采用:角色扮演以及角色互换等教学方法。鼓励幼儿大胆仿编创编作品。注意难点局部:在这一环节中,鼓励幼儿尝试用各种角色来创编作品,既激发了幼儿积极创作的欲望,又能使幼儿顺利迁移已有的经验,这会使幼儿感受活动给他们带来的成功感和满足感,如果孩子对作品创编活动比拟顺利,也可同伴之间交流,角色互换,或者同伴之间创编接龙,如小鸟换成小青蛙,小松鼠等。

活动结束

通过持续不断地感受作品,激发幼儿想象力,丰富其语言词汇,还能生成其他有价值的活动。

中班教案篇9

一、设计意图:

随着幼儿生理的不断成熟,幼儿活动能力及活动范围不断扩大,幼儿对外界事物的认知也不断增强,本课将让幼儿在感知自身机体的开展下,进一步感知自己心理及认知能力方面的开展,培养幼儿自主性及想象能力,激发幼儿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活动目标:

1、结合幼儿的经历,通过展览讲述,使幼儿了解自己在不断成长,引导幼儿对自身开展变化的兴趣。

2、鼓励幼儿找出自己的优点,并且愿意在集体面前展现出来。

3、帮助幼乐极生悲初步认识自己的缺乏,增强自我意识。

三、活动准备:

1、每位小朋友小时候的照片和现在的照片各一张。

2、PPT

四、活动过程:

1、通过看照片,使幼儿了解自己在渐渐地长大。

〔1〕、带着幼儿参观照片展览,边看边问照片上是谁?是什么时候的照片?

〔2〕、组织活动,小的时候你是什么样子?是谁把我们养大?现在你又是什么样子?你学会了哪些本领?

〔3〕请幼儿上来分别说说这些都是哪位小朋友。

小结:小朋友们渐渐地在长大,学会了各种各样的本领,那么你觉得你的哪些本领学得最好呢?

3、鼓励幼儿找找自己的优点,并且愿意在集体面前展示出来。

〔1〕、教师和幼儿共同找找老师的优点,引起幼儿兴趣,激发他们说说自己的优点。

〔2〕、请幼儿说说自己的优点,并且勇敢地在集体面前展示出来。

〔3〕、鼓励幼儿爱清洁,讲卫生。〔让平时能力较弱的幼儿也有展示长处的时机,使幼儿懂得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要做得好。〕

小结:每个小朋友都说了自己的优点,能勇敢地将自己的优点在集体面前展示出来。

4、找找自己的缺乏,鼓励幼儿今后努力。

〔1〕、请幼儿谈谈自己在关心集体、参与体育活动、绘画等方面要向哪些小朋友学习。

〔2〕、鼓励幼儿今后努力,争取不断进步。

5、给幼儿观看PPT

(1)和幼儿一起欣赏从小到大的模样。

(2)让幼儿说说自己长大的小趣事。

(3)再让幼儿上来表演小时候的模样,学一学小时候是怎么说话的。

五、课后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过程中,充满了孩子们的欢笑声。首先,孩子们带来了很多自己还是小宝宝时候的照片。小朋友们猜一猜是哪位小朋友,当看到是自己的照片时候,小朋友自己不要“暴露〞自己,等大家猜对了再站起来。其中,有两个小朋友的照片连老师都没有认出来,因为孩子们的变化确实太大了。

大家还很喜欢的一个环节就是“表演小时候的我〞,大家纷纷学婴儿“咿呀咿呀〞说话声音,还有的孩子学起了小时侯在床上爬,引起大家的欢笑声。

中班教案篇10

活动目标:

1.能不受物体形状、排列位置、大小、颜色等因素的影响,正确感知5以内的数量。

2.通过目测数群、一一对应、点数等方式,初步建立数量守恒。

3.体验数量守恒的有趣现象和操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初感知步5以内数的守恒

教学难点:体验用不同的方式来验证数的守恒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孩子会点数、一一对应比拟多少、目测数群并能说出总数,孩子有记录数量的经验。

2.材料准备:

〔1〕教具的准备:三组形状相同排列位置不同的小鱼〔各3条〕、两组颜色相同、大小不同的泡泡〔各4个〕、两组颜色不同、大小不同的泡泡〔各5个〕数字3、4、5。

〔2〕操作材料的准备:

第一组:每个小朋友4个拼插玩具,纸、笔、1—5的数字卡片。

第二组:每个小朋友一张作业单,5条小鱼排列队形不同,记录各是几条小鱼,笔。

第三组:小动物数量为3、4、5,1—5的数字,1—的点点,笔。

活动过程:

一、开始局部:情景导入,小鱼过生日。

小朋友,你们过过生日吗?那你都收到过什么生日礼物?请小朋友说一说。

师:今天是小鱼的生日,我们看看小鱼会收到什么样的生日礼物。

二、根本局部:幼儿在情景游戏中感知数量的守恒。

〔一〕集体活动:给小鱼送礼物

1.第一个参加小鱼生日会的是小乌龟,我们看它给小鱼送来了什么礼物:一段美丽的舞蹈,我们小朋友仔细观察,看看小乌龟们都变成了什么队形,每一都队有几只小乌龟?请幼儿观察、判断海洋里三组不同队形的小乌龟,并说出每组小乌龟的数量,找出相对应的数字卡片。

教师小结:虽然这些小乌龟的排列队形和形状不一样,但他们的数量是一样的,都是3。

2.小海星和小螃蟹是小鱼的好朋友,它们今天送给小鱼的礼物是漂亮的泡泡。

小海星和小螃蟹画的泡泡大小不一样,一组大,一组小,请幼儿通过观察然后说出自己的发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