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国内多晶硅产业陷困境原因分析_第1页
2022年国内多晶硅产业陷困境原因分析_第2页
2022年国内多晶硅产业陷困境原因分析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年国内多晶硅产业陷困境原因分析据悉,今年2月我国多晶硅进口量为7991吨,环比增加17.7%,同比增长4.9%;多晶硅进口均价则下挫至17.7美元/公斤,同比下降37.1%,较2022年全年均价下滑30.2%。值得留意的是,多晶硅进口均价已创下历史新低。

公开数据显示,今年2月,从德国进口多晶硅环比大幅增加91.9%,达到2713吨,单价则环比下降13.6%至21.6美元/公斤;从美国进口的多晶硅单价为12.57美元/公斤,约为去年同期的一半;占据1422吨进口量的韩国,进口单价也仅为19.87美元/公斤。

行业人士指出,虽然商务部去年末启动对欧、美、韩多晶硅“双反”调查,一度让挣扎于生存线上的国内多晶硅行业看到转机盼望,但多晶硅进口突击倾销之势照旧猖獗,低价倾销潮愈演愈烈,对国内多晶硅产业带来的直面冲击已不容小视。

与此同时,国内多晶硅产量骤减,国内的多晶硅生产企业大部分陷入亏损。而海外多晶硅企业对中国倾销还将连续,截止到6月底的整个二季度我国多晶硅企业业绩都将难以好转。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信息显示,国内一季度多晶硅产量不足1万吨,较去年同期下滑50%以上。受倾销影响,国内多晶硅企业举步维艰,目前能维持生产的仅有4家,比例不足10%,且国内多晶硅实际开工率不足25%。

“双反”初裁待落地

对欧美韩进口多晶硅“双反”初裁的落地,被国内企业看作是摆脱国内多晶硅产业进展困局的关键之举。

业内人士表示,短期看来,国外厂商用低价倾销来吸引国内需求企业,对这些企业是有短期的价格利好,但从长远来看,一旦这些国外厂商胜利将国内多晶硅企业挤出市场,将会形成无法约束的只手遮天之势,不论是从价格还是订单,都将造成对下游企业的长期掌握,中国企业将更为被动。

在商务部启动多晶硅“双反”后,美国投资机构美新集团分析师曾指出,中国很可能不对从欧美韩进口的太阳能多晶硅课征反倾销及反补贴税,缘由是这将对中国本土太阳能硅片、电池、模组供应商等下游制造业造成冲击。

不过,另有业内人士认为,中国多晶硅制造商技术、产业规模都具备主供应力量,征收“双反”税后,中国多晶硅将成供应主力,并能保持价格稳中有降,不仅为光伏供应原料保障,更不会增加下游负担。

对于对欧美韩进口多晶硅“双反”初裁详细何时公布,尚存悬疑。有行业人士称,商务部或将多晶硅“双反”初裁时间放在6月,意在借欧盟6月对华光伏产品“双反”初裁时留有底牌,等欧盟结果后再判定。

上述分析人士表示,多晶硅“双反”是为了爱护基础材料产业可持续进展,确保国内原料充分供应,确保价格稳定,同时也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