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慧”垃圾分类:谈中班班本课程的策略新探索_第1页
我“慧”垃圾分类:谈中班班本课程的策略新探索_第2页
我“慧”垃圾分类:谈中班班本课程的策略新探索_第3页
我“慧”垃圾分类:谈中班班本课程的策略新探索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慧”垃圾分类:谈中班班本课程的策略新探索摘要】班本课程是园本课程的一部分,为了让教师成为课程的主人,让幼儿成为发展的主人,班本课程的内容来源于班级幼儿的实际情况,围绕幼儿的兴趣、问题展开,反映的是教师与幼儿之间真实的学习、实践的过程。随着上海垃圾分类行动成为一种新时尚,全国也在全面推进垃圾分类。在幼儿启蒙教育阶段,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对环境保护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也直接影响到幼儿环保道德与环保我先行的形成。那么我们的幼儿应该如何看待这一“新时尚〃呢?“新时尚〃如何真正深入到幼儿的心里?本文就“我慧垃圾分类〃的教学,以班本课程的形式在中班年龄段开展一系列活动。【关键词】垃圾分类;班本课程;环保教育2019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的垃圾资源分类治理工作出了重要指示,深刻地阐明了对垃圾分类的意义和重要性。全国人民都在学习垃圾分类,各小区、街道都在学校、幼儿园纷纷组织垃圾分类的公益讲座。本园老师们也通过普及、互动、游戏,给孩子们埋下垃圾分类、保护环境的种子。由于孩子们的热情、兴趣和好奇,尤其是对垃圾桶的色彩分类的疑惑,于是我们在中班开展了关于垃圾分类的班本课程。既萌发幼儿探索的欲望,又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并能将习惯带动身边每个大人,从而影响一个家庭,再由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群体,真正做到垃圾分类全民行动。一、注意孩子兴趣,深挖有效资源1、基于幼儿的兴趣一次自主游戏时,听到孩子们在讨论:我的新家在上海,那里的垃圾桶都有奶奶在看着,如果不好好分垃圾会被罚钱的;有的孩子说:我们小区楼下有四个不一样颜色的垃圾桶,但我不知道怎么扔?有的孩子说:我奶奶都把垃圾放进一个绿色桶,对吗?有的孩子说:什么是垃圾分类呢?我们该怎么垃圾分类呢?……中班的孩子随着身心的发展,对周围的生活更加熟悉,他们总是不停地观察和探索、思考身边事物的变化,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为了满足幼儿对垃圾分类的兴趣和好奇,解答幼儿对垃圾分类的各种疑惑,"圾〃缘巧合地碰撞出了班本化垃圾分类的教学活动。2、基于社会的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然而对垃圾分类的意识匮乏,导致很多垃圾未经分类再使用会严重导致环境。那么如何让家长和社区实行"垃圾分类我先行〃的行动,是当前人们迫切的解决的问题之一。二、班本课程的实施策略(一)呼应孩子需要,生发共生智慧班本课程更为生活化,具有真实性,能为幼儿的需求营造良好、轻松、自由的体验氛围,使幼儿能够大胆表达自己,与教师、同伴的交流,培养幼儿自主探索能力,促进幼儿我"慧〃垃圾分类。在游戏中学习,种下"垃圾要分类〃的种子为了让幼儿做好"垃圾分类〃的知识储备和积累,掌握基本的垃圾分类方法,教师开展了系列谈话活动:"垃圾去哪儿了”、“我家的垃圾”;科学游戏:"我会垃圾分类”、“保护地球”;自主游戏:"搭建智能垃圾桶”;自制课件:如被污染的湖泊、小溪的水已经污浊不再清澈,岸边都是大量的生活垃圾等;播放垃圾污染对小动物伤害的图片:海豹的脖子被废弃的渔网缠绕,可怜巴巴地趴在海边,骨瘦如柴的棕熊在飘满垃圾的小河里找东西吃……这些都可以有效地激发小朋友的同情心理,从而提高自身的环保意识。在幼儿生长的特殊时期,帮助他们通过不断地探索和讨论,了解“可回收”、“不可回收”、“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四大类别的标志,并会进行初步的垃圾分类。在日常生活中,生长"垃圾要分类〃的根芽教育家陈鹤琴说过:"一日生活皆课程”。我们应注重挖掘幼儿一日生活的教育契机和教育价值,结合幼儿一日生活开展班本课程。如:每天点心和午饭后会产生许多塑料袋、果皮、盒子、剩菜剩饭等等生活垃圾,教师适时地对孩子进行垃圾分类的教育,指导幼儿将垃圾分类,并投放指定垃圾桶。每天活动后会产生纸巾、绘画纸、橡皮泥等,教师有意识引导幼儿学会节约资源和再利用。日复一日,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实践,使垃圾分类逐渐成为良好的习惯,使绿色环保的理念在头脑中生根发芽。(二)创设自主环境,灵活拓展学习在班本实施过程中,创设适宜的环境,提供恰当的材料,结合班级环境创设和幼儿园环境创设激发幼儿对垃圾分类的兴趣、促进幼儿对垃圾分类的拓展自主学习。在区角提供垃圾分类的教玩具和大量的废旧物品。如:旧轮胎、各类管子、纸箱壳子、碎布、旧毛线、易拉罐等等供幼儿操作,激发幼儿学习的愿望,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掌握垃圾分类的学习方法。在主题墙上张贴爱惜粮食的相关标语。吃午饭的时候,教师向小朋友宣传"杜绝浪费,吃光盘中餐〃的就餐理念,培养学生的良好就餐习惯;饭后,教师用实际行动来饭后清理,并引导学生对餐后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如鱼骨头、剩下的菜叶属于湿垃圾,饭后擦嘴的纸巾是其他垃圾,培养小朋友现场学习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幼儿园积极配合垃圾分类活动。在园走廊、户外、班级、宣传栏配备了垃圾分类的宣传语和标志,投放垃圾分类桶,并且安排中班小朋友为"小小环保监督员”,去食堂指导阿姨将腐烂的菜叶投进厨余垃圾桶,去小班指导弟弟妹妹将损坏的毛绒玩具投进可回收垃圾桶。不仅让本班孩子进一步掌握垃圾分类的方法,同时潜移默化的影响了幼儿园工作人员和其他班级幼儿加入垃圾分类的队伍中。《幼儿园教育指导刚要》中明确提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教师让每个孩子在家里创设环境,开展垃圾分类;开展养成21天垃圾分类朋友圈打卡习惯;开展家庭垃圾分类知识竞赛;收集可回收物品变卖;小区我会垃圾分类"小小监督员〃打卡。孩子们从一点一滴开始做起,用自己小小的行动影响大人,从“垃圾分类从我做起〃到“垃圾分类我带动〃,逐步与家长共同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三)识别孩子需要,联合家庭力量幼儿经常在收集的各种垃圾中,对着"它们捣鼓”,翻来翻去,剪来剪去,总是再想,它可以变什么衣服?我可以穿?教师根据幼儿的好奇和引导幼儿反复思考,联合家长力量,使幼儿对垃圾再利用的创想得到满足。变废为宝时装秀我们生活中每天都产生大量垃圾,那么如何巧妙地将这些废品利用起来呢?孩子们集思广益想出各种方法收集各种废品,如:收集各种瓶盖变成一幅幅手工画;收集各种棒子搭建桥;收集各种瓶子变成小路;收集各种报纸变成一件裙子。孩子们将自己设计的衣服在班级、班段、全园举行“环保小天使〃走秀活动。孩子们在制作的过程中提升了动手能力,为做环保小天使而增添色彩。垃圾分类我先行当垃圾分类与动感的马拉松碰撞在一起的时候,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中班的孩子在元旦运动会举行了"亲子微马,垃圾分类我先行〃的活动。为了使体育活动更加多元化,幼儿将时装秀搬上了公园的大舞台,积极宣传垃圾分类与废品利用。将园本化课程与班本化课程相融合,让孩子们带着家长从起点奔向终点,全程参与垃圾分类的打卡、抽取、投放、分类,帮助幼儿、家长树立积极向上的运动精神与垃圾分类我先行的口号。(四)持续呼应孩子,实践宣传活动幼儿总是想把自己学到的本领交给别人有当小老师的欲望,如何将自己的行动影响他人?如何将班本课程"一传十,十传百,”?引导幼儿主动讨论生发了一系列宣传实践活动。走出教室对弟弟妹妹、哥哥姐姐的垃圾分类宣讲从对垃圾的疑惑,到我会垃圾分类。教师与幼儿化身为环保小达人,带着四色展板和垃圾桶挨班进行宣讲宣传、表演,并现场演示垃圾分类,把刚刚学到的垃圾分类小知识传达出去。让更多的幼儿参与垃圾分类中,树立我要垃圾分类的环保意识。走近爸爸妈妈的垃圾分类宣传在开展对自己爸爸妈妈的垃圾分类宣传时,幼儿利用接送时间给全园家长分发宣传单,告知每个大人"垃圾分类我先行〃活动。同时,开展了以垃圾分类为主题的“小宝贝、大行动”亲子活动。在活动中,家长发朋友圈号召、打卡、行动等形式成为垃圾分类的先行者和宣传者。为班本课程提供了重要的资源,成为了本次班本课程的重合作者。走进小区给叔叔阿姨宣传垃圾分类开展垃圾分类宣传进小区的共建活动。向小区的叔叔阿姨们表演垃圾分类歌,积极地将宣传单子送出去:"阿姨,请您垃圾分类”。通过诸如此类的活动,既让孩子们幼小的心灵播下城市文明的种子,又搭建了幼儿的社交平台。走进公园给爷爷奶奶宣传垃圾分类垃圾分类的系列活动不仅局限在教室、园内、小区,为了拓展孩子的视野,教师带幼儿到大自然中去看看。例如,我们借公园秋游活动,在观赏大自然美的同时,一边拾取生活垃圾、美化环境,一边让幼儿给路边的爷爷奶奶分发宣传单,让孩子们的小手拉起爷爷奶奶的大手。虽然他们年级小,确充满了正能量。通过多次的宣讲、宣传的实践活动,不仅增强了小朋友们的环保意识,满足了小朋友环保实践的体验感,促进幼儿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使小朋友、家长、社区居民、市民深入了解到垃圾分类的意义和实行。三、体现班本课程的价值(一)树立环保教育的理念少若成天性,习惯成自然。垃圾分类不仅是一种观念的树立,更是一种行为的养成。幼儿期是树立环保意识的关键时期,对幼儿进行垃圾分类的教育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幼儿会把学到的垃圾分类知识带回家庭,并严格要求父母执行,完成家庭内部的垃圾分类。(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班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有利于幼儿在教学活动的主体地位,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满足幼儿个体需求。垃圾分类是现实生活的一部分,环保走秀、一日生活等都是垃圾分类教育的有效载体,在班本课程中寻找教育的生长点,让幼儿"习之与嬉”。通过多种活动,对孩子的语言、认知、动作等方面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比如:幼儿动手将轮胎做成的植物角、废纸盒做的四色垃圾桶、垃圾袋做成的裙子等等,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内驱力;比如:通过宣传板、发传单、宣讲、宣传、表演、运动会,用自己小小的身影去感染身边的人激发了幼儿的社交能力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机会。(三)提搞家长参与课程的积极性家庭和社区是幼儿教育的组成部分,幼儿园要加强与幼儿家庭和社区的联系,巩固和拓展班本课程的资源。通过家园和社会连贯的垃圾分类宣传,形成教育合力,带动家长加入垃圾分类的做法,树立"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的理念。促使家长、社区能够积极参与垃圾分类行动,将环保教育延伸到每一个家庭。此次班本课程为家长、社区提供参与课程的认识、接触的机会,提高其参与课程资源开发的建设性和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家园互动。充分利用家庭、社区资源的隐性教育价值,是班本课程建设中的重要资源。(四)班本课程促进教师的成长教师在对班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中,增加了自身与幼儿、与家长、与周围环境的互动,深化了对课程资源的认识和利用,提高了课程开发的意识和实践活动的参与,提高了课程研究的能力。从发现孩子们对垃圾分类的兴趣,到帮助幼儿初步养成"知垃圾”、“懂垃圾”、“宣分类”、“愿分类〃的良好生活习惯。在这过程中,教师不断推进课程开发,优化自己的专业,提升课程的建设。(五)建构幼儿园特色园本课程通过班本课程丰富幼儿园课程内容,是纳入园本课程的特色教学之一。本次课程整合了幼儿、教师、家长、社区、社会的资源,促进幼儿园文化的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的和谐氛围,起到了推进园本课程的作用,是幼儿园园本课程的资源基础和重要资源,综上所述,通过属于自己的班本课程,使课程真正的内化,有利于教师挖掘生活教育细节,激发幼儿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幼儿进行垃圾分类知识教育,不能只注重知识的传播,更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环保环境,提升幼儿的环保意识与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做到"响应国家号召,全民垃圾分类,小小少年最先行”。在这一过程中,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