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3.5山坡羊·潼关怀古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即下即用,音频自播,省心高效!
23.5山坡羊·潼关怀古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即下即用,音《潼关怀古》是张养浩晚年的代表作,也是元散曲中思想性、艺术性完美结合的名作。当时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灾情十分严峻。经历过宦海浮沉的张养浩本已厌倦官场生活,弃官归养;但得知关中百姓处境危困,毅然受命,出任陕西行台中丞,赈济灾民,因此途经潼关。后因积劳成疾,客死任所。张养浩对百姓充满深切的同情,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
新知导入《潼关怀古》是张养浩晚年的代表作,也是元散曲
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又称齐老野人,元代散曲家。张养浩是元代重要的政治、文化人物,其个人品行、政事文章皆为当代及后世称扬,是元代名臣之一。与清河元明善,汶上曹元用并称为“三俊”。代表作品有《三事忠告》,散曲《山坡羊·潼关怀古》等。作者简介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又称齐
张养浩为官清廉,爱民如子。元文宗天历二年(1329年),关中大旱。张养浩任陕西行台中丞,办理赈灾,途径扼秦、晋、豫之要冲的潼关,吊古伤今,写成此小令。写作背景张养浩为官清廉,爱民如子。元文宗天历二年(1329
潼关历史悠久,闻名遐尔。古潼关居中华十大名关第二位,历史文化源远流长。马超刺槐、十二连城、仰韶文化遗址等名胜古迹星罗棋布;风陵晓渡、谯楼晚照、秦岭云屏等潼关八景,引人入胜。讲解准备潼关历史悠久,闻名遐尔。古潼关居中华十大名关第二位,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luánchóuchú
quèxīng讲解准备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luánc山坡羊:
潼关:山河表里:西都:踌躇:
秦汉经行处:
宫阙:释词
曲牌名,决定这首散曲的形式;“潼关怀古”才是标题。
古关口名,现属陕西省潼关县,关城建在华山山腰,下临黄河,非常险要。
外面是山,里面是河,形容潼关一带地势险要。具体指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
陕西长安,是汉代的西京。这是泛指秦汉以来在长安附近所建的都城。
犹豫.徘徊不定,心事重重,此处形容思潮起伏,陷入沉思。
秦朝(前221年~前206年)京城咸阳,西汉(前206-25)的京城——长安,都在陕西省境内潼关的西面。经行处,经过的地方。
皇宫建筑。阙,皇门前面两边的楼。讲解准备山坡羊:释词曲牌名,决定这首梳理内容
(华山的)山峰从四面八方会聚,(黄河的)波涛像发怒似的汹涌。潼关外有华山,内有黄河,山河雄伟,地势险要。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新知讲解梳理内容(华山的)山峰从四面八方会聚,(黄河的)波涛
第一句写重重叠叠的峰峦,潼关在重重山峦包围之中。
“聚”字让读者眼前呈现出华山飞奔而来之势、群山攒立之状;因地势险要,为古来兵家必争之地。山本是静止的,“如聚”化静为动,一个“聚”字表现了峰峦的众多和动感。新知讲解第一句写重重叠叠的峰峦,潼关在重重山峦包围之中。新知
第二句写怒涛汹涌的黄河,潼关外黄河之水奔腾澎湃。一“怒”字让读者耳边回响千古不绝的滔滔水声。新知讲解第二句写怒涛汹涌的黄河,潼关外黄河之水奔腾澎湃。一“
黄河水是无生命的,而“如怒”则赋予河水以人的情感和意志,一个“怒”字,写出了波涛的汹涌澎湃。“怒”字还把河水人格化,注入了诗人吊古伤今而产生的满腔悲愤之情。新知讲解黄河水是无生命的,而“如怒”则赋予河水以人的情感和意第三句为景所动,写潼关位于群山重重包围之处,黄河奔流其间。“山河表里潼关路”之感便油然而生,至此潼关之气势雄伟窥见一斑,如此险要之地,暗示潼关的险峻,乃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也由此引发了下文的感慨。新知讲解第三句为景所动,写潼关位于群山重重包围之处,黄河奔流其间。“遥望古都长安,陷于思索之中。从秦汉宫殿遗址经过,引发无限伤感,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新知讲解遥望古都长安,陷于思索之中。从秦汉宫殿遗址经过,引发无限伤感
长安作为六朝古都,当年是何等的繁华、昌盛。昔日的奢华早已灰飞烟灭不复存,只剩下一片残垣断壁的衰败景象,不禁令诗人踌躇伤心。第六、七句“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点出无限伤感的原因。新知讲解长安作为六朝古都,当年是何等的繁华、昌盛。昔日的奢华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便是这由盛到衰的过程的真实写照,是令人“伤心”的。这一层看起来只是回顾历史,而没有直接提到战争,然而历代改朝换代的战争的惨烈图景触目惊心。在这里概括了历代帝业盛衰兴亡的沧桑变化,为秦汉旧朝统治者悲凉。新知讲解“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便是这由盛到衰的过程的真实写照
同时亦为百姓悲凉,秦汉的一宫一阙都凝聚了天下无数百姓的血和汗,像秦汉王朝为彰显一个时代的辉煌,集国之全力塑起阿房、未央之建筑,但它们却随着秦汉王朝的灭亡而化为焦土。辉煌过去,随即而来是朝代的变换,百姓在战争中苦不堪言。新知讲解同时亦为百姓悲凉,秦汉的一宫一阙都凝聚了天下无数百姓一朝兴盛,百姓受苦;一朝灭亡,百姓依旧受苦。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是全曲的点睛之笔,他指出历代王朝的或兴或亡,带给百姓的都是灾祸和苦难。新知讲解一朝兴盛,百姓受苦;一朝灭亡,百姓依旧受苦。兴,百姓苦;亡,第一层:前三句,写潼关的雄伟气势。第二层:中间四句,写作者途经潼关时的所见所感。第三层:后两句,总写作者的感慨。全曲层次及大意
三层意思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思想越来越显豁,感情越来越强烈,浑然一体。全曲景中藏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新知讲解第一层:前三句,写潼关的雄伟气势。第二层:中间四句,写作者途
在写法上,作者采用的是层层深入的方式,由写景而怀古,再引发议论,将苍茫的景色、深沉的情感和精辞的议论三者完美结合,让这首小令有了强烈的感染力。字里行间充满着历史的沧桑感和时代感,既有怀古诗的特色,又有与众不同的沉郁风格。新知讲解在写法上,作者采用的是层层深入的方式,由写景而怀古,潼关怀古凭吊写景山:峰峦如聚水:波涛如怒(视觉)(听觉)地势险要兵家必争怀古望:动作描写意:心理描写战争频繁朝代更替点明主旨兴亡百姓苦同情人民疾苦(议论)(抒情)(描写)板书设计潼关怀古凭吊写景山:峰峦如聚水:波涛如怒(视觉)(听觉)地势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反映了我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文学所呈现的突出成就。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
元曲简介拓展提高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反映了我国在不同的历史
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
杂剧,宋代以滑稽调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
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每本一四折为主,有时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宾白为古代戏曲剧本中的说白。
中国戏曲艺术以唱为主,所以把说白叫做宾白。
)组成。如关汉卿的《窦娥冤》等。流行于大都(今北京)一带。明清两代也有杂剧,但每本不限四折。
散曲,盛行于元、明、清三代的没有宾白的曲子形式。内容以抒情为主,有小令和散套两种。散套由若干曲子组成,小令以一支曲子独立单位。小令以一支为限,如果两三支合为一个单位,叫做带过曲。《天净沙》《山坡羊》都是标有题目的小令。拓展提高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
杂剧,如关汉卿的《窦娥冤》等。流行于大都(今北京)一带。明清两代也有杂剧,但每本不限四折。
散曲,有小令和散套两种。散套由若干曲子组成,小令以一支曲子独立单位。小令以一支为限。《天净沙》《山坡羊》都是标有题目的小令。拓展提高识记重点杂剧,如关汉卿的《窦娥冤》等。流1、《山坡羊潼关怀古》选自__________,作者_____,字_____,号_____,___代____家。
2、给画线字注音。峰峦()潼关()宫阙()踌躇()()
《全元散曲》张养浩希孟云庄元散曲luántóngquèchóuchú课堂练习1、《山坡羊潼关怀古》选自_______3.请用原文语句回答问题。
(1)这首散曲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抒写作者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3)曲中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潼关雄伟气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4.怎样理解“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望西都,意踌躇峰峦如聚,波涛如怒这是国家由盛到衰的真实写照。课堂练习3.请用原文语句回答问题。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望西都,意
这句话表现了作者忧虑国计民生的思想感情。
王朝灭亡之际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王朝之“兴”,必大兴土木,搜刮民脂民膏,百姓不堪其苦。兴则大兴土木,亡则兵祸连连,不论“兴”、“亡”,受苦的都是百姓。5.《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句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意义?
课堂练习这句话表现了作者忧虑国计民生的思想感情。王朝灭亡23.5山坡羊·潼关怀古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即下即用,音频自播,省心高效!
23.5山坡羊·潼关怀古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即下即用,音《潼关怀古》是张养浩晚年的代表作,也是元散曲中思想性、艺术性完美结合的名作。当时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灾情十分严峻。经历过宦海浮沉的张养浩本已厌倦官场生活,弃官归养;但得知关中百姓处境危困,毅然受命,出任陕西行台中丞,赈济灾民,因此途经潼关。后因积劳成疾,客死任所。张养浩对百姓充满深切的同情,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
新知导入《潼关怀古》是张养浩晚年的代表作,也是元散曲
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又称齐老野人,元代散曲家。张养浩是元代重要的政治、文化人物,其个人品行、政事文章皆为当代及后世称扬,是元代名臣之一。与清河元明善,汶上曹元用并称为“三俊”。代表作品有《三事忠告》,散曲《山坡羊·潼关怀古》等。作者简介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又称齐
张养浩为官清廉,爱民如子。元文宗天历二年(1329年),关中大旱。张养浩任陕西行台中丞,办理赈灾,途径扼秦、晋、豫之要冲的潼关,吊古伤今,写成此小令。写作背景张养浩为官清廉,爱民如子。元文宗天历二年(1329
潼关历史悠久,闻名遐尔。古潼关居中华十大名关第二位,历史文化源远流长。马超刺槐、十二连城、仰韶文化遗址等名胜古迹星罗棋布;风陵晓渡、谯楼晚照、秦岭云屏等潼关八景,引人入胜。讲解准备潼关历史悠久,闻名遐尔。古潼关居中华十大名关第二位,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luánchóuchú
quèxīng讲解准备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luánc山坡羊:
潼关:山河表里:西都:踌躇:
秦汉经行处:
宫阙:释词
曲牌名,决定这首散曲的形式;“潼关怀古”才是标题。
古关口名,现属陕西省潼关县,关城建在华山山腰,下临黄河,非常险要。
外面是山,里面是河,形容潼关一带地势险要。具体指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
陕西长安,是汉代的西京。这是泛指秦汉以来在长安附近所建的都城。
犹豫.徘徊不定,心事重重,此处形容思潮起伏,陷入沉思。
秦朝(前221年~前206年)京城咸阳,西汉(前206-25)的京城——长安,都在陕西省境内潼关的西面。经行处,经过的地方。
皇宫建筑。阙,皇门前面两边的楼。讲解准备山坡羊:释词曲牌名,决定这首梳理内容
(华山的)山峰从四面八方会聚,(黄河的)波涛像发怒似的汹涌。潼关外有华山,内有黄河,山河雄伟,地势险要。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新知讲解梳理内容(华山的)山峰从四面八方会聚,(黄河的)波涛
第一句写重重叠叠的峰峦,潼关在重重山峦包围之中。
“聚”字让读者眼前呈现出华山飞奔而来之势、群山攒立之状;因地势险要,为古来兵家必争之地。山本是静止的,“如聚”化静为动,一个“聚”字表现了峰峦的众多和动感。新知讲解第一句写重重叠叠的峰峦,潼关在重重山峦包围之中。新知
第二句写怒涛汹涌的黄河,潼关外黄河之水奔腾澎湃。一“怒”字让读者耳边回响千古不绝的滔滔水声。新知讲解第二句写怒涛汹涌的黄河,潼关外黄河之水奔腾澎湃。一“
黄河水是无生命的,而“如怒”则赋予河水以人的情感和意志,一个“怒”字,写出了波涛的汹涌澎湃。“怒”字还把河水人格化,注入了诗人吊古伤今而产生的满腔悲愤之情。新知讲解黄河水是无生命的,而“如怒”则赋予河水以人的情感和意第三句为景所动,写潼关位于群山重重包围之处,黄河奔流其间。“山河表里潼关路”之感便油然而生,至此潼关之气势雄伟窥见一斑,如此险要之地,暗示潼关的险峻,乃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也由此引发了下文的感慨。新知讲解第三句为景所动,写潼关位于群山重重包围之处,黄河奔流其间。“遥望古都长安,陷于思索之中。从秦汉宫殿遗址经过,引发无限伤感,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新知讲解遥望古都长安,陷于思索之中。从秦汉宫殿遗址经过,引发无限伤感
长安作为六朝古都,当年是何等的繁华、昌盛。昔日的奢华早已灰飞烟灭不复存,只剩下一片残垣断壁的衰败景象,不禁令诗人踌躇伤心。第六、七句“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点出无限伤感的原因。新知讲解长安作为六朝古都,当年是何等的繁华、昌盛。昔日的奢华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便是这由盛到衰的过程的真实写照,是令人“伤心”的。这一层看起来只是回顾历史,而没有直接提到战争,然而历代改朝换代的战争的惨烈图景触目惊心。在这里概括了历代帝业盛衰兴亡的沧桑变化,为秦汉旧朝统治者悲凉。新知讲解“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便是这由盛到衰的过程的真实写照
同时亦为百姓悲凉,秦汉的一宫一阙都凝聚了天下无数百姓的血和汗,像秦汉王朝为彰显一个时代的辉煌,集国之全力塑起阿房、未央之建筑,但它们却随着秦汉王朝的灭亡而化为焦土。辉煌过去,随即而来是朝代的变换,百姓在战争中苦不堪言。新知讲解同时亦为百姓悲凉,秦汉的一宫一阙都凝聚了天下无数百姓一朝兴盛,百姓受苦;一朝灭亡,百姓依旧受苦。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是全曲的点睛之笔,他指出历代王朝的或兴或亡,带给百姓的都是灾祸和苦难。新知讲解一朝兴盛,百姓受苦;一朝灭亡,百姓依旧受苦。兴,百姓苦;亡,第一层:前三句,写潼关的雄伟气势。第二层:中间四句,写作者途经潼关时的所见所感。第三层:后两句,总写作者的感慨。全曲层次及大意
三层意思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思想越来越显豁,感情越来越强烈,浑然一体。全曲景中藏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新知讲解第一层:前三句,写潼关的雄伟气势。第二层:中间四句,写作者途
在写法上,作者采用的是层层深入的方式,由写景而怀古,再引发议论,将苍茫的景色、深沉的情感和精辞的议论三者完美结合,让这首小令有了强烈的感染力。字里行间充满着历史的沧桑感和时代感,既有怀古诗的特色,又有与众不同的沉郁风格。新知讲解在写法上,作者采用的是层层深入的方式,由写景而怀古,潼关怀古凭吊写景山:峰峦如聚水:波涛如怒(视觉)(听觉)地势险要兵家必争怀古望:动作描写意:心理描写战争频繁朝代更替点明主旨兴亡百姓苦同情人民疾苦(议论)(抒情)(描写)板书设计潼关怀古凭吊写景山:峰峦如聚水:波涛如怒(视觉)(听觉)地势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反映了我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文学所呈现的突出成就。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
元曲简介拓展提高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反映了我国在不同的历史
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
杂剧,宋代以滑稽调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
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每本一四折为主,有时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宾白为古代戏曲剧本中的说白。
中国戏曲艺术以唱为主,所以把说白叫做宾白。
)组成。如关汉卿的《窦娥冤》等。流行于大都(今北京)一带。明清两代也有杂剧,但每本不限四折。
散曲,盛行于元、明、清三代的没有宾白的曲子形式。内容以抒情为主,有小令和散套两种。散套由若干曲子组成,小令以一支曲子独立单位。小令以一支为限,如果两三支合为一个单位,叫做带过曲。《天净沙》《山坡羊》都是标有题目的小令。拓展提高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
杂剧,如关汉卿的《窦娥冤》等。流行于大都(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湖北省2023~2024学年高一数学下学期6月联考试卷含答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看拼音写词语复习田字格
- 山西省重点名校2025年初三“一诊”模拟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2024-2025学年数学五下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答案
-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英语教学技能训练》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省江苏省大丰市万盈初级中学2025届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 辽宁省铁岭市银州区2024-2025学年数学三下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国际校2025届初三最后一次模拟考试英语试题含答案
- 婺源县2025届四下数学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古代诗人研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GB/T 14823.2-1993电气安装用导管特殊要求-刚性绝缘材料平导管
- 北医安全法规考试题
- 2023年宜昌市中医医院医护人员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内部控制建设课件
- 水塘排水、清淤质量检验记录表
- 加强施工管理、严格保护环境
-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 抗拔桩裂缝计算表格(自动版)
- 血透室传染病登记本
- 妇产科学孕期B族链球菌感染课件
- 《药疹(Drug Eruption)》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