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横断面设计
道路横断面是指中线上各点的法向切面,由横断面设计线和地面线构成。 设计线包括行车道、路肩、分隔带、边沟、边坡、截水沟、护坡带、及取土堆、弃土堆、环境保护设施。符合《标准》兼顾农田建设(排水沟),节约用地拦截、排出地面水和地下水。沿河线的弃方要求第五章横断面设计 道路横断面是指中线上各点的法向切面,由横1第一节道路横断面组成一、公路横断面组成路幅:路基顶面两路肩外侧边缘之间的部分。高等级道路:整体式断面 分隔式断面插入高一级公路的横断面第一节道路横断面组成一、公路横断面组成插入高一级公路的横断2路幅布置:单幅双车道:整体式的供双向行车的双车道公路--交通量较大,非机动车混入率高双幅多车道:高、一级公路,立交,全封闭,服务设施--设计车速高、通行能力大单车道:车道宽度3.50m,设置错车道--交通量小、地形复杂工程艰巨路幅布置:3二、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
机动车道行车道: 非机动车道 人行道、分隔带、绿带
单幅路(一块板):混合行驶,占地少,投资省,不 利于安全,机动车交通量大而非机动车少--? <=40m、中小城市
双幅路:分隔带,可设置绿化照明管线,机动车较 多,非机动车少--不宜采用,次要、郊区布置:
三幅路:中间机动车道,两侧为非机动车道,利于 交通、布置--占地多,优先考虑,适 用机动车、非机动车多(优先考虑) >=40m
四幅路:分隔带,最有利,占地多,适用机动车速 度高--交通量大,非机动车多,高速公路二、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4第二节行车道宽度一、双车道公路行车道宽度的确定B单=(a+c)/2+x+y(图)B双=a+c+2x+2y对高、一级公路采用3.75m车道行车图第二节行车道宽度一、双车道公路行车道宽度的确定车道行车图5二、中央分隔带的行车道宽度(见p102)一般:3.75m,3.50m取消:高速公路交通量超过四车道容量时,其车道数可按双数增加,三车道公路,当交通量超过7000辆/日,其事故发生率比双车道公路大得多,且正面装车的恶性交通事故所占比例很大,而小于7000时,事故率要低。因此取消或未列入,只在极不平衡或上坡方向卡车数量多。三、城市道路的行车道宽度V>=40km/h3.75m3.50m二、中央分隔带的行车道宽度(见p102)6第三节路肩、分车带、路侧带与路缘石路基各组成部分: 保护路面1.路肩: 停放车辆、埋设管道 增加视距、增加安全感 增加美观 人行道、非机动车道、警察的临时专用道。
硬路肩:铺设的路肩,能承受汽车荷载的作用。
土路肩:提供侧向余宽。
对高速公路,现采用3.25或3.50m(四?),若采用2.5m会发生车辆碰撞事故。第三节路肩、分车带、路侧带与路缘石路基各组成部分:72、中间带:高、一级公路应设置中间带,一级至少应设分隔设施分隔车流:避免快速驶入,认错对向车道,减少中线交通阻 力,避免调头。附属设施:设置标志牌,交通管理设施,可防眩,埋设管 线,引导司机视线。分隔带:路缘石分界。路缘带:诱导视线,提供侧向余宽。宽度一般在2.50m~4.50m之间,极限采用3.00m及2.00m分隔带断面>4.5,过渡段在回旋线全长 若>4.5m,应设在半径较大平曲线上2、中间带:高、一级公路应设置中间带,一级至少应设分隔设施83.路缘石:立式、斜式、曲线式4.路基宽度:
一个横断面上两侧路肩边缘点间的宽度称路基宽度。 一般值、变化值与原规范不同。5.路基边坡:
路堤边坡:>=20m时,稳定验算 路堑边坡:抛物线美化边坡。3.路缘石:立式、斜式、曲线式96.边沟与截水沟
边沟:为汇集并排除路面、路肩和边坡的水流,在路基两侧设置的水沟梯形:矩形:三角形:
1:mbh1:Dhb1:mh6.边沟与截水沟1:mbh1:Dhb1:mh10截水沟:为拦截并排除流向路基的地面水流,以避免对路基边坡冲刷等而设置的排水沟。
7.取土坑和弃土堆取土坑: 沿线取土坑
集中取土坑弃土堆:不造成水土流失梯形取土堆截水沟:为拦截并排除流向路基的地面水流,以避免对路基边坡冲刷118.公路用地:?
路堤两侧排水沟外缘,排水沟、截水沟(路堤坡顶)外不小于1m(无排水沟则为路堤坡脚),此外,路堑坡顶截水沟外边缘(路堑坡顶)以外1m的范围。?8.公路用地:?129.路拱
为利于路面排水,将路面做成由中央向两侧倾斜的拱形,用百分率表示。 但不利于行车、平衡;需要考虑路面平整度、透水性、当地自然条件等等。形式:直线型、抛物线型、折线型、混合型土路肩时要求比横披度增大1.0%-2.0%硬路基可稍大9.路拱 为利于路面排水,将路面做成由中央向两侧倾斜的拱形13第四节平曲线加宽及过渡
汽车行驶在曲线上,前后轮迹不同,且驾驶员保持在车道中心线上比较困难,因此,须要加宽(2.5m+余宽)。加宽设置图第四节平曲线加宽及过渡 汽车行驶在曲线上,前后轮141、静态加宽:A^2+(R-b)^2=R^2A^2-2Rb+b^2=0(b^2省略)b=A^2/2Rbn=NA^2/2Rb=(A1^2+A2^2)/2R静态加宽图1、静态加宽:静态加宽图152.动态加宽:(横向摆动值) b’=0.05v/R^1/2内侧加宽内侧加宽:内侧美观,工程量小,也可两侧加宽。R>250m时,可不加宽,单车道减办四级公路和山岭重丘区的三级公路采用1类,其他等级较高又有大型车辆行驶的公路2类,大型集装箱运输的鞍式列车行驶的公路3类,四级道路路基采用6.5m以上宽度时,加宽时路肩宽度>=0.5m。2.动态加宽:(横向摆动值)163.加宽的过渡方式(1)直线过渡: bx=Lx×b/L(图) 简单,但内侧与行车轨迹不符,缓和段起终点有折曲,不够美观,用于二、三、四级公路。(2)高次抛物线过渡: bx=(4R^3-3R^4)b 或bx=4R^3*b0<=x<=L/2 bx=[1-4(1-R)^3]bL/2<=x<=L
光滑美观,适用于高、一级公路。R3.加宽的过渡方式 简单,但内侧与行车轨迹不符,缓和段起终17(3)回旋线过渡:
最理想的加宽过渡方式,符合行车轨迹,顺适、美观。(4)改进直线过渡(二次抛物线)(5)四级道路的加宽4.加宽长度:
与缓和曲线、超高缓和段相适应,若均无,则渐变率为1:15且长度不小于10m。(3)回旋线过渡:18第五节超高超高:
为抵消车辆在曲线路段上行驶时所产生的离心力,将路面做成外侧高于内侧的单向横坡形式。
超高缓和段和超高过渡段1、超高率的确定: 最大:10%8%6% 最小:路拱横坡度第五节超高超高:192、i值分配:I+u=V^2/127R 右边V^2/127R为离心加速度,需用超高和横向力系数u为平衡,那么,需要明确I和u如何进行分配。分配图-画1的(1)与1/R成比例进行分配,在Rmin处到达imax实际由于小半径平曲线上实际车速教设计车速低,而在打半径曲线上接近设计车速,导致小半径曲线I过大,而打半径曲线I偏小,横向力过大。2、i值分配:I+u=V^2/127R分配图-画1的20(2)超高增加,u=0,超高达到imax后,u再增加到最大
85%~90%车辆低于设计车速,15%~10%车辆超出设计车速,设计车速越低,超出越多,所以考虑设计车速,采用改进方法(3)进一步改进得方法(4),能一定程度上避免几种方法得缺点。分配图-画3.4的Rb=VA^2/127imax(2)超高增加,u=0,超高达到imax后,u再增加到最大分21
对大半径曲线,横向力主要由超高来承担,随着R得减少,设置逐渐接近最大超高得曲线超高,此种情况对于大半径曲线更为有利。3、超高的过渡(若超高等于路拱横披,则直至与内侧横坡相等为止)(1)无中间带: 绕中线内侧车道边缘ih 新建工程
绕中线旋转 旧路改建工程
绕外边缘旋转 特殊设计(路容) 对大半径曲线,横向力主要由超高来承担,随着R得减22(2)有中间带:
绕中间带的中心线旋转<=4.5m的公路
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通用
绕各自行车道中线旋转车道数<=4条(2)有中间带:234.超高缓和长度 为了行车舒适,排水畅通,路容美观,须设置超高缓和段: Lc=β△i/p 超高过渡在回旋线全长范围内进行,若P过小,可布置在回旋线某一区段内,在2%0%,P>=1/330。 四级公路应设置超高缓和段,对线形设计有要求二次抛物线。(P115)4.超高缓和长度245.超高形成过程: 准备阶段、双坡阶段、旋转阶段。(1)准备阶段: 提肩,Lo=1~2m,将路肩横坡提高至与路面同坡。(2)双坡阶段: 路面内侧不动,外侧绕中线旋转至与内侧同坡,所需的路线长度为Xo。P=B*ih/Lc=B/2*2iG/X0X0=Lc*ih/iG5.超高形成过程:25(3)旋转阶段: 单向横坡后,整个路面绕内边缘线旋转,直至缓和终点,同时,路面达到ih。HYZHRL0x0全超高断面临界断面起始断面正常断面(3)旋转阶段:HYZHRL0x0全超高断面临界断面起始断面266.超高值的计算:
为了便于施工,常采用路中线、路基、路面边缘相对于路基设计高程的相对高差来控制。h中=B/2*iG+bJiJ绕路面边缘的超高值计算(1)圆曲线上外缘hc=bJiJ+(bj+B)*ih中线hc’=bJiJ+B/2*ih内缘hc’’=bJiJ-(bJ+b)ihiGijijiGbjbjBiniGbJBbJb6.超高值的计算:iGijijiGbjbjBiniGbJBb27(2)超高缓和段上的超高值计算A、x<=x0时P=EG/x0=FG/x(图)x/x0=FG/EG=CA/AB=CA/[(B/2+Bj)-2iG)]CA=x/x0(B+2bJ)*iG外缘 hex=x/x0*(B+2bJ)*iG+bJ(iJ-iG)中线 hcx’=bJiJ+B/2*iG内缘 hcx’’=bJiJ-(bJ+bx)iG bx=x/Lc*bbxbJBbJGEFBCA(2)超高缓和段上的超高值计算外缘 hex=x/x0*(B+28ixB、x>x0P=B*iG/Lc=B*ix/xix=x/Lc*ihhcx=(B+bJ)*x/Lc*ih+bJ*iGhcx’=B/2*x/Lc*ih+bJ*iJhcx’’=bJ*iJ-(bJ+bx)*x/Lc*ih7.横断面上超高值的计算(P115)8.超高设计图:旋转轴为横坐标,纵坐标为相对高程(p117)ixB、x>x07.横断面上超高值的计算(P115)29第六节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及调配 是主要工程量,是评价公路测设质量的重要技术经济指标,编制公路概预算的基础,计算近似。1.横断面面积计算
积距法:F=(公式)坐标法:F=(公式)2.土石方数量计算
平均断面法: V=1/2*(F1+F2)^2简易、常用棱台法: V=1/3*(F1+F2)*Lc1+(1+(公式)精 度高,计算机中采用 若路面厚度较大,不能忽略。第六节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及调配 是主要工程量,是评303.路基土石方调配
确定填方土的来源,挖方弃土去向,计算土石方数量及运量等。
先横后纵不跨沟调运,减少上坡运土原则:照顾运土方式综合考虑占地与移控作填回头曲线路段,上下线上方竖向调运土石方调运方式:土石方计算表调配法调查横向平衡经济运距纵向调配借、弃土运距复核横向运距+纵向调运+借方=填土横向运距+纵向调运+弃方=挖方挖方+借方=填方+弃方3.路基土石方调配314.调运计算经济运距:L经=B/T+L免平均运距:挖方体积中心至填方体积重心间的距离。超运距离?运量:总运量=调配(土石方)方数×n计价土石方数量=挖方数量+借方数量4.调运计算32第五章横断面设计
道路横断面是指中线上各点的法向切面,由横断面设计线和地面线构成。 设计线包括行车道、路肩、分隔带、边沟、边坡、截水沟、护坡带、及取土堆、弃土堆、环境保护设施。符合《标准》兼顾农田建设(排水沟),节约用地拦截、排出地面水和地下水。沿河线的弃方要求第五章横断面设计 道路横断面是指中线上各点的法向切面,由横33第一节道路横断面组成一、公路横断面组成路幅:路基顶面两路肩外侧边缘之间的部分。高等级道路:整体式断面 分隔式断面插入高一级公路的横断面第一节道路横断面组成一、公路横断面组成插入高一级公路的横断34路幅布置:单幅双车道:整体式的供双向行车的双车道公路--交通量较大,非机动车混入率高双幅多车道:高、一级公路,立交,全封闭,服务设施--设计车速高、通行能力大单车道:车道宽度3.50m,设置错车道--交通量小、地形复杂工程艰巨路幅布置:35二、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
机动车道行车道: 非机动车道 人行道、分隔带、绿带
单幅路(一块板):混合行驶,占地少,投资省,不 利于安全,机动车交通量大而非机动车少--? <=40m、中小城市
双幅路:分隔带,可设置绿化照明管线,机动车较 多,非机动车少--不宜采用,次要、郊区布置:
三幅路:中间机动车道,两侧为非机动车道,利于 交通、布置--占地多,优先考虑,适 用机动车、非机动车多(优先考虑) >=40m
四幅路:分隔带,最有利,占地多,适用机动车速 度高--交通量大,非机动车多,高速公路二、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36第二节行车道宽度一、双车道公路行车道宽度的确定B单=(a+c)/2+x+y(图)B双=a+c+2x+2y对高、一级公路采用3.75m车道行车图第二节行车道宽度一、双车道公路行车道宽度的确定车道行车图37二、中央分隔带的行车道宽度(见p102)一般:3.75m,3.50m取消:高速公路交通量超过四车道容量时,其车道数可按双数增加,三车道公路,当交通量超过7000辆/日,其事故发生率比双车道公路大得多,且正面装车的恶性交通事故所占比例很大,而小于7000时,事故率要低。因此取消或未列入,只在极不平衡或上坡方向卡车数量多。三、城市道路的行车道宽度V>=40km/h3.75m3.50m二、中央分隔带的行车道宽度(见p102)38第三节路肩、分车带、路侧带与路缘石路基各组成部分: 保护路面1.路肩: 停放车辆、埋设管道 增加视距、增加安全感 增加美观 人行道、非机动车道、警察的临时专用道。
硬路肩:铺设的路肩,能承受汽车荷载的作用。
土路肩:提供侧向余宽。
对高速公路,现采用3.25或3.50m(四?),若采用2.5m会发生车辆碰撞事故。第三节路肩、分车带、路侧带与路缘石路基各组成部分:392、中间带:高、一级公路应设置中间带,一级至少应设分隔设施分隔车流:避免快速驶入,认错对向车道,减少中线交通阻 力,避免调头。附属设施:设置标志牌,交通管理设施,可防眩,埋设管 线,引导司机视线。分隔带:路缘石分界。路缘带:诱导视线,提供侧向余宽。宽度一般在2.50m~4.50m之间,极限采用3.00m及2.00m分隔带断面>4.5,过渡段在回旋线全长 若>4.5m,应设在半径较大平曲线上2、中间带:高、一级公路应设置中间带,一级至少应设分隔设施403.路缘石:立式、斜式、曲线式4.路基宽度:
一个横断面上两侧路肩边缘点间的宽度称路基宽度。 一般值、变化值与原规范不同。5.路基边坡:
路堤边坡:>=20m时,稳定验算 路堑边坡:抛物线美化边坡。3.路缘石:立式、斜式、曲线式416.边沟与截水沟
边沟:为汇集并排除路面、路肩和边坡的水流,在路基两侧设置的水沟梯形:矩形:三角形:
1:mbh1:Dhb1:mh6.边沟与截水沟1:mbh1:Dhb1:mh42截水沟:为拦截并排除流向路基的地面水流,以避免对路基边坡冲刷等而设置的排水沟。
7.取土坑和弃土堆取土坑: 沿线取土坑
集中取土坑弃土堆:不造成水土流失梯形取土堆截水沟:为拦截并排除流向路基的地面水流,以避免对路基边坡冲刷438.公路用地:?
路堤两侧排水沟外缘,排水沟、截水沟(路堤坡顶)外不小于1m(无排水沟则为路堤坡脚),此外,路堑坡顶截水沟外边缘(路堑坡顶)以外1m的范围。?8.公路用地:?449.路拱
为利于路面排水,将路面做成由中央向两侧倾斜的拱形,用百分率表示。 但不利于行车、平衡;需要考虑路面平整度、透水性、当地自然条件等等。形式:直线型、抛物线型、折线型、混合型土路肩时要求比横披度增大1.0%-2.0%硬路基可稍大9.路拱 为利于路面排水,将路面做成由中央向两侧倾斜的拱形45第四节平曲线加宽及过渡
汽车行驶在曲线上,前后轮迹不同,且驾驶员保持在车道中心线上比较困难,因此,须要加宽(2.5m+余宽)。加宽设置图第四节平曲线加宽及过渡 汽车行驶在曲线上,前后轮461、静态加宽:A^2+(R-b)^2=R^2A^2-2Rb+b^2=0(b^2省略)b=A^2/2Rbn=NA^2/2Rb=(A1^2+A2^2)/2R静态加宽图1、静态加宽:静态加宽图472.动态加宽:(横向摆动值) b’=0.05v/R^1/2内侧加宽内侧加宽:内侧美观,工程量小,也可两侧加宽。R>250m时,可不加宽,单车道减办四级公路和山岭重丘区的三级公路采用1类,其他等级较高又有大型车辆行驶的公路2类,大型集装箱运输的鞍式列车行驶的公路3类,四级道路路基采用6.5m以上宽度时,加宽时路肩宽度>=0.5m。2.动态加宽:(横向摆动值)483.加宽的过渡方式(1)直线过渡: bx=Lx×b/L(图) 简单,但内侧与行车轨迹不符,缓和段起终点有折曲,不够美观,用于二、三、四级公路。(2)高次抛物线过渡: bx=(4R^3-3R^4)b 或bx=4R^3*b0<=x<=L/2 bx=[1-4(1-R)^3]bL/2<=x<=L
光滑美观,适用于高、一级公路。R3.加宽的过渡方式 简单,但内侧与行车轨迹不符,缓和段起终49(3)回旋线过渡:
最理想的加宽过渡方式,符合行车轨迹,顺适、美观。(4)改进直线过渡(二次抛物线)(5)四级道路的加宽4.加宽长度:
与缓和曲线、超高缓和段相适应,若均无,则渐变率为1:15且长度不小于10m。(3)回旋线过渡:50第五节超高超高:
为抵消车辆在曲线路段上行驶时所产生的离心力,将路面做成外侧高于内侧的单向横坡形式。
超高缓和段和超高过渡段1、超高率的确定: 最大:10%8%6% 最小:路拱横坡度第五节超高超高:512、i值分配:I+u=V^2/127R 右边V^2/127R为离心加速度,需用超高和横向力系数u为平衡,那么,需要明确I和u如何进行分配。分配图-画1的(1)与1/R成比例进行分配,在Rmin处到达imax实际由于小半径平曲线上实际车速教设计车速低,而在打半径曲线上接近设计车速,导致小半径曲线I过大,而打半径曲线I偏小,横向力过大。2、i值分配:I+u=V^2/127R分配图-画1的52(2)超高增加,u=0,超高达到imax后,u再增加到最大
85%~90%车辆低于设计车速,15%~10%车辆超出设计车速,设计车速越低,超出越多,所以考虑设计车速,采用改进方法(3)进一步改进得方法(4),能一定程度上避免几种方法得缺点。分配图-画3.4的Rb=VA^2/127imax(2)超高增加,u=0,超高达到imax后,u再增加到最大分53
对大半径曲线,横向力主要由超高来承担,随着R得减少,设置逐渐接近最大超高得曲线超高,此种情况对于大半径曲线更为有利。3、超高的过渡(若超高等于路拱横披,则直至与内侧横坡相等为止)(1)无中间带: 绕中线内侧车道边缘ih 新建工程
绕中线旋转 旧路改建工程
绕外边缘旋转 特殊设计(路容) 对大半径曲线,横向力主要由超高来承担,随着R得减54(2)有中间带:
绕中间带的中心线旋转<=4.5m的公路
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通用
绕各自行车道中线旋转车道数<=4条(2)有中间带:554.超高缓和长度 为了行车舒适,排水畅通,路容美观,须设置超高缓和段: Lc=β△i/p 超高过渡在回旋线全长范围内进行,若P过小,可布置在回旋线某一区段内,在2%0%,P>=1/330。 四级公路应设置超高缓和段,对线形设计有要求二次抛物线。(P115)4.超高缓和长度565.超高形成过程: 准备阶段、双坡阶段、旋转阶段。(1)准备阶段: 提肩,Lo=1~2m,将路肩横坡提高至与路面同坡。(2)双坡阶段: 路面内侧不动,外侧绕中线旋转至与内侧同坡,所需的路线长度为Xo。P=B*ih/Lc=B/2*2iG/X0X0=Lc*ih/iG5.超高形成过程:57(3)旋转阶段: 单向横坡后,整个路面绕内边缘线旋转,直至缓和终点,同时,路面达到ih。HYZHRL0x0全超高断面临界断面起始断面正常断面(3)旋转阶段:HYZHRL0x0全超高断面临界断面起始断面586.超高值的计算:
为了便于施工,常采用路中线、路基、路面边缘相对于路基设计高程的相对高差来控制。h中=B/2*iG+bJiJ绕路面边缘的超高值计算(1)圆曲线上外缘hc=bJiJ+(bj+B)*ih中线hc’=bJiJ+B/2*ih内缘hc’’=bJiJ-(bJ+b)ihiGijijiGbjbjBi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南京理工大学《居住区规划及住宅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火力发电厂施工中的暖通工程管理考核试卷
- 矿物加工厂人力资源管理与培训考核试卷
- 玻璃熔化过程中的节能减排考核试卷
- 硅冶炼厂的生产成本控制考核试卷
- 监理工程师合同条款解释与应用能力考核试卷
- 海洋工程船舶拆解与回收考核试卷
- 棉花加工设备的自动化改造案例考核试卷
- 期货市场业务外包管理与合作考核试卷
- 玉米加工过程中的能源回收与利用考核试卷
- DB44-T 2198-2019城乡社区协商工作规范-(高清现行)
- 血液科疾病诊疗规范诊疗指南诊疗常规2022版
- PDCA降低I类切口感染发生率
- 幼儿园《开关门要小心》
- 《运营管理》第2版题库与参考答案
- 基于PLC的自动配料系统毕业设计论文
- 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表范本
- 烟花爆竹工程设计安全规范
- 回旋加速器的五个有关问题
- 四川省中学生学籍卡片
- 夕阳箫鼓-钢琴谱(共11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