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础会计》-第二章课件《基础会计》-第二章课件会计假设与会计处理基础01会计假设与会计处理基础01一会计假设1.会计主体会计主体是指会计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它限定了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明确界定会计主体是开展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工作的重要前提,具体说来就是:(1)明确会计主体,才能划定会计所要处理的各项交易或事项的范围。(3)明确会计主体,才能将会计主体的交易或者事项与会计主体所有者的交易或者事项以及其他会计主体的交易或者事项区分开来。(2)明确会计主体,才能确立处理各种会计业务所应持有的立场。一会计假设1.会计主体会计主体是指会计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它一会计假设1.会计主体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一般说来,法律主体必然是会计主体。但是,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一会计假设1.会计主体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一般说来,法律一2.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持续经营假设带有一定的主观假定性。3.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假设是指会计核算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年度和中期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会计假设一2.持续经营3.会计分期会计假一4.货币计量会计假设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计量,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会计核算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即会计主要是进行价值形式管理。但价值是非常抽象的,故只能通过价格来计量价值,所以,会计主要是借助价格进行核算。然而,统一采用货币计量也存在缺陷。一4.货币计量会计假设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进二会计处理基础1.收付实现制
收付实现制亦称现收现付制或现金制。它是以是否收到或付出现金为标准进行确认,对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尤其如此——现金收入全部作为当期收入,现金支出全部作为当期费用。现举例说明如下。二会计处理基础1.收付实现制收付实现制亦称现收二会计处理基础1.收付实现制【例2-1】企业于4月10日销售商品一批,4月20日收到货款,存入银行,应作为4月份的收入记账。【例2-2】企业于4月10日销售商品一批,5月10日收到货款,存入银行,应作为5月份的收入记账。【例2-3】企业于4月10日收到购货单位一笔货款,存入银行,但按合同规定交货时间为6月份,应作为4月份的收入记账。【例2-4】企业于12月3日预付第二年的保险费,应作为12月份的费用。【例2-5】企业于12月31日购入办公用品一批,但付款在第二年的2月份支付,应作为第二年2月份的费用。【例2-6】企业于12月31日用银行存款支付本月水电费,应作为12月份的费用。二会计处理基础1.收付实现制【例2-1】企业于4月10日销售二会计处理基础2.权责发生制所谓权责发生制,又称应计制或应收应付制,是指以权利和义务的发生与否为确认的标准,对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尤其如此。在权责发生制下,对于【例2-1】和【例2-6】由于收入和费用的归属期和现金的实际收付同属相同的会计期间,因此,收入、费用的确认与收付实现制相同。二会计处理基础2.权责发生制所谓权责发生制,又二会计处理基础2.权责发生制【例2-2】情况应作为为4月份的收入,因为收款的权利在4月份就已经实现了,尽管货款是在5月份收到。【例2-3】应作为6月份的收入,因为4月份只是预收货款,收入的赚取过程并未完成。【例2-4】应作为第二年的费用,因为企业对这笔支出所应主张的权利归属于第二年。【例2-5】应作为12月份的费用,因为12月份已经发生支出义务。与收付实现制相反,权责发生制下必须考虑预收、预付和应收、应付。二会计处理基础2.权责发生制【例2-2】情况应作为为4月份的二会计处理基础3.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关系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政事业单位应当采用收付实现制。但是在会计实务中的权责发生制是一种“离散”的确认,只是在每个会计期末才预计和记录利息费用。二会计处理基础3.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关系我国《企业会计会计信息质量要求02会计信息质量要求02一可靠性可靠性要求具体包括以下:(1)
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能以虚构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企业应当在符合重要性和成本效益原则的前提下,保证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其中包括编报的报表及其附注内容等应当保持完整,不能随意遗漏或者减少应予披露的信息,与使用者决策相关的有用信息都应当充分披露。
企业应当如实反映其所应反映的交易或者事项,将符合会计要素及其确认条件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如实反映在财务报表中,刻画出企业生产经营财务活动的真实面貌。(2)(3)一可靠性可靠性要求具体包括以下:(1)企业应当以实际二相关性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做出评价或者预测。会计信息的价值,关键是看其与使用者的决策需要是否相关,是否有助于决策或者提高决策水平。为了满足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要求,企业应当在确认、计量和报告会计信息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使用者的决策模式和信息需要。二相关性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报告使用者的三可理解性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企业编制财务报告、提供会计信息的目的在于使用,而要使使用者有效地使用会计信息,应当能让其了解会计信息的内涵,弄清会计信息的内容,这就要求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易于理解。三可理解性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四可比性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具体包括以下要求:(1)
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在附注中说明。(2)
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四可比性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具体包括五实质重于形式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法律形式为依据。
会计信息要想反映其所应反映的交易或者事项,就必须根据交易或者事项的实质和经济现实来进行判断,而不应拘泥于它们的法律形式。五实质重于形式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六重要性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如果企业会计信息的省略或者错报会影响使用者据此做出经济决策的,该信息就具有重要性。六重要性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七谨慎性
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必须强调,谨慎性的应用不允许企业设置秘密准备。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面临着许多风险和不确定性。七谨慎性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八及时性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八及时性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会计要素的确认条件与计量属性03会计要素的确认条件与计量属性03一会计要素的确认条件1.资产的确认条件判断一项资源能否确认为资产,首先应当考察其是否符合资产的定义。符合资产定义的资源,在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时,方能确认为企业资产:(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一会计要素的确认条件1.资产的确认条件判断一项资源能否确认为2.负债的确认条件一会计要素的确认条件判断一项现时义务能否确认为负债,首先应当考察其是否符合负债的定义。符合负债定义的现时义务,在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时,方能确认为企业负债:(1)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2)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2.负债的确认条件一会计要素的确认条件判断一项现时义务能否确3.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条件一会计要素的确认条件所有者权益体现的是所有者在企业中的剩余权益,因而所有者权益的确认主要依赖于其他会计要素,特别是资产与负债要素,其金额也主要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3.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条件一会计要素的确认条件所有者权益体现4.收入的确认条件一会计要素的确认条件收入的确认除了应当符合定义外,还应当同时符合下列条件:(1)(2)(3)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会导致企业资产的增加或者负债的减少;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地计量。4.收入的确认条件一会计要素的确认条件收入的确认除了应当符合5.费用的确认条件一会计要素的确认条件费用的确认除了应当符合定义外,还应当同时符合下列条件:(1)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出企业;(2)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企业资产的减少或者负债的增加;(3)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地计量。5.费用的确认条件一会计要素的确认条件费用的确认除了应当符合6.利润的确认条件一会计要素的确认条件利润反映的是收入减去费用、利得减去损失后的净额,因此,利润的确认主要依赖于收入和费用、利得和损失的确认,其金额的确定也主要取决于收入、费用、利得、损失金额的计量。6.利润的确认条件一会计要素的确认条件利润反映的是收入减去费二会计要素的计量属性它反映的是会计要素金额的确定基础,主要包括:(一)会计要素计量属性1.历史成本2.重置成本3.可变现净值4.现值
5.公允价值二会计要素的计量属性它反映的是会计要素金额的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应当严格按照规定选择相应的计量属性。一般情况下,应当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然而在某些情况下,仅以历史成本作为计量属性,会影响甚至损害会计信息的质量。应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等其他计量属性,通常需要会计估计,为在提高相关性的同时又不失可靠性,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否则不允许采用其他计量属性。二会计要素的计量属性(二)会计要素计量属性的应用原则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应当严格按照规定选择相应的计《基础会计》-第二章课件《基础会计》-第二章课件《基础会计》-第二章课件会计假设与会计处理基础01会计假设与会计处理基础01一会计假设1.会计主体会计主体是指会计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它限定了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明确界定会计主体是开展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工作的重要前提,具体说来就是:(1)明确会计主体,才能划定会计所要处理的各项交易或事项的范围。(3)明确会计主体,才能将会计主体的交易或者事项与会计主体所有者的交易或者事项以及其他会计主体的交易或者事项区分开来。(2)明确会计主体,才能确立处理各种会计业务所应持有的立场。一会计假设1.会计主体会计主体是指会计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它一会计假设1.会计主体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一般说来,法律主体必然是会计主体。但是,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一会计假设1.会计主体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一般说来,法律一2.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持续经营假设带有一定的主观假定性。3.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假设是指会计核算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年度和中期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会计假设一2.持续经营3.会计分期会计假一4.货币计量会计假设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计量,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会计核算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即会计主要是进行价值形式管理。但价值是非常抽象的,故只能通过价格来计量价值,所以,会计主要是借助价格进行核算。然而,统一采用货币计量也存在缺陷。一4.货币计量会计假设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进二会计处理基础1.收付实现制
收付实现制亦称现收现付制或现金制。它是以是否收到或付出现金为标准进行确认,对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尤其如此——现金收入全部作为当期收入,现金支出全部作为当期费用。现举例说明如下。二会计处理基础1.收付实现制收付实现制亦称现收二会计处理基础1.收付实现制【例2-1】企业于4月10日销售商品一批,4月20日收到货款,存入银行,应作为4月份的收入记账。【例2-2】企业于4月10日销售商品一批,5月10日收到货款,存入银行,应作为5月份的收入记账。【例2-3】企业于4月10日收到购货单位一笔货款,存入银行,但按合同规定交货时间为6月份,应作为4月份的收入记账。【例2-4】企业于12月3日预付第二年的保险费,应作为12月份的费用。【例2-5】企业于12月31日购入办公用品一批,但付款在第二年的2月份支付,应作为第二年2月份的费用。【例2-6】企业于12月31日用银行存款支付本月水电费,应作为12月份的费用。二会计处理基础1.收付实现制【例2-1】企业于4月10日销售二会计处理基础2.权责发生制所谓权责发生制,又称应计制或应收应付制,是指以权利和义务的发生与否为确认的标准,对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尤其如此。在权责发生制下,对于【例2-1】和【例2-6】由于收入和费用的归属期和现金的实际收付同属相同的会计期间,因此,收入、费用的确认与收付实现制相同。二会计处理基础2.权责发生制所谓权责发生制,又二会计处理基础2.权责发生制【例2-2】情况应作为为4月份的收入,因为收款的权利在4月份就已经实现了,尽管货款是在5月份收到。【例2-3】应作为6月份的收入,因为4月份只是预收货款,收入的赚取过程并未完成。【例2-4】应作为第二年的费用,因为企业对这笔支出所应主张的权利归属于第二年。【例2-5】应作为12月份的费用,因为12月份已经发生支出义务。与收付实现制相反,权责发生制下必须考虑预收、预付和应收、应付。二会计处理基础2.权责发生制【例2-2】情况应作为为4月份的二会计处理基础3.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关系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政事业单位应当采用收付实现制。但是在会计实务中的权责发生制是一种“离散”的确认,只是在每个会计期末才预计和记录利息费用。二会计处理基础3.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关系我国《企业会计会计信息质量要求02会计信息质量要求02一可靠性可靠性要求具体包括以下:(1)
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能以虚构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企业应当在符合重要性和成本效益原则的前提下,保证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其中包括编报的报表及其附注内容等应当保持完整,不能随意遗漏或者减少应予披露的信息,与使用者决策相关的有用信息都应当充分披露。
企业应当如实反映其所应反映的交易或者事项,将符合会计要素及其确认条件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如实反映在财务报表中,刻画出企业生产经营财务活动的真实面貌。(2)(3)一可靠性可靠性要求具体包括以下:(1)企业应当以实际二相关性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做出评价或者预测。会计信息的价值,关键是看其与使用者的决策需要是否相关,是否有助于决策或者提高决策水平。为了满足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要求,企业应当在确认、计量和报告会计信息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使用者的决策模式和信息需要。二相关性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报告使用者的三可理解性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企业编制财务报告、提供会计信息的目的在于使用,而要使使用者有效地使用会计信息,应当能让其了解会计信息的内涵,弄清会计信息的内容,这就要求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易于理解。三可理解性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四可比性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具体包括以下要求:(1)
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在附注中说明。(2)
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四可比性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具体包括五实质重于形式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法律形式为依据。
会计信息要想反映其所应反映的交易或者事项,就必须根据交易或者事项的实质和经济现实来进行判断,而不应拘泥于它们的法律形式。五实质重于形式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六重要性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如果企业会计信息的省略或者错报会影响使用者据此做出经济决策的,该信息就具有重要性。六重要性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七谨慎性
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必须强调,谨慎性的应用不允许企业设置秘密准备。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面临着许多风险和不确定性。七谨慎性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八及时性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八及时性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会计要素的确认条件与计量属性03会计要素的确认条件与计量属性03一会计要素的确认条件1.资产的确认条件判断一项资源能否确认为资产,首先应当考察其是否符合资产的定义。符合资产定义的资源,在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时,方能确认为企业资产:(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一会计要素的确认条件1.资产的确认条件判断一项资源能否确认为2.负债的确认条件一会计要素的确认条件判断一项现时义务能否确认为负债,首先应当考察其是否符合负债的定义。符合负债定义的现时义务,在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时,方能确认为企业负债:(1)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2)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2.负债的确认条件一会计要素的确认条件判断一项现时义务能否确3.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条件一会计要素的确认条件所有者权益体现的是所有者在企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智慧化建设合同(2篇)
- 《餐饮服务与管理》课件-教学课件:团队用餐服务
- 2025精简版房屋租赁合同范本下载
- 前交通动脉瘤的临床护理
- 新质生产力目标
- 新质生产力形成原因
- 人教版一年级《四季》教学设计
- 2025年公用设备工程师之专业知识(暖通空调专业)综合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
- 2025年心理咨询师之心理咨询师三级技能考前冲刺模拟试卷A卷含答案
- 2025年统计师之初级统计工作实务能力测试试卷A卷附答案
- 下水疏通施工合同模板
- 酒店消防疏散应急预案
- 护理中医院感染问题课件
- 异地就医登记备案表
- 跨境电子商务建设项目管理组织架构
- 重庆江北国际机场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
- GB/T 44143-2024科技人才评价规范
- 羽毛球比赛对阵表模板
- 2024年上海市中考数学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
- 高中化学必修一《4.1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课件
- 钢筋矫直切断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