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能力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_第1页
2022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能力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_第2页
2022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能力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_第3页
2022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能力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_第4页
2022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能力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能力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单选题(共80题)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属于拟建停车场声环境影响评价内容。A.场界噪声贡献值及周围敏感目标处噪声预测值达标情况B.场界噪声预测值及周围敏感目标处噪声贡献值达标情况C.分析施工场地边界噪声与《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相符性D.分析施工噪声对周围敏感目标的影响与《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的相符性【答案】A2、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中,不属于影响区域生态敏感性划分的是()。A.特殊生态敏感区B.人口密集区C.重要生态敏感区D.一般区域【答案】B3、根据《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关于危险废物贮存设施选址要求,说法正确的是()。A.场界应位于居民区500m以外,选址位于居民中心区夏季最大风频的下风向B.场界应位于居民区500m以外,选址位于居民中心区常年最大风频的下风向C.场界应位于居民区800m以外,选址位于居民中心区夏季最大风频的下风向D.场界应位于居民区800m以外,选址位于居民中心区常年最大风频的下风向【答案】D4、(2019年)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已知某污染物I、II、III、IV类标准分别为O.OOlmg/L、O.OOlmg/L、0.002mg/L、O.Olmg/L,某处地下水该污染物分析测试结果为O.OOlmg/L,采用单指标评价,该地下水质量应为()类。A.IB.IIC.IIID.IV【答案】A5、(2016年)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关于生活垃圾填埋场址选择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A.应避开废弃的采矿坑B.不应选在农业保护区C.不应选在矿产资源储备区D.应避开石灰岩溶洞发育带【答案】A6、下列关于环境标准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环境标准体系由国家环境标准和地方环境标准两类标准构成B.国家环境标准由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两类标准构成C.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由水、气、声三类环境要素的标准组成D.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由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综合性污染物排放标准两类标准构成【答案】D7、下列关于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第1类场和第II类场的场址选址要求说法错误的是()。A.所选场址应符合当地城乡建设总体规划要求B.应选在工业区和居民集中区主导风向上风侧,厂界距居民集中区800m以外C.禁止选在江河、湖泊、水库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地和洪泛区D.禁止选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答案】B8、环境影响预测总体要求:影响预测应考虑评价范围内()项目中,与建设项目排放同类(种)污染物、对相同水文要素产生的叠加影响。A.已建B.在建C.拟建D.已建、在建及拟建【答案】D9、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关于声环境影响评价时段划分的说法,错误的是()。A.应按施工期和运行期分别开展声环境影响评价B.应按正常与非正常工况时段分别开展声环境影响评价C.运行期为固定声源时,以固定声源投产运行后作为声环境影响评价时段D.运行期为流动声源时,以工程预测代表性时段作为声环境影响评价时段【答案】B10、(2017年真题)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关于评价范围的说法,错误的是()。A.按环境要素和区域开发建设情况确定评价范围B.时间维度上,应包括整个规划期,并根据规划方案的内容、年限等选择评价的重点时段C.空间尺度上,应包括规划空间范圈以及可能受到规划实施影响的周边区域D.可能受到规划实施影响的周边区域的确定应考虑各环境要素评价范围,兼顾区域流域污染物传输扩散特征、生态系统完整性和行政边界【答案】A1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下列含水层中,属于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井点必须监测的层位是()。A.潜水含水层B.项目区域的所有含水层C.有开发利用价值的含水层D.有饮用功能的含水层【答案】A12、建设用地规划用途不明确的,适用()的筛选值和管制值。A.第二类用地B.第一类用地C.第三类用地D.第四类用地【答案】B13、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当I类建设项目位于基岩地区时,一级评价以同一地下水文地质单元为调查评价范围,二级评价原则上以同一地下水水文地质单元或()为调查评价范围。A.地下水水位B.地下水块段C.地下水质条件D.地下水水文条件【答案】B14、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某排气筒高30m,周围200m半径范围内有一建筑物高26m,对该排气筒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的要求是()。A.排放浓度、排放速率均执行标准限值B.排放浓度、排放速率均在标准限值基础上严格50%C.排放浓度执行标准限值,排放速率在标准限值基础上严格50%D.排放浓度在标准限值基础上严格50%,排放速率执行标准限值【答案】C1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关于大气污染源调查数据来源的说法,错误的是()。(2017年改)A.新建项目的污染源调查,结合工程分析从严确定污染物排放量B.在建项目的污染源调查,可使用已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的资料C.扩建项目的现状工程的污染源调查,可利用已有有效数据,优先使用在线监测数据D.网格模型模拟所需的区域现状污染源排放清单调查按国家发布的清单编制相关技术规范执行【答案】C16、根据《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危险废物填埋场场界应位于居民区()以外,并保证在当地气象条件下对附近居民区大气环境不产生影响。A.500mB.600mC.700mD.800m【答案】D17、大气环境评价的现状监测中,凡项目排放的污染物属于常规污染物的应筛选为()。A.监测因子B.评价因子C.影响因子D.重要因子【答案】A18、I类和II类建设项目,分别根据其对地下水环境的()、建设项目所处区域的环境特征及其环境影响程度划定评价工作等级。A.水文条件B.水质条件C.影响类型D.水污染源分析【答案】C19、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是分析和预测建设项目存在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建设项目()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或事故,引起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所造成的人身安全与环境影响和损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以使建设项目事故率、损失和环境影响达到可接受的水平。A.建设期间B.运行期间C.建设、运行、退役期间D.建设和运行期间【答案】D20、《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中仅对6项有害污染物提出了排放浓度控制限值,下面不在此标准规定之列的是()。A.铅、汞B.氟及其化合物C.二氧化硫D.颗粒物【答案】D21、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下列内容中,可不纳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是()。A.环境影响评价方案及主要内容和要求B.公众参与意见和建议处理情况,不采纳意见的理由说明C.规划实施可能造成的主要生态、环境影响预测结果和风险评价结论D.评价区域的生态系统完整性和敏感性、环境质量现状和变化趋势、资源利用现状,明确对规划实施具有重大制约的资源、环境要素【答案】A22、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下列内容中,可不纳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是()。A.跟踪评价的要求B.环境监理的要求C.规划的协调性分析结论D.减缓不良环境影响的生态环境保护方案和管控要求。【答案】B23、某企业生产周期为12h。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该企业工业污水监测频率应为()。A.每天采样一次B.每4h采样一次C.每6h采样一次D.每12h采样一次【答案】B2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应提出长期生态监测计划的项目是()。A.具有重大社会影响的建设项目B.具有重大生态影响的建设项目C.具有重大经济效益的建设项目D.具有重大技术难题的建设项目【答案】B25、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是由国务院于2011年修订、发布并于2012年1月1日起实施的B.《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规定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性原则、通用规定、工作程序、工作内容及相关要求C.《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适用于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和经济影响报告表的建设项目综合影响评价D.目前通用版本是《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T2.1—2011)【答案】B26、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某河平水期平均流量为180mA.6个B.5个C.4个D.2个【答案】A27、某类污水污染物类型为1,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为6,这类污水水质程度属于()。A.复杂B.中等C.简单D.一般【答案】C28、根据有毒有害物质放散起因,风险类型可分为火灾、爆炸和()三种类型。A.易燃B.泄漏C.有毒D.易碎,易裂【答案】B29、某新建项目排放的污染物包含SO2、NO2、PM10、TSP,评价范围包括甲乙丙三个行政区和丁县,通过对该项目大气环境现状调查,甲乙丙三个行政区和丁县SO2、NO2、PM10质量浓度均达标,甲乙丙三个行政区TSP质量浓度达标,但丁县超标,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下列关于项目所在区域大气环境质量达标判断和理由说法正确的是()。A.达标,因为TSP不作为区域是否达标的判断标准B.不达标,因为丁县的TSP超标C.达标,因为丁县不作为区域达标判断范围内D.无法确定【答案】D30、PMA.≤100mmB.<100μmC.≤10mmD.<10μm【答案】C31、环境空气功能区的标准分级分为()。A.—级B.二级C.三级D.四级【答案】B32、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对存在较大潜在人群健康风险的建设项目,环境监测计划应提出()。A.剂量一效应评价要求B.毒理监测方案C.环境跟踪监测计划D.健康监测方案【答案】C3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声环境》,对于一般的公路建设项目,其两侧()满足一级评价的范围要求。A.100mB.200mC.300mD.400m【答案】B34、《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中规定,测量时背景噪声应比铁路噪声低()(A)dB以上,若两者声级差值小于该值,需进行修正。A.8B.10C.12D.15【答案】B35、《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依据我国地下水水质现状、人体健康基准值及地下水质量保护目标,并参照了生活饮用水、工业、农业用水水质最低要求,将地下水质量总共划分为五类,其中()地下水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低背景含量,适用于各种用途。A.Ⅰ类B.Ⅱ类C.Ⅲ类D.Ⅳ类【答案】A36、根据《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空气质量一类功能区内允许新建的炉窑是()。A.市政施工临时用的沥青加热炉B.金属压延、锻造加热炉C.危险废物焚烧炉D.非金属热处理炉【答案】A37、进行地下水一级评价的Ⅰ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范围是()。A.≥50kmB.>50kmC.≤20kmD.<20km【答案】A38、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下列单元界限中,一般不作为生态影响评价工作范围参照边界的是()。A.水文单位界限B.地理单元界限C.行政单元界限D.气候单元界限【答案】C39、根据《规划环境影响技术评价导则总纲》,产业园区等规划方案综合论证的重点不包括()。A.环境质量底线对规划实施的约束B.规划及包括的交通运输实施可能对环境质量的影响程度C.规划布局与评价区域生态功能规划之间的协调性D.综合论述规划规模、布局、结构、建设时序以及规划环境基础设施、重大建设项目的环境合理性【答案】C4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城市道路项目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点布设原则是()。A.至少设6个监测点B.只设4个监测点C.监测点数目根据当地城市环境空气例行监测点的分布情况而定D.监测点数目根据道路布局、车流量、环境敏感点分布情况而定【答案】D41、某企业涉及第一类水污染物的车间生产周期是4h,依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该企业含第一类污染物的污水采样点和采样频率分别是()。(2009年)A.企业排放口,每2h采样一次B.车间排放口,每2h采样一次C.企业排放口,每4h采样一次D.车间排放口,每4h采样一次【答案】B42、现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对排气筒的高度作了相应的规定。排气筒高度除须遵守表列排放速率标准之外,还应高出周围200m半径范围的建筑,不能达到该要求的排气筒,应按其高度对应的表列排放速率标准值的执行。()A.3m,25%B.5m,50%C.7m,75%D.10m,80%【答案】B43、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应在什么时间介入,并与规划方案的研究和规划的编制、修改、完善全过程互动。()A.规划纲要编制之前B.规划纲要编制阶段C.规划编制阶段之后D.规划研究阶段【答案】B44、某建设项目涉及危险物质使用,经调查和分析计算后,得出其危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Q小于1,行业及生产工艺M分值为5,所处区域为环境中度敏感区E2,由此可判断出该项目的环境风险潜势为()A.ⅠB.ⅡC.ⅢD.Ⅳ【答案】A45、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下列内容中,属于规划环境影响篇章(或说明)主要内容的是()。A.公众参与B.环境影响分析依据C.规划编制全程互动情况及其作用D.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体系构建【答案】B46、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应根据(),选取相应类别标准,进行单因子评价,评价结果应说明水质达标情况,超标的应说明超标项目和超标倍数。A.应实现的水域质量功能B.应实现的水域功能效果C.应实现的水域功能类别D.应实现的水域范围大小【答案】C47、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的基本监测项目包括()。A.六六六B.滴滴涕C.苯并[a]芘D.锌【答案】D48、(2019年真题)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关于大气环境风险范围确定原则的说法,正确的是()。A.大气环境风险一级评价范围为距建设项目边界一般不低于5km的区域B.大气环境风险二级评价范围为距离源点不低于5km的区域C.大气环境风险二级评价范围为距建设项目边界不低于3km的区域D.大气环境风险三级评价范围为距离源点不低于3km的区域【答案】A49、关于《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适用范围的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适用于抢修、抢险施工过程产生噪声的管理B.标准适用于已竣工交付使用的住宅楼进行室内装修活动产生噪声的管理C.市政、通信、交通、水利等其他类型的施工噪声排放可参照本标准执行D.标准不适用与农村地区周围有噪声敏感建筑物的建筑施工噪声排放的管理【答案】C50、(2018年)根据《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和《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关于生活垃圾焚烧厂排放控制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A.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可进入危险废物填埋场处置B.生活垃圾焚烧炉渣可进入危险废物填埋场处置C.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与焚烧炉渣均可进入水泥窑处理D.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与焚烧炉渣均可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置【答案】B51、下列危险废物填埋场的选址条件中,符合《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要求的是()。A.场址位于软土区B.场址距飞机场1500mC.场址与地表水域的最近距离为100mD.场址可保证填埋场建成后有20年的使用期【答案】D52、依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1996年建成的硝酸生产企业,其排放NOx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是()mg/m3。A.240B.420C.1400D.1700【答案】D53、根据《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放单位排放(包括泄露和无组织排放)的恶臭污染物,在排位单位边界上规定监测点(无其他干扰因素)的()都必须低于或等于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A.月平均监测值B.监测总数平均监测值C.一次最大监测值D.日平均监测值【答案】C54、根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及其修改单,关于贮存、处置场场址选择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A.选址应符合当地城乡建设总体规划要求B.Ⅱ类场应优先选用废弃的采矿坑、塌陷区C.Ⅱ类场应避开地下水主要补给区和饮用水源含水层D.Ⅰ类场禁止选在江河、湖泊、水库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地和洪泛区【答案】B55、(2018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关于预测点处A声级与各倍频带声压级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A声级大于各倍频带声压级B.A声级为各倍频带声压级代数和C.A声级小于各倍频带声压级中的最大值D.A声级不一定大于各倍频带声压级中的最大值【答案】D56、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下列适用于该标准的是()。A.土壤风险评价、生态风险评价B.人体健康风险评价、核与辐射类建设项目的环境风险评价C.涉及有毒有害危险物质生产、使用、储存(不包括使用管线输运)的建设项目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故(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发的事故)的环境风险评价D.涉及易燃易爆危险物质生产、使用、储存(包括使用管线输运)的建设项目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故(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发的事故)的环境风险评价【答案】D57、下列噪声源环境噪声排放,不适用《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是()。A.学校变配电房B.城市垃圾转运站C.医院制冷机房D.居民区超市【答案】D58、(2017年)根据《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及其修改单,关于危险废物填埋场场址选择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A.不应选在矿产资源储备区B.可充分利用废弃矿区作为场址C.军事基地的的距离应在1000m以上D.可选在符合地质条件要求的农业保护区【答案】A59、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步骤中:确定预测因子、确定预测范围后下一步为()。A.确定计算点B.确定污染源计算清单C.确定气象条件D.确定地形数据【答案】A60、对于固定声源为主的建设项目满足一级评价要求,一般以建设项目边界向外()为评价范围。A.50mB.100mC.200mD.500m【答案】C61、根据《开发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般情况下,下列()不是开发区环境影响评价实施方案的基本内容。A.开发区规划简介B.开发区污染源分析C.开发区及其周边地区的环境状况D.规划方案的初步分析【答案】B6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关于环境噪声现状监测执行标准的说法,正确的是()。A.机场周围飞机噪声执行《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环境标准》B.铁路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执行《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C.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台噪声测量执行《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D.商品混凝土搅拌站边界噪声测量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答案】A63、下列不属于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内容是()。A.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B.环境影响减缓措施C.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D.总则【答案】C64、根据《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规划方案分析内容不包括()。A.环境容量分析B.开发区总体布局分析C.环境功能区划的合理性分析D.与区域发展规划的协调性分折【答案】A65、(2012年)4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属于机场飞机噪声影响预测内容的是()A.敏感目标处毎次飞行中件的有效感觉噪声级B.敏感目标处昼夜等效声级C.敏感目标处起飞事件的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D.敏感目标处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答案】D66、下列污染物中,其排放适用《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的是()。A.水泥窑排放的氮氧化物B.电镀工艺排放的铬酸雾C.垃圾填埋排放的氨气D.火电厂输煤系统排放的粉尘【答案】D67、根据《海水水质标准》,滨海风景旅游区的海水水质应达到的类别是()。A.第一类B.第二类C.第三类D.第四类【答案】C68、(2019年真题)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补充监测,监测布点以近20年统计的当地主导风向为轴向,在厂址及主导风向下风向()范围内设置1~2个监测点。A.1~2kmB.3kmC.5kmD.7km【答案】C69、下列关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规定的常规大气监测项目的监测方法和频次说法错误的是()。A.NO2和O3的分析都可使用化学发光法B.凡进行小时平均采样的,采样时间均至少45分钟C.凡进行日平均采样的,采样时间均至少18小时D.一氧化碳的分析方法为非分散红外法【答案】C70、(2018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关于划分声环境影响评价类别说法,正确的是()。A.按评价对象划分,可分为固定声源和流动声源的环境影响评价B.按声源种类划分,可分为稳态声源和非稳态声源的环境影响评价C.按声源种类划分,可分为机械噪声源.气流噪声源和电磁噪声源的环境影响评价D.按评价对象划分,可分为建设项目声源对外环境的环境影响评价和外环境声源对需要安静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答案】D7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Ⅱ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时,对工程可行性研究和评价中提出的不同选址(选线)方案或不同开采方案等所引起的()分别进行预测。A.地下水水质变化及影响范围B.地下水水量变化及影响范围C.地下水水位变化及影响范围D.地下水水位变化【答案】C72、下列对于环境风险评价与安全评价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A.安全评价包括环境风险评价B.环境风险评价与安全评价不相关C.安全评价即是环境风险评价D.安全评价的资料可用于环境风险评价【答案】D7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机场飞机噪声预测的内容中,需给出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LA.65dB.70dB75dB80dB85dBB70dB75dB80dB85dB90dBC.60dB.70dB.80dB.90dB.100dBD.75dB.80dB.85dB.90dB.95dB【答案】B74、某湖泊平均水深8m,最大水深12m,最小水深5m,水面面积30kmA.一般水库B.大水库C.中水库D.小水库【答案】C75、根据《锅炉大气污染排放标准》,应安装污染排放自动监控设备的蒸汽锅炉的最小容量是()。A.10t/hB.20t/hC.35t/hD.40t/h【答案】B76、(2019年)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不属于第一类污染物的是()。A.烷基汞B.总砷C.苯并[a]芘D.挥发酚【答案】D77、地下水水质监测点布设时,一级评价项目目的含水层的水质监测点,一般要求建设项目场地上游和两侧的地下水水质监测点各不得少于()个点/层,建设项目场地及其下游影响区的地下水水质监测点不得少于()个点/层。A.1,3B.1,4C.2,3D.2,4【答案】A78、下列关于三级评价项目大气质量现状监测要求说法正确的是()。A.监测点不少于3个B.可做一期不利季节的监测C.每期监测时间至少5天D.如果评价范围内有近3年的监测资料,且监测数据满足有关规定,可不再进行现状监测【答案】B79、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填埋工作面上2m以下高度范围内甲烷的体积百分比应不大于()。A.0.1%B.0.5%C.1%D.5%【答案】A80、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环境风险管理目标是()。A.采用最低合理可行原则避免环境风险B.采用最低合理可行原则管控环境风险C.采用合理可行原则避免环境风险D.采用合理可行原则管控环境风险【答案】B多选题(共40题)1、(2015年)某工厂甲醛排气筒高度为10m,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该工厂甲醛排放应执行的限放限值有()。A.无组织排放速率限值B.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C.排气筒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限值D.排气筒最高允许排放速率限值【答案】BCD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公路污染源计算清单的内容有()。A.公路高度B.公路宽度C.平均车速D.车流量【答案】ABCD3、某项目排放氟化物、CO和B[a]P,经估算模式计算的半径分别为500m、1000m和2000m,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该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半径)错误的有()。A.500mB.1000mC.2000mD.2500m【答案】ABC4、噪声防治对策的制定原则为()。A.工业(工矿企业和事业单位)建设项目噪声防治措施应针对建设项目投产后噪声影响的最大预测值制订,以满足厂界(或场界、边界)和厂界外敏感目标(或声环境功能区)的达标要求B.交通运输类建设项目(如公路、铁路、城市轨道交通、机场项目等)的噪声防治措施应针对建设项目不同代表性时段的噪声影响预测值分期制订,以满足声环境功能区及敏感目标功能要求C.铁路建设项目的噪声防治措施还应同时满足铁路边界噪声排放标准要求D.噪声防治对策必须符合针对性、具体性、经济合理性和技术可行性原则【答案】ABCD5、湖泊与水库的简化时,可以将湖泊、水库简化为()。A.大湖(库)B.小湖(库)C.分层湖(库)D.小型湖泊【答案】ABC6、对排污渠和已被污染的小型河流、水库等,除按地表水监测的有关规定进行流量、水质等调查外,还应选择有代表性的渠(河)段进行()调查。A.流量B.渗漏量C.影响范围D.水质【答案】BC7、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对建设阶段和生产运行期间,以下()的建设项目应开展建设和生产运行过程的风险因素识别。A.可能发生突发性事件或事故B.引起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C.对环境造成影响和损害D.存在较大潜在人群健康风险【答案】ABC8、在对有污水排放的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中,进行水质环境现状调查所选择的水质参数应该包括()。A.常规水质参数B.所有水质参数C.有毒性的水质参数D.特征水质量参数【答案】AD9、下列行为中适用于《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的是()。A.机关单位对外环境排放噪声的评价B.营业性文化娱乐场所使用的向环境排放噪声的设备、设施的评价C.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的向环境排放噪声的设备、设施的管理、控制D.事业单位对外环境排放噪声的管理【答案】BC10、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下列()应提出环境影响不可行的结论。A.存在环境制约因素B.环境影响不可接受或环境风险不可控C.区域环境问题突出D.环境保护措施经济技术不满足长期稳定达标及生态保护要求【答案】BD1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对于拟采取环境保护措施的论证应从()进行论证。A.技术可行性B.经济合理性C.长期稳定运行和达标排放的可靠性D.满足环境质量与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求的可行性【答案】ABCD12、生态影响型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程序可分为准备、()等阶段。A.初步调查B.编制实施方案C.详细调查D.编制调查报告【答案】ABCD1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大气环境污染源排污概况调查的内容包括()。A.在70%以上工况下,按分厂或车间逐一统计各有组织排放源和无组织排放源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B.在满负荷排放下,按分厂或车间逐一统计各有组织排放源和无组织排放源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C.对改扩建项目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应给出“三本账”D.对于毒性较大的污染物应估计其非正常排放量【答案】BCD1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针对水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水环境影响预测时期包括()A.水质状况相对较差的不利时期B.水体自净能力相对较不利的时期C.评价范围内水生生物影响较不利的时期D.水环境现状补充监测时期【答案】AD1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下列()属工程分析的内容。A.工程类型B.环保投资C.工程的规划依据D.规划环评依据【答案】ABCD16、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包括()。A.评价应以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和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结果为依据,对建设项目不同选址(选线)方案、各实施阶段(建设、生产运行和服务期满后)不同排污方案及不同防渗措施下的地下水环境影响进行评价B.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采用的预测值未包括环境质量现状值时,应叠加环境质量现状值后再进行评价C.建设项目应重点评价建设项目污染源对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包括已建成的在用、备用、应急水源地,在建和规划的水源地、生态环境脆弱区域和其他地下水环境敏感区域)的影响D.应评价建设项目对地下水水质的直接影响,重点评价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答案】ABD17、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Ⅱ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范围应包括建设项目建设、生产运行和服务期满后三个阶段的地下水水位变化的影响区域,其中应特别关注相关的(),必要时应扩展至完整的水文地质单元,以及可能与建设项目所在的水文地质单元存在直接补排关系的区域。A.环境保护目标B.敏感区域C.环境保护范围D.环境评价对象【答案】AB18、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下列关于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确定原则的表述,正确的有()。A.划定评价区范围时,若无明显主导风向,可取东西或南北向为主轴B.选取评价范围边长时,平原取下限、复杂地形取上限,对于少数等标排放量较大的一、二级项目,评价范围应适当扩大C.若界外区域包含有环境敏感区,则应将评价区扩大到界外区域D.若评价区包含有荒山、沙漠等非大气环境保护敏感区,可适当缩小评价区范围【答案】ACD19、大气环境评价中的监测点的布设应尽量()反映评价范围内的环境空气质量。A.公正B.全面C.客观D.真实【答案】BCD20、根据污染源的具体情况,排放形式可以概化为()。A.点源B.线源C.面源D.体源【答案】ABC21、根据《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对其适用范围的规定,该标准不适用于()。A.炼焦炉B.高炉C.垃圾焚烧炉D.水泥回转窑【答案】ACD22、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下列属于第一类污染物的有()。A.总汞B.总砷C.总铜D.总银【答案】ABD23、生态影响为主的建设项目应设置()等影响专题。A.施工期B.环境敏感区C.珍稀动植物D.社会【答案】ABCD2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总纲》,关于公众反馈意见的处理要求,说法正确的有()。A.对每一类公众反馈意见要在归类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评述B.对每一类公众意见,均应进行认真分析C.对每一类公众意见,应回答采纳的理由,但对不采纳的意见无需说明理由D.按“有关团体、专家、公众”对所有的反馈意见进行归类与统计分析【答案】ABD2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总纲》,预测和评价的环境因子应包括反映()。A.评价区一般质量状况的常规因子B.建设项目特征的特性因子C.建设项目的常规因子D.评价区质量状况的特性因子【答案】AB26、监测井点应主要布设在()以及对于确定边界条件有控制意义的地点。A.建设项目场地B.周围环境敏感点C.地下水污染源D.主要现状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答案】ABCD27、()的建设项目应提出施工期环境监理的具体要求。A.建设周期长B.施工周期长C.服务周期长D.影响范围广【答案】BD28、根据《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下列关于危险废物填埋场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有()。A.根据《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GB5086—1997)和《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测定方法》(GB/T15555—1995)测得的废物浸出液pH值小于8.0和大于11.0的废物需经预处理后方能入场填埋B.本身具有反应性、易燃性的废物需经预处理后方能入场填埋C.含水率高于85%的废物需经预处理后方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