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名称:中国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源开发的思考摘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指根据农村的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等现状,通过各种教育形式提高农村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政治法律修养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并通过加强医疗保健等措施提高其身体素质,以协调其数量,提高其质量,促进农村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推动农村经济健康稳步发展。从资源结构看,我国资源的最大优势既不是物力资源,也不是自然资源,而是人力资源,尤其是农村人力资源。当前,在人力资源领域的相关研究较多,但涉及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尤其是从经济学、社会学多角度系统研究这一问题的学术成果并不多见,本论文的选题正是以此为基本出发点的。关键词: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目录TOC\o"1-3"\h\u11752一、绪论 114736(一)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含义 110406(二)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必要性 13814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17547(一)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 2498(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存在问题 327678三、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策 515879(一)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农村教育培训体系 51346(二)完善农村劳动力市场体系 723965(三)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保健事业 816176(四)推动农村的法制化建设 913070(五)进一步开拓农业就业渠道 96865四、结论 1117377参考文献: 13一、绪论(一)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含义人力资源是与自然资源或物力资源相对应的、以人的生命机体为载体的社会资源,是指在一定领域内人口所拥有的劳动能力(包括身体素质、智力、文化精神面貌等)。[1]人力资源开发,是以发掘、培养、发展和利用人力资源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有计划的活动和过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指根据农村的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等现状,加强制度改革和制度创新,通过教育等各种措施,提高农村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政治法律修养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并通过加强医疗保健等措施提高其身体素质,以协调其数量,提高其质量,促进农村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推动农村经济健康稳步发展。其不仅要求人口数量得到合理的控制,而且要求其质量得到足够的提高以及其结构的优化组合。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二)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必要性农村的发展与建设,涉及资源、生态、环境、水利、能源、交通、通讯等各个方面,但最重要最迫切的是科学技术与人才。纵观当代经济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德国等,其发展的关键不在于自然资源和物质资源,不在于劳动力数量的增加或资本存量的增加,而在于对人的知识、技能、健康等人力资本的提高。因此,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各种生产技能,改变农民的固有的传统观念,把其变为经济振兴的动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任务。第一: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手段;第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促进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根本措施;第三: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推动农业产业化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客观要求;第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手段。1、农村人力资源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资源。基础性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依托,没有丰富的基础性资源,农村社会生产无法进行,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也无以为继。其中农村人力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将更加突出。2、农村人力资源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进步的发展性资源。“十一五”期间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要求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而城乡差距最大的是人力资源的差距。实证研究揭示了人力资本对各种收入差距以及差距的变化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因此,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力度,大力提高农村人力资源质量,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一项重要工作。农村拥有数量丰富的劳动力,但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要赶上城市,必须使丰富的劳动力变成资源,依靠人力资源这种发展性资源,人力资源将是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3、农村人力资源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资源。如果人类通过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人类发展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并实现了资源、环境、经济的持续发展,那么这种资源才能成为优势资源。可见,优势资源是相对的、潜在的,它与人类对其利用程度紧密相关,只有当这种资源被充分利用且对环境和经济产生增进作用时,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优势资源。无论从贯彻科学发展观还是从建设和谐社会的角度出发,都需要整合社会的优势资源,缩小城乡差距,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一)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1、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及科技文化素质低我国农村文化教育落后,劳动者文化科技素质偏低,由于农村人力资源质量较低,过剩的劳动力根本无法满足农业的深度发展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劳动者把本该接受教育和培训的时间用在生产上,这既增加了劳动供给,又限制了农业深度开发和非农产业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吸纳容量。所以,低质量的人力资源,限制了就业领域的拓展。农村人力资源受教育和培训程度低,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农村住户从业人员受过高中以上教育的仅为5.8%,小学文化程度的为42.巧%,初中文化程度的为38.04%。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计算,全国农民人均受教育年限为7.79年,全国农村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比例为19.06%。根据国家统计局2006年公布的调查数据,2005年全国农村劳动力文盲率为6.9%,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的农村从业人员占79.5%,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所占比重仅为13.7%。从反映人口素质的监测指标看,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指标的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程度为18.8%。与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水平的差距更大。据有关调查显示,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职业培训的只占五分之一,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教育或培训的仅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更少,只有0.13%。这些新一代“技盲”、“科盲”,难以发挥应有的支柱作用,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隐忧。全国农村技术人员的占有水平也远远满足不了现代化农业建设的需要。中国平均每万人中的技术人员不足7人,约占全国农业人口的0.06%,远远低于美国的0.24%和日本的0.28%,平均每5187亩耕地、4819头牲畜、200万亩草地才有一个农技人员,大约平均100多个乡镇只有1名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农村劳动者文化素质和职业素质的低下,导致了科学技术的严重棚架,近十年来,全国获省、部级奖的农业成果有2.5万项,而由于劳动者接受能力有限,真正得以推广并且见经济、社会效益的仅占40%左右。[2]2、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缺乏系统性、组织性所谓人力资源开发,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运用现代化的手段和方法,对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与调配,使人力物力经常保持最佳比例。人力资源开发包括精神、知识、技能、创造力、生理因素等内容。人力资源的精神开发即人的自觉性和能动性的开发;知识开发指通过普通教育提高人力资源的知识水平;技能开发是指对将要或己经就业的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创造力开发是指激发人的造欲望,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开发;生理素质开发是人力资发的生理基础。人力资源开发原本就是一个十分系统的、综合的过程,严格来讲,我国农村的人力资源开发尚未正式进行。我国相关部门长期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重要性的认识不够,缺乏对人力资源开发的全面研究,更缺乏主动性、自觉性与使命感。一些地方政府即使实施了农村人力资源培训,也仅为了完成上级任务,致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流于形式。在教育投入上,“重城市、轻农村,重普教、轻职教”的思想普遍存在,农村职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教育管理落后,学科设置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3、劳动力就业形势严峻,不能实现有序转移我国农村劳动者由于其自身文化素质不高以及长期受计划经济和小农经济的影响,现代经营和管理的知识缺乏,经营管理的能力较差,信息的吸收和反应很慢,适应和参与市场经济的能力弱这种状况大大阻碍了农村劳动者参与市场经济的竞争,不利于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4、农村劳动力的权利缺失与差别歧视国家对农村的基础设施投入不足,使得农村发展迟缓;对农民的教育投入不足,使得农民的普遍文化素质不高,只能从事低水平,低层次的劳动。进城务工人员要办理诸如《暂住证》、《计划生育证》等城市公民不需要办理的证件,这就提高了他们劳动准入的门槛;他们还要交纳治安联防费、流动就业人员服务费等歧视性费用,加重了负担,限制了农民的增收。同时民工的子女要交价格不菲的借读费、赞助费,却享受不到城里孩子的同样教育。在社会上还存在着许多歧视农民的现象,农民没有享受普遍平等的公民待遇,逐渐沦落为弱势群体。5、农村劳动力中存在着心理贫困现象长期封建社会所形成的家族观念虽然在建国五十年来日渐减弱,但是与城镇相比还相差很大,由亲缘和婚姻关系形成的家庭网络,在农民的社会经济活动中占据重要地位。当王权消亡以后,宗族观念在中国农村便占据了主导位置。宗族观念使家族内部联系密切,家族被视作一种社会保障。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农民之间的宗族等级制度成为上天安排的、神圣不可侵犯的、水恒的生活准则。农村人力资源的心理状况同样令人堪忧,一方面,恶劣的农村生存环境催生贫困。由于我国农村经济落后,尤其是中西部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公共信息闭塞,教育程度低下,贫困的生存环境导致了贫困文化的滋生,环境制约着农民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主体意识。另一方面,一些有劳动能力的村民存在着消极无为,不思进取的贫困心理,靠国家的救济度日,得过且过,没有发家致富的精神动力,甚至有少数人还有赌博、酗酒等恶习,使整个村风民风下降,最终导致贫困现象的循环往复。由此可见,农村人力资源的精神贫困往往比物质贫困更可怕。(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存在问题1、农村人力资源数量巨大,劳动力大量剩余农业产业化在国外的类似形式被称作农业企业化或产供销一体化经营。实质上是一种农业经营的机制。而在中国则被赋予体制创新的时代意义。依托农民组织发展农民教育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农民教育包括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等。各国的社会进步,农民的被改造,除了逐步减少农民外,最通行的做法是通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达到改造和教育农民的效果。最根本的是使农民在实践中增长创业才干。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长期以来,人口基数居世界首位;同时我国又是一个农业大国,80%的人口在农村,总数已接近9亿,农村劳动适龄人口多达4.09亿。按我国农村现有生产力水平测算,全国14.3亿亩耕地仅能容纳2亿劳动力,尚有2亿多剩余劳动力。同时,我国每年人口增长速度非常快,而我国的耕地面积不增的同时反而因各种原因减少。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农村生产机械化的逐渐推进,农村每年必定有一定数量的新增劳动力补充到劳动力队伍中,农村劳动力总数和剩余劳动力比例将会持续上升。[3]2、农村人力资源素质偏低在我国,国家、集休、农户等教育主体,往往把有限的教育资金用在小学、初中阶段文化基础知识的教育上,而职业技术教育无论在质上还是在数量上都远远落后于大中城市,以致绝大多数农民的文化水平和知识结构都处在较低层次,又缺乏自学成才的激励机制与渠道,若干年后,这些农民就会逐渐地沦落到半文盲、甚至文盲的队伍中去。因此农村人力资源绝大部分是体力型的,因而其就业方向便只好局限在劳动密集型产业或部门,大量农村劳动力资源闲置或过剩也就成为必然。受我国农民的收入水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医疗条件等因素的制约,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身体素质偏低。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255元,当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493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例高达3.22∶1,可支配收入少使农民的生活水平难以提高,在营养和保健方面没有物质保证。在许多贫困的农村,饮水困难、住房条件差等基础设施问题也都严重影响着农民身体素质的提高。农村的医疗保健制度、养老保健制度还不健全,中国农村的建设与发展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农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而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科技素质、经营管理素质以及身体素质都偏低,不能适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3、农村人力资源利用效率低下,人才流失严重由于农村地区经济不发达、人才结构与经济结构不匹配、资金缺乏,导致人力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农村劳动力过剩是一个总量概念,然而从农村劳动力结构上看,有知识、有文化、掌握现代农业技术和市场流程的新型农民却数量有限,极为稀缺。更为可怕的是,这种状况不是在向好的方向转变,而是朝着更加恶化的方向加速发展——农村优秀劳动力大量流失,他们通过参军、进城打工等方式离开农村,出现了优秀人才“一去不复返”的局面。留在农村的劳动力主要是妇女和老弱病残,给农村经济和农业的发展提出了更大的挑战。4、农村妇女人力资源不足,素质不高新中国成立以后,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极大提高,妇女受教育的机会增加,但是由于长期的封建传统思想的影响和较低的农村生产力水平,限制了农村妇女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早婚、早育,多生和不生儿子不罢休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已婚育龄妇女采取的节育措施比较落后,目前在农村生两个孩子还很普遍,一胎率比例还很低。由于社会化服务保障保险措施不得力,使农民家庭供养关系仍然处于比较原始间互相供养状态,每个农村家庭都承担着每个家庭成员的生老病死,农民再穷也要生孩子,特别强调生男孩,一来解决生产生活中劳动力的问题,二来完成传宗接代,三来解决自己老有所养、养老送终的任务。而且妇女由于生理条件的限制和传统"男主外、女主内"观念的影响,导致妇女及其家庭无法认识到妇女教育的重要性,造成农村妇女劳动力素质不高,不能为农村的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造成农村妇女人力资源的浪费。[4]
三、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策(一)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农村教育培训体系在21世纪,人才资源将是一切经济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代表着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方向,而教育作为从事人才的生产和再生产,生产力的生产和再生产,代表社会经济竞争力的一种特殊产业,也将成为决定未来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产业。教育与培训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核心,是提高人力资源综合素质的根本途径。因此,要加大投入,实施农村教育计划,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为农村以至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创造条件。1、加强政府对基础教育投资力度从公共教育支出与国民生产总值之比这一指标的情况来看,中国不仅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而且低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公共教育经费开支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都为%5左右,而中国教育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根据世界各国义务教育普及的成功经验及中国的实际情况,应该加大政府对基础教育的投资力度,尤其是要提高对农村教育的投资强度。中央和省级政府在整个义务教育投资中要承担主要的部分。与其他投入相比,教育投入的农业收益率低,也是导致农村失学儿童增加的重要原因。[5]2、重视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受教育者的基本素质、培养基本技能以适应社会发展的教育类型,是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对教育的必然要求。过去一段时间里,我们搞应试教育,给农村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造成了极大障碍。农民把孩子送入学校的目的就是考大学,跳出“农门”,与此相应,课程的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是为此目的而定,再没有别的意义了。如果考上大学,就成了“精英”人才,而一旦高考落榜,则只能按照父辈的生活方式生活下去,显然这种教育的直接后果是农村人才外流,人力资本存量降低,表现在农业劳动力转移上就必然产生以上所述及的各种问题,从而抑制了农村现代化的进程。鉴于此,我们必须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改革教学内容,开设与生产相联系的实用性技术课程,培养学生有一技之长。当然,贯彻素质教育政策,还应该在农村推广扫盲教育、终身教育,大力发展农民学校、函授学校、广播电大、农业技术学院、农民夜校、各种实用技术训练班等,给农民发展自身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可以考虑大部分院校和专业不搞并轨招生,实行免费教育,并提高助学金水平,以吸引农村学生报考;还可以鼓励举办不包分配不转户口的农村青年班,为农村培养和输送真上能够“招得来、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各种农业技术人才。3、构建农村成人教育体系农村成人教育体系的建构,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一般说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村级教育。主要通过扫盲运动,针对农村中那些目不识丁的成人。利用晚上和农闲时间,教一些基础文化知识和简单的农业技术。这是智力投资的最基础形式,比较粗放,但投资少,见效快。二是镇级教育。主要依靠镇农技站,文化站和职业中学,农业中专,针对那些小学文化、初中文化和完成村级教育的农民,系统地进行农业科学实用技术培训,传授他们实用技术和科普知识。建立各类职业学校、业余学校、夜校等进行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三是社会教育。主要以农业大中专院校为主,采用函授和委托培养等方式对农村中一些优秀青年或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农民进行比较系统的农业科技和农村现代化所需各种知识的教育,培养农村的高层次人才。同时要实施优惠政策,鼓励农业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到农村中工作。这样就形成一个从低到高,相互依存的农村教育体系,将有效解决农村成人教育问题,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充分发掘农村人力资源,为农业现代化服务。[6]例如美国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一部美国经济的发展史可以说是美国人力资源开发的历史。全民教育是美国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手段,美国的繁荣与发展,得益于教育普及。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美国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全民教育体系,包括从基础教育到专业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美国教育发展的最大特色也就在于:基础教育的普及性和高级人才培养的专业性。这种教育模式既满足了美国经济、社会发展对具有一定知识和技能的大量劳动力的需求,又能为美国科技不断发展所需求的高级人才储备后背力量。4、办好农村职业教育按照面向“三农”的方针,多形式、多途径、多机制重点办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既要有超前意识,又要借鉴农村改革开放二十年所取得的基本经验和国外职业教育的经验,瞄准我国农业、农村跨世纪发展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通过建立各种类型的农民职业技术学校,把农工教科研部门联合在一起,使这种学校集教学、科研、生产、服务于一体。5、推行现代远程教育体系大力发展农业广播学校和卫星电视教育等现代远程教育模式的道路。现代远程教育可以形成以中心城市为依托,应用卫星、电视、广播、录像、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技术实施远程教学,使学习的课程或农业技术可以跨越时空,学生或农业劳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条件和职业需要选择专业和课程以及农业适用技术;通过各种渠道来接受多种媒体的教学,以获得知识和才能。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是发展农村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和全面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的最佳途径,也是一条投资少、见效快,使农业劳动者尽快致富的金光大道。[7]6、加强实用技术培训、配套构建农民生活教育体系当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研制、推广应用迅猛异常。不论是常规专业教育,还是非常规职业教育,都无法跟上这变化莫测的形势。及时的培训,甚至是超前的培训,具有“短、平、快”的特征,它能使农民知识得到及时的更新补充。农村社会发是综合性的协调发展,只有经济、文化、政治组织等综合发展,农村社会才会有长足进步。长期以来,农业教育只在技术层次上运作,落后的政治文化环境和传统的宗法性社会组织结构使现代科技和现代经济思想难以在农村发展。诸如针对农村宫庙多的现象,可以在改造利用上下功夫,逐步引导农民改宫庙为文化宫,变烧香拜佛的地方为休闲、文化、娱乐场所。为此,可借鉴发达国家的农民合作组织,建立以共青团委员会为龙头,以优秀青年党、团员为骨干,广泛吸收农村青年农民和妇女共同参与。在县、乡两级建俱乐部,对成员讲行文化补习;开展立体活动;聘请专业人员进行卫生健康教育;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树立农村新风尚:宣传环境保护知识。由于农民生活教育是以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是对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中的重要一环—身体素质而言。农民教育的内容,除了文化知识,工农业生产知识等业务知识之外,还应有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教育、政策教育、法制教育以及财务、计划生育、土地管理、环保、社会公德等方面的教育。(二)完善农村劳动力市场体系1、农村劳动力市场体系指在政府宏观调控下,以农村劳动力开发、流动、利用、配置为综合目标,以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为基础,以制定各种政策为指导,以我国农村信息化和各种先进配套设施为载体,以规范和利用劳动力供给、价格和竞争机制为重点,以创造为中国农村劳动力输出输入、管理、培训、中介、仲裁等各种直接或者优质服务为宗旨,营造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合理转移的软硬环境,建立上下沟通、左右协调、国内外对接、符合中国农村劳动力资源运行的市场网络体系。2、加快劳动力市场的法制、法规建立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客观上要求逐步完善有关市场立法,依靠法律手段规范劳动关系,消除市场障碍,反对不正当竞争,维护劳动力市场秩序,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这是加快劳动力市场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一要在认真贯彻《劳动法》的基础上,加快促进就业、劳动合同、安全卫生、社会保障、劳动监督检查等法规的制定、颁布工作。二要加强劳动监察机构和队伍的建设,完善劳动监察制度和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建立和完善日常巡视检查、重点抽查、群众举报、行政处罚和劳动执法程序等项制度,使劳动监察覆盖所有用人单位,做好劳动争议的预防和处理工作,加强劳动争议基层调节组织建设,积极探索各种劳动争议的新办法,及时处理各类劳动争议案件。[8]例如以法律的形式划分山区、丘陵和平原地区,并实行差别政策,为了使山区、丘陵和平原三个地区处于平等的地位,有必要实行区别对待的政策。但三个地区的划分,到目前为止没有统一的标准,在学术方面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学者亦有不同的划分标准。为了使地势区域政策顺利实行,确保各项政策制定和实施科学、合理和公平,要制定严格的法律,确定山区的划分标准,并且要根据标准对山区进行认定,并实行区别政策。对山区的低产田国家继续实行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对山区中高产田,有条件实行机械化的地方,鼓励山区实行机械化,并提供比平原和丘陵地方更高的补贴,对无条件实行机械化的中高产田,继续进行传统生产,作为旅游资源保存传统农耕文化,因为他们的种田成本高,国家应该提供较高的补贴。山区农村虽然机械化程度低,但近年来机械化的程度还是得到提升,特别是机耕地的数量在增加。一种独轮耕田机近年来很受会同山区农民欢迎,这种耕田机虽然是由怀化本地民营小企业生产,工作效率也不高,比耕牛快一点(5.5马力),但其体积小,重量轻(60公斤),可以拆卸,价格便利(3000多元),不一定要机耕路,一个壮劳动力挑着走就行了。购1头耕牛要6000元,购一台耕田机只要3000元,减去农机补贴,实际只要2000多元。所以要鼓励农机创新,制造适合山区农村推广的小型和轻型农业机械。通过提高农村机械化水平,减少对男性劳动力的需求,进而消除山区农村在人力资源生产中的性别选择。山区信息闭塞,文化生活落后,通过研究发现电视是山区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也是山区文化娱乐活动的主要方式,且电视普及率非常高,达到100%。山区虽然普及电视,但有些山区还未接通有线电视,或者节目很少,不能满足农民需求。为此国家要放开广播电视的管制,允许农村接收卫星电视,取消对中星九号山寨机的打压,并由国家资助电视台制作一批适合山区的节目,如动植物保护、森林防火、水土保持、农业技术和农林产品加工方面的科普、技术培训和经营管理方面的节目,由政府收集市场信息,在电视节目中播放。手机和互联网在山区农村传播信息的作用日益突现,手机的普及和3G业务的发展,为山区农村传播信息创造了很好的条件。政府应促进山区信息化建设,一方面加强山区农村电视和通讯网络的建设(以无线覆盖为主),并通过以旧换新的方式从城市收集换代的电脑和电视,免费或低价发放农村,另一方面通过志愿者等多种途径,加强山区农民对信息化技能培训。3、劳动力市场必须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运行根据市场的基本规律,劳动力市场具有自我调节功能。正因为如此利用市场来配置劳动力资源比用行政手段会产生更好的效果,但其自发性和滞后性有可能会引起劳动力市场的紊乱。针对目前国家在劳动力市场调控乏力的现状,必须加强宏观调控体系和制度的建设。一是扩大宏观调控的范围。对劳动力的调控要由调控城镇就业扩大到包括农村劳动力在内的城乡全体劳动者就业,逐步建立全国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建立跨地区流动的基本制度。二是确定劳动力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调控劳动力供需总量、供需结构、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调节工资分配。三是采取以经济手段为主的宏观调控手段。在宏观调控中主要采取经济手段调节工资,制订综合劳动力资源开发利用计划,努力减少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直接干预。(三)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保健事业1、政府要改变以前的经济增长观应既要强调经济增长速度,又要重视包括医疗保健在内的涉及民众福社的发展。只有经济与社会的同步前进,才能保持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想方设法增加农民收入,增强他们参与合作医疗的经济能力。2、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应由卫生部门主管考虑到农村医疗卫生事业长期由卫生部门主管,该部门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机构改革后,让社会保障部门来负责农村医疗卫生事业会显得力不从心。鉴于此,这项事务仍应由卫生部门主管。同时,加快农村合作医疗法制化建设步伐。国家要以新出台的《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为契机,通过各地试点,总结经验教训,再上升到法律层面,通过规范参与合作医疗各主体的权利与义务,规定合作医疗的实施办法等等,从制度上堵住漏洞,以保证这项制度的可持续性。[9]3、各级政府要把合作医疗放在重要地位要把与合作医疗相关部门如财政、计委、农委、民政、扶贫办关系协调好,如把从事合作医疗经办机构的人员和工作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改变以往从合作医疗基金中提取的方式,从而为开展合作医疗创造宽松的环境。同时,要明确向农民收取合作医疗费的合法性,避免在合作医疗政策上相互矛盾。4、合理配置农村医疗卫生资源一是打破过去按行政区划设置卫生医疗网点做法,而是根据农村地理环境、人口分布、病人流向来重新配置农村医疗卫生资源。二是打破部门体制的限制,克服以往县乡卫生体系机构重叠现象,将县乡医院、卫生防疫站、妇幼保健站、计划生育指导站,以及传染病、地方病防治机构进行有效整合,减少机构运行成本,提高卫生资源利用效率。(四)推动农村的法制化建设1、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民主法制素质农民民主法制素质是构成国民整个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农民文化低,农村人口多;居住分散:农村法制宣传教育的任务更为艰巨。把法津交给全体人民,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特点和优点。深入进行以《宪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知识为主要内容的法律宣传教育;联系农村实际,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分类指导,把教育与实践结合起来,推动依法专项治理工作;村干部要带头学法、守法、秉公执法,有效地提高农民的民主法制素质。2、加大执法力度、净化社会风气加大农村社会综合治理的力度,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要通过行政和法律手段,清理和整顿现有的神怪洞府,取缔求神问卜等封建迷信活动。要在认真贯彻党的宗教、民族政策的基础上,加强对人文景观、旅游设施建设的管理,提高导游人员的素质,充分发挥其科普教育功能。(五)进一步开拓农业就业渠道1、内部挖潜,优化耕种,实现农业产业化一是发挥区域优势,明确地区分工。各地应以国内需求为向导,根据当地资源实际,选择具有竞争优势的种植、养殖业等,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规模化生产和社会化服务,使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二是优化农产品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一个地区的优势产业不会自然形成市场竞争力,其生产的农产品也不会必然受到消费者欢迎。所以必须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和消费者的消费特点,选择可以填补市场空缺的特色产品,大力发展,同时,要减少销路不好的农产品,扩大优质产品的产量。三是提高农产品深加工水平,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国内外农业发展的实践证明,农产品的深加工增值,是农民增收的最有效途径。西方发达国家对农产品的深加工约占农产品总量的8既,我国目前只有20%。发达国家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产值比为2:1:7,而我国正好相反7:1:2,由此可见,我国农产品的深加工潜力巨大。而要提高农产品的深加工水平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具备相当的技术力量和一定的生产设备和资金,还要考虑市场的销售,所以仅靠农民力量无法达到,这就需要国家发展农业产业化。[10]2、进一步发展乡镇企业,促进吸收农村劳动力能力乡镇企业是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增加农民收入,帮助农民致富的重要渠道,也是教育和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场所。但随着科技日新月异,乡镇企业在体制改革逐步深入时,大多发展后劲不足,无论产品的质量还是档次都处于较低层次,在国内国际上没有较强的竞争力,企业向规模化发展难度较大,想扩容也十分困难,有效吸收农村劳动力能力有限。所以必须进步发展乡镇企业,使其规模化,不断增强产品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促其不断增加吸收劳动力能力。3、充分发挥农村创业者的“回流效应”即地方政府应采取有力措施,充分利用外出创业的农村劳动力的“回流效应”。通过出台适合本地经济发展的一系列优惠政策,赋予一定的权力,吸引那些外出打工事业有成者,回乡投资办企业。使他们成为振兴当地农村经济带头人,以引导和带领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走向成功之路。
四、结论对人力资源进行投资,提升人力资源的内在质量,是使人力资源充分利用,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发展的捷径。本章主要强调改革农村教育体制,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农村教育培训体系;尽快构建符合我国农村实际的农村成人教育体系;马克思主义生产理论认为劳动者不仅是社会生产中唯一活的因素,更是推动社会生产力不断向前发展的根本性因素。因此,生产要发展、社会要进步,必须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西方经济学认为参与社会生产的各种要素,只有在市场的自由选择下才可达到合理配置,取得最佳效果,由上述可得,开发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必须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通过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实现农村劳动力资源从人力资源到人力资本的转换;二是提供合理的资源配置平台,促进农村劳动力资源与其他生产要素达到合理配置;三是创造一个公平的存环境,充分尊重劳动者的主体地位,努力实现农村劳动力资源价值与价格相一致。而以上问题的解决必须通过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才能实现。因此,笔者认为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是实现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有效开发的途径之一,研究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应侧重于政府职能作用的研究。
参考文献[1]刘小俊.四川“三州”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路径探析[J].南方农业学报.2012.12月第2期12-13页[2]林元:当代中国农民的职业分化,华东经济管理,2013年4月,第5卷第2期09-10页[3]翟翠霞,人力资源开发与我国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统计与决策.2012.08.11-12页[4]侯学华.HYPERLINK"/kcm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JJZH201209020&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