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素描走向设计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b30e223a15e0714599e6f1b5844265f/0b30e223a15e0714599e6f1b5844265f1.gif)
![从素描走向设计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b30e223a15e0714599e6f1b5844265f/0b30e223a15e0714599e6f1b5844265f2.gif)
![从素描走向设计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b30e223a15e0714599e6f1b5844265f/0b30e223a15e0714599e6f1b5844265f3.gif)
![从素描走向设计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b30e223a15e0714599e6f1b5844265f/0b30e223a15e0714599e6f1b5844265f4.gif)
![从素描走向设计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b30e223a15e0714599e6f1b5844265f/0b30e223a15e0714599e6f1b5844265f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素描走向设计主讲:李荣彬副教授美术学院2009年10月从素描走向设计主讲:李荣彬副教授美术学院2009年1从素描走向设计关于结构:以线为主要表现手段,强调的是物象的内部构造关系和形体之间的衔接组合关系,研究的是本质的、内在的构造因素。关于光影:以光影明暗为主要表现手段,强调的是物象受光照射后所产生的明暗变化关系。研究的是物象表面的明暗现象因素。从素描走向设计关于结构:以线为主要表现手段,强调的是关于光影2从素描走向设计示范作业从素描走向设计示范作业3从素描走向设计结构作业从素描走向设计结构作业4从素描走向设计结构作业从素描走向设计结构作业5从素描走向设计光影作业从素描走向设计光影作业6从素描走向设计光影作业从素描走向设计光影作业7从素描走向设计一、设计素描的概念1、概念
设计素描是有别于传统的造型基础素描,主要研究客观对象的内在构成关系与外观形式的整体感,从而超越摹仿,达到主动性的认识与创造,并将艺术表现形式以及艺术表现形式的视觉造型语言与专业设计有机结合,体现了科学与美学、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统一。
从素描走向设计一、设计素描的概念设计素描是有别于传统的8从素描走向设计2、设计素描的特点
①人类首度将设计素描的理论、形式和功能从传统素描中划分出来,应该归功于1919年德国包豪斯设计学校的创立以及瑞士巴塞尔设计学校拟定的《设计素描基础教学大纲》。将素描一词之前冠之以“设计”二字,确立了“设计素描”这一名词与概念。②计素描是自成体系的艺术与科学的结合,理性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结合,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实用与审美的结合。③设计素描应用极为广泛,包括工业产品造型、平面设计、环境艺术以及服装设计、染织设计、书籍装帧、商业广告、包装装潢、装饰工艺、电脑动画、摄影、雕塑和建筑等领域。从素描走向设计2、设计素描的特点①人类首度将设计素描的理论9从素描走向设计3、学习的目的
①培养视觉的反应及增强接受视觉信息的能力,即敏锐的感受能力。(眼)②培养分析、观察、理解、判断的形象与抽象思维能力,形成对事物特征的深刻把握,即富于理智的认识能力。(脑)③培养思维想象能力,形成对未知领域的自觉探求,即创造意识。(心)
④培养技能的熟练掌握,达到对于视觉信息的有效表达,即富于技能的适应能力。(手)
从素描走向设计3、学习的目的①培养视觉的反应及增强接受视觉10从素描走向设计二、精细特写素描造型
精细特写素描造型是明暗形态造型训练的深入,侧重并加强对于各种材质的认识和对质感进行精细特写表现能力的训练。从素描走向设计二、精细特写素描造型精细特写素描造型是11从素描走向设计二、精细特写素描造型
1、形体的外部材料每个物象都有构成其外部形态所特有的材料质感。我们日常所接触的物品及所要进行描绘研究的对象,大都会通过视觉、触觉而产生一些共同的感受,如:柔软、坚硬、精细、粗糙、结实、松懈、沉重、轻浮、光滑、钝涩等等。对它们的认真观察与体会,是画好精细特写课题的第一要点。从素描走向设计二、精细特写素描造型1、形体的外部材料12从素描走向设计二、精细特写素描造型
2、肌理与质感
由于物体的材质不同,其表面的组织、排列、构造也就各不相同。因而便会产生各种不同的视觉和心理的感觉。例如:粗糙感、精细感、柔软感、坚硬感、结实感、篷松感、轻浮感、沉重感等等。从素描走向设计二、精细特写素描造型2、肌理与质感13从素描走向设计二、精细特写素描造型
3、质感写真的分类表现
①反光不透光的物体(金属、陶瓷)以金属类最为代表,由于其自身的材质属性,经过加工抛光后它的表面多为光滑面,具有极强的反光性,可以将周围环境中的物体投映在本身表面上,这是金属在素描表现中最大的特点,以不锈钢的特点最为显著。
从素描走向设计二、精细特写素描造型3、质感写真的分类表现14从素描走向设计二、精细特写素描造型
3、质感写真的分类表现
②、透光且反光的物体这类物体以玻璃等晶体为例,对光的反射性极强,它可以使物体周围的环境反射到这些物体上,同时上述物体的透光性使我们可以看到物体后面的东西。从素描走向设计二、精细特写素描造型3、质感写真的分类表现15从素描走向设计二、精细特写素描造型
3、质感写真的分类表现
③、相对既不反光也不透光的物体(石、木、纸、皮革等)最大的特点是不产生透光,光大部分都被此类材料所特有的表面肌理所吸收,只有少许的光反射到人的眼睛里,根据反射光的多少来辨别是何材料。
从素描走向设计二、精细特写素描造型3、质感写真的分类表现16从素描走向设计二、精细特写素描造型
4、质感的写生表现从素描走向设计二、精细特写素描造型4、质感的写生表现17从素描走向设计二、精细特写素描造型
精细特写素描的表现方法步骤5、从素描走向设计二、精细特写素描造型精细特写素描的表现方法步18从素描走向设计二、精细特写素描造型
精细特写素描的表现方法步骤5、从素描走向设计二、精细特写素描造型精细特写素描的表现方法步19从素描走向设计三、设计创意形态素描造型
1、创新素质的培养(多观察、多体验、多表情、多想像、多尝试、多与设计相结合)
设计创意形态素描,不再拘泥于现实形态,而是从更多方面进行突破创新,特别是表现性方面与表意方面。通过创意造型素描的训练,我们将主要解决两个直接的问题:从素描走向设计三、设计创意形态素描造型
1、创新素质的培养(20从素描走向设计三、设计创意形态素描造型
①、在培养造型能力的同时,培养灵敏、灵活的意识,开发想象思维、创造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使眼、脑、心、手的协调统一。②、在素描与设计之间建立起更紧密和直接的联系。通过创意稿多形式、多思路、多表现方法的立体式、多方位的尝试,从而与设计创意的原理一样,升化出多种创意形态。从素描走向设计三、设计创意形态素描造型
①、在培养造型能力的21从素描走向设计三、设计创意形态素描造型
2、设计素描的表现形式①拼置形态:在两种以上的物象中,找出并利用形的相似或相同之处,巧妙地将其嫁接在一起,从而达到形成一种新形态的目的。从素描走向设计三、设计创意形态素描造型
2、设计素描的表现形22从素描走向设计三、设计创意形态素描造型
2、设计素描的表现形式
②仿生形态:是从生物的形态、运动的原理和系统中,捕捉灵感,并将其转换、应用的创意和设计方法。
从素描走向设计三、设计创意形态素描造型
2、设计素描的表现形23从素描走向设计三、设计创意形态素描造型
2、设计素描的表现形式
③、共生形态:
就是形与形的轮廓线之间相互成为对方的一部分,相互借用,组成巧妙的两形公用一条轮廓线的形态,彼此之间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从素描走向设计三、设计创意形态素描造型
2、设计素描的表现形242、设计素描的表现形式
④叠视形态:遮叠的物形会形成一个完整的新物形,并且,被遮挡的物形非但不会残缺不全,反而使人感到他在极力争取自己的完整,并暗示出被遮盖的特征,从而使它们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深奥,并富有戏剧性。从素描走向设计三、设计创意形态素描造型
2、设计素描的表现形式
从素描走向设计三、设计创意形态素描造252、设计素描的表现形式
⑤换置形态:即图形视觉元素的替代关系。从素描走向设计三、设计创意形态素描造型
2、设计素描的表现形式
从素描走向设计三、设计创意形态素描造262、设计素描的表现形式
⑥、延异形态:以富有情感、耐人寻味、发人深省的手段来表现一种不合常规、不求合理的怪异构成。从素描走向设计三、设计创意形态素描造型
2、设计素描的表现形式
从素描走向设计三、设计创意形态素描造272、形态同构的异变表现
⑦异面形态:即“偷梁换柱”,“张冠李戴”。早期,大都表现在一些有关鬼神的形象中,如中国的“牛头马面”等。从素描走向设计三、设计创意形态素描造型
2、形态同构的异变表现
从素描走向设计三、设计创意形态素描造282、设计素描的表现形式
⑧移植形态:将一个物体的材料特征转嫁到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完成物体质地转换。
从素描走向设计三、设计创意形态素描造型
2、设计素描的表现形式
从素描走向设计三、设计创意形态素描造292、设计素描的表现形式
⑨特性改变形态:仿透、仿结、仿曲、断置形态。从素描走向设计三、设计创意形态素描造型
2、设计素描的表现形式
从素描走向设计三、设计创意形态素描造302、设计素描的表现形式
⑩
重力改变形态:改变视觉体重形态,抽取物质的重量,将地球引力消失,使之失重飘浮起来。从素描走向设计三、设计创意形态素描造型
2、设计素描的表现形式
从素描走向设计三、设计创意形态素描造312、设计素描的表现形式
⑾非逻辑、反方向改变形态:如鱼原本在水中游动,却偏让它空中去飞翔;水从低处向高处流等。从素描走向设计三、设计创意形态素描造型
2、设计素描的表现形式
从素描走向设计三、设计创意形态素描造322、设计素描的表现形式
⑿比例异变形态:人为地违反相对的正常比例,改变常规下物态的大小比例关系的“思维定式”,突破常规习惯的比例秩序。
从素描走向设计三、设计创意形态素描造型
2、设计素描的表现形式
从素描走向设计三、设计创意形态素描造332、设计素描的表现形式
⒀隐形构成形态:似形而蔽,含于其中。其隐形借助于实形存在或轮廓边缘的共用效应。
从素描走向设计三、设计创意形态素描造型
2、设计素描的表现形式
从素描走向设计三、设计创意形态素描造342、设计素描的表现形式
⒁拟人构成形态:将视觉元素物化,予以人格化,赋予图形新的生命和新的意义。
从素描走向设计三、设计创意形态素描造型
2、设计素描的表现形式
从素描走向设计三、设计创意形态素描造352、设计素描的表现形式
⒂内在改变形态:“金玉其表,败絮其内”,从素描走向设计三、设计创意形态素描造型
2、设计素描的表现形式
从素描走向设计三、设计创意形态素描造36从素描走向设计四、作品欣赏
从素描走向设计四、作品欣赏
37从素描走向设计四、作品欣赏
从素描走向设计四、作品欣赏
38从素描走向设计四、作品欣赏
从素描走向设计四、作品欣赏
39从素描走向设计四、作品欣赏
从素描走向设计四、作品欣赏
40从素描走向设计四、作品欣赏
从素描走向设计四、作品欣赏
41从素描走向设计四、作品欣赏
从素描走向设计四、作品欣赏
42从素描走向设计四、作品欣赏
从素描走向设计四、作品欣赏
43从素描走向设计四、作品欣赏
从素描走向设计四、作品欣赏
44从素描走向设计四、作品欣赏
从素描走向设计四、作品欣赏
45从素描走向设计四、作品欣赏
从素描走向设计四、作品欣赏
46从素描走向设计四、作品欣赏
从素描走向设计四、作品欣赏
47从素描走向设计四、作品欣赏
从素描走向设计四、作品欣赏
48从素描走向设计四、作品欣赏
从素描走向设计四、作品欣赏
49从素描走向设计四、作品欣赏
从素描走向设计四、作品欣赏
50从素描走向设计四、作品欣赏
从素描走向设计四、作品欣赏
51谢谢参考资料:《设计的造型基础训练》周至禹,中国广播音像出版社《艺海扬帆》周至禹,山西人民出版社,2003.1版《观察与思考》唐鼎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9版《设计素描》黄作林李育邓旭,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8版《设计素描》冯峰,北京天天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素描与设计的设计转换》路家明。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5版这些资料为课件《设计素描》的制作提供了方便,在此深表感谢!谢谢参考资料:52从素描走向设计主讲:李荣彬副教授美术学院2009年10月从素描走向设计主讲:李荣彬副教授美术学院2009年53从素描走向设计关于结构:以线为主要表现手段,强调的是物象的内部构造关系和形体之间的衔接组合关系,研究的是本质的、内在的构造因素。关于光影:以光影明暗为主要表现手段,强调的是物象受光照射后所产生的明暗变化关系。研究的是物象表面的明暗现象因素。从素描走向设计关于结构:以线为主要表现手段,强调的是关于光影54从素描走向设计示范作业从素描走向设计示范作业55从素描走向设计结构作业从素描走向设计结构作业56从素描走向设计结构作业从素描走向设计结构作业57从素描走向设计光影作业从素描走向设计光影作业58从素描走向设计光影作业从素描走向设计光影作业59从素描走向设计一、设计素描的概念1、概念
设计素描是有别于传统的造型基础素描,主要研究客观对象的内在构成关系与外观形式的整体感,从而超越摹仿,达到主动性的认识与创造,并将艺术表现形式以及艺术表现形式的视觉造型语言与专业设计有机结合,体现了科学与美学、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统一。
从素描走向设计一、设计素描的概念设计素描是有别于传统的60从素描走向设计2、设计素描的特点
①人类首度将设计素描的理论、形式和功能从传统素描中划分出来,应该归功于1919年德国包豪斯设计学校的创立以及瑞士巴塞尔设计学校拟定的《设计素描基础教学大纲》。将素描一词之前冠之以“设计”二字,确立了“设计素描”这一名词与概念。②计素描是自成体系的艺术与科学的结合,理性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结合,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实用与审美的结合。③设计素描应用极为广泛,包括工业产品造型、平面设计、环境艺术以及服装设计、染织设计、书籍装帧、商业广告、包装装潢、装饰工艺、电脑动画、摄影、雕塑和建筑等领域。从素描走向设计2、设计素描的特点①人类首度将设计素描的理论61从素描走向设计3、学习的目的
①培养视觉的反应及增强接受视觉信息的能力,即敏锐的感受能力。(眼)②培养分析、观察、理解、判断的形象与抽象思维能力,形成对事物特征的深刻把握,即富于理智的认识能力。(脑)③培养思维想象能力,形成对未知领域的自觉探求,即创造意识。(心)
④培养技能的熟练掌握,达到对于视觉信息的有效表达,即富于技能的适应能力。(手)
从素描走向设计3、学习的目的①培养视觉的反应及增强接受视觉62从素描走向设计二、精细特写素描造型
精细特写素描造型是明暗形态造型训练的深入,侧重并加强对于各种材质的认识和对质感进行精细特写表现能力的训练。从素描走向设计二、精细特写素描造型精细特写素描造型是63从素描走向设计二、精细特写素描造型
1、形体的外部材料每个物象都有构成其外部形态所特有的材料质感。我们日常所接触的物品及所要进行描绘研究的对象,大都会通过视觉、触觉而产生一些共同的感受,如:柔软、坚硬、精细、粗糙、结实、松懈、沉重、轻浮、光滑、钝涩等等。对它们的认真观察与体会,是画好精细特写课题的第一要点。从素描走向设计二、精细特写素描造型1、形体的外部材料64从素描走向设计二、精细特写素描造型
2、肌理与质感
由于物体的材质不同,其表面的组织、排列、构造也就各不相同。因而便会产生各种不同的视觉和心理的感觉。例如:粗糙感、精细感、柔软感、坚硬感、结实感、篷松感、轻浮感、沉重感等等。从素描走向设计二、精细特写素描造型2、肌理与质感65从素描走向设计二、精细特写素描造型
3、质感写真的分类表现
①反光不透光的物体(金属、陶瓷)以金属类最为代表,由于其自身的材质属性,经过加工抛光后它的表面多为光滑面,具有极强的反光性,可以将周围环境中的物体投映在本身表面上,这是金属在素描表现中最大的特点,以不锈钢的特点最为显著。
从素描走向设计二、精细特写素描造型3、质感写真的分类表现66从素描走向设计二、精细特写素描造型
3、质感写真的分类表现
②、透光且反光的物体这类物体以玻璃等晶体为例,对光的反射性极强,它可以使物体周围的环境反射到这些物体上,同时上述物体的透光性使我们可以看到物体后面的东西。从素描走向设计二、精细特写素描造型3、质感写真的分类表现67从素描走向设计二、精细特写素描造型
3、质感写真的分类表现
③、相对既不反光也不透光的物体(石、木、纸、皮革等)最大的特点是不产生透光,光大部分都被此类材料所特有的表面肌理所吸收,只有少许的光反射到人的眼睛里,根据反射光的多少来辨别是何材料。
从素描走向设计二、精细特写素描造型3、质感写真的分类表现68从素描走向设计二、精细特写素描造型
4、质感的写生表现从素描走向设计二、精细特写素描造型4、质感的写生表现69从素描走向设计二、精细特写素描造型
精细特写素描的表现方法步骤5、从素描走向设计二、精细特写素描造型精细特写素描的表现方法步70从素描走向设计二、精细特写素描造型
精细特写素描的表现方法步骤5、从素描走向设计二、精细特写素描造型精细特写素描的表现方法步71从素描走向设计三、设计创意形态素描造型
1、创新素质的培养(多观察、多体验、多表情、多想像、多尝试、多与设计相结合)
设计创意形态素描,不再拘泥于现实形态,而是从更多方面进行突破创新,特别是表现性方面与表意方面。通过创意造型素描的训练,我们将主要解决两个直接的问题:从素描走向设计三、设计创意形态素描造型
1、创新素质的培养(72从素描走向设计三、设计创意形态素描造型
①、在培养造型能力的同时,培养灵敏、灵活的意识,开发想象思维、创造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使眼、脑、心、手的协调统一。②、在素描与设计之间建立起更紧密和直接的联系。通过创意稿多形式、多思路、多表现方法的立体式、多方位的尝试,从而与设计创意的原理一样,升化出多种创意形态。从素描走向设计三、设计创意形态素描造型
①、在培养造型能力的73从素描走向设计三、设计创意形态素描造型
2、设计素描的表现形式①拼置形态:在两种以上的物象中,找出并利用形的相似或相同之处,巧妙地将其嫁接在一起,从而达到形成一种新形态的目的。从素描走向设计三、设计创意形态素描造型
2、设计素描的表现形74从素描走向设计三、设计创意形态素描造型
2、设计素描的表现形式
②仿生形态:是从生物的形态、运动的原理和系统中,捕捉灵感,并将其转换、应用的创意和设计方法。
从素描走向设计三、设计创意形态素描造型
2、设计素描的表现形75从素描走向设计三、设计创意形态素描造型
2、设计素描的表现形式
③、共生形态:
就是形与形的轮廓线之间相互成为对方的一部分,相互借用,组成巧妙的两形公用一条轮廓线的形态,彼此之间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从素描走向设计三、设计创意形态素描造型
2、设计素描的表现形762、设计素描的表现形式
④叠视形态:遮叠的物形会形成一个完整的新物形,并且,被遮挡的物形非但不会残缺不全,反而使人感到他在极力争取自己的完整,并暗示出被遮盖的特征,从而使它们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深奥,并富有戏剧性。从素描走向设计三、设计创意形态素描造型
2、设计素描的表现形式
从素描走向设计三、设计创意形态素描造772、设计素描的表现形式
⑤换置形态:即图形视觉元素的替代关系。从素描走向设计三、设计创意形态素描造型
2、设计素描的表现形式
从素描走向设计三、设计创意形态素描造782、设计素描的表现形式
⑥、延异形态:以富有情感、耐人寻味、发人深省的手段来表现一种不合常规、不求合理的怪异构成。从素描走向设计三、设计创意形态素描造型
2、设计素描的表现形式
从素描走向设计三、设计创意形态素描造792、形态同构的异变表现
⑦异面形态:即“偷梁换柱”,“张冠李戴”。早期,大都表现在一些有关鬼神的形象中,如中国的“牛头马面”等。从素描走向设计三、设计创意形态素描造型
2、形态同构的异变表现
从素描走向设计三、设计创意形态素描造802、设计素描的表现形式
⑧移植形态:将一个物体的材料特征转嫁到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完成物体质地转换。
从素描走向设计三、设计创意形态素描造型
2、设计素描的表现形式
从素描走向设计三、设计创意形态素描造812、设计素描的表现形式
⑨特性改变形态:仿透、仿结、仿曲、断置形态。从素描走向设计三、设计创意形态素描造型
2、设计素描的表现形式
从素描走向设计三、设计创意形态素描造822、设计素描的表现形式
⑩
重力改变形态:改变视觉体重形态,抽取物质的重量,将地球引力消失,使之失重飘浮起来。从素描走向设计三、设计创意形态素描造型
2、设计素描的表现形式
从素描走向设计三、设计创意形态素描造832、设计素描的表现形式
⑾非逻辑、反方向改变形态:如鱼原本在水中游动,却偏让它空中去飞翔;水从低处向高处流等。从素描走向设计三、设计创意形态素描造型
2、设计素描的表现形式
从素描走向设计三、设计创意形态素描造842、设计素描的表现形式
⑿比例异变形态:人为地违反相对的正常比例,改变常规下物态的大小比例关系的“思维定式”,突破常规习惯的比例秩序。
从素描走向设计三、设计创意形态素描造型
2、设计素描的表现形式
从素描走向设计三、设计创意形态素描造852、设计素描的表现形式
⒀隐形构成形态:似形而蔽,含于其中。其隐形借助于实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业主自用房屋改建合同协议
- 中草药研发与销售合同2025
- 云计算服务外包合同转让合同
- 个人货车承租合同范本
- 2025年商业信息外包保密协议
- 2025年股份出售意向协议书格式
- 个人贷款合同范本(民间借贷版)
- 防爆电气设备技术协议书范本
- 建筑工地劳务用工合同模板
- 知识产权共享协议书样本
- 2024-2025学年成都市金牛区九年级上期末(一诊)英语试题(含答案)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监测数学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广东2024年广东金融学院招聘专职辅导员9人笔试历年典型考点(频考版试卷)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研究生考试考研英语(二204)试卷与参考答案
- DB31∕731-2020 船舶修正总吨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 2024-年全国医学博士外语统一入学考试英语试题
- 2024年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卫生检验技术(初级(师)211)相关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指导
- 《手卫生知识培训》培训课件
- 江苏省南京鼓楼区2024年中考联考英语试题含答案
- 儿科护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二)
- 15篇文章包含英语四级所有词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