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茅盾及其《子夜》
1茅盾及其《子夜》1一、茅盾的生平
在了解茅盾的生平时,要特别注意三点:他是一位土生土长的中国现代作家他在不同时期有着明显的不同身份他的一生与中国革命的联系十分紧密
2一、茅盾的生平在了解茅盾的生平时,要特别注意(一)简历
生于1896年,(比鲁迅小15岁,比郭沫若还小4岁),卒于1981年(终年85岁),浙江桐乡乌镇人。原名沈德鸿,字雁冰。在新文学初期一直以“沈雁冰”的名字著称于世,被誉为“二十世纪的巴尔扎克”和“二十世纪的别林斯基”。
3(一)简历生于1896年,(比鲁迅小15岁,比郭(二)求学入行
1913年(17岁)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三年后的1916年(20岁)在北大预科毕业后,因家庭经济原因未能继续在北大学习,而是经朋友介绍进入在当时的文化界十分著名的“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工作,受《新青年》倡导文学革命的影响开始翻译介绍欧洲文学。4(二)求学入行1913年(17岁)中学毕业后考入
(三)崭露头角
1921年(25岁),沈雁冰同时在文学和政治两个舞台上崭露头角,一出现便显示出领袖的风范。在这年1月,沈雁冰与叶绍钧、郑振铎、王统照、周作人、耿济之、郭绍虞、孙伏园、许地山等12人共同发起成立了新文学史上第一个重要的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并将他所在的《小说月报》由一个“鸳鸯蝴蝶派”的刊物改革为新文学的第一个“纯文艺”刊物。
5(三)崭露头角1921年(25岁),(四)酝酿期
从1922年到1927年,沈雁冰在文学上虽然没有取得突破性的成就,但始终没有离开文学的圈子,不仅是“人生派”文学的重要理论家和批评家,而且还是革命文学的最早倡导者,并在用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解释文学与社会、革命和人生的关系方面处于先锋地位。在政治方面,沈雁冰则是当时最为活跃的文学家。6(四)酝酿期从1922年到1927年,沈雁冰在文学(五)彷徨期
1927年8月,从牯岭回到上海后,立即将自己参加革命的经过写成小说《幻灭》,这是沈雁冰的第一篇小说,并在这篇小说于《小说月报》连载时第一次使用“茅盾”的笔名。紧接着他又完成了另两篇小说《动摇》和《追求》。1930年,这三篇带有连续性的小说结集为《蚀》出版单行本,故《蚀》又称“《蚀》三部曲”,被看作是茅盾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这部作品以“矛盾”的基调贯穿始终,正暗含着作者在大革命失败后的彷徨苦闷心情,而沈雁冰最初为自己取的笔名就是这“矛盾”二字(后被叶对陶改为“茅盾”)。1929年,茅盾在日本还创作了另一部长篇小说《虹》。7(五)彷徨期1927年8月,从牯岭回到上海后,立即(六)爆发期
1933年前后,茅盾的小说创作进入了爆发期。1930年,从日本回到上海后不久即参加了“左联”,1931年开始创作长篇小说《子夜》,并陆续创作和发表了他最有代表性的短篇小说《林家铺子》和“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1933年,《子夜》由开明书店出版,被看作是中国文坛上的一件大事,有人甚至称这一年为“子夜年”。8(六)爆发期1933年前后,茅盾的小说创作进入了爆发期(七)辗转流徙
从1937年抗战爆发后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茅盾的生活一直处于动荡之中。9(七)辗转流徙从1937年抗战爆发后到1949年
茅盾一生著述甚丰,我们这门课主要要求了解其小说等作品中的下列内容:
(一)具有“大事记”和“编年史”特点的作品:
写于1927年至1928年,描写1927年“四·一二”蒋介石反革命政变及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经验教训的《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10茅盾一生著述甚丰,我们这门课主要要求了解其小写于1929年,描写从“五四”时期到1927年近十年时代面貌和思想发展历程的的《虹》;写于1932年至1933年,描写30年代初中国江浙农村小城镇商人破产和农民“丰收成灾”以及农民觉醒反抗的《林家铺子》和“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11写于1929年,描写从“五四”时期到1927年近十年时代面貌写于1931年至1932年,发表于1933年,描写1930年春夏间发生在上海的政治经济事件的《子夜》;写于1941年,描写1940年9月至1941年2月间“皖南事变”前后国民党反共卖国的《腐蚀》;写于1945年,描写当年重庆“黄金案”内幕的话剧《清明前后》等。12写于1931年至1932年,发表于1933年,描写1930年(二)在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中受到创造社等革命文学倡导者们批评的小说:《蚀》三部曲、《虹》,以及《路》、《三人行》等。13(二)在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中受到创造社等革命文学倡导者们(三)主要体现出“社会剖析小说”:
《子夜》、《林家铺子》和“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以及《多角关系》、《当铺前》、《小巫》等。
(四)抗战后的“急就章”:
长篇小说《第一阶段的故事》、中篇小说《走上岗位》和在此基础上创作的长篇小说《锻炼》、《腐蚀》,以及他惟一的剧作《清明前后》等。14(三)主要体现出“社会剖析小说”:《子夜》、《林家铺子》和(五)未能按计划完成的作品:
《虹》、《第一阶段的故事》、《走上岗位》、《锻炼》、《霜叶红于二月花》以及《子夜》等。
(六)为追求社会功利目的硬写的失败之作:
《虹》、《三人行》、《第一阶段的故事》、《走上岗位》、《清明前后》等。15(五)未能按计划完成的作品:《虹》、《第一阶段的故事》、《在20世纪的许多有影响的作家中,茅盾在文学史上的评价是最具戏剧性的一个。在80年代以前,茅盾是公认的20世纪文学巨匠。但是,在90年代,却遭到许多学者的质疑,甚至被排出优秀的小说家的行列。虽然茅盾文学奖是中国最大的长篇小说创作奖,但是,茅盾本人的创作成就却被普遍怀疑。茅盾的文学特色和文学成就究竟应该怎样评价呢?对于茅盾的评价,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巨大变化呢?16在20世纪的许多有影响的作家中,茅盾在文学史上的评价是最具戏茅盾的文学个性,善于进行长篇小说的创作。即使是短篇小说,其结构也是长篇小说式的。可以说茅盾,是20世纪长篇小说创作的开拓者之一。茅盾在三十年代,还是社会剖析小说的最著名的作家。茅盾是社会剖析小说的开创者。他的小说,都是社会剖析小说。17茅盾的文学个性,善于进行长篇小说的创作。即使是短篇小说,其结
所谓社会剖析小说,就是把认识社会作为目的的小说。这种小说要剖析、揭示社会现实的本质,探索社会发展趋势,甚至力图总结历史规律。社会剖析小说作者,主要是左翼作家,或者说社会剖析小说,是左翼主流小说。它基本上以阶级理论为武器,揭示社会生活中的阶级关系。就是用阶级理论为核心去观察社会,认识社会。18所谓社会剖析小说,就是把认识社会作为目的的小说社会剖析小说,实际上是把认识价值和社会价值当作文学最高意义。社会剖析小说,就是要实现文学的认识价值和社会价值。通常文学的作用是以审美为核心的,在审美的基础上,获得认识价值和教育价值。但是,社会剖析小说却把认识价值放在首位。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文学的主体。茅盾遭到质疑,或者茅盾的文学地位受到否定,关键就在这里。19社会剖析小说,实际上是把认识价值和社会价值当作文学最高意义。
一、《子夜》对于中国社会的分析和认识
二、《子夜》的宏大叙事:史诗式的叙述方式20一、《子夜》对于中国社会的分析和认识20内容简介:
小说从吴老太爷一家由农村到城市开始写起,因吴老太爷接受不了诚实的喧闹,患脑冲血而死。在吴老太爷的吊丧会上,来了许多的人。吴荪甫答应了孙吉人等一伙人所提出的“几个大小不同的企业家组织一个新的团体作买空卖空的生意”。而与此同时,吴荪甫的姐夫也同意加入赵伯韬为首的“多头”公司。从此吴荪甫与赵伯韬之间矛盾、斗争展开了。当时时局动荡不安,吴荪甫农村老家被劫,损失严重。为了筹集组建新厂的资本,他对丝长工人进行剥削,导致丝长工人罢工示威,最终由于炒股失败,落入“买办化”。21内容简介:21
从小说内容上看,主要写了三条线索:一:公债市场的斗争;二:裕华工人的罢工;三:双桥镇农民反对恶霸地主的斗争。作品它以典型的半殖民地城市上海为背景,以民族资本家吴荪甫与买办赵伯韬的矛盾为主线,向人们展开三十年代初期中国社会的广阔画卷——城乡工农斗争、民族工商业被吞并、军阀混战、农村破产……气势恢宏,作品通过纷繁的线索和复杂的社会关系,多侧面地展现了黎明来临之前的“子夜”。22从小说内容上看,主要写了三条线索:22《子夜》为人物活动创造了一个典型环境
一是国际金融资本主义危机,经济危机波及,帝国主义资本主义转嫁危机,中国民族工业频于破产境地;二是封建统治、资本家为转嫁危机,加紧剥削压迫,工人农民强烈反抗,阶级矛盾激化,尖锐冲突;三是国内军阀混战,红军和苏维埃运动发展,加剧上海工业界和金融界波动。★具体环境:国际大都市上海为主(双桥为辅)★小场景:吴公馆交易所裕华丝厂23《子夜》为人物活动创造了一个典型环境23一、《子夜》对于中国社会的分析和认识《子夜》是茅盾的最典型作品。长期以来,一直被看作是现代文学中最优秀的长篇小说。这部作品之所以获得如此的巨大声誉,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它的思想主题。它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分析和认识。茅盾在《子夜》中运用阶级的观点,对于30年代的中国社会性质做出了左翼性的分析,证明了无产阶级革命合理性。这是《子夜》成为20世纪名著的根本原因。24一、《子夜》对于中国社会的分析和认识《子夜》是茅茅盾创作《子夜》实际上是用小说参与了这场讨论,他用小说这种文学样式来进行社会重大问题的思考。茅盾说:
“中国并没有走向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中国在帝国主义的压迫下,是更加殖民地化了。”25茅盾创作《子夜》实际上是用小说参与了这场讨论,他用小说这种文茅盾在《子夜》中是怎样具体表现自己的思想呢?
茅盾把人物放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通过人物悲剧来反映中国社会的性质。主人公是民族资本家吴荪甫,作品就把他放在当时中国社会纵横交错的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在复杂而激烈的冲突中,展开他性格及其悲剧道路。26茅盾在《子夜》中是怎样具体表现自己的思想呢?茅盾作品中,吴荪甫是那种铁腕人物。有人说他作为资本家,“是中国资本主义发展途中的末路英雄。”他是文化企业家,或者说是高素质、高层次的企业家。他既有一个企业家的雄心气魄,也有企业家的才华。他最大的理想是,发展自己的企业,最后建立一个“双桥王国”。这实际上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渴望建立现代工业社会的一种典型心理。27作品中,吴荪甫是那种铁腕人物。有人说他作为资本家,“是中国资他曾经游历过欧美,具有很高现代意识和现代素质。有管理企业的智谋、经验和手段。比如,作品中他和父亲吴老太爷的那种紧张的关系,就体现出他作为资产阶级的思想和性格。吴老太爷是地主,吴荪甫与地主父亲之间的对立,表明他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割断了与封建主义的联系,突出了他的现代性格和思想。他对管理人员的使用,也体现了他的那种现代性格。屠维岳,在管理工人方面很有才干,对他总是不卑不亢,甚至敢于和他辩论。他就重用他。莫干丞虽然是老资格,但是,他认为这个人只适合到农村去收租子。28他曾经游历过欧美,具有很高现代意识和现代素质。有管理企业的智在事业上,吴荪甫也的确有过辉煌时期。他凭借着自己的雄厚资本,和气魄、才干,成立了一个益中公司,一下廉价收买了8个小的工厂。在最辉煌的时候,他的雄心进一步膨胀,又参加了买办资本家的赵伯韬的公司,企图在公债市场谋取暴利。但是,最终惨败。29在事业上,吴荪甫也的确有过辉煌时期。他凭借着自己的雄厚资本,吴荪甫失败根本原因有二个:
一是外国资本势力的压制。就是作品中直接造成吴荪甫失败的赵伯韬,他实际是现在所说的合资企业。有国外雄厚的资本为后盾。所以可以控制公债市场。
30吴荪甫失败根本原因有二个:30二是社会动荡混乱。作品中有表现出的“中原大战”,蒋介石与阎西山、冯玉祥之间的战争。这是作品的一个背景。农村有农民暴动,城市有工人罢工。可以这样说,当时中国社会是完全的无序状态。吴荪甫说,“只要国家象个国家,政府象个政府,中国工业一定有希望。”这些都非常直接的影响了吴荪甫发展民族工业的事业。31二是社会动荡混乱。作品中有表现出的“中原大战”,蒋介石与阎西所以,人们普遍说,吴荪甫的悲剧是生不逢时。在那种现实中他无法发展自己,只有失败。茅盾这样说:“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中虽有些如法兰西资产阶级性格的人,但是因为1930年半殖民地的中国不同于18世纪的法国,因此中国资产阶级的前途是非常暗淡的。”32所以,人们普遍说,吴荪甫的悲剧是生不逢时。在那种现实中他无法可以说,作品通过一个资本家的悲剧,否定了中国资产阶级,否定了欧美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同时肯定了无产阶级,确认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合理性,和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在30年代《子夜》成为左翼文学最著名作品,和后来成为20世纪文学名著,最关键的原因就在于这里。而茅盾及其《子夜》的文学价值被一些人怀疑,也是因为这个原因。33可以说,作品通过一个资本家的悲剧,否定了中国资产阶级,否定了《子夜》成功塑造了典型环境里的典型人物
吴荪甫——30年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典型,是其中“出类拔萃”的人物,宛然“20世纪机械工业时代的英雄和王子”●具有思想上的两重性:革命性与反动性的统一;34《子夜》成功塑造了典型环境里的典型人物34●具有性格上的两重性:既有由魄力和学识所养成的冷静、清醒;又有由残忍和虚弱所产生的暴燥、专断;●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典型意义:说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命运和必然性3535二、《子夜》的宏大叙事:史诗式的叙述方式茅盾《子夜》集中地显示了茅盾长篇小说艺术个性,即宏大叙事,也就是史诗式的叙述方式。在现代文学史上,这种史诗叙述被看作是由茅盾开创的文学传统。有人叫茅盾传统。36二、《子夜》的宏大叙事:史诗式的叙述方式茅盾《子夜》集中地显“史诗”就是历史价值与文学价值的完美结合。“史诗”,就是历史和诗的融合,“历史”并不一定就是过去也可以指现实,凡指对社会状态的再现。“诗”也并不是诗歌,而是凡指文学,或者文学性。那么,所谓史诗性作品,就是那种即反映了社会本质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的作品。也可以理解为用文学书写历史。37“史诗”就是历史价值与文学价值的完美结合。37“史诗”是长篇小说的美学特征。只有在长篇小说这种文体上才可以用“史诗性”这个概念。但是,并不是所以长篇小说具有史诗性的。只有那些结构宏大的长篇小说才可以说具有史诗性特征。史诗的关键就在于结构宏大,而不是文字数量多。3838结构宏大,也叫全景式的结构。就要求作品全方位地反映社会生活,要最大程度地覆盖历史的每个角落。比如,要从农村,到城市,从商界到学界等,等等。要把社会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都纳入到作品中来。39结构宏大,也叫全景式的结构。就要求作品全方位地反映社会生活,那么,这种全景式叙述,不是为了仅仅记录一些社会现象,而是要探求社会历史的本质和规律。要经由纷纭复杂的社会现象深入到本质之中。所以,这种宏大结构,在本质上,就是要求作品反映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是反映论的文学观。40那么,这种全景式叙述,不是为了仅仅记录一些社会现象,而是要探茅盾《子夜》就非常充分地体现了这样的宏大结构的史诗追求。茅盾要全面反映当时中国社会的社会,而且要在本质上分析中国社会的性质。41茅盾《子夜》就非常充分地体现了这样的宏大结构的史诗追求。茅盾《子夜》的结构宏伟而严谨,为了既包容复杂的矛盾、丰富的生活、众多的人物,又做到线索清楚、主次分明,作家在构思中很费苦心。首先,作家精心设计了别开生面的序幕。开头两章通过吴老太爷猝然亡故,各色人等来吴府吊丧的描写,自然而巧妙地让许多角色登场亮相,既初步展示了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又牵出了各种矛盾冲突的情节线索。42《子夜》的结构宏伟而严谨,为了既包容复杂的矛盾、丰富的生活、其次,主体部分(第三至十六章),安排了一条主线和若干支线交叉发展的网状结构。吴、赵斗争作为贯穿全书情节发展的主线,各条枝线既有自身发展的脉络,又共同服务于主线的发展,既丰富多采,又条理分明。最后三章,作为全书的高潮和结局,笔力收回到主线,泼墨重采写了吴荪甫试图挽回危局的种种努力,写得波澜起伏,摇曳多姿。43其次,主体部分(第三至十六章),安排了一条主线和若干支线交叉
茅盾《子夜》的这种宏大结构或者说史诗性的宏大叙述,在当时文坛上具有开拓性的意义。在五四时代,长篇小说很少,主要是短篇小说。20年代末期以后,中长篇小说逐渐增加。在30年代,长篇小说成为比较繁荣的文体。具有史诗性的作品,只有一部《倪焕之》,但是,其深度和广度都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篇幅也不长。在30年代初期文坛上,只有《子夜》才达到结构宏大特点。所以,才被看作是一种茅盾传统。44茅盾《子夜》的这种宏大结构或者说史诗性的宏大叙述,到了五十年代以后,“史诗性”成为长篇小说最高的美学境界。50年代末期出现了长篇小说创作高峰。当时被认为一流的长篇小说,都被认为具有史诗性。很著名的《创业史》《红旗谱》《保卫延安》《山乡巨变》《三家巷》等,都是这样的史诗性结构。即使到了90年代,史诗性仍然是一些作家所追求的目标。如路遥、陈忠实、阿来的《尘埃落定》。茅盾文学奖的获得者有很多是这样的史诗性结构的作品。45到了五十年代以后,“史诗性”成为长篇小说最高的美学境界。50但是,文学界对于史诗性的评价却和过去不一样了。很多人对史诗性提出批评。而与史诗性相对的个人化叙述却成为一种叙述潮流。个人化叙述,有两个含义:一是写个人生活为主,如现在的女性主义创作。一个是用个人的思想、感情去体验社会生活。总之,突现的是个人对自我、社会生活体验和感受、认识。46但是,文学界对于史诗性的评价却和过去不一样了。很多人对史诗性
史诗叙述遭到否定,首先是因为它所叙述的历史,并不是作家个人对历史的认识和感受,而是接受现成的意识形态对历史的认识。这种史诗性结构,包含着太多的历史政治内容。它所揭示的所谓历史本质、历史规律等都是政治/意识形态的要求。历史规律、本质都是当时意识形态规定出来的。比如说,五十年代的那些长篇小说,都是用史诗笔法宣传当时的政治思想。47史诗叙述遭到否定,首先是因为它所叙述的历史,并不是作家个其次,更重要的是,文学目的不是认识历史,而是探索人性和人生。文学是人学,所谓永恒人性是文学的根本。把认识价值当作文学目的,是反映论的文学观,或者叫历史本位文学,而把文学看作人性的,是价值论。或者叫人本主义文学。48其次,更重要的是,文学目的不是认识历史,而是探索人性和人生。
人本主义文学,就是以人为目的的文学。以人为目的,并不是拒绝社会,人也是社会的人,人离不开社会,社会是人的存在方式。关键是站在人性的立场上审视历史,在人性与历史冲突的时候,站在人性人道立场,对抗社会。文学实际上是人性的解放。也可以理解为把人被社会压抑的情感、精神释放出来。最大程度突现人的自由。文学也可以说是人性的乌托邦。49人本主义文学,就是以人为目的的文学。以人为目《子夜》结构的得与失枝繁叶茂,主干分明——繁复而不混乱。大开大合,呼应自然——恢宏而不失法度。曲折迂回,匀称统一——在变化中求统一。结构恢宏严谨
受“理念先行”的束缚,也有芜杂游离、结构失衡的笔墨,比如对农民暴动和工人运动的情形有过于简单化的倾向。总体成功50《子夜》结构的得与失枝繁叶茂,主干分明——繁复而不混乱。大开对《子夜》主题的多样理解1、作家的本意——形象地回答当时中国社会的本质,民族资本家必然失败的悲剧。2、封建文化在现代都市文化冲击之下走向崩溃和解体。3、都市文化中逐利主义对人性的异化。4、生不逢时的失意英雄的悲歌。51对《子夜》主题的多样理解1、作家的本意——形象地回答当时中国茅盾小说在现当代文学史的意义
1、注重创作题材和主题的的宏大性,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开创了史诗性传统。
2、极大丰富和拓展了中国现代小说的人物画廊,塑造了时代新女性系列形象和资本家系列形象。
3、以开放的现代意识和都市感觉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现代都市文学。
4、对现代长篇小说的体式、结构等方面的艺术贡献。52茅盾小说在现当代文学史的意义1、注重创作题材和主茅盾及其《子夜》
53茅盾及其《子夜》1一、茅盾的生平
在了解茅盾的生平时,要特别注意三点:他是一位土生土长的中国现代作家他在不同时期有着明显的不同身份他的一生与中国革命的联系十分紧密
54一、茅盾的生平在了解茅盾的生平时,要特别注意(一)简历
生于1896年,(比鲁迅小15岁,比郭沫若还小4岁),卒于1981年(终年85岁),浙江桐乡乌镇人。原名沈德鸿,字雁冰。在新文学初期一直以“沈雁冰”的名字著称于世,被誉为“二十世纪的巴尔扎克”和“二十世纪的别林斯基”。
55(一)简历生于1896年,(比鲁迅小15岁,比郭(二)求学入行
1913年(17岁)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三年后的1916年(20岁)在北大预科毕业后,因家庭经济原因未能继续在北大学习,而是经朋友介绍进入在当时的文化界十分著名的“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工作,受《新青年》倡导文学革命的影响开始翻译介绍欧洲文学。56(二)求学入行1913年(17岁)中学毕业后考入
(三)崭露头角
1921年(25岁),沈雁冰同时在文学和政治两个舞台上崭露头角,一出现便显示出领袖的风范。在这年1月,沈雁冰与叶绍钧、郑振铎、王统照、周作人、耿济之、郭绍虞、孙伏园、许地山等12人共同发起成立了新文学史上第一个重要的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并将他所在的《小说月报》由一个“鸳鸯蝴蝶派”的刊物改革为新文学的第一个“纯文艺”刊物。
57(三)崭露头角1921年(25岁),(四)酝酿期
从1922年到1927年,沈雁冰在文学上虽然没有取得突破性的成就,但始终没有离开文学的圈子,不仅是“人生派”文学的重要理论家和批评家,而且还是革命文学的最早倡导者,并在用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解释文学与社会、革命和人生的关系方面处于先锋地位。在政治方面,沈雁冰则是当时最为活跃的文学家。58(四)酝酿期从1922年到1927年,沈雁冰在文学(五)彷徨期
1927年8月,从牯岭回到上海后,立即将自己参加革命的经过写成小说《幻灭》,这是沈雁冰的第一篇小说,并在这篇小说于《小说月报》连载时第一次使用“茅盾”的笔名。紧接着他又完成了另两篇小说《动摇》和《追求》。1930年,这三篇带有连续性的小说结集为《蚀》出版单行本,故《蚀》又称“《蚀》三部曲”,被看作是茅盾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这部作品以“矛盾”的基调贯穿始终,正暗含着作者在大革命失败后的彷徨苦闷心情,而沈雁冰最初为自己取的笔名就是这“矛盾”二字(后被叶对陶改为“茅盾”)。1929年,茅盾在日本还创作了另一部长篇小说《虹》。59(五)彷徨期1927年8月,从牯岭回到上海后,立即(六)爆发期
1933年前后,茅盾的小说创作进入了爆发期。1930年,从日本回到上海后不久即参加了“左联”,1931年开始创作长篇小说《子夜》,并陆续创作和发表了他最有代表性的短篇小说《林家铺子》和“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1933年,《子夜》由开明书店出版,被看作是中国文坛上的一件大事,有人甚至称这一年为“子夜年”。60(六)爆发期1933年前后,茅盾的小说创作进入了爆发期(七)辗转流徙
从1937年抗战爆发后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茅盾的生活一直处于动荡之中。61(七)辗转流徙从1937年抗战爆发后到1949年
茅盾一生著述甚丰,我们这门课主要要求了解其小说等作品中的下列内容:
(一)具有“大事记”和“编年史”特点的作品:
写于1927年至1928年,描写1927年“四·一二”蒋介石反革命政变及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经验教训的《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62茅盾一生著述甚丰,我们这门课主要要求了解其小写于1929年,描写从“五四”时期到1927年近十年时代面貌和思想发展历程的的《虹》;写于1932年至1933年,描写30年代初中国江浙农村小城镇商人破产和农民“丰收成灾”以及农民觉醒反抗的《林家铺子》和“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63写于1929年,描写从“五四”时期到1927年近十年时代面貌写于1931年至1932年,发表于1933年,描写1930年春夏间发生在上海的政治经济事件的《子夜》;写于1941年,描写1940年9月至1941年2月间“皖南事变”前后国民党反共卖国的《腐蚀》;写于1945年,描写当年重庆“黄金案”内幕的话剧《清明前后》等。64写于1931年至1932年,发表于1933年,描写1930年(二)在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中受到创造社等革命文学倡导者们批评的小说:《蚀》三部曲、《虹》,以及《路》、《三人行》等。65(二)在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中受到创造社等革命文学倡导者们(三)主要体现出“社会剖析小说”:
《子夜》、《林家铺子》和“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以及《多角关系》、《当铺前》、《小巫》等。
(四)抗战后的“急就章”:
长篇小说《第一阶段的故事》、中篇小说《走上岗位》和在此基础上创作的长篇小说《锻炼》、《腐蚀》,以及他惟一的剧作《清明前后》等。66(三)主要体现出“社会剖析小说”:《子夜》、《林家铺子》和(五)未能按计划完成的作品:
《虹》、《第一阶段的故事》、《走上岗位》、《锻炼》、《霜叶红于二月花》以及《子夜》等。
(六)为追求社会功利目的硬写的失败之作:
《虹》、《三人行》、《第一阶段的故事》、《走上岗位》、《清明前后》等。67(五)未能按计划完成的作品:《虹》、《第一阶段的故事》、《在20世纪的许多有影响的作家中,茅盾在文学史上的评价是最具戏剧性的一个。在80年代以前,茅盾是公认的20世纪文学巨匠。但是,在90年代,却遭到许多学者的质疑,甚至被排出优秀的小说家的行列。虽然茅盾文学奖是中国最大的长篇小说创作奖,但是,茅盾本人的创作成就却被普遍怀疑。茅盾的文学特色和文学成就究竟应该怎样评价呢?对于茅盾的评价,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巨大变化呢?68在20世纪的许多有影响的作家中,茅盾在文学史上的评价是最具戏茅盾的文学个性,善于进行长篇小说的创作。即使是短篇小说,其结构也是长篇小说式的。可以说茅盾,是20世纪长篇小说创作的开拓者之一。茅盾在三十年代,还是社会剖析小说的最著名的作家。茅盾是社会剖析小说的开创者。他的小说,都是社会剖析小说。69茅盾的文学个性,善于进行长篇小说的创作。即使是短篇小说,其结
所谓社会剖析小说,就是把认识社会作为目的的小说。这种小说要剖析、揭示社会现实的本质,探索社会发展趋势,甚至力图总结历史规律。社会剖析小说作者,主要是左翼作家,或者说社会剖析小说,是左翼主流小说。它基本上以阶级理论为武器,揭示社会生活中的阶级关系。就是用阶级理论为核心去观察社会,认识社会。70所谓社会剖析小说,就是把认识社会作为目的的小说社会剖析小说,实际上是把认识价值和社会价值当作文学最高意义。社会剖析小说,就是要实现文学的认识价值和社会价值。通常文学的作用是以审美为核心的,在审美的基础上,获得认识价值和教育价值。但是,社会剖析小说却把认识价值放在首位。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文学的主体。茅盾遭到质疑,或者茅盾的文学地位受到否定,关键就在这里。71社会剖析小说,实际上是把认识价值和社会价值当作文学最高意义。
一、《子夜》对于中国社会的分析和认识
二、《子夜》的宏大叙事:史诗式的叙述方式72一、《子夜》对于中国社会的分析和认识20内容简介:
小说从吴老太爷一家由农村到城市开始写起,因吴老太爷接受不了诚实的喧闹,患脑冲血而死。在吴老太爷的吊丧会上,来了许多的人。吴荪甫答应了孙吉人等一伙人所提出的“几个大小不同的企业家组织一个新的团体作买空卖空的生意”。而与此同时,吴荪甫的姐夫也同意加入赵伯韬为首的“多头”公司。从此吴荪甫与赵伯韬之间矛盾、斗争展开了。当时时局动荡不安,吴荪甫农村老家被劫,损失严重。为了筹集组建新厂的资本,他对丝长工人进行剥削,导致丝长工人罢工示威,最终由于炒股失败,落入“买办化”。73内容简介:21
从小说内容上看,主要写了三条线索:一:公债市场的斗争;二:裕华工人的罢工;三:双桥镇农民反对恶霸地主的斗争。作品它以典型的半殖民地城市上海为背景,以民族资本家吴荪甫与买办赵伯韬的矛盾为主线,向人们展开三十年代初期中国社会的广阔画卷——城乡工农斗争、民族工商业被吞并、军阀混战、农村破产……气势恢宏,作品通过纷繁的线索和复杂的社会关系,多侧面地展现了黎明来临之前的“子夜”。74从小说内容上看,主要写了三条线索:22《子夜》为人物活动创造了一个典型环境
一是国际金融资本主义危机,经济危机波及,帝国主义资本主义转嫁危机,中国民族工业频于破产境地;二是封建统治、资本家为转嫁危机,加紧剥削压迫,工人农民强烈反抗,阶级矛盾激化,尖锐冲突;三是国内军阀混战,红军和苏维埃运动发展,加剧上海工业界和金融界波动。★具体环境:国际大都市上海为主(双桥为辅)★小场景:吴公馆交易所裕华丝厂75《子夜》为人物活动创造了一个典型环境23一、《子夜》对于中国社会的分析和认识《子夜》是茅盾的最典型作品。长期以来,一直被看作是现代文学中最优秀的长篇小说。这部作品之所以获得如此的巨大声誉,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它的思想主题。它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分析和认识。茅盾在《子夜》中运用阶级的观点,对于30年代的中国社会性质做出了左翼性的分析,证明了无产阶级革命合理性。这是《子夜》成为20世纪名著的根本原因。76一、《子夜》对于中国社会的分析和认识《子夜》是茅茅盾创作《子夜》实际上是用小说参与了这场讨论,他用小说这种文学样式来进行社会重大问题的思考。茅盾说:
“中国并没有走向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中国在帝国主义的压迫下,是更加殖民地化了。”77茅盾创作《子夜》实际上是用小说参与了这场讨论,他用小说这种文茅盾在《子夜》中是怎样具体表现自己的思想呢?
茅盾把人物放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通过人物悲剧来反映中国社会的性质。主人公是民族资本家吴荪甫,作品就把他放在当时中国社会纵横交错的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在复杂而激烈的冲突中,展开他性格及其悲剧道路。78茅盾在《子夜》中是怎样具体表现自己的思想呢?茅盾作品中,吴荪甫是那种铁腕人物。有人说他作为资本家,“是中国资本主义发展途中的末路英雄。”他是文化企业家,或者说是高素质、高层次的企业家。他既有一个企业家的雄心气魄,也有企业家的才华。他最大的理想是,发展自己的企业,最后建立一个“双桥王国”。这实际上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渴望建立现代工业社会的一种典型心理。79作品中,吴荪甫是那种铁腕人物。有人说他作为资本家,“是中国资他曾经游历过欧美,具有很高现代意识和现代素质。有管理企业的智谋、经验和手段。比如,作品中他和父亲吴老太爷的那种紧张的关系,就体现出他作为资产阶级的思想和性格。吴老太爷是地主,吴荪甫与地主父亲之间的对立,表明他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割断了与封建主义的联系,突出了他的现代性格和思想。他对管理人员的使用,也体现了他的那种现代性格。屠维岳,在管理工人方面很有才干,对他总是不卑不亢,甚至敢于和他辩论。他就重用他。莫干丞虽然是老资格,但是,他认为这个人只适合到农村去收租子。80他曾经游历过欧美,具有很高现代意识和现代素质。有管理企业的智在事业上,吴荪甫也的确有过辉煌时期。他凭借着自己的雄厚资本,和气魄、才干,成立了一个益中公司,一下廉价收买了8个小的工厂。在最辉煌的时候,他的雄心进一步膨胀,又参加了买办资本家的赵伯韬的公司,企图在公债市场谋取暴利。但是,最终惨败。81在事业上,吴荪甫也的确有过辉煌时期。他凭借着自己的雄厚资本,吴荪甫失败根本原因有二个:
一是外国资本势力的压制。就是作品中直接造成吴荪甫失败的赵伯韬,他实际是现在所说的合资企业。有国外雄厚的资本为后盾。所以可以控制公债市场。
82吴荪甫失败根本原因有二个:30二是社会动荡混乱。作品中有表现出的“中原大战”,蒋介石与阎西山、冯玉祥之间的战争。这是作品的一个背景。农村有农民暴动,城市有工人罢工。可以这样说,当时中国社会是完全的无序状态。吴荪甫说,“只要国家象个国家,政府象个政府,中国工业一定有希望。”这些都非常直接的影响了吴荪甫发展民族工业的事业。83二是社会动荡混乱。作品中有表现出的“中原大战”,蒋介石与阎西所以,人们普遍说,吴荪甫的悲剧是生不逢时。在那种现实中他无法发展自己,只有失败。茅盾这样说:“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中虽有些如法兰西资产阶级性格的人,但是因为1930年半殖民地的中国不同于18世纪的法国,因此中国资产阶级的前途是非常暗淡的。”84所以,人们普遍说,吴荪甫的悲剧是生不逢时。在那种现实中他无法可以说,作品通过一个资本家的悲剧,否定了中国资产阶级,否定了欧美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同时肯定了无产阶级,确认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合理性,和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在30年代《子夜》成为左翼文学最著名作品,和后来成为20世纪文学名著,最关键的原因就在于这里。而茅盾及其《子夜》的文学价值被一些人怀疑,也是因为这个原因。85可以说,作品通过一个资本家的悲剧,否定了中国资产阶级,否定了《子夜》成功塑造了典型环境里的典型人物
吴荪甫——30年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典型,是其中“出类拔萃”的人物,宛然“20世纪机械工业时代的英雄和王子”●具有思想上的两重性:革命性与反动性的统一;86《子夜》成功塑造了典型环境里的典型人物34●具有性格上的两重性:既有由魄力和学识所养成的冷静、清醒;又有由残忍和虚弱所产生的暴燥、专断;●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典型意义:说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命运和必然性8735二、《子夜》的宏大叙事:史诗式的叙述方式茅盾《子夜》集中地显示了茅盾长篇小说艺术个性,即宏大叙事,也就是史诗式的叙述方式。在现代文学史上,这种史诗叙述被看作是由茅盾开创的文学传统。有人叫茅盾传统。88二、《子夜》的宏大叙事:史诗式的叙述方式茅盾《子夜》集中地显“史诗”就是历史价值与文学价值的完美结合。“史诗”,就是历史和诗的融合,“历史”并不一定就是过去也可以指现实,凡指对社会状态的再现。“诗”也并不是诗歌,而是凡指文学,或者文学性。那么,所谓史诗性作品,就是那种即反映了社会本质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的作品。也可以理解为用文学书写历史。89“史诗”就是历史价值与文学价值的完美结合。37“史诗”是长篇小说的美学特征。只有在长篇小说这种文体上才可以用“史诗性”这个概念。但是,并不是所以长篇小说具有史诗性的。只有那些结构宏大的长篇小说才可以说具有史诗性特征。史诗的关键就在于结构宏大,而不是文字数量多。9038结构宏大,也叫全景式的结构。就要求作品全方位地反映社会生活,要最大程度地覆盖历史的每个角落。比如,要从农村,到城市,从商界到学界等,等等。要把社会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都纳入到作品中来。91结构宏大,也叫全景式的结构。就要求作品全方位地反映社会生活,那么,这种全景式叙述,不是为了仅仅记录一些社会现象,而是要探求社会历史的本质和规律。要经由纷纭复杂的社会现象深入到本质之中。所以,这种宏大结构,在本质上,就是要求作品反映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是反映论的文学观。92那么,这种全景式叙述,不是为了仅仅记录一些社会现象,而是要探茅盾《子夜》就非常充分地体现了这样的宏大结构的史诗追求。茅盾要全面反映当时中国社会的社会,而且要在本质上分析中国社会的性质。93茅盾《子夜》就非常充分地体现了这样的宏大结构的史诗追求。茅盾《子夜》的结构宏伟而严谨,为了既包容复杂的矛盾、丰富的生活、众多的人物,又做到线索清楚、主次分明,作家在构思中很费苦心。首先,作家精心设计了别开生面的序幕。开头两章通过吴老太爷猝然亡故,各色人等来吴府吊丧的描写,自然而巧妙地让许多角色登场亮相,既初步展示了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又牵出了各种矛盾冲突的情节线索。94《子夜》的结构宏伟而严谨,为了既包容复杂的矛盾、丰富的生活、其次,主体部分(第三至十六章),安排了一条主线和若干支线交叉发展的网状结构。吴、赵斗争作为贯穿全书情节发展的主线,各条枝线既有自身发展的脉络,又共同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超声波和次声波课件
- 《PDA发展与介绍》课件
- 单位管理制度展示大全【人事管理】十篇
- 单位管理制度展示大合集【人力资源管理篇】十篇
- 策略深度研究:当前还有哪些高股息值得关注
- 全程编制棉丝绒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方案可用于立项及银行贷款+201
- 2024-2026年中国微信公众号市场调查研究及行业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 可行性项目研究报告电子类
- 2024河南金属及金属矿批发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
- 2025年盐酸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附答案)
- 辽宁省大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双基测试(期末考试) 物理 含解析
- 劳务分包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18项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
- 智能终端安全检测
- 新能源发电技术 电子课件 1.4 新能源发电技术
- DB34-T 4859-2024 农村河道清淤规范
- 中学物业管理服务采购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康复科年度工作亮点与展望计划
- 冀教版二年级(上)数学加减乘除口算题卡
- 【期中考后反思】《反躬自省,砥砺奋进》-2022-2023学年初中主题班会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