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试卷第页,总32页衣服易粘”毛绒--因为衣服带静电,正确;故选A.考点:摩擦起电,大气压,分子间作用力,生活中的物态变化B【解析】舞台上经常用喷撒干冰 (固态二氧化碳)的方法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其形成过程为: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形成小水珠,即我们看到的“白雾”。所以第一句解释正确,第二句话存在科学性错误。故选B。点睛:需要注意的是,我们看到的“白雾”其实是小水珠,而不是水蒸气,水蒸气是看不到的,所以“白雾”是由水蒸气液化而形成的,切记不是二氧化碳液化形成的。C【解析】【分析】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详解】A、一支新铅笔的长度为185cm=1.85dm,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学生百米赛跑的平均成绩为15.5s,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汽车在城市道路的平均速度为40km/h,故C错误,符合题意;D.人感觉舒适的温度为23C,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oD【解析】【详解】ABC.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决定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无关,故ABC说法正确;D.水烧开后,水的质量都要减少些,并不是质量与温度有关,而是水发生汽化,部分水蒸气到了空气中,所以质量会减小,故 D说法错误。【解析】【详解】A.由图可以看出升高相同的温度乙需要加热的时间更长所以乙液体吸收的热量更多,故 A错误;BD.两个加热器相同,加热时间相等时,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等,由图示可以看出,甲的温度升高的快,乙液体温度升高慢;利用热量的计算公式 Q吸=cm△t可知,在质量相等、初温相同、吸热也相同的情况下,谁的温度升高得快,它的比热容小;所以,甲的比热容小,吸热能力弱故BD错;C.由图可以看出加热9分钟时甲液体的温度变化是 80℃乙的是50C根据:c甲mt甲=c乙mt乙可得曳_5
c乙一8故C正确;故选CoC【解析】【详解】A.中电功的单位是J,不应是瓦特(W),瓦特(W)是功率的单位.故A错误;B.空气开关利用了电流的磁效应,电流越大,磁场越强,当电流大到一定程度,由于磁力作用开关断开.故 B错误;C.集中水暖是利用水比热大,光纤通信是利用光波反射;能量守恒定律使人们意识到:任何一部机器都不能无中生有的制造能量, 而机械能在转化的过程中, 必然会有一部分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量,因此不能制造出永动机.故C正确;D.太阳能电池是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燃料燃烧是把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故D错误;故选C.【点睛】此题属于一道综合性很强的题目, 要统筹考虑每个选项中涉及的知识的正确性, 找出描述存在偏差的内容,就排除了该选项;只有每个选项中的三个内容都符合事实才行.A【解析】A.太阳能、风能、是可再生能源,可从自然界不断获得且可重复利用,核能会越用越少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A错误;B.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互联网在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空中课堂”就是利用了互联网进行远程教学,从而快捷、方便的用于人们的学习,故B正确。C.节能减排已经成为能源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手段, 由于LED灯具有特殊性,所以被广泛应用于生活当中,LED灯的核心元件发光二极管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故C正确;D.电磁波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声波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手机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倒车雷达用超声波工作的,故D正确。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是考查了学生对摩擦力、重力、分子力及弹力的理解,利用逆向思维来认识这些物理量,因为这些物理量平时就在身边, 我们并没有注意到,通过本题可以让学生关注物理与生活,加深对物理量的理解.人走路是靠脚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向前走路,地面对脚产生一个向前的摩擦力,使人前进,没有这个摩擦力,人寸步难行.天平使用了等臂杠杆的原理,当物体和祛码对天平的压力相等时, 天平才能平衡,此时物体的质量等于祛码质量.如果没有摩擦力,物体和祛码对天平就没有压力,无法测量质量.分子间存在引力,生活中使用的胶水就是利用了胶水的分子间引力. 假如没有重力,人处于失重状态,弹簧拉力器就是用来锻炼体能的,没有重力但弹簧的伸长仍需要力,所以假如失重,无法测重力,但弹力仍是存在的.考点:物理概念辨析D【解析】物体的分子在任何温度下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故A错;墙壁会“流汗”属于液化现象,故B错;酒精很容易蒸发,在蒸发时会从人体吸收大量的热,使人感觉凉爽,故C错;由于冰冻的饮料的温度很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液化成小水珠附在瓶子的外壁上,所以表面会湿,故D正确;应选D。A【解析】【详解】物体的内能大小除了与温度有关,还与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有关,所以温度低的物体可能比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多;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内能变大,但温度不变;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物体内能增加,不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还有可能是别的物体对它做功;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它的热量一定增加.58.A【解析】【分析】(1)机械能是动能与势能的和,与物体是否运动、是否有位置高度、是否形变关(2)内能是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与温度有关,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一要物体都有内能.【详解】AB、一切物体都有内能,有内能的物体可能没有机械能,故 A错误,B正确;C、机械能是动能与势能的和,大小与物体的位置及机械运动情况有关,故C正确;D、分子动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有关,分子势能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故 D正确.故选A.D【解析】A.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0C的物体也有内能,所以A错误;B.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做功,二是热传递,所以B错误;C.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没有热传递, 是因为物体具有相同的温度故C错误。D.冬天人站在阳光下感到暖和是热传递改变人的内能正确。点睛:解答本题需掌握: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内能与温度的关系是什么,改变内能的方式有哪些.D【解析】【分析】用来做有用功的那一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总能量的比值叫做热机的效率; 同种燃料的热值一般相同,不同种燃料的热值一般不同;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飞轮转2圈,对外做功一次;在做功冲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在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详解】A、热机在工作过程中总有能量的损耗,热机的效率总是小于 1,故A错误;B、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和燃料的多少无关,故B错误;C、一台单缸汽油机,飞轮每分钟转600转,这台汽油机每秒钟内飞轮转动 10圈,对外做功5次,故C错误;D、内燃机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械,总的看来,内燃机实现了内能向机械能的转化,但在工作过程中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 D正确。故选DoC【解析】【详解】A.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但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的熔化过程,故 A错误;B.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内能可能是改变的,如晶体的熔化过程,吸热但温度不变,内能增加,故B错误;C.物体温度升高,可能是吸收热量,也可能是外界物体对它做了功,其内能一定增加,故C正确;D.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热量,不是温度,故D错误;62.B【解析】卧室内一盏LED灯功率约为6W左右,故A错误;一台家用电冰箱正常工作电流约为1A左右,故B正确;教室门高度约为200cm=2m,故C错误;人正常的体温是37C,洗浴用温泉水温度约为45c较为舒服,故D错误,故选B.C【解析】【详解】A.图象中AB段表示冰吸热升温,而BC段才是冰的熔化过程;DE段是水的沸腾过程,故A选项错误;B.BC段是冰水混合物,是冰的熔化过程 ,BC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故B选项错误;C.从图象上可以看出,冰熔化时温度一直保持在 0C,说明冰是晶体,其液态是水,水的凝固点是0C;故C选项正确;D.ABCD段物质在吸热,温度升高,BC是冰的熔化过程、DE段是水的沸腾过程,都要吸热,故 D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1)由图象可知:AB段表示冰吸热升温;BC段是冰水混合物,是冰的熔化过程; CD段是水吸热升温;DE段是水的沸腾过程,温度不变. (2)熔化和沸腾都需要吸收热量. (3)晶体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同一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4)物体吸收了热量,内能一定增加,但是温度不一定升高.D【解析】【详解】A.破镜难重圆”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隙太大已经失去了相互的作用力,故不符合题意;B.用手捏大馍,因为其间有较多的空隙,在外界压强增大时气体被排出,导致体积变小的,故不符合题意;C.在空调房间吸烟时,烟雾在空气中弥漫主要是随着空气的流动而运动,而烟雾仍然是较大的宏观物体的运动,不是分子运动,故不符合题意;D.用热水相比较冷水更容易去掉衣物上污渍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温度高分子内能大,分子运动剧烈.故符合题意;故选DoC【解析】【详解】A.内能不仅仅与温度有关,还与物体的质量、种类、结构、状态等因素有关,所以温度高的物体其内能不一定多,故A错误.B.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因此物体不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也可能增加,故 B错误.C.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不变,故C正确.D.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内能转移的量度, 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物体含有热量,故D错误.故答案为C.C【解析】【详解】A、热传递过程中,温度高的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大的物体,温度不一定高.故 A错误;B、冬天温度较低,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液化形成小水珠,附在玻璃的内表面上.故B错误;C、物体放热时物体内能减少,温度可能不变,比如: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放热但温度不变,故C正确;DK夏天吃雪糕时,会看到雪糕周围冒“白气”,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的结果,故 D错误.故选C.67.A【解析】试题分析:A.初春,河流中冰雪消融,发生的物态变化是熔化,需要吸收热量,故A符合题意为答案.B.仲夏,草叶间露珠晶莹.露珠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液化放出热量,故B不符合题意.C.深秋,枝头上挂满白霜.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凝华放出热量, C不符合题意.D.寒冬,窗玻上冰花剔透.冰花的形成属于凝华现象,凝华放热,故 D不符合题意.考点:物态变化B【解析】冰块在饮料中逐渐消失”,是因为冰块变成了水,发生了熔化现象.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物态变化概念的理解,抓住物质前后的状态变化是解题的关键 .B【解析】A图中祛码的质量是100g+20g=120g,标尺上一个大格是1g,一个小格是0.2g,故游码的读数是4g,所以读数为124g,故A错误;B图中,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 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 0.5min,指针在“4”和“5”之间,偏向“5”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4min;在秒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2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s,指针在34.2s处,故秒针指示的时间是34.2s,即秒表的读数为4min34.2s,故B正确;C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物体末端对应的刻度值是 6.50cm,起始位置对应的刻度值是2.00cm,故物体的长度是:6.50cm200cm=4.50cm,故C错误;D图中0c在上方,液柱远离0C,所以是零下,且每一个大格是10c和每一个小格是1C,示数为24C,故D错误,故选B。A【解析】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包上醮有酒精的棉花, 由于酒精蒸发快,且蒸发吸热,所以开始一段时温度计的示数会下降, 当酒精蒸发完以后,温度会再恢复到环境温度, 故温度计的示数应先降低一些,再升高到与原来相同.A图,先下降,后升高到原来温度,符合题意;B图,温度不变,错误;C图,温度一直下降,不符合实际;D图,温度先升高,再下降,不正确.故选A.A【解析】A.物理和化学的考试时长为2h=2>^600s=7200s,故A符合实际;B.人体的正常温度为37C,教室里的温度一般不超过 37C,不可能超过了45C,故B不符合实际;C.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dm=1.6m,故C不符合实际;D.水的密度约为1.0g/cm3,浓盐水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不可能为0.8g/cm3.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Ao点睛: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 对于选项中的单位, 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A【解析】【详解】从冰箱中取出来的矿泉水瓶的温度比较低,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比较低的矿泉水瓶就会液化,形成水;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A【解析】【分析】观察图中热机的两个气门的情况, 活塞的运动方向,判断属于哪个冲程;当物体对外做功时,物体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使用热机时,会有一部分能量损失,效率一定低于 100%.【详解】A、图中进气门和排气门关闭,活塞向上运动,属于压缩冲程,故A错误,符合题意;B、压缩冲程中活塞向上运动,压缩汽缸内燃料混合物,温度升高,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汽油机在做功冲程中,气缸内部的高温、高压气体迅速膨胀对外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汽缸内气体的温度降低,内能减小,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任何内燃机工作时,都有摩擦、都会散失一部分热量,所以内燃机的效率一定低于100%,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A【解析】【详解】A、无线电广播、卫星电视、移动电话都是靠无线电源,即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故 A正确;B、在倡导“节能环保”、“低碳生活”的今天,注重新能源的使用,而传统能源的使用污染严重.故B错误;C、光纤通信是利用激光从光导纤维的一端射入,通过全反射,从另一端射出,从而传递信息.故C错误;D、光伏电池是一种在光的照射下产生电能的半导体元件, DVD光碟是近代发展起来不同于磁性载体的光学存储介质,故 D错误.故选A.B【解析】试题分析:关闭发动机后,水平方向只受地面的摩擦力,受力不平衡不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一滴红墨水滴在清水中,过一会儿杯中水呈红色,是液体分子的运动,属于扩散现象,故B正确;空中加油时,受油机的惯性不变,故C错误;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压紧后会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故 D错误;应选B.【考点定位】扩散现象;惯性;力与运动;分子间的作用力D【解析】【分析】(1)内能与物体的质量、温度、状态等因素有关,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2)不同的液体沸点不同,同种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 气压增大,沸点升高;气压减小,沸点降低;(3)扩散现象不仅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还说明了分子之间有间隙;(4)用打气筒给自行车充气时,气筒壁发热主要是做功引起的。【详解】A、晶体熔化时要继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增加,故A正确;B、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随气压的升高而升高。当气压降低时,沸点也降低,故B正确;C、扩散现象不仅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还说明了分子之间有间隙,故 C正确;D、用打气筒给自行车充气时,气筒壁发热主要是由于压缩气体时,外界对封闭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故D错误。故选:Do【点睛】本题要知道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并掌握物体内能的影响因素。A【解析】【详解】蜡是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熔化图象近似为一条直线;也没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凝固图象也近似为一条直线.蜡是先熔化后凝固,所以温度是先升高再降低.故 A正确.B【解析】物体的内能发生变化, 可能表现在物体的温度变化, 也可能是状态的变化, 吸收热量可能状态变化,所以A错;涂抹酒精的皮肤会觉得凉,是因为酒精沸点低,易挥发。蒸发时吸收了热量,B对;水结冰时的温度是零摄氏度,冰熔化时的温度也是零摄氏度, C错;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并且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变,故答案选 B.B【解析】【详解】A.尘土飞扬是固体小颗粒的运动,属于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A错误;B.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而说明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电子带的负电荷数与质子带的正电荷数相等时,物体对外不显电性。故B正确;C.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毛皮与橡胶棒摩擦后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是摩擦起电现象,是电荷的转移;故 C错误;D.把10毫升酒精和10毫升水混合在一起,由于分子之间有间隙,总体积小于20毫升。故D错误。D【解析】【分析】当物体放在2倍焦距之外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汽油机的四个冲程有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其中只有做功冲程对外做功;增大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详解】A、照相机的原理:物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错误;B、调节手机铃声大小实际上就是调节声音的响度,故B错误;C、内燃机的四个冲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压缩冲程,故C错误;D、体操运动员上杠前在手上擦一些镁粉是为了增大摩擦,防止打滑,故D正确.故选D.C【解析】试题分析:观察所要使用的温度计,了解它的测量范围和分度值可以便于读数和保护温度计,故A正确;测量时,玻璃不能离开被测液体,应使温度计的玻璃泡跟被测液体充分接触,故B正确,C错;温度计内的水银与液体的温度相等时,液面的位置就不再变化了,当温度计内液面停止上升(或下降)时才读数,且视线必须与液面相平,故 D正确;应选Co考点:温度计的用法B【解析】【详解】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思想,实验要通过两杯液体温度升高的多少反映吸收的热量多少, 所以要用相同的液体,且要让两杯液体的质量相同;不同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还与质量有关,所以燃料的质量要相同;根据相同质量的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的多少来判断热值的大小, 不能根据燃烧时间判断;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A【解析】由图可知,控制水的质量、温度和水上方空气的流速相同,水的表面积不同,所以,他主要研究蒸发快慢是否与水的表面积有关。故选 AC【解析】【详解】A、白气”是液态小水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化放热,故A正确;B、干冰直接从固态变成气态,是升华现象,而升华过程需要吸热,故可以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变质,故B正确;C,改变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所以物体的内能增加,可能是从外界吸收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故 C错误;D、做功冲程高温高压燃气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D正确.B【解析】A.100C的水蒸气引起的烫伤比100c沸水更严重,因为水蒸气液化时放热,故 A错误;B.电冰箱里的食物容易相互 窜昧”,这是扩散现象,是分子不停运动的结果,故 B正确;C.越靠近门轴推门越费力,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故C错误;D.房间里的暖气一般都安装在窗户下面,是因为空气的温度升高体积膨胀,密度变小,所以热空气向上运动,故D错误;故选B。C【解析】A、石家庄冬天的气温一般不低于- 10c.此选项不符合实际;B、男子百米世界纪录略小于 10s,中学生百米赛跑时间在16s=0.25mi充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C、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 20cm,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略大于20cm,在26cm左右.此选项符合实际;D、成年人的质量在65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50kg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故选C.D【解析】【详解】A.火箭升空过程中,燃料的内能转化为火箭的重力势能与动能,即转化为机械能,故错误;B.使用液态氢,主要是因为液态氢具有较高的热值,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燃料时, 氢可以放出更多的热量,并非考虑氢的密度,故错误;C.墨子号”上升的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机械能增加,故错误;D.一级火箭与二级火箭分离,可以减轻火箭重力,可以提高效率,故正确。故选DB【解析】【详解】内燃机的四大冲程分别是吸气冲程、 排气冲程、压缩冲程和做功冲程;吸气冲程是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向下运动,如图中乙;排气冲程是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活塞向上运动,如图丙所示;压缩冲程,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如图丁所示;做功冲程是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下运动,火花塞喷火,如图甲所示,选 B.D【解析】“白花花的粉”是水蒸气遇0c以下的棒冰凝华形成的;冒出“白雾”是棒冰吸收了热量,周围空气温度降低,附近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把棒冰放进茶杯里,不一会儿茶杯外壁就会“出汗”,是棒冰吸热,杯壁温度降低,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嘴里棒冰变成“糖水”是棒冰吸热熔化过程,故D正确.选D.点睛:物态变化过程很关键的就是清楚吸、放热的特征,吸、放热可以直接解释问题或根据吸、放热来判断过程的形成.A【解析】【详解】由图及题意可知,甲中的水不断地从酒精灯吸收热量, 温度升高,但水沸腾时温度不再升高,所以甲中水的温度最高为100C;乙中液体吸收的热量来自于甲中的水,因为乙中液体沸腾,说明乙中液体温度已达到沸点,而且还可以从甲中的水吸收热量;根据热传递条件可知,乙中液体的温度一定小于甲中水的沸点,即乙中液体的沸点小于100Co所以可判断管乙中的液体一定是酒精。故A符合题意。A【解析】【详解】春天,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故A正确;夏季的清晨,河面上飘起淡淡的白雾,是液化现象,故B错误;深秋时节,树叶、瓦片上出现白霜,是凝华现象,故 C错误;寒冷的冬天,树枝上雾淞的形成,是凝华现象,故D错误;故选A.A【解析】【分析】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C时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单位质量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热值;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柴油机吸入气缸的只有空气.【详解】A、柴油用去了一半,质量和体积均减小一半.而比热容、热值都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随质量和体积的变化而变化,剩下的柴油热值与比热容都不变 ,故A正确;B、内能与温度和状态有关,0c的冰变成0c的水的过程中,虽然温度没变, 但其状态发生了变化,其内能也发生了改变,故B错误;C、因为柴油机吸入气缸的只有空气,在柴油机的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空气的内能,故C错误;D、燃料的热值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燃烧程度无关,故D错误.故选A.D【详解】A.月球上没有空气,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月球居民将无法直接对话,A正确不符合题意;B.温度计利用了热胀冷缩,与月球环境无关,月球居民依然可以测量温度, B正确不符合题意;C.电灯照明利用电流的热效应,且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所以月球居民仍可用电灯照明,C正确不符合题意;D.在地球的日食是由于日、地、月在一直线上,月球挡在太阳和地球之间时,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在月球上,日食就是由于地球挡在月球和太阳之间形成; 地球上的月食是地球挡住了太阳光照射月球的情况,在月球上就无所谓月食了。故 D错误符合题意。C【解析】由于分子间引力的作用,挤压两铅棒能使它们 粘”合在一起,故A正确。试管内的水沸腾后,水蒸气将软木塞推出,软木塞获得了机械能,这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B正确。抽去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 C错误,符合题意为答案。快速下压活塞,由于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加,温度上升,达到硝化棉燃点,硝化棉燃烧起来,故D正确。A【解析】【分析】(1)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与斥力;(2)内能与物体的质量、温度和状态有关;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4)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非常微小,是肉眼观察不到的。【详解】A、液体很难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故 A正确;B、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可能改变,比如,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内能变大,故B错误;C、煤油的热值比酒精大,就是说质量相同的煤油完全燃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版木工家具定制加工合同3篇
- 2025年家庭清理合同
- 2025年度个人对公司股权投资借款合同范本模板4篇
- 2024年度青海省公共营养师之四级营养师能力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
- 2024年度青海省公共营养师之三级营养师强化训练试卷A卷附答案
- 二零二四年度学校消防安全教育与演练合同2篇
- 2025年度海洋工程船舶交易合同4篇
- 个人最高额担保合同范本(2024年版)一
- 个人线上教育服务合同2024年度3篇
- 2025年度生态环保渣土资源化利用承包合同4篇
- 江苏省苏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生物试题(有答案)
- 销售与销售目标管理制度
- 人教版(2025新版)七年级下册英语:寒假课内预习重点知识默写练习
- 2024年食品行业员工劳动合同标准文本
- 2025年第一次工地开工会议主要议程开工大吉模板
- 全屋整装售后保修合同模板
- 高中生物学科学推理能力测试
- GB/T 44423-2024近红外脑功能康复评估设备通用要求
- 2024-2030年中国减肥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运动技能学习
- 单侧双通道内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手术护理配合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