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建筑材料课程学习心得篇一:建筑材料心得体会道路建筑材料心得体会建筑材料课程是建筑工程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理论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为学习建筑施工技术和建筑施工管理所涉及的专业课程提供建筑材料的基本知识,并为今后从事专业技术和管理工作能够合理选择和使用建筑材料打下基础。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获得有关建筑材料的性质与应用的基本知识和必要的基本理论,并获得主要建筑材料试验的基本技能训练。结合本课程的特点,加之是建筑专业的基础学科,我在教学过程中严格把握这两点,运用一定的教学方法,按照教学计划安排,在课程上,我全身心的投入,希望能给才进入大学并选择建筑专业的学生奠定一定的基础知识,构建专业基础知识,为以后其他学科的学习做好准备。首先,是每章节的教学目的及要求。我都是提前做好准备,把每章节的课程都先阅览一遍,对该做强调的地方做好注释,因为《道路建筑材料》这门课程是一门专业理论课,所以有时候理解起来不是很通俗易懂,我自身的学习,再查阅相关资料,我把不容易理解的地方给学生指出来并加以解释,这个过程,我对每节课的内容更加熟悉,每章节的教学目的及要求都了然于心,知识的传达就更加容易接受,这样这个过程做到了老师要让学生掌握课程的内容的目的就容易达到了。其次,是课程内容。前面讲了我在上课前都做了充分准备,对课程内容烂熟于心,自然讲解渐渐由前面的不连贯变得循序渐进了,学生对课程内容更加容易接受。由于每章节的课程内容不尽相同,且内容理解不相同,我在这个过程中(:建筑材料课程学习心得),使用了多媒体教学,制作PPT课件,下载相关视频给学生观看,从效果来看,我相信学生容易接受,并掌握了,同时也提高了其兴趣。再次,是课程的重点难点。对于书中每章节必然有相应的重点难点内容,课前我都做了准备,遇到重点时,我都会提醒学生注意听讲,勾画,并提高自己的音量来吸引学生重视,遇到难点时,我一是让大家注意跟着我的节奏学习,多次讲解,多次提示,直到学生能理解,有时我会停下来,让学生提问并解答,以便他们能理解难点问题,同时我会在课前准备一定的例题给学生讲解,以实例帮助他们理解这部分内容。最后,是布置一定的作业和试题练习。几乎在每章结束后我都会给学生分发自己准备的试卷或习题,让他们在规定时间做好,他们会反过来在书中找答案,这样加深他们对课程内容的掌握,并在这过程对重点难点加以消化吸收,最后把答案给他们,让他们知道自己错误认识的地方,达到了课后巩固知识的作用。第一章建筑材料概论按化学成分分类:(1)有机材料:植物、沥青、合成高分子(2)无机材料:金属一铁、钢、铝、铜非金属一烧土制品、胶凝材料、混凝土及硅酸盐制品(3)有机-无机复合材料:钢筋混凝土2.建筑材料的技术标准:国家标准(gb)、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第二章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一、物理性质:(与质量有关、与水有关、与热有关)(一)与质量有关的性质: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密实度与孔隙率、填充率与空隙率(二)与水有关的性质:亲水性与憎水性、吸水性、吸湿性、耐水性、抗渗性、抗冻性(三)与热有关的性质(1)导热性(2)热容量(3)耐燃性和耐火性二、材料的力学性质(1)强度和比强度(2)弹性与塑性(3)脆性和韧性(4)硬度和耐磨性三、材料的耐久性定义:材料在使用过程中能长久保持其原有性质的能力。包括:抗冻性、抗风化性、抗老化、耐化学腐蚀性第三章气硬性胶凝材料胶凝材料:在一定条件下,经自身一系列的物理、化学作用后,能将散粒材料或块状材料粘结成具有一定强度的整体的材料,统称胶凝材料。按照化学性质的不同可分为有机和无机胶凝材料两大类。水硬性胶凝材料:既能在空气中硬化,又能更好地在水中硬化,保持并继续发展其强度。一、石灰原料主要原料是以碳酸钙为主要成分的天然岩石,常用的有石灰石、白云石等,这些天然原料中常含有粘土杂质,一般要求控制在8%以内。常用的石灰种类生石灰粉:由块状生石灰磨细生成。cao消石灰粉:将生石灰用适量水经消化和干燥而成的粉末,主要成分为ca(oh)2。石灰膏:其主要成分为ca(oh)2和水。石灰的熟化工地上使用石灰时,通常将生石灰加水,使之消解为消(熟)石灰一氢氧化钙,这个过程称为石灰的“消化”,又称“熟化”。为了消除过火石灰的危害,生石灰熟化形成的石灰浆应在储灰坑中放置两周以上,这一过程称为石灰的“陈伏”。石灰的硬化石灰浆体在空气中逐渐硬化,是由下面两个同时进行的过程来完成的:结品作用:游离水分蒸发,氢氧化钙逐渐从饱和溶液中结品。碳化作用: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化合生成碳酸钙结品,释出水分并被蒸发。石灰的技术要求建筑石灰的技术指标有细度、cao+mg。含量、co2含量和体积安定性等。并按技术指标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和合格品三个等级。石灰的技术性质(1)可塑性好、保水性好(2)硬化慢、强度低(3)硬化时体积收缩大(4)耐水性差,不易贮存。石灰的应用(1)石灰乳、涂料(2)砂浆、石灰砂浆、石灰水泥混合砂浆(3)石灰土和三合土(4)硅酸盐制品原材料二、石膏石膏一caso4为主要成分。分为建筑石膏和高强度石膏两种。建筑石膏的水化与硬化:1)建筑石膏的凝结与硬化机理主要有两种:结品理论(又称溶解一沉淀理论);胶体理论(又称局部反应理论)。2)按照结品理论,建筑石膏的凝结硬化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水化作用的化学反应阶段结品作用的物理变化阶段硬化作用的强度增强阶段建筑石膏的技术要求:建筑石膏的技术要求有强度、细度和凝结时间。按强度和细度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和合格品。建筑石膏的特性(1)凝结硬化速度快(2)凝结硬化时的微膨胀性(3)硬化后的多孔性,重量轻,但强度低(4)良好的隔热和吸音,吸湿能力(5)防火性好(原因)(6)耐水性差、抗冻性差建筑石膏的应用:(1)石膏砂浆及粉刷石膏(2)建筑石膏制品:石膏板、石膏砌块等(3)制作建筑雕塑和模型三、水玻璃水玻璃俗称泡花碱,由碱金属氧化物和二氧化硅组成,属可溶性的硅酸盐类。2.水玻璃的特性:①粘结力强、强度较高。②耐酸性好。③耐热性好。④耐碱性和耐水性差。3.水玻璃的应用:①涂刷材料表面②加固土壤(与氯化钙)③水玻璃砂浆,修补砖墙裂缝④耐酸砂浆,耐酸混凝土第四章水泥一、水泥的分类通用水泥:六大品种水泥专用水泥:如砌筑水泥、油井水泥、道路水泥、大坝水泥等特性水泥:如铝酸盐水泥、膨胀水泥、彩色水泥等二、水泥的生产原料:1)石灰质原料:主要提供cao。采用石灰岩、凝灰岩和贝壳等。2)粘土质原料:主要提供sio2、Al2o3及Fe2o3。采用粘土、黄土等。3)校正原料(辅助原料):为满足成分要求用。生产过程:硅酸盐类水泥的生产过程是“两磨一烧”,即:(1)将原料按一定比例配料并磨细成符合成分要求的生料:(2)将生料煅烧使之部分熔融形成熟料;(3)将熟料与适量的石膏共同磨细成为硅酸盐类水泥。硅酸盐类水泥的矿物组成:硅酸盐类水泥熟料的主要矿物有硅酸三钙(c3s)、硅酸二钙(c2s),铝酸三钙c3A),铁铝酸四钙(c4AF),以上矿物中硅酸钙约占70%以上。水泥的水化产物:水化硅酸钙一70%(凝胶)氢氧化钙一20%(晶体)水化铝酸钙(品体)水化硫铝酸钙品体(也称钙矶石)7%影响硅酸盐水泥凝结硬化的主要因素(1)矿物组成:水泥的矿物组成是影响水泥凝结硬化的最重要的因素.(2)水泥的细度:在矿物组成相同的条件下,水泥磨得愈细,水泥颗粒平均粒径小,总表面积大,水化时与水的接触面大,水化速度快,相应地水泥凝结硬化速度就快,早期强度就高。(3)水泥浆的水灰比:在熟料矿物组成大致相同为情况下,水灰比的大小是影响水泥石强度的主要因素(4)龄期(时间):在水泥和水作用的最初几天内强度增长最为迅速(5)环境温度和湿度:(6)石膏掺量外加剂的影响:选择适当外加剂,如减水剂、引气剂等可改善水泥的性能。硅酸盐水泥的技术性质(1)细度:是指水泥颗粒的粗细程度。水泥细度通常采用筛分法或比表面积法(勃氏法)测定。(2)标准稠度用水量:是指水泥净浆达到规定稠度时所需的拌合水量,以占水泥重量的百分率表示。3)凝结时间:硅酸盐水泥初凝不得早于45min,终凝不得迟于6.5h;普通硅酸盐水泥初凝不得早于45min,终凝不得迟于10h。(4)体积安定性:体积安定性是指水泥浆硬化后体积变化的均匀性。水泥安定性不良的原因:熟料中含有过量的游离氧化钙(f-cao),或含有过量的游离氧化镁(f—mgo);生产水泥时掺入的石膏过量;水泥中三氧化硫含量超标。(5)强度:以水泥3d、28d的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划分硅酸盐水泥的强度等级。(6)水化热:大体积混凝土应选用低热水泥。(7)密度与体积密度四、水泥的储存及保管水泥在储运过程中要防潮、防水,以免水泥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使表面颗粒水化,丧失胶结能力,使强度降低;水泥仓库应通风,存放袋装水泥时,地面要有垫板,垫板离地300mm,四周离墙300mm。堆放高度一般以10袋为宜,水泥的储存应按照到货先后依次堆放,尽量作到先到先用,防止存放过久。不同品种不同强度及不同出厂日期的水泥应分别贮存,不得混杂。水泥的贮存期不宜超过3个月,过期水泥或有受潮结块现象的水泥应重新检验强度。五、水泥石的腐蚀与防止1.水泥石腐蚀的基本原因是:水泥石中存在有易被腐蚀的氢氧化钙和水化铝酸钙;水泥石本身不密实而使侵蚀性介质易于进入其内部;外界因素的影响,如腐蚀介质的存在,环境温度等。腐蚀类型:1)软水腐蚀2)盐类腐蚀3)酸类腐蚀4)强碱腐蚀防止水泥石腐蚀的措施:1)根据侵蚀环境特点,合理选用水泥品种。2)提高水泥石的密实度3)表面加保护层六、其他水泥:快硬硅酸盐水泥1)快硬水泥凝结硬化快,早期、后期强度均高,抗渗性及抗冻性强,水化热大,耐腐蚀性差。2)适合于早强、高强混凝土以及紧急抢修工程和冬季施工的混凝土工程,3)不得用于大体积混凝土及经常与腐蚀介质接触的混凝土工程。膨胀水泥1)硅酸盐膨胀水泥a)主要用于制造防水层和防水混凝土b)用于加固结构、浇铸机器底座和固结地脚螺栓c)可用于接缝及修补工程。2)低热微膨胀水泥:主要用于要求较低水化热和要求补偿收缩的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也适用于要求抗渗和抗硫酸侵蚀的工程。3)自应力水泥:主要用于自应力钢筋混凝土压力管及其配件。篇二:建筑材料心得体会篇一:建筑材料实训心得体会建筑材料实训心得体会通过此次建筑材料实训,让我学习到了许多东西。同时也使我对建筑材料试验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体会。此次实训,我不仅学习到很多关于水泥、砂浆、混凝土的相关知识,而且锻炼了我认真、细心的品质,增强了团队合作及动手操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我对这门课的兴趣。每次试验前,我都会抽出时间来仔细的阅读《建筑材料实训指导》,主要是学习规范、熟悉仪器、了解试验步骤。不放过每一个细节,重点部位就做上标记。但这都还是“纸上谈兵”,当到了真正要试验的时候,才发现没那么简单。幸好,老师在每次试验前,都要把试验的步骤、要求以及规范再仔细地讲一遍。试验中老师在旁边细心观看,对我们出现的问题及时的予以纠正。刚开始因为试验的某些小环节做的不到位,在测混凝土坍落度试验时,由于脚没有踩住坍落度筒,导致混凝土溢出。于是第二次我们吸取教训,调整了方法。最终使得坍落度满足了要求。因此,我觉得要想顺利完成试验,就必须认真。这次实训涉及了许多专业知识,通过这些专业知识的结合运用,对于我是一个很好的锻炼,也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所以我很珍惜这次在学校学习的机会。实训是学校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重要环节,它是所学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的统一,也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一个不可缺少的过度阶段。短暂的实训已经过去,首先,我想先向所有为我的实训提供帮助的同学和我的指导老师致谢,感谢你们为我顺利的实训所做的帮助和努力。在书本上学过很多的理论知识,似乎通俗易懂,但从未付诸实践过。通过实训,我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不但巩固了理论知识还增加了动手能力。当初很多题、案例在老师的指导下似乎轻而易举,而当自己亲自上阵时才知道并非易事,才意识到自己能力的欠缺和知识的匮乏,才体味到古人所说的一句话“书到用时方恨少”。可是世上没有后悔药。我只有不断学习,吃苦耐劳,塌实工作,拓宽视野,增长见识。积极面对每一天的挑战,明确今后职业生涯的目标方向,在工作中积累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接下来我要一路披荆斩棘,努力地学习与实践,不断地提高自己。由于我们先前试验时严格遵守试验要求,所以在撰写报告的过程中,显得很是轻松。我先是用了一天的时间来整理数据,然后用接下来的两天撰写报告。虽然紧张但非常的有序。理论结合实践。我不敢肯定我们的计算是否全部正确,但我相信我们是最认真的。至此,为我此次的建筑材料综合实训,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号:11020XX9306篇二:建筑材料教学心得体会总结《建筑材料》教学总结建筑材料课程是建筑工程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理论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为学习建筑施工技术和建筑施工管理所涉及的专业课程提供建筑材料的基本知识,并为今后从事专业技术和管理工作能够合理选择和使用建筑材料打下基础。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获得有关建筑材料的性质与应用的基本知识和必要的基本理论,并获得主要建筑材料试验的基本技能训练。结合本课程的特点,加之是建筑专业的基础学科,我在教学过程中严格把握这两点,运用一定的教学方法,按照教学计划安排,在课程上,我全身心的投入,希望能给才进入大学并选择建筑专业的学生奠定一定的基础知识,构建专业基础知识,为以后其他学科的学习做好准备。从开始执教12级建筑班开始,拿到教材后,我提前通览全书(之前也曾学科)按照学校要求,我编写了教学计划,并按照计划按时按质准备教案上课,为学生讲解每章节的教学目标及要求,每节的课程内容,及重点难点都详细做了充分准备。首先,是每章节的教学目的及要求。我都是提前做好准备,把每章节的课程都先阅览一遍,对该做强调的地方做好注释,因为《建筑材料》这门课程是一门专业理论课,所以有时候理解起来不是很通俗易懂,我自身的学习,再查阅相关资料,我把不容易理解的地方给学生指出来并加以解释,这个过程,我对每节课的内容更加熟悉,每章节的教学目的及要求都了然于心,知识的传达就更加容易接受,这样这个过程做到了老师要让学生掌握课程的内容的目的就容易达到了。其次,是课程内容。前面讲了我在上课前都做了充分准备,对课程内容烂熟于心,自然讲解渐渐由前面的不连贯变得循序渐进了,学生对课程内容更加容易接受。由于每章节的课程内容不尽相同,且内容理解不相同,我在这个过程中,使用了多媒体教学,制作ppt课件,下载相关视频给学生观看,从效果来看,我相信学生容易接受,并掌握了,同时也提高了其兴趣。再次,是课程的重点难点。对于书中每章节必然有相应的重点难点内容,课前我都做了准备,遇到重点时,我都会提醒学生注意听讲,勾画,并提高自己的音量来吸引学生重视,遇到难点时,我一是让大家注意跟着我的节奏学习,多次讲解,多次提示,直到学生能理解,有时我会停下来,让学生提问并解答,以便他们能理解难点问题,同时我会在课前准备一定的例题给学生讲解,以实例帮助他们理解这部分内容。最后,是布置一定的作业和试题练习。几乎在每章结束后我都会给学生分发自己准备的试卷或习题,让他们在规定时间做好,他们会反过来在书中找答案,这样加深他们对课程内容的掌握,并在这过程对重点难点加以消化吸收,最后把答案给他们,让他们知道自己错误认识的地方,达到了课后巩固知识的作用。教学方法:把教育的重点从以“传授知识”向“能力培养”转变的要求,课堂讲解与分组实践交叉进行,实现交互式教学;教师指导下学生轮流发言讲述,实现启发式教学;充分利用现场教学、实验、现场教学等接触实践的教学方式和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电教化、多媒体等)来提高教学效果等等,促使学生主动探索以增长能力、开发智力、培养创新精神。对学生的评价:目前学生的理解能力较差,学习能力较低,作为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现状,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精选教学内容,用简单易懂的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容易理解、容易掌握,并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工程实践中。教学效果与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从学生考试成绩情况来看,较好的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学生对基本知识掌握较好,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举一反三的能力有待于提高,今后除应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外,还应重点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我在一些细节知识可能没有注意到,我会在下学期注意到并加以改正。从教学方法上来看,本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我们应尽可能安排相应建材试验,使学生对所学建筑材料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兴趣。实践教学: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尽可能的安排学生进行相应建材试验,使学生对所学建筑材料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兴趣。篇三:建筑材料试验心得体会建筑材料试验一、材料的表现密度试验:1、实验目的(1)、通过测定颗粒状材料包括内部封闭孔隙体积的表现体积,计算材料的表现密度,未确定材料的空隙状况提供依据。(2)、试验方法有容量瓶法和广口瓶法,其中容量瓶法用来测定砂的表观密度,广口瓶法用来测定石子的表观密度。本试验以砂和石子为例分别介绍两种试验方法。2、主要仪器设备天平、烘箱、广口瓶(1000ml)、容量瓶(500ml)、方孔筛(4.75mm)等3、实验准备(1)、将砂缩分至660g左右,在温度为(105°C±5°C)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2)、将石子筛去公称粒径5mm以下的颗粒,用四分法缩分至规定的质量,刷洗干净后分成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4、试验步骤砂的表观密度试验称取烘干的式样300g(m0),将试样装入容量瓶中,注入冷开水至接近500ml的刻度,摇转容量瓶,使试样在水中充分搅动以排除气泡,塞紧瓶塞,静置24h。然后用滴管添水,使水面鱼瓶颈刻度线平齐,再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其质量(m1)。倒出瓶内的水和试样,洗净容量瓶,再向瓶内注入冷开水至刻度线,赛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其质量(m2)。石子的表观密度试验将试样侵入饱和,装入广口瓶中,注入饮用水,用玻璃片覆盖瓶口,以上下左右摇晃的方法排除气泡,气泡排尽后,向瓶中添加饮用水,直到水面凸出现瓶口边缘。
然后用玻璃片沿瓶口迅速滑行,使其紧贴瓶口水面。擦干瓶外水后,称出试样、水、瓶和玻璃片的总质量(m1).将瓶中试样倒入浅盘中,放入(105°C±5°C)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称其质量(m0)。将瓶洗净并重新注入饮用水,用玻璃片紧贴瓶口水面,擦干瓶外水分后,称出水、瓶和玻璃片总质量(m2)。5、结果整理(1)表观密度P、,精确到0.01g/cm3:p、=(m0/m0+m2—m1)—at式中:m0---烘干后试样的质量,gm1试样、水、容量瓶(或广口瓶与玻璃片)的质量,gm2---水、容量瓶(或广口瓶与玻璃片)的质量,gat----不同水温下砂(石子)的表观密度修正系数。当温度为15C、16C、17C、18C、16C、17C、18C、19C、20C、21C、22C、23C、为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以两次实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若两次试验结果之差大于0.02g/cm3须重新试验。二、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1、实验目的确定或检验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并根据经验评定捻聚性和保水性,来评定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以满足配合比设计及施工要求。测定流动性的方法有坍落度法和维勃稠度法两种。本实验介绍坍落度法。2、主要仪器设备坍落度筒,捣棒,小铲,铁板等。3、试验步骤(1)湿润坍落度筒及底板,在坍落度筒内壁和底板上应无明水。底板应放置在坚实水平面上,将各材料称量后,在铁板上干拌均匀。把筒放在底板中心,然后用脚踏住两边的脚踏板,是坍落度筒在装料时保持位置固定。(2)把按要求取得的混凝土试用小铲分三层均匀地装入筒内,每层用捣棒插捣25次。顶层插捣完后,刮去多余的混凝土,并用抹刀抹平。(3)清除筒边地板上的混凝土后,垂直平稳地提起坍落度筒。测量筒高与坍落后混凝土试体最高点之间的高度差,即为该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值。坍落度筒题离后,如混凝土发生崩坍或一边剪坏现象,则应重新取样另行测定;如第二次试验仍出现上述现象,则表明该混凝土和易性不好,应与记录备查。(4)观察坍落后的混凝土试体的黏聚性及保水性,黏聚性的检查方法是用捣棒在已坍落的混凝土锥体侧面轻轻敲打,此时如果锥体逐渐下沉,则表示黏聚性良好;如果锥体倒塌,部分崩裂或出现离析现象,则表示黏聚性不好。保水性以混凝土拌合物稀浆析出的程度来评定。坍落度筒提起后如有较多的稀浆从底板析出,锥体部分的混凝土也因失浆而骨料外露,则表明此混凝土拌合物的保水性不好;如坍落度筒提起后无稀浆或仅有少量稀浆自底部析出,则表示此混凝土拌合物保水性良好。4、结果整理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值以毫米为单位,测量精确至1mm,结果修约至5mm。二、针入度测定1、通过实验测定石油沥青的针入度,为划分沥青牌号及判定沥青质量提供依据。2、针入度仪、标准针、恒温水槽等3、试验准备(1)将预先除去水分的沥青试样在电炉或砂浴上小心加热,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过热并消除气泡,加热温度不得超过试样估计软化点100°C.加热时间不得超过30min,用0.6~~0.8mm筛网过滤。(2)将试样倒入盛样皿中,试样厚度不小于30mm,并盖上盛样皿,以防落入灰尘。盛有试样的盛样皿在15C~30C室温中冷却1~1.5(小盛样皿),1.5~2h(大盛样皿)或2~2.5h(特殊盛样皿)。(3)调整针入度仪使之水平。检查针连杆和导轨,以确认无水和其他外来物,无明显摩擦。用三氯乙烯或其他溶剂清洗标准针,并擦干。将标准针插入针连杆,用螺丝固定。按试验条件,加上附加砝码。4、试验步骤(1)从恒温水浴中取出达到恒温的盛样皿,并移入水温控制在试验温度±0.1C(可用恒温水槽中的水)的平底玻璃皿中的三脚支架上,试篇三:建筑材料实训心得体会建筑材料实训心得体会通过此次建筑材料实训,让我学习到了许多东西。同时也使我对建筑材料试验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体会。此次实训,我不仅学习到很多关于水泥、砂浆、混凝土的相关知识,而且锻炼了我认真、细心的品质,增强了团队合作及动手操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我对这门课的兴趣。每次试验前,我都会抽出时间来仔细的阅读《建筑材料实训指导》,主要是学习规范、熟悉仪器、了解试验步骤。不放过每一个细节,重点部位就做上标记。但这都还是“纸上谈兵”,当到了真正要试验的时候,才发现没那么简单。幸好,老师在每次试验前,都要把试验的步骤、要求以及规范再仔细地讲一遍。试验中老师在旁边细心观看,对我们出现的问题及时的予以纠正。刚开始因为试验的某些小环节做的不到位,在测混凝土坍落度试验时,由于脚没有踩住坍落度筒,导致混凝土溢出。于是第二次我们吸取教训,调整了方法。最终使得坍落度满足了要求。因此,我觉得要想顺利完成试验,就必须认真。这次实训涉及了许多专业知识,通过这些专业知识的结合运用,对于我是一个很好的锻炼,也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所以我很珍惜这次在学校学习的机会。实训是学校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重要环节,它是所学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的统一,也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一个不可缺少的过度阶段。短暂的实训已经过去,首先,我想先向所有为我的实训提供帮助的同学和我的指导老师致谢,感谢你们为我顺利的实训所做的帮助和努力。在书本上学过很多的理论知识,似乎通俗易懂,但从未付诸实践过。通过实训,我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不但巩固了理论知识还增加了动手能力。当初很多题、案例在老师的指导下似乎轻而易举,而当自己亲自上阵时才知道并非易事,才意识到自己能力的欠缺和知识的匮乏,才体味到古人所说的一句话“书到用时方恨少”。可是世上没有后悔药。我只有不断学习,吃苦耐劳,塌实工作,拓宽视野,增长见识。积极面对每一天的挑战,明确今后职业生涯的目标方向,在工作中积累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接下来我要一路披荆斩棘,努力地学习与实践,不断地提高自己。由于我们先前试验时严格遵守试验要求,所以在撰写报告的过程中,显得很是轻松。我先是用了一天的时间来整理数据,然后用接下来的两天撰写报告。虽然紧张但非常的有序。理论结合实践。我不敢肯定我们的计算是否全部正确,但我相信我们是最认真的。至此,为我此次的建筑材料综合实训,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号:11020XX9306篇二:建筑材料实训总结《建筑材料》实训课心得转眼间,一个学期就过了,不得不感慨,时间过得真快啊!这个学期我们有一门课叫《建筑材料》,简称“建材”。这是我们的专业课,学的东西对我们以后都很有用。可以说,这门课时我们现在所学的各科来说,这是重点。学这门课,有理论的知识、有实训。其中实训呢,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通过实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东西,认识到许多仪器设备。这些东西都是与我们建筑行业有关的,这些实训与接触的这些东西让我们提前对建筑这个行业有了解。我是建材检测协会的,在没上这门课之前我就做过好几个与这门课有关的实训了,比如说:钢筋拉伸、混凝土试块等等.学长他们还帮我们培训了许多相关内容.虽然好多东西都学了,但是我并不是很熟悉,上建材课的实训,巩固了我们的知识,加深了记忆,让我们对各个实训器械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对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上实训课我们要分小组,我们组都是我们宿舍的人,所以没有男生,自然而然,一些苦力的活就落在我的头上了。拿稍微重点的东西就是我去了,比如说:做混凝土的试块的模,做完后拿去振捣,我一个人拿一个,她们俩人拿一个??实训课都是我们亲力亲为,筛沙子、做试块、铲砂石、称重量、拌混凝土。。。。。。都是我们自己弄的。这些实训不仅仅让我们懂得了知识,也让我们的身心得到了锻炼。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实训,虽然没有几次是做出合格的结果,但是我们尽力了。老师的教导让我少走了许多弯路,让我们在不会的她给我们提供帮助,做实训的时候她会在旁边悉心教导,让我们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实训。她会教我们怎么做、做什么??通过这个学期的实训课,我学到了许多书上的、课外的知识。实训课是我们学习知识的一个号方法,他能让我们更加直观、深入的学会书上的理论知识。在实训的过程中,我们自己动手,这不仅让能我们学到知识、认识器械,还让我们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真的希望以后学习其他科目也能像建材这门课一样理论课与实训课相结合°20XX年6月篇三:建筑材料试验心得体会建筑材料试验一、材料的表现密度试验:1、实验目的(1)、通过测定颗粒状材料包括内部封闭孔隙体积的表现体积,计算材料的表现密度,未确定材料的空隙状况提供依据。(2)、试验方法有容量瓶法和广口瓶法,其中容量瓶法用来测定砂的表观密度,广口瓶法用来测定石子的表观密度。本试验以砂和石子为例分别介绍两种试验方法。2、主要仪器设备天平、烘箱、广口瓶(1000ml)、容量瓶(500ml)、方孔筛(4.75mm)等3、实验准备、将砂缩分至660g左右,在温度为(105°C±5°C)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将石子筛去公称粒径5mm以下的颗粒,用四分法缩分至规定的质量,刷洗干净后分成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4、试验步骤砂的表观密度试验称取烘干的式样300g(m0),将试样装入容量瓶中,注入冷开水至接近500ml的刻度,摇转容量瓶,使试样在水中充分搅动以排除气泡,塞紧瓶塞,静置24h。然后用滴管添水,使水面鱼瓶颈刻度线平齐,再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其质量(ml)。倒出瓶内的水和试样,洗净容量瓶,再向瓶内注入冷开水至刻度线,赛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其质量(m2)。石子的表观密度试验将试样侵入饱和,装入广口瓶中,注入饮用水,用玻璃片覆盖瓶口,以上下左右摇晃的方法排除气泡,气泡排尽后,向瓶中添加饮用水,直到水面凸出现瓶口边缘。然后用玻璃片沿瓶口迅速滑行,使其紧贴瓶口水面。擦干瓶外水后,称出试样、水、瓶和玻璃片的总质量(ml).将瓶中试样倒入浅盘中,放入(105°C±5°C)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称其质量(m0)。将瓶洗净并重新注入饮用水,用玻璃片紧贴瓶口水面,擦干瓶外水分后,称出水、瓶和玻璃片总质量(m2)。5、结果整理(1)表观密度P、,精确到0.01g/cm3:p、=(m0/m0+m2—m1)—at式中:m0-一烘干后试样的质量,gml---试样、水、容量瓶(或广口瓶与玻璃片)的质量,gm2水、容量瓶(或广口瓶与玻璃片)的质量,gat----不同水温下砂(石子)的表观密度修正系数。当温度为15°C、16。。、17。。、18。。、19。。、20。。、21。。、22。。、23°C、24。、25。时,相应的修正系数分别为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2)以两次实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若两次试验结果之差大于0.02g/cm3须重新试验。二、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1、实验目的(1)确定或检验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并根据经验评定捻聚性和保水性,来评定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以满足配合比设计及施工要求。(2)测定流动性的方法有坍落度法和维勃稠度法两种。本实验介绍坍落度法。2、主要仪器设备坍落度筒,捣棒,小铲,铁板等。3、试验步骤(1)湿润坍落度筒及底板,在坍落度筒内壁和底板上应无明水。底板应放置在坚实水平面上,将各材料称量后,在铁板上干拌均匀。把筒放在底板中心,然后用脚踏住两边的脚踏板,是坍落度筒在装料时保持位置固定。(2)把按要求取得的混凝土试用小铲分三层均匀地装入筒内,每层用捣棒插捣25次。顶层插捣完后,刮去多余的混凝土,并用抹刀抹平。(3)清除筒边地板上的混凝土后,垂直平稳地提起坍落度筒。测量筒高与坍落后混凝土试体最高点之间的高度差,即为该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值。坍落度筒题离后,如混凝土发生崩坍或一边剪坏现象,则应重新取样另行测定;如第二次试验仍出现上述现象,则表明该混凝土和易性不好,应与记录备查。(4)观察坍落后的混凝土试体的黏聚性及保水性,黏聚性的检查方法是用捣棒在已坍落的混凝土锥体侧面轻轻敲打,此时如果锥体逐渐下沉,则表示黏聚性良好;如果锥体倒塌,部分崩裂或出现离析现象,则表示黏聚性不好。保水性以混凝土拌合物稀浆析出的程度来评定。坍落度筒提起后如有较多的稀浆从底板析出,锥体部分的混凝土也因失浆而骨料外露,则表明此混凝土拌合物的保水性不好;如坍落度筒提起后无稀浆或仅有少量稀浆自底部析出,则表示此混凝土拌合物保水性良好。4、结果整理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值以毫米为单位,测量精确至1mm,结果修约至5mm。二、针入度测定1、通过实验测定石油沥青的针入度,为划分沥青牌号及判定沥青质量提供依据。2、针入度仪、标准针、恒温水槽等3、试验准备将预先除去水分的沥青试样在电炉或砂浴上小心加热,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过热并消除气泡,加热温度不得超过试样估计软化点100°C.加热时间不得超过30min,用0.6~~0.8mm筛网过滤。将试样倒入盛样皿中,试样厚度不小于30mm,并盖上盛样皿,以防落入灰尘。盛有试样的盛样皿在15°C~30°C室温中冷却1~1・5h(小盛样皿),1.5~2h(大盛样皿)或2~2.5h(特殊盛样皿)。调整针入度仪使之水平。检查针连杆和导轨,以确认无水和其他外来物,无明显摩擦。用三氯乙烯或其他溶剂清洗标准针,并擦干。将标准针插入针连杆,用螺丝固定。按试验条件,加上附加砝码。4、试验步骤从恒温水浴中取出达到恒温的盛样皿,并移入水温控制在试验温度±0.1C(可用恒温水槽中的水)的平底玻璃皿中的三脚支架上,试样表面上的水层深度不少于10mm.将盛有试样的平底玻璃皿置于针入度仪的平台上,慢慢放下针连杆,用适当位置的反光镜或灯光反射观察,使针尖恰好与试样表面接触。拉下刻度盘的拉杆,使之与针连杆顶端轻轻接触,调节刻度盘或深度指示器的指针指示为零。用手紧压按钮,同时开动秒表,使标准自动下落贯入试样,经规定时间(5s)停压按钮使针停止移动。拉下刻度盘拉杆与针连杆顶端接触,读取刻度盘指针或位移指示器的读数,精确至0.5(0.1mm)。同一试样平行试验至少三次,各测试点之间及与盛样皿边缘的距离不应少于10mm。每次试验后应将盛有盛样皿的平底玻璃皿放入水槽,是平底玻璃皿中的水温保持试验温度。每次试验应换一根干净标准针或将标准针取下用蘸有三氯乙烯溶剂的棉花或布皆净,再用干棉花或布擦干。(6)测定针入度大于200的沥青试样时,至少用三支标准针,每次试验后将针留在试样中,直至三次平行试验完成后,才能将标准针取出。5、结果整理(1)同一试样的三次测定值中得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在下表所示的允许偏差范围内时,计算三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取整数作为针入度实验结果,以0・1mm为单位。(2)当实验值不符合此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南京农业大学《医药信息检索》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投资经济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宁波工程学院《工程管理前沿与创业研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Module9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外研版(三起)英语五年级上册
-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媒体策略》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长治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电力传动控制系统》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俄罗斯概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警官职业学院《电机与电力拖动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TC税收遵从》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游戏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肢创伤影像(X线)诊断
- 2023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地理真题(含解析)
-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古诗词诵读《客至》课件
- 城市道路施工作业区规范资料汇编
- DL-T5153-2014火力发电厂厂用电设计技术规程
- 冀人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同步练习
- (高清版)JTGT 3365-02-2020 公路涵洞设计规范
- 静疗相关血管解剖知识课件
-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康复运动治疗技术
- 医保定点医疗机构申请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