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课后练习-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1页
第24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课后练习-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2页
第24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课后练习-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3页
第24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课后练习-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4页
第24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课后练习-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4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1.1937年,淞沪会战中日军出动30艘军舰,每舰有大炮12门以上,而中国右翼军团抵抗部队用于作战的仅6门炮。1940年,百团大战中的关家垴之战,一二九师三个旅围攻日军一部300余人,苦战一天,仍有约60名鬼子逃脱,一二九师损失了500余人。这可以佐证()A.武器装备是战争胜负的关键B.正面战场牵制了日军主力C.敌后战场成为抗战主战场D.中国人民进行抗战的艰难2.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政策。同时期,国民政府也在一些地区实施“地主减租减息”的政策。但1941年以后,国统区的“地主减租减息”的政策基本都停顿下来。其中最可能的原因在于()A.日军的侵华政策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B.国统区大片沦陷C.汪伪汉奸政权推行“清乡运动”D.国共关系趋于紧张3.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多次强调“兵民乃胜利之本”“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基于此,中国共产党采取的策略是()A.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开展土地革命发动群众C.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D.积极参加正面战场抗战4.有学生在查阅日本投降资料时,找到一份报纸(中央社东京一日路透电):日本帝国大本营遵麦克阿瑟元帅之训令,通令国内外之各日军司令……向盟军司令无条件投降。中国方面(东三省方面者在外)及台湾、越南(北纬十六度以北)之日军,将向蒋委员长投降。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中国反法西斯战争持续时间最长B.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场的重要组成部分C.盟军的援助是抗战胜利的主要因素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抗战胜利的主要因素5.1940年8月23日《新华日报》以专版刊登了“华北交通总攻击战”第一号“捷报”。此“捷报”反映了()A.平型关大捷振奋了人心B.敌后战场开始展开反攻C.新四军重创了侵华日军D.百团大战初步取得胜利6.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亲自指挥了一场鼓舞全国军民抗日斗志的战役。这场战役是 ()A.淞沪会战B.台儿庄战役C.百团大战D.平型关大捷7.下表反映的战役是抗日战争中的()开始时间战斗次数破坏交通线拔掉据点1940年下半年1800多次2000多千米近3000个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C.百团大战 D.淞沪会战8.刘作金在《二战中的中国》中指出:“1942年3月至4月,中国以两个军一个师近10万人的兵力,出征缅甸,成功解救了被日军围困的7000名英军,阻挡了日军向印度的进军。”这说明()A.中国抗战获得国际援助B.中国是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C.日军主力深陷亚洲战场D.中国抗战具有广泛的国际意义9.20世纪40年代四川、云南、湖南等省地租额迅速上升,其中四川一个县27户佃农的平均上缴租率在1941年为53%,1943年为73%,1944年为79%。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人口和军事、政治重心西迁B.日军对沦陷区大肆搜刮掠夺C.中国共产党调整了土地政策D.国民党对中国共产党进行经济封锁10.1943年8月,国民党颁布《抗战期间宣传名词正误表》,把“亲日派”“长征时代”“争取民主”“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禁止刊载。这反映了国民党()A.努力缓和与其他党派的关系B.竭力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C.与中共争夺抗战的领导权D.力图维护一党专政的局面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毛泽东指出:“国民党在1937年和1938年内,抗战是比较努力的,同我党的关系也比较好。”——刘庭华《抗战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材料二敌后战场钳制和歼灭日军大量兵力,歼灭大部分伪军,逐渐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主战场。——胡锦涛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材料三在那场战争中,中国人民以巨大民族牺牲支撑起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也得到了国际社会广泛支持,中国人民将永远铭记各国人民为中国抗战胜利作出的贡献!——习近平在纪念抗战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材料一认为抗战初期,国民党的抗战“比较努力”,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突出表现。(2)根据材料二指出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并举一个敌后战场对日军主动作战的突出事例。(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1.答案:D根据材料淞沪会战中中日双方武器对比,和百团大战中伤亡人数对比可知中日军事实力的差距,由此表明中国人民进行抗战的艰难,D选项符合题意。2.答案:D根据材料“1941年以后,国统区的‘地主减租减息’的政策基本都停顿下来”再结合所学国民党在抗战时期的反共高潮,可知体现的是国共关系趋于紧张,故D选项符合题意。3.答案:C材料强调“兵民乃胜利之本”“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基于此,中国共产党采取的策略是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故C项正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在1937年9月正式建立的,故A项错误;土地革命是在1927年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之后开展的,故B项错误;抗战中中国共产党积极参加敌后战场抗战,故D项错误。4.答案:B根据材料“中国方面(东三省方面者在外)及台湾、越南(北纬十六度以北)之日军,将向蒋委员长投降。”可知,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故答案为B项。5.答案:D结合“1940年”“华北交通总攻击战”可知是百团大战,故D项正确。6.答案:C本题关键信息“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一百多个团,在华北两千多千米的战线上,拔掉敌人据点近三千个,故本题选C。7.答案:C依据表格时间1940年,可知是抗战相持阶段,属于敌后战场的是百团大战,故C项正确。8.答案:D由材料“中国……出征缅甸,成功解救了被日军围困的7000名英军”可知中国远征军解救了英军,支援了英国、缅甸的抗日战争,这说明中国抗战具有广泛的国际意义,故D项正确。9.答案:A材料中的时间点均属于抗日战争时期,此时,四川、云南、湖南属于战略后方,承接了大量的人口、物资的转移,后期甚至逐渐承担了军事、政治中心的作用,因此这一时期,这些地区佃农缴租率持续走高,故A项正确。10.答案:D“把‘亲日派’‘长征时代’‘争取民主’‘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禁止刊载”,特别是把“争取民主”归为“谬误名词”体现了国民党维护一党专政的用意,无助于缓和与其他党派的关系,也和塑造战时政府形象无关,所以A项和B项错误;国民政府是当时中国名义上的全国政府,抗日战争爆发后,共产党为团结抗日表示接受国民政府的领导,所以抗战领导权掌握在国民党手中,所以C项错误。国民党禁止刊载相关名词体现了其控制舆论,思想专制、力图维护一党专政的局面,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11.答案:(1)表现:组织多次会战,抵抗日军侵略。(答出具体会战也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