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民教育的特征与走向课件_第1页
中国公民教育的特征与走向课件_第2页
中国公民教育的特征与走向课件_第3页
中国公民教育的特征与走向课件_第4页
中国公民教育的特征与走向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公民教育:特征与走向

是什么左右着世界的方向?

是什么影响了中国的进程?汤因比:《历史研究》影响中国现代化的两件事:鸦片战争、WTO先有、先知、先见—创新和发展三大浪潮与传统认知日本:工业化与《教育敕语》==军国主义中国:《论语》及四书五经下的现代化==集权中的变革四个轮子:政治、经济、文化伦理、教育这是公民教育吗

一、世界公民教育演变(一)国际视角:从有人到无人,再到有人1、古希腊的人—贵族2、中世纪的神—无人时代3、文艺复兴以后的人—全人发展、平民的人从自然平民—社会平民(二)世界公民教育演变1、从臣民、国民,到公民从政治教育到公民教育2、世界乱象与公民教育问题重视培养怎样的公民宗教帝国---五月风暴—世界多元公民教育始于法国。法国于1882年率先开设了“公民训导”课。到19世纪末,德国教育家凯兴斯泰纳从理论上论证了“公民教育”的思想,德国政府于1918年以宪法形式保障公民教育的实施。此后,培养合格的公民就逐渐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教育目标。与中国相比,西方公民教育更贴近实际生活,因为无论是他们的选举还是日常与公权力部门打交道都是孩子成人以后的家常便饭,而关于公民在社会生活中对诸如“社会为本;关怀扶持、尊重个人;求同求异、协商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的体认都需要他们在走向社会之前接受良好的公民教育。3、全人发展下的公民教育兴起国家本位下的平等发展社会本位下的公民责任人为本位下的公民权益(三)世界公民与德育演变的三种形态1、原始公民教育生存性实践性民主性2、古代公民教育统治性、等级性和阶级性封闭性专门性3、现代公民教育人本性科学性、开放性专业性中国公民意识的核心问题公民意识——协调权利与责任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从四个层面来理解,即自我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人与自然的关系。西方的公民意识更加强调公民是“政治人”、“国家人”。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建于1872年,是弗州最大大学,由8所学院和研究生院组成,学生2.5万人.设有71个学士学位、150个硕士和博士学位点。(2007年4月英语系四年级学生枪击33死,随后自杀。另有17人受伤。近五年,世界校园枪击死伤多人以上事件超100次。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校园赵承熙持枪照片什么是公民:战争的夸张靖国神社游就馆内陈列的二战时期日军使用的97式坦克——奇形怪状的思想公民变异:各种犯罪在腐噬着人类的文明成果在加拿大赖昌星“生活奢华”,驾驶价逾15万加元的宝马车,经常上高级亚洲餐馆用膳。公民诉求:各种力量以不同方式影响世界

韩800演员裸演呼吁保护自然环境公民责任:2007年1月28日,世界银行行长沃尔福威茨在土耳其进行访问,在参观一清真寺脱鞋时露出了袜子上的大洞。

公民权利(二)公民教育目标公民教育是为了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培养合格的公民,因而是政治文明建设的基础环节。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完成向公民教育转型之所在。这并不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否定,恰恰相反,却进一步的加强。因为这里的“政治”并不能理解为意识形态的简单灌输,而应该理解为“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教育。---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培养合格公民。3、公民教育内容目前我国尚未具备完整的公民教育体系,公民教育的部分要素也只是当作思想政治课程的附属。其内容:培养认同国家,尊重宪法精神的意识;培养独立思考的精神;培养对社会的责任感和认同感;培养民主精神和法治精神,革除权力本位意识;培养纳税人意识;培养与政府的良性互动能力和与征服的谈判能力;培养爱护环境、保护生态的科学发展观等等。这都是一个现代公民应有的意识和能力,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在此方面下功夫,多向西方以及我国港澳地区的同行学习,并需求更灵活的教育方式让学生更自觉的接受,激发学生的公民热情。(四)中国公民教育进程目前,在各级学校中,虽然没有开设系统的公民教育课程,但整个社会的发展,为公民意识的形成,提供了强烈的现实可能性和必要性。其一,中国正在推进政治文明建设中共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目前进行公民意识教育,就是为未来有序的政治参与作准备。

其四,中国社会正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加速转型。然而,中国几千年臣民教育积淀下来的“臣民意识”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中国社会的成功转型有赖于造就一大批具有现代公民意识的“新人”。所以,目前在中国推进公民意识教育时机已经成熟。二、中国公民教育的文化特征(一)中国公民教育的三种文化特征1、皇权文化:皇权本位下的臣民教育2、官权文化:官本位下的官民教育3、民本文化:民权下的公民教育文化与教育文化是指人类发展传承过程中形成的特定价值及运用着的意义体系,如观念、制度、知识技术体系。传统文化是民族发展中积累起来的各种外在客观文化,如器物、典籍、制度;文化传统是民族文化发展进程中积淀于民族群体中的特定精神、思维方式、情感态度及行为方式,是外在文化转为内在于心的东西。文化积淀为传统,形成民族思想---教育传递的作用教育—文化生命机制,教育过程是文化传递,生成和发展的过程,但文化传统是教育发展前提。2、文化与教育文化积淀为传统,形成民族思想---教育传递的作用文化对教育的时代界定,是教育的前提文化传统是民族必然的历史传承,是教育的起点,赋予教育以特定的历史框架,认知参照系或范型教育—文化生命机制教育过程是文化传递,生成和发展的过程,教育要借助文化传统使新生代迅速获得以往文化经验和文化礼仪。3、教育下的文化传统对教育来说,文化传统并非逝去的过去,而总是在特定时代中有资格落入时代未来期望中的东西。教育对传统的积淀、传递、选择就是要达致认识历史,理解现在,创造未来。教育上对传统的兴趣、质疑、纷争,都是由于我们对未来的期望和迷惘困惑引发的。教育对传统的作用教育把文化传统、现代和未来连接起来,教育可以依据时代重新解释传统,把握传统进入时代的方式,帮助人们建立起历史和现代的最佳方式;通过对传统的阐释使历史对现代发生作用。4、文化传统影响公民教育公民是在特定文化传统下的公民,开展的是以文化传统相融合的公民教育。公民教育对传统的继承,不在于照抄多少古文或礼仪,而取决于这种传统落入现代及未来的视野中的分量。单纯吸收==渐进==复制单一批判==排斥==虚无在批判中扬弃,在扬弃中创新,在面向未来中创建新体系(三)传统文化下的公民教育臣民、国民,到公民:从政治教育到公民教育国家意志---公民=守法,权利平等,责任,自由与封建的君臣,宗教的奴仆,贵族下的奴隶本质区别不同传统文化下的公民教育形态1、东方文化下的公民教育重视传统的传递和继承—封建制下的决裂与对立中国—印度---佛教、儒学、道教、2、西方文化下的公民教育重视从传统到现代的创新---从法国—美国

三、中国公民教育的实践特征——

——养成教育:观念与养成(一)公民养成教育内涵1、公民养成教育要义重在遵守:长期性、培养习惯和行为的教育(铁棍磨成针)重在熏陶:陶冶性情、情操、培养人格重在早期:从小培养,久习成自然(偷针、富翁小偷)重在基本:从小事开始,从小节做起(教育无小事)2、以公民养成教育为基础的德育遵循人的发展由小至大的规律遵循行为培养为基础,配合观念的要求遵循从小学到中学直到成人发展的原理3、行为调养与观念发展互动(1)日常中公民行为调养与思想教育俞洪敏父亲的检砖头、建构房子与背单词、有志向(2)学校公民养成对学生发展的影响规章制度、纪律、守则、(3)学校文化设计中的公民养成教育公正团体法、集体主义教育、班集体组织的作用科尔伯格、马卡连科、苏霍姆林斯基、以色列集体农庄

人的一生三件事情不能等第一是“贫穷”

贫穷不能等,因为时间久了,你将习惯贫穷,甚至会抹杀了自己的梦想,而庸庸碌碌的过一辈子……第二是“梦想”

梦想不能等,因为人生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历练和想法,试想一个问题:如果你20岁时的梦想,在60岁的时候才得以实现,那会是什么样的一个情况?第三是“成长”

人的成长不能等,孩子不能等,教育的事不能等。人一天天长大,人的发展一天天定型,教育能否在发展中使儿童得益,能否发挥推进儿童发展的作用?否则等到发展的最佳期一过,就必然事倍功半?熟视无睹—变成自然了(二)学校公民养成教育发展1、现代学校中的公民养成教育(1)自然性:从早期顺其自然到自然教育论(18-19世纪)夸美纽斯、洛克、卢梭、(2)社会性:从唯物主义到社会需要(19世纪)第斯多惠、赫尔巴特(3)科学性:从科学化运动到行为主义(20世纪初)桑代克、布卢姆、斯金纳(4)人本性:从社会认知到道德认知发展和人本主义科尔伯格、班杜拉、罗杰斯、马斯洛2、公民养成教育现在进行时(1)从说教回归习惯养成,“蒙以养正,圣功也”---(《易·蒙》)(2)制定多样化的养成教育方案蓝带品格教育,教程学派(3)开展各种多样的养成教育活动香港的童军活动,各种实践基地(4)建立健全各种学校规章和行为规范新加坡马来西亚的共同价值借鉴学习:新加坡一年级:(1)自知:认识和了解自己,能说出自己:要做一个好孩子。(2)好习惯:养成早睡早起,饭前洗手,饭后刷牙的习惯;做到先做功课才去玩耍,懂得爱书籍和玩具。(3)健康:懂得运动好处;(4)礼貌:懂得餐桌上的良好礼仪;知道对老师、同学应有的礼貌,接受别人东西或帮助时要谢谢。(5)安全:知道玩火的危险;知道游泳应注意的安全事项;不要在马路上乱跑,掌握安全过马路的方法。(6)爱家:认识自己父母亲、兄弟姐妹的一般情况,如姓名、生日、年龄、特点、爱好等。(7)孝顺:了解父母、父爱的伟大而敬爱父母。(8)友爱:尊兄姐、爱弟妹,与各民族同学友好相处。(9)仁爱:懂得爱护动物。(10)爱校:知道学校的历史和概况,尊敬国旗、校旗,知道校服、校徽的意义;懂得学校生活的乐趣。(11)尊师:认识校长、高级教师、班任老师和科任教师,尊敬老师。(12)服从:懂得好孩子要听话的道理,听从父母师长的话。(13)守秩序:知道守秩序的重要,培养排队搭车的好习惯。(14)清洁:注意个人卫生,养成清洁的习惯。(15)勤学:自己做功课,不依赖别人。新加坡三年级:(1)健康:每天做适当的运动;生病必须看医生,不乱副成药。(2)爱家:知道团圆饭、拜年的意义,从传统节日的优良习惯,培养爱家的态度,爱惜家里的东西,帮助父母做家务。(3)爱校:乐意为班级、学校服务;为学校争光。(4)服从:了解服从的重要:能服从家长、师长个团体。(5)勤学:认真读书,勤勉好学。(6)互助:乐意助人,具有仁爱心;关心帮助邻居;对残疾人有同情心。(7)尊重:尊重不同宗教节日;了解开斋节的刻苦意义。(8);个人卫生:注意事物营养、饮食卫生,不偏食。(9)知足:了解知足的道理,能表现知足的行为、态度。(10)敬老:尊重和关心公公婆婆。(11)守规:遵守校规;知错能改。(12)和谐:与各族街坊和气往来。(13)睦邻:懂得与邻居见面应有的礼节,能为邻居着想。(14)恒心:懂得做事要有恒心才会成功的道理。(15)毅力:培养坚强的毅力。(16)勇敢:必要时做出勇敢行为;勇敢救人救火。(17)体谅:体谅家人,乐意为家人做事。新加坡

五年级:(1)健康:乐意参加体育和闲暇活动;使身心健康。(2)礼貌:在公共场所能注意礼貌。(3)孝顺:孝顺父母。(4)自律:了解知错能改的重要,勇于改过。(5)尊重:尊重家人的权益,不私拆信件和乱动他们恩人东西;认识国家总理和内阁部长,尊重国家领袖。(6)守规:遵守公共场所的规则,能遵守秩序。(7)体谅:体谅父母,不作过分要求。(8)合作:保持环境的清洁,乐意参加美化环境的工作;了解团体精神,愿意和别人合作;知道各国合作,才能和平共存的道理。(9)公德心:保持公共场所的清洁。(10)守法:知道警察对社会的重要,要与警察合作。(11)了解新加坡独立的经过,培养学生的爱国心;懂得爱国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了解国旗和国歌是国家的代表,使学生尊敬国旗和国歌;了解总统是国家的代表,使学生尊重总统。(12)勤奋:认识新加坡简史,了解祖先勤奋开发新加坡的事迹,知道新加坡能有今天的成就是靠人民的勤奋所致。(13)民主:知道新加坡政府是一人一票选出来的。(14)了解:了解印尼、马来西亚概况。(15)质朴:了解质朴的意义,注重实用而不求华丽。新加坡六年级:(1)自爱:知道好公民应具备的条件,愿做好公民。(2)仁爱:培养对不幸人士的列宁,乐意帮助不幸人士。(3)爱校:支持、参加学校主办的活动。(4)勤学:有跨学科的探究精神。(5)尊重:勿忘祖先,清明扫墓。(6)和谐:参加社区活动。(7)睦邻:与邻居守望相助。(8)体谅:要体谅父母,为父母作一些牺牲;知道父母养育的恩惠,能知恩图报。(9)合作:知道泰国与新加坡的关系及合作的重要;了解中国、菲律宾、印度的概况与他们同新加坡的关系;了解区域合作的重要,联合国成立的目的;懂得世界各国互相合作、和平共处的重要。(10)爱国:了解国民服役对国家的重要,培养爱国精神;知道军人和警察的职责及其在保卫国家、维护治安上的贡献,能尊敬军队和警察。(11)了解:了解新加坡在工商业与旅游业的成就。了解泰国、菲律宾的概况。(12)服务:了解新加坡在经济、航运和技术训练中心方面的成就;了解国会议员的职责是为人民服务;认识几个主要的公共服务机构;培养学生为人民服务的精神。(13)牺牲小我:培养学生舍己救人、牺牲小我的精神。借鉴学习:新加坡

学校规则一、在校内或校外,严厉禁止下列各项:1.抽烟;2.随地吐痰;3.赌博;4.乱丢垃圾;5.涂写墙壁;6.破坏公物;7.说粗话;8.喊叫、吵架;9.说谎、偷窃;10.在走廊或阶梯上乱跑;11.浪费水电;12.在上课时间内,未得到校长、副校长或高级主任的允许而离开学校。二、校服、仪表:1.学生穿佩有校徽的校服到校;2.穿白色胶布鞋和袜子;运动时必须穿着适当的服装;4.男生头发剪短,梳饰整齐;5.女生头发不可及领;6.女生不准佩戴首饰。三、在校时间内:1.下课后,只有轮值的学生准予留在教室里;2.食物和饮料必须在餐厅内用完;3.用完食物,应把杯盆或碗筷放进指定的桶里;4.购买食物和文具,都要排队。新加坡学生社区服务活动社区服务可获得课外活动或徽章。活动分六类:(1)“好朋友”计划:即以个人或小组帮助某同学功课,找原因、安排复习;(2)关怀与分享计划:劝说同学捐玩具给不幸者,捐钱物给灾民或难民;(3)担负校内领导责任:高年级学生监督彼此言行并关照低年级同学;(4)到福利收容所和儿童组织服务:即根据年龄安排不同活动,如小学生可邀请不幸者参加各种庆典,中学生则帮助处理家务和协助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等;(5)清洁环境计划;(6)各种临时服务。这些活动可结合德育课内容安排,实践其行为准则,使学生从中潜移默化,培养正确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心和公民义务感。新加坡学校德育成功途径一是注重家庭对学生发展的影响,认为正是家庭教育才使华人、马来人和印度人有如此不同的后天发展,强调学校德育应与家庭建立良好的联系,如学校成立家长联谊会等;二是建立广泛的社会教育网、教育监督站,创立融学校和社会机构一体的互助合作共同活动的文明社区;三是推行真实教育,学校讲的全都是社会上真实可行的,社会上推行的是与学校德育内容一致的奖惩标准和利害后果,行善者得益,做恶者受罚;四是讲课引入社会生活现象,并经常参观社会发展和大型建设现场,参观收容所和监狱等,尤其近年还组织各种反毒和反艾滋病大型展览等;五是净化社会空气,禁止进口黄色、凶杀、打斗的影片,要作家、出版界能自我约束,把好的东西灌输给下一代。借鉴:马来西亚16个核心价值⒈身心健康,⒉同情心(或移情或宽恕),⒊中庸,⒋勤勉,⒌感谢,⒍公正,⒎诚实,⒏互相尊重,⒐仁爱,⒑社会意识(或群体关系),⒒自由,⒓谦虚,⒔勇敢,⒕合情合理,⒖自立或独立性,⒗合作。马来西亚公民教育价值(1)在不同年级中会根据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进行深度不同的引介和讲授;(2)虽然每个年级讲的都是这些价值,但内容、目的和教学重点是不同的;(3)每年级的价值观课程的具体设计都是根据特定的道德成熟度来确定的;(4)在具体教学中都规定了如何把这些价值转化为学生的道德实践,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5)规定了除正式德育课外,公民、地理、语文、科学以及各种辅助课外活动也有培养道德价值责任教材特点:(1)为本国政治经济服务,使学生了解本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培养亲善意识,促进各民族的和谐共处,有重点地介绍了国家各民族的习俗,如一年级介绍了开斋节、农历新年和屠妖节三个主要民族的重大节日,三年级介绍了国旗,六年级介绍了祈祷方式,马来同胞用餐习惯等,课文插图中尽量介绍不同种族人民一起生活的景象,引用不同民族人名和民间故事。(2)注重促进学生道德能力的发展。首先注意根据儿童原有的道德发展水平进行教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小学1-12条价值、中学讲完16条价值。其次注意根据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语言生动,接近生活,又挖掘内在的道德价值意义。如一年级多采用“爱惜自己的东西”,“一个勤勉的孩子”等正面课文,六年级提出“培养勤勉的美德”、“好学不倦的孩子”等课文,都是学生面临的道德问题。问题。(3)注重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确的价值观,如一年级的“大扫除”、“孔融让梨”、“不要离开病中的朋友”、“骄者必败”等,都注意养成学生的优良行为习惯,培养传统美德。(4)引导学生理解国家法律和学习民族英雄人物。(5)教材融讲授、故事法和问题解决法一体,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如“我不怪你”一课讲的是一位同学因帮助他人耽误俩他的值日时间,知道原委后值日长同学原谅了他,并赞扬他做得对。其价值是“中庸”,红字标出:“训示:做任何事情以前,要先思考,不要鲁莽采取行动。”练习:一是列出6个相关的思考题,如值日长为什么不怪值日同学?二是用完成句子的方式让学生表达对相类道德问题的看法;三是练习,看图讨论。讲的是一同学的名牌钢笔放在桌上被风吹掉了,另一同学帮他捡起来,笔主刚好进来看到了,以为别人把他的笔弄坏了,知道真相后道了歉;练习四是活动,让学生扮演提供难题脚本,然后进行分析讨论;练习五是提供类似图景,让学生看图讲故事,使学生学会正确处理(三)学校公民养成教育的未来1、重视早期公民养成的作用(三岁看到老)2、加强中小学学生的规范管理3、强化行为举止和道德伦理思想的合成作用4、从养成为主到养成与观念互动结合,再到观念德育为主5、从行为习惯到人生体验再到人格形成6、从行为主义到教程学派,再到道德认知流派[提要]

公民养成教育是在现代德育下进行的,现代德育内涵和发展对公民养成教育有根本的影响。四、创建现代学校公民教育体系(一)现代学校公民教育体系基础1、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早期养成作用尊老爱幼,勤奋节约,积极进取……2、加强多元文化教育倡导多元思维,尊重多民族习惯……3、整合现代文化价值观和人类文明倡导五湖四海,促进人类发展和福祉……(二)创建新的现代公民教育理论体系1、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公民教育的理论对接全面吸收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从商周易经—春秋百家--反思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作用孔子、老子、韩非给了我们什么中华民族的文化特性—贵族情节,人中人—人上人—官本位--自强不息,同舟共济,患难兴邦国人心态(自大好封)—外人眼光(芬兰奇遇)影响现代世界理念的:是花花公子的艳丽?还是孔子苍老的面孔?还是这些黄金甲?世界第一巨贪印尼苏哈托-350亿美元2、全面吸收西方德育理论成果现代公民教育要吸收国际上各种重要的德育理论成果,其中,下面是目前最为流行的:(1)道德认知发展理论(2)人本主义德育理论(3)价值澄清德育流派(4)社会学习德育理论(5)行为主义德育流派(6)体谅道德教育模式道德认知发展理论1、从杜威到皮亚杰,再到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论的集之大成2、从对偶法到两难问题研究法简易识别—道德推理的判断过程3、“认知—发展”的理论观是一个个认知过程下的整体发展过程4、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水平I:前习俗道德水平

阶段一:惩罚与服从阶段阶段二:个人的工具主义目的与交易阶段水平II:习俗道德水平阶段三:相互性人际期望、关系和协调阶段阶段四:社会制度与良心维系阶段水平III:后习俗与原则道德水平阶段五:至上权利与社会契约或权利阶段阶段六:普遍性伦理原则阶段5、学校道德教育实践1、+1示范法与两大德育教学原则2、新苏格拉底德育模式—精英教育模式3、新柏拉图德育模式—好公民教育模式4、德育教学法

课堂道德问题讨论法公正团体法5、品德发展的测量(=?/10)人本主义德育理论1、公民教育观(1)人为本位:主体、自我、尊重、理解(2)德育条件:真诚、接受、移情性理解2、公民教育实践(1)目标:全人发展(2)要求:积极倾听、理解和把握教育过程、使学生正视道德问题、教师是促进者价值澄清德育流派1、德育观“如何获得价值”比“获得什么价值”更重要一种使人在决定对自己有正面价值的过程2、公民教育实践(1)构成要素:关注生活、接受现实、激发思考、提高个人潜能(2)基本模式:(2)价值澄清的基本模式澄清过程七个阶段:选择:1、自由选择;2、从多种可能中选择;3、对结果深思熟虑的选择珍视:4、珍视与爱护;5、确认行动:6、依据选择行动;7、反复地行动社会学习德育理论

1、德育观观察学习是行为获得的基本学习方法强化与自我效能对学习具有重要意义德育应从人格形成出发2、公民教育实践---养成教育榜样示范:家长、教师、同辈、媒体、环境强化作用:直接强化、间接强化、自我强化辅导矫正:自我效能感、环境与行为与人交互作用(三)当代学校公民教育变革走向1、当代学校公民变革的三大维度2、当代学校公民变革举例3、当代学校公民未来走向1、当代学校公民教育变革三大维度(1)区域维度:国家与世界、个别与共同价值(2)理论维度:时代与传统、创新与回眸(3)个体维度:能力与知识、个体道德思维与社会好公民(1)美国示范学校1991年拨5.3亿美元,工商捐2亿美元,在每位众议员区建一所。特点:1)注重信仰和价值观教育2)注重个性发展和新型师生关系3)注重主体精神和参与意识4)充分发挥校长的关键领导作用

示范学校:新罕布什尔州索赫冈中学新罕布什尔州索赫冈中学的使命是:索赫冈中学热望成为培养具有尊重、信任和勇气的学习者的社区,我们坚定地承诺:支持和关注个人独秉之天才、热情和信念;展示和发掘个人智力和身心之潜能;向追求安逸的思想挑战,增强学习能力,勇于在实践中演练;鼓励和尊重个人为家庭、为国家、为世界积极承担义务。(2)美国人眼中的优秀生1)具有技巧和技术并能运用于解决具体问题;2)注意力集中,不易分心,能在充分时间中专注于问题解决;3)热爱学习,喜欢探讨问题和作业;4)坚持性强,能把指定的任务作为重要目标,以急迫的心情去努力完成;5)反应性好,容易受到启发,对成人的建议和提问积极作出反应;6)有理智的好奇心,能从解答问题中得到满足,并能提出新问题;7)乐意处理比较困难的问题和进行争论;8)机灵,具有敏锐的观察力;9)善于正确地运用众多的词汇;10)思维灵活,能够及时摆脱自己的偏见,用别人的正确观点看问题.(另7条略,但从中可见,这些与分数基本不联系)(3)美国对学生提出的新目标美国定义21世纪学生必具技能旧教育内容与新世界形成了鸿沟,在读过时的书;新教育改革强调全球竞争力,这不是某个学生被拉下,而是一代人是否具有:抽象思考力,团队力,判断力,外语力.“21世纪技能”内涵:(1)了解整个世界:全球公民,拥有国际知识,对外国文化有敏锐意识,能用不同语言进行交流.(2)跳出思维的局限:新形势对创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你在别人只看到一片混乱的地方看出规律.(3)懂得聪明地对待新的信息来源:对爆炸的信息进行判断,知道如何处理,解读和分析信息并采取行动,(4)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力:EQ与IQ,现大部分创造都在团队中,有沟通技能,强调团队精神和与来自不同文化的人相处的能力.<教摘>2007,1,103、当代学校公民未来走向(1)公民与道德教育已成为世界性重大教改论题,也是关系发展中国家发展的关键(2)人本与德性是现代德育变革的本质(3)综合化、科学化、多样化、操作化充斥这个世界的视听影响着人们充斥这个世界的视听影响着人们充斥这个世界的视听影响着人们“扫黄”行动中公安机关在酒店里查处的“男公关”充斥这个世界的视听影响着人们绝色校花四、中国学校公民教育思考(一)传统下的转型:学校公民教育模式时代定位(二)文化中的诞生:学校公民教育改革思考(三)变革中求创新:中国学校公民教育战略选择(一)传统下的转型:学校公民教育模式时代定位公民与道德教育何处去

--新世纪新思考1、道德伦理重建:如何实现转型①已破未立,学校德育失去基础文化继承:封建传统已破、革命传统已过、资本主义已批②读古书能救中国,中国未来发展靠什么?创新2、精神疾病时代的来临认识不足、准备不足、研究很少3、文化传统与国家发展(1)世风劲吹观念大变--拾金不昧与谁在学雷锋?(2)钱从何来:赚还是省?(3)新世界观:美国老太与中国老太为倡国学,郑州市晋唐书画学校把自己印制的10万本《弟子规》,无偿赠送给市内小学,作为学生自律和书法选修课。24日上午8时50分赠书开始,为表示推广国学的决心和诚心,该校张森校长跪着将书赠到学生手中,令现场的人惊讶不已传统道德之殇:玉女梦碎所想起的酒井法子毒品事件

是饥民再现?

藤原纪香换偶:惊世奇像

李银河

淡定:文化约束之昏聩长沙两少年(二)文化中的诞生:学校公民教育改革思考1、确立学校公民教育基本体系传统与现实与未来的联合居委会与社会=高震东与忠信责任2、公民教育中的新公民人格发展中国公民教育的时代转变==臣民—公民人—全人--政治、道德、审美标准与习惯3、文化转型中创新学校公民教育的时代形式从贫困社会向富裕社会向多元社会的转变

政治挂帅向经济主体向以人为本的转变无知、冷漠抑或渎亵人民公仆?价值1200万元的天价吊灯。(三)在变革中创新:中国学校公民教育战略选择1、学校公民教育的与时俱进与时代模式创新三种经济形态人的德行磨合张瑞敏:“羊”变“狼”2、学校公民教育本义与人本德育蓝色太阳与有道德的德育斯霞爱心与欧盟爱生3、从实际出发与校本德育还原颠倒政策到精神疾病时代儿童实际、时代实际、中国实际4、新公民:识善扬善行善与识恶防恶抗恶道德教育何处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