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史课件_第1页
中国建筑史课件_第2页
中国建筑史课件_第3页
中国建筑史课件_第4页
中国建筑史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建筑史第三讲中国建筑史第三讲1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到公元220年罗马帝国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到公元220年2秦咸阳---“法天象地”咸阳“据山河之固,东向以制诸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秦每破诸侯,写放其宫室,作之咸阳北阪上。”阿房宫“规恢三百余里,离宫别馆,弥山跨谷,辇道相属,阁道通骊山八十余里。”---《三辅黄图》阿房宫的前殿(最主要的大殿)遗址。东西长1300米,南北宽500米,高出地面10米,夯土大台秦咸阳---“法天象地”咸阳“据山河之固,东向以制诸3秦咸阳秦咸阳4法天象地法天象地5咸阳冬至日星空咸阳冬至日星空6秦咸阳与星相秦咸阳与星相7阿房宫位于陕西咸阳上林苑内,前殿名为阿房,即被称为阿房宫,前殿建在东西1200米,宽450米,高7-8米的夯土台基上。工程浩大,至秦亡尚未完工。阿房宫位于陕西咸阳上林苑内,前殿名为阿房,即被称为阿8上图秦皇陵鸟瞰周、秦明堂平面图,方形围墙正中为明堂,其平面呈“亞”字形,九室,当中一室称太室,四周之室代表春夏秋冬五行等。上图秦皇陵鸟瞰周、秦明堂平面图,方形围墙正中9汉长安汉长安是公元前200年开始兴建到公元前189年左右整个长安的城墙才完成35.8平方公里,2/3的量都是宫殿和衙署。在城市当中,汉代有固定的市场住宅黄肠题凑和石阙汉长安汉长安是公元前200年开始兴建到公元前189年左右10中国建筑史11汉市场中间建一个市楼然后两边是商铺就是四周是商铺汉市场中间建一个市楼然后两边是商铺就是四周是商铺12未央宫未央宫13中国建筑史14中国建筑史15建章宫建章宫16本图为建章宫和未央宫的关系示意。未央宫位于汉长安城西南,面积约5平方公里,占全城面积的1/7。汉代建筑的特点是屋角平直无起翘,造型质朴简洁,体量雄伟,气势恢弘。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建建章宫。宫内千门万户,及大型的山水风景园林。本图为建章宫和未央宫的关系示意。未央宫位于汉长安城西南,面积17中国建筑史18左图为汉代出土的明器,可见斗拱已成为楼阁中的主要构件。右图为“一斗三升”这一最基本的斗拱组合方式。左图为汉代出土的明器,可见斗拱已成为楼阁中的主要构件。右图为19中国建筑史20中国建筑史21中国建筑史22左图汉代墓穴内的“黄肠题凑”;右图为位于四川雅安东汉太守高颐的墓阙左图汉代墓穴内的“黄肠题凑”;右图为位于四川雅安东汉太守高颐23中国建筑史24中国建筑史25中国建筑史26秦汉时期建筑特征建筑规模巨大建筑类型多样化结构技术不断完善,中国木结构体系基本形成砖瓦等人工材料大量应用建筑装饰的多样化秦汉时期建筑特征建筑规模巨大27中国建筑史28中国建筑史第三讲中国建筑史第三讲29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到公元220年罗马帝国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到公元220年30秦咸阳---“法天象地”咸阳“据山河之固,东向以制诸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秦每破诸侯,写放其宫室,作之咸阳北阪上。”阿房宫“规恢三百余里,离宫别馆,弥山跨谷,辇道相属,阁道通骊山八十余里。”---《三辅黄图》阿房宫的前殿(最主要的大殿)遗址。东西长1300米,南北宽500米,高出地面10米,夯土大台秦咸阳---“法天象地”咸阳“据山河之固,东向以制诸31秦咸阳秦咸阳32法天象地法天象地33咸阳冬至日星空咸阳冬至日星空34秦咸阳与星相秦咸阳与星相35阿房宫位于陕西咸阳上林苑内,前殿名为阿房,即被称为阿房宫,前殿建在东西1200米,宽450米,高7-8米的夯土台基上。工程浩大,至秦亡尚未完工。阿房宫位于陕西咸阳上林苑内,前殿名为阿房,即被称为阿36上图秦皇陵鸟瞰周、秦明堂平面图,方形围墙正中为明堂,其平面呈“亞”字形,九室,当中一室称太室,四周之室代表春夏秋冬五行等。上图秦皇陵鸟瞰周、秦明堂平面图,方形围墙正中37汉长安汉长安是公元前200年开始兴建到公元前189年左右整个长安的城墙才完成35.8平方公里,2/3的量都是宫殿和衙署。在城市当中,汉代有固定的市场住宅黄肠题凑和石阙汉长安汉长安是公元前200年开始兴建到公元前189年左右38中国建筑史39汉市场中间建一个市楼然后两边是商铺就是四周是商铺汉市场中间建一个市楼然后两边是商铺就是四周是商铺40未央宫未央宫41中国建筑史42中国建筑史43建章宫建章宫44本图为建章宫和未央宫的关系示意。未央宫位于汉长安城西南,面积约5平方公里,占全城面积的1/7。汉代建筑的特点是屋角平直无起翘,造型质朴简洁,体量雄伟,气势恢弘。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建建章宫。宫内千门万户,及大型的山水风景园林。本图为建章宫和未央宫的关系示意。未央宫位于汉长安城西南,面积45中国建筑史46左图为汉代出土的明器,可见斗拱已成为楼阁中的主要构件。右图为“一斗三升”这一最基本的斗拱组合方式。左图为汉代出土的明器,可见斗拱已成为楼阁中的主要构件。右图为47中国建筑史48中国建筑史49中国建筑史50左图汉代墓穴内的“黄肠题凑”;右图为位于四川雅安东汉太守高颐的墓阙左图汉代墓穴内的“黄肠题凑”;右图为位于四川雅安东汉太守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