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镁磷肥的性质及应用课件_第1页
钙镁磷肥的性质及应用课件_第2页
钙镁磷肥的性质及应用课件_第3页
钙镁磷肥的性质及应用课件_第4页
钙镁磷肥的性质及应用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植物营养环境植物营养环境1任务一植物营养与施肥原理1、植物营养2、施肥原理实训水培营养液的配制任务二认识肥料1、氮、磷、钾肥2、钙、镁、硫肥及微量元素肥料3、复合肥料及新型肥料4、CO2气肥5、有机肥料实训真假化肥的识别(化肥的定性鉴定)任务三合理施肥1、施肥时期2、施肥方法3、施肥量实训土壤速效氮、磷、钾的测定实训叶面施肥

任务一植物营养与施肥原理2土地、淡水、人口1998年19.5亿亩2003年18.5亿亩(当年减少3800万亩)2005年18亿亩(03到05两年减少5000万亩)人口2004年13亿年增1500万人到现在13.3亿人口。耕地占世界7%,淡水资源7%,人口22%。土地、淡水、人口1998年19.5亿亩3第二章植物生产的营养环境学习目标:了解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植物对矿质营养的吸收规律;了解植物营养临界期和植物营养最大效率期的基本概念核施肥的基本原理;基本掌握植物对氮素、磷素、钾素、钙、镁、硫和微量元素营养的需求规律以及各种营养元素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与转化规律;基本掌握氮、磷、钾等还学肥料的性质与施用方法;了解钙、镁、硫和微量元素肥料的性质与施用方法,了解复合肥料和二氧化碳气肥的施用技术;掌握基本有机肥料的特点和施用非法;掌握常规施肥技术和作物配方施肥技术;掌握化学肥料的定性鉴定、土壤速效氮(磷、钾)的测定、营养土和水培营养液的配制、植物营养缺素症的观察与诊断和有机肥料的积制等基本技能。第二章植物生产的营养环境学习目标:了解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4植物的生长需要吸收土壤养分植物的收获要带走部分土壤养分土壤肥力下降土壤结构改变植物的生长需要吸收土壤养分土壤肥力下降5

烘干~75ºC新鲜植株75~95%水分5~25%干物质煅烧

525ºC95%以气体挥发5%灰分(成分复杂).烘干新鲜植株75~95%水分5~25%干物质煅烧95%6黄瓜中水分与固形物的比较黄瓜中水分与固形物的比较7第一节植物元素与植物生长发育1.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

在植物5%~25%的干物质中,有机质占90%~95%,主要组成元素:CHON:另5%~10%为矿物质,可检测到70多种元素。第一节植物元素与植物生长发育1.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8

不可缺少:这种元素对所有高等植物的生长发育是不可缺少的。如果缺少该元素,植物就不能完成其生活史--必要性

不可代替:这种元素的功能不能由其它元素所代替。缺乏这种元素时,植物会表现出特有的症状,只有补充这种元素后症状才能减轻或消失--专一性不可缺少:这种元素对所有高等植物的生长发育9

目前国内外公认的高等植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有17种。它们是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铁、硼、锰、铜、锌、鉬、氯、镍。MnBFeSNCOHCaKPCuClZnMgMoNiNi目前国内外公认的高等植物所必需的营养10植物体内17种必需营养元素的分组(1)大量营养元素:C、H、O、N、P、K、Ca、Mg、S(2)微量营养元素:Fe、Mn、Cu、Zn、Mo、B、Cl、Ni(其中Ni是1986年发现的)

(3)肥料三要素:N、P、K植物体内17种必需营养元素的分组11(一)植物根系对养分的吸收(二)植物吸收养分的特性二、植物对矿质营养的吸收(一)植物根系对养分的吸收二、植物对矿质营养的吸收12根吸收养分的部位离根尖10cm以内根吸收养分最多。根吸收养分的部位离根尖10cm以内根吸收养分最多。13根吸收养分形态气态CO2、O2、H2O离子态阴、阳离子分子态氨基酸、尿素根吸收养分形态气态CO2、O2、H2O14(一)植物根系对养分的吸收四个过程:A.养分自土体向根表的迁移;B.养分从根表进入根内自由空间,并在细胞外膜积聚;C.养分跨膜进入原生质体;D.养分由根部运输到地上部。

(一)植物根系对养分的吸收四个过程:151.养分自土体向根系的迁移土壤养分到达根表的方式有三种:质流、扩散、截获。(1)质流:养分作为土壤溶液中的溶质随土壤溶液运送到根表的过程。运送动力是蒸腾作用。(2)扩散:养分沿着浓度梯度向根表迁移,形成养分的扩散作用。特点是速度慢,距离短。(3)截获:根系伸长过程中直接接触土壤颗粒,从其表面吸收养分。1.养分自土体向根系的迁移162.养分在细胞膜聚集到达根系的养分穿过细胞壁微孔,进入细胞质膜。3.养分进入细胞原生质体进入细胞质膜的养分,穿过各种细胞器,进入细胞参与各种代谢活动。4.养分从根部运送到植物体各处吸收进入植物体根部的养分通过木质部导管向植物体各部运送。2.养分在细胞膜聚集17(二)植物吸收养分的特性1.植物的基本营养方式:无机营养。需要无机离子2.植物吸收养分的选择性:植物有主动性。3.植物吸收养分的相对稳定性:不同的植物喜欢吸收的养分不同,吸收数量、比例不同;同一植物在不同环境中需要的养分相同,数量、比例相同。(二)植物吸收养分的特性1.植物的基本营养方式:18三、植物营养的阶段性植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需要的营养元素的种类、数量和比例等都有不同的要求,这种特性就是植物营养的阶段性。总趋势是:苗期少,中期多,后期又少。三、植物营养的阶段性植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需要的营养元素的种类19(一)植物营养临界期概念:某种养分缺乏、过多或比例不当,对于植物生长发育起着明显不良影响的那段时间。意义:在植物生长临界期,植物对某种养分需求的绝对数量不是最多,但很迫切,因缺乏或比例不当植物生长受损,即使以后改养分供应正常也很难弥补。(一)植物营养临界期概念:某种养分缺乏、过多或比例不当,对于20(二)植物营养最大效率期概念:指某种养分能够发挥最大效能的那段时间。这段时间植物生长量大,对养分的需求量和吸收量都是最多的。意义:此期一般植物生长旺盛,吸收养分能力强,满足此期植物对养分的需求,增产效果非常显著。如小麦的拔节抽穗期、玉米的喇叭口期、棉花的开花结铃期。(二)植物营养最大效率期概念:指某种养分能够发挥最大效能的那21四、施肥的基本原理

养分归还学说最小养分律限制因子律报酬递减律四、施肥的基本原理养分归还学说22(一)养分归还学说为恢复地力和提高作物单产,通过施肥把作物从土壤中摄取并随收获物而移走的那些养分归还给土壤的学说。JustusLiebig(一)养分归还学说为恢复地力和提高作物单产,通过施肥把作物从23论点:1.随着作物的每次收获,必然从土壤中带走一定量的养分,土壤中的养分会因此逐渐减少。2.若不及时归还作物从土壤中带走的养分,地力会逐渐下降,产量逐渐降低。3.为保持养分平衡,应该向土壤中施入肥料。意义:对恢复和维持土壤肥力有积极作用论点:意义:对恢复和维持土壤肥力有积极作用24防止片面性:1.有重点地归还养分,而不是全部归还。2.因作物而异,豆科作物的固氮作用不容忽视。3.单纯的归还忽视了氮肥的增产作用。防止片面性:25(二)最小养分律(木桶理论)论点:1.土壤中某一相对含量最少的养分制约着作物产量的提高。2.最小养分会随条件的改变而改变。3.只有补施最小养分,才能提高产量。(二)最小养分律(木桶理论)论点:26最小养分随条件而变化的示意图注:最小养分不是绝对量最小的;是限制植物生长最大的;是会随条件变化而变的!意义:指出作物产量与养分供应上的矛盾,表明施肥要有针对性,应合理施肥。最小养分随条件而变化的示意图注:最小养分不是绝对量最小的;是271.作物丰产是光照、温、水、养分、空气等综合作用的结果;2.利用因子间的交互效应提高肥效是因子综合作用律的特点;意义:施肥只是综合因子中起重要作用的一项技术措施;把任一因子孤立起来是不对的;施肥与灌溉结合、施肥与良种结合以及营养元素的配合等已成为不增加施肥量也能增产的有效途径(三)限制因子律(综合因子作用律)1.作物丰产是光照、温、水、养分、空气等综合作用的结果;(28(四)报酬递减律论点:从单位面积土地所得到的报酬,随着投入的增加而增加;达到一定限度后,随着投入的增加,报酬却呈递减的趋势。(四)报酬递减律论点:从单位面积土地所得到的报酬,随着投29欧洲经济学家杜尔哥和安德森提出的意义:在各项技术相对稳定的前提下有效。说明了:“增产不增收”的现象。探讨最佳施肥量(高产、优质、低成本)欧洲经济学家杜尔哥和安德森提出的意义:30第二节土壤中主要养分元素的供给

与土壤施肥氮素营养磷素营养钾素营养钙、镁、硫营养微量元素营养复合肥料施用技术二氧化碳气肥的施用第二节土壤中主要养分元素的供给

与土壤施肥氮素营养31一、氮素营养N氮植物必需的三大营养元素之一一、氮素营养N氮植物必需的三大营养元素之一32钙镁磷肥的性质及应用课件33钙镁磷肥的性质及应用课件34植株缺氮的症状植株缺氮的症状35钙镁磷肥的性质及应用课件36左为正常的秋季苹果叶;右为缺氮的苹果叶左为正常的秋季苹果叶;右为缺氮的苹果叶37钙镁磷肥的性质及应用课件38钙镁磷肥的性质及应用课件39(一)植物对氮素营养的需求规律1.植物体内氮的含量与分布氮是植物需要量最多的营养元素之一含量:植物干重的0.3%~5%分布:种子>叶>根>茎幼嫩组织>成熟组织>衰老组织生长点>非生长点营养生长期>生殖生长期豆科植物>非豆科植物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一)植物对氮素营养的需求规律1.植物体内氮的含量与分布402.植物体内含氮化合物的种类以有机化合物和无机盐的形式存在有机化合物:蛋白质、酶、核酸、叶绿素、维生素、生物碱、激素等无机盐:硝酸盐、NH3、NH4+有毒害作用2.植物体内含氮化合物的种类413.植物氮素营养失调的症状缺氮:植物生长点细胞分裂和生长受到抑制,植株矮小、瘦弱、分蘖分枝减少、根量少、叶片小、叶与茎的夹角小、叶色均匀变淡绿或黄色;老叶先黄,然后向上蔓延(氮素在植物体内有移动性)。氮过多:植株徒长、叶色浓绿、叶片下披、贪青晚熟、茎杆软弱容易倒伏,抗病力减弱,品质变差、糖分减少、淀粉减少、硝酸盐含量增加。3.植物氮素营养失调的症状422.土壤中氮的形态(全部是外来的)

水溶性速效氮源<全氮的5%A.有机氮水解性缓效氮源占40~50%(>95%)非水解性难利用占30~50%

离子态土壤溶液中NH4+N03-N02-B.无机氮吸附态土壤胶体吸附(1~2%)固定态2:1型粘土矿物固定

(铵态氮、硝态氮)

有机氮无机氮矿化作用固定作用2.土壤中氮的形态(全部是外来的) 有机氮432.土壤中氮素的转化(主要有7条途径)

铵态氮硝态氮

吸附态铵或固定态铵水体中的硝态氮

矿化作用

硝化作用微生物利用硝酸还原作用微生物利用

NH3N2、NO、N2O

挥发损失

反硝化作用

生物固氮吸附固定

淋溶损失

有机质有机氮2.土壤中氮素的转化(主要有7条途径)44(1)矿化作用定义:在微生物作用下,土壤中的含氮有机物分解形成无机氮的过程。过程:有机氮

氨基酸

NH4+

NH3(铵离子或氨气)

条件:温度、水分、空气、酶等步骤:水解、氨化

土壤微生物水解酶作用下水解

土壤微生物氨化细菌作用下氨化(1)矿化作用定义:在微生物作用下,土壤中的含氮有机物分解形45(2)硝化作用A.

定义:土壤中的NH4+或NH3在硝化细菌的作用下氧化成硝酸(HNO3)的过程。B.过程 NH4++O2

NO2-+4H+ 2NO2-+O22NO3-二步骤:先转化为亚硝酸,然后转化为硝酸。亚硝化细菌硝化细菌(2)硝化作用亚硝化细菌硝化细菌46(3)反硝化作用硝酸盐或亚硝酸盐还原为气体分子态氮氧化物的过程。A.生物反硝化作用(嫌气条件下)过程:NO3-NO2-NO

N2条件:土壤温度、水分、通气、有机质、肥料种类数量等。最适条件:通气不良,新鲜有机质丰富,pH5~8,温度30~35℃。

硝酸盐还原细菌反硝化细菌(3)反硝化作用A.生物反硝化作用(嫌气条件下)硝47(4)生物固氮固氮菌将空气中的气态氮固定到植物根系的过程。一般豆科植物有固氮菌伴生。苗期固氮能力弱,应该适当施用氮肥。(4)生物固氮一般豆科植物有固氮菌伴生。48(5)吸附固定、生物固定

土壤中的NH4+、或N03-可被微生物、黏土矿物、有机质结合,称为无机氮的固氮。土壤粘土矿物对NH4+的吸附固定:A.吸附固定:由于土壤粘土矿物表面所带负电荷而引起的对NH4+的吸附作用B.晶格固定:NH4+进入2:1型膨胀性粘土矿物的晶层间而被固定的作用过程:液相NH4+交换性NH4+

固定态NH4+结果:减缓NH4+的供应程度(暂时无效)吸附作用固定作用解吸作用释放作用(5)吸附固定、生物固定吸附作用49(6)淋溶损失硝酸和亚硝酸形态氮素容易随水流失。灌溉和降水过多容易造成淋溶损失。干旱和半干旱状态下淋溶损失少。影响氮素淋失的因素:降雨量或灌水量土壤质地地表植被施肥量(6)淋溶损失灌溉和降水过多容易造成淋溶损失。影响氮素淋失的50(7)氨的挥发损失(碱性环境)定义:土壤中的NH4+转化为NH3而挥发的过程过程:NH4+NH3

+H+影响因素:

pH值、阳离子代换量、温度、NH4+浓度等①pH值越高损失NH3多60.1%71.0%810.0%950.0%OH-H+(7)氨的挥发损失(碱性环境)OH-51

②温度高、光照强:挥发多 ③施肥深度:浅施>深施 ④土壤中NH4+的含量高,易挥发 ⑤风速大挥发多 ⑥代换量大挥发少结果:造成氮素损失 ②温度高、光照强:挥发多52(三)氮肥化肥的种类、性质与施用氮素化肥的分类1.铵(氨)态氮肥:液铵、氨水、碳酸氢铵、硫酸铵、氯化铵2.硝态-硝铵态氮肥:硝酸铵、硝酸钠、硝酸钾3.酰胺态氮肥:尿素4.长效氮肥:控释肥、缓释肥等(三)氮肥化肥的种类、性质与施用氮素化肥的分类531.铵态氮肥的性质与施用(1)特点:A.易溶于水B.施入土壤后,解离出的铵离子能被胶体吸附,不易流失。C.遇碱性物质,易放出氨气挥发损失。D.通气良好条件下,经硝化作用变为硝态氮,易流失。E.长期和过量施用能导致土壤板结。1.铵态氮肥的性质与施用(1)特点:54(2)铵态氮肥的施用A.氨水:稀释后注入(划入)土壤,防挥发。B.碳酸氢铵:易挥发,深施盖土。可作基肥、追肥、种肥。C.硫酸铵:适用于各类土壤和作物,能造成土壤板结。可作基肥、追肥、种肥。D.氯化铵:用于水田,可作基肥、追肥,不易作种肥。忌氯作物不要用(如:烟草、果树、糖料作物、薯类作物)(2)铵态氮肥的施用552.硝态氮肥的特点与施用(1)特点A.易溶于水,肥效快。B.N03-易随水流失C.在通气不良的条件下,易发生反硝化作用形成NO、N2,挥发损失氮素。D.易吸湿结块、助燃、爆炸。(2)施用适用旱地,可作基肥、追肥、种肥。烟草、糖料等作物。2.硝态氮肥的特点与施用(1)特点563.酰胺态氮肥的特点与施用(1)特点氮素形态是酰胺态(-CONH2),需要转化成铵态氮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因此肥效比其它氮肥迟缓。代表肥料:尿素,含氮46%,白色结晶,中性易吸湿,易溶于水。(2)施用可用作基肥、种肥、追肥,做种肥要防止烧苗和缩二脲(造粒过程高温形成的)危害。施用与各种土壤和作物。连年施用无害。3.酰胺态氮肥的特点与施用(1)特点577.尿素(CO(NH2)2性质:白色结晶,无味,CO(NH2)2,含氮46%,有一定的吸湿性,当相对湿度超过89%,温度高于20℃时,吸湿性很快增加,因此贮藏过程中要防潮。溶解性较强。生理中性肥料。

在常温常压下稳定。当温度超过135℃(生产造粒过程)时,会生成缩二脲。缩二脲含量超过2%,会影响种子萌发和植株生长。因此尿素中的缩二脲含量不能超过1%,用做叶面肥时,不能超过0.5%。7.尿素(CO(NH2)2性质:白色结晶,无味,CO(NH258尿素在土壤中的转化:在土壤中,经土壤脲酶、微生物等作用下,水解形成碳酸铵,碳酸铵进一步转化为碳酸氢铵。没有有害离子产生。

上述过程冬季10℃左右约需7天,夏季30℃左右需2~3天,因此施肥后肥效4~8天见效,要提前施用。

尿素在土壤中的转化:594.长效氮肥又称为缓效或缓释氮肥。(1)特点有3个:养分释放速度慢,减少损失;肥效长久,可满足整个生长期需要;可一次大量施用,减少施肥次数,施肥成本低。(2)种类合成长效氮肥以尿素为基体与醛反应形成的低水溶性聚合物,只有经化学或生物化学作用才能逐渐分解,供作物吸收利用。种类有:脲甲醛、脲乙醛、脲异丁醛、草酰胺等。

4.长效氮肥又称为缓效或缓释氮肥。60包膜肥料:

在速效氮肥颗粒外面包裹一层惰性膜状物质,延缓氮素释放速度。种类有:硫衣尿素、长效碳铵、涂层尿素等。

控释肥料:在包膜肥料的基础上,改进包膜技术,人为控制养分释放速度,使之与作物吸肥速度相一致。包膜肥料:在速效氮肥颗粒外面包裹一层惰性膜状物质,延缓氮素61膜内各种养分通过膜孔释放膜内各种养分通过膜孔释放62养分释放与植物需求基本一致养分释放与植物需求基本一致63日本在水稻上应用控释肥面积占20%日本在水稻上应用控释肥面积占20%64“接触施肥”氮肥利用率80%“接触施肥”氮肥利用率80%65钙镁磷肥的性质及应用课件66二、磷素营养二、磷素营养67(一)植物对磷素营养的需求规律1.植物体内磷的含量与分布含量:植物体内磷的含量(P2O5)约为干物重的0.2-1.1%,分布:油料作物>豆科植物>禾本科作物生育前期>生育后期幼嫩器官>衰老器官繁殖器官>营养器官(一)植物对磷素营养的需求规律1.植物体内磷的含量与分布682.植物对磷的吸收以无机磷为主是逆浓度梯度的主动吸收由根系的根毛区吸收油料作物的吸收磷的能力较强良好的土壤环境有利于磷的吸收。2.植物对磷的吸收693.植物磷素营养失调的症状3.植物磷素营养失调的症状70缺磷:植株生长迟缓,矮小,瘦弱;叶片小,叶色暗绿或灰绿,无光泽;茎叶出现紫红色斑点或条纹,甚至枯死脱落。磷可以再利用,所以缺磷症状从基部老叶开始。磷过量:无效蘖增多,抽穗不齐,空瘪粒增加;叶片肥厚密集;生殖生长提前,影响茎叶生长。造成铁、锌、镁缺失。缺磷:71(二)土壤中磷的形态与转化1.土壤中磷的形态植物体内的磷大部分是有机态磷,占全磷量的85%,无机磷仅占15%左右。土壤中的磷分为有机磷和无机磷两大类。它们之间可以互相转化。一般无机态磷占50%~90%,其余10%~15%是有机态磷。(二)土壤中磷的形态与转化1.土壤中磷的形态72土壤中磷的形态(书70页图2-5)水溶性磷酸盐弱酸溶性磷酸盐有效磷10%以下迟效磷99%以上无机态磷50%~90%全磷100%有机态磷10%~15%土壤中磷的形态(书70页图2-5)水溶性磷酸盐弱酸溶性磷酸盐73有机磷无机磷土壤溶液磷土壤中磷有机态磷主要以核酸、磷脂和植素等形态存在。

无机态磷主要以钙、镁、钾的磷酸盐形态存在。无机磷取决于成土母质、风化程度和土壤中磷的淋出。有机磷无机磷土壤溶液磷土壤中磷有机态磷主要以核酸、磷脂和植素74(1)土壤中的有机磷来源于有机肥和生物残体,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成正比。占10%~15%以磷酯、植素、核酸、核蛋白等形式存在。有机磷少数可以被植物直接吸收,大部分需要经过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磷变为无机磷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1)土壤中的有机磷来源于有机肥和生物残体,与土壤有机质含量75(2)土壤中的无机磷土壤无机磷占50%~90%,主要来自岩石的风化。A.水溶性磷:易溶于水的磷酸钾、磷酸钠、磷酸一钙等可被植物直接利用的磷酸盐。是速效磷,不稳定,易生成难溶性的磷酸盐。B.弱酸溶性磷:能被弱酸溶解,不溶于水的磷酸氢钙等。植物能吸收。C.难溶性磷:不能被水和弱酸溶解,能溶于强酸,植物不能吸收利用。条件适宜时可以逐渐转化为有效磷。A、B称为土壤速效磷。(2)土壤中的无机磷土壤无机磷占50%~90%,主要来自岩石762.土壤中磷的转化(1)有机磷的水解卵磷脂磷酸甘油H3PO4植素植酸H3PO4脂蛋白植酸H3PO4水解水解水解水解2.土壤中磷的转化(1)有机磷的水解水解水解水解水解77(2)无机磷(有效变无效)的固定化学固定:水溶核弱酸溶性磷酸盐与土壤中铁、铝等代换生成难溶性磷酸盐。晶格固定:酸性土壤胶体表面(OH-)与磷酸根交换被吸附固定在黏粒表面晶格中。生物固定:被微生物利用,和植物争磷。(2)无机磷(有效变无效)的固定化学固定:水溶核弱酸溶性磷酸78土壤溶液H2PO4-HPO42-铁铝磷酸盐酸性土壤作物吸收磷在土壤中的循环(书71页图2-6)土壤有机磷动植物残体磷化肥磷

磷酸二钙和磷酸三钙石灰性土壤磷灰石磷表面吸收磷固定作用固定作用矿化作用固定作用土壤溶液铁铝磷酸盐酸性土壤作物吸收磷在土壤中的循环(书71页79(三)磷素化学肥料的性质与施用磷肥的种类1.水溶性磷肥: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所含磷易被植物吸收。2.弱酸溶性磷肥:钙镁磷肥、钢渣磷肥、偏磷酸钙等,肥效较慢。3.难溶性磷肥:磷矿粉、骨粉等,肥效迟缓且长。(三)磷素化学肥料的性质与施用磷肥的种类801.水溶性磷肥的性质与施用(1)过磷酸钙又称普钙,磷矿粉用酸处理后制成。主要成分:水溶性的磷酸一钙30%~50%,难溶于水的硫酸钙40%。有效磷12%~20%。主要性质:深灰色,水溶液酸性,腐蚀性,易吸湿结块。吸湿后磷酸一钙与硫酸铁、铝等杂质反应,退化成难溶磷酸铁、磷酸铝失效。转化:施入土壤后,磷酸一钙溶解、水解,施肥点造成离子高浓度梯度,磷酸根离子向四周扩散,水解产生的H3PO4使施肥点PH降至1.5,黏土矿物遭到破坏,铁、铝、钙、镁等溶解出来,和扩散的磷结合形成难溶的磷酸盐。1.水溶性磷肥的性质与施用(1)过磷酸钙81施用原则:可以做基肥、种肥和追肥。磷宜被固定,移动性小,生产中尽量减少肥料和土壤颗粒的接触,将磷尽量施在植物根系密集分布的区域。施用原则:82过磷酸钙施用技术集中施用:集中条施、穴施、深施分层施用:2/3做基肥深施,1/3施于浅层与有机肥混施:减少磷于土壤接触,酸性环境和微生物的活动有助于难溶性磷的释放。制成颗粒肥料:减少与土壤接触面积,根系发达的不需要。根外追肥:1%~2%的浓度,经济,高效。过磷酸钙施用技术集中施用:集中条施、穴施、深施83其它磷肥的性质与施用自学水溶性磷肥:过磷酸钙使用最多(Ca(H2PO4)2·H2O-CaSO4·2H2O)另外:重过磷酸钙弱酸性磷肥:钙镁磷肥、钢渣磷肥难溶性磷肥:磷矿粉、骨粉等其它磷肥的性质与施用自学水溶性磷肥:过磷酸钙使用最多(Ca(84磷肥的综合合理施用技术1.根据植物特性和轮作制度合理施用:作物各个时期都吸收磷,但以生长早期吸收多而快;当季磷肥利用率是10%~25%。生长期短的作物喜水溶性磷肥。2.根据土壤条件合理施用:碱性/石灰性土壤——喜水溶性磷肥;酸性土壤——施弱酸溶性磷肥较好。3.根据磷肥特性合理施用。4.与其它肥料混合施用。磷肥的综合合理施用技术1.根据植物特性和轮作制度合理施用:作85三、钾素营养(一)植物对钾素营养的需求规律1.植物体内钾的含量与分布植物体内钾的含量(K2O)约占干重的1%-5%,多数1.5%-2.5%。农作物含钾比含磷量高,与含氮量相近。且在许多高产作物中,含K量超过含N量。植物体内,钾以离子态、水溶性盐类形式存在,有较大的移动性,缺钾从老叶等衰老部位表现,代谢旺盛的生长点、幼叶、块根、块茎、禾谷类的茎杆中较多。三、钾素营养(一)植物对钾素营养的需求规律862.植物对钾的吸收利用土壤中钾离子主要通过扩散到达根表,然后通过根的主动吸收进入根内。不同的植物吸收钾的能力不同,马铃薯、甘薯、烟草、甜菜、甘蔗等喜钾。土壤中的钙(促进)、SO42-(降低)能够影响植物对钾的吸收。2.植物对钾的吸收利用873.植物钾素营养失调的症状缺钾:老叶叶缘发黄,继而变褐、焦枯似灼烧状;根系少、短,易早衰;茎杆细弱,节间短,易倒伏;抽穗不齐,籽粒不饱满。钾多:影响植物对镁、钙的吸收。3.植物钾素营养失调的症状88钙镁磷肥的性质及应用课件89钙镁磷肥的性质及应用课件90钙镁磷肥的性质及应用课件91水稻缺钾水稻缺钾921.土壤中钾素的存在形态水溶性钾、交换性钾、固定态钾、矿物态钾。(1)水溶性钾:水溶性钾以离子态存在于土壤中,含量少、变化快,受环境条件变化影响大,是植物可以利用的速效态钾(2)交换性钾:指吸附在土壤胶体表面,能用相关离子交换下来的钾。是速效钾。速效钾占全钾的l%~2%,其中水溶性钾约占l0%,交换性钾约占90%。(二)土壤中钾素的形态与转化1.土壤中钾素的存在形态(二)土壤中钾素的形态与转化93(3)固定态钾指次生黏土矿物中晶层固定态钾,如存在于次生矿物如水云母和以及部分黑云母中的钾,占全钾的2%~8%,条件适合可以释放出来,又称缓效钾,代表土壤钾的潜在供应水平。(4)矿物态钾存在于原生矿物中。占全钾量的90%~98%,需经过长期风化释放后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另外:土壤中的有机物、微生物、动植物残体等含有钾,可以分解出来变为水溶性或交换性钾。(3)固定态钾942.土壤中钾的转化矿物态钾 固定态钾

交换性钾

有机体中的钾

水溶性钾

风化风化分解生物固定生物固定解吸晶格固定吸附固定2.土壤中钾的转化矿物态钾 固定态钾风化95动物植物钾肥降水灌溉土壤溶液钾交换性钾非交换性钾矿物态态钾农田土壤钾素循环示意图P77风化缓慢迅速淋失分泌回田吸收排泄土壤中的钾素平衡3.动物植物钾肥降水灌溉土壤溶液钾交换性钾非交换性钾矿物态态钾农961.氯化钾成分:含K2O50%~60%(含K52%,Cl47.6%)性质:白色或浅黄色粒状结晶,易溶于水,易吸湿结块,化学中性,生理酸性肥料。是目前世界上施用量最大的一种钾肥。施用:可作基肥、追肥,不易作种肥;可用沟施、撒施或随水浇施;可用于多种作物,特别是纤维类作物;不易用于盐碱地和忌氯作物。

(三)钾素化肥的特点和施用1.氯化钾(三)钾素化肥的特点和施用972.硫酸钾成分:K2SO4,含K2O48%~52%(含K43.8%,S17.6%)。性质:白色或淡黄色结晶,溶于水,吸湿性小,不易结块;呈化学中性,生理酸性肥料。施用:可作基肥、追肥、种肥和根外追肥。适宜于多种作物。长期施用破坏土壤结构,应配合石灰。硫酸钾2.硫酸钾成分:K2SO4,含K2O48%~52%(含K4983.草木灰-植物熏烧后的残灰性质:①深灰色粉末;②钾的形态以碳酸钾为主,其次是硫酸钾和氯化钾,另外含有Ca、Mg、P、Fe和其它微量元素,其中Ca、K较多,P次之;③钾是水溶性钾,可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磷是枸溶性磷,对作物有效;④呈化学碱性,在酸性土壤上使用能降低土壤酸度,并可补充Ca、Mg等元素。3.草木灰-植物熏烧后的残灰性质:99施用:适用于各种土壤,大多数作物可作基肥、追肥和根外追肥,也可作盖种肥。作追肥时可进行叶面撒施,这样不仅能供应养分,而且能防止和减轻病虫害的发生。 作盖种肥可以保持土壤表面湿度,吸热增温,改善苗期营养,促苗早发。

注意:草木灰是碱性肥料,不能与铵态氮肥、腐熟的有机肥料混合施用,以免造成氨的挥发损失。施用: 注意:草木灰是碱性肥料,不能与铵态氮肥、腐熟的有机肥100四、钙、镁、硫营养(一)植物对钙、镁、硫营养的需求规律1.植物体中钙的形态及分布植物含钙一般0.2%~1.0%,比镁多,比钾少;主要分布在茎叶中,老叶比嫩叶多;豆科等双子叶植物含量多,禾本科植物含量相对少。四、钙、镁、硫营养(一)植物对钙、镁、硫营养的需求规律1012.植物体中镁的形态及分布植物含镁一般0.1%~0.6%;主要分布在种子中,茎叶次之,植物生长初期镁存在于叶片中;豆科和叶用植物需镁多,禾本科植物相对少。3.植物体中硫的形态及分布植物含硫一般0.1%~0.5%;主要分布在茎叶中;十字花科和豆科植物需硫多,禾本科植物需硫相对少。2.植物体中镁的形态及分布102(二)钙、镁、硫化学肥料的性质与施用1.钙肥种类及施用石灰(氧化钙)、石膏(硫酸钙)都是钙肥。酸性土壤施用石灰,碱性土壤施用石膏。给植物提供钙的同时改善了土壤的酸碱性。可作基肥、追肥。(二)钙、镁、硫化学肥料的性质与施用1.钙肥种类及施用1032.镁肥种类及施用镁盐粗制品、含镁矿物都是镁肥。常用的镁肥有:硫酸镁、氯化镁、钙镁磷肥。硫酸镁、氯化镁酸性,易溶于水;钙镁磷肥微碱性,难溶于水。施用:可作基肥、追肥、根外追肥。注意土壤和肥料的酸碱配合。油料作物、果树、甜菜、马铃薯需镁较多。2.镁肥种类及施用1043.硫肥种类及施用石膏、硫磺、硫酸铵、过磷酸钙、硫酸钾都含硫。硫磺难溶于水,硫酸铵微溶于水,其它易溶于水。一般作基肥,注意土壤通气,避免对作物根系造成毒害。3.硫肥种类及施用105五、微量元素营养植物对微量元素营养的需求规律微量肥料的性质与施用硼B锌Zn钼Mo锰Mn铜Cu铁Fe氯CL五、微量元素营养植物对微量元素营养的需求规律硼B1061.硼2.锌3.钼4.锰5.铜6.铁7.氯1.硼107硼硼的营养特性和含硼肥料硼硼的营养特性和含硼肥料108钙镁磷肥的性质及应用课件109钙镁磷肥的性质及应用课件110钙镁磷肥的性质及应用课件111钙镁磷肥的性质及应用课件112缺硼缺硼113钙镁磷肥的性质及应用课件114钙镁磷肥的性质及应用课件115钙镁磷肥的性质及应用课件116硼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含硼量高,易缺。繁殖器官>营养器官,叶片>枝条>根部。硼砂、硼酸、硼镁肥、硼泥都是硼肥。硼肥可以作基肥和叶面喷施。营养功能:促进体内碳水化合物的运输和代谢;参与半纤维素及细胞壁物质的合成;促进细胞伸长和细胞分裂;促进生殖器官的建成和发育;调节酚的代谢和木质化作用;提高豆科作物根瘤菌的固氮能力。硼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含硼量高,易缺。117锌的营养特性和含锌肥料锌锌的营养特性和含锌肥料锌118缺Zn时,叶片小,脉间失绿,茎变短,植株显得小而矮;发育缓慢,叶片失绿,出现坏死斑点。缺Zn时,叶片小,脉间失绿,茎变短,植株显得小而矮;发育缓慢119缺锌缺锌120钙镁磷肥的性质及应用课件121锌主要集中在根部、顶端生长点和幼嫩叶片。硫酸锌、氧化锌、氯化锌、碳酸锌都是锌肥。锌移动性差,施用要匀。可作基肥、追肥、浸种、拌种和叶面喷施。营养功能:促进生殖器官的建成和发育。锌主要集中在根部、顶端生长点和幼嫩叶片。122钼营养特性和钼肥钼钼营养特性和钼肥钼123钙镁磷肥的性质及应用课件124缺钼缺钼125钙镁磷肥的性质及应用课件126钙镁磷肥的性质及应用课件127钙镁磷肥的性质及应用课件128钼豆科植物含量高于禾本科植物,中性或碱性土壤植物需钼比酸性土壤中的植物高。繁殖器官中的钼相对营养器官多。钼酸铵、钼酸钠、氧化钼、钼矿渣等都是钼肥。施用要匀。可作基肥、拌种和叶面喷施。营养功能:促进生殖器官的建成和发育。钼豆科植物含量高于禾本科植物,中性或碱性土壤植物需钼比酸性土129锰锰130钙镁磷肥的性质及应用课件131钙镁磷肥的性质及应用课件132钙镁磷肥的性质及应用课件133钙镁磷肥的性质及应用课件134钙镁磷肥的性质及应用课件135钙镁磷肥的性质及应用课件136钙镁磷肥的性质及应用课件137锰锰主要存在于植物茎叶中。硫酸锰、氯化锰、氧化锰、碳酸锰、锰矿泥等都是锰肥。可作基肥、浸种、拌种和叶面喷施。营养功能:参与光合生产,活化酶的作用,促进种子萌发合幼苗生长。锰锰主要存在于植物茎叶中。138铜的营养特性和含铜肥料铜铜的营养特性和含铜肥料铜139丛生、簇生丛生、簇生140copperdeficiency

copperdeficiency

copperdeficiencycopperdefic141钙镁磷肥的性质及应用课件142钙镁磷肥的性质及应用课件143铜豆科植物需铜高于禾本科植物,根部含铜量高,秸秆中含铜量低。五水硫酸铜(蓝色结晶)、一水硫酸铜(蓝色结晶)、氧化铜(黑色粉末)、氧化亚铜、硫化铜等都是铜肥。可作基肥、拌种和叶面喷施。营养功能:参与体内氧化还原反应;构成铜蛋白并参与光合作用;超氧化物歧化酶的重要组分;参与氮素代谢,影响固氮作用;促进花器的发育。铜豆科植物需铜高于禾本科植物,根部含铜量高,秸秆中含铜量低。144铁铁145失绿失绿146失绿失绿147失绿失绿148失绿失绿149失绿失绿150钙镁磷肥的性质及应用课件151钙镁磷肥的性质及应用课件152铁豆科植物需铁高于禾本科植物,铁主要存在于叶绿体中,因此叶片中含量高。硫酸亚铁、硫酸亚铁铵等都是铁肥。淡绿、淡蓝色结晶。可作基肥和叶面喷施。营养功能:参与叶绿素合成、参与呼吸等植物体内多种代谢活动。铁豆科植物需铁高于禾本科植物,铁主要存在于叶绿体中,因此叶片153氯的营养特性和含氯肥料氯氯的营养特性和含氯肥料氯154氯莴笋、甘薯含氯高,生育前期高于成熟期,同一植物茎叶含氯高于籽粒。氯化铵、氯化钙、氯化镁、氯化钾、氯化钠等都是氯肥。可作基肥深施。菠菜、菠萝、甘蓝等喜盐植物可用考虑施用,一般慎用,忌氯作物(甘薯、烟草、马铃薯)不用。不能与种子接触。氯莴笋、甘薯含氯高,生育前期高于成熟期,同一植物茎叶含氯高于155作物的形态诊断:作物营养的失调症状症状出现的部位老组织先出现NPKMgZn新组织先出现BCaFeSMnMoCu斑点出现情况生长点是否易枯死不易出现易出现易枯死不易枯死NPSMnCuFeMoBCaKMgZn作物的形态诊断:作物营养的失调症状症状出现的部位老组织先出现156六、复合肥料施用技术六、复合肥料施用技术157肥料颗粒NPKPKNNPKPKNNPKPKNNPKPKNNPKPKNNPKPKNNPKPKN特点:颗粒均一;每个颗粒中含有各种养分元素肥料颗粒NPKPKNNPKPKNNPKPKNNPKPKNNP158肥料颗粒PPPPPPKKKKKKNNNNNNNNNNNNKKKKKKPPPPPPKKKKKK特点:各个颗粒的组成与肥料的整个组成不一致肥料颗粒PPPPPPKKKKKKNNNNNNNNNNNNKK159(一)常用复合肥料的种类和特点定义:复合肥料是指同时含有氮、磷、钾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营养元素的肥料。种类有三:(1)化合复合肥料--在生产工艺流程中发生显著化学反应而制成的复合肥,无副成分。如:磷酸铵、硝酸钾、磷酸钾等。(一)常用复合肥料的种类和特点定义:复合肥料是指同时含有氮、160(2)混合复合肥料--几种单元肥料,经过简单的机械混合,或二次加工造粒而成的复合肥料,又称为配成复合肥料,常有副成分。如:尿素磷酸钾、硫酸铵钾、氯磷铵钾、硝酸铵钾等。(3)掺和复合肥料--将颗粒大小比较一致的肥料,按所需比例机械混合而成,有副成分。一般随掺和随用。(2)混合复合肥料--几种单元肥料,经过简单的机械混合,或二161复合肥料的特点——优点:(1)养分全面,含量高: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营养元素,能比较均衡地、长时间地同时供给作物所需要的多种养分,并充分发挥营养元素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提高施肥的效果。(2)物理性状好,便于贮运和施用:肥料颗粒一般大小均匀,吸湿性小,便于贮存和施用,适合机械化施肥,也便于人工撒施。(3)副成分少,对土壤无不良影响:复混肥料所含养分几乎全部或大部分是作物所需要的。施用时既可免除某些物质资源的浪费,又可避免某些副成分对土壤性质的不良影响。复合肥料的特点——优点:(1)养分全面,含量高:含有两种或两162(4)配比多样性,有利于针对性的选择和施用:复混肥料的主要特点是可以根据土壤养分特点和作物的营养特性,按照用户的要求进行二次加工制成。因此,产品的养分比例多样化,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和施用。从而避免某些养分的浪费,提高肥料的增产效果。(5)降低成本,节约开支:如生产1吨20-20-0的硝酸磷肥比生产同样成分的硝酸铵和过磷酸钙可降低成本10%左右;1公斤磷酸铵相当于0.9公斤硫酸铵和2.5公斤过磷酸钙中所含的养分,而体积上却缩小了3/4。这样可节省贮存、运输、施用费用。(4)配比多样性,有利于针对性的选择和施用:复混肥料的主要特163缺点:(1)许多作物在各生育阶段对养分的要求有不同的特点,各地区土壤肥沃度以及养分释放的状况也有很大差异,因此养分比例相对固定的二元复合肥料难以同时满足各类土壤和各种作物的要求。(2)各种养分在土壤中移动的规律各不相同,因此复混肥料在养分所处位置和释放速度等方面很难完全符合作物某一时期对养分的特殊需求(难于满足不同养分最佳施肥技术的要求)。缺点:(1)许多作物在各生育阶段对养分的要求有不同的特点,164

有效养分表示法(1)分析式表示法:以N-P2O5-K2O的含量百分数表示,如:15-15-15,表示该复合肥:含N、P2O5、K2O均为15%①13-0-46;②0-52-35;③15-15-10-1(B);④20-10-0-2(Zn)分别表示:?(2)配合式表式法:用N:P2O5:K2O及总浓度的百分数表示,如:“3:1:1,45%”,转换为分析式为:27-9-9有效养分表示法165(二)常用复合肥料的性质与施用1.二元复肥(经化学方法制成的复合肥料)(1)磷酸铵:磷酸和铵反应生成的高浓度化合复合肥料。磷酸一铵(12—52—0)(10—50—0)较稳定,酸性反应,N:P=1:4或1:5磷酸二铵(18—46—0)(16—48—0)稳定性稍差,碱性反应,N:P=1:2.5磷酸一铵磷酸二铵(二)常用复合肥料的性质与施用1.二元复肥(经化学方法制成166(2)硝酸磷肥(3)磷酸二氢钾(4)硝酸钾(5)聚磷酸铵(6)偏磷酸铵2.三元复合肥(1)尿磷钾肥(2)磷铵钾肥(2)硝酸磷肥167七、二氧化碳气肥的施用(一)保护地内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规律1.保护地内二氧化碳浓度的昼夜变化夜间浓度增加,比棚外高近1倍;日出后浓度急剧下降,甚至达到二氧化碳补偿点。2.保护地内二氧化碳气体的平衡日出后到通风,及时人工增施二氧化碳气肥是大棚生产增产的有效措施。七、二氧化碳气肥的施用(一)保护地内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规律168(二)调节保护地内二氧化碳浓度的措施1.人工施放的二氧化碳来源化学反应、燃烧产气、发酵产气、直接供气、二氧化碳发生器。2.施用方法时期:开花结果开始至收获。时间:日出后0.5~1小时释放。浓度:空气中二氧化碳饱和点以下。注意问题:晴天多放,阴天少放,雪雨天不放;连续施用比间歇施用效果好;注意配套栽培管理技术。(二)调节保护地内二氧化碳浓度的措施169第三节有机肥料及其合理施用一、有机肥料的作用二、有机肥料的特点和施用方法第三节有机肥料及其合理施用一、有机肥料的作用170定义:有机肥料是指利用各种有机废弃物料,加工积制而成的肥料的总称。是就地取材、就地积制、就地施用的一种自然肥料。又称农家肥。定义:有机肥料是指利用各种有机废弃物料,加工积制而成的肥料的171粪尿类堆沤肥绿肥杂肥类商品有机肥

可分为有机肥料种类很多粪尿类可分为有机肥料种类很多172钙镁磷肥的性质及应用课件173钙镁磷肥的性质及应用课件174

集约化、规模化、商品化畜禽养殖业的发展所带来的畜禽废弃物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并已成为“畜产公害”而引起广泛关注。集约化、规模化、商品化畜禽养殖业的发展所带来175钙镁磷肥的性质及应用课件176钙镁磷肥的性质及应用课件177沥水池沥水池178添加辅料添加辅料179有机肥料的腐解有机肥料的腐解180钙镁磷肥的性质及应用课件181过筛后为成品有机肥过筛后为成品有机肥182造粒造粒183钙镁磷肥的性质及应用课件184钙镁磷肥的性质及应用课件185

一、有机肥的作用:供给作物养分和活性物质,提高光合生产率。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产品品质减轻环境污染一、有机肥的作用:186二、有机肥料特点及施用方法有机肥料无机肥料养分全面养分含量低肥效缓慢含有机质,可培肥改土施用量大积造施用费力养分单一养分含量高肥效迅速无施用量小施用省力二、有机肥料特点及施用方法有机肥料无机肥料养分全面养分单一187

1.有机肥料与无机肥料配合施用,可以取长补短,缓急相济,充分发挥其效益。有机肥施用方法1.有机肥料与无机肥料配合施用,可以取长补短,缓急相济1882.腐熟后施用使迟效态养分转化成速效养分,提高肥效,还可避免在土壤中腐熟时产生对幼苗不利的影响;消灭传染性病菌,寄生虫卵和杂草种子。2.腐熟后施用189矿质化过程:

复杂有机物质简单的无机物质腐殖化过程:

矿质化过程中形成的中间产物腐殖质矿质化过程:

复杂有机物质简单的无机物质190有机肥发酵阶段阶段作用特点作用微生物温度变化发热阶段水溶性有机物质、蛋白质中温性微生物常温-50℃高温阶段半纤维素、纤维素好热微生物50-60℃降温阶段腐殖质合成中温性及好热性微生物<50℃后熟保肥阶段腐殖质合成放线菌常温有机肥发酵阶段阶段作用特点作用微生物温度变化发热阶段水溶性有191

有机肥料的腐熟是一系列微生物活动的复杂过程,要促进微生物活动,可采取各种措施调节环境条件。

水分

氧气

温度

pH值

C/N有机肥料的腐熟是一系列微生物活动的复杂过程,要192

对好气性微生物而言,适宜的水分含量是有机肥料最大持水量的60%~70%,即手握成团,触之即散的状态。对好气性微生物而言,适宜的水分含量是有机肥料最193♣

通气好,有利于好气微生物活动,利于材料腐解。前期插草把调节♣通气差,有利于嫌气微生物活动,不利于材料腐解,利于腐殖质形成。后期翻堆压实等都可调节通气状况。♣通气好,有利于好气微生物活动,利于材料腐解。前期插草194好气微生物活动导致有机肥料从低温中温高温。不同温度范围有不同微生物类群,好气腐熟的高温阶段在50~65℃55-65℃的高温是保证完全杀灭病原菌的基本条件,是无害化处理畜禽废物的要求。

好气微生物活动导致有机肥料从不同温度范围有不同微生物类群,好195腐熟前期产生有机酸,可加入石灰或草木灰调节pH。腐熟后期有NH3的释放,可加入新鲜绿肥等,利用其分解时产生的有机酸来调节。微生物最适宜的pH以中性和微碱性最好。腐熟前期产生有机酸,可加入石灰或草木灰调节pH。196♣一般好的堆沤肥要求C/N小于25:1,否则从环境中吸取氮素;♣微生物5:1C/N构成自身,微生物同化一份碳需4份碳作能源;则5×4+5需25:1;♣一般秸秆80:1,堆沤肥应加入人尿粪、氮素化肥调节C/N。♣一般好的堆沤肥要求C/N小于25:1,否则从环境中吸取197第四节常规施肥技术施肥技术包括施肥时间、养分配比、施肥方式等。关键是提高肥效。一、施肥量二、施肥时期三、施肥方式第四节常规施肥技术施肥技术包括施肥时间、养分配比、施肥方198一、施肥量(一)经济施肥量指在单位面积上施用一定量的肥料后所获得的经济效益最高的施肥量。(二)施肥量的确定一、施肥量(一)经济施肥量199计划产量的养分需求总量土壤供肥量肥料的养分含量肥料利用率×施肥量确定计划产量的土壤供肥量肥料的肥料利用率×施肥量确定200养分平衡法地力减差法养分平衡法:根据植物需肥量和土壤供肥量之差计算实现目标产量施肥量的配方施肥技术。施肥量的计算需要:目标产量需肥量、土壤供肥量、肥料利用率几个条件。目标产量需肥量:每100gk籽粒需要养分量×单位目标产量养分平衡法地力减差法养分平衡法:201养分平衡法:以实现作物目标产量所需养分量与土壤供应养分量的差额作为确定施肥量的依据,以达到养分收支平衡。计算公式:

目标产量需肥量

–土壤供肥量所用肥料含养分量×肥料当季利用率施肥量=养分平衡法:目标产量需肥量–土壤供肥量施肥202地力减差法地力减差法:由于空白产量吸收的养分量全部来自土壤,代表土壤提供的养分数量,因此:需施肥量=目标产量需养分量-空白田产量吸收养分量。地力减差法地力减差法:由于空白产量吸收的养分量全部来自土壤,203二、施肥时期考虑作物种类、栽培方式、营养特点、土壤肥力、气候特点、肥料性质等多种因素决定施肥时期。(一)基肥概念—在播种或定植前结合耕地施入土壤的肥料。意义—培肥地力,改良土壤;给植物提供养分。施用原则—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大量,深施二、施肥时期考虑作物种类、栽培方式、营养特点、土壤肥力、气候204(二)种肥:概念—播种或定植时施与种子或幼株附近的肥料意义—为幼苗生长创造条件;改善苗床物理性状施用原则—低施肥水平下采用;腐熟有机肥或速效化肥、菌肥;避免与种苗直接接触;浓度过大、过酸过碱、产生高温和毒副作用的肥料不宜。(二)种肥:概念—播种或定植时施与种子或幼株附近的肥料205

(三)追肥:概念—植物生长期间施用的肥料。意义—及时补充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养分施用原则—多用速效化肥;根据植物长势长相确定施用时期和施用数量。

(三)追肥:206三、施肥方法

土壤施肥

根外施肥肥料种类的确定施肥量确定施肥时间施肥方法植物

土壤

肥料三、施肥方法土壤施肥肥料种类的确定植物土壤肥料207传统施肥方法把肥料直接施入土壤,补给作物最缺的养分,通常是土壤缺什么就施什么。撒施条施穴施分层施随水浇施根外追肥环状和放射状施肥拌种浸种蘸根盖种传统施肥方法撒施条施穴施分层施随208(一)土壤施肥1.撒施将肥料均匀撒于地表,结合耕耙或浇水进入土壤的施肥方式。特点:方便。挥发性肥料,缺水,密度小的田不宜。2.条施开沟将肥料成条施于作物行间或土壤的施肥方式。特点:基肥、种肥、追肥都可以用。施料集中,效果好。(一)土壤施肥1.撒施2093.穴施开穴5~10cm将肥料施入土壤的施肥方式。特点:施肥更加集中,肥效好。但是肥料浓度不宜太大,不能靠近植株太近,否则烧苗。4.轮施和放射状施肥常用于果树的一种施肥方式,以树干为中心,放射状或轮状开沟施肥。特点:随树的生长,逐年扩大施肥范围。3.穴施210穴施穴施211环状施肥环状施肥212放射状施肥放射状施肥213(二)植株施肥1.叶面施肥把肥料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喷洒在植物体上的施肥方式。也称为根外追肥。特点:用肥少,见效快。一种抢救措施,用于生长盛期、根系受损、灾后抢救。2.注射施肥在树体、根、茎部位打孔,将营养液注入。特点:在较短时间内改善植株营养并进行生理调节。方式:滴注和强力注射。(二)植株施肥1.叶面施肥214钙镁磷肥的性质及应用课件2153.打洞填埋在果树等木本植物上打洞,将固体肥料填埋于洞中,然后封闭洞口。适合微量元素肥料。4.种子施肥拌种、浸种、盖种肥等将肥料和种子混合施用。5.蘸秧根将肥料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浸蘸秧根,然后定植。适合移栽类作物。3.打洞填埋216(三)其它施肥方式1.灌溉施肥:喷灌、滴灌、喷施多元微肥、喷施多功能叶面肥等。2.免耕施肥3.机械化施肥与自动化施肥4.飞机施肥5.精准施肥:信息采集、支持系统、执行系统。6.二氧化碳施肥7.农药肥料(三)其它施肥方式217现代施肥技术——

喷灌果园草坪菜园现代施肥技术——果园草坪菜园218蔬菜滴灌施肥蔬菜滴灌施肥219大棚蔬菜二氧化碳施肥大棚蔬菜二氧化碳施肥220基肥种肥追肥施肥时期(种类)撒施条施穴施分层施肥随水浇施根外追肥环状和放射状施肥拌种、浸种、盖种、蘸根施肥方法施肥的方式方法基肥施肥时期撒施施肥方法施肥的方式方法221表施肥方法及其相应的施肥方式表施肥方法及其相应的施肥方式222第五节配方施肥技术一、配方施肥的基本方法1.配方:根据土壤、植物状况、产量等估算适宜施肥量。2.施肥:根据配方确定的肥料品种、用量等,合理安排基肥、种肥、追肥的比例,施用时间、次数、施肥技术等。二、配方施肥的施肥量估算减差法或养分平衡法。第五节配方施肥技术一、配方施肥的基本方法223配方施肥的实施(6个环节)收集当地有关技术资料制定适宜当地的配方方案制定“高产栽培”的施肥制度简化施肥技术推广、示范与实验相结合加强技术培训配方施肥的实施(6个环节)收集当地有关技术资料224植物营养环境植物营养环境225任务一植物营养与施肥原理1、植物营养2、施肥原理实训水培营养液的配制任务二认识肥料1、氮、磷、钾肥2、钙、镁、硫肥及微量元素肥料3、复合肥料及新型肥料4、CO2气肥5、有机肥料实训真假化肥的识别(化肥的定性鉴定)任务三合理施肥1、施肥时期2、施肥方法3、施肥量实训土壤速效氮、磷、钾的测定实训叶面施肥

任务一植物营养与施肥原理226土地、淡水、人口1998年19.5亿亩2003年18.5亿亩(当年减少3800万亩)2005年18亿亩(03到05两年减少5000万亩)人口2004年13亿年增1500万人到现在13.3亿人口。耕地占世界7%,淡水资源7%,人口22%。土地、淡水、人口1998年19.5亿亩227第二章植物生产的营养环境学习目标:了解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植物对矿质营养的吸收规律;了解植物营养临界期和植物营养最大效率期的基本概念核施肥的基本原理;基本掌握植物对氮素、磷素、钾素、钙、镁、硫和微量元素营养的需求规律以及各种营养元素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与转化规律;基本掌握氮、磷、钾等还学肥料的性质与施用方法;了解钙、镁、硫和微量元素肥料的性质与施用方法,了解复合肥料和二氧化碳气肥的施用技术;掌握基本有机肥料的特点和施用非法;掌握常规施肥技术和作物配方施肥技术;掌握化学肥料的定性鉴定、土壤速效氮(磷、钾)的测定、营养土和水培营养液的配制、植物营养缺素症的观察与诊断和有机肥料的积制等基本技能。第二章植物生产的营养环境学习目标:了解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228植物的生长需要吸收土壤养分植物的收获要带走部分土壤养分土壤肥力下降土壤结构改变植物的生长需要吸收土壤养分土壤肥力下降229

烘干~75ºC新鲜植株75~95%水分5~25%干物质煅烧

525ºC95%以气体挥发5%灰分(成分复杂).烘干新鲜植株75~95%水分5~25%干物质煅烧95%230黄瓜中水分与固形物的比较黄瓜中水分与固形物的比较231第一节植物元素与植物生长发育1.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

在植物5%~25%的干物质中,有机质占90%~95%,主要组成元素:CHON:另5%~10%为矿物质,可检测到70多种元素。第一节植物元素与植物生长发育1.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232

不可缺少:这种元素对所有高等植物的生长发育是不可缺少的。如果缺少该元素,植物就不能完成其生活史--必要性

不可代替:这种元素的功能不能由其它元素所代替。缺乏这种元素时,植物会表现出特有的症状,只有补充这种元素后症状才能减轻或消失--专一性不可缺少:这种元素对所有高等植物的生长发育233

目前国内外公认的高等植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有17种。它们是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铁、硼、锰、铜、锌、鉬、氯、镍。MnBFeSNCOHCaKPCuClZnMgMoNiNi目前国内外公认的高等植物所必需的营养234植物体内17种必需营养元素的分组(1)大量营养元素:C、H、O、N、P、K、Ca、Mg、S(2)微量营养元素:Fe、Mn、Cu、Zn、Mo、B、Cl、Ni(其中Ni是1986年发现的)

(3)肥料三要素:N、P、K植物体内17种必需营养元素的分组235(一)植物根系对养分的吸收(二)植物吸收养分的特性二、植物对矿质营养的吸收(一)植物根系对养分的吸收二、植物对矿质营养的吸收236根吸收养分的部位离根尖10cm以内根吸收养分最多。根吸收养分的部位离根尖10cm以内根吸收养分最多。237根吸收养分形态气态CO2、O2、H2O离子态阴、阳离子分子态氨基酸、尿素根吸收养分形态气态CO2、O2、H2O238(一)植物根系对养分的吸收四个过程:A.养分自土体向根表的迁移;B.养分从根表进入根内自由空间,并在细胞外膜积聚;C.养分跨膜进入原生质体;D.养分由根部运输到地上部。

(一)植物根系对养分的吸收四个过程:2391.养分自土体向根系的迁移土壤养分到达根表的方式有三种:质流、扩散、截获。(1)质流:养分作为土壤溶液中的溶质随土壤溶液运送到根表的过程。运送动力是蒸腾作用。(2)扩散:养分沿着浓度梯度向根表迁移,形成养分的扩散作用。特点是速度慢,距离短。(3)截获:根系伸长过程中直接接触土壤颗粒,从其表面吸收养分。1.养分自土体向根系的迁移2402.养分在细胞膜聚集到达根系的养分穿过细胞壁微孔,进入细胞质膜。3.养分进入细胞原生质体进入细胞质膜的养分,穿过各种细胞器,进入细胞参与各种代谢活动。4.养分从根部运送到植物体各处吸收进入植物体根部的养分通过木质部导管向植物体各部运送。2.养分在细胞膜聚集241(二)植物吸收养分的特性1.植物的基本营养方式:无机营养。需要无机离子2.植物吸收养分的选择性:植物有主动性。3.植物吸收养分的相对稳定性:不同的植物喜欢吸收的养分不同,吸收数量、比例不同;同一植物在不同环境中需要的养分相同,数量、比例相同。(二)植物吸收养分的特性1.植物的基本营养方式:242三、植物营养的阶段性植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需要的营养元素的种类、数量和比例等都有不同的要求,这种特性就是植物营养的阶段性。总趋势是:苗期少,中期多,后期又少。三、植物营养的阶段性植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需要的营养元素的种类243(一)植物营养临界期概念:某种养分缺乏、过多或比例不当,对于植物生长发育起着明显不良影响的那段时间。意义:在植物生长临界期,植物对某种养分需求的绝对数量不是最多,但很迫切,因缺乏或比例不当植物生长受损,即使以后改养分供应正常也很难弥补。(一)植物营养临界期概念:某种养分缺乏、过多或比例不当,对于244(二)植物营养最大效率期概念:指某种养分能够发挥最大效能的那段时间。这段时间植物生长量大,对养分的需求量和吸收量都是最多的。意义:此期一般植物生长旺盛,吸收养分能力强,满足此期植物对养分的需求,增产效果非常显著。如小麦的拔节抽穗期、玉米的喇叭口期、棉花的开花结铃期。(二)植物营养最大效率期概念:指某种养分能够发挥最大效能的那245四、施肥的基本原理

养分归还学说最小养分律限制因子律报酬递减律四、施肥的基本原理养分归还学说246(一)养分归还学说为恢复地力和提高作物单产,通过施肥把作物从土壤中摄取并随收获物而移走的那些养分归还给土壤的学说。JustusLiebig(一)养分归还学说为恢复地力和提高作物单产,通过施肥把作物从247论点:1.随着作物的每次收获,必然从土壤中带走一定量的养分,土壤中的养分会因此逐渐减少。2.若不及时归还作物从土壤中带走的养分,地力会逐渐下降,产量逐渐降低。3.为保持养分平衡,应该向土壤中施入肥料。意义:对恢复和维持土壤肥力有积极作用论点:意义:对恢复和维持土壤肥力有积极作用248防止片面性:1.有重点地归还养分,而不是全部归还。2.因作物而异,豆科作物的固氮作用不容忽视。3.单纯的归还忽视了氮肥的增产作用。防止片面性:249(二)最小养分律(木桶理论)论点:1.土壤中某一相对含量最少的养分制约着作物产量的提高。2.最小养分会随条件的改变而改变。3.只有补施最小养分,才能提高产量。(二)最小养分律(木桶理论)论点:250最小养分随条件而变化的示意图注:最小养分不是绝对量最小的;是限制植物生长最大的;是会随条件变化而变的!意义:指出作物产量与养分供应上的矛盾,表明施肥要有针对性,应合理施肥。最小养分随条件而变化的示意图注:最小养分不是绝对量最小的;是2511.作物丰产是光照、温、水、养分、空气等综合作用的结果;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