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区空间规划课件_第1页
旅游景区空间规划课件_第2页
旅游景区空间规划课件_第3页
旅游景区空间规划课件_第4页
旅游景区空间规划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旅游景区空间规划姓名:董锦佩学号:201320305专业:园林设计旅游景区空间规划姓名:董锦佩1旅游景区空间规划一、旅游景区的区位定位二、旅游景区的功能布局三、旅游景区用地规划四、旅游景区服务设施规划五、旅游景区基础设施规划六、旅游景区游线规划七、旅游景区解说系统规划旅游景区空间规划一、旅游景区的区位定位2一、旅游景区的区位定位

旅游景区的区位

旅游景区的区位主要是指景区在区域大环境背景下所处的位置与地位,属于宏观空间环境范畴。景区区位的选择与定位是旅游景区开发与经营成功与否的重要组成构件,在规划时要予以高度重视。一、旅游景区的区位定位旅游景区的区位31、旅游景区的区位定位区位定位的理论基础“区位”一词在1882年由德国学者高次首次提出,其中对旅游规划布局最有意义的理论包括:中心地学说距离衰减法则集聚规模经济环城游憩带(ReBAM)、中央游憩商务区(CRBD)1、旅游景区的区位定位区位定位的理论基础41、旅游景区的区位定位中心地学说将旅游景区向旅游者生产、销售的旅游产品和服务称为中心吸引物,而旅游景区则构成吸引旅游者前往的中心地,从中心地到其影响范围最远的客源地则构成了不同圈层的市场腹地。1、旅游景区的区位定位中心地学说51、旅游景区的区位定位距离衰减法则距离衰减法则来源于牛顿的万有引力公式,认为地理现象之间是相互作用的,但这种作用力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呈现出反向的运动,即距离越大,引力越小。景区也表现了这样的一种相同倾向。集聚规模经济集聚就是将各种设备、资金、技术等通过联合利用,从而达到效益最大化的经济布局模式,它要求将相应协调的资源进行地域上的集中布局。旅游景区的集聚布局,也就是要求能在这样的一个区位条件下,充分利用现有的或将有的设施、服务、技术等集合成一体,组成一个地区的整体旅游形象,增强整体旅游吸引力,从而形成集聚规模效应。

1、旅游景区的区位定位距离衰减法则61、旅游景区的区位定位环城游憩带是指产生于大城市郊区,主要为城市居民光顾的游憩设施、场所和公共空间,还包括位于城郊的外来旅游者经常光顾的各级旅游目的地。中央游憩商务区是指以游憩中心地为基础形成的具有一定规模的门槛人口和吸引范围的游客活动中心。不仅要有旅游资源、游憩设施、游憩活动较集中的区位,更要求有较大的游客流量。1、旅游景区的区位定位环城游憩带72、区位定位的影响因素旅游景区是处于区域大背景环境下的相对微观位置,在区位的定位上不仅受本景区诸多因素的影响,还受到大环境下的各种因素的制约。具体包括:资源基础经济特征交通条件城镇依托关系市场范围

2、区位定位的影响因素旅游景区是处于区域大背景环境下的相对微83、时空位序下的区位定位时间位序下的区位定位(1)近期规划时的区位定位。要从方便、实用角度出发,选择在交通枢纽或交通线附近,地形不太复杂,施工条件较为优越,能够利用现有的基础设施条件,为游客的进出和服务提供方便的区位。

(2)中期规划时的区位定位。主要是在近期规划的基础上的规模扩张,巩固维护原有的设施基础上开辟出新的区位场所。并要特别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必须对区位内的地形地貌进行详细勘查、具体测量,采取谨慎的开发态度。

(3)远期规划时的区位定位。主要是在前两期的基础上进行巩固与深化。

3、时空位序下的区位定位时间位序下的区位定位93、时空位序下的区位定位空间位序下的区位定位(1)跨区域级的区位定位。指的是国家间或洲际间共有的旅游资源区域,对于这一区位定位,应该在加强相互联系的前提下,实行共同开发,从有利于国家间或洲际间游客的相互往来出发,大力推动边界旅游的发展。

(2)国家级的区位定位。主要是针对于国内各省市的客源市场,但同时也还要有针对国际客源市场定位的要求。

(3)区域级的区位定位。区域级在一个国家内,多数为跨省市的区域。这类区域的区位定位,在区内首先要求要协调好相互间的关系,在巩固区内市场的同时,着力向外拓展。

(4)地区级的区位定位。地区级可以是一个省,也可以是一个县或更小单元的地区。这一级别的区位随着尺度大小应该有所区别3、时空位序下的区位定位空间位序下的区位定位10二、旅游景区的功能布局

景区功能的布局,根据不同的尺度可以划分为宏观布局、中观布局和微观布局三个层次。宏观布局是指旅游发展在空间上的总体轮廓和部署,中观布局则主要是确定景区在地域空间内部的配置与部署和关系,微观布局,则是在具体分析各点的潜力和制约的基础上,着重研究点与点、点与中观布局,甚至与整体的相关性,选择出最优化的多维网络结构。二、旅游景区的功能布局景区功能的布局,根据不同的尺度可以11二、旅游景区的功能布局1、功能布局的原则:功能性原则相关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弹性原则保护性原则二、旅游景区的功能布局1、功能布局的原则:12二、旅游景区的功能布局2、功能布局的结构模式景区内各种功能区的布局,总的来说应与景区的主题相符合,适应景区的景观特色,当然也受当地的地形和原有基础设施条件的限制。例如,旅游村的设置,就往往要依托原已形成一定规模的城镇,依靠其已形成体系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来支持旅游业的发展。综观景区的功能布局设置,一般有以下六种模式:链式模式、核式布局模式、双核式布局模式、组合式布局模式、渐进式布局模式图、圈层式布局模式。二、旅游景区的功能布局2、功能布局的结构模式132、功能布局的结构模式2.1链式模式链式布局模式适应于旅游资源和服务设施主要沿着交通线分布的情况,交通线可以是公路,也可以是水路,有时交通线本身也是构成游览的主要内容。

2、功能布局的结构模式2.1链式模式142、功能布局的结构模式2.2核式布局模式

采用这种布局模式的主要以下面两种情况:一个是资源的集聚度,如在许多景区内,存在着旅游资源分布不均的现象,其中有一个核心景区,集聚了大量高品位的旅游资源,而为此服务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也主要在这里进行布置,周边的旅游资源构成为辅助性的吸引物。第二个是服务的集聚度,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主要集中于某一中心点上,而旅游资源则围绕着这一中心点布局。2、功能布局的结构模式2.2核式布局模式152、功能布局的结构模式2.3双核式布局模式当一个景区内出现两个势均力敌的资源集聚体时,可以采取此种布局形式。2、功能布局的结构模式2.3双核式布局模式162、功能布局的结构模式2.4组合式布局模式

组合式布局模式是在双核式布局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延伸和扩展,也就是在出现了几个处于同等地位,但在地域范围和功能上不能相互重合时采取的布局方式。2、功能布局的结构模式2.4组合式布局模式172、功能布局的结构模式2.5渐进式布局模式图这一布局模式与组合式布局模式有着相似之处,都是由不同地域范围内的不同功能的区块组合而成,需要有多样化的分区才能体现出功能上的不同。适用于功能区由小规模向大规模或低等级向高等级过度的景区。2、功能布局的结构模式2.5渐进式布局模式图182、功能布局的结构模式2.6圈层式布局模式

根据尺度定义的大小,对于一个景区的理解也存在着多层次化。因此,在每一个大尺度景区之下,又往往划分出次级的功能区,一层一层往下,形成圈层结构。适用于拥有不同游览功能的景区。2、功能布局的结构模式2.6圈层式布局模式193、功能布局实例以风景区各组成部分的布局为例,介绍旅游景区的功能布局方式。虽然各风景区由于大小、级别、特点等的不同,在组成部分上有所不同,但一般都可以分为以下几部分:游览区、旅游接待区、休疗养区、野营区、行政管理区、居民区、商业服务中心、文化娱乐中心、农林园艺场(包括副食品供应基地)、加工工业区。3、功能布局实例以风景区各组成部分的布局为例,介绍旅游景区的203、功能布局实例3.1、游览区这是风景区的主要组成部分,风景点比较集中,是具有较高的风景价值和特点的地段,游人主要的活动场所。一个风景区由许多游览区组成,各游览区的景观主题应各有特色。可以山景为主,以突出山峰、山洞的游览主题,如黄山天都峰、庐山龙首崖、三清山神女峰等(图3-1);可以水景为主,以突出瀑布、溪水、水潭等游览主题,如杭州西湖、桂林漓江、九寨沟诺日朗瀑布等(图3-2);可以文化古迹为主,如泰山碧霞寺、峨眉山报国寺、山西乔家大院等(图3-3);可以植物为主,以观赏富有特点的植物群落或古树为主题,如黄山的“迎客松”(图3-4)。3、功能布局实例3.1、游览区21庐山龙首崖、黄山天都峰、三清山神女峰庐山龙首崖、黄山天都峰、三清山神女峰22杭州西湖、桂林漓江、九寨沟诺日朗瀑布杭州西湖、桂林漓江、九寨沟诺日朗瀑布23峨眉山报国寺、泰山碧霞寺、山西乔家大院峨眉山报国寺、泰山碧霞寺、山西乔家大院24黄山“迎客松”黄山“迎客松”253、功能布局实例3.2游览接待区

此区是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有较好的住宿条件,有完善的商业服务、邮电设施等。旅游接待区的布局形式有以下几种:(1)分散布局即分散在各风景点附近的布局方式,但这种布局易出现破坏风景的现象。(2)分片布局将各种等级的旅馆分片设在若干专用片段,相对集中,便于管理,如庐山、黄山(图3-5)。(3)集中布局在风景区中或城市边缘,集中开辟旅游接待区。(4)单一布局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择适当地区新建一个单一性质的旅游接待小城镇,把各种旅游接待服务设施组织在一起。如秦皇岛的北戴河(图3-6)3、功能布局实例3.2游览接待区263、功能布局实例3.3休疗养区许多风景区设置了休疗养区,并成为风景区中一个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如庐山风景区中的莲花谷,杭州西湖风景区中的九溪休疗小区,都是专用的休疗养区。以旅游为主的风景区中的休疗养区,是专用地段,应与一般游人有所隔离,避免相互干扰,但也要有相应的商业文娱设施。3.4商业服务中心除分散的服务点,风景区内应有数个商业服务设施较为集中的地区,为旅游者和当地居民服务,但在布局时要注意与周边环境的配合。3.5居民区此区为风景区中工作人员及家属的集中居住场所,一般常和管理机构结合在一起,而不宜和旅游者混杂,以免相互干扰。3、功能布局实例3.3休疗养区273、功能布局实例3.6行政管理区是风景区中行政管理机构集中的地段,与游人不发生直接联系。3.7加工工业区如直接为本区旅游服务的主副食品加工业,工艺品工业等,可以靠近或分散在居民区中,有的工艺品厂还可供参观游览用。3.8、园艺场及副食品供应基地担负着为旅游者、休疗养人员提供新鲜食品的任务,如果园、菜地、奶牛场等。副食品的供应,一般单靠风景区范围本身的基地是不够的,常需从附近地区调集。3.9、农林地区从事农业、林业生产的地区,与旅游活动虽无直接关系,但占地广大,对风景区的景观及生产、环境保护都有影响。3、功能布局实例3.6行政管理区28三、旅游景区用地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是融自然性、社会性技术性与法律性为一体的综合性经济管理手段,是对土地利用的组织、协调、监督和监督。旅游景区土地利用协调规划应包括土地资源分析评估;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及其平衡表;土地利用规划及其平衡表等内容。三、旅游景区用地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是融自然性、社会性技术性与法29三、旅游景区用地规划1、土地资源分析评估土地资源分析评估,应包括对土地资源的特点、数量、质量与潜力进行综合评估或专项评估。一般按其可利用程度分为有利、不利和比较有利等三种地区、地段或地块,并在地形图上表示。通过资源的分析研究评估,掌握用地的特点、数量、质量及利用中的问题,为估计土地利用潜力、确定规划目标、平衡用地矛盾及土地开发提供依据。

三、旅游景区用地规划1、土地资源分析评估30三、旅游景区用地规划2、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及其平衡表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应表明土地利用现状特征,风景用地与生产生活用地之间关系,土地资源演变、保护、利用和管理存在的问题。它是在景区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下,对全区各类土地的不同利用方式及其结构所作的分析,包括景观、社会、经济三方面效益的分析。通过分析,总结其土地利用的变化规律及有待解决的问题。三、旅游景区用地规划2、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及其平衡表31三、旅游景区用地规划3、土地利用规划及其平衡表等内容3.1用地分类根据旅游景区用地的实际及其功能性质,总体上可把其分为旅游专项设施用地、公共设施用地、管理与居民用地和旅游加工业与农副业用地四大类,但在具体的用地上,可以是几种类型的用地相结合。根据《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的要求,风景名胜区的用地分类共分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共十个大类,每个小类下又划分五个小类,具体划分见分类表(3-2)。三、旅游景区用地规划3、土地利用规划及其平衡表等内容32旅游景区用地分类表旅游景区用地分类表33三、旅游景区用地规划3.2土地利用规划的原则土地利用规划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突出风景区土地利用的重点与特点,扩大风景用地;保护风景游赏地、林地、水源地和优良耕地;因地制宜的合理调整土地利用,发展符合风景区特征的土地利用方式与结构。3.3土地利用规划的内容土地利用规划包括以下内容:确定土地利用的总体结构,进行土地利用分区;确定各类用地的结构、用地配置和调整;进行城镇和农村居民点的用地布局;交通用地的配置;其他大型骨干工程的用地配置;提出实施规划政策与措施;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如森林公园规划、观光农业规划、水域利用规划等);土地利用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图。三、旅游景区用地规划3.2土地利用规划的原则34四、旅游景区服务设施规划景区旅游服务设施的建设是开展旅游业的先决条件,是游客集散的中心场所,是构成景区旅游业正常进行的基础要素。服务设施主要是指为游客提供各种服务的场所,主要包括以住宿服务设施、餐饮服务设施、购物服务设施和娱乐服务设施等。四、旅游景区服务设施规划景区旅游服务设施的建设是开展旅游业的351、住宿设施规划

1.1床位规划床位预测是住宿设施规划的重要方面,直接影响着景区日后的发展。因此,必须严格限定其规模和标准,做到定性、定量、定位、定用地范围,确保预测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床位预测一般采用如下公式进行计算:床位数=(平均停留天数×年住宿人数)/(年旅游天数×床位利用率)

1.1.1客房数预测

标准间的数量为总床位数与2的商。在双人间的基础,也设一些自然单间,以满足个别旅游者的特殊需求,一般为双人间总客房的10%-15%。客房的计算方法为:总房间数M=B/2+(B/2×10%)-(B/2×2.5%)上式B为床位数,10%为自然单间所占比例,2.5%为自然单间重复数比例。1、住宿设施规划1.1床位规划361、住宿设施规划1.1.2直接服务人员估算直接服务人员的估算以床位数为基础,根据景区的实际情况选取相应的比例系数进行测度。直接服务人员=床位数×直接服务人员与床位数的比例这个比例从国际上来看,一般为1:1左右,在中国的具体国情下,这个比例要高得多,一般从1:2到1:10不等。景区等级不同,所取比例相异;设施档次不同,所取比例也相殊,等级越高,档次越高,比例也相应较高。1、住宿设施规划1.1.2直接服务人员估算371、住宿设施规划1.2档次规划

档次规划包括住宿设施的等级定位和相互间比例关系的确定。住宿设施根据设施及服务的完备度,可分为星级宾馆饭店、非星级宾馆饭店、一般的招待所及社会旅馆和家庭旅馆等。总的要求是控制规模,尽量少建和不建超豪华型的宾馆饭店,要以能接近当地自然和文化的普通型住宿设施为主,主要是在服务档次上加以改善提高。1.3择址规划择址包括两个不同的层次,首先是在大的区域内的择址,需要从全景区范围乃至景区所在区域范围进行全盘地考虑,从而选出一个大致的地理位置。第二个层次是具体位置的选择,是在第一个层次的基础上,确定具体的位置、建筑风貌控制和面积大小等。1、住宿设施规划1.2档次规划382、餐饮设施规划餐饮设施常见的可归为以下几种类型:第一,在著名的地方供应的传统食品餐饮店;第二,价格低廉临时搭建的食摊;第三,在国际化、非个性化地带供应的快餐服务点;第四,精致的大型宴会餐厅;第五,销售汉堡包、三明治一类的快餐便食柜台。饮食服务设施通常布置在游览起始点、途中及目的地三处,中间也可间隔地设置一些零散的饮食点。根据国家《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餐饮设施在选址上有着相应的要求(见表3-5)。2、餐饮设施规划餐饮设施常见的可归为以下几种类型:第一,在著393、购物设施规划购物设施的设置与布局在景区内的布局的灵活性也较餐饮设施为大。一般可在游客的集散地、观景地、中转站等地设立规模大小不一、档次高低不同的购物场所。在档次规模的具体要求上,可参见国家《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的要求(见表3-6)。4、娱乐设施规划娱乐设施有时是作为景区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存在和发展,但有时则是景区的主要吸引物,如大型的主题游乐园就属于此类。这里主要指的是一般性景区娱乐设施的规划。在进行娱乐设施的规划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3、购物设施规划40(1)娱乐场所的选址应该考虑到社会条件的限制

从大的范围来看,娱乐设施的等级应该与景区的地位相映称,如文博展览类的设施在一个小的服务部内就不能设立,但在旅游镇和旅游城里则应该布局(见表3-7)。从小的范围来看,学校、医院、机关等附近则不能布局各类型的娱乐设施。(2)有与其提供的娱乐项目相适应的场地和器材设备首先,这些场地和设备要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和要求,如歌舞厅内的灯光照明标准。这些设备所产生的噪声必须符合国家的管理规定。其次,场地与设备应与娱乐项目相配套,景区的文化底蕴为基础。(3)注重娱乐氛围的营造要考虑到不同客源市场对娱乐的环境有不同的表现,以用餐环境而言,美国游客喜欢3D(即Dine,Drink,Dance,所谓的边吃、边喝、边跳舞);而欧洲游客追求浪漫情调,将酒、女人和喜悦完美地结合起来,即3W(Wine,Woman,Wonder);中国人表现的则是3C(Cheers,Chat,Chow)特征,就是在进酒、喧闹和用餐过程中制造热闹场面。(1)娱乐场所的选址应该考虑到社会条件的限制

从大的范围来看41五、旅游景区基础设施规划旅游基础工程规划,应包括交通道路、邮电通讯、给排水和供电能源等内容,根据实际需要,还可进行防洪、防火、抗灾、环保、环卫等工程规划。1、交通设施规划旅游景区规划,应分为对外交通和内部交通两方面内容。应进行各类交通流量和设施的调查、分析、预测,提出各类交通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等内容。五、旅游景区基础设施规划旅游基础工程规划,应包括交通道路、邮421、交通设施规划1.1旅游景区交通的类型

对外交通

指国际、国内远途游客进入旅游景区交通枢纽城镇的交通运输,及远途客源地经过最靠近景区的城镇至接待中心的交通。对外交通设施包括公路与汽车站,铁路客运线与火车客运站,水路航运线与码头船坞,客运航线与机场等。对外交通要求高效、快速、经济、舒适、安全。对外交通规划是区域性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要研究里程、交通方式、线路状况、所需时间、交通工具运行情况等问题。对外交通应要求快速便捷,布置于旅游景区以外或边缘地区。对内交通指旅游景区内部的接待区与游览区之间的交通,它包括以下几种形式:(1)陆路车行道。景区的主要与次要交通车道,是连接景区景点之间,或旅游服务区、居住区与景区管理机构之间的游览道路。(2)陆路游览步道。包括步行小径、登山石阶等。游览步道具有将各景区、景点、景物等相互串联而形成完整的景观游览体系,以引导游人至最佳观赏点和观赏面的功能。1、交通设施规划1.1旅游景区交通的类型431、交通设施规划1.2道路交通规划对外交通规划要结合市、县区镇交通规划,区域旅游规划,综合发展铁路、航空、公路等多种交通形式,沟通内外联系。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实现综合运输。因地制宜,进行旅游景区的道路交通规划。道路和停车场的开拓及重建,必须以保护和维护生态平衡为首要条件,决不能破坏自然及人文景观的完整性。步行路的开辟要利用现状,结合地形,既要注意景观效果,又要注意经济效益。1、交通设施规划1.2道路交通规划442、给排水设施规划旅游景区给水排水规划,应包括现状分析;给、排水量预测;水源地选择与配套设施;给、排水系统组织;污染源预测及污水处理措施;工程投资框算。2.1给水规划旅游景区给水规划应根据其总体规划中景区内部游览区、接待区、生活区、生产区统一安排的原则,确定景区给水方案,为给水工程设计提供指导原则及基础资料。2、给排水设施规划旅游景区给水排水规划,应包括现状分析;给、452.1.1旅游景区给水管网布置(1)针对用水区分散之特点,可采用分区分层就近供水的方法,布置供水管网。(2)对用水量集中的旅游接待中心,可设隐蔽性水厂,同时应尽量避免在缺水区域设置用水量集中,用水量大的旅游接待等服务设施。(3)对高山水资源缺乏区,可因地制宜建蓄积雨雪水的高山蓄水库,利用地形修建高位水池。(4)管网布置应尽量布置在整个给水区域内,无论在正常工作或局部管网发生故障时应保障不中断供水。(5)干管一般沿规划道路布置,管线应符合管线综合设计的要求。2.1.1旅游景区给水管网布置462.1.2用水量估算(1)居民:居民数×单位规模[75—100L/(人·D)](2)内宾:内宾数×单位规模[100—150L/(人·D)](3)外宾:外宾数×单位规模[150—300L/(人·D)](4)当日游客:当日游客数×1/3×单位规模[100—150L/(人·D)](5)消防用水:每5000m3的建筑体积5L/s(6)休养所:人数×单位规模[150—100L/(人·D)](7)疗养院:居民数×单位规模[75—200L/(人·D)](8)花圃苗圃用水:[7.5—15m3/(hm2·d)]2.1.2用水量估算472、给排水设施规划2.2排水规划景区排水规划主要是排放生活污水及天然降水两大体系,其主要任务是估算各规划期雨水污水的排放量,拟定污水、雨水排放方式,布置排水管网,研究污水处理方法及其设施的选择,并研究污水综合利用的可能性。排放体制旅游景区排水体制一般采用雨污水分流制,散水、蓄水并重,综合治理。生活污水以散为主,借地势及管道分散排水,降水以蓄为主,因地制宜加以利用。污水量估算生活污水量一般可采用与生活用水量相同的定额,计算公式为:生活污水量=规模数×单位指标2、给排水设施规划2.2排水规划483、电力电信设施规划

邮电规划基本要求1)架空线路不得破坏自然景观及风景林木,要架空线路与电缆埋设相结合。(2)建立景区的对外通讯网络,建设长途电话线路,安装载波电报及电话终端机设备,开通国际及国内电报及直拨电话业务,并建设微波通讯,确保景区的邮政、电讯、电传及电视服务服务配套,保证国内、国外的通讯畅通。(3)建立景区内部通讯网络,对较远的景点及接待点的通讯,要求采用超短波调频无线电话,配套选择呼叫器,使整个旅游景区组成超短波无电讯通讯网络。(4)为适应科学先进的管理方法,在景区内部可设计算机终端中心,进行控制及管理。3、电力电信设施规划邮电规划基本要求49六、旅游景区游线规划"旅游线路"有两个层次上的不同含义:

一指"游览线路",是在旅游地或旅游区内游人参观游览所经过的路线,它仅是某种行动的轨迹,仅涉及旅游通道。

二指旅游经营者或旅游管理机构向社会推销的产品,并帮助旅游者圆满完成旅游活动的过程。六、旅游景区游线规划"旅游线路"有两个层次上的不同含义:

501、游线设计的原则(1)、因地制宜原则

综合考虑区域地质地貌与生态环境,根据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条件、旅游市场的实际需求、工程经济条件、旅游地的交通需求与道路交通等条件进行有针对性的游线设计。(2)、时空艺术原则

综合运用音乐、文学、园林等艺术原则。(3)、合理化原则

综合考虑时间、地点、交通、安全等各方面的因素,合理安排游客的食、住、行、娱、购等活动事宜。(4)、科学化原则

以“行程最短,顺序科学、点间距离适中”为原则,避免在旅途上浪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5)、联动协作原则

以旅游线路为纽带,考虑与周围旅游城镇、旅游区的联动协作,可以优势互补、联合促销、互相促进。(6)、高潮景点原则

将游客心理与景观特色分布结合起来,刺激满足游客的游兴。(7)、网络化的原则

注重游线间及周边旅游网络体系的衔接,形成合理的游线走向和良好的开放格局。1、游线设计的原则(1)、因地制宜原则

综合考虑区域地质地貌512、游线规划的内容

旅游线路规划的目的是根据旅游市场的需求、旅游点的布局和旅游资源的保护要求,结合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工程经济条件,合理安排整个旅游过程的活动路线,使旅游点、服务设施以不定的方式连结成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旅游线路规划的具体内容如下:1)、确定旅游流的主流向

根据旅游区的条件和旅游市场的需求,以强化产品特色,提高产品的“组合力”为主要目的,确定本地区的主要游线,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安排各项特种线路(如生态旅游、修学旅游)。2)、确定各旅游线段的性质旅游线路是连续的,但每一段旅游线所处的位置和所承担的功能却有很大的不同。确定各线段的性质,是旅游线路组织规划中的关键性工作。按各线段旅游功能和规划建设特征之差异,主要可分为“旅行”、“游览”、“旅游结合线”三类。3)、合理安排时间结构各旅游者群体要求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旅游活动,而各旅游区所能吸引游客逗留的客观条件也有所不同,因此旅游线路组织规划应根据具体条件,合理安排一日游、二日游、一周游等不同时间的旅游线路。4)、合理安排转换节点节点,指不同性质的旅游线段的连接之处,它是游客的旅游方式切换点,常常也是不同游客群体的游线分岔点。规划要求转换节点的分布相对集中,转换节点(游线枢纽)避开核心区;节点地带一般须安排车场、交通换乘中心;在转换节点安排适当级别的服务设施。2、游线规划的内容旅游线路规划的目的是根据旅游市场的需求、52七、旅游景区解说系统规划从解说系统为旅游者提供信息服务的媒体形式来分析,可以将其分为向导式解说服务和自导式解说服务两类。1、向导式解说系统规划向导式解说系统亦称导游解说服务,以具有能动性的专门导游人员向旅游者进行主动的、动态的信息传导为主要表达方式。其职责包括:信息咨询、导游活动、向团队演讲、现场解说。它的最大特点是双向沟通,能够回答游客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可以因人而异提供个性化服务。七、旅游景区解说系统规划从解说系统为旅游者提供信息服务的媒体531、向导式解说系统规划向导式解说系统的具体规划要注意以几点:

1)、解说主题力求变化。2)、以提问方式开始解说,造成一种悬念,引起游客的好奇心和怀疑,进而引起求知欲。3)、运用对比方法。4)、注意游客的反馈.5)、讲解内容的健康性。1、向导式解说系统规划向导式解说系统的具体规划要注意以几点:542、自导式解说系统规划

自导式解说一般是由书面材料、标准公共信息图形符号、语音等无生命设施、设备向游客提供静态的、被动的信息服务。它的形式多样,包括音视设备、书面材料、自导活动、室内展览、游客中心、景点外或淡季时媒体等。其中标志和牌示是最主要的表达方式。旅游景区使用的标志,分为行政管理标志、方向标志、限制标志、解说标志等若干种。2、自导式解说系统规划自导式解说一般是由书面材料、标准公共55解说系统的优劣比较解说系统的优劣比较56旅游景区空间规划姓名:董锦佩学号:201320305专业:园林设计旅游景区空间规划姓名:董锦佩57旅游景区空间规划一、旅游景区的区位定位二、旅游景区的功能布局三、旅游景区用地规划四、旅游景区服务设施规划五、旅游景区基础设施规划六、旅游景区游线规划七、旅游景区解说系统规划旅游景区空间规划一、旅游景区的区位定位58一、旅游景区的区位定位

旅游景区的区位

旅游景区的区位主要是指景区在区域大环境背景下所处的位置与地位,属于宏观空间环境范畴。景区区位的选择与定位是旅游景区开发与经营成功与否的重要组成构件,在规划时要予以高度重视。一、旅游景区的区位定位旅游景区的区位591、旅游景区的区位定位区位定位的理论基础“区位”一词在1882年由德国学者高次首次提出,其中对旅游规划布局最有意义的理论包括:中心地学说距离衰减法则集聚规模经济环城游憩带(ReBAM)、中央游憩商务区(CRBD)1、旅游景区的区位定位区位定位的理论基础601、旅游景区的区位定位中心地学说将旅游景区向旅游者生产、销售的旅游产品和服务称为中心吸引物,而旅游景区则构成吸引旅游者前往的中心地,从中心地到其影响范围最远的客源地则构成了不同圈层的市场腹地。1、旅游景区的区位定位中心地学说611、旅游景区的区位定位距离衰减法则距离衰减法则来源于牛顿的万有引力公式,认为地理现象之间是相互作用的,但这种作用力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呈现出反向的运动,即距离越大,引力越小。景区也表现了这样的一种相同倾向。集聚规模经济集聚就是将各种设备、资金、技术等通过联合利用,从而达到效益最大化的经济布局模式,它要求将相应协调的资源进行地域上的集中布局。旅游景区的集聚布局,也就是要求能在这样的一个区位条件下,充分利用现有的或将有的设施、服务、技术等集合成一体,组成一个地区的整体旅游形象,增强整体旅游吸引力,从而形成集聚规模效应。

1、旅游景区的区位定位距离衰减法则621、旅游景区的区位定位环城游憩带是指产生于大城市郊区,主要为城市居民光顾的游憩设施、场所和公共空间,还包括位于城郊的外来旅游者经常光顾的各级旅游目的地。中央游憩商务区是指以游憩中心地为基础形成的具有一定规模的门槛人口和吸引范围的游客活动中心。不仅要有旅游资源、游憩设施、游憩活动较集中的区位,更要求有较大的游客流量。1、旅游景区的区位定位环城游憩带632、区位定位的影响因素旅游景区是处于区域大背景环境下的相对微观位置,在区位的定位上不仅受本景区诸多因素的影响,还受到大环境下的各种因素的制约。具体包括:资源基础经济特征交通条件城镇依托关系市场范围

2、区位定位的影响因素旅游景区是处于区域大背景环境下的相对微643、时空位序下的区位定位时间位序下的区位定位(1)近期规划时的区位定位。要从方便、实用角度出发,选择在交通枢纽或交通线附近,地形不太复杂,施工条件较为优越,能够利用现有的基础设施条件,为游客的进出和服务提供方便的区位。

(2)中期规划时的区位定位。主要是在近期规划的基础上的规模扩张,巩固维护原有的设施基础上开辟出新的区位场所。并要特别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必须对区位内的地形地貌进行详细勘查、具体测量,采取谨慎的开发态度。

(3)远期规划时的区位定位。主要是在前两期的基础上进行巩固与深化。

3、时空位序下的区位定位时间位序下的区位定位653、时空位序下的区位定位空间位序下的区位定位(1)跨区域级的区位定位。指的是国家间或洲际间共有的旅游资源区域,对于这一区位定位,应该在加强相互联系的前提下,实行共同开发,从有利于国家间或洲际间游客的相互往来出发,大力推动边界旅游的发展。

(2)国家级的区位定位。主要是针对于国内各省市的客源市场,但同时也还要有针对国际客源市场定位的要求。

(3)区域级的区位定位。区域级在一个国家内,多数为跨省市的区域。这类区域的区位定位,在区内首先要求要协调好相互间的关系,在巩固区内市场的同时,着力向外拓展。

(4)地区级的区位定位。地区级可以是一个省,也可以是一个县或更小单元的地区。这一级别的区位随着尺度大小应该有所区别3、时空位序下的区位定位空间位序下的区位定位66二、旅游景区的功能布局

景区功能的布局,根据不同的尺度可以划分为宏观布局、中观布局和微观布局三个层次。宏观布局是指旅游发展在空间上的总体轮廓和部署,中观布局则主要是确定景区在地域空间内部的配置与部署和关系,微观布局,则是在具体分析各点的潜力和制约的基础上,着重研究点与点、点与中观布局,甚至与整体的相关性,选择出最优化的多维网络结构。二、旅游景区的功能布局景区功能的布局,根据不同的尺度可以67二、旅游景区的功能布局1、功能布局的原则:功能性原则相关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弹性原则保护性原则二、旅游景区的功能布局1、功能布局的原则:68二、旅游景区的功能布局2、功能布局的结构模式景区内各种功能区的布局,总的来说应与景区的主题相符合,适应景区的景观特色,当然也受当地的地形和原有基础设施条件的限制。例如,旅游村的设置,就往往要依托原已形成一定规模的城镇,依靠其已形成体系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来支持旅游业的发展。综观景区的功能布局设置,一般有以下六种模式:链式模式、核式布局模式、双核式布局模式、组合式布局模式、渐进式布局模式图、圈层式布局模式。二、旅游景区的功能布局2、功能布局的结构模式692、功能布局的结构模式2.1链式模式链式布局模式适应于旅游资源和服务设施主要沿着交通线分布的情况,交通线可以是公路,也可以是水路,有时交通线本身也是构成游览的主要内容。

2、功能布局的结构模式2.1链式模式702、功能布局的结构模式2.2核式布局模式

采用这种布局模式的主要以下面两种情况:一个是资源的集聚度,如在许多景区内,存在着旅游资源分布不均的现象,其中有一个核心景区,集聚了大量高品位的旅游资源,而为此服务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也主要在这里进行布置,周边的旅游资源构成为辅助性的吸引物。第二个是服务的集聚度,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主要集中于某一中心点上,而旅游资源则围绕着这一中心点布局。2、功能布局的结构模式2.2核式布局模式712、功能布局的结构模式2.3双核式布局模式当一个景区内出现两个势均力敌的资源集聚体时,可以采取此种布局形式。2、功能布局的结构模式2.3双核式布局模式722、功能布局的结构模式2.4组合式布局模式

组合式布局模式是在双核式布局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延伸和扩展,也就是在出现了几个处于同等地位,但在地域范围和功能上不能相互重合时采取的布局方式。2、功能布局的结构模式2.4组合式布局模式732、功能布局的结构模式2.5渐进式布局模式图这一布局模式与组合式布局模式有着相似之处,都是由不同地域范围内的不同功能的区块组合而成,需要有多样化的分区才能体现出功能上的不同。适用于功能区由小规模向大规模或低等级向高等级过度的景区。2、功能布局的结构模式2.5渐进式布局模式图742、功能布局的结构模式2.6圈层式布局模式

根据尺度定义的大小,对于一个景区的理解也存在着多层次化。因此,在每一个大尺度景区之下,又往往划分出次级的功能区,一层一层往下,形成圈层结构。适用于拥有不同游览功能的景区。2、功能布局的结构模式2.6圈层式布局模式753、功能布局实例以风景区各组成部分的布局为例,介绍旅游景区的功能布局方式。虽然各风景区由于大小、级别、特点等的不同,在组成部分上有所不同,但一般都可以分为以下几部分:游览区、旅游接待区、休疗养区、野营区、行政管理区、居民区、商业服务中心、文化娱乐中心、农林园艺场(包括副食品供应基地)、加工工业区。3、功能布局实例以风景区各组成部分的布局为例,介绍旅游景区的763、功能布局实例3.1、游览区这是风景区的主要组成部分,风景点比较集中,是具有较高的风景价值和特点的地段,游人主要的活动场所。一个风景区由许多游览区组成,各游览区的景观主题应各有特色。可以山景为主,以突出山峰、山洞的游览主题,如黄山天都峰、庐山龙首崖、三清山神女峰等(图3-1);可以水景为主,以突出瀑布、溪水、水潭等游览主题,如杭州西湖、桂林漓江、九寨沟诺日朗瀑布等(图3-2);可以文化古迹为主,如泰山碧霞寺、峨眉山报国寺、山西乔家大院等(图3-3);可以植物为主,以观赏富有特点的植物群落或古树为主题,如黄山的“迎客松”(图3-4)。3、功能布局实例3.1、游览区77庐山龙首崖、黄山天都峰、三清山神女峰庐山龙首崖、黄山天都峰、三清山神女峰78杭州西湖、桂林漓江、九寨沟诺日朗瀑布杭州西湖、桂林漓江、九寨沟诺日朗瀑布79峨眉山报国寺、泰山碧霞寺、山西乔家大院峨眉山报国寺、泰山碧霞寺、山西乔家大院80黄山“迎客松”黄山“迎客松”813、功能布局实例3.2游览接待区

此区是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有较好的住宿条件,有完善的商业服务、邮电设施等。旅游接待区的布局形式有以下几种:(1)分散布局即分散在各风景点附近的布局方式,但这种布局易出现破坏风景的现象。(2)分片布局将各种等级的旅馆分片设在若干专用片段,相对集中,便于管理,如庐山、黄山(图3-5)。(3)集中布局在风景区中或城市边缘,集中开辟旅游接待区。(4)单一布局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择适当地区新建一个单一性质的旅游接待小城镇,把各种旅游接待服务设施组织在一起。如秦皇岛的北戴河(图3-6)3、功能布局实例3.2游览接待区823、功能布局实例3.3休疗养区许多风景区设置了休疗养区,并成为风景区中一个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如庐山风景区中的莲花谷,杭州西湖风景区中的九溪休疗小区,都是专用的休疗养区。以旅游为主的风景区中的休疗养区,是专用地段,应与一般游人有所隔离,避免相互干扰,但也要有相应的商业文娱设施。3.4商业服务中心除分散的服务点,风景区内应有数个商业服务设施较为集中的地区,为旅游者和当地居民服务,但在布局时要注意与周边环境的配合。3.5居民区此区为风景区中工作人员及家属的集中居住场所,一般常和管理机构结合在一起,而不宜和旅游者混杂,以免相互干扰。3、功能布局实例3.3休疗养区833、功能布局实例3.6行政管理区是风景区中行政管理机构集中的地段,与游人不发生直接联系。3.7加工工业区如直接为本区旅游服务的主副食品加工业,工艺品工业等,可以靠近或分散在居民区中,有的工艺品厂还可供参观游览用。3.8、园艺场及副食品供应基地担负着为旅游者、休疗养人员提供新鲜食品的任务,如果园、菜地、奶牛场等。副食品的供应,一般单靠风景区范围本身的基地是不够的,常需从附近地区调集。3.9、农林地区从事农业、林业生产的地区,与旅游活动虽无直接关系,但占地广大,对风景区的景观及生产、环境保护都有影响。3、功能布局实例3.6行政管理区84三、旅游景区用地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是融自然性、社会性技术性与法律性为一体的综合性经济管理手段,是对土地利用的组织、协调、监督和监督。旅游景区土地利用协调规划应包括土地资源分析评估;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及其平衡表;土地利用规划及其平衡表等内容。三、旅游景区用地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是融自然性、社会性技术性与法85三、旅游景区用地规划1、土地资源分析评估土地资源分析评估,应包括对土地资源的特点、数量、质量与潜力进行综合评估或专项评估。一般按其可利用程度分为有利、不利和比较有利等三种地区、地段或地块,并在地形图上表示。通过资源的分析研究评估,掌握用地的特点、数量、质量及利用中的问题,为估计土地利用潜力、确定规划目标、平衡用地矛盾及土地开发提供依据。

三、旅游景区用地规划1、土地资源分析评估86三、旅游景区用地规划2、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及其平衡表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应表明土地利用现状特征,风景用地与生产生活用地之间关系,土地资源演变、保护、利用和管理存在的问题。它是在景区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下,对全区各类土地的不同利用方式及其结构所作的分析,包括景观、社会、经济三方面效益的分析。通过分析,总结其土地利用的变化规律及有待解决的问题。三、旅游景区用地规划2、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及其平衡表87三、旅游景区用地规划3、土地利用规划及其平衡表等内容3.1用地分类根据旅游景区用地的实际及其功能性质,总体上可把其分为旅游专项设施用地、公共设施用地、管理与居民用地和旅游加工业与农副业用地四大类,但在具体的用地上,可以是几种类型的用地相结合。根据《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的要求,风景名胜区的用地分类共分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共十个大类,每个小类下又划分五个小类,具体划分见分类表(3-2)。三、旅游景区用地规划3、土地利用规划及其平衡表等内容88旅游景区用地分类表旅游景区用地分类表89三、旅游景区用地规划3.2土地利用规划的原则土地利用规划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突出风景区土地利用的重点与特点,扩大风景用地;保护风景游赏地、林地、水源地和优良耕地;因地制宜的合理调整土地利用,发展符合风景区特征的土地利用方式与结构。3.3土地利用规划的内容土地利用规划包括以下内容:确定土地利用的总体结构,进行土地利用分区;确定各类用地的结构、用地配置和调整;进行城镇和农村居民点的用地布局;交通用地的配置;其他大型骨干工程的用地配置;提出实施规划政策与措施;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如森林公园规划、观光农业规划、水域利用规划等);土地利用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图。三、旅游景区用地规划3.2土地利用规划的原则90四、旅游景区服务设施规划景区旅游服务设施的建设是开展旅游业的先决条件,是游客集散的中心场所,是构成景区旅游业正常进行的基础要素。服务设施主要是指为游客提供各种服务的场所,主要包括以住宿服务设施、餐饮服务设施、购物服务设施和娱乐服务设施等。四、旅游景区服务设施规划景区旅游服务设施的建设是开展旅游业的911、住宿设施规划

1.1床位规划床位预测是住宿设施规划的重要方面,直接影响着景区日后的发展。因此,必须严格限定其规模和标准,做到定性、定量、定位、定用地范围,确保预测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床位预测一般采用如下公式进行计算:床位数=(平均停留天数×年住宿人数)/(年旅游天数×床位利用率)

1.1.1客房数预测

标准间的数量为总床位数与2的商。在双人间的基础,也设一些自然单间,以满足个别旅游者的特殊需求,一般为双人间总客房的10%-15%。客房的计算方法为:总房间数M=B/2+(B/2×10%)-(B/2×2.5%)上式B为床位数,10%为自然单间所占比例,2.5%为自然单间重复数比例。1、住宿设施规划1.1床位规划921、住宿设施规划1.1.2直接服务人员估算直接服务人员的估算以床位数为基础,根据景区的实际情况选取相应的比例系数进行测度。直接服务人员=床位数×直接服务人员与床位数的比例这个比例从国际上来看,一般为1:1左右,在中国的具体国情下,这个比例要高得多,一般从1:2到1:10不等。景区等级不同,所取比例相异;设施档次不同,所取比例也相殊,等级越高,档次越高,比例也相应较高。1、住宿设施规划1.1.2直接服务人员估算931、住宿设施规划1.2档次规划

档次规划包括住宿设施的等级定位和相互间比例关系的确定。住宿设施根据设施及服务的完备度,可分为星级宾馆饭店、非星级宾馆饭店、一般的招待所及社会旅馆和家庭旅馆等。总的要求是控制规模,尽量少建和不建超豪华型的宾馆饭店,要以能接近当地自然和文化的普通型住宿设施为主,主要是在服务档次上加以改善提高。1.3择址规划择址包括两个不同的层次,首先是在大的区域内的择址,需要从全景区范围乃至景区所在区域范围进行全盘地考虑,从而选出一个大致的地理位置。第二个层次是具体位置的选择,是在第一个层次的基础上,确定具体的位置、建筑风貌控制和面积大小等。1、住宿设施规划1.2档次规划942、餐饮设施规划餐饮设施常见的可归为以下几种类型:第一,在著名的地方供应的传统食品餐饮店;第二,价格低廉临时搭建的食摊;第三,在国际化、非个性化地带供应的快餐服务点;第四,精致的大型宴会餐厅;第五,销售汉堡包、三明治一类的快餐便食柜台。饮食服务设施通常布置在游览起始点、途中及目的地三处,中间也可间隔地设置一些零散的饮食点。根据国家《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餐饮设施在选址上有着相应的要求(见表3-5)。2、餐饮设施规划餐饮设施常见的可归为以下几种类型:第一,在著953、购物设施规划购物设施的设置与布局在景区内的布局的灵活性也较餐饮设施为大。一般可在游客的集散地、观景地、中转站等地设立规模大小不一、档次高低不同的购物场所。在档次规模的具体要求上,可参见国家《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的要求(见表3-6)。4、娱乐设施规划娱乐设施有时是作为景区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存在和发展,但有时则是景区的主要吸引物,如大型的主题游乐园就属于此类。这里主要指的是一般性景区娱乐设施的规划。在进行娱乐设施的规划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3、购物设施规划96(1)娱乐场所的选址应该考虑到社会条件的限制

从大的范围来看,娱乐设施的等级应该与景区的地位相映称,如文博展览类的设施在一个小的服务部内就不能设立,但在旅游镇和旅游城里则应该布局(见表3-7)。从小的范围来看,学校、医院、机关等附近则不能布局各类型的娱乐设施。(2)有与其提供的娱乐项目相适应的场地和器材设备首先,这些场地和设备要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和要求,如歌舞厅内的灯光照明标准。这些设备所产生的噪声必须符合国家的管理规定。其次,场地与设备应与娱乐项目相配套,景区的文化底蕴为基础。(3)注重娱乐氛围的营造要考虑到不同客源市场对娱乐的环境有不同的表现,以用餐环境而言,美国游客喜欢3D(即Dine,Drink,Dance,所谓的边吃、边喝、边跳舞);而欧洲游客追求浪漫情调,将酒、女人和喜悦完美地结合起来,即3W(Wine,Woman,Wonder);中国人表现的则是3C(Cheers,Chat,Chow)特征,就是在进酒、喧闹和用餐过程中制造热闹场面。(1)娱乐场所的选址应该考虑到社会条件的限制

从大的范围来看97五、旅游景区基础设施规划旅游基础工程规划,应包括交通道路、邮电通讯、给排水和供电能源等内容,根据实际需要,还可进行防洪、防火、抗灾、环保、环卫等工程规划。1、交通设施规划旅游景区规划,应分为对外交通和内部交通两方面内容。应进行各类交通流量和设施的调查、分析、预测,提出各类交通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等内容。五、旅游景区基础设施规划旅游基础工程规划,应包括交通道路、邮981、交通设施规划1.1旅游景区交通的类型

对外交通

指国际、国内远途游客进入旅游景区交通枢纽城镇的交通运输,及远途客源地经过最靠近景区的城镇至接待中心的交通。对外交通设施包括公路与汽车站,铁路客运线与火车客运站,水路航运线与码头船坞,客运航线与机场等。对外交通要求高效、快速、经济、舒适、安全。对外交通规划是区域性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要研究里程、交通方式、线路状况、所需时间、交通工具运行情况等问题。对外交通应要求快速便捷,布置于旅游景区以外或边缘地区。对内交通指旅游景区内部的接待区与游览区之间的交通,它包括以下几种形式:(1)陆路车行道。景区的主要与次要交通车道,是连接景区景点之间,或旅游服务区、居住区与景区管理机构之间的游览道路。(2)陆路游览步道。包括步行小径、登山石阶等。游览步道具有将各景区、景点、景物等相互串联而形成完整的景观游览体系,以引导游人至最佳观赏点和观赏面的功能。1、交通设施规划1.1旅游景区交通的类型991、交通设施规划1.2道路交通规划对外交通规划要结合市、县区镇交通规划,区域旅游规划,综合发展铁路、航空、公路等多种交通形式,沟通内外联系。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实现综合运输。因地制宜,进行旅游景区的道路交通规划。道路和停车场的开拓及重建,必须以保护和维护生态平衡为首要条件,决不能破坏自然及人文景观的完整性。步行路的开辟要利用现状,结合地形,既要注意景观效果,又要注意经济效益。1、交通设施规划1.2道路交通规划1002、给排水设施规划旅游景区给水排水规划,应包括现状分析;给、排水量预测;水源地选择与配套设施;给、排水系统组织;污染源预测及污水处理措施;工程投资框算。2.1给水规划旅游景区给水规划应根据其总体规划中景区内部游览区、接待区、生活区、生产区统一安排的原则,确定景区给水方案,为给水工程设计提供指导原则及基础资料。2、给排水设施规划旅游景区给水排水规划,应包括现状分析;给、1012.1.1旅游景区给水管网布置(1)针对用水区分散之特点,可采用分区分层就近供水的方法,布置供水管网。(2)对用水量集中的旅游接待中心,可设隐蔽性水厂,同时应尽量避免在缺水区域设置用水量集中,用水量大的旅游接待等服务设施。(3)对高山水资源缺乏区,可因地制宜建蓄积雨雪水的高山蓄水库,利用地形修建高位水池。(4)管网布置应尽量布置在整个给水区域内,无论在正常工作或局部管网发生故障时应保障不中断供水。(5)干管一般沿规划道路布置,管线应符合管线综合设计的要求。2.1.1旅游景区给水管网布置1022.1.2用水量估算(1)居民:居民数×单位规模[75—100L/(人·D)](2)内宾:内宾数×单位规模[100—150L/(人·D)](3)外宾:外宾数×单位规模[150—300L/(人·D)](4)当日游客:当日游客数×1/3×单位规模[100—150L/(人·D)](5)消防用水:每5000m3的建筑体积5L/s(6)休养所:人数×单位规模[150—100L/(人·D)](7)疗养院:居民数×单位规模[75—200L/(人·D)](8)花圃苗圃用水:[7.5—15m3/(hm2·d)]2.1.2用水量估算1032、给排水设施规划2.2排水规划景区排水规划主要是排放生活污水及天然降水两大体系,其主要任务是估算各规划期雨水污水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