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中外建筑史一住宅和园林课件_第1页
1016中外建筑史一住宅和园林课件_第2页
1016中外建筑史一住宅和园林课件_第3页
1016中外建筑史一住宅和园林课件_第4页
1016中外建筑史一住宅和园林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古代建筑史本讲内容6.1住宅建筑发展概况6.2主要住宅形式本讲内容6.1住宅建筑发展概况一、中国住宅特点:1.形式随时代变化丰富多样2.地域性结构性强3.结构是向心的4.结构类型丰富二、住宅类型:1.木构抬梁、穿斗与混合式分布:北京、江浙、皖南、江西、湖北、云南、四川、湖南、贵州等。北-------抬梁南-------穿斗住宅一、中国住宅特点:住宅2.竹木干阑式分布:广西、海南、贵州、四川等各少数民族宋称“阁阑”、“麻阑”,元明时在川称“榔盘”,清称“阑”3.木构架井干式分布:东北、云南等林区住宅2.竹木干阑式住宅1016中外建筑史一住宅和园林课件1016中外建筑史一住宅和园林课件1016中外建筑史一住宅和园林课件1016中外建筑史一住宅和园林课件1016中外建筑史一住宅和园林课件住宅4.砖墙承重式分布:山西、河北、河南、陕西5.碉楼分布:西康、青藏高原、内蒙古6.土楼分布:福建、广东、赣南等7.窑洞分布:豫西、晋中、陇东、陕北、新疆吐鲁番一带住宅4.砖墙承重式住宅住宅住宅住宅8.阿以旺分布:新疆南部,有三四百年历史。9.毡包分布:内蒙古、新疆住宅8.阿以旺住宅实例:(一)北京四合院类型:两进院、三进院、四进院、五进院住宅实例:住宅1016中外建筑史一住宅和园林课件(三)福建客家土楼客家人原是汉民,东晋时期南迁,至南宋历经千年,其用土夯筑成“抵御性”城堡式建筑住宅-----土楼(明代)特点:1.以祠堂为中心2.无论形状均中轴对称3.基本居住模式是单元式住宅永定土楼为典型分为方楼和圆楼。住宅(三)福建客家土楼住宅技术:1.外墙厚1~1.5米;沼安厚2.4米;内用竹筋、松枝加筋,配砖石混合。2.檐部伸出,增加建筑物阴影,减少太阳辐射。3.建筑物内部,采用活动隔扇等,有利空气通畅。4.外环楼开箭窗,呈梯形,外小内大,利于防御与使用。5.注重风水,坐北朝南。住宅技术:住宅(四)云南一颗印云南“一颗印”是云南昆明地区汉族、彝族普遍采用的一种住屋形式。它由正房、耳房(厢房)和入口门墙围合成正方如印的外观,俗称“一颗印”。特点:1、正方、耳房毗连,正房多为三开间,两边的耳房,有左右各一间的,称“三间两耳”;有左右各两间的,称“三间四耳”。2、“跑马楼”:楼上各廊相通,环形无阻。住宅(四)云南一颗印住宅(5)窑洞窑洞民居有三大类:靠崖窑、地坑院和混合窑住宅(5)窑洞住宅1016中外建筑史一住宅和园林课件1016中外建筑史一住宅和园林课件1016中外建筑史一住宅和园林课件本讲内容7.1园林的发展概况7.2皇家园林7.3江南私家园林本讲内容7.1园林的发展概况东晋------南朝我国自然式山水风景园林的奠基时期物质认知--------美学认知唐宋------明清进一步继承和发展时期主要表现:一、理景的普及化由都城向地方城市扩散;由上层向下层推演。二、园林功能生活化园中建筑日渐增加----明代上海豫园三、造园要素密集化明代以前园林规模大,景物布置稀疏。四、造园手法精致化园林东晋------南朝我国自然式山水风景园林的奠基时帝王园囿性质:不单是一个游息场所,而是多种用途的综合体。明代帝苑不发达,因朱元璋“祖训”有关。(以元代奢靡为戒)清代帝苑内涵:1.居住和朝见的宫室2.供游乐的园林。清代帝苑理景指导思想:集访各地名园胜迹于园中,根据地形特点划分景区。皇家园囿帝王园囿性质:皇家园囿一、北京明、清三海北海最早是金中都北郊离宫-----大宁宫-------元朝包入皇城称:太液池(含今北海、中海)------明朝在南挖“南海”,统称西苑北海东岸北岸有:濠濮间、画舫斋、静心斋三组小景区。二、清漪园(颐和园)清漪园是颐和园的前身。1750弘历建“大报恩寺延寿寺”,翁山改为“万寿山”。以兴水利,练水兵扩大湖面,称“清漪园”1860英法联军毁坏1886西太后挪用海军军费重建,取意“颐养冲和”改名“颐和园”1900又毁此园1905光绪三十一年,西太后下令修复皇家园林一、北京明、清三海皇家园林颐和园布局可分为四部分:1.东宫门和万寿山东部朝廷宫室部分2.万寿山前山部分3.万寿山后山和后湖部分4.昆明湖、南湖和西湖部分全园4000余亩,水面3/4大门:1.东宫门(正门)2.北宫门皇家园林颐和园布局可分为四部分:皇家园林谐趣园特点:1.声趣------水声2.楼趣------瞩新楼从院内看是两层楼,从外层看,却是一层楼。3.桥趣------共有五座桥,其中知鱼桥最著名。颐和园谐趣园特点:颐和园二、承德避暑山庄康熙为避暑在承德北郊热河泉源头修建----承德避暑山庄山庄共20多里,山岭占4/5,平地只有1/5。共分为三区:湖区、平原区、山岭区正殿:澹泊敬诚殿乾隆之母居所:松鹤斋听戏:清音阁康熙所居:万壑he松风山庄外还有:外八庙皇家园林二、承德避暑山庄皇家园林江南气候温润,雨量充沛,利于花木生长;地下水位高,便于挖池蓄水;水运方便。目前苏州保存园林最多,其次是扬州。造园基本设计原则与手法1.布景2.对景3.借景(一)、园林布局主题多样-------全园分为大小不同的景区(或院落),各区各有主题。形成多样主题景观。例:名花、古木、修竹、奇石······隔而不塞-------各景区之间分隔而不闭塞,彼此空间通畅,隐约可见,形成丰富层次和幽深的境界(这是小空间理景的重要法则)明清江南私家园林江南气候温润,雨量充沛,利于花木生长;地下水位高,便于挖池蓄欲扬先抑-------在进入园中和主要景区之前,先用狭小、晦暗、简洁的引导空间把人们的尺度感、明暗感、颜色的鲜明度压下来,运用以小称大、以暗称明、以少称多的手法表达豁然开朗的效果。曲折迂回-------观赏线路不作捷径直趋。可采用沿周边布置主游线,以发挥小园空间最大观赏效果尺度得当-------建筑体量化零为整,造型空透,轻盈,亭榭小巧,厅堂空灵,花木以单株欣赏为主,讲求杆、枝、叶、花、果均有可欣赏。明清江南私家园林欲扬先抑-------在进入园中和主要景区之前,先用狭小、晦余意不尽-------采用联想手法,拓宽景域的想象与感受:诱发源头深远、水面开阔的错觉(藏头);假山形状堆成山趾一隅yu,止于界墙,犹如截取大山一角;将进深浅的屋宇作为宏构巨制的局部;用匾额、对联来点景。远借临借-------借园外景物补园中不足,这是扩大空间与景域的手法。例如:水池不种荷花,留出水面反映白云、彩霞、明月,这是俯借;芭蕉、残荷听雨声,是应时而借;把远山、远塔引入视线,是远借;作高视点俯看临园景色,是为邻借。明清江南私家园林余意不尽-------采用联想手法,拓宽景域的想象与感受:诱对景随曲线的平面布局,步移景异,层层推出;或通过某房屋山门窗或围墙的门洞作画框取景,或走廊、漏窗取景。明清江南私家园林对景明清江南私家园林(二)、水面处理园无水则不活。1.水口:任何角度都无法看到水面的全貌,使水面有深远之感。2.驳岸:小池宜用浅岸。建筑物或平台前用直岸,山下路旁用曲岸。曲桥低栏。3.小园池水以聚为主,以分为辅。水面分隔采桥、廊、岛为宜。小园扩大空间可用廊与桥,使水面空间既隔又联,层次丰富。明清江南私家园林(二)、水面处理明清江南私家园林(三)、叠山置石例:江苏环秀山庄湖石假山、常熟燕园黄石假山、苏州耦园黄石假山人物:记成、戈裕良要点:造山必须像真山(1).可看、可游、可居(2).塑造丘壑he(3).体块、缝隙、纹理的处理(4).用石得当。好:皱纹、起伏。丑:笨拙单调明清江南私家园林(三)、叠山置石明清江南私家园林(四)、建筑营构中国传统园林特点:山水为景观主体,建筑只是配角。不能我行我素,建筑活泼、玲珑、空透、典雅工艺最精:苏州、徽州。扬州次之,无锡杭州又次之。苏州有“香山帮”。姚承祖写《营造法原》四面厅:四面设落地窗,利于四面观景明清江南私家园林(四)、建筑营构明清江南私家园林鸳鸯厅:室内分隔空间相等的南北两部分,南面宜东,北面宜夏。花篮厅:室内减去两柱,代以虚柱,柱头雕成花篮样式。楼厅:楼上为居室,楼下装修成厅的格局。画舫斋:演变为石舫、旱船、不系舟、船厅等。明清江南私家园林鸳鸯厅:室内分隔空间相等的南北两部分,南面宜东,北面宜夏。明漏窗构造三种:1.筒瓦:图案呈曲线2.薄砖:图案成直线3.以铁丝为骨,麻丝石灰裹塑,各种动植物形状屋角起翘:1.嫩戗发戗2.水戗发戗铺地:砖瓦废料:碎石、缸片、瓷片、残砖等,江南园林一大创造。明清江南私家园林漏窗构造三种:明清江南私家园林(五)、花木、禽鸟花木为单株为主欣赏,春观花,夏成荫,秋见果。禽鸟:宜选八哥、黄鹂、鹤、雉等。兽类:兔、鹿等明清江南私家园林(五)、花木、禽鸟明清江南私家园林苏州四大名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全国四大名园:颐和园、避暑山庄、拙政园、留园是苏州园林之冠,被誉为“中国山水园林之母”占地62亩,分为东、西、中三部分。主厅为:远香堂。厅北临水平台;南侧为小潭、曲桥、黄石假山;西为曲廊,接水院;东经园洞入枇杷园;西北有见山楼,附近为玉兰堂。西部:南有鸳鸯厅,南部称“十八曼陀罗花馆”,北名“三十六鸳鸯馆”,池北有扇面亭“与谁同坐轩”,北山建浮碧阁。拙政园苏州四大名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拙政园明清江南私家园林明清江南私家园林明清江南私家园林明清江南私家园林明清江南私家园林明清江南私家园林明清江南私家园林明清江南私家园林位于:苏州阊门外,原是嘉靖时徐泰的东园。假山为叠山名手“周秉忠”所筑。嘉庆归刘恕所有,名:寒碧庄。光绪初,改为“留园”。全园分为四部分:中部是徐氏东园和寒碧庄的原有基础------全园精华所在。中部分两区:西区以山池为主,东以庭院为主。主厅:五峰仙馆(楠木厅)最有名气:冠云峰留园位于:苏州阊门外,原是嘉靖时徐泰的东园。假山为叠山名手“周秉明清江南私家园林明瑟楼涵碧山房明清江南私家园林明瑟楼涵碧山房明清江南私家园林冠云峰冠云楼冠云台揖峰轩五峰仙馆明清江南私家园林冠云峰冠云楼冠云台揖峰轩五峰仙馆一池三山一池指太液。太液池是一个相当宽广的人工湖,因池中筑有三仙山而著称。在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东海里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山上长满了长生不老药,住着长寿快乐的神仙。封建帝王都梦想万寿无疆与长久统治,自从汉武帝在长安城修建了象征性的“瑶池三仙山”开始,“一池三山”就成为历代皇家园林的传统格局。颐和园昆明湖中有五座岛屿,其中藻鉴堂(一说南湖岛)喻蓬莱、治镜阁喻方丈,凤凰墩喻瀛洲。北海公园中,北海象征"太液池","琼华岛"是蓬莱,原在水中的"团城"和"犀山台"则象征瀛洲和方丈。园林一池三山园林本章小结

本讲概述了中国古代园林的发展情况;介绍了中国古代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两大园林体系的造园原则和设计方法;讲解了拙政园的以水景取胜、疏朗典雅的设计和布局手法;详细讲解了颐和园的布局和设计手法。介绍了北海公园、圆明园、承德避暑山庄等皇家园林和沧浪亭、狮子林等江南私家园林的布局及设计概况。本章小结本讲概述了中国古代园林的发展情况;介绍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古代建筑史本讲内容6.1住宅建筑发展概况6.2主要住宅形式本讲内容6.1住宅建筑发展概况一、中国住宅特点:1.形式随时代变化丰富多样2.地域性结构性强3.结构是向心的4.结构类型丰富二、住宅类型:1.木构抬梁、穿斗与混合式分布:北京、江浙、皖南、江西、湖北、云南、四川、湖南、贵州等。北-------抬梁南-------穿斗住宅一、中国住宅特点:住宅2.竹木干阑式分布:广西、海南、贵州、四川等各少数民族宋称“阁阑”、“麻阑”,元明时在川称“榔盘”,清称“阑”3.木构架井干式分布:东北、云南等林区住宅2.竹木干阑式住宅1016中外建筑史一住宅和园林课件1016中外建筑史一住宅和园林课件1016中外建筑史一住宅和园林课件1016中外建筑史一住宅和园林课件1016中外建筑史一住宅和园林课件住宅4.砖墙承重式分布:山西、河北、河南、陕西5.碉楼分布:西康、青藏高原、内蒙古6.土楼分布:福建、广东、赣南等7.窑洞分布:豫西、晋中、陇东、陕北、新疆吐鲁番一带住宅4.砖墙承重式住宅住宅住宅住宅8.阿以旺分布:新疆南部,有三四百年历史。9.毡包分布:内蒙古、新疆住宅8.阿以旺住宅实例:(一)北京四合院类型:两进院、三进院、四进院、五进院住宅实例:住宅1016中外建筑史一住宅和园林课件(三)福建客家土楼客家人原是汉民,东晋时期南迁,至南宋历经千年,其用土夯筑成“抵御性”城堡式建筑住宅-----土楼(明代)特点:1.以祠堂为中心2.无论形状均中轴对称3.基本居住模式是单元式住宅永定土楼为典型分为方楼和圆楼。住宅(三)福建客家土楼住宅技术:1.外墙厚1~1.5米;沼安厚2.4米;内用竹筋、松枝加筋,配砖石混合。2.檐部伸出,增加建筑物阴影,减少太阳辐射。3.建筑物内部,采用活动隔扇等,有利空气通畅。4.外环楼开箭窗,呈梯形,外小内大,利于防御与使用。5.注重风水,坐北朝南。住宅技术:住宅(四)云南一颗印云南“一颗印”是云南昆明地区汉族、彝族普遍采用的一种住屋形式。它由正房、耳房(厢房)和入口门墙围合成正方如印的外观,俗称“一颗印”。特点:1、正方、耳房毗连,正房多为三开间,两边的耳房,有左右各一间的,称“三间两耳”;有左右各两间的,称“三间四耳”。2、“跑马楼”:楼上各廊相通,环形无阻。住宅(四)云南一颗印住宅(5)窑洞窑洞民居有三大类:靠崖窑、地坑院和混合窑住宅(5)窑洞住宅1016中外建筑史一住宅和园林课件1016中外建筑史一住宅和园林课件1016中外建筑史一住宅和园林课件本讲内容7.1园林的发展概况7.2皇家园林7.3江南私家园林本讲内容7.1园林的发展概况东晋------南朝我国自然式山水风景园林的奠基时期物质认知--------美学认知唐宋------明清进一步继承和发展时期主要表现:一、理景的普及化由都城向地方城市扩散;由上层向下层推演。二、园林功能生活化园中建筑日渐增加----明代上海豫园三、造园要素密集化明代以前园林规模大,景物布置稀疏。四、造园手法精致化园林东晋------南朝我国自然式山水风景园林的奠基时帝王园囿性质:不单是一个游息场所,而是多种用途的综合体。明代帝苑不发达,因朱元璋“祖训”有关。(以元代奢靡为戒)清代帝苑内涵:1.居住和朝见的宫室2.供游乐的园林。清代帝苑理景指导思想:集访各地名园胜迹于园中,根据地形特点划分景区。皇家园囿帝王园囿性质:皇家园囿一、北京明、清三海北海最早是金中都北郊离宫-----大宁宫-------元朝包入皇城称:太液池(含今北海、中海)------明朝在南挖“南海”,统称西苑北海东岸北岸有:濠濮间、画舫斋、静心斋三组小景区。二、清漪园(颐和园)清漪园是颐和园的前身。1750弘历建“大报恩寺延寿寺”,翁山改为“万寿山”。以兴水利,练水兵扩大湖面,称“清漪园”1860英法联军毁坏1886西太后挪用海军军费重建,取意“颐养冲和”改名“颐和园”1900又毁此园1905光绪三十一年,西太后下令修复皇家园林一、北京明、清三海皇家园林颐和园布局可分为四部分:1.东宫门和万寿山东部朝廷宫室部分2.万寿山前山部分3.万寿山后山和后湖部分4.昆明湖、南湖和西湖部分全园4000余亩,水面3/4大门:1.东宫门(正门)2.北宫门皇家园林颐和园布局可分为四部分:皇家园林谐趣园特点:1.声趣------水声2.楼趣------瞩新楼从院内看是两层楼,从外层看,却是一层楼。3.桥趣------共有五座桥,其中知鱼桥最著名。颐和园谐趣园特点:颐和园二、承德避暑山庄康熙为避暑在承德北郊热河泉源头修建----承德避暑山庄山庄共20多里,山岭占4/5,平地只有1/5。共分为三区:湖区、平原区、山岭区正殿:澹泊敬诚殿乾隆之母居所:松鹤斋听戏:清音阁康熙所居:万壑he松风山庄外还有:外八庙皇家园林二、承德避暑山庄皇家园林江南气候温润,雨量充沛,利于花木生长;地下水位高,便于挖池蓄水;水运方便。目前苏州保存园林最多,其次是扬州。造园基本设计原则与手法1.布景2.对景3.借景(一)、园林布局主题多样-------全园分为大小不同的景区(或院落),各区各有主题。形成多样主题景观。例:名花、古木、修竹、奇石······隔而不塞-------各景区之间分隔而不闭塞,彼此空间通畅,隐约可见,形成丰富层次和幽深的境界(这是小空间理景的重要法则)明清江南私家园林江南气候温润,雨量充沛,利于花木生长;地下水位高,便于挖池蓄欲扬先抑-------在进入园中和主要景区之前,先用狭小、晦暗、简洁的引导空间把人们的尺度感、明暗感、颜色的鲜明度压下来,运用以小称大、以暗称明、以少称多的手法表达豁然开朗的效果。曲折迂回-------观赏线路不作捷径直趋。可采用沿周边布置主游线,以发挥小园空间最大观赏效果尺度得当-------建筑体量化零为整,造型空透,轻盈,亭榭小巧,厅堂空灵,花木以单株欣赏为主,讲求杆、枝、叶、花、果均有可欣赏。明清江南私家园林欲扬先抑-------在进入园中和主要景区之前,先用狭小、晦余意不尽-------采用联想手法,拓宽景域的想象与感受:诱发源头深远、水面开阔的错觉(藏头);假山形状堆成山趾一隅yu,止于界墙,犹如截取大山一角;将进深浅的屋宇作为宏构巨制的局部;用匾额、对联来点景。远借临借-------借园外景物补园中不足,这是扩大空间与景域的手法。例如:水池不种荷花,留出水面反映白云、彩霞、明月,这是俯借;芭蕉、残荷听雨声,是应时而借;把远山、远塔引入视线,是远借;作高视点俯看临园景色,是为邻借。明清江南私家园林余意不尽-------采用联想手法,拓宽景域的想象与感受:诱对景随曲线的平面布局,步移景异,层层推出;或通过某房屋山门窗或围墙的门洞作画框取景,或走廊、漏窗取景。明清江南私家园林对景明清江南私家园林(二)、水面处理园无水则不活。1.水口:任何角度都无法看到水面的全貌,使水面有深远之感。2.驳岸:小池宜用浅岸。建筑物或平台前用直岸,山下路旁用曲岸。曲桥低栏。3.小园池水以聚为主,以分为辅。水面分隔采桥、廊、岛为宜。小园扩大空间可用廊与桥,使水面空间既隔又联,层次丰富。明清江南私家园林(二)、水面处理明清江南私家园林(三)、叠山置石例:江苏环秀山庄湖石假山、常熟燕园黄石假山、苏州耦园黄石假山人物:记成、戈裕良要点:造山必须像真山(1).可看、可游、可居(2).塑造丘壑he(3).体块、缝隙、纹理的处理(4).用石得当。好:皱纹、起伏。丑:笨拙单调明清江南私家园林(三)、叠山置石明清江南私家园林(四)、建筑营构中国传统园林特点:山水为景观主体,建筑只是配角。不能我行我素,建筑活泼、玲珑、空透、典雅工艺最精:苏州、徽州。扬州次之,无锡杭州又次之。苏州有“香山帮”。姚承祖写《营造法原》四面厅:四面设落地窗,利于四面观景明清江南私家园林(四)、建筑营构明清江南私家园林鸳鸯厅:室内分隔空间相等的南北两部分,南面宜东,北面宜夏。花篮厅:室内减去两柱,代以虚柱,柱头雕成花篮样式。楼厅:楼上为居室,楼下装修成厅的格局。画舫斋:演变为石舫、旱船、不系舟、船厅等。明清江南私家园林鸳鸯厅:室内分隔空间相等的南北两部分,南面宜东,北面宜夏。明漏窗构造三种:1.筒瓦:图案呈曲线2.薄砖:图案成直线3.以铁丝为骨,麻丝石灰裹塑,各种动植物形状屋角起翘:1.嫩戗发戗2.水戗发戗铺地:砖瓦废料:碎石、缸片、瓷片、残砖等,江南园林一大创造。明清江南私家园林漏窗构造三种:明清江南私家园林(五)、花木、禽鸟花木为单株为主欣赏,春观花,夏成荫,秋见果。禽鸟:宜选八哥、黄鹂、鹤、雉等。兽类:兔、鹿等明清江南私家园林(五)、花木、禽鸟明清江南私家园林苏州四大名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全国四大名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