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和电路》复习提纲_第1页
《电流和电路》复习提纲_第2页
《电流和电路》复习提纲_第3页
《电流和电路》复习提纲_第4页
《电流和电路》复习提纲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流和电路》复习提纲一、电荷

1.带电体的性质:吸引轻小物体

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①摩擦起电;②接触带电;③感应带电:由于带电体的作用,使带电体附近的物体带电。

3.两种电荷:

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

负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5.验电器: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6.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

单位:库仑(C)

元电荷(e):电子的电荷量最小,最小的电荷叫做元电荷

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都是e的整数倍。

7.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类似太阳系)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正电荷与负电荷相等,原子对外不显带电性质。

8.摩擦起电的实质:电子的转移。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摩擦时,原子核束缚电子能力强的物体得到电子;原子核束缚电子能力弱的物体失去电子.得到电子的物体就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就带正电。

9.导体:善于导电的物体。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水容液等。金属导电靠自由电子。

绝缘体:不善于导电的物体。橡胶、玻璃、塑料、陶瓷等。

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二、电路

1.组成: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

2.电源的作用:提供电能;(注:电源有干电池、蓄电池、学生电源、发电机。干电池的正极是碳棒,负极为锌筒)

用电器作用:消耗电能,把电能转化成其他能量;开关作用:控制电路的通断;

导线作用:连接电源、用电器和开关组成电路。

3.三种电路:①通路:接通的电路。②开路:断开的电路。③短路:电源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危害:电源短路,电路中有很大的电流,可能烧坏电源或烧坏导线的绝缘皮,很容易引起火灾。)

4.电路连接方式:简单电路、串联电路、并联电路、混联电路。

5.电路图:背过课本104页图5.2-8常用元件及符号。

画电路图的注意事项:

(1)用统一规定的电路元件符号。

(2)元件位置安排要适当,分布要均匀。

(3)电路图画成长方形,连线要横平竖直。

(4)各元件不要画在拐角处。

(5)按顺序从正极依次画到负极,或从负极依次画到正极。电路图和实物图的各元件要一一对应

6.串并联电路的区别:

串联电路并联电路连接特点首尾连接并列连接在两点之间电流路径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只有一条路径流回电源负极干路电流在节点处分流,在另一节点处汇合流回电源负极开关作用开关控制整个电路,与开关位置无关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只控制它所在支路用电器是否互相干扰相互干扰,任意一个用电器不工作,其他用电器均停止工作互不干扰,任何用电器的通断不影响其他用电器的通断

小彩灯是串联,开关与用电器之间是串联;生活中用电器之间是并联,路灯间是并联。

三、电流

1.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电流方向的规定: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注: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到负极。电流的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3.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电路中有电源、

电路为闭合电路

4.电流(I)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

5.电流的单位:国际制单位安培(A),常用单位毫安(mA)、微安(mA)

1A=1000mA

1mA=1000μA

灯泡中的电流约0.2A,电冰箱中的电流约为1A

6.电流表的使用规则:

⑴观察电流表指针是否指零,若没有要调零。

⑵待测电流不能超过电流表的量程,连入电路前要选择合适的量程。

(可用大量程试触的方法选择)

⑶电流表与被测电路串联

⑷使电流从电流表的“+”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

⑸不允许将电流表直接接到电源两极上。

7.电流表读数方法:

⑴先确认所选量程(看接线柱);

⑵确定分度值;

⑶最后根据指针所指的刻度读出所测电流的大小

8.串并联电路电流规律:

(1)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2)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串、并联电路识别法专题透析

学会正确识别串并联电路是这一章的重点之一,会识别电路是学习电路连接和后面电路计算的基础。对于电路的识别要紧紧抓住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基本特征,而不应单从形状上去分析,下面介绍几种区分串并联电路的方法。

1.定义法:若电路中的各元件是逐个顺次连接来的,则电路为串联电路,若各元件“首首相接,尾尾相连”并列地连在电路两点之间,则电路就是并联电路。

2.电流流向法:电流流向法是识别串并联电路最常用的方法。在识别电路时,让电流从电源的正极出发经过各用电器回到电源的负极(在电路图中电流方向用箭头标出),途中不分流,始终是一条路径者,为串联;如果电流在某处分为几条支路,即电流的路径有两条或两条以上,若每条支路上只有一个用电器,最终电流又重新汇合到一起,像这样的电路为并联,且可找到“分流点”和“合流点”。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互不影响。

3.拆除法(也叫断路法):拆除法是识别较难电路的一种重要方法。它的原理就是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互相影响,拆除任何一个用电器,其他用电器中就没有电流了;而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拆除任何一个或几个用电器,都不会影响其他用电器。

4.节点法:(电路图中几条线相交的连接点叫做节点)所谓“节点法”就是在识别不规范电路的过程中,不论导线有多长,只要中间没有电源、用电器等,则导线两端点均可以看成同一个点,从而找出各用电器两端的公共点,它的最大特点是通过任意拉长和缩短导线达到简化电路的目的。

5.等效电路法:对于题目中给定的电路可能画法不规则,我们可综合上述方法通过移动、拉长、缩短导线,把它画成规则的电路,即画出它的等效图来进行识别。

典例精析

【例1】如下图所示的电路,其中甲图中的三盏灯是

联的,乙图中的三盏灯是

联的。

【点拨】根据定义法可知,甲图中的三盏灯是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应为串联;而乙图中的三盏灯是并列地连接起来的,则为并联。

【答案】串

【例2】试判断图1、图2中灯的连接方式。

【点拨】图1中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只有一条通路,故甲、乙两灯为串联。在图2中,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有两条路径,A为分流点,B为合流点,故丙、丁两只灯为并联。

【例3】试判定图中四个电阻的连接方式。

【点拨】我们可以用手挡住任意一个电阻,观察去掉这个电阻后是否影响其他电阻的工作,注意利用拆除法可以拆除一个也可同时拆除几个用电器,本例中各用电器独立工作、互不影响,为并联。

【例4】如图所示,在桌面上有两个小灯泡和一个开关,它的连接电路在桌面下,无法看到,小明同学试了一下,闭合开关时,两灯泡都亮,断开开关时,两灯泡都熄灭,这两个小灯泡究竟是串联还是并联,请你提出一个可行的判断方法.

【点拨】因为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互相影响,拆除任何一个用电器,其他用电器中就没有电流了;而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拆除任何一个或几个用电器,都不会影响其他用电器。所以在不拆下桌面的情况下,拧下一只灯泡,若另一只灯泡亮则为并联,另一只灯泡不亮则为串联。

【例5】判定图中电路的连接方式。

【点拨】在图3所示的电路中先定节点。把共线(线中没有用电器)的点用同一符号A、B表示,如图4所示。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的电流在节点A分流到三个灯泡,在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