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7构建问题情境打造精彩课堂作者单位:天津市和平区鞍山道小学作者学科:小学数学作者姓名:李文芳论文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结合教学内容,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模式展开。一、问题情境的构成要素问题情境应该具备三要素:第一、新的、未知的事物,这是产生问题情境的核心要素。第二,思维动机,即对未知事物的需要。第三、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包括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学生已达到的知识水平。二、问题情境的创设原则1.诱发性原则。2.适度性原则。3.层次性原则。4.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三、问题情境的创设方法1、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为激发学生兴趣和好奇心搭设平台。2、创设质疑情境,为学生主动探究搭设平台。3.创设猜想情境,为学生经历探索过程搭设平台。4、创设开放情境,为张扬学生个性搭设平台。5、创设想象情境,为多向拓展搭设平台。6、创设多元情境,为学科整合搭设平台7、创设欣赏情境,为培养学生美感搭设平台。构建问题情境打造精彩课堂《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结合教学内容,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模式展开。创设问题情境已成为新教学模式的一个显著特征,它以大众化、生活化的方式反映数学的思想方法,使学生在朴素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和运用,逐步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探索欲望,有利于让学生感受数学创造的乐趣,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一、问题情境的构成要素问题情境是指个人觉察到的一种“有目的但不知如何达到”的心理困境。问题情境就是一种心理状态,一种当学生接触到学习内容与其原有认知水平不和谐、不平衡时,学生对疑难问题急需通达解决的心理状态。问题情境应该具备三要素:第一,新的、未知的事物,这是产生问题情境的核心要素。为了在教学中设置问题情境,必须要求学生完成某种任务,把需要掌握的知识放在未知事物的地位上。未知的事物反映了思维对象——内容方面。第二,思维动机,即对未知事物的需要。正是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与新知识或新问题的矛盾冲突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需要和探索的愿望。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都有填补认知空缺、解决认知失衡的本能。所以,对未知事物的需要是产生问题情境的基本条件。第三,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包括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学生已达到的知识水平。所提出的问题必须能让学生在已达到的知识水平上能觉察得到,这是思维的开端,然后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能力才能使思维进行下去。学生具有的觉察和解决问题的可能性越大,也就是他们的知识能力水平越高,未知事物与学生认知差距就越小,他们可能完成解决问题的思维步子就会迈得越大。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是进行思维的重要保证。二、问题情境的构建原则1.诱发性原则。研究表明:在“新旧知识结合点”上产生的问题,最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因此,问题情境的创设,必须基于对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教材内容全面科学的分析,这样才能找到“结合点”,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这就需要在创设问题情境时,一定要保证所设情境能诱发学生的认知冲突,造成学生心理上的悬念,从而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习兴趣,把学生带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去,进行有效的学习。2.适度性原则。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根据特定的知识内容和教学目标,将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与将要学习的知识联系起来,设置难易适度、有助于学生形成“心求通而未得”的认知冲突的问题。什么样的问题才是“难易适度”的呢?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那些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有密切联系,并且具有一定的思维容量和强度,学生经过努力思考能够解决的问题,即“跳起来”或“架设阶梯”能摘到的“果子”,就是创设问题情境适度的问题。3.层次性原则。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尽可能设计科学的、有梯度的、有层次的问题链,考虑好问题的衔接和过渡,用组合、铺垫或设台阶等方法提高问题的整体效益,还要注意在教学中及时引导学生把问题讨论结果进行有机整合,形成系统的认知结构。4.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最终目的是应用于实际,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创设实际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自觉用数学的眼光、数学的思想方法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实践能力。三、问题情境的构建方法1、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为激发学生兴趣和好奇心搭设平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创设真实的情境,把创设情境看作是“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并作为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多媒体技术正好是创设真实情境的最有效工具,能产生身临其境的逼真效果。教师们利用以多媒体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创设与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学生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好奇心,学生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并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如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一课,这节课的知识点比较多,可11-20这些数绝大多数儿童在入学前已经初步会数、会认、会比大小、会排序了,因此,教师将一些数字安排在生活场景中,制作成精美的动画片,让学生在观看动画片的过程中找出主人公:“聪聪”在放学回家路上所看到的公共汽车站牌、电子表、楼栋号、电梯、年历卡片上出现的数字以及运动员运动衣号码等出现的数字,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如,二年级《观察物体》一课,从生活中给人物拍照引入新课,使学生感到亲切、真实。体会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很好地体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一新的教学理念。2、创设质疑情境,为学生主动探究搭设平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是学生学习能力强弱的表现。我们的教师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鼓励和指导学生在“疑境”中质疑,在“疑境”中学习探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使学生经历一个从“生疑——质疑———议疑——解疑——无疑——应用与创新”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精神,促进学生发现问题。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时,先用数方格的方法,让学生数一数,底、高分别等于长方形长、宽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并与计算出的长方形面积进行比较,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疑问(为什么形状不同,而面积相同呢?)接着,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小组学习的形式,进行实践操作,经过剪、移、拼,转化成长方形,比较转化前后图形的各部分关系,使学生明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转化后长方形的面积,导出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解决了疑问。最后,用学习的面积公式解决不同层次的习题,使学生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再如,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教师写出了一道判断题,让学生对照竖式看横式的结果写得对不对,0.67÷0.22=3……1。开始,多数学生都不假思考地答:“对!”只有少数学生说“不正确”,这就引起了学生的疑问。教师接着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索,气氛十分热烈,最后他们分别从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商不变性质、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等不同角度发表意见,阐明“余数1”错了,并探索出正确的余数是“l应缩小100倍”,是0.01。这样,通过学生合作探索,自己解决有疑问的问题,从而深刻理解并掌握如何处理小数除法中的余数问题。3.创设猜想情境,为学生经历探索过程搭设平台。在数学教学中存在着三种思维活动:一是数学家的思维活动(它出现在教材中);二是数学老师的思维活动;三是学生的思维活动。其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协调着这三种活动,使得学生的学习思维过程与数学家的思维过程同步,并逐步使其思维结构与数学家相似,但由于现行教材所表示的是经过逻辑加工的严格的演绎体系,掩盖了数学家真实的思维过程,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模拟数学家的思维过程带领学生“似真性”地发现,让学生体会到寻求真理的喜悦。例如:在教学圆柱的体积公式时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师:认真观察桌子上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实物学具,找一找它们的相同点。生:它们都是上下一样粗细,上下两个底面平行,高和底面垂直。师:同学们的眼力好,表达得好。请同学们回忆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想一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根据它们的相同点,大胆猜想圆柱的体积怎样求?猜错没关系。生:(思考后)圆柱的体积可能等于底面积乘高。(这正是知识正迁移和大胆猜想的结果)师:大家的猜想对吗?怎样验证?(问题的提出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自觉利用实验材料动脑动手进行小组合作实验。)生:我们小组把圆柱切割,拼成了近似长方体,在切割拼的过程中没有增减,圆柱的底面积相当于长方体的底面积,圆柱的高相当于长方体的高。所以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师:很好!通过切割拼,将圆柱转化成了近似长方体,也就是将未知转化为已知,这是数学中常用的思想方法——化归方法。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生:(边演示边说)我们小组还发现圆柱的体积等于侧面积的一半乘半径。(这一发现是“再创造”中产生的创新火花。)在观察比较——大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中,教师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融为一体,学生经历了像数学家一样的“发明创造”的过程,享受了再创造的自由。这样的教学,使学生既获得了扎实的“双基”,又促进了创新思维的发展。4、创设开放情境,为张扬学生个性搭设平台。“教学的艺术不在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学中可以提供一个例题、一张表格,拓宽“开放型”教学的广阔天地,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研究,去发现,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例如,三年级教学长、正方形周长计算之后,可出示以下题目:用9个边长为4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组合图形,要使组合图形的周长最大,应怎样拼?教师先让学生动手去操作,并求出每一个所拼图形的周长。渐渐的,学生发现正方形的边露出的越多,周长越大。到此教师教学并没有结束,而是进一步放手让他们去想象,去思考,发挥聪明才智,创造出各种极富个性的美丽的图形:、再如,给学生出示这样一道练习题:现在有4盒磁带(每盒10.8厘米,宽7厘米,厚1.6厘米),如果用包装纸将它们包装在一起,会有几种包装方式?你喜欢哪种包装方式?为什么?(重叠处忽略不计)学生思维灵活,很快想出了好几种包装方式,这就是发散思维;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方式且说出理由,就是收敛思维。有的理由说得非常好,有的方式还闪耀着创新智慧的火花。以上教学可以看出,实行“开放的教学”有利于学生广泛参与,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主学习的主动权,拥有更多的自我探索、自我表现的机会。5、创设想象情境,为多向拓展搭设平台。贝弗里奇教授说“独创性常常在于发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研究对象之间的相似点,而原来以为这些对象或设想彼此没有关系。”这种使两个本不相干的概念相互接受的能力,一些心理学家称之为“遥远想象”能力,它是创造力的一项重要指标,让学生在两个看似无关的事物之间进行想象,如同给了学生一块驰骋的空间。例如,二年级教学《对称》一课,教师在学生掌握对称图形的特点后,搜集大量的生活图片,让学生根据对称图形的特征,发挥想象,判断这些图片是否是对称图形:如加拿大、瑞士等国家国旗的标志,奔驰、桑塔纳等汽车标志,各种路标,中国汉字(王、大、小、中)等,阿拉伯数字(1、3、8、0),英文字母(E、H、W、Y、X)等等。五年级教学《轴对称》一课,在学生理解了“对称”以及“成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后,教师可出示一组回文式,如:诗词中的回文诗:“僧游云隐寺隐云游僧”;又如数学算式中的回文式:12×63=36×2131×26=62×1334×86=68×43……在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一切可提供想象的空间,挖掘发展想象力的因素,变“单一思维”为“多向拓展”,把复杂的概念形象化,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不仅进一步理解了对称的含义,同时感悟数学的奥妙,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6、创设多元情境,为学科整合搭设平台。所谓“学科整合”指的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为指导思想,在原有分科和学科知识领域教学的基础上,力求与相关学科及社会生活、本学科各领域知识之间相互补充、相互强化、相互促进,使教学能跨越原“学科”间的鸿沟,最大限度地回归和体现知识的“整体”面目,从而形成更为合理的知识系统结构,以提升整体的教学效益,发挥最大的育人功能。进行课程整合,是教师创设问题情境的又一尝试。如,有的教师在教学一年级《找规律》一课时,让学生发挥聪明才智,不仅从图形、颜色、大小、方向等方面找到规律,而且还从音乐的角度,找声音(喵——喵喵;喵——喵喵;……)动作(……)中的规律;再如学习了《位置》一课,教师在练习中设计了一道这样的练习:请你找出下列诗中错别字在第几行第几个春眠不觉小,处处文啼乌。夜来风雨生,花落知多少。再如,有的教师在教学二年级《观察物体》一课时,安排了课后欣赏:宋代诗人苏轼的一首名诗《题西林壁》,学生在优美的意境中,运用所学的观察的方法,来欣赏这首古诗,想象着作者从不同角度欣赏到庐山不同的风景,孩子们感受到了美!以上几例,教师成功地将数学学科与音乐、语文学科整合在一起,提高了教学效果,发挥了育人功能。7、创设欣赏情境,为培养学生美感搭设平台。“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施工招标文件范本
-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和规范
- 2024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学案湘教版必修1
- 2024高中生物第6章生态环境的保护第1节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课堂演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 202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方案专题三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第8讲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教学案+练习人民版
- 2024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重在理解第一章行星地球第5讲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学案新人教版
- (译林版)二年级英语上册期中检测卷-附参考答案
- 变频技术及应用 课件 学习情境1、2 变频器的基础知识、认识变频器
-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项练习题(文本版-含答案)
- 农业土地政策资料讲解
- 床上用品材料采购合同
- 民航概论5套模拟试卷考试题带答案
- 2024届中国电建地产校园招聘网申平台高频500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包钢(集团)公司招聘941人高频考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基于信创底座的智慧交通行业解决方案
- 2024年青海省中考生物地理合卷试题(含答案解析)
- COCA20000词汇音标版表格
- 沪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专题06图形的运动(原卷版+解析)
- 大学美育-美育赏湖南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 数据结构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 光伏发电站集中监控系统通信及数据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