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校园慢行系统景观设计设计说明_第1页
大连理工大学校园慢行系统景观设计设计说明_第2页
大连理工大学校园慢行系统景观设计设计说明_第3页
大连理工大学校园慢行系统景观设计设计说明_第4页
大连理工大学校园慢行系统景观设计设计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连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大连理工大学校园慢行系统景观设计DalianuniversityoftechnologyCampusslowsystemlandscapedesign大连理工大学DalianUniversityofTechnology摘要近年来,随着城市交通拥挤,交通慢行系统的建设在各大城市中逐渐被提上日程并逐渐实施。以城市为载体的慢行系统是在“公交优先”的前提下,通过慢行系统网络,实现步行、自行车和公交等公共交通的无缝对接,解决道路拥堵、停车难等城市管理难题。与此同时,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加大,而分散的城市休闲空间难以满足人们便捷连续的舒缓减压及审视城市、享受生活的需要。将慢行系统与城市绿地系统相结合,在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同时,引导人们构建新的生活方式的慢行景观系统逐渐在各大城市中探索。以步行和自行车为主的大学校园交通看似是慢行交通的典型模式,尤其多数校园景色优美,更应让人体会到慢行交通的舒适与惬意。然而,大多数校园交通及景观并没有使师生感到放松和自在。慢行交通和景观的结合在校园中还没有得到明显的重视及有效地实践,因此本人试图建构适用于大学校园的慢行景观系统。关键词:大学;校园;慢行;景观设计AbstractThispaperpresentedtheconceptofslow-pacedlandscapesystemincampusoftheuniversity,whichcombinedtheland-scapesystemwiththeslow-pacedsystem,onthebasisofthepresentsituationofthemixedtrafficoncampus,thefast-pacedlifeandtherequirementsofteachers'andstudents'forthecommunicativenatureoftheuniversitycampus.Thesystemwasestablishedbymeansofadjustingandimprovingthetrafficsystem,enrichingandoptimizingthelandscapesystem,aswellascoordinatingthetwosystemsatthesametime,whichcouldtrainthehealthy,quiet,harmonious,leisurefulandcomfortablefeeling,promotespiritquail-ty,andatlastcreatethemultipleintercourseforstudents,andpromotedstudents'overalldevelopment.KeyWords:campus;designdescription;slowsystem;landscape目录26422摘要 I5007Abstract II15892引言 11221一、项目概况 11221二、立地条件分析 114991三、设计理念 111756四、设计原则 215279(一)统一规划合理安排的原则 215279(二)以人为本的原则 225383(三)可操作性(可实施性)的原则 34706五、总体构思 330487六、总体布局 3253831入口 347062交通流线 3253833功能分析 44706七、竖向设计 425383八、植物配置 51259九、总结 7引言步行,是大学校园里大部分师生的出行方式。因此,其物质载体——大学校园步行系统,将对校园内的步行活动产生直接的影响。过去,我国大学校园里的人、车数量与校园规模相协调,人和车在校园内可以和谐相处。然而,伴随着我国高校扩招的热潮和私人汽车社会的来临,大学校园内的人车矛盾日益尖锐,严重威胁到广大师生的人身安全。为了解决这一现实问题,本文对大学校园步行系统的建构方法作了探讨。由于以往的相关研究往往只关注步行系统本身,而忽略了对步行活动的研究,因此,本文尝试引入环境行为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以“人的行为”作为研究的出发点,讨论步行者的行为对步行系统物质环境的要求,进而以这些要求作为建构步行系统的设计依据,总结出大学校园步行系统的建构方法。文章首先对所涉及的相关理论进行了归纳整理。包括:国内外步行系统的相关理论和典型案例、环境行为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接着,运用环境行为学的理论,来分析建构大学校园步行系统的物质因素和行为因素。在此过程中运用实地观察、现场访谈、发放问卷等环境行为学的研究方法,来研究大学校园步行系统的物质环境,把握步行行为的规律和特征;然后,综合前面所有的研究成果,总结出大学校园步行系统的建构方法;最后,运用探讨出来的建构方法针对湖大校园进行应用研究。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丰富和完善国内的相关理论研究,同时对今后大学校园步行系统的规划设计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由于国内专门针对校园步行系统的研究比较少,因此本论文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充实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从而指导大学校园步行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创造出人车和谐的大学校园。一、项目概况:本次项目的位置位于辽宁省大连市大连理工大学主教学区内。在区位上大连极具优势,沿海的地理位置带动了城市的经济发展。并且大连地处北温带,是东北地区最温暖的地方,属季风型大陆性气候,但具有海洋性的特点。气候特征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夏季温暖无酷暑,冬季虽冷但少严寒,春秋不冷不热,气温适中,空气湿润,降雨集中,季风明显,风力较大。年平均气温10摄氏度左右,其中8月最热,平均气温24摄氏度,年极端最高气温35摄氏度左右。1月最冷,平均气温南部-4.5到-6.0摄氏度,年极端最低气温南部-21摄氏度左右。无霜期180--200天。雨季从六月至八月,年平均降水量在550--950毫米之间,由西南向东北递增。年降水量60-70%集中于夏季,多以暴雨形式降水。观测到的最大日降水量为569毫米。因受海洋调节,夜雨多于日雨,尤以夏季为甚,春季多旱。大连地处东亚季风区,6级或6级以上大风日数,沿海每年90-140天,内陆35-50天。风速、盛行风向随季节转换而有明显变化。大风日数冬春季最多,夏季最少。冬季盛行偏北季风,夏季盛行偏南季风,春、秋季是南、北风转换季节。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500-2900小时,日照率平均为60%。冬季日照时数最低,春季最高,秋季多于夏季。本次的设计区域为大连理工大学主教学区南部的主要活力运动区域,在机动车数量与日俱增的今天,校园内的道路安全问题以及校园内车辆拥堵的情况越来越严峻。以步行和自行车为主的大学校园交通看似是慢行交通的典型模式,尤其多数校园景色优美,更应让人体会到慢行交通的舒适与惬意。然而,大多数校园交通及景观并没有使师生感到放松和自在。慢行交通和景观的结合在校园中还没有得到明显的重视及有效地实践,因此本文试图建构适用于大学校园的慢行景观系统。二、立地条件分析1.基地位交通便利,周边为已经开发或者即将开发建设的居民住宅,无工业污染。2.自身地形条件优越,地势平坦。3.基地外围现有10到15米的防护绿带,对噪声起到一定的弱化作用。三、设计理念:本案以学校人群的活动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创造最适合孩子们学习、游戏和进行体育锻炼的学习生活空间。四、设计原则:(一)统一规划合理安排的原则1、遵循先期的整体规划。2、强调内部景观的有机统一。3、注重与周边环境的过渡与衔接。(二)以人为本的原则:强调“人本主义”,本案中应一切遵循小学和中学生的行为与心理需求,突出景观的三大功能。1、生态功能:强调景观的生态效应,突出植物造景,在设计中尽可能地利用建筑和运动场地的金边银角,增加有效绿地面积,让学生在空气新鲜、环境整洁及季相变化中体验植物景观带来的美好境界。2、活动功能:校园的主要服务对象主要是学生,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及需求,为不同休息时间段的学生提供相应的活动场所与设施;同时也为需要安静休息、思考、交流的同学提供户外休憩场地,营造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校园多元空间。3、观赏功能:突出景观的视觉效果,从空间、界面、标志、节点等多个角度进行景观视觉效果的营造与设计,给人们带来丰富的视觉体验与精神享受。(三)可操作性(可实施性)的原则。“实用、经济、美观”的建设方针,在设计中强调易于施工、方便管理的原则。2.本案充分体现因地制宜的原则,利用现状有利的平缓地形,适地适树,就地取材,维护方便,在注重生态效益的同时,兼顾经济效益。五、总体构思:目前,我校老校区以人车混行的交通模式为主,车行道几乎承担校园所有的交通功能,包括人行和车行交通。而且老校园多采用网络型道路,不重视避免教学区内的车行交通。车辆的不断增多,管理的不严格,道路过窄,缺乏分级,缺乏慢行交通的系统规划,而人行道等步行系统只是作为通过性的交通空间,在景观上植被单一,绿化稀疏,缺乏休息场所及座椅等室外家具。校园大部分的路段采取人车共板的断面形式,即人与机动车混用同一车道,大量的人流、自行车流与汽车混行,严重损害了校园步行及自行车交通的安全性;另一方面,一些利于交往的大学生校园活动,如自行车、轮滑、滑板等,由于上述问题以及缺乏对应的场所、道路等而受到限制。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要么在课余时间倾向于“宅”在寝室,要么则是在校园中行色匆匆。这与大学应以交往为本质的轨道渐行渐远,使学生缺乏对校园应有的归属感、舒适感、安全感。因此,通过慢行系统整合校区内的景观资源,构筑景观节点与廊道,形成合理有序的慢行景观空间系统意义重大。通过对这一系列问题的调研和研究,总结出了设计意向的主题。我的改造设计主要将机动车行道路与慢行道路清楚的区分开,并且在原有的慢行道路中,着重对慢跑道进行设计,除运动场内的跑步系统外,在校园内设计出三圈不同长度的慢跑道系统,并在四周运用生态的种植方式,将慢行中的慢跑与景观中的生态校园相结合,从而达到最终的生态校园运动系统,我称之为校园绿肺。总体布局:在整体设计上,主楼设计为开敞空间,用几大尺度的几何对称形状体现形式感和庄重感。伯川图书馆周边以密林与小径相结合,创造私密空间并配备休息设施,以供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学校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这就要求充分把握其时间性、群体性的行为规律,如大礼堂、食堂等人流较多的地方,绿地应多设捷径,园路也适当宽些空间的组织与划分应依据不同层次需要,组织不同活动空间各种设施设置、材料的选择、景观的创造要充分考虑师生的心理需求。充分挖掘校园环境特色和文化内涵,运用雕塑、廊柱、浮雕、标牌等环境小品,结合富有特色的植物来强化校园的文化气息。以生态理论作指导,坚持以植物造景为主,尽可能进行乔、灌、草多层次复式绿化,增加单位面积上的绿量,以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使其可持续发展。刘长春体育馆周边以硬铺为主,辅以点式绿化,是开场空间以满足学生们的聚会集散等活动。水杉林在保持原貌的基础上,林中架起了一条木质通道,通道上下两层皆可通行,并配有小面积的活动场地,属林中密闭空间,可供学生休息学习交流。南门的设计打破了原有的封闭,设计成开敞式的小广场,以阵列的形式排布景观树,极具美观又不失庄重,导向性的路径从校内延伸出来与城市慢行系统相衔接。南门外是小型的绿岛,自然式种植与水杉林相呼应,同时也起到南门“门帘”的作用。在整个校园交通系统中,车行主干路明确,但为了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个别路段已禁止车辆通行,除南侧入口可进可出外,西侧与东侧入口只可出不可进。在现有的校园设施中,慢跑区域主要位于中心田径场内,但田径场存在跑道面积有限,承载人员有限,并且开放时间有限制的各种问题,这样会对师生的健身有相当大的影响。因此,为了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本次设计在校园内部新增了三圈开放式的慢跑系统,此慢跑系统是基于慢行系统内部,在设计上以材质和颜色进行区分,采用折线形式,曲折的慢跑道增加了路径的原有长度,慢跑道之间相互连接,并以导向性强的彩色路面划分行进速度。解决了师生在校园内运动的场地问题及安全问题,并且跑道周边配有休息区域及设施,绿植丰富,含氧量高,不仅给师生提供了优质的运动场所,改善了运动环境,而且用鲜艳的颜色进行区分,更大程度上是为了给人以指引的作用,期望带动更多的师生进行体育运动,强身健体,让每一位师生都能在校园中拥有一颗健康的绿肺。1.入口:考虑到学校的管理和学生的安全问题,该区主要有两个出入口,主入口和次入口,主入口在邻丽岛路上,交通便利且不喧闹,次入口在星火南路上,主次入口在性格和功能上有一定的差异,主入口作为学校的门面需要进行主要的布置,既要满足功能需求,也要实现形式的美观。除了主次入口外,三面均有围墙进行隔离,靠近双垄河的一面也通过防护栏杆进行防护,既能起到隔离作用,亦能通过视线引进对岸植物景观。2.交通流线:根据先期总体规划,学校内部有一条主要车行道,其宽度为7米,另外有数条次要道路通往学校内部的办公区、教学区、生活区等。各功能区联系方便且不互相干扰,这为我们在景观布置中提供了较好的前提条件,主要干道需要体现校园的整体风格,次要道路则要增加可识别性,凸显特色。3.功能分区:根据不同性质区分,该区主要分为六个功能区:入口观赏区、办公区、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滨水绿带。入口观赏区:该区是学校的门户,是展示学校形象的一块规整场地,通过富有韵律节奏的布局形式给刚进入校园的人以视觉冲击力和精神感染力,入口绿地两侧成排的种植高大的乔木,体现了校园规整洁净的环境,谕示着学校教学和管理的严谨态势。中心绿地分成三个部分,包括校门区、中心绿地区、休闲景观区这三个部分层层递进,形成了中轴线的景观序列,校门区是学校的门面,视线的起点,通过两个对称的简洁大方的弧形矮墙和中间的盛花花坛营造热烈的氛围,中心绿地区主要是简洁开朗的植物景观,高大的乔木与草坪相互映衬,在开朗的草坪上点缀荷叶汀步增加情趣,也解决了教学区和办公区之间的沟通,休闲景观区是中心视线的焦点,通过三个女孩背靠背读书的雕塑烘托学习氛围,反映校园生活风貌。办公区:以植物造景为主,突出生态氛围。教学区:该区由小学教学楼、实验楼、中学楼围合成4个庭院,4个庭院相对独立却与教室和入口景观区相互渗透,形成校园整体格局中不可缺少的有机部分,根据学生的活动规律,课间时间较短,学生和老师都需要缓解每节课45分钟的课堂上的压力进行短时间的休息或活动,或思考课堂上老师讲课的内容,或同学之间相互探讨和交流,因此庭院的活动和休息功能显得尤其重要,小学和中学的内庭考虑到这种功能需要而以场地为主,在场地的边缘设置整形的坐凳和花池,通过台阶营造活泼的场地特征,彩色拼图的形式在3个庭院中反复出现,形成了内在的联系。实验楼内庭则主要以疏朗的观赏草坪为主。4个内庭的植物配置也凸显了季相变化,分别通过不同季节的植物营造出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象。运动区:该区人流量大,有各种不同性质的运动场地,景观设计以铺装为主,既能满足集散功能,也通过高差变化界定不同的空间关系,运动场地的边缘以植物种植为主,营造浓郁的生态氛围,体育馆门前集散场地的中央雕塑则体现校园的运动精神。生活区:以疏林草坪营造开朗的景观空间,为学生营造一个舒适、安静的生活氛围。七、竖向设计: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平缓的优势,理顺各个场地和道路的排水方向和关系,就地解决土方平衡。八、植物配置:1.理念:以开阔的现代绿地景观为主,在边缘处结合密林的形式进行围挡和阻隔,整体上形成性格鲜明、季相变化、色相对比的自然植物景观。2.植物配置:在统一基调的基础上,树种力求丰富有变化。密植注意乔灌草结合,常绿与落叶、速生与慢长相结合,适当的位置点缀草花,构成多层次的复合结构;疏林草地注重利用植物本身的树形、色彩、季相变化和色相对比等美学原理,与林下草坪相互映衬,显得既规则活泼,又舒畅愉悦。(1)主入口区是该校的中心景观,是展现校园精神风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