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锦市大洼县田家镇总体规划初步设计_第1页
盘锦市大洼县田家镇总体规划初步设计_第2页
盘锦市大洼县田家镇总体规划初步设计_第3页
盘锦市大洼县田家镇总体规划初步设计_第4页
盘锦市大洼县田家镇总体规划初步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油辽河工程有限公司 共13中油辽河工程有限公司 共13页第页LpwTOC\o"1-5"\h\z1概述 3设计主要依据 3区域概况 3自然条件 42设计内容 6建设规模和设计范围 6设计指导思想 6学府街 7紫江路 8主要植物品种 93环境保护专篇 11有关法律、法规 11污染物来源和种类 11治理措施 12预期效果 12存在问题 114职业卫生安全专篇 12编制依据 12范围和原则 12卫生、安全措施 125消防专篇 12执行的规范标准 12消防设计 12火灾隐患 13预防措施 136投资估算预期效果 136投资估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编制方法 编制依据 编建设投资估算7附图 附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附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Lpw.概述设计主要依据有关规划和基础资料《盘锦市大洼县田家镇总体规划(2012-2030)》主要执行的规范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1993年07月16日《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T82-99)1999年9月1日3)《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 1997年10月8日1.1.3工程设计有关文件) 所提的设计任务书1.2区域概述田家镇北依盘锦市区,南邻大洼县城,区域面积79平方公里。下辖12个行政村,5个社区,总人口15万人。2014年,全镇地区生产总值实现30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3.3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38.9亿元,人均纯收入实现18579元。近年来,全镇上下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建设了具有“宜居”、“宜商”、“宜游”特色的生态小城镇。荣获了全国重点镇、全国发展改革试点镇、全国文明村镇、全国环境优美镇、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辽宁省温泉旅游小镇、辽宁省省级园林镇、辽宁魅力乡镇、辽宁省宜居示范镇等多个称号,在辽宁省综合水平百强乡镇中排名第七位。作为盘锦市城镇化的示范点,田家镇在紧握盘锦市转身向海发展重要契机,打造了现代商贸服务业、温泉旅游业、总部经济为主导的三大产业。田家镇倡导绿色发展、生态优先的理念,将自然与人文相结合,完善各项服务功能,提高小城镇总体生活品质。乡化逐步转向为市区化。“十横十纵”49公里的城市道路网络建设,实现了与城区、县城无缝对接;铺设雨排管网70公里、污排管网70公里,实现了雨污分流排放。大力实施供水、供热管网改造工程,镇区集中供水率、集中供热率均达100%。星罗密布的广场公园、400万平高密度绿化体系、380万平平高档住宅的完美配套,提高了居民生活质量和城镇人口素质。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的医疗体系、先进的教育产业带将常住居民城乡化逐步转向为市区化。区域规模及社会经济发展1)区域规模人口规模近期2015年,10万人远期2030年,30万人用地规模根据国家及辽宁省的现行标准和田家镇城市建设用地现状,综合考虑城市未来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城市建设资金的投入能力,同时,田家作为紧邻盘锦市区的城市建设发展热点,还承担着相当分量的市区居住服务功能,需要大量的发展空间因此确定,田家镇区至2020年人均城市建设用地126平方米/人。以此为原则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确定规划期末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 38万平方公里左右。)社会经济发展以围绕产业化提升农业,围绕工业化致富农民,围绕城镇化带动镇村为主线,大力培育新农民,发展新产业,健全新经济体制,实线农业产业化,工业集团化,三产多元化,镇村城市化,村庄特色化,服务体系化。到2030年全镇生产总值实线879亿元,年均递增1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2%,达到19.7亿元。人均纯收入达到20300元,年均分别增长15%。1.3自然条件地理位置、地形、地貌项目区的地貌单元为退海之地,属辽河冲积平原,地形地貌比较单一,属华北陆台东部从“燕山运动”开始形成的新生代沉积盆地。经过漫长历史年代的河流冲积、洪积、海积和风积作用,覆盖着深厚的四系松散沉积物。地势地貌特征是北高南低,由北向南逐渐倾斜,比降为万分之一,坡度在2o以内;地势地貌特征为地势低洼较为平坦,地面海拨高Lpw程在4m左右。气象该区域属新生代沉积盆地,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干冷同期温度适宜,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92C,最高34.8C,最低-26C,年平均降雨量627mm,雨量多集中在七、八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57.4%。全年日照时数2787h,日照百分率为63%。无霜期170天左右。当地气象资料见表2.2-1。表2.2-1气象资料气象要素盘锦市气温(C)年平均9.2极端最高34.8极端M低-26风速(m/s)平均4.3最大20年平均降水量(mm)627最大冻土深度(cm)113水文地质条件田家镇地下水主要赋存在上第三系水层中,上第三系水由明化镇组水和馆陶组水组成,水质较好,据水质监测资料,上第三系水中馆陶组水质最好。该区地下水除直接接受大气降雨补给之外,还受到绕阳河水的补给,地下水质较好,其化学特征为重碳酸一钙镁型水,氯离子含量小于 50mg/L,总矿化度小于500mg/L,PH值7.23。该地区地下水除降水补给之外,还有由北向南地下水径流补给、稻田水渗漏补给、渠道渗漏补给、绕阳河渗漏补给,还有坑塘水渗漏补给。工程区域内地下水为第四纪孔隙潜水,地下水埋深约1.10m,水质分析结果对混凝土具有中等程度的结晶性侵蚀,无分解性侵蚀及结晶分解复合性侵蚀。PH值为7.00〜7.48,属弱碱性水。地下水对工程没有太大的实际影响,施工中可以不予考虑。工程地质该区域属华北陆台东北部从燕山运动开始形成的新生代沉积盆地,地面海拔平均高度4m左右,最高18.2m,最低0.3m,地面平坦,多水无山;总面积3959km2。盘锦市地质构造属于下辽河断陷,台安-盘山断凹,由太古代花岗岩、片麻状花岗岩组成,地面下8m以上是含有多层淤泥质土的粉砂层,18m以下是砂细层。社会人文及经济状况该区域是个资源型城市,建市比较晚,地域面积也比较小,只有4071平方公里,总人口125.3万。盘锦境内地势平坦,多水无山。但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石油地质储量22.4亿吨、天然气地质储量1905亿立方米,是全国第三大油田-辽河油田所在地。盘锦拥有世界最大的苇田,产苇收割面积 7.12万公顷,年产产苇近50万吨,是辽宁省造纸原料的主要生产基地。全市农业用地 20万公顷,耕地面积13万公顷,是优质水稻的主产区,水稻年产量在85万吨以上。全市淡水养殖面积3.74万公顷,淡水水产品9.49万吨,其中河蟹产量达到1.6万吨。止匕外,盘锦地下还蕴藏着14亿立方米的盐卤水资源。交通运输该区域交通十分方便,境内有庄林线、沈盘线、大锦线通过,路面结构均为沥青碎结构,路面使用状况良好。2.设计内容建设规模和设计范围建设规模根据工程设计任务书要求,结合实际设计情况,本工程总绿化面积 102800褶。主要工程内容:本工程对象是大洼县田家镇内的两条主要道路一紫江路、学府路。其中,紫江路段长2520米,西起环城南街途径昆仑大街,花园大街、学府街,东至霍田路。北侧绿化带宽度为10-12米,南侧绿化带宽度为10米。总的绿化面积为49300m2学府街总长3670米。北侧绿化带宽度为6米,南侧绿化带宽度为10米,总的绿化面积为53500m2设计指导思想以乔木为主,乔、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力求防护效果最佳,景观层次丰富,中二能更好地发挥绿地功能。绿化设计要保证道路行车安全,要满足行车视线和净空要求。合理安排道路绿化与交通、市政等设施的空间位置。适地适树,选用适合本地区生长的观赏树木,以利于树木的正常生长发育,保持较稳定的绿化成果。学府街田家镇道路网结构为一环四纵二横的方格网式干道结构。学府街是道路骨架中的两横之一。本次设计中,学府街总长3670米。南侧绿化带宽度为6米,北侧绿化带宽度为10米<两侧分布着若干个住宅小区。两侧的绿化带都是由三个层次的构成。在满足安全要求的前提下,不但要具有绿化、美化功能,还要具备防护隔离功能。第一层次:选用高大乔木形成防护隔离带。北侧绿化带中选用一定数量的大杨树,规格为:胸径25-30cm,高度9-10m;形成视觉上的至高点。成片种植6-8cm的小柳树(高度2-2.5m),在体量、高度上与大杨树进行对比陪衬。南侧选用的是胸径为25-30cm(高度在9-10m)的杨树,胸径为12-15cm(高度在3.5-4.0m)的杨树,胸径为25-30cm(高度在9-10m)的柳树,胸径为6-8cm(高度在2.0-2.5m)的柳树。四种不同规格的树木灵活成组。有序灵活的搭配变化的形成丰富的植物群落,与建筑群落交相映衬,形成丰富景观。第二层次:种植少量观赏价值高的小乔木。选择金叶榆、火炬树、京桃、桃叶卫矛四个树种,它们各具特色,成组间隔种植,有序变化,形成丰富的街景。第三层次:两侧绿化带沿路缘石成排栽种金叶榆篱,高度在0.8m。金叶榆篱进行空间分隔,增加层次感和立体感。主要植物一览表Lpw序号名称数量(株)高度(m)胸径(m)冠幅(cm)备注1杨树A20479.0-10.025-303.5-4.02杨树B1433.5-4.012-152.0-2.53杨树C3462.5-3.06-81.5-2.04柳树A3389.0-10.025-303.5-4.05柳树B1823.5-4.012-152.0-3.06柳树C123392.5-3.06-81.0-1.57金叶榆9742.0-2.56-81.5-2.08火炬9922.0-2.56-81.5-2.09京桃9322.0-2.56-81.5-2.010桃叶卫矛16292.0-2.56-81.5-2.011多季玫瑰20701.2-1.51.2-1.512金叶榆篱63850.81.0紫江路本次设计中,紫江路段长252耶,西起环城南街途径昆仑大街,花园大街、学府街,东至霍田路。北侧绿化带宽度为10-12米,南侧绿化带宽度为10米。总的绿化面积为49300m20两侧的绿化带都是由三个层次的构成。第一层次:北侧的防护林种植杨树(胸径25-30cm,高度9-10m)。成片种植的小柳树(胸径6-8cm,高度2-2.5m)和火炬树(胸径6-8cm,高度2-2.5m),在体量、高度,色彩上几个方面构造景观。南侧的背景树选用的是胸径为12-15cm(高度在3.5-4.0m)的杨树,胸径为6-8cm(高度在3.5-4.0m)的杨树,胸径为12-15cm(高度在3.5-4.0m)的柳树,胸径为6-8cm(高度在2.0-2.5m)的柳树,胸径为6-8cm(高度在2.0-2.5m)的火炬树,几种植物有序灵活的搭配变化的形成丰富的植物群落,与建筑群落交相映衬,形成丰富景观。。第二层次:种植少量观赏价值高的小乔木

点缀的灌木品种选用金叶榆、火炬树、京桃、桃叶卫矛,多季玫瑰、榆叶梅。第三层次:紫江路的绿篱品种为金叶榆和红叶李,高度在0.8m。红黄两色条带相间,颇具特色。2.4.4主要植物一览表序号名称数量(株)高度(m)胸径(m)冠幅(cm)备注1杨树A9129.0-10.025-303.5-4.02杨树B5383.5-4.012-152.0-2.53杨树C1982.5-3.06-81.5-2.04柳树B4113.5-4.012-152.0-3.05柳树C52542.5-3.06-81.0-1.56金叶榆7092.0-2.56-81.5-2.07火炬44802.0-2.56-81.5-2.08京桃13692.0-2.56-81.5-2.09桃叶卫矛23292.0-2.56-81.5-2.010多季玫瑰23161.2-1.51.2-1.511榆叶梅45521.2-1.51.2-1.512金叶榆篱27890.81.013红叶李篱16670.81.02.5主要植物品种:火炬树:落叶乔木。高度12米,奇数羽状复叶互生,长圆形至披针形。直立圆锥花序顶生,果穗鲜红色。果扁球形,有红毛刺,紧密聚生成火炬状。果实9月成熟后经久不落,而秋后树叶会变成红,十分壮观。花期6-7月,果期8-9月c喜光,耐寒,耐干旱贫瘠,耐水湿,耐盐碱,对土壤适应性强。浅根性,生长速度快。

金叶榆:灌木或小乔木。叶片金黄色,色泽艳丽,是彩叶植物新品种。观赏性极佳。初春时期。娇黄的嫩芽次第绽放,似朵朵腊梅绽放枝头,娇嫩可爱,早早给人们带来春天的信息初夏,叶片变得金黄艳丽,格外醒目,将绿地点缀的富丽堂皇。盛夏后至落叶前,树冠中下部的叶片渐为浅绿色,树冠上部的叶片仍为金黄色,黄绿相衬,摇曳飘逸。金叶榆管理养护粗放,抗性和适应性强京桃:是东北地区开花最早的乔木树种,广泛应用于园林绿化中。京桃春季梢头嫩绿,花团锦簇,夏季绿叶成荫,浓荫覆地,秋季果实累累,色相俱佳,冬季白雪红枝,格外醒目。是北方地区绿化美化的先锋树种。桃叶卫矛:落叶小乔木。树冠卵圆形,小枝绿色,近四棱形。聚伞花序腋生,花3-7朵,黄绿色。痂果淡红色。种子有桔红色假种皮。花期5-6月,果熟期9-10月。喜光,耐寒,耐旱,根系发达,萌生能力强。枝叶娟秀细致,姿态幽丽,秋季叶色变红,果实挂满枝梢,开裂厚露出桔红色假种皮,甚为美观。多季玫瑰:落叶灌木。是玫瑰的一个变种。高可达2米,花深粉红色,花大花多而芳香,果扁球形,花期6-9月,果8-9月。耐寒,耐旱,耐贫瘠,适应性强,管理粗放。

=pg榆叶梅:灌木或小乔木,高2-3米,因其叶片像榆树叶,花朵像梅花而得名。花单瓣至重瓣,紫红色,1-2朵生于叶腋,先于叶开放,花期四月,核果红色。果期5-7月。耐寒、耐旱、耐贫瘠,有一定的耐盐碱能力。适应性强,管理粗放。银中杨树干通直,皮灰绿色,树冠圆锥形,树姿优美。叶大型,叶片两色。生长速度快。耐寒,耐旱,耐盐碱抗病虫害,适宜城乡绿化,能较好的绿化美化环境。3环境保护专篇防治污染、保护环境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本次工程遵守上述方针、政策、法令、法规的要求,设计中根据该地区的环境现状,分析可能产生的污染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达到国家和地方规定的环保标准。有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2000年4月1日)《辽宁省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辽宁省环保局《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污染物来源和种类场地清运及材料运输过程中,泄漏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一定污染。施工过程中工人日常生活排放的生活垃圾等。治理措施作业区人员必须严格培训,防止装卸操作过程中垫层外泄。施工过程中废弃的材料、工人日常生活排放的生活垃圾等收集统一拉运至垃圾场进行处理。预期效果本工程本身就为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