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说课人:元素周期律说课稿说课人:元素周期律说课稿一、教材内容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选自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专题1第一单元,是在《必修1》学习了金属和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必修2》专题1第一单元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的基础上展开的。如此安排,有利于学生从本质上认识元素周期律,既是对以前所学知识的总结提高,又为后续《元素周期表》的学习奠定了基础,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一、教材内容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选自苏教版2.教材内容编排分析
教材通过“交流与讨论”、“信息提示”、“活动与探究”等栏目提供了大量信息,有助于学生寻找差异性和递变性,认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2.教材内容编排分析教材通过“交流与讨论”、“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元素周期律,掌握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元素主要化合价、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分析、归纳、演绎、类比来学习元素周期律。②体验科学预测,实验探究的科学方法。3.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自主探究、交流讨论等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②结合元素周期律的学习,使学生树立量变到质变以及客观事物相互联系的规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4.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元素的主要性质(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呈周期性变化。
教学难点: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自主建构化学知识。4.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元素的主要性质(核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必修1》已经系统学习了主要金属和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上节课也学习了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这些都为本节内容的学习创造了必要条件。但学生仍欠缺从一般事实归纳总结出规律性和差异性的能力,所以教学中应注意学习方法的指导。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必修1》已经系统学习了主要金三、教法分析1.对比分析法:将不同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进行对比,从而得出结论。2.实验探究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3.多媒体辅助法:合理使用多媒体,使抽象事物直观化,以突破教学重点、难点。4.演绎推理法:应用已学知识和课堂信息,通过逻辑演绎,推导元素周期律。5.讲解法:三、教法分析1.对比分析法:将不同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元素周期律说课稿(比赛用)课件四、学法指导1.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课本信息,获取新知识。2.指导学生紧抓事物的因果关系,由“因”导“果”或由“果”推“因”。3.引导学生应用类比、对比等思维方法,使新旧知识发生联系,以增进对知识的理解。4.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大胆发言,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四、学法指导1.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课本信息,获取新知识。2.指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新课导入
讲述门捷列夫利用元素周期律预言镓元素的性质的故事导入本节课的的主题元素周期律。这样做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新课导入讲述门捷列夫利用第二环节:新课教学第一部分: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和元素主要化合价的递变规律(整合教材提供的信息,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归纳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这样安排能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主体”,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第二环节:新课教学第一部分: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和元素1-18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和主要化合价最外层电子数1→2最外层电子数1→8最外层电子数1→8原子半径大→小原子半径大→小主要化合价:正价+1→+5,负价:-4→-1→0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排布、原子半径、化合价呈现周期性变化1-18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和主要化合价最外层电第二部分: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1、讨论金属性、非金属性与得失电子关系2、自学“信息提示”,认识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注意强调其中的因果关系)3、利用“活动与探究”,进行实验探究、资料阅读,得出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第二部分: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1、讨论金属性、非金探究活动1
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自己判断得出钠、镁、铝的金属性的强弱探究活动2
通过资料阅读(氢化物的形成条件和热稳定性),让学生自己判断得出硅、磷、硫、氯的非金属性强弱探究活动1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自己判断得出钠、镁结论:
第三周期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呈现周期性变化,从左往右,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探究活动3
通过资料阅读(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碱性)、分析讨论,让学生再次认识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强弱变化规律。结论:第三周期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呈现周期性探第三部分:综合结论讲解:1、上述得到的元素的性质随元素核电荷数(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就叫做元素周期律。讲解:2、元素周期律的实质:原子序数的递增引起了布呈周期性变化原子核外电子排周期性变化元素性质的决定了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第三部分:综合结论讲解:1、上述得到的元素的性质随元素核电荷第三环节: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第四环节:巩固练习(加深学生对元素周期律的理解)第三环节:课堂小结第四环节:巩固练习六.板书设计一.元素周期律1.1-18号元素原子电子层排列、原子半径(除稀有气体元素)、主要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2.第三周期元素原子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呈现周期性变化,从左往右,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3.元素周期律(1)定义: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这条规律叫做元素周期律。(2)本质: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六.板书设计一.元素周期律说课结束,谢谢大家!说课结束,谢谢大家!元素周期律说课稿(比赛用)课件说课人:元素周期律说课稿说课人:元素周期律说课稿一、教材内容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选自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专题1第一单元,是在《必修1》学习了金属和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必修2》专题1第一单元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的基础上展开的。如此安排,有利于学生从本质上认识元素周期律,既是对以前所学知识的总结提高,又为后续《元素周期表》的学习奠定了基础,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一、教材内容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选自苏教版2.教材内容编排分析
教材通过“交流与讨论”、“信息提示”、“活动与探究”等栏目提供了大量信息,有助于学生寻找差异性和递变性,认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2.教材内容编排分析教材通过“交流与讨论”、“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元素周期律,掌握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元素主要化合价、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分析、归纳、演绎、类比来学习元素周期律。②体验科学预测,实验探究的科学方法。3.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自主探究、交流讨论等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②结合元素周期律的学习,使学生树立量变到质变以及客观事物相互联系的规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4.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元素的主要性质(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呈周期性变化。
教学难点: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自主建构化学知识。4.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元素的主要性质(核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必修1》已经系统学习了主要金属和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上节课也学习了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这些都为本节内容的学习创造了必要条件。但学生仍欠缺从一般事实归纳总结出规律性和差异性的能力,所以教学中应注意学习方法的指导。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必修1》已经系统学习了主要金三、教法分析1.对比分析法:将不同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进行对比,从而得出结论。2.实验探究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3.多媒体辅助法:合理使用多媒体,使抽象事物直观化,以突破教学重点、难点。4.演绎推理法:应用已学知识和课堂信息,通过逻辑演绎,推导元素周期律。5.讲解法:三、教法分析1.对比分析法:将不同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元素周期律说课稿(比赛用)课件四、学法指导1.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课本信息,获取新知识。2.指导学生紧抓事物的因果关系,由“因”导“果”或由“果”推“因”。3.引导学生应用类比、对比等思维方法,使新旧知识发生联系,以增进对知识的理解。4.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大胆发言,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四、学法指导1.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课本信息,获取新知识。2.指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新课导入
讲述门捷列夫利用元素周期律预言镓元素的性质的故事导入本节课的的主题元素周期律。这样做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新课导入讲述门捷列夫利用第二环节:新课教学第一部分: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和元素主要化合价的递变规律(整合教材提供的信息,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归纳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这样安排能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主体”,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第二环节:新课教学第一部分: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和元素1-18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和主要化合价最外层电子数1→2最外层电子数1→8最外层电子数1→8原子半径大→小原子半径大→小主要化合价:正价+1→+5,负价:-4→-1→0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排布、原子半径、化合价呈现周期性变化1-18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和主要化合价最外层电第二部分: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1、讨论金属性、非金属性与得失电子关系2、自学“信息提示”,认识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注意强调其中的因果关系)3、利用“活动与探究”,进行实验探究、资料阅读,得出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第二部分: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1、讨论金属性、非金探究活动1
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自己判断得出钠、镁、铝的金属性的强弱探究活动2
通过资料阅读(氢化物的形成条件和热稳定性),让学生自己判断得出硅、磷、硫、氯的非金属性强弱探究活动1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自己判断得出钠、镁结论:
第三周期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呈现周期性变化,从左往右,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探究活动3
通过资料阅读(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碱性)、分析讨论,让学生再次认识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强弱变化规律。结论:第三周期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呈现周期性探第三部分:综合结论讲解:1、上述得到的元素的性质随元素核电荷数(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就叫做元素周期律。讲解:2、元素周期律的实质:原子序数的递增引起了布呈周期性变化原子核外电子排周期性变化元素性质的决定了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第三部分:综合结论讲解:1、上述得到的元素的性质随元素核电荷第三环节: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第四环节:巩固练习(加深学生对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事务所年终总结
- 热爱劳动班会
- 《艺术生产管理活动的审美属性研究》
- 《WY集团固定资产内部审计案例研究》
- 标准加工合同范本
- 《我国女性平等就业权保障研究》
- 《碳纳米管负载Co3O4活化过一硫酸盐的性能强化及其对磺胺甲恶唑的降解机理研究》
- 《基于代谢组学的人参三醇组皂苷对电离辐射损伤的防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 《河南省金融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
- 餐厨废弃油买卖合同范本
- 法检商品目录
- 中国恒大集团筹资状况分析
- 消防火灾自动报警主机更换(增加)施工方案
- 《加盟申请表》word版
- 钢丝绳的规格和意义
- profibus现场总线故障诊断与排除
- 高考数学立体几何中的翻折、轨迹及最值(范围)问题
- 大学生生涯决策平衡单样表
- 胶凝砂砾石施工方案
- 小学德育课程校本教材
- 金光修持法(含咒诀指印、步骤、利益说明)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