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劳动力配置复习资料_第1页
宏观劳动力配置复习资料_第2页
宏观劳动力配置复习资料_第3页
宏观劳动力配置复习资料_第4页
宏观劳动力配置复习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宏观劳动力配置第一章一、宏观劳动力配置的研究意义(一)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属于自然规律(二)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是首要的经济规律二、宏观劳动力配置问题的特殊性1、影响和决定宏观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因素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2、宏观劳动力资源配置的研究要考虑到两个方面:一是从经济和制度的角度来研究劳动力资源在宏观层面上的配置,从利润最大化或效用最大化的角度研究其在产业、地区、行业间的配置;二是根据消费需求决定生产,消费秩序决定着生产秩序,生产秩序又决定着劳动力资源在产业间分配秩序的基本理论,分析劳动力资源的配置规律。3、劳动力资源配置的特殊性还在于劳动力资源本身的特殊性。社会性。2.经济性。3.变动性4.相对稳定性。三、系统:是由若干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且相互作用的要素所构成,是处在一定的环境之中,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集合体。特点:集合性、相关性、目的性、环境适应性。四、宏观劳动力配置的研究方法(一)系统科学方法论的研究方法系统科学方法论具有以下特征:1、综合性。2、整体性。3、定量性。4、最优化。(二)实证分析方法实证分析方法是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实证分析方法认为人的行为是在一定的前提条件下产生的,前提变了,行业也就随着变了(三)规范分析方法规范分析是用一定的价值观去评价经济主体产生的经济效益的好坏、制度和政策的效率高低,它的回答的是“应该是什么”的问题。从宏观劳动力配置的角度分析研究劳动力资源在产业间、地区间、行业间配置的过程中,同样要遵循有利于社会总体福利水平提高的原则。五、|宏观劳动力配置正是以劳动经济学理论方法为指导,研究劳动力资源在宏观层面上与生产资料的结合,并实现社会福利的增长。第二章一、劳动力|是劳动经济学的核心概念,也是宏观劳动力配置研究内容的核心概念。劳动力这一概念通常有三种解释:一是指人的劳动能力;二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即劳动者;三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从事社会劳动的全部人口,即社会劳动力。其中第一种解释表达了劳动力最基本、最主要的含义。劳动能力存在于活的人体中。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方面:一是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二是劳动力存在于人体之中。三是劳动能力包括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四是劳动力与劳动不同,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劳动力资源也被称为全国各地资源、劳动资源,它是指一定范围内(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点上拥有的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的总称。劳动力资源包括现实劳动力资源和潜在劳动力资源两部分。现实劳动力资碱旨蕴藏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中的全部经济活动中全部有劳动能力人口中的劳动能力的总和。(有劳动能力,有劳动岗位)潜在劳动力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中全部有劳动能力人口中蕴藏的劳动能力的总和。(虽有劳动能力但不能或不愿意从事社会劳动的人口,如:在校学生、现役军人、自愿失业者等就是现实劳动力资源。)劳动力资源与自然资源、资本资源等资源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具有能动性。2、具有资本和自然资源的双重属性。3、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两重性。4、具有时效性。三“帕累托有效”状况是一种最佳的资源配置状况。指这样一种资源配置状况:此时整个社会中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都已经在各个经济主体之间得到了合理的分配,任何一个经济主体都不可能在不降低其他经济主体效用的情况下来提高自己的效用。(“帕累托有效”是一个理论上的抽象概念,在实践中更富有指导意义的概念是“帕累托改进”。“帕累托改进”是指在现有的资源配置基础上,对各种资源在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分配比例、规模、素质等加以调整,以促进整体效用水平的提高。四、劳动力配置规律是指劳动力在各产业、各部门、各行业、各劳动岗位之间的分布次序和数量变动的规律性。五、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分为5个不同的层次,(1)、生理需要。它是个生存的基本需要,如吃、喝、住的需要。(2)、安全需要。包括心理上与物质上的安全保障,如防止盗窃和不受威胁,预防危险事故,职业有保障,有社会保险和退休金等需要。(3)、社交需要。人是社会的一员,需要友谊和群体的归属感,人际交往需要彼此同情、互助和赞许。(4)、尊重需要。包括要求受到别人的尊重和自己内在自尊心的需要。(5)、自我实现需要。指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对生活的期望,从而感到生活和工作的真正意义。六、劳动力的个人所有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有效配置的前提条件。劳动力个人所有是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前提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优化结合关键在于劳动力的个人所有,其重要原因在于:1、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是生产的基本要素,两者的结合构成生产过程。2、劳动力的个人所有是劳动力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的前提。3、劳动力的人个所有体现了价值规律的客观作用。八、|劳动生产率是反映劳动者从事产品生产的能力和效率的指标。劳动生产率有两种计量方法:一是以单位劳动时间(小时、工作日、周、年)内所能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表示。二是以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劳动时间来表示。九、影响和决定劳动生产率的因素众多,但是,可以将这些因素归纳为三大类:物质技术因素、社会经济因素、自然条件。(一)物质技术因素物质技术因素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主要有:1、劳动手段。2、能源。3、劳动对象。4、生产工艺。5、生产力布局。(二)社会经济因素1、劳动者的文化技术水平。它对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主要休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劳动者的文化程度,二是劳动者的专业技术知识,三是劳动者的实际生产经验。2、劳动者的劳动态度。3、劳动组织。4、劳动条件和工作环境。5、劳动者的生活条件。(三)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一些自然条件,如气候、土壤、天然资源等也会影响到劳动生产率。社会生产关系是影响劳动生产率的主要社会条件之一,不同的社会制度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同,产品的分配形式也不同,最终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也不同。十、在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中,制度作为研究的对象,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特点:(一)是制度与人的动机、行为有着内在的联系。(二)是制度具有“公共品“的特点。(三)是制度与组织不同。制度对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是降低交易成本,二是为实现合作提供必要的条件,三是提供了激励。十一、产权结构通常具有三个基本的特点:排他性一一拥有者和使用权者享受资源带来的成本和收益的权利。可转让性一一产权可以在不同的所有者之间进行转让。强制性一一产权是受到保护而还容侵犯的。*十二、劳动力市场中的主要制度目前,影响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制度包括户籍制度、工资制度、社会保险制度、劳动就业制度。十三、判断社会劳动力资源配置是否有效的标准1、劳动田径资源是否得到了充分利用。2、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是否得到节约。3、自然资源是否得到较充分的开发利用。4、人民生活水平是否得到提高。5、劳动生产率是否得到提高。第三章一、传统体制下的劳动力配置方式和特点“统包统配”这种劳动力计划配置方式的具体内容和特点如下:1、对全社会范围内的劳动力资源实行统包统配。2、单一化的企业用工形式。3、对劳动力的统一调配和调剂。4、低工资、高福利的僵化工资制度。5、劳动力配置的城乡分割。6、劳动力几乎没有流动的自由。7、农村劳动力被户籍制度束缚在土地上,不能够自由流动。二、传统的配置方式是通过一系列的制度来实现对劳动力资源的计划配置的,主要包括两个制度:第一,劳动力行政调配制度。第二,统包统配制度。三、统包统配制度带来一系列的弊端1、造成了待业人员对国家的过分依赖2、不利于计划生育政策和普及义务教育的推行。3、严重束缚了就业者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的积极性。4、用人单位不能根据自身需要决定所需的劳动力。四、传统体制下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1、1950-1957年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2、1958-1978年劳动力资源统包统配。3、1979年至今(改革开放后)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市场化。五、传统劳动力配置方式的弊端(其绩效低下具体表现在)1、导致用人单位人浮于事和企业富余人员的产生。2、劳动效率低下。3、阻碍了劳动者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六、与市场配置相比,计划配置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劳动力不表现为商品。(二)是劳动力要素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分配由计划部门统一安排,企业和个人都没有权利进行分配。(三)是工资不能起到调节供求的作用,只是与粮食、布匹等票证配合使用作为取得消费品的凭证。七、劳动力资源通过影响一个国家的资源禀赋结构和产业结构,而对经济增长绩效产生很重要的影响。资源禀赋结构是指一个经济体中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的相对份额。*八、我国城镇劳动力配置二元结构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1、劳动力配置体制的二元性。2、工资收入调节双轨运行。3、城乡劳动力配置的户籍壁垒。4、劳动力产业分布特征。5、城市化与劳动力配置。九、劳动力配置二元结构存在的原因(为什么劳动力配置体制会在较长时间内滞留在这样一种状态中?其主要原因:(一)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与劳动力退出障碍互为因果(二)体制内劳动力配置者的既得利益刚性(三)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严重滞后(四)劳动力供求在总量和结构上都严重失衡第四章(重要)一、劳动力流动|也称劳动力迁移或经济活动人口的迁移,具有双重含义,即地域性迁移和行业性迁移。概括地说劳动力流动指劳动者以寻找新的就业机会为主要动机而产生的移动。通俗地讲,劳动力流动就是劳动力因变换工作岗位、职业或工作区域而产生的移动。二、劳动力迁移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劳动力在本地更换行业,二是劳动力地域性迁移(易地在同一行业就业)三是劳动力行业性迁移(易地在其他行业就业)。三、劳动力流动分为以下若干类型:1、岗位之间的流动。即劳动力在单位内部各工种职位之间的流动。2、职业之间的流动。即劳动力从一个职业转移到另一个职业。3、单位之间的流动。即劳动力在就业单位之间的变换,而不管其职业是否变动。4、产业之间的流动。即劳动力跨行业、跨产业的流动。5、地区之间的流动。即劳动力从一个地区到另一个地区的流动。6、国际间的流动。即劳动力跨国界的流动。四、哈里斯一一托达罗模型的特征如下:1、如果用国民生产总值的国际价值作为社会福利的计量尺度,市场上的乡村工资与租金能够正确地讲师劳动与资本的社会机会成本。2、即使存在扭曲的劳动力市场,也没有贫困化增长的可能性。3、资本(劳动)的增加将增加资本(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产量。五、托达罗模型具有以下特点:(1)小私有制;(2)资本有限;(3)就业者文化技术水平有限;(4)劳动生产率很低;(5)福利极差。六、传统部门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具有以下利益:1、城镇传统部门的经济剩余有利于城镇经济的发展;2、传统中门比现代部门所需的就业成本少得多,有利于在资本短缺情况下发展;3、该部门能廉价培训劳动力,因而是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本形成方式;4、该部门所吸收的是现代部门所不愿吸收的大量半熟练和不熟练劳动力;5、该部门更易利用适度技术开发本地资源;6、该部门能促进废物利用;7、该部门有利于穷人收入的增加。七、乔根森的劳动力流动模型的主要观点有:(1)农业人口和农业劳动力向非农部门转移的根本原因在于消费结构的变化,是消费需求拉动的结果。(2)乔根森否认农业部门存在边际生产率为零和低于实际工资的剩余劳动。(3)农业剩余是指农业部门产品的增长高于人口的增长,即人均粮食增长率大于人口增长率。(4)在农业人口向城市工业部门转移的过程中,工资水平并非固定,而是不断上升的,不但工业部门为了吸引农业劳动力要提供高于农业部门的工资水平,而且农业部门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其工资也是不断上升的。八、劳动力流动的微观成本(一)直接成本。它主要包括寻找工作信息的支出、流入地与流出地之间的交通费用、劳动者在流入地的安家费用、解除劳动合同之前的费用等。(二)机会成本。劳动者在流动期间,由于放弃了原来的就业岗位,从而失去了原有工作可能获得的收入及其福利。(三)心理成本。劳动者离开原来熟悉的工作、生活环境,离开亲朋好友,为此所付出的精神上的代价即为劳动力流动的心理成本。(四)风险成本。流动劳动力在生活和职业中的风险会因社会保障制度和劳动就业制度的不完善而增加。九、劳动个人流动的微观收益分析(看,理解)(一)直接收益。来自于劳动者在新的职业中获取相对于原来收入差额部分的总和。(二)间接收益。指由于新的工作环境所提供的各种便利所致的劳动者部分开支的节省。(三)心理收益。这里的心理收益泛指流动所带来的非经济性效用。例如新职业所提供的良好的生活条件和环境,新工作带来的社会地位的提高,与家人团聚所带来的快乐,新单位中人际关系的和诣等,都有可能使劳动者在精神上获得较高程度的满足,增加心理收益。*十、劳动力流动经济社会效益(7月份考过)(一)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在各岗位、职业、产业、地区之间的流动,促进了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二)加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这些人口在消除了相应的制度阻碍后,会成为新的市民,加速人口城市化的进程。(三)流动劳动力输出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四)有利于劳动力要素比较利益的提高(五)加速产业分工和技术的转移(六)劳动力输出的产业扩张效应(七)劳动力输出的出口替位效应十^一、流动人口对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一)对流入地的负面影响。具体表现如下:1、加大了流入地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压力。2、加大了流入地的就业压力。3、加大了社会公共服务压力。(1)给社会治安管理增加了压力。(2)给计划生育工作带来较大冲击。(二)对流出地的负面影响1、在农村人口结构上可能会不利于农业生产。2农村外流劳动力的兼业性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3、农村劳动力外流使农村支付较高的社会成本。十二、我国劳动力流动的特征,具体表现出以下特点:(一)劳动力流向经济发达的地区。从劳动力的地域转移流向来看,主要表现为由农村向城市,由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向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流动。(二)以寻求就业机会为主(三)以非农产业为主(四)年龄特征,以青壮年为主。(五)受教育水平,文化程度比较高为主。第五章一、城乡劳动力资源配置的方式,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三个发展阶段:(一)、1949-1957年,以市场为主的劳动力资源配置(二)、1958-1978年,以计划经济体制为主的劳动力资源配置(三)、1979年改革开放以后,劳动力市场逐步得到发展二、户籍制度对城乡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影响户籍制度是影响城乡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因素。1、现有的城市户籍管理制度是农村流动劳动力所面临的劳动就业、技能培训、义务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差别是以岐视的制度基础,也是改革过程中迄今为止变化最小和最为缓慢的社会经济制度之一。2、制度的惯性和部门的利益严重阻碍着户籍制度的改革,因此,农民特别是跨省流动的农民工,基本上没有可能在大中城市落户。三、具体来看,城乡间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变化趋势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农村劳动力继续向城镇转移。2、劳动力资源继续向经济发达地区转移。3、劳动力资源继续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4、劳动力资源继续流向经济收入高的行业和单位。第六章一、产业结构与劳动力配置的关系(一)产业结构对劳动力配置结构的牵动作用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级化对于提高劳动力的配置效率有重要的作用,具体如下:1、产业结构整体有机构成的高级化过程可以促进劳动力的合理配置2、产业结构转向合理化可以促进劳动力的合理配置3、产业结构变迁有利于经济发展,促进劳动力的合理配置(二)劳动力配置对产业结构的推动作用1、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必然引起生产要素相对价格的变化,如劳动力价格(工资率)的提高、资本价格(利息率)的下降等。2、就业结构的变化将引起劳动者收入结构的变化,最终将改变先前的社会需求结构,并引起消费结构和总量的改变,使消费表现出质量的提高,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特点和趋势,最终将导致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发生变化。二、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互动特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相互牵动和推动的关系,在现实经济中呈现出多方面的特征。具体如下:1、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打破了原有的就业结构,导致劳动力供需失衡,并产生结构性失业现象。2、产业结构调整的范围扩大,升级速度加快,3、劳动力技能素质成为制约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因素。4、劳动力在地区间、部门间的流动性加强。5、就业结构调整的成本及难度加大。6、新兴产业的出现和就业形式多样化并存。三、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互动的必要条件(1)、完善的劳动力市场机制。(2)、存在符合要求的高素质劳动力生产要素。(3)、政府能够有效率地制定和执行正确的产业政策。(4)、有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能有效防范各种社会风险。四、影响产业间劳动力配置的因素(07年7月考过)(一)工资(二)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和水平五、产业结构变动对就业的贡献(一)GDP增长对就业总量的贡献从回归后的结果来看,1952-1984年,GDP的增长对总就业量有较显著的影响,说明此时依靠GDP的增长可以在相当程度上解决就业问题,GDP增长1%,总就业量增长0.144%。(二)三次产业变动对劳动力就业的贡献从回归结果来看,1978年以后产业的产值对就业总量的贡献较为显著,且呈线性关系。但是,第三产业增长对就业的贡献最大,第三产业产值每增长1%,第三产业就业增长0.24%。六、我国产业结构中存在的不利于劳动力合理配置的问题(一)低下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制约了农业部门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二)工业生产结构单一,技术水平较低,制约了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三)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内部发展不均衡,结构不合理阻碍了劳动力向第三产业的转移(四)行业协调管理不力,地区产业结构雷同不利于劳动力的合理配置七、促进就业结构优化的途径(一)实施积极的产业政策,优化产业结构1、遵循比较优势原则,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2、优化发展第三产业,拓宽就业渠道。(二)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加快城市化进程。一方面,需要解决城乡劳动力流动的各种障碍;另一方面,要结合我国人多地少、人均资源稀缺的现实国情,从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入手,选择符合人均资源稀缺的农业生产结构。(三)消除制度性壁垒,完善劳动力市场。为完善劳动力市场,首先应该以促进劳动力流动,尤其是农村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为基本前提。其次,使工资成为劳动力供需变动的真正信号,使劳动力的价值得到真实反映。再次,完善劳动力市场就业服务体系,提供灵活且富有弹性的就业管理制度。最后,消除不利于劳动力在产业间、地区间、行业间进行流动。(四)加大教育培训投资,提高劳动力素质。劳动力的素质已经构成了对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就业结构优化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五)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防范社会风险。产业结构的调整必然同时引起结构性失业等问题的出现,因而存在着一定的社会风险。第七章一、农业部门劳动力变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相对减少到绝对减少,其在社会总量劳动量中的比重呈逐渐下降的趋势。二、农业劳动力资源数量变动规律劳动力资源在农业部门的配置既受劳动力资源自然属性的制度约,也受其经济属性的制约。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或者说一定的技术条件下,社会成员对农产品的需求越大,需要从事农产品生产的劳动力就越多,反之则越少。从劳动力资源的经济属性来看,农村劳动者也是理性的经济人,在经济活动中追求效用最大化,会在从事农业和非农产业的收入与闲暇的比较中进行决策,如果从事农业的收入和闲暇的组合效用低于从事非农产业的收入和闲暇的组合效用,那么,劳动力会从农业流向非农产业,农业劳动力会减少;反之,农村劳动力的供给会增加。三、决定农业劳动力配置的因素(一)农业劳动生产率(二)社会总人口规模和结构(三)工资及收入水平(四)农产品消费水平提高的变动(五)工业化进程(六)农产品贸易(七)农业政策(八)社会因素四、农业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发展变化趋势1、劳动力市场机制成为配置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基础。2、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是必然的趋势。3、离土离乡将成为重要的转移方式。*五、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性1、有利于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2、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3、有利于城市化建设。4、有利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5、有利于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6、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能使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进入农业领域,可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实现农业规模经营,打破小生产格局,提高农产品商品率。7、农村劳动力的流动转移将缩小收入差距,相当一部分剩余劳动力积累了一定的收入,他们或者向小城镇迁移或者回乡村搞规模性的农业经营,这对于社会的稳定将起到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六、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条件(农业剩余劳动力成功转移的重要标志和条件应当是:)1、非农产业的发展。2、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七、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1、生产方式的制约。2、生产力水平的制约。3、农业剩余劳动力素质的低下,限制了城镇非农产业对其的吸纳水平。*八、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途径的措施(一)拓展农业发展空间(二)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三)深化制度革新,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彻底转移(四)大力发展小城镇,推进城市化进程(五)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六)积极发展国际劳务输出(七)巩固和发展乡镇企业(八)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第八章一、工业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决定及影响因素(一)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引起劳动力需求减少。(二)竞争和科技革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并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1、竞争导致企业破产和工人失业。2、科技革命使产业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对劳动力需求的变化。(三)工业部门的工资率成为引导劳动力资源注射的主要经济因素。(四)工业产品的贸易政策。二、工业部门的就业表现出以下具体特点:2、工业就业增长弹性值下降。12、工业就业增长弹性值下降。3、工业就业增长贡献率波动较大。4、在各次产业中,工业是吸纳就业能力最低的行业之一。5、中小企业对就业的贡献率上升。三、工业部门就业量下降的原因中国工业就业增长率大幅度下降,就业增长量有所下降,这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主要原因在于:(一)发展战略的影响(二)技术因素(三)结构调整因素(四)劳动力素质第九章一、第三产业具体地说主要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为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第二层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部门,(包括金融业、保险业、地质勘察业、房地产业、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旅游业、咨询信息服务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等;)第三层次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广播电视事业,科学研究事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等;)第四层次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以及军队和警察等。)二、第三产业劳动力配置原理具有以下特点:1、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劳动具有统一性。2、发展第三产业必须依据生产发展的顺序性,这种顺序性又是由需要的层次性所决定的,而不是出于人们的抽象认识。3、发展第三产业必须有有限需要和无限需要的辩证法。4、第三产业服务劳动的层次、顺序性和无限性,决定了第三产业的弹性及容纳劳动力的“弹性空间,。5、第三产业劳动是服务性劳动,但服务性劳动并不都是第三产业劳动。6、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构成的变动,我国将逐步进入劳动力向第三产业大转移的时期。三、第三产业劳动力数量变化特点(一)从GDP及就业的产业构成变化看三次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是最强的)(二)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的角度看三次产业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偏离比较小)(三)从增量角度看三次产业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1978-2002年,我国第三产业对就业增长的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