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Leukemia)
血液科王晓红讲授目的和要求
一、了解:近代对本病病因及发病机制的认识、发病情况。二、熟悉理解概念和预后:本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发现、诊断依据。三、掌握:本病的分类、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原则和方法。讲授主要内容概念发病机制;病因,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90%水份
10%溶质蛋白质清蛋白纤维蛋白原球蛋白电解质代谢终产物营养物质其它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对抗侵入的微生物所必需的血浆凝固所必需的蛋白质钠、钾葡萄糖、氨基酸、脂质尿素、尿酸、肌酐血浆Plasma90%水份蛋白质10%溶质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电解质营养物质代谢终产物其它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嗜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血液
血液(blood)约占体重的7%,在成人循环血容量约5L。血液由血浆(plasma)和血细胞(bloodcell)组成。从血管取少量血液加入适量抗凝剂(如肝素或枸橼酸钠),有形成分经自然沉降或离心沉淀后,血液可分出三层:上层为淡黄色的血浆,下层为红细胞,中间的薄层为白细胞和血小板(图)。血浆相当于结缔组织的细胞间质,约占血液容积的55%,其中90%是水,其余为血浆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脂蛋白、脂滴、无机盐、酶、激素、维生素和各种代谢产物。血液流出血管后,溶解状态的纤维蛋白原转变为不溶解状态的纤维蛋白,于是凝固成血块。血块静置后即析出淡黄色清明的液体,称血清(serum)。血液保持一定的比重(1.050~1.060)、PH(7.3~7.4)渗透压(313mosm)粘滞性和化学成分,以维持各种组织和细胞生理活动所需的适宜条件。
血细胞成分比积图5-2各种血细胞1.2.3.单核细胞4.5.6.淋巴细胞7.8.9.10.11.中性粒细胞12.13.14.嗜酸性粒细胞15.嗜硷性粒细胞16.红细胞17.血小板.血细胞发育规律
1.胞体2.胞核:大-小、园-不规则、染色质松-密、DNA增加、核膜渐明显、仁RNA原始标志.3.胞浆变化:量、颜色、颗粒、无-有、非特异-特异(如早幼粒嗜苯胺蓝颗粒到中幼粒代之以大量特异性颗粒:中性、嗜酸、嗜硷)、核浆之比小什么是白血病?
干细胞疾病→干细胞发生恶性克隆性变形成白血病干,祖细胞→白血病细胞分化,成熟停滞→组织器官浸润
↙↘
淋巴系髓系(粒单红巨)
↙↘↙↘
早期成熟早期成熟急性慢性急性慢性【分类】根据细胞成熟程度和自然病程分:1.急性白血病:白血病细胞分化差,以原始,幼稚细胞为主病情发展迅速,预后差,自然病程平均3个月2.慢性白血病:白血病细胞分化较好,多为较成熟或成熟细胞病情发展慢,预后相对好,自然病程可达数年【分类】1.急性白血病2.慢性白血病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毛细胞白血病(HL)
【发病情况】我国白血病现状:
白血病发病率2-3/10万,逐年增高!白血病占恶性肿瘤的第6位,35岁以下占第一位。
低于欧美,同亚洲国家相近
急性多于慢性(5.5:1)
急非淋(成人)多于急淋(儿童)
慢粒远多于慢淋
【病因和发病机制】
人类白血病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一)生物因素病毒和免疫功能异常。成人T细胞淋巴瘤/白血病,病因学说:RNA病毒,HTLV-1。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患者白血病危险度增加。(二)物理因素电离辐射:Χ、γ射线。(三)化学因素苯、烷化剂、拓普异构酶抑制剂、氯霉素,乙双吗啉(四)遗传因素家族性,染色体(21三体,唐氏综合征,高正常人20倍),癌基因(五)其他血液病MDS,PNH,ML,MM,MF,
急性白血病(AL)AL是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发病时骨髓中异常的原始细胞及幼稚细胞大量增殖并抑制造血,广泛浸润肝、脾、淋巴结等各种脏器。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浸润等征象。【分类】急性白血病分类(FAB)法,将AL分为AML和ALL两大类。1.L1型----小细胞型
原始和幼稚淋巴细胞以小细胞为主;核形规则偶有凹陷、折叠;染色质较粗糙,结构较一致;核仁少而小或不清楚; 胞浆量少,轻或中度嗜碱;胞浆空泡少见。 L1以儿童多见,又称儿童型。
ALL—L1-血象ALL—L1-骨髓象
2.L2型----大细胞型原始和幼稚淋巴细胞以大细胞为主;核不规则,常有凹陷、折叠;染色质细而分散或粗而浓集,结构较不一致;核仁一个或多个,清楚;胞浆量常较多,有些细胞深染;胞浆空泡不定。L2成人多见,又称成人型。ALL—L2-血象3.L3型----大细胞均一型
原始和幼稚淋巴细胞以大细胞为主,且大小较一致;核形较规则;染色呈均匀细点状;核仁明显,一个或多个,呈小泡状;胞浆量较多,深监色,空泡明显,呈蜂窝状。L3又称Burkitt型。ALL—L3-血象ALL—L3-骨髓象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共分M0-M7八个亚型:
M0: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微分化型
M1: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
M2: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
M3: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M4: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M5: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M6:急性红白血病(EL)
M7: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
2001年形成MICM分型,形态学(morphology)、免疫学(immunology)、细胞遗传学(cytogenetics)
和分子生物学(molecular)。AML—M1:原粒细胞(Ⅰ型+Ⅱ型)>90%(NEC)以上
AML—M2a:原粒细胞30%~89%(NEC)AML—M2b
AML—M3a:颗粒增多的早幼粒>30%(NEC)AML—M3bAML—M4a:原始粒细胞>30%(NEC),各粒占30%~80%,各单>20%AML—M4Eo:嗜酸粒细胞≥5%AML—M5:原单+幼单+单≥80%,原≥80%M5a,<80%M5bAML—M6:幼红细胞≥50%,原始细胞(Ⅰ型+Ⅱ型)≥30%(NEC)AML—M7:原始巨核细胞≥30%,血小板抗原阳性,过氧化酶阳性【临床表现】正常骨髓造血功能受抑抑制表现白血病细胞增殖浸润的表现【临床表现】
(一)正常骨髓造血功能受抑抑制表现1.贫血:2.发热3.出血:
【临床表现】(一)正常骨髓造血功能受抑抑制表现1.贫血:a、竞争性抑制.
b、红细胞寿命缩短(输给正常动物).
c、脾功能亢进(脾大).
d、失血(出血).
e、干细胞向白血病细胞分化【临床表现】(一)正常骨髓造血功能受抑抑制表现2.发热持续低热,或高热a、致热因子的释放
b、感染可累及各个器官(WBC功能↓)长期应用抗生素可出现真菌感染因免疫功能缺陷,可发生病毒感染【临床表现】(一)正常骨髓造血功能受抑抑制表现3.出血:皮肤、粘膜。各个部位均可。M3特殊。致死的出血:消化道,呼吸道,颅内出血
a.血小板质与量变 b.凝血因子↓(肝浸润,功能↓)
c.血管:白血病细胞对血管的浸润【临床表现】(二)白血病细胞增殖浸润的表现【临床表现】(二)白血病细胞增殖浸润的表现
1.肝脾淋巴结肿大ALL多见,纵膈淋巴结肿大常见于T细胞ALL。脾轻度大。巨脾罕见。2.骨骼和关节痛胸骨压痛,游走关节痛。由于BM中白血病细胞的数量增加、压力增大,骨膜被白血病细胞侵蚀。发生骨髓坏死时,引起骨骼剧痛。3.眼部粒细胞白血病形成的粒细胞肉瘤或绿色瘤
(瘤细胞原浆骨存在淡绿色色素),常累及骨膜,以眼眶部位最常见,眼球突出、复视或失明。4.口腔和皮肤(M4:M5)齿龈肿胀、皮肤紫蓝色结节.【临床表现】(二)白血病细胞增殖浸润的表现
5.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可发生在疾病的各个期,但常发生在疾病的缓解期,因为化疗药物难以透过血脑屏障。以ALL常见,在CNS白血病中急淋为74%.,(成人0.8%,儿童3.8%)。,其次为M4、M5、M2。头痛、呕吐、抽搐甚至昏迷6.睾丸无痛性肿大(多为一侧性)、浸润、复发根源。多见于ALL缓解后的幼儿和青年。此外,其他器官如心、肺、消化道、泌尿道等均可受累。见图片绿色瘤、颅骨浸润牙龈肿胀、皮下浸润、出血睾丸浸润、腋窝肿块【实验室检查】(一)血象三系至少有一系异常:血红蛋白及血小板可正常或偏低,白细胞数值↑↓、外周血分类血象:可见白血病细胞【实验室检查】骨髓象一般骨髓增生明显或极度活跃
FAB协作组提出白血病性原始细胞≥骨髓有核细胞(ANC)的30%;WHO分类将原始细胞≥20%定为AL的诊断标准。以M3为例。在原始和幼稚红细胞≥50%时,若非红系有核细胞(NEC)中原始细胞≥30%,即可诊断为EL,不管这些原始细胞在ANC中是否大于30%。增生低者达标准称之为低增生性白血病。Auer小体仅见于AML,有独立诊断意义。红系增生受抑巨核细胞增生受抑
【实验室检查】
细胞化学:用来协助形态鉴别各类白血病
常见急性白血病细胞化学鉴别。急淋急粒急单
分化差—分化好POX(—)+-+++(-)~(+)PAS(+)成块或颗粒状(-)或(+)(-)或(+)
弥漫性淡红色弥漫淡红色或颗粒状NSE(—)(-)或(+)(+)NaF抑制<50%NaF抑制≥50%ALP增加减少或(—)正常或增加
细胞化学
1.POX:白血病原始细胞阳性率<3%
细胞化学
2.PAS:块状或颗粒状阳性
M1---Pox(血片)M3---PoxM3:AS-DNCE(SE)+NaFM4--PoxM4---α-NAEM5---NSEM5—NSE+NaF【实验室检查】(四)免疫学检查:近几年来随着单克隆抗体的应用,白血病免疫分型已用于临床,使形态学上难于辨认的细胞得以辨认。可使90%的急淋和急非淋得到正确分型诊断。根据白血病细胞表达的系列相关抗原,确定其系列来源。
B淋巴细胞:CD10+,CD19+,CD20+,CD22+,TdT+,HLA-DR+
T淋巴细胞:CD3+,CD7+,TdT+,
粒细胞:CD13+,CD33+,HLA-DR+,MPO+
单核细胞:CD14+
巨核细胞:CD41+,CD42+
干祖细胞:CD34+
【实验室检查】(五)染色体和基因改变
目前应用高分辨分带技术,发现80%患者有染色体组型异常,且与分型有关。
M2:t(8;21)(q22;q22)AML/ETO
90%的M3:t(15;17)(q22;q21)PML/RARa
M4Eo:inv/del(16)(q22)CBFβ/MYH11
M5:t/del(11)(q23)MLL/ENL
L3(B):t(8;14)(q24;q32)MYC与IgH并列
ALL(5-20%):t(9;22)(q34;q11)bcr/abl
MICM分型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分子遗传学(结合的分型)即MICM分型。【实验室检查】(六)血液生化改变血尿酸:↑凝血因子缺乏:DICM4、M5:血尿溶菌酶活性↑
(急单):
CNSL;CSF:压力增高
细胞数增多(白血病细胞)>0.01x109/L
蛋白质>450mg/L
糖减少
【诊断和鉴别诊断】据临床表现、血象、骨髓象诊断一般不难,但因白血病细胞类型、染色体改变、免疫表型和融合基因的不同,治疗方案及预后亦随之改变,故初诊患者应尽力获得MICM资料,以便评价预后,指导治疗,并应排除下列疾病。
(一)MDS:三系细胞减少,原始幼稚细胞增多,但<20%
(二)AA:三系细胞减少,无原始幼稚细胞
(三)ITP:血小板减少,巨核细胞明显增多,PAIg+
(四)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三联症,异淋增多,病毒抗体阳性
(五)巨贫:与M6鉴别
(六)急性粒缺恢复期:早幼粒增多,无Auer小体
【急性白血病的治疗】
治疗观念的改变:无法治疗的可治疗的可治愈的可根治的【急性白血病的治疗】(一).一般治疗
1.高白处理2.治疗感染3.纠正贫血
4.控制出血5.营养支持
6.预防高尿酸血症和肾病
【急性白血病的治疗】(二)化学治疗(化疗)
化学治疗的原则:
1.早期:一经诊断,立即治疗
2.联合:CCSA+CCNSA
3.足量:标准剂量
4.间歇:2-3W
5.重复:消灭残留白血病细胞
6个体化:经验+药敏
联合用药原则:
联合药物的根据为:(1)作用于不同细胞周期的药物;(2)毒性不同,甚至互相抵消毒性;(3)互相强化对白血病细胞的杀伤用;(4)能比较有选择性地杀伤白血病细胞,而宿主细胞恢复较快。个体化的原则:如老年患者,有心、肝、肾损害者,往往对化疗耐受性低,因此,化疗就不宜太强烈。特别是由MDS转来的。【急性白血病的治疗】化疗步骤:
1.诱导缓解治疗:从白血病诊断到治疗后达到完全缓解这一段的治疗.为最关键的治疗阶段.是长期无病生存关键的第一步。
2.巩固强化治疗:指从完全缓解后开始进行的6-9个疗程的治疗.是进一步消灭体内白血病细胞的不可或缺的步骤.3.维持治疗:指从巩固强化治疗结速后继续进行的2-3年的治疗.是防止复发,延长生存的重要手段.
初治ALL的化疗(一)诱导治疗成人急淋初诊时,多数病人病情笃重、进展迅猛、合并症亦甚多、死亡率极高。因此在确诊后,应及时进行诱导治疗。用VCR、Pred、DNR(orAdr)、Aase为主的强烈联合诱导方案,使缓解率达66—94%,由于应用了强烈的诱导治疗,因此毒副作用亦相应增大,特别是骨髓受抑,血中粒细胞减少,致感染或败血症而死于诱导治疗期者也较多,常需要较强的支持治疗措施。初治ALL的化疗(二)巩固和强化治疗
当病人获缓解后,必须进一步消除体内用常规方法不能检测的残留白血病细胞,防止复发,以延长缓解期,使病人能长期存活,强化巩固须在病人病情缓解后立即进行。巩固强化方案各家有所不同,但总的原则基本上采用多药联合、交替序贯、剂量较大和防治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包括MTX、6TG、AraC、VCR、Pred、Aase、CY等7种药物,以不同组合、不同剂量和不同给药途径的长达3个月的强化治疗。初治ALL的化疗(三)维持治疗多数倾向于在强化巩固治疗后用较低剂量的化学药物维持治疗,常用的药物为6MP、MTX、CY、AraC、VCR、Pred等。(二)化学治疗(化疗)※HSCT对治愈成人ALL至关重要。Allo-HSCT可使40%~65%的患者长期生存。主要适应症为:①复发难治ALL;②CR2期ALL;③CR1期高危ALL:如染色体为t(9;22)、t(4;11);WBC>30x109/L的前B-ALL和100x109/L的T-ALL;获CR时间>4~6周,CR后MRD偏高,在巩固维持阶段持续存在或仍不断增加。初治ALL的化疗(1)ALL的治疗:常用化疗方案(ALL)
诱导缓解(可达80%~90%)巩固强化(3年据MRD)维持治疗
①VP:①EA:同上一定要做!
V2mg/d1,8,15,22E100mg/d1-3选巩固强化方案
6巯基嘌呤和MTX
P:60mg/d1-28A150mg/D1-7逐渐延长间歇期
鞘注必做!!照射者
②VDP:VP同上②VLDP:同上治疗3-5年
D40mg/d1-3③HD-MTX:(B-ALL、L3)
③VLDP:VDP同上1.5-3.0g/d1
L10000U/d19-28(二)化学治疗(化疗)(2)AML的治疗:常用化疗方案(ANLL)
诱导缓解(可达50%~80%)巩固强化维持治疗
①DA:D40mg/d1-3,①DA可做可不做
A150mg/d1-7②MD/HD-Ara-c单或合用
密切随访
②HA:H4mg/d1-7③MA:A同上复发再治疗
A150mg/d1-7M8mg/d1-3对初诊高白、伴髓外M4、M5
③HOAP:HA同上A150mg/d1-7t(8;21)、CD7+CD56+
O2mg/d1④ME:M同上CR后预防性鞘注
P60mg/d1-7E100mg/d1-7
④IDA+Ara_c+VP16使年轻80%。(二)化学治疗(化疗)
大剂量阿胞不增加CR,能延长缓解期。※复发或难治AML治疗:白血病患者缓解一定时间后(数月至数年),临床上浸润症状、血象和骨髓象(原始细胞>20%)又再度恶化的现象。髓内或髓外复发。采用:①HD-Ara-c联合化疗(年龄<55岁,1~3g/m2q12h6~8个剂量)②新方案:FLAG±IDA(骨髓抑制重)③对于年龄偏大或继发性AML采用CAG方案。④HSCT:包括相合的半相合的部分相合的。⑤免疫治疗:非清髓性干细胞移植(NST)、抗CD33、CD45单抗也显示了一定的疗效。(二)化学治疗(化疗)※特殊类型白血病治疗:
1.急非淋M3:维甲酸/砷剂(大剂量凋亡,小剂量分化)+化疗
2.老年白血病:小剂量+长疗程
3.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预防和治疗:鞘内注射(有照射史者,有效率30%)+头颅照射
4.睾丸白血病:放射治疗)问题:
1.高白的特点?两种类型的暂时处理?(分离、羟基脲、地米)?2.维甲酸综合征、处理?呼吸、浆腔液、发热、皮肤水肿、低血压、急性肾衰竭、骨痛、皮肤口唇干燥、阴囊皮炎溃疡等。3预后不良因素有哪些?4.如何预防和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6.化疗的目的?.CR---DFS—治愈---根治问题:
7.CR指标?⑴临床症状与体征消失⑵血象恢复正常,无白血病细胞⑶骨髓象增生程度和粒、红、巨三系细胞比例均正常,原粒细胞(原淋+幼淋或原单+幼单)≤5%
⑷5%<骨髓原始细胞≤20%⑴⑵⑶----完全缓解⑴⑵⑷----部分缓解理想的指标?
(三)造血干细胞移植
Auto-HSTauto-BMT
auto-PBHST
auto-CBHST
Allo-HSTallo-BMT
all0-PBHST
allo-CBHST
【预后】
不经治疗的白血病平均生存期3个月左右,治疗者对于ALL,1~9岁且白细胞<50x109/L预后最好,50%~70%患者能够长期生存甚至治愈。ALL并Ph+且白细胞>25x109/L者预后差。继发性AL、复发及多药耐药者以及需较长时间化疗才能缓解者,预后均较差。合并髓外白血病预后也较差。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一种造血干细胞恶性疾病。病程发展较缓慢,临床表现为进行性脾肿大和白细胞增多,晚期可出现急性白血病的征象和血液学改变。临床表现起病缓慢,早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最早出现的自觉症状往往是乏力、低热、多汗或盗汗、体重减轻等代谢亢进表现。脾肿大可引起左季肋部或左上腹沉重不适、食后饱胀的感觉。由于症状进展缓慢,就医时往往离起病已有数月之久。较少见的症状有背痛或四肢痛,因脾脏梗塞而觉左上腹或左下胸剧痛。晚期当血小板减少时皮肤、齿龈易出血,女性可有月经过多。CML—分期慢性期:1-3年,病情稳定,血及骨髓原始细胞小于10%
加速期:数月-数年,病情快速进展,血及骨髓原始细胞大于10%
急变期:数月,预后极差,骨髓中原始细胞大于等于20%,或血中原+早大于30%,或骨髓中原+早大于50%
[实验室检查]
血象:WBC,>20,>50,>100x109/L
DC:中幼,晚幼,杆核增多,
Eo,Ba增多
Hb和Plt晚期减少
骨髓象
增生极度活跃,M:E增高
中幼,晚幼,杆核增多,
Eo,Ba增多
红系,巨核系早期正常,晚期减少
ALP活性减少或阴性
CML----骨髓象
90%患者成熟的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降低。[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
t(9;22)(q34;q11)bcr-abl融合基因P210蛋白
RT-PCR检测bcr-abl融合基因+[生化检查]
血、尿尿酸含量增高血清维生素B12浓度及维生素B12结合力显著增高为本病特点之一,[诊断和鉴别诊断]
根据脾大、血液学改变、Ph染色体阳性可作出诊断。其他需要鉴别者有:1.类白血病反应(leukomoidreaction):
常有原发病存在,去除病因,LR消失
Eo,Ba不增高,ALP强+,Ph染色体-2.骨髓纤维化(MF):
血中出现幼红及幼粒,泪滴样RBC,Ph染色体-,ALP+
[治疗]单药化疗①首选羟基尿:3g/d
②其次为马利兰:6mg/d
③干扰素-α:300万~500万/(m2*d),皮下注射,数月/年。④联合化疗:HA:H2-4mg/d,
A25-50mg/d
MA:M4-6mg/d
A50-100mg/d④伊马替尼:为2-苯胺嘧啶衍生物,能特异性阻断ATP在ABL激酶上的结合位置,使酪氨酸残基不能磷酸化,从而抑制BCR-ABL阳性细胞的增值。副作用:水肿、肌痉挛、腹泻、血象下降重点掌握内容
1.巨脾2.外周WBC增多,幼粒、嗜碱增多。3.骨髓增生极度活跃,中幼以下粒细胞为主。4.Ph染色体及bar/abl融合基因。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由于单克隆小淋巴细胞扩增、蓄积浸润骨髓、血液、淋巴结和其他器官,最终导致正常造血功能衰竭的恶性疾病。临床表现典型B细胞慢淋起病缓慢,早期常无症状,可在体检或血常规检查时偶然发现,另一些则因淋巴结或肝脾肿大而被发现。临床表现(一)淋巴结肿大最常见(占70%),可为全身性,轻至中度肿大,偶可明显肿大,无压痛,触之有橡皮感,与皮肤不粘连,常见于颈部、腋下及腹股沟等处。临床表现(二)肝脾肿大脾肿大常见(40%),轻至中度肿大,晚期可达盆腔,偶可发生脾梗死或脾破裂。肝肿大(10%)程度不如脾脏,当明显肿大伴肝功能损害,常提示晚期病例。临床表现(三)其它脏器浸润表现50%患者有皮肤表现,较慢粒多见,特异性的如结节、红皮病等,也有非特异性如瘙痒症等。胃及小肠浸润常见,可见纳减、腹胀、消化不良、黑粪、腹泻等。临床表现肺部浸润主要有弥漫性结节、粟粒状浸润(40%)及胸腔积液(15%)。胸水常血性,也可因淋巴梗阻发生乳糜胸水。骨骼病变常见的有脱钙及骨质稀疏(5%),溶骨少见。临床表现病理检查60%以上患者肾脏双侧性白血病浸润,但一般病变轻微,约20%患者有蛋白尿及显微镜血尿。临床表现神经系统病变有斑点状脑浸润,甚至结节性脑瘤形成,也可发生脑膜、第7对颅神经、下丘脑、垂体及周围神经病变,颅内压可增高。临床表现(四)免疫缺陷表现带状或单纯疱疹发生率较高。患者易有化脓性感染如肺炎等。也有伴发第二种恶性肿瘤,尤以皮肤及结肠肿瘤。临床表现
T细胞慢淋的临床特点是起病迅速、肝脾肿大、淋巴细胞中度增多,常侵犯中枢神经系统、性腺及真皮深部,对治疗反应差,生存时间短。
实验室检查血象:持续性淋巴细胞增多。白细胞>10×109/L,超过100×109/L者不少。淋巴细胞占50%以上,绝对值>5×109/L,以小淋巴细胞增多为主。实验室检查骨髓象:有核细胞增生活跃,淋巴细胞>40%,以成熟淋巴细胞为主。实验室检查免疫分型:多数为B细胞性,T细胞者少。实验室检查染色体:约50%患者有染色体异常。诊断和鉴别诊断(一)、病史及症状⑴病史提问:起病缓慢,病人多无明显症状,问诊应注意是否有低热、盗汗,易感染表现。⑵临床症状:乏力、消瘦、纳差、盗汗、体力减退、发热,偶有皮肤瘙痒。诊断和鉴别诊断(二)、体检发现全身淋巴结肿大,质中等硬、可移动,晚期相互粘连融合;肝脾轻度肿大,晚期脾脏明显肿大。骨痛不明显。晚期皮肤可见出血点。诊断和鉴别诊断(三)、辅助检查1.血象:正细胞正色素贫血。白细胞计数>10×109/L,分类:淋巴细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