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考研《历史学》统考真题及答案解析_第1页
2022考研《历史学》统考真题及答案解析_第2页
2022考研《历史学》统考真题及答案解析_第3页
2022考研《历史学》统考真题及答案解析_第4页
2022考研《历史学》统考真题及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历史学专业基础真题本试题来源于考生回忆,仅供学习参考,请勿用作其他用途!一、单选题(总题数:20)1.某新石器遗址发现大量稻谷壳和稻草,红土,防洪水城垣,此遗址可能是A.红山B.屈家岭VC.齐家D.马家窑.据史记《商君传》商鞅变法,“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其目的A.保证自耕小农经济利益B.废除以奴隶为主体的生产方式C.确立土地私有制以鼓励生产VD.取消封君对土地的所有.东晋南朝,经济发展,促进文化繁荣,这一时期,从南方兴起的文化现象?A.佛石窟造像B.玄学思潮C.山水田园诗派VD.书法艺术.唐永贞革新后“天下事诀于北司,宰相行文书而已”,掌"北司”的是:A.大理寺卿B.宦官VC.节度使D.中书舍人5.清代边疆管辖制度中,郡县,八旗制,盟旗,伯克,土司制度并存,表明出政府A.实现对边疆的辖制B.推广汉地管理制度至边疆C.调整边疆的内地经济布局D.实行因地制宜的边疆政V6.太平天国运动后,区别于八旗、绿营的地方力在各地崛起(如湘军、淮军),成为清朝的主要武装力量,其早期特色A.直接听命于私人VB.采用近代西方军制C.军饷依赖于中央D.管辖地方行政权力7.1900年10月修订《英、德扬子协定》规定:将中国之江河及沿海各口岸各国贸易及其他正当经济活动,自由开放,亳无差别并知会各国。该协定:A.使列强之间斗争加剧B.消弭了中国朝野的反抗C.与美对华政策趋同JD.奠定了英、德在华主导地位“中共二大直言:加给中国人民,(无论是资产阶级、工人或农人)最大的痛苦的是资本帝国主义和军阀官僚的封建势力”。因此,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民主主义的革命运动是极有意义的”由此引之,当时中共A.强调了武装夺取的必要性B.根据国情确定革命统一战策略JC.充分识别建设社会主义紧迫性D.审时度势制定土地革命战略方针1940年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而所谓民主主义,现在已不是旧范畴的民主主义,已不是日民主主义,而是新范畴的民主主义,而是新民主主义”。毛泽东分民主革命的两个阶段主要依据是A.无产阶级革命领导权VB.中国革命开始融入世界革命C.国内主要矛盾已发生转变D.国民革命基本任务已完成1962,中共中央调整计划目标,工业生产值原定950亿元调为880亿元,钢产量755万吨调为600万吨,并按“经济合理,保留骨干的原则,对企业关停并转。这举措目标A.改革计划经济发展比例趋于平衡B.加强市场管理和压制通货膨胀C.改革城乡和工农关系D.使国民经济发展比例趋于平衡J11.古印度《梨俱吠陀》:“我是一个诗人,父亲操业医术,母亲用石磨谷,所事各有不同,同为求富与福,恰似觅草群牛、不限一地食物。”反映当时印度A.种姓与社会分工一致B.不同种族享有不同权利C.家庭出生决定个人地位D.职业世袭制度尚未形成V.古埃及第24朝法老波克利斯进行改革,宣布废除奴隶制,债权人只能索取债务人的财产作抵偿,而不能占有债务人的人身,因为财产属于个人,而公民人身属于国家,国家需要他们服役。该改革旨在A.扣制地兼并B.发展商品贸易C.保证国家兵源VD.推行明主政治.《萨利克法典》提及法兰克人的一项犯罪申诉习惯。即任何必须以汤釜神判法,判定犯罪嫌疑人要用右手从沸水中取出指定物品,这表明当时法兰克王国A.封建领主制度确立B.政党之争激烈C.罗马法全面复兴D.宗教影响法律公正V.美印地安人培育了独有的作物,传播到其他地区,包括A.玉米、烟草、番茄JB.甘薯、葡荀、棉花C.波萝、胡椒、小麦D.辣椒、水稻、棉花15.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称为“文艺复兴三杰",与启蒙思想家相比,他们A.热衷于浪漫主义风格B.侧重于以宗教题材表述人文思想VC.注重描绘理想的社会制度D.注重表达对财富和世俗美的追求重商主义早期追求“少买”,防止贵金属流出,晚期追求“多卖”,实际贸易顺差从少买"到“多卖”变化A.体现资本积累的不同方式VB.推动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C.限制了自由资本主义的扩张D.阻止了贵金属在全球流通1642年英国内战爆发后,议会民兵武装力量远超王党军队,海军也支持议会,许多港口处于议会控制下,但议会军在战场节节失利,原因是A.控制地区经济较为落后B.士兵来之不同群体C.领导阶层态度妥协动摇VD.军费保障难以为继1890-1906,美南部各州纷纷制定法律或修改州宪法,对公民选举资格进行限定,部分州采用祖父条款,规定内战前有投票格的人,其后代不受新投票规则限制,但该条款被联邦最高法院否定,表明当时美国:A.最高法院决定黑人地位B.各州无权制定和修改地方法律C.南部黑人无法享有公民资格D.南部州意在剥夺黑人政治权利V1947年英国通过《蒙巴顿方案》,随后印度和巴基斯坦独立,形成印巴分治局面,在克里米尔地区冲突埋下隐患,《蒙巴顿方案》中印巴分治的依据A.经济发展水平B.居民宗教信仰VC.自然地理界线I).政治制度形态1980-1987年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为-2.9%。大部分国家经济急剧下滑,非洲的80年代被称'‘为失去发展的十年”。出现这现象关键原因在于这些国家A.经济的依赖性JB.地理环境恶劣C.人口增长过快D.文化观念落后二、材料分析题(总题数:2)材料:从初平之元,至建安之末,天下分崩,人情苟且,纲纪既衰,儒道尤甚。至黄初元年之后,新主乃复始持扫除太学之灰炭,补旧石碑之缺坏,备博士之员录,依汉甲乙以考课。申告州郡,有欲学者,皆遣语太学。太学始开,有弟子数百人。至太和、青龙中,中外多事,人怀避就。虽性非解学,多求诣太学0太学诸生有干数,而诸博士率皆粗疏,无以教弟子。弟子本亦避役,竟无能习学,冬来春去,岁岁如是。又虽有精者,而台阁举格太高,加不念统其大义,而问字指墨法点注之间,百人同试,度者朱十。是以志学之士,遂复陵迟,而求浮虚者各竞逐也。一一裴松之注《三国志》问题:.材料中划线的句子反映了什么制度内容?正确答案:(材料中划线句子主要反映了汉代太学制度。汉代太学的建立,以公元前124年汉武帝置博士弟子员为标志。汉代太学的主要招生渠道有二:一是礼仪长官太常的直接选拔,二是各地官府的照例推荐。由于当时官宦子弟可以通过任子”制度进入仕途,不需要太学”文凭就能依仗父兄的官爵做官,因此太学生多数是来自民间的读书人。).分析东汉末年到魏晋初期太学衰落的原因正确答案:(东汉末年到魏晋初期,政局未得比较长期的安定,地方也时在变乱的状态中,所以学校教育兴废无常,名实不符。当时政府虽有时设立学校,但不过视为表章文治的装饰品;人民虽有时受业太学亦不过视为免役避乱的收容所。加之当时学风已经严重败坏,多数学生不务学业,专事投机钻营。导致太学逐渐衰落。).概述魏晋时期儒学发展的影响因素。正确答案:(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学成为正统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标志,儒学始终据有绝对的统治地位。东汉后期以来,朝政腐败,儒家暴露出了严重弊端和危机。儒家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大为下降,无法发挥出其维护社会秩序、安定人心的作用。儒家正统地位动摇。同时,随着佛教影响的日渐扩大与玄学的兴起,儒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儒学的玄学化和儒学与佛道的合时期。或者说是一个自我改造、自我完善的转型期。)22.材料一:1913年,印度在政府注册的工厂有2744家,1922年时增加到4744家,民族资本获得了丰厚的利润,一战时期因而被印度企业家们称为创业的“黄金时代”。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印度的制糖业和水泥业得到较快的发展,水泥和糖不再依靠进口。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印度虽然还不是一个工业化国家,但已是一个拥有现代工业的国家。当时衡量一个国家的工业水平要看钢产量和铁路里程,在这两项指标中,印度的钢产量名列世界第六,铁路里程6万多公里,远远高于当时的中国。中国的国土面积是印度的三倍,铁路里程仅及印度的六分之一.法国统治下的越南和荷兰统治下的印尼在一战前后也出现了同样的发展势头。一一马克森主编《世界文明史下》材料二:20世纪二三十年代经济危机期间,印度农产品的价格下降了一半以上。黄麻作为主要出口的农产品,因滞销而大量压在仓库,种植面积随之而缩减了30%-40%。从1931年9月1日到1934年8月11日,英国从印度运走了价值204450万卢比的黄金。危机期间,农民的收入比以前减少了半,债务增加了2-3倍。1929T933年城乡失业者和半失业者达4000万人。1933年1月底,印度人经营的工矿企业共有353个,其中就有243家倒。一一吴于,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上》问题:(D.概括20世纪二三十年代印度经济发展状况。正确答案:(一战后,印度的近代工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由印度资本控制的比重也有了增长。印度资本不仅继续控制棉纺织工业、钢铁工业等重要部门,还渗透到原来属于英国资本绝对控制的部门,如黄麻、采煤等,但是机器制造业基本上没有建立起来,基本化学工业也没有得到发展。这种产业结构的不平衡状态决定了印度近代工业的基础相当薄弱,在技术、设备、重要工业原材料等方面对英国及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依赖性很强。所以受1929-1933年经济危机影响,英国压低农产品价格,导致印度农产品的价格下降了,种植面积缩减。并且,英国为转嫁危机,加大对殖民地的掠夺,从印度掠夺大量黄金,导致印度经济更加恶化,农民债务增加,城乡失业严重,大量工矿企业破产。)(2).概述一战至二战前国际局势对印度的影响。正确答案:(①一战期间,英国向印度民族资产阶级许诺战后允许其自治,取印度对•战的支持。同时,英国对印度的经济控制放松,使印度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使民族民主运动的阶级力量进一步壮大。②一战结束后,凡尔赛与华盛顿体系形成,资本主义国际体系日趋稳固,英国继续掌握其殖民霸权。英国并未实现印度自治的言,反而颁布了《罗拉特法案》,继续保持特殊镇压权,激起了印度人民的强烈抗议,如甘地发动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使印度民族主义深入发展,印度人民开始以更激进手段追求独立。同时这一时期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对立的国际局势开始形成,共产主义思想传入印度,印度共产党也在这一时期开始形成。③1929T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期间,英国转嫁危机,加大对印度的掠夺,加剧了印度民族矛盾。经危机使印度经济衰退,社会矛盾激化,印度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同时德意口法西斯战争策源地的形成,使得部分激进人士向法西斯寻求援助,组织印度的法西斯团体。)三、论述题(总题数:4).论述唐玄宗时期军事制度的主要变化及其影响。正确答案:(唐朝中后期,由于均田制的破坏,农民大量逃亡,富户规避兵役,府兵的兵源渐近枯竭,府兵制走到了尽头,代之而起的是募兵制。玄宗开元以后,京城的禁军和地方节度使的军队,多以募兵形式招募。中央有“长从宿卫”,地方有“团结兵”,边境地区有“长征健儿。这些招募而来的士兵由官府发给身粮和家粮,属于雇佣性质的职业兵。募兵制是封建时代兵役制度的一大革,标志着职业化军队的正式形成有利于国家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不过,募兵制的士兵以当兵为职业,将帅长期统率•支军队,兵和将间有了隶属关系,又会导致封建军阀的出现,而军阀专兵是战乱不断、社会动荡的重要原因。唐后期的方镇兵和牙兵就是明显例证。方镇兵是唐代用于边塞防守的军队,初由府兵轮换担任,后由募兵常驻,设有军官管辖,由各节度使总领,主要分布于西北边疆和重要地区。方镇兵日渐强大,以至形成了“猛将精兵皆于西北”的局面,破坏了唐初内重外轻的兵力部,导致安史之乱的发生中唐以后,藩镇各节帅往往有募编的亲卫军,兵士取其恃勇,待遇逾于各军,寄为心腹•以作爪牙,称为“牙军。“牙兵”常由流民募集骄惰童横,杀易节帅如同儿戏,是造成藩镇动乱的原因之一。镇兵与牙兵的出现是唐朝中央集权统治开始削弱的一个明显征兆,也是唐末及五代战乱不断、社会动荡的一个重要原因。).论述雅典和罗马通过对外扩张成为帝国的过程,并分析雅典帝国短暂而罗马帝国长久的原因。正确答案:((一)雅典成为帝国的过程(1)提洛同盟的形成。公元前478年,在雅典的领导下,希腊各城邦除斯巴达以外在提洛岛宣布建立联盟,共同抗击波斯帝国,史称提洛同盟。(2)由提洛同盟到雅典帝国。希波战争后,波斯帝国入侵的失败,提洛同盟性质发生变化,逐渐成为雅典控制各盟邦的工具。公元前471年,纳克索斯岛尝试退出同盟失败,前454年,雅典将同盟金库由提洛岛搬至雅典卫城,这标志着提洛同盟彻底转化为雅典帝国。(二)罗马对外扩张的过程(1)征服意大利。公元前6-前3世纪,罗马共和国扩张主要目标是统一意大利半岛。公元前477-公元前396年通过三次维爱战争,征服伊达拉亚人,控制台伯河北部;公元前343-公元前290年通过三次萨莫奈战争,征服意大利中部地区;公元前280-公元前275年通过皮洛士战争,征服意大利南部。罗马统一整个意大利半岛,开始寻求对外扩张。(2)征服地中海地区。公元前3-前2世纪,罗马共和国与迦太基进行了三次布匿战争,成为西地中海区域霸主。公元前2-前1世纪,罗马通过四次马其顿战争,征服了整个希腊,又通过叙利亚战争,征服西亚部分地区。至,罗马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3)公元前1世纪一1世纪,在罗马的内战中,埃及成为罗马领土.之后,罗马在屋大维的治下,领土不断扩展,成为了横跨欧亚非的帝国。(三)雅典帝国短暂而罗马帝国长久的原因(1)政治上,雅典城邦统治机构和政治制度较罗马显得落后。从公元前451年起,雅典限制公民权的扩大,而罗马帝国则广泛授予行省上层人士公民权,因此罗马统治基础较雅典更广。雅典最高统治机构是公民大会,广泛的民主使得行政效率低下,始终难以形成稳定的统治核心,而罗马帝国则有中央有屋大维等贤明君主独裁,地方推行行省制,行政效率高,统治相对稳定。(2)军事上,雅典帝国军事实力较罗马帝国更弱小.雅典自始至终都没有征服整个希腊,且外敌较多,与斯巴达的伯罗奔尼撒战争最终也拖垮了雅典帝国,而罗马帝国则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实力征服了整个环地中海区域。(3)经济上,雅典以商业立国,而罗马以农立国.在古典时代农业是主要生产部门,罗马农业较雅典更为发达,使得罗马可以积聚更多的公民兵承受更多的失败,而雅典依赖商业与海军,一旦海军遭到摧毁,贸易遭到封锁,其经济就容易崩溃,很难东山再起。(4)地理环境上,罗马帝国的中心地区亚平宁半岛三面海域岛屿很少,基本是孤立存在,易守难攻。雅典地处阿提卡的中心平原地带,二面环山,面傍海,但附近岛屿较多,易受攻击。25.论述1935年到1937年中国共产党方针政策的转变,并分析其对中国共产党发展的历史意义。正确答案:((D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名义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呼吁全国各阶层、各党派、各军队“停止内战,以便集中一切国力去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同年11月13日,中共中央发表《为日本帝国主义并吞华北及蒋介石出卖华北出卖中国宣言》,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抗日反蒋。12月,中国共产党领导了一二九爱国运动,掀起了抗日救亡的群众运动的新高潮。(2)同月17日,中共中央在陕西省安定县瓦窑堡举行政治局扩大会议。25日,会议通过了《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议》,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27日,毛泽东做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以上决议和报告,全面地阐明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与政策。建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目的是组织千万万的民众,调动浩浩荡荡的革命大军以对付共同的日本帝国主义这一民族敌人。(3)为了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1936年9月,中共中央向党内发出指示,明确提出将抗日反蒋口号改为逼蒋抗日”的总方针。12月,中国共产党派周恩来等人前往西安,促使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为促成国共两党合作抗日,1937年2月,中共中央致电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提出五项要求和四项保证,这是中共中央公开向国民党提出的两党合作的基本条件。1937年2月的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实际上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关于两党合作抗日的正确主张,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4)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9月22日,国民党发表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在山发表《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表明在事实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以上宣言和谈话的发表,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口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5)中共中央在这一时期制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和各项具体政策,正确地处理了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的关系,把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和争取人民民主的斗争有机地联系起来,在反抗日本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中,放手发展人民革命力量,力争抗战的胜利成为人民的胜利。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和政策的贯彻执行,最大限度地孤立了极少数反共顽固派,广泛地团结了一切可能团结的抗日力量,使全国团结抗战的局面得以坚持和发展。)26.论述全球范围内南北差距和贫富分化的原因及历史影响。正确答案:((一)历史原因南北差距的形成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既有外部因素的推动,也有内部因素使然.(1)帝国主义、殖民主义长期残酷剥削和压迫是南北差距形成的最根本的原因。从15、16世纪殖民扩张开始,数百年的殖民史造就南北格局。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大多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取得独立的,过去很长时期处于殖民地半殖民地状态,遭受帝国主义国家残酷压迫和掠夺,生产力水平很低,国民经济单一,落后,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战后,经过斗争,摆脱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统治,取得了独立。但是,政治上的独立,并不能立即改变经济落后的面貌,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的彻底改变,将经历一个相当长的艰苦奋斗的过程。这样,它们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上的差距,就不能不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继续存在。(2)经济全球化是利弊相兼的“双刃剑”,它的加速推进是南北差距扩大的现实原因。经济全球化有利有弊,“它既加快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又在全球范围内扩大了富差距";经济全球化不仅极大地推动全球生产力的发展,有力地加速世界经济增长,而且为少数发展中国家追赶发达国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经济全球化也加剧了国际争,也对发展中国家民族工业造成严重冲击。在以美国为中心的北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化进程中,它们凭借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市场机制和运作手段等优势,以高新技术创新为支撑以控制世界资源的流向和经济产出的流向为手段,以操纵主要国际组织和制定游戏规则来确保自己在世界经济中的根本利益,他们自然是全球化浪潮的最大受惠者,使其全球化带来的巨大财富不能公平地在南北之间、贫富之间分配,导致北方意来富,南方意来意穷.北方成为南方的最大债主”,南方成为北方的最大负债人。(3)现行的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使南方国家发展面临不利的外部发展条件,是促成南北差距扩大的外部因素,目前的国际经济秩序是二战结后由北方发达国家主导建立并确定的,必然会反映他们的利益与要求。当时仍处于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状况的大多数南方国家无从也无法体现自身的正当利益和合理要求,发达国家制定和利用国际经济规则,竭力将触角伸向世界各地、寻求更多的资源、更大的市场,结果建立了更强大的经优势。而发展中国家只能被动地接受和就范于不公正的、不合理的经济秩序,它们的发展权受到严重制约。因此,旧的国际经济秩序不仅严重阻碍了南方国家的发展,而导致南北差距进一步拉大。(4)发展中国家因“先天不足”、发展战略错位以及内乱、战争和冲突等因素,导致一再错失"工业技术革命快车”,这是南北差距扩大的内在原因。南方国家都先后经受过北方殖民主义的扩张,因“先天不足无法也无从乘上“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快车"。而正是通过第一次工业革命,西欧国家开始迅速崛起。在以电力带动的第二次产业革命浪潮中,新兴独立的亚非拉国家,则由于战争、内乱、民族矛盾、宗教冲突和领土争端等等因素,造成国力微弱,无力也不可自能赶上这快车,再次与第二次工业革命快车擦肩而过。而欧美发达国家正是通过第二次工业革命变得更为强大。如今全球正在进行以信息技术为国际经济主要推动力的第三次产业革命,如果再赶不上这列车,未来南方国家还会沦为国际经济强国的殖民地。(二)历史影响(1)南北差距拉大反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