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毒动植物课件_第1页
有毒动植物课件_第2页
有毒动植物课件_第3页
有毒动植物课件_第4页
有毒动植物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有毒动植物中毒河豚鱼中毒河豚鱼(pufferfish)是一种味道鲜美但剧毒的鱼类,淡水、海水中均能生活有毒成份为河豚毒素(tetrodotoxin,TTX)

有毒动植物中毒河豚毒素分布在皮肤、内脏及血液中,其中以卵巢、肝脏中含量最高新鲜洗净的鱼肉一般不含毒素,但鱼死后较久,毒液及内脏的毒素可渗入肌肉组织中。有的河豚品种鱼肉也具毒性。每年春季为河豚鱼生殖产卵期,毒性最强,食之最易引起中毒

有毒动植物中毒河豚毒素稳定,加热至100℃(煮沸)10分钟不被破坏。不易被一般物理性处理方法如日晒、盐腌所破坏但pH>7时可被破坏

首先是感觉神经麻痹,然后是运动神经麻痹因其可阻断神经肌肉间的传导,亦可导致感觉神经传导阻滞在心血管系统可导致外周血管扩张及动脉压急剧下降对呼吸中枢有特殊的抑制作用有毒动植物中毒临床表现与急救治疗

河豚鱼中毒的特点为发病急速并剧烈,潜伏期10分钟-3小时

有毒动植物中毒手指、舌、唇刺痛感恶心、发冷、口唇及肢端知觉麻痹四肢肌肉麻痹、瘫痪,逐渐失去运动能力以致呈瘫痪状态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麻痹而死亡有毒动植物中毒一旦发生,必须迅速进行抢救。以催吐、洗胃和导泻为主,可用2%碳酸氢钠中和胃内毒素目前对此尚无特效解毒药,只能对症处理河豚鱼特征肚大尾小背部有花纹牙为门齿有毒动植物中毒有毒动植物中毒有毒动植物中毒有毒动植物中毒毒蕈中毒

(toxicorpoisonousmushroom)已知毒蕈(xun)有80多种,其中含剧毒素的有10多种常因误食而中毒,多散发在高温多雨季节有毒动植物中毒有毒动植物中毒临床表现与急救治疗有毒动植物中毒胃肠炎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脏器损害型根据毒蕈毒素成分、中毒症状可分为四型胃肠炎型潜伏期10分钟至6小时主要症状为剧烈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经过适当对症处理可迅速恢复,病程2-3天,预后好有毒动植物中毒有毒动植物中毒溶血型潜伏期为6-12小时首先表现为胃肠症状发病3-4天后出现溶血型黄疸、血尿、肝脾肿大等,重者可死亡

有毒动植物中毒脏器损害型

此型中毒最严重。依病情发展可分为潜伏期、胃肠炎期、假愈期、内脏损害期、精神症状期及恢复期为预防毒蕈中毒的发生,可以借鉴一些传统的经验,如色泽鲜艳,菌盖上长疣子,不生蛆、不被虫咬,有腥、辣、苦、酸、臭味,碰坏后容易变色或流乳状汁液的是毒蕈;煮时能使银器或大蒜变黑的也是毒蕈最根本的方法是切勿采摘自己不认识的蘑菇食用,毫无识别经验者,千万不要自采蘑菇有毒动植物中毒预防措施毒蕈特征颜色鲜艳有疣有环有托不被虫咬世界各地毒蕈Deathcap有毒动植物中毒中毒肝炎型毒蕈:

褐磷小伞

白毒伞

磷柄白毒伞

毒伞

胃肠炎型毒蕈:毒红菇

红网牛肝菌

墨汁鬼伞神经精神型毒蕈:毒蝇伞

豹斑毒伞

角磷灰伞菌

臭黄菇

国内常见的毒蕈中毒肝炎型毒蕈中毒:

褐磷小伞

白毒伞

磷柄白毒伞

毒伞

胃肠炎型毒蕈中毒:毒红菇

红网牛肝菌

墨汁鬼伞神经精神型毒蕈中毒:毒蝇伞

豹斑毒伞

臭黄菇

毒红菇味麻辣,是一种分布比较广泛的毒菌主要引起胃肠炎型中毒症状发病快,病程短,可出现剧烈恶心、呕吐、腹泻、腹痛重者可出现面部肌肉抽搐,脉搏加速,体温上升或下降,因心脏衰弱或血液循环衰竭而死亡小白鼠急性毒性试验,以每公斤体重用于蘑菇20克的提取液在腹腔内注射。死亡率80%左右中毒肝炎型毒蕈中毒:

褐磷小伞

白毒伞

磷柄白毒伞

毒伞

胃肠炎型毒蕈中毒:毒红菇

红网牛肝菌

墨汁鬼伞神经精神型毒蕈中毒:毒蝇伞

豹斑毒伞

臭黄菇

红网牛肝菌特征:菌盖茶褐色,有平伏的细绒毛,菌柄桔红色,有紫红色网纹,营口桔红色,菌肉受伤变蓝色,与菌管层接连处带红色中毒肝炎型毒蕈中毒:

褐磷小伞

白毒伞

磷柄白毒伞

毒伞

胃肠炎型毒蕈中毒:毒红菇

红网牛肝菌

墨汁鬼伞神经精神型毒蕈中毒:毒蝇伞

豹斑毒伞

臭黄菇

墨汁鬼伞特征:菌褶成熟液化成墨汁对人有毒性,特别与酒类同食,更易中毒以胃肠炎型为主要的中毒症状并可出现精神不安,心血管扩张,心跳加快,耳鸣,虚脱,发冷等症状中毒肝炎型毒蕈中毒:

褐磷小伞

白毒伞

磷柄白毒伞

毒伞

胃肠炎型毒蕈中毒:毒红菇

红网牛肝菌

墨汁鬼伞神经精神型毒蕈中毒:毒蝇伞

豹斑毒伞

臭黄菇

毒蝇伞毒性:有毒。含有毒蝇碱,尤以菌盖含量较多食后发病快,病程短,有剧烈的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并出现精神错乱、出汗、发冷、肌肉抽搐、脉搏减慢、呼吸困难或头晕眼花,牙关紧闭、休克等中毒肝炎型毒蕈中毒:

褐磷小伞

白毒伞

磷柄白毒伞

毒伞

胃肠炎型毒蕈中毒:毒红菇

红网牛肝菌

墨汁鬼伞神经精神型毒蕈中毒:毒蝇伞

豹斑毒伞

臭黄菇

毒性:含有毒蝇碱。食后发病快,一般l—6小时,最短约半小时。主要作用使副交感神经兴奋。发病后心区难受、上吐下泻、出汗、流泪、流诞、瞳孔缩小、感光消失、脉搏减慢而不规则,呼吸障碍、体温下降、四肢发冷等。严重者常出现幻视、谚语、抽搐、昏迷,甚至还有肝损害和出血等现象,一般死亡较少豹斑毒伞中毒肝炎型毒蕈中毒:

褐磷小伞

白毒伞

磷柄白毒伞

毒伞

胃肠炎型毒蕈中毒:毒红菇

红网牛肝菌

墨汁鬼伞神经精神型毒蕈中毒:毒蝇伞

豹斑毒伞

臭黄菇

臭黄菇毒性:潜伏期短,一般可于食后半小时左右即发病,主要为胃肠道症状,如剧烈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还出现精神错乱,头晕眼花,乱说乱唱,严重者则有面部抽搐,牙关紧闭,视力减弱,昏睡等中毒肝炎型毒蕈中毒:

褐磷小伞

白毒伞

磷柄白毒伞

毒伞

胃肠炎型毒蕈中毒:毒红菇

红网牛肝菌

墨汁鬼伞神经精神型毒蕈中毒:毒蝇伞

豹斑毒伞

臭黄菇

褐鳞小伞此菌极毒,食后不到半小时即发生强烈的胃肠道症状,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后似乎病愈,约一天以内无明显症状,即为假愈期。实际上正是侵害内脏器官期,出现肝肿大或萎缩(肝细胞坏死,脂肪变性)。黄疸、心肌炎、皮下出血、肝昏迷等。严重者烦躁不安,昏迷不醒,最后抽搐,休克而死。因此这种毒蘑菇中毒属于“肝损害型”,病死率较高白毒伞(极毒)毒性:极毒,含有毒伞肽和毒肽,能严重损害肝、肾、心。肺、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等,故属于“肝损害型”中毒。最初只有胃肠道激惹症状,后出现假愈期。实际上正是侵害内脏器官期,出现肝肿大或萎缩(肝细胞坏死,脂肪变性)。黄疸、心肌炎、皮下出血、肝昏迷等。再后为精神症状期。严重者烦躁不安,昏迷不醒,最后抽搐,休克而死。因此这种毒蘑菇中毒属于“肝损害型”,病死率较高鳞柄白毒伞极毒,含有毒伞肽和毒肽。中毒症状同白毒伞,属于“肝损害型”,中毒者病死率高。经小白鼠试验、以每公斤体重用鲜蘑菇100g的提取液在腹腔内注射,死亡100%毒伞含有毒肽和毒伞肽中毒症状与白素伞和鳞柄白毒伞相同经小白鼠试验,以每公斤体重用干蘑菇20克的提取液在腹腔内注射,死亡率60%左右牛乳中微生物的来源乳房内的微生物污染:在健康乳牛乳房的乳头管及其分支内,常有许多细菌存在,主要是:小球菌属、链球菌属,其次还有乳杆菌属、棒状杆菌属。(初乳弃掉可大大减少细菌在鲜乳中的数量)当发生乳房炎时,牛乳中会出现乳房炎病原菌,如无乳链球菌、乳房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棒杆菌、埃希氏杆菌、牛型结核杆菌、牛布氏杆菌。环境中的微生物污染:挤奶时和挤奶后食用前的一切环节都可能受到污染,污染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直接受牛舍的空气、饲料、挤奶用具、容器、牛体表面的卫生情况、挤奶工人和其他管理人员卫生情况的影响(见附表)总之,牛乳极易遭受微生物的污染,因此挤奶后须很快进行过滤并及时冷却,否则牛奶很快变质。不同的挤奶条件对牛奶污染程度的比较污染来源遵守卫生条件不遵守卫生条件牛皮肤与毛5020,000空气130挤奶者的手110,000滤奶器1100,000挤奶用小桶701,000,000牛乳中的优势微生物种类

鲜牛乳中的微生物优势种类是细菌、酵母菌和少数霉菌。即:乳酸菌胨化细菌脂肪分解菌细菌酪酸菌产生气体的细菌产碱菌霉菌和酵母菌乳酸菌乳链酸菌:适宜在30~35℃的条件下生长,可产生乳链菌肽,鲜乳的自然酸败主要由它引起。乳脂链球菌:适宜在30℃条件下生长,具较强的分解蛋白质的能力。粪链球菌:人和动物的肠道细菌,卫生条件差时可发现该菌,在10~45℃的范围内均可生长。液化链球菌:可强烈分解蛋白质,酪蛋白分解后可产生苦味嗜热链球菌:适宜在40~45℃的条件下生长,在20℃以下时不生长嗜酸乳杆菌:适宜在37~40℃时生长,在15℃以下时不生长胨化菌概念:使不溶蛋白质在蛋白酶的作用下转变成可溶状态的现象,称为蛋白质的胨化。主要细菌种类:芽孢杆菌属中的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生长的适宜温度范围是20~40℃;假单胞菌属中的荧光假单胞菌、腐败假单胞菌,生长温度范围为25~30℃其他细菌脂肪分解菌:主要是G-的无芽孢杆菌,如无色杆菌、假单胞菌等。产生气体的菌:分解糖类产酸产期,如大肠杆菌群。产碱菌:一类可分解牛乳中有机酸的细菌,分解的结果造成乳的pH值上升,主要是G-的需氧细菌,如粪产碱杆菌、粘乳产碱杆菌。鲜乳变质时的微生物变化抑菌期:鲜乳中含有来源于动物体的抗体物质等抗菌因素,在微生物数量较少的情况下,这种抑菌作用可维持36小时左右(13~14℃),此期为抑菌期。乳酸链球菌:乳中抗菌物质减少或消失后,首先看到乳酸链球菌的成为优势类群,使乳液酸度不断升高,出现乳凝块。当酸度达到一定时,乳酸链球菌的生长也被抑制,不再继续繁殖,数量开始下降。乳酸杆菌期:当pH下降到6左右时,乳酸杆菌开始生长,,当pH下降到4时,乳链球菌受到抑制,乳酸杆菌成为优势继续产酸,此时大量的乳凝块、乳清出现。真菌期:pH值达3~3.5时绝大多数细菌被抑制,甚至死亡,耐酸的酵母菌和霉菌利用乳酸和其他有机酸开始生长,使乳液的pH逐渐降低,接近中性。胨化细菌期:经过以上变化,乳中乳糖含量被大量消耗,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相对增高,分解蛋白质和脂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