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吴文化背景下的浙西新文学作家群_第1页
论吴文化背景下的浙西新文学作家群_第2页
论吴文化背景下的浙西新文学作家群_第3页
论吴文化背景下的浙西新文学作家群_第4页
论吴文化背景下的浙西新文学作家群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吴文化背景下的浙西新文学作家群2006年笨5蝴No.5.20o6浙江社会科学ZHEJNGSOCIALSCIENCES2000年9Sep.,2006论吴文化背景下的浙西新文学作家群口徐可内容提要浙西新文学作家群是一个带有鲜明吴文化特色的作家群体,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个作家群体的形成,与其所处的这片文化土地有着不可割断的精神联系;其在精神取向,艺术思维,审美表现等方面所呈示的共趋性特征,显然受到深潜的吴文化精神的浸染.透过浙西新文学作家群体的研究,可更全面地认识到隐藏其背后的地域文化传统的滋养,可展示在独特的区域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一种文学现象的独特意义.关键词吴文化浙西新文学作家地域性作者徐可,女,湖州职业技术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湖州313000)综观历史上的文学创作现象,许多作家都会自觉或无意识地流露出地域文化背景的印迹."地域"不仅是创作主体生生不息的精神栖息之地,也构成了他们文学创作的特定话语内涵.由此审视浙西新文学作家,其中既包括出生于浙西,大部分时间生活于江南的作家,如丰子恺,施蛰存等,也包括从杭嘉湖走出,在域外进行文学创作,取得巨大文学成就的作家,如茅盾,郁达夫,徐志摩,戴望舒,俞平伯,夏衍等,就可以发现许多具有共趋性的,缘于地域文化之根的东西.可以说,共同的地域文化精神承传,造就了浙西新文学作家在精神取向,艺术思维,审美表现等方面的趋同性.他们所表现出的开放求新的精神,带有地域文化的精神印记;其创作思维中流露的自然本真的性情化色彩,与地域人文传统诗意地契合;在他们不同的文本深处,还呈示出共通的"女性化"审美倾向,散发着吴文化特有的"文化场"气息.上述种种,不仅呈现在表象上的地域色彩.尤其凸现于内质中的地域性精神.据此可见.浙西新文学作家群是一个带有鲜明吴文化特色的作家群体.透过对这一群体的研究,可以展示特定的区域文化背景下形成的文学现象的独特意义及其文化渊源.一,开放创新的人文精神现代文学史家严家炎先生指出,"对于20世纪中国文学来说.区域文化产生了有时隐蔽,有时显着然而总体上却非常深刻的影响,不仅影响了作家的性格气质,审美情趣,188艺术思维方式和作品的人生内容,艺术风格,表现手法,而且还孕育出了一些特定的文学流派和作家群体."地处东南沿海的江南地域,历史上积淀的启蒙思想意识和文化创新精神,在"五四"独特的时代语境中构成了对近现代中国知识界以强大的思想,精神冲击力;也对浙西新文学作家产生无形的精神感召力.正是地域文化传统的自觉承传,遂有他们在"五四"新文学革命中的广泛建树;也才有在浙西这个有限的区域中,短期内走出一个阵容壮观的新文学作家群.换言之,这个带有鲜明吴文化特色的作家群体所具有的开放求新的精神取向,显然与其所处的地理区域背景和历史文化传统有密切的联系.论及浙江的区域文化种型,人们通常称之为"吴越文化",实际上,"吴"和"越"文化本身具有很大的品性差异.一般而言,以会稽(绍兴)为中心的"浙东"为"越文化"范畴,而处于"浙西"的杭嘉湖则属于"吴文化"圈.所谓"浙西",相沿成习的概念是以钱塘江为界,江之东称为"浙东",江之西为"浙西",史称"两浙".《旧浙江通志》云:"浙东多山,故刚劲而邻于亢;浙西近泽,故文秀而失之靡."④可见浙东和浙西因地理位置不同和自然环境的差异,决定了"两浙"民风民性的差别.晚清龚自珍也曾用"亦剑亦箫"的比喻,概括了吴越文化"亦刚亦柔"的品性,说明了"吴","越"文化不同的特性.本文所涉及的"吴文化"概念,是指太湖流域(包括苏南,浙西)人民自古以来的社会生活方式,精神风貌,行为特色等方面的内容.太湖流域远离中原,其文化精神很少受传统观念的浙江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束缚,而是在与四周邻近区域文化的交流,融合中不断开拓发展.它不但融合了越文化,还吸纳了黄河流域的中原文化,长江上游的巴蜀文化,中游的楚文化等,从而形成了兼容并蓄,开放求新的文化精神,这种精神的形成有多方面原因.其一,自然环境对地域先民气质秉性的潜在影响.太湖流域处于东南一隅,"迫江濒海",境内平原宽广,河湖密布.吴地先民借"舟楫"代步,在古代交通工具极端落后的条件下,与周边邻近地区的交往沟通和向外开拓,反而比中原,特别是西北地区更为方便.独特的地理环境,使该地域好动善变,外向拓展的氛围浓郁,培养了人们求新求变的意识,从而使吴文化具有明显的开放性特质.这种历史承传的求新求变,外向拓展意识,一旦有机会与外界交流,就会获得某种先机.20世纪初,当世纪新风在人们面前打开一个新奇的外部世界之时,在近代文化思潮大裂变,中西文化激烈冲撞之际,位于东南沿海的江南地域得风气之先,不少知识分子心绪波动,纷纷东渡西行,探寻异域新风.如近代江浙跨出国门的留学生人数居于全国前列.仅东渡日本的浙西人就有王国维,钱玄同,沈氏(尹默,兼士,士远)兄弟,郁氏(曼陀,达夫)兄弟,丰子恺等.其二,吴文化的多元性及其建构过程对形成自身特性的内在影响.从文化的视角看,勾吴文化是黄河流域的周文化与长江流域的江南土着文化相互融合的产物,在春秋时期已呈示出不同于其他区域的文化背景.这种复杂而又独特的文化背景,使它博采众长的包容性,开放性在开始时已经显现.特别是经过东晋,唐五代和南宋三次大规模人口南迁,民间的思想,人际的交往,较少禁锢,容易交流并善于接受新事物.中原地区先进的农业,手工业技术和人才,学术思想观念的融入,使江南地域经济文化得以稳步发展和繁荣,并渐居全国领先地位,同时也导致了自身精神气质,民风习俗和价值观念等深层文化的诸多变异.及至近代,西学东渐,吴和越地区又首当其冲,率先接纳西方新潮.浙西王国维等先驱人物,开启了重估旧学,会通中西以实现中国文化近代化的新局面.历史证明,开放精神和兼容意识已作为一种文化特性,深深植根于吴文化的沃土之中,并在茅盾等浙西新文学作家身上得到坚实的回应.其三,吴文化的区域位置使它汇流了偏离中原正统思想的异质文化因素,逐步形成了不受羁束,求新求异的精神.有研究者指出,"现代考古学不约而同地看到,在华夏文明的曙光里横亘着两个最基本的文化板块,面向海洋的东南部地区和面向亚洲大陆腹地的中原和西北部地区."历史上,中原大地作为正统的"中夏",而东南沿海区域作为"方外之地",往往偏离正统,在整个文化风貌上也大不相同.虽然,北宋以后完成了中国文化中心的南移,但东南沿海仍积淀着历史上沿袭下来某些异质文化因素;江浙作为凝聚着浪漫精神和叛逆文化因子的传统区域文化场,成为变革的热地.早在鸦片战争之前,浙西先贤就已着手启蒙工程的建构.如晚清龚自珍提出"尊情"说,注重人性的自由发展.反映在文学思想上,其核心精神就是冲决正统文学原则的樊篱,使文学不受束缚地,自由地表达真情实感和反映真实历史.被梁启超称为"近世诗界三杰"之一的夏曾佑,"是近代'新学诗'的首倡者之一,其诗歌创作主张与创作实践均体现融'新学'知识和学理,名词人诗的特点.……其以'怪异'着称的诗作,开'诗界革命'的先河".在"五四"新文学运动和文学革命中,以激进的姿态出现的浙西籍作家就有钱玄同,茅盾,沈尹默等.特别是近代,地处吴文化区域的上海,在吴越农商文化基础上,融合了西方现代商业文化特点,逐步游离出吴文化,形成了一种土洋杂交的新兴文化,称之为海派文化.海派文化的特点之一,即永不停息地追新猎奇.作为吴文化核心区域的苏南和浙西,在地域上与上海相邻,自然不能低估"强邻"的这种吸引力.晚近的"鸳鸯蝴蝶派"产生于吴地,活跃于上海,与"鸳蝶小说"有关联的两个浙江作家,严独鹤(桐乡人)和赵茗狂(吴兴人),都来自毗邻上海的浙西杭嘉湖地区,大约就是出于"近水楼台"的效应.吴文化开放求新的人文精神,在浙西新文学作家那里得以充分体现.他们以开放进取的精神自觉地汇入"五四"新文学大潮;以超前的思维和敏锐的视角,积极主动地接受域外文化的洗礼.浙西新文学作家中的精英人物,或成为一种文学思潮,一个文学流派的领衔者,或是某种文学体裁的开拓者,在中国新文学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先锋和领导作用.其一,对世界文学的引进和传播.浙西新文学作家以开放的胸襟,积极呼应和汲取外来文化思想,从而体现了他们的精神价值取向.茅盾,宋春舫等浙西新文学作家,通过译介,将世界文学理论,思潮,创作手法和文学作品传播到中国,并以其创作实践为世界文学理论在中国的接受,发展和繁荣做出了表率.徐志摩,郁达夫,戴望舒,施蛰存等作家也都以开放的姿态迎接世界文艺大潮的洗礼;并在创作实践中融入异域文学的养分,为繁荣中国现代文学做出了贡献.其二,文体观念的创新.在"五四"新文学各种文体的创建中,浙西新文学作家勇于开拓,而且在多个领域里独占鳌头:郁达夫首创浪漫抒情体小说;徐志摩是新格律诗的倡导者;沈尹默是"五四"白话诗运动的开拓者之一;钱玄同的"随感录"以凌厉的攻势,抨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负面现象,是散文文体的一种创新;丰子恺的散文"萧疏淡远,带有哲理深味",⑨成为"散文方面一派的代表";宋春舫,陈大悲,李叔同等作为我国第一代新剧的引入者,创造者,为中国新兴话剧的创建做出了开拓性贡189徐可:论吴文化背景下的浙西新文学作家群献."五四"后十年间,浙西新文学作家不断求新求变,从事文学的多样创造,表现了依然显赫的业绩:茅盾"是社会剖析派小说的领袖和开拓者"固,戴望舒的现代派诗歌,施蛰存的心理分析小说,都为中国新文学提供了独特的文学品种,体现了艺术的创新精神.浙西新文学作家在文体革新和文学观念上所显示的创造性成就和开放创新的坚执精神,虽然不能低估外来文学思潮的影响,也不能说是吴文化区域所独有,但至少可以说,在一个地域内涌现的作家群体于短时期内释放出如此巨大的能量,显然是该地域积淀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地域人文精神蓄势已久的表现.二,"水性"的艺术思维不同的地域环境对人的气质乃至艺术创作风格会产生一定影响,使作家对生活感知的表达方式常常表现出具有地方色彩的形态特征.正如梁启超《中国地理大势论》云:"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吴楚多放诞纤丽之文,自古然矣,自唐以前,于诗于文于赋,皆南北各为家数.长城饮马,河梁携手,北人之气概也;江南草长,洞庭始波,南人之情怀也.散文之长江大河一泻千里,北人为优;骈文之镂云刻月善移我情者,南人为优.盖文章根于性灵,其受四周社会之影响特甚焉."@纵观"两浙"文化现象,浙东是史学家和哲学家的重镇,而浙西独多风流倜傥的文人学士;浙东作家的艺术思维是"土性"的,这一"土性"思维取决于他们身上深潜着的厚重土气,于是浙东就会出现两个特色鲜明的文学群体:乡土作家群和左翼作家群,演绎出土性十足的浙东坚硬民风与民气;浙西作家的艺术思维是"水性"的,他们崇尚率性自由,浪漫的性灵文学传统,追求雅逸清绮的审美意趣,如郁达夫,徐志摩,戴望舒等作家,大抵多情,浪漫,文风偏于温婉,飘逸,由是浙西就会有浪漫文学创作群体的形成.个中原因虽很复杂,并非单纯地理因素所决定,但如此显着的地域群体性现象的出现,却不能说与区域文化特质完全无关.属于"吴文化"圈的浙西,自然环境秀丽,人民得江山之秀的熏陶而显得平和柔慧,细腻而富有灵气.正如前人所说,"三吴之州,莫大于杭,其地水裱山妍,其人机慧毓秀而清明";"吴兴山水发秀,人文自江右而后,清流美士,余风遗韵相续";嘉兴"土膏沃饶,风俗淳秀."∞江南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创造衍生了繁荣的经济环境,也营造了灵动的心绪和浪漫的氛围,塑造和制约着文人的气质和创作情调,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浪漫性灵的文风.大量的江南文人,以自己的独特感悟和创作实践,使率性而行,纯任自然的"性灵派"文学思潮能在江南地域历久不衰.如清代钱塘人袁枚,倡导通达自然,独抒性灵,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性灵诗说的一位重要代表人物.江南传统文化血脉的流贯和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决190定了浙西新文学作家的艺术思维方式,从而在其笔端经意或不经意地表露出来.他们在创作中无论叙事,抒情,议论,大多由着自己的性情,文思随着情绪的波动"信马由缰",从而使作品洋溢着自然本真的性情化色彩.如郁达夫就是一位极具性情化色彩的作家.郁达夫认为文学作品的宗旨在于将作家内心的真情实感赤裸裸地坦现给读者,小说应该是作者感情的自然流泻,而不在结构的完整和情节的曲折.他的小说,打破了中国传统小说以情节为主线的常规,率真袒露性情,宣泄情欲,文思也就随着心灵之河的流淌而任意东西,由此创造了一种不事构造,直抒胸臆,带有"自叙传"色彩的全新的小说样式."水性"的艺术思维也表现在浙西其他新文学作家身上.俞平伯把发抒性灵和独立思考作为写作准则,他的散文具有"自得其乐"的洒脱,任情任性,独具舒卷自如之意.徐志摩的诗歌虽然讲究音乐美和建筑美,但强烈的主观色彩和典型的浪漫气息,又使他那根据情感变化而参差灵动的诗行,具有空灵飘逸如流水般的动态之美.他的散文也闪耀着潇洒自由的个性风采,无拘无束,自然随意,具有水一样任意流泻的风格和纵横恣肆的气势.穆旦的诗以主体心灵的历程呈现客体,在他的诗中可以感受他跳动的脉搏,奔腾的血.徐迟个性狂放不羁,诗歌语言信手拈来,弥漫着自由的野性.在众多的浙西新文学作家中,茅盾似乎有点例外,而其实不然.细细探察茅盾创作的运思方式,也不难发现其与"水性"的吴文化在精神内核中的沟通.就总体风格而言,他的"史诗"型小说,追求宏大的艺术结构,这是作家理性化构思的结果.但他的创作也有情绪化写作的痕迹.茅盾在谈到写作《追求》时说:"……我的情绪忽而高亢灼热,忽而跌下去,冰一般冷"."我的波浪似的起伏的情绪在笔调中显现出来,从第一页以至最末页".这种"情绪化"的写作状态,也可能是茅盾的《子夜》,《虹》等理性构思的宏篇巨作未能达到预期计划篇幅的原因之一,这也恰恰印证了一个地域世代传承的文化精神,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在文人的气质中.茅盾作品在理性化构思的同时,带有情绪化写作的痕迹也就不足为奇了.三,"女性化"的审美表达周作人在《地方与文艺》中曾论述明末以来的两浙文风为"飘逸与深刻"."第一种如名士清谈.庄谐杂出,或清丽,或幽玄,或奔放,不必定含妙理而自觉可喜.第二种如老吏断狱,下笔辛辣,其特色不在词华,在其着眼的洞彻与措语的犀利."探究两浙作家的创作风尚与审美趣味,可以发现,浙东作家文风辛辣,犀利,以"深刻"见长;而清丽,幽玄的"飘逸"文风多出自浙西,遂使其创作中鲜明的地域色彩,在"五四"新文学中独树一帜.吴文化柔媚温婉的审美风尚,使该区域作家在艺术审美风格上,孕育了一种极具区域性特征的文化性格和浙江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审美心理,生成了抒情的女性化审美表达倾向.无论是苏南作家或浙西作家,概莫能外.诚然,作家的经历,性情,意趣,写作个性的不同,在表述方式上各有所异,但在作品总体基调上,则都是共通的.因此,有论者指出,在江浙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有一种和当地的人文精神,生存氛围相和谐一致的充满抒情意味的地域性写作形态的存在,被称之为"南方的写作".这种写作"偏于凄艳,阴柔,精致,优雅,与北方的粗砺,拙朴,豪放,阔大形成了对比,前者属于女性,而后者属于男性".在江南美丽幽雅的氛围中,以精细柔婉之笔描写该地域优雅冲淡的人生时,就会很自然地偏于凄艳精巧,优美温婉的女性化情调.寻绎吴文化区域作家审美表达的女性化倾向,可追溯到六朝以前.在吴文化居民文化心理结构中,女性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六朝时,吴文化审美情趣的女性化倾向进一步发展.如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就称道那些"美姿仪"的"玉人"和"面如凝脂"的美男子.这种审美情趣反映在文学创作中,就有一种把"女性"作为审美和抒情对象的潜在渴念.如南朝梁,陈的宫体诗,女性化的审美倾向十分突出.在江南明清文学中,影响最广的才子佳人小说,佳人个个貌若天仙;才子多为面如冠玉,具有一种女性美.通过女性形象抒情,也就成为江南地域文化血脉传承至今.在浙西新文学作家的创作中,少有凝重深沉的笔墨,更多的是细腻灵秀的文风,这不仅是浙西地域作家对于艺术表达方法的一种自觉择取,也是太湖流域"女性化"的纤柔雅逸的人生情怀和柔慧民风的文本反映.其一,"女性"意象的展现.浙西新文学作家的作品中,除了通过思辨完成的理性形象外,在审美表现方式上,当他们需要为表达情感生活寻找恰当的方式时,凭着直感,往往选择具有"原型"意味的女性化的自然形象,加以"诗情"的处理,使之成为作品整体情感构架的一种潜在形式.在他们的潜意识中,往往流露出江南文人那种对女性感性的,本源性的依恋意识,以女性意象构成了作品的抒情世界.在中国现代文坛上,茅盾的小说具有"史诗"的气魄,但他同时用温婉的笔调为现代文学画廊塑造了一大批"时代女性"群像,其数量之多,形象之美,时代内涵之丰富,都足以说明茅盾对创造女性形象世界所倾注的热情;尤其是对女性心理的细致体察和性爱心理描写上的深婉细腻,使茅盾作品带有内在的女性化倾向.美国学者夏志清的评述不无道理,他在比较中国现代文学中南北作家的不同创作风格时指出:"茅盾则代表较为女性的南方,浪漫,多情,忧郁.茅盾以其女性画廊而闻名."@茅盾对女性形象的描绘倾注了如此巨大的热情,耗费了如此多的心血,固然有着诸多深层原因,比如作家的人生经历,情感世界等,但地域文化传统的"集体无意识"的承传也是重要因素之一.夏衍的剧作,以简洁而细腻的笔墨勾勒了一系列光彩照人的女性形象,她们"或老练,或深沉,或活泼,或娇柔,姚黄魏紫,各尽其妙".凹而郁达夫塑造的一群"零余者"的独特形象,却是具有女性气息的水性男儿:充满着高度的纤敏和病态的颓废,形单影只.郁郁寡欢;愤世嫉俗又很少宣泄;不甘沉沦又无力自拔;宁肯自虐或自我毁灭,也不作血气方刚的反抗.这些阴柔的"零余者"形象,是郁达夫自我气质与个性的张扬与宣泄,也可说是女性化审美意识在他创作中的体现.戴望舒对女性意象也情有独钟,在他的诗歌中,女性意象纷沓而来.无论是《静夜》中"盈盈地低泣"的"你",还是《秋天的梦》的"窈窕的牧女",抑或"我们的小母亲",女性意象成为诗人内心情感世界的外化形式.诗人"心的旅程",爱的追求,生命之思,理想的寄寓,都在女性意象中得以展示和阐释.徐志摩认为:"女性是天生的艺术的材料,可以接受最幽微的音波的痕迹,可供诗人的匠心任意的裁制."∞在审美意象的择取上,徐志摩依据其审美需求,常常择取妩媚动人的女性形象创造柔美的艺术境界,抒发诗人精神的追寻,生命的顿悟.如"有朱砂梅的清香"的"她","仙姿灵态"的曼殊斐儿,"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的日本少女等."女性"意象作为一种心绪的集结,也就超越其表层意义而具有更丰富,深远的意味.几位作家所营造的具有"女性"韵味的审美世界,是他们审美体验的形象化,也反映了他们的情感倾向和审美追求.其二,女性气息的流露.作为富有"南方"意味的写作,"女性"化的审美表达不仅是题材,而且是一种风格和情调.浙西新文学作家作品的总体风格具有抒情的空灵之气,流露出一种清秀,婉丽的女性气息.在郁达夫的作品中,以女性比拟自然山水屡见不鲜.如将初秋的晴空,比作澄明的处女的眼睛;将午后的风景,比作丰肥的妇人;将天上微红的晴云,比作美妇人醉酡的脸色.俞平伯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写"夕阳西下,河上妆成一抹胭脂的薄媚".夜深月明,秦淮河的桨声灯影在作者的眼中朦胧着,轻晕着.这样细腻柔婉的感觉,这样精致纤雅的笔墨,使文本溢出一种富于抒情性的,偏于阴柔婉约的女性气息."水性"江南的文化血脉,历代相传温柔湿润的内在气质,使这一方地域的文人自觉或不自觉地趋向于"女性化"的审美表达,从而使女性意象的审美建构作为一种文学现象而倍受人们关注.这一文学现象还表现在江苏作家身上:"20世纪以来江苏男性作家在他们的作品——主要是小说,散文里普遍显出对女性的欣赏和关怀,……它是使'女性'因素内向或内质化,亦即直接以'女性化'的审美意识影响和作用于作品的构成,……"@这在朱自清,汪曾祺,叶兆言,苏童等人的作品中可找出大量例证,印证浙西新文学作家对女性化抒情风格的追求并非空穴来风.191徐可:论吴文化背景下的浙西新文学作家群丹纳在《艺术哲学》中云:"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必须正确的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丹纳认为,要研究艺术这片茂盛的鲜花,先要研究种子的种族及其基本性格,这些在祖先身上显露的特质,会随之一代代承传下来.一个区域的文化传统也是如此.虽然,在当下全球化语境中,地域性文化特征会渐趋模糊.但地域文化的历史积淀,地域文化氛围的熏陶和影响,仍会在潜移默化之中造就世代相承的地域作家独特的创作心理,并在某种程度上起着潜在作用.浙西这个带有鲜明吴文化特色的新文学作家群体,恰好证明了这个地域优秀文化传统形成这一文学现象的独特意义注释:(⑦严家炎:(20世纪中国文学与区域文化丛书?总序》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3,5,5页.②胡朴安编:《中华全国风俗志》,台北文海出版社,上篇卷三,第2页.③彭晓丰,舒建华:《"S会馆"与"五四"新文学的起源》,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30页.④王嘉良:《浙江20世纪文学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3页.⑤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54页.⑧梁启超:《中国地理大势论》,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梁启超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707页.⑨参见王嘉良等着:《"浙江潮"与中国新文学》,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年版,第33页.⑩胡朴安编:《中华全国风俗志》,台北文海出版社,上篇誊三,第3页,第l9页,第l3页.⑩茅盾:《从牯岭到东京》,《茅盾全集》第l9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86页.⑥周作人:《地方与文艺》,《谈龙集》,上海书店影印出版1987年版,第l3页.⑩参见汪政,晓华:《南方的写作》,《当代作家评论》1995年第3期.⑩参见王嘉良:《论浙江新文学作家群对两浙文化传统的承传》,《浙江社会科学))2o04年第5期.⑩唐锼:《夏衍剧作集?序》,会林,邵武编,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版,第9页.⑩徐志摩:《丹农雪鸟的作品》,《徐志摩全集》(第四卷),广西民族出版社1991年版,第274页.⑩费振钟:《江南士风与江苏文学》,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16页.⑩丹纳:《艺术哲学》,傅雷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l页.责任编辑尹之(上接第187页)悲'这一种观念,对敌人是不该留存着了……哪知……子恺兄看了大为愤怒……"引文见陈星:《清空朗月——李叔同与丰子恺交往实录》,第146页.⑩写于1938年,收《丰子恺文集》第5卷,浙江文艺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1992年6月第l版,第655~658页.⑩写于1938年,收《丰子恺文集》第5卷,第705~709页.@⑥丰子恺《桂林艺术讲话之一》,收《丰子恺文集》第4卷,浙江文艺出版社,浙江教育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