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局面形成↗↘春秋末孔子创立儒学战国孟子、荀子大改造,儒学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秦时“焚书坑儒”使儒学遭受打击汉初儒学逐渐复苏→→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魏晋隋唐时期儒学吸取佛、道精神,进一步发展←宋代儒学发展为理学←明代中期王阳明把理学发展成为心学←明末清初儒学十分活跃,三大进步思想家批判和继承传统儒学,构建起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局面形成↗↘春11、李四光、牛顿、爱因斯坦等科学家的主要事迹,认识他们对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2、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选官制度)3、古代中国的经济(以农业为主体的自然经济)4、近现代世界科学技术(经典力学、进化论、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相对论和量子论、现代信息技术)5、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相关考点1、李四光、牛顿、爱因斯坦等科学家的主要事迹,认识他们对社会2一:“发明和发现的国度”(古代科技)★概述古代中国伟大的科技成就。四大发明:数学:天文:农学:医学:造船航海:建筑:十进位值制计数法、圆周率赤道坐标、《石氏星表》、浑仪和简仪混合选择法、杂交育种、《氾胜之书》、《齐民要术》、明代徐光启《农政全书》《黄帝内经》、中医四诊法、针灸辽代应县木塔造船技术、牵星术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印刷术一:“发明和发现的国度”(古代科技)★概述古代中国伟大的科3★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及对世界文明的推动发明与改进传播意义造纸术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称为“蔡侯纸”12世纪经阿拉伯人传到非洲和欧洲。印刷术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15世纪传入欧洲。指南针战国时期发明,宋代广泛应用于航海13世纪传入西欧。火药唐末开始应用于战争;两宋进一步发展14世纪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廉价耐用的纸张很快取代中世纪使用的羊皮纸,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和社会的进步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封建堡不堪一击,骑士阶层衰落;火器的进步还促进了欧洲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及对世界文明的推动发明与改进传播意义造东4数学成就朝代人物主要成就春秋战国西汉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商代世界上最早使用十进位制记数法的国家,马克思说它是人类“最美妙的发明之一”出现算筹记数法,后为国际通用。《周髀算经》中有“周三径一”的说法,后人称之为“古率”,它比西方早约500年。刘徽首创割圆术,它含有近代微积分思想萌芽,圆周率精确到3.1416。祖冲之圆周率精确到3.1415926到3.1415927之间,领先达1000年之久;著作是《缀术》。东汉时的《九章算术》总结了周秦到汉代的数学成就,记载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学运算方法。标志着我国古代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内容、以算筹为计算工具、以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十进制记数系统计算的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数学成就朝代人物主要成就春秋战国西汉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商代世5意义:古代农业技术的进步推动农业文明的发展古代中国农学成就1.混合选择法:最早于西汉农书《汜胜之书》2.人工杂交育种3.《齐民要术》:现存第一部完整农书成就有性杂交:《吕氏春秋》无性杂交:《汜胜之书》我国是最早掌握此技术的国家意义:古代农业技术的进步推动农业文明的发展古代中国农学成就16形成完整独立,独特而博大精深的医学体系古代中国医学成就1.重大成就《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经络学说针灸疗法:起源于远古新石器时代,是以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2.意义:中医四诊法:望、闻、问、切古代中国的建筑成就世界上现存最高大的古代木结构建筑1.典例:山西应县辽代木塔(称为“应县木塔”)2.价值:形成完整独立,独特而博大精深的医学体系古代中国医学成就1.重7试分析中国古代科技为什么能长期领先于世界?16世纪后,中国科技没能产生与欧洲相同的近代科学的原因是什么?长期领先的原因:①政治最早确立封建制度,是当时社会制度最先进的国家。统一是历史主流,社会相对稳定。③民族交流、对外关系:国内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各民族互相学习,共同创造了古代文化.也在不断吸取外来先进的文化来提高自己。②经济:中国农业、手工业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推动了科技发展。④其它: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试分析中国古代科技为什么能长期领先于世界?16世纪后,中国科8没有产生近代科学的原因:
①政治:当时中国腐朽的封建制度阻碍了中国现代科技的产生。A、中国封建统治者实行重本抑末政策,不利于科技成果的产生、推广和应用。B、明清统治者加强文化专制,禁锢了思想,不利于自然科学的发展。②经济:明清时期,封建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不能对科技的发展提出迫切要求和推动力。C、“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东西方文化的正常交流。③科技结构自身的缺陷制约着中国科技的发展。没有产生近代科学的原因:①政治:当时中国腐朽的封建制度阻碍9第一,中国古代科技重经验,西方近代科学重实验。第二,中国古代科技重综合,西方近代科学重分析。第三,中国古代科技重实用,西方近代自然科学重理论。第四,中国古代科技服务于农业,西方近代科技主要服务于工业。★中国古代科技与西方近代科学的比较★古代科技的特点中国古代科技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服务于生产和巩固统治的需要;中国古代科技著作大多是对生产经验的直接记载,具有较强的经验性;中国古代科学理论的技术化倾向严重,而这些技术又不具有开放性,没有转化为普遍的生产力。第一,中国古代科技重经验,★中国古代科技与西方近代科学的比较10★科技发展原因的规律性因素:(1)政治因素(国家统一、政治清明、政策等)(2)经济因素(3)开放因素(民族交流和对外交往);(4)个人因素(科学家的智慧和劳动);(5)历史因素(科技的继承与创新);(6)教育因素等等。★历史启示(1)科技的发展是由政治、经济、教育、科技工作者的努力等多方面因素决定的。(2)科技是生产力,科技进步必然推动社会的进步;(3)科技能否转化为生产力或转化程度的高低取决于当时的社会环境。★科技发展原因的规律性因素:(1)政治因素(国家统一、政治清11★汉字的起源和演变6000多年前的象形文字,“文字图画”。商代的甲骨文已经是一种成熟的文字,汉字已经形成完整的体系。秦朝统一,“书同文”,小篆为官方统一文字。由繁到简,分为古文字和隶楷两大阶段。按照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的脉络演变发展。1、起源:2、成熟:3、统一:4、发展脉络:5、演变总趋势:二、中国的古代艺术★汉字的起源和演变6000多年前的象形文字,“文字图画”。商12★书法艺术的发展演变历程①魏晋前(自发阶段):发展阶段:②魏晋后(自觉阶段):注重书法的实用功能,很少追求其审美功能。书法审美功能超过实用功能。★书法艺术的发展演变历程①魏晋前(自发阶段):发展阶段:②13草书行书特点发展时期代表人物及作品笔画详备,结构严整始于东汉,魏晋成熟,唐代鼎盛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颜真卿《颜氏家庙碑》柳公权《玄秘妙碑》笔画简约,钩连不断,线条流畅,任情纵性始于汉初,东晋成熟王羲之,王献之(东晋)张旭,怀素《自叙帖》(盛唐)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始于东汉,西晋成熟王羲之《兰亭序》楷书颜真卿《祭侄文稿》草书行书特点发展时期代表人物及作品笔画详备,结构严整始于东汉14★中国书法的特征
汉字书法是线的艺术,它以自由多样的线的曲直运动和空间构造,表现和表达出各种形体、感情和气势。书法以点画和结构反映文字的形体美、动态美和意境美,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中国书法的特征
汉字书法是线的艺术,它以自由多样的线15欣赏了精美的绘画作品、了解了中国画的发展历程,从艺术家的身上和作品中,我们体会到哪些精神?自尊自强、不畏强暴、不向世俗低头;崇高的民族气节;忧国忧民的社会责任感;执著追求的精神;潇洒自由的心态;坚毅的个性等。欣赏了精美的绘画作品、了解了中国画的发展历程,从艺术16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绘画的起源绘画的起源战国秦汉时的帛画魏晋隋唐文人画出现的原因表现雍容华贵的盛唐气象特点宋元山水画时期:特点:新石器时代线条稚拙,色彩图案简单,质朴浪漫浪漫、神秘、古拙特点:用具:毛笔、绢帛代表作:魏晋以来政治黑暗士人群体形成代表人物及成就东晋顾凯之绘画理论:《女史箴图》《洛神赋图》“以形写神”地位:第一位有作品可考的大画家唐朝吴道子特点:代表作:《送子天王图》地位:尊为“画圣”兴起原因文人阶层不断扩大理学的兴起使人们更注重内心的修养北宋:构图气势宏伟,画风阳刚豪放南宋:描绘江南风光,构图不对称,墨色恬淡(马、夏)元代:抒发南方人士的郁闷心情中国画的特点:注重线条,讲求神似、意境和气韵,内容上透射出中国传统的宇宙观、自然观、人生观,形式上独树一帜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绘画的起源绘画的起源战国秦汉时的帛画魏晋隋唐17明清绘画民间风情画的兴起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明清民间风情画形式:原因:特点:风格奇特,不拘成法原因:时代变化,社会动荡代表人物:八大山人、“扬州八怪”等时间:宋代商业兴盛、城市发展和文化普及,民间文化日益繁荣代表作:木刻板画、年画、壁画、布贴画、剪纸画明清绘画民间风情画的兴起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明清民间风18新石器时代夏商周三代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两宋时期元明清时期以人物肖像为主《人物龙凤图》《人物御龙图》门类丰富顾恺之《女史箴图》杨子华《北齐校书图》士大夫活跃于画坛,总结出绘画理论《夫妇宴饮图》中国绘画的高峰展子虔《游春图》阎立本《步辇图》吴道子《送子天王图》绘画艺术全面发展风俗画是亮点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写意画最能反映其风貌王冕《墨梅》、徐渭《黄甲图》、郑板桥《墨竹图》放射出异彩《鹳鱼石斧图》新石器时代夏商周三代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两宋时期元明清19中国印章的发展历程(1)在篆刻艺术上,秦汉时代是一个标志性的时期。秦印雍容大度,精致不苟;汉印方正质朴,端庄豪放,以小篆为基础,又融合了隶书的风格。(2)宋元以后书画家开始用印章来给书画作品加印,但它还没有从实用功能中分离出来。(3)明中叶以后以文彭等人的创作为代表,篆刻才终于与书法、绘画一起成为中国古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①原始社会到秦汉时期,是中国绘画起源和初步发展的阶段;②魏晋隋唐时期,凸现个性的文人画开始形成和发展起来,出现了一批名家和名作;③宋元明清时期山水画兴起并发展,绘画更加注重意境。明清时期出现与正统画风不同的、风格奇特和不拘成法的画家画派,更加体现文人画的个性特点;④自宋以后,描绘民间题材的画作和民间绘画发展起来。中国印章的发展历程①原始社会到秦汉时期,是中20五、戏曲的发展历程1、历史渊源:秦汉魏晋南北朝的乐舞百戏、隋代四方散乐、唐的杂技歌舞,均与后来的戏曲有较密切的渊源关系。2、初步形成:3、元杂剧兴盛:宋代开始,曲子词、鼓子词、诸宫调等说唱形式发达起来,杂剧与南戏脱颖而出。一人主唱、曲牌联套体一人主唱、曲牌联套体的戏曲音乐为核心艺术形式的元杂剧兴盛。五、戏曲的发展历程1、历史渊源:秦汉魏晋南北朝的乐舞百戏、隋21★4、元代杂剧繁荣和衰落的原因:▲繁荣的原因▲衰落的原因吸取前代戏曲精华;元朝政府注意保护艺人;元代科举长期停止,士子没有出路;关汉卿等戏曲艺术家对戏曲艺术的热爱和贡献;元代杂剧的艺术魅力。科举考试恢复,文人的地位有所改善;元杂剧每本四折,每折由一人主唱的固定模式过于呆板僵化,愈来愈不受欢迎。★4、元代杂剧繁荣和衰落的原因:▲繁荣的原因▲衰落的原因吸取22①封建政府的促进作用。乾隆年间,徽班进京,为京剧的形成创造了条件。②北京的中心作用。清代的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戏曲舞台十分活跃,这就为徽剧、汉剧等融合形成京剧提供了舞台。③广大艺人的努力。正是他们的努力,出现了“徽汉合流”的局面,逐渐形成京剧。④社会发展、人民大众文化娱乐的需要。★5、京剧兴起的条件:形成过程乾隆年间:徽班进京道光年间:“徽汉合流”徽汉融合,兼收其他,京剧形成发展过程同光年间:走向成熟清朝时期:走向全国民国时期:走向世界①封建政府的促进作用。乾隆年间,徽班进京,为京剧的形成创造了23★中国古代戏曲盛衰的规律:(1)社会经济发展(基础);(2)具体的社会政治环境的推动(保障);(3)适应人们文化生活的需要(动力)。(1)形式僵化,不及时改革表演的形式;(2)脱离广大群众;兴盛的原因:衰落的原因:1、戏曲是大众化、生活化的文学(世俗化的文学),不能脱离群众的需要。2、要不断进行艺术形式的创新,满足广大人民的需要。历史启示★中国古代戏曲盛衰的规律:(1)社会经济发展(基础);(1)24三、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古代文学)★概述古代文学发展脉络:明清小说先秦文学(《诗经》和楚辞)汉赋(西汉、东汉)唐诗(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宋词(婉约派、豪放派)元曲(元杂剧、散曲)三、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古代文学)★概述古代文学发展脉25★理解古代几个阶段文学繁荣的原因汉朝政治统一,经济发展,广筑宫室,田猎、巡游之风盛行。国家统一,国力强盛;民族间和中外文化频繁交流;开明、开放的文化政策;科举“以诗取士”。宋代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的扩大;两宋时期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词的句子长短参差,更能够表达作家的思想感情。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达,新兴工商业城镇兴起;市民阶层崛起;各种社会危机、矛盾不断加深,使得一些文人开始对现实进行批判;印刷术不断完善和新兴社会群体对文学精神食粮需求的刺激下,书坊、书肆迅速发展起来;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理解古代几个阶段文学繁荣的原因汉朝政治统一,经济发展,广筑26一、先秦秦汉的诗歌:
1、《诗经》:
(1)历史地位:(2)创作时代:(3)主要内容:(4)代表作: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风、雅、颂《硕鼠》、《关雎》、《蒹葭》一、先秦秦汉的诗歌: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西周初期到春秋中27一、先秦秦汉的诗歌:
2、楚辞:(战国)
(1)主要特点:
(2)代表作:吸收南方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句式自由灵活;常用语气助词“兮”。
屈原《离骚》一、先秦秦汉的诗歌:吸收南方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屈原28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千人倡,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所以娱耳目乐心意者,丽靡烂漫于前,靡曼美色于后。
—司马相如《上林赋》一、先秦和秦汉的诗歌3、汉赋:特点:背景:代表:铺陈辞藻、文采华丽。汉朝政治统一,经济发展。司马相如、班固、张衡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千人倡,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29二、唐诗:
1、唐诗繁荣之因:
2、时代风格、特色、代表: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繁荣、开放、多元的文化科举制度的确立(1)边塞诗:昂扬进取
高适、岑参、王昌龄、王翰(2)田园诗:清新恬静
王维、孟浩然(3)浪漫诗:张扬个性、蓬勃向上
李白(“诗仙”)(4)现实诗:颠沛流离、饥寒交迫;政治黑暗、矛盾尖锐杜甫(“诗圣”、“诗史”)、白居易二、唐诗: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繁荣、开放、多元的文化科举制度的30三、宋词:
1、宋词繁荣之因:
2、代表:宋词便于抒发感情、反映现实;商业和城市繁荣,市民队伍壮大。豪放派:苏轼、辛弃疾婉约派:柳永、李清照
3、时代特色:(1)繁华多彩的都市风情(2)国破家亡的愁苦悲凉(3)报国无门的愤懑(4)空怀壮志的无奈。三、宋词:宋词便于抒发感情、反映现实;商业和城市繁荣,市民队31四、元曲:
1、兴起背景:
2、代表:汉族士人进取无望,以此抒发愁闷情怀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著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关汉卿《窦娥冤》四、元曲:汉族士人进取无望,以此抒发愁闷情怀关汉卿《窦娥冤》32<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被明末著名通俗文学家冯梦龙称为"四大奇书",这一称谓一直沿用至今."四大奇书"之称与明中后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市民文化勃兴、传统儒家经典遭到怀疑、大众文化需要确立自身经典的社会文化背景相关联,与通俗小说成为大众的主要文化消费对象、通俗文学对大众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产生重大影向的社会现实相关联.因此,"四大奇书"的命名具有深刻的文化意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被明末著名通33★理解古代各阶段文学的特点:四言为主,重章叠句,具有现实主义精神
句子参差不齐,采用自由灵活的句式,比较自由活泼,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在楚辞的基础上,吸收散文成分而形成的,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前期的诗歌开朗奔放、刚健清新;后期诗歌反映社会现实,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句子长短参差,又称“长短句”,便于更加灵活自如地抒发感情,并可配乐演唱。散曲通俗生动,豪放飘逸。数量多,体裁多样,表现手法丰富;反映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大大超过前代,对现实提出深刻的批判。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趋势:逐渐平民化(通俗化)1《诗经》2、楚辞3、汉赋4、唐诗5、宋词6、元曲7、明清小说★理解古代各阶段文学的特点:四言为主,重章叠句,具有现实主义34★怎样分析某一历史阶段文化特征形成的原因?【方法提示】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政治经济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反映,某一历史时期(阶段)文化的发展与当时社会条件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根据这一原理,我们可以把中国古代史上某一历史时期(阶段)文化特征形成的原因归纳成如下几个方面。
⑴政治因素:国家统一与分裂,社会动荡与安宁,政府重视与摧残。⑵经济因素:经济发展与停滞,发展的新突破与新的生产方式出现。⑶民族关系:民族团结与战争,民族融合与交流。
⑷对外关系:友好往来与频繁交往,闭关政策与开放。⑸前代基础:
★怎样分析某一历史阶段文化特征形成的原因?35【例题释疑】例1宋元时期的文化特征如何?其形成这一特征的原因是什么?(1)特点:高度繁荣、领先世界、人才辈出、成就辉煌”(2)原因:1.两宋时期局部统一和元朝大统一的实现,社会相对安定。2.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特别是商品经济的空前繁荣与海外贸易的极大发展。3.民族交往频繁,民族融合出现中国历史上第二个高峰。4.对外关系空前活跃。5.隋唐时期文化发展的基础。
【例题释疑】36单元总结和启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一定时期的文化成就是该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经济的发展为科技文化的进步提供了物质基础;由经济决定的政治状况又为科技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相应的社会环境。单元总结和启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一定时期的37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局面形成↗↘春秋末孔子创立儒学战国孟子、荀子大改造,儒学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秦时“焚书坑儒”使儒学遭受打击汉初儒学逐渐复苏→→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魏晋隋唐时期儒学吸取佛、道精神,进一步发展←宋代儒学发展为理学←明代中期王阳明把理学发展成为心学←明末清初儒学十分活跃,三大进步思想家批判和继承传统儒学,构建起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局面形成↗↘春381、李四光、牛顿、爱因斯坦等科学家的主要事迹,认识他们对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2、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选官制度)3、古代中国的经济(以农业为主体的自然经济)4、近现代世界科学技术(经典力学、进化论、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相对论和量子论、现代信息技术)5、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相关考点1、李四光、牛顿、爱因斯坦等科学家的主要事迹,认识他们对社会39一:“发明和发现的国度”(古代科技)★概述古代中国伟大的科技成就。四大发明:数学:天文:农学:医学:造船航海:建筑:十进位值制计数法、圆周率赤道坐标、《石氏星表》、浑仪和简仪混合选择法、杂交育种、《氾胜之书》、《齐民要术》、明代徐光启《农政全书》《黄帝内经》、中医四诊法、针灸辽代应县木塔造船技术、牵星术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印刷术一:“发明和发现的国度”(古代科技)★概述古代中国伟大的科40★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及对世界文明的推动发明与改进传播意义造纸术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称为“蔡侯纸”12世纪经阿拉伯人传到非洲和欧洲。印刷术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15世纪传入欧洲。指南针战国时期发明,宋代广泛应用于航海13世纪传入西欧。火药唐末开始应用于战争;两宋进一步发展14世纪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廉价耐用的纸张很快取代中世纪使用的羊皮纸,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和社会的进步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封建堡不堪一击,骑士阶层衰落;火器的进步还促进了欧洲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及对世界文明的推动发明与改进传播意义造东41数学成就朝代人物主要成就春秋战国西汉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商代世界上最早使用十进位制记数法的国家,马克思说它是人类“最美妙的发明之一”出现算筹记数法,后为国际通用。《周髀算经》中有“周三径一”的说法,后人称之为“古率”,它比西方早约500年。刘徽首创割圆术,它含有近代微积分思想萌芽,圆周率精确到3.1416。祖冲之圆周率精确到3.1415926到3.1415927之间,领先达1000年之久;著作是《缀术》。东汉时的《九章算术》总结了周秦到汉代的数学成就,记载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学运算方法。标志着我国古代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内容、以算筹为计算工具、以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十进制记数系统计算的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数学成就朝代人物主要成就春秋战国西汉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商代世42意义:古代农业技术的进步推动农业文明的发展古代中国农学成就1.混合选择法:最早于西汉农书《汜胜之书》2.人工杂交育种3.《齐民要术》:现存第一部完整农书成就有性杂交:《吕氏春秋》无性杂交:《汜胜之书》我国是最早掌握此技术的国家意义:古代农业技术的进步推动农业文明的发展古代中国农学成就143形成完整独立,独特而博大精深的医学体系古代中国医学成就1.重大成就《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经络学说针灸疗法:起源于远古新石器时代,是以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2.意义:中医四诊法:望、闻、问、切古代中国的建筑成就世界上现存最高大的古代木结构建筑1.典例:山西应县辽代木塔(称为“应县木塔”)2.价值:形成完整独立,独特而博大精深的医学体系古代中国医学成就1.重44试分析中国古代科技为什么能长期领先于世界?16世纪后,中国科技没能产生与欧洲相同的近代科学的原因是什么?长期领先的原因:①政治最早确立封建制度,是当时社会制度最先进的国家。统一是历史主流,社会相对稳定。③民族交流、对外关系:国内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各民族互相学习,共同创造了古代文化.也在不断吸取外来先进的文化来提高自己。②经济:中国农业、手工业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推动了科技发展。④其它: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试分析中国古代科技为什么能长期领先于世界?16世纪后,中国科45没有产生近代科学的原因:
①政治:当时中国腐朽的封建制度阻碍了中国现代科技的产生。A、中国封建统治者实行重本抑末政策,不利于科技成果的产生、推广和应用。B、明清统治者加强文化专制,禁锢了思想,不利于自然科学的发展。②经济:明清时期,封建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不能对科技的发展提出迫切要求和推动力。C、“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东西方文化的正常交流。③科技结构自身的缺陷制约着中国科技的发展。没有产生近代科学的原因:①政治:当时中国腐朽的封建制度阻碍46第一,中国古代科技重经验,西方近代科学重实验。第二,中国古代科技重综合,西方近代科学重分析。第三,中国古代科技重实用,西方近代自然科学重理论。第四,中国古代科技服务于农业,西方近代科技主要服务于工业。★中国古代科技与西方近代科学的比较★古代科技的特点中国古代科技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服务于生产和巩固统治的需要;中国古代科技著作大多是对生产经验的直接记载,具有较强的经验性;中国古代科学理论的技术化倾向严重,而这些技术又不具有开放性,没有转化为普遍的生产力。第一,中国古代科技重经验,★中国古代科技与西方近代科学的比较47★科技发展原因的规律性因素:(1)政治因素(国家统一、政治清明、政策等)(2)经济因素(3)开放因素(民族交流和对外交往);(4)个人因素(科学家的智慧和劳动);(5)历史因素(科技的继承与创新);(6)教育因素等等。★历史启示(1)科技的发展是由政治、经济、教育、科技工作者的努力等多方面因素决定的。(2)科技是生产力,科技进步必然推动社会的进步;(3)科技能否转化为生产力或转化程度的高低取决于当时的社会环境。★科技发展原因的规律性因素:(1)政治因素(国家统一、政治清48★汉字的起源和演变6000多年前的象形文字,“文字图画”。商代的甲骨文已经是一种成熟的文字,汉字已经形成完整的体系。秦朝统一,“书同文”,小篆为官方统一文字。由繁到简,分为古文字和隶楷两大阶段。按照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的脉络演变发展。1、起源:2、成熟:3、统一:4、发展脉络:5、演变总趋势:二、中国的古代艺术★汉字的起源和演变6000多年前的象形文字,“文字图画”。商49★书法艺术的发展演变历程①魏晋前(自发阶段):发展阶段:②魏晋后(自觉阶段):注重书法的实用功能,很少追求其审美功能。书法审美功能超过实用功能。★书法艺术的发展演变历程①魏晋前(自发阶段):发展阶段:②50草书行书特点发展时期代表人物及作品笔画详备,结构严整始于东汉,魏晋成熟,唐代鼎盛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颜真卿《颜氏家庙碑》柳公权《玄秘妙碑》笔画简约,钩连不断,线条流畅,任情纵性始于汉初,东晋成熟王羲之,王献之(东晋)张旭,怀素《自叙帖》(盛唐)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始于东汉,西晋成熟王羲之《兰亭序》楷书颜真卿《祭侄文稿》草书行书特点发展时期代表人物及作品笔画详备,结构严整始于东汉51★中国书法的特征
汉字书法是线的艺术,它以自由多样的线的曲直运动和空间构造,表现和表达出各种形体、感情和气势。书法以点画和结构反映文字的形体美、动态美和意境美,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中国书法的特征
汉字书法是线的艺术,它以自由多样的线52欣赏了精美的绘画作品、了解了中国画的发展历程,从艺术家的身上和作品中,我们体会到哪些精神?自尊自强、不畏强暴、不向世俗低头;崇高的民族气节;忧国忧民的社会责任感;执著追求的精神;潇洒自由的心态;坚毅的个性等。欣赏了精美的绘画作品、了解了中国画的发展历程,从艺术53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绘画的起源绘画的起源战国秦汉时的帛画魏晋隋唐文人画出现的原因表现雍容华贵的盛唐气象特点宋元山水画时期:特点:新石器时代线条稚拙,色彩图案简单,质朴浪漫浪漫、神秘、古拙特点:用具:毛笔、绢帛代表作:魏晋以来政治黑暗士人群体形成代表人物及成就东晋顾凯之绘画理论:《女史箴图》《洛神赋图》“以形写神”地位:第一位有作品可考的大画家唐朝吴道子特点:代表作:《送子天王图》地位:尊为“画圣”兴起原因文人阶层不断扩大理学的兴起使人们更注重内心的修养北宋:构图气势宏伟,画风阳刚豪放南宋:描绘江南风光,构图不对称,墨色恬淡(马、夏)元代:抒发南方人士的郁闷心情中国画的特点:注重线条,讲求神似、意境和气韵,内容上透射出中国传统的宇宙观、自然观、人生观,形式上独树一帜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绘画的起源绘画的起源战国秦汉时的帛画魏晋隋唐54明清绘画民间风情画的兴起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明清民间风情画形式:原因:特点:风格奇特,不拘成法原因:时代变化,社会动荡代表人物:八大山人、“扬州八怪”等时间:宋代商业兴盛、城市发展和文化普及,民间文化日益繁荣代表作:木刻板画、年画、壁画、布贴画、剪纸画明清绘画民间风情画的兴起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明清民间风55新石器时代夏商周三代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两宋时期元明清时期以人物肖像为主《人物龙凤图》《人物御龙图》门类丰富顾恺之《女史箴图》杨子华《北齐校书图》士大夫活跃于画坛,总结出绘画理论《夫妇宴饮图》中国绘画的高峰展子虔《游春图》阎立本《步辇图》吴道子《送子天王图》绘画艺术全面发展风俗画是亮点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写意画最能反映其风貌王冕《墨梅》、徐渭《黄甲图》、郑板桥《墨竹图》放射出异彩《鹳鱼石斧图》新石器时代夏商周三代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两宋时期元明清56中国印章的发展历程(1)在篆刻艺术上,秦汉时代是一个标志性的时期。秦印雍容大度,精致不苟;汉印方正质朴,端庄豪放,以小篆为基础,又融合了隶书的风格。(2)宋元以后书画家开始用印章来给书画作品加印,但它还没有从实用功能中分离出来。(3)明中叶以后以文彭等人的创作为代表,篆刻才终于与书法、绘画一起成为中国古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①原始社会到秦汉时期,是中国绘画起源和初步发展的阶段;②魏晋隋唐时期,凸现个性的文人画开始形成和发展起来,出现了一批名家和名作;③宋元明清时期山水画兴起并发展,绘画更加注重意境。明清时期出现与正统画风不同的、风格奇特和不拘成法的画家画派,更加体现文人画的个性特点;④自宋以后,描绘民间题材的画作和民间绘画发展起来。中国印章的发展历程①原始社会到秦汉时期,是中57五、戏曲的发展历程1、历史渊源:秦汉魏晋南北朝的乐舞百戏、隋代四方散乐、唐的杂技歌舞,均与后来的戏曲有较密切的渊源关系。2、初步形成:3、元杂剧兴盛:宋代开始,曲子词、鼓子词、诸宫调等说唱形式发达起来,杂剧与南戏脱颖而出。一人主唱、曲牌联套体一人主唱、曲牌联套体的戏曲音乐为核心艺术形式的元杂剧兴盛。五、戏曲的发展历程1、历史渊源:秦汉魏晋南北朝的乐舞百戏、隋58★4、元代杂剧繁荣和衰落的原因:▲繁荣的原因▲衰落的原因吸取前代戏曲精华;元朝政府注意保护艺人;元代科举长期停止,士子没有出路;关汉卿等戏曲艺术家对戏曲艺术的热爱和贡献;元代杂剧的艺术魅力。科举考试恢复,文人的地位有所改善;元杂剧每本四折,每折由一人主唱的固定模式过于呆板僵化,愈来愈不受欢迎。★4、元代杂剧繁荣和衰落的原因:▲繁荣的原因▲衰落的原因吸取59①封建政府的促进作用。乾隆年间,徽班进京,为京剧的形成创造了条件。②北京的中心作用。清代的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戏曲舞台十分活跃,这就为徽剧、汉剧等融合形成京剧提供了舞台。③广大艺人的努力。正是他们的努力,出现了“徽汉合流”的局面,逐渐形成京剧。④社会发展、人民大众文化娱乐的需要。★5、京剧兴起的条件:形成过程乾隆年间:徽班进京道光年间:“徽汉合流”徽汉融合,兼收其他,京剧形成发展过程同光年间:走向成熟清朝时期:走向全国民国时期:走向世界①封建政府的促进作用。乾隆年间,徽班进京,为京剧的形成创造了60★中国古代戏曲盛衰的规律:(1)社会经济发展(基础);(2)具体的社会政治环境的推动(保障);(3)适应人们文化生活的需要(动力)。(1)形式僵化,不及时改革表演的形式;(2)脱离广大群众;兴盛的原因:衰落的原因:1、戏曲是大众化、生活化的文学(世俗化的文学),不能脱离群众的需要。2、要不断进行艺术形式的创新,满足广大人民的需要。历史启示★中国古代戏曲盛衰的规律:(1)社会经济发展(基础);(1)61三、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古代文学)★概述古代文学发展脉络:明清小说先秦文学(《诗经》和楚辞)汉赋(西汉、东汉)唐诗(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宋词(婉约派、豪放派)元曲(元杂剧、散曲)三、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古代文学)★概述古代文学发展脉62★理解古代几个阶段文学繁荣的原因汉朝政治统一,经济发展,广筑宫室,田猎、巡游之风盛行。国家统一,国力强盛;民族间和中外文化频繁交流;开明、开放的文化政策;科举“以诗取士”。宋代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的扩大;两宋时期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词的句子长短参差,更能够表达作家的思想感情。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达,新兴工商业城镇兴起;市民阶层崛起;各种社会危机、矛盾不断加深,使得一些文人开始对现实进行批判;印刷术不断完善和新兴社会群体对文学精神食粮需求的刺激下,书坊、书肆迅速发展起来;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理解古代几个阶段文学繁荣的原因汉朝政治统一,经济发展,广筑63一、先秦秦汉的诗歌:
1、《诗经》:
(1)历史地位:(2)创作时代:(3)主要内容:(4)代表作: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风、雅、颂《硕鼠》、《关雎》、《蒹葭》一、先秦秦汉的诗歌: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西周初期到春秋中64一、先秦秦汉的诗歌:
2、楚辞:(战国)
(1)主要特点:
(2)代表作:吸收南方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句式自由灵活;常用语气助词“兮”。
屈原《离骚》一、先秦秦汉的诗歌:吸收南方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屈原65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千人倡,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所以娱耳目乐心意者,丽靡烂漫于前,靡曼美色于后。
—司马相如《上林赋》一、先秦和秦汉的诗歌3、汉赋:特点:背景:代表:铺陈辞藻、文采华丽。汉朝政治统一,经济发展。司马相如、班固、张衡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千人倡,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66二、唐诗:
1、唐诗繁荣之因:
2、时代风格、特色、代表: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繁荣、开放、多元的文化科举制度的确立(1)边塞诗:昂扬进取
高适、岑参、王昌龄、王翰(2)田园诗:清新恬静
王维、孟浩然(3)浪漫诗:张扬个性、蓬勃向上
李白(“诗仙”)(4)现实诗:颠沛流离、饥寒交迫;政治黑暗、矛盾尖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电梯租赁合同详解
- 2025劳动合同大全范文
- 电影项目股权合同协议
- 皮具合作合同协议书范本
- 畜牧人养殖服务合同协议
- 电瓶车店铺转让合同协议
- 环卫补充合同协议书范本
- 甲乙丙方担保合同协议
- 特斯拉二手车协议合同
- 电缆废品收购合同协议
- 工作场所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 电气自动化试题及答案
- 虹桥商务区核心区一期及南北片区集中供能专项规划
- 广东省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及价格
- 第3课我爱我家教学课件2021-2022学年赣美版美术八年级下册
- 2024年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中考一模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 培训机构学校:教师管理手册
- 新版科技有限公司员工手册模板
- HG∕T 4335.3-2012 酸类物质泄漏的处理处置方法 第3部分:硝酸
- GB/T 44260-2024虚拟电厂资源配置与评估技术规范
- 2024浴场承包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